全球十大毒蛇排行榜
世界上陆地十大毒蛇

世界上陆地十大毒蛇蛇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物种之一,它的毒液可以夺走动物和人类的生命。
有些最危险的蛇可以在几分钟内杀死人类。
这里列出了世界上十大致命的蛇。
黑曼巴蛇黑曼巴蛇为眼镜蛇科的一员,是非洲最长、最可怕的毒蛇,世界上爬行速度最快的蛇,速度可达16~20km/h,是全世界最致命的蛇。
平均全长为2.4m,最大可达4.48m。
曼巴蛇适应性强,喜欢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经常藏身于废弃的白蚁丘、枯死的树洞或岩石缝隙中。
在地面上多走动。
昼行,捕食小型哺乳动物、鸟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其名字中的“黑”字,其实是形容其乌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灰色或棕色的身体。
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蛇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
人类一旦被黑曼巴蛇咬到,能迅速致人于死地,可在30~60分钟内死亡。
细鳞太攀蛇有鳞太攀蛇,俗称内陆太攀蛇,以前叫内陆盾尖吻蛇,还有沙漠猛蛇、凶猛太攀蛇、大斑蛇等别名。
比普通太攀蛇小,成年蛇只有约2米(6.5英尺),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的维多利亚沙漠及其周边。
太攀蛇生性害羞,防守时身体会离开地面。
鳞攀蛇是世界上毒性最强的陆生蛇类之一,其毒液可在24小时内毒死20吨猎物,相当于25万只老鼠、100只成年人或两头非洲象的重量。
只需要1毫克毒液就能杀死两个成年人。
眼镜王蛇眼镜王蛇又名山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肿颈、吹蛇、山签等。
虽称为“眼镜王蛇”,但此物种与真正的眼镜蛇不同,它并不是眼镜蛇属的一员,而是属于独立的眼镜王蛇属。
与其他眼镜蛇相比,眼镜蛇性情凶猛,反应迅速,头颈转动灵活,解毒力高,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之一。
发作时,蛇毒注入受害者体内后,毒素会迅速攻击被咬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剧烈疼痛、视力障碍、头晕、嗜睡和瘫痪。
伤者会因心血管系统崩溃而休克;最终,他们会死于呼吸衰竭和心跳减弱。
贝尔彻海蛇钟海蛇,一种有毒的海蛇,属于眼镜蛇亚目,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之一。
它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阿什莫尔群岛的珊瑚礁周围。
世界十大毒物ppt课件

身体前部。体长为1.5~2.7公尺,
本种身体为褐色或红色,有平
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
睛,有的还有环蛇一样的特征。
澳洲褐色网状蛇。其毒性比起
眼镜王蛇有过之而无不及完。整版ppt课件
6
No.7 澳洲太攀蛇
太攀蛇生于澳洲北
部,每咬一口释出
的毒液已足够杀死
150人。世界上最危
险的毒蛇之一。分
布于:巴布亚新几
完整版ppt课件
16
No.2 海里瘟神———澳洲艾基特林海蛇
生活在海洋里的艾基特林海蛇 在毒王榜上排名第2。它张着一 张大嘴,躯干略呈圆筒形,体 细长,后端及尾侧扁平。它的 毒性比眼镜王蛇还要大,如果 人被它咬一口,10分钟内就会 死亡。与方水母居住于同一个 海域。
完整版ppt课件
17
毒性
澳洲艾基特林海蛇之所以
力,如猫、狗等动物。 完整版ppt课人件 类的损伤。
10
No.5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
它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 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 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 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 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 呼吸衰竭。主要生活在以色 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
完整版ppt课件
11
毒性
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 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 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 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 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 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 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 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尾 刺只能上下垂直活动,不能 左右摆动,掌握此点,可以 用大拇指和食指正面捏住尾 完整版ppt课件刺,而不致被蜇伤。 12
之首。其之所以获此怪名,是因为外形
微圆,像一只方形的针。方水母中最毒
世界上最毒的10种动物是什么

世界上最毒的10种动物是什么世界上最毒的10种动物是什么科普知识是一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种种科学现象和理论的知识文字。
用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世界上最毒的10种动物是什么,希望有所帮助!1、非洲死神——黑曼巴蛇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10的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体型最长、速度最快、攻击性最强的杀手。
它能以高达19千米的时速追逐猎物,而且只需两滴毒液就可以致人死亡。
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时候,黑曼巴的毒牙里都有20滴毒液,人类一旦被它咬到,几乎百分之百死亡!2、蛇之煞星——眼睛王蛇专以吃蛇为生的眼镜王蛇令众多蛇类闻风丧胆,它的地盘休想有他蛇生存。
一旦它受到惊吓,便凶性大发,身体前部高高立起,吞吐着又细又长、前端分叉的舌头,头颈随着猎物灵活转动,猎物想逃,可没那么容易!最可怕的是,即使不惹它,它也会主动发起攻击。
被它咬中后,大量的毒液使人不到1小时就死亡。
3、澳洲作案惯犯——澳洲棕伊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是澳洲分部最广的毒蛇。
棕伊澳蛇一旦受到威胁,发动攻击前会先撑平窄窄的颈部皮摺及抬高身体前部。
在澳洲可谓犯案累累。
4、澳洲动物克星——泰斑蛇其毒性比起眼镜王蛇有过之而无不及。
是行动快速的哺乳动物杀手,日夜均会活动,毒性强烈,每咬一口释放出的毒液足够杀死150人,本种蛇也是新几内亚南部蛇吻致死的主要元凶。
5、蜘蛛毒神——漏斗形蜘蛛第6的漏斗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亚悉尼市近郊。
它被视为毒性最强的蜘蛛,其毒牙足以穿透人类的指甲。
与多数过着宁静生活的蜘蛛不同,这种小家伙极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扰就会抬起后腿,并不断咬受害者。
虽然雄蜘蛛的体型比雌蜘蛛小,但其毒液的`毒性是雌蜘蛛的5倍。
记住一点:当你在澳洲上厕所时,要小心碰触马桶座,因为那是毒蜘蛛最喜欢待的地方。
6、沙漠毒尾——巴勒斯坦毒蝎地球上毒性最强的蝎子——巴勒斯坦毒蝎,在毒王榜上排名第5。
它长长的螯的末尾是带有很多毒液的螯针,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
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行,第1名比眼镜蛇还要毒8倍,不敢相信

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行,第1名比眼镜蛇还要毒8倍,不敢相信展开全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已知最古老的蛇类化石可追溯到1.67亿年前~1.43亿年前,蛇分为有毒和无毒,但大多数人认为是蛇都有毒。
但真正的毒蛇非常可怕,看看今天这“世界前5大最致命的毒蛇”,看到了还是绕道而行吧。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
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
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
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
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
第5名:黑曼巴(见下图),外型又大又黑又长,行动快速且十分致命,它就是黑曼巴!黑曼巴被列为全世界行动最快的蛇,可以用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移动,它同时也是第二最长的毒蛇,平均8.2英尺。
若是你不幸被黑曼巴咬伤,大约在被咬半小时至一小时间,你就能感觉到毒液通过心脏,让你的呼吸渐渐衰竭,最后死亡。
不过这并非毫无解药,目前已经制作出抗蛇毒血清,若实时使用,可望保住一命。
第4名:东部棕蛇(见上图),东部棕蛇出没在澳大利亚,其毒液中含有凝血剂和神经毒素等元素,十分致命。
第3名:蝰蛇(见上图),蝰蛇可见于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通常出没在开阔的田野,与茂密的丛林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缅甸人被毒蛇咬伤致死的比例中,蝰蛇就占了90%,十分惊人。
被蝰蛇咬伤后,会出现身体广泛出血、坏死、肿胀、疼痛,及呕吐等症状。
另外,还会引发心脏、呼吸、肾功能衰竭。
遗憾的是,目前仍无法制造出蝰蛇的抗蛇毒血清。
第2名:太攀蛇(见上图),出身于澳大利亚的太攀蛇,有着许多不同的别称,其中一项,因为其毒液的可怕,被称之为“凶蛇”,它可谓是世界上最毒的毒蛇之一。
被太攀蛇咬到后,其毒液会迅速凝结血液,阻塞血管,让你缓慢致死。
世界十大毒蛇

▪ 主要進食小型的哺乳類動物及鳥類。不過死亡蛇
的捕獵方式與其它蛇類不同,風格比較消極,它 們會躺在某個地方靜待它們的獵物出現(很多時 候可能會等上數日)。另外,在繁殖方面,死亡 蛇亦與壹般蛇類大相徑庭。死亡蛇是胎生(嚴格 來說是卵胎生)動物,每年在季夏之時,雌性的 死亡蛇都會生産大約十至二十條幼蛇
太 攀 蛇
▪ 形態特征:
▪ 太攀蛇分爲澳大利亞太攀蛇(Oxyuranus
scutellatus scutellatus)以及新幾內亞太攀蛇 (Oxyuranus scutellatus canni),前者體色爲褐 色,頭部顔色稍淡,後者體色爲烏黑色或褐色, 並有壹條沿著背脊的橘色條紋;此兩種有壹個個 明顯的特點,就是狹長棺木型的頭部,使其外表 看起來十分凶狠。太攀蛇身長爲2-3.6米,在澳大 利亞可能是最大型的毒蛇。
黑 虎 蛇
▪ 毒性:
▪ 黑虎蛇分泌強烈的神經毒素、凝固劑、溶血素及
蛇類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強烈 的蛇毒之列。被黑虎蛇所咬後,除了傷口劇痛之 外,從傷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會令足部及頸部出 現痛楚,身體感到麻痹、出汗,隨即開始呼吸困 難及局部肢體癱瘓。
▪ 治療方法:
▪ 被澳洲壹帶毒蛇所咬的治療方法,大致上相同。
壹般而言,爲了有效抑制蛇毒在淋巴系統擴散, 治療初步都會使用“壓力穩定法”(Pressure Immobilization Method)。治療時會在被咬的傷 口附近縛上寬闊的繃帶,並把整個肢段(手或腳) 都緊緊包裹著,並以木板加以固定。
另 壹 種 虎 蛇
▪ 習性: ▪ 虎蛇,屬爬行綱,蛇亞目,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
认识,这些错误观点会导致我们对它产生更大恐惧,所以今天纠正一 下我们的错误认识。
动物界最恐怖毒蛇排名 眼镜蛇竟然只是垫底

动物界最恐怖毒蛇排名眼镜蛇竟然只是垫底【科技讯】8月8日,动物界最恐怖毒蛇排名,眼镜蛇竟然只是垫底。
动物界当中有许多非常非常恐怖的毒蛇,尤其是在热带雨林当中,这些毒蛇比猛兽更加致命,当然,毒蛇的危险程度也有强弱,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动物界最恐怖毒蛇吧。
6、森林眼镜蛇森林眼镜蛇快速、机敏而且喜爱把树林作为栖息地,它能够毫不费力的爬到树上。
就像其它的眼镜蛇一样,当它激动不安的时候会展开脖子上的肋骨形成兜帽的形状。
森林眼镜蛇的毒液拥有0.12毫克的半数致死剂量。
此外不仅它的毒液极其强效,拥有致命的麻痹效果,而且它也能传递高剂量毒液,而且当这种蛇咬住猎物的时候就会挂在上面不松口。
有趣的是森林眼镜蛇毒液中所含有的神经毒素或许在治疗老年痴呆方面有些用处。
5、沙漠角蝰沙漠角蝰位于中东和非洲北部地区,它每只眼睛上边都有小角所以很容易辨认。
据说这种蛇的毒性是不同的,它的毒性半数致死剂量范围从0.4毫克到0.1毫克。
沙漠角蝰通常都把自个埋在沙土中,当它扭摆身躯拂掠疾行时,沙漠表面会留下明显的S型踪迹,此时它的细长身躯其实只有3处会与地面直接接触,藉此避免腹部温度升高。
沙漠角蝰的毒牙很大,装满了毒液,毒性也很厉害,能在数秒间杀死猎物。
以蜥蜴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因它具有隐蔽性并且与沙土颜色接近,所以在沙漠中很难发现它,如果在沙漠中不小心被沙漠角蝰咬伤,那么….哼哼4、鼓腹巨蝰蛇鼓腹巨蝰蛇并不是非洲毒性最强的蛇,但是却被认为是导致人类死亡数最多的蛇。
这是由于这种毒蛇通常出现在人口众多的区域而且喜好在人行道附近晒太阳。
鼓腹巨蝰蛇能通过长长的毒牙注射大剂量的毒液。
一只平均大小的鼓腹巨蝰蛇的毒液足以毒死4-5人。
咬伤的症状包括肿胀、血疱和恶心,如果不治疗就会导致细胞坏死,细胞坏死能够导致坏疽。
不过请放心如果遇见鼓腹巨蝰蛇它决对不会为你让路,所以在人行道上最好避开它们。
3、非洲树蛇非洲树蛇是非然美丽的,但也是非常致命的,它的毒性很特别而且它使用嘴后面的尖牙释放毒液而不是前面的。
世界上最美的十种毒蛇

世界上最美的十种毒蛇天气越来越暖,冬眠的蛇类慢慢的从睡梦中醒来。
很多人谈蛇色变,从外表来看都让人害怕,其次,每年都有关于毒蛇攻击人的各种新闻,所以蛇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阴影,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不是毒蛇,而是世界上最漂亮的10大蛇类,这些蛇类生存数量极少,有些种类已列为国家级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蓝血:属于绿树蟒的变异,无毒分布:印尼、新几内亚及澳洲的雨林该蛇身上密布蓝斑点,而且每次褪皮后蓝斑点都有增多和扩大。
竹叶青:头呈三角形,瞳孔垂直呈红色,颈细,全身鲜绿色,尾端焦红色,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
多栖息于山林、菜地中,喜欢缠绕在树枝上或竹枝上,常在早晨和晚间活动。
暴风雪玉米蛇:是玉米锦蛇的一种,无毒,由于全身白色,所以被称之为暴风雪玉米蛇,常见的有灰色、灰褐色至土黄色、橙色等,白色极为罕见。
这种蛇所属动物界,属游蛇科,原产地:分布于美国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干燥林地,沼泽,农田等地。
绿曼巴蛇:产于非洲的绿曼巴蛇被认为是目前爬行速度最快的蛇之一,其时速超过每小时11公里。
以这样的速度,穿梭在草丛间,相信人是追不上的,而且,大多数的猎物可能也难逃被捕捉的命运。
绿曼巴蛇浑身绿得像一根翠竹,头和身子一般细,能灵活的在树枝间跳跃。
绿曼巴是黑曼巴的一个亲戚,但毒素不及黑曼巴,但他们同样继承了快速运动的先天优势,成为一种以速度取胜,以毒液取胜的蛇。
翠青蛇 EuryPholis major:又名小青龙、青蛇、青竹标。
翠青蛇是一种脾气非常温顺的无毒蛇,性格“内向”,见了人好像特别怕“羞”,终是犹恐避之不及,既不攻击人,也不咬人。
盛夏季节,由于地面高温灼热或者天气闷热,翠青蛇经常攀登上树,静伏纳凉,直到夜间才下地在农田周围搜捕蚯蚓、昆虫及其幼虫为食。
黑曼巴蛇(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在毒蛇界中,仅次于眼镜王蛇。
世界十大毒蛇

生物进化选择的结果, 澳洲大陆分离成单
独的版块 缺乏大型肉食性兽类 所以许多当 地特有的大型爬行动物取代了这个位置 成 为食物链的顶端 爬行动物要捕食其他的爬 行动物和哺乳动物 也要保护自己不被吃掉, 蛇类也不例外 要想生存就演化出了致命的 武器 使猎物一击毙命 天敌不敢轻易招惹
眼镜蛇
响尾蛇
细 鳞 太 攀 蛇
棲息分布 內陸太攀蛇棲息于人迹罕至的幹燥平原、草
原、荒漠及幹枯河床等地。它們常棲身于鼠穴 (洞穴原來的主人經常會被它們吃掉)、較深的 地表裂縫或凹洞,有時也寄居于石縫和牆洞中。 食物 內陸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爲食。 內陸太攀蛇經常在河灘地上幹硬的泥巴裂縫中獵 食齧齒類及小型有袋動物。
南 部 荆 蛇
形態: 頭部扁平,呈三角形,身體窄直,全長
大約有70至100厘米。普遍的死亡蛇都呈淺 啡色,身上有很多深褐或者黑色的斑紋縱 橫交錯。它們的牙是澳大利亞當地所有毒 蛇之中最長的。
生活習性: 壹般死亡蛇都聚居于澳大利亞東岸的森林、草
原與及石楠草原等地方。是僞裝高手,憑著它幼 條式的斑紋,它可以隱藏于草地及寬葉之間,而 不被察覺。 飲食及繁殖: 主要進食小型的哺乳類動物及鳥類。不過死亡蛇 的捕獵方式與其它蛇類不同,風格比較消極,它 們會躺在某個地方靜待它們的獵物出現(很多時 候可能會等上數日)。另外,在繁殖方面,死亡 蛇亦與壹般蛇類大相徑庭。死亡蛇是胎生(嚴格 來說是卵胎生)動物,每年在季夏之時,雌性的 死亡蛇都會生産大約十至二十條幼蛇
另 壹 種 虎 蛇
習性: 虎蛇,屬爬行綱,蛇亞目,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
物。有毒固然可怕,但只要注意提防,也並不那 麽危險。虎蛇以食鼠爲主(也食蛙類、鳥類等), 虎蛇其貌不揚,形狀色澤奇特、渾身被鱗,頭頸 高翹、軀尾擺動、快速行進、尋偶鳴叫、泅水過 渡、實在難以逗人喜愛。虎蛇喜居蔭蔽、潮濕、 人迹罕至、雜草叢生、樹木繁茂、有枮木樹洞或 亂石成堆、具柴垛草堆和古埂土牆,且餌料豐富 的環境,這些都是它們棲居、出沒、繁衍的場所。 虎蛇喜棲于墓洞中,洞口可見稀稠成粒的糞便, 這樣我們就知道洞中有沒有蛇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世界3000种毒蛇中仅约15%被认为对人类是有毒的。
在美国约有25种蛇是毒蛇或有毒性唾液分泌物,除阿拉斯加,缅因州和夏威夷外,其它各州的毒蛇都是本地的。
大多数系被响尾蛇咬伤而且几乎所有死亡者均被响尾蛇咬伤所致。
珊瑚蛇占所有蛇咬伤的<1%。
每年被动物园,学校,养蛇场,业余和职业养蛇者所收养的进口蛇咬伤约100例,多数被咬者为男性青年,其中50%是中毒的,而且多发生于故意玩弄蛇或使蛇恼怒的时候。
第十名:西部拟眼镜蛇
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1.5公尺。
栖息于树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行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它是世界上毒蛇排行榜上第十毒的蛇。
第九名:南部棘蛇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
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肤色淡褐、淡红或灰色,缀有深色箍环,蛇身粗厚,体长约45-60厘米,生活在澳大利亚大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附近一些岛屿上,多在沙地上生活,有完美的保色以及剧毒液,不过危险性不及虎蛇和眼镜蛇科大毒蛇。
第八名:黑虎蛇
Black Tiger Snake
中名:黑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马尼亚岛
other:体长约1.2公尺。
栖息于沙丘、海滩、草丛等地,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世界最毒10大名蛇中黑虎蛇排在第8位
第七名:另一种虎蛇
中名:虎蛇
学名:Notechis.sp
英文名:tiger snake
分布:澳洲
资料:眼镜蛇科(Elapidae)爬虫,学名为Notechis scutatus, 产於澳大利亚。
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
向人攻击之前,头和颈部膨胀成扁平状(眼镜蛇的方式)。
虎蛇为常见种类,南方地区的沼泽地数量极多。
体呈多种颜色,一般有褐色和黄色条纹。
平均体长1.2公尺(4呎)。
第六名:巨环海蛇
Giant Banded Sea Krait
中名:巨环海蛇
学名:Laticauda colubrina
分布:澳洲东北部
other:体长约两公尺。
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鱼类为主,卵生
第五名:眼镜蛇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
主要分布於印度经东南亚至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一带的森林中,以其他蛇类为食。
已证实体长最长为5.6公尺(18呎),但大部分不超过3.6公尺(12呎)。
眼镜王蛇有护卵巢的习性,一巢卵有20∼40枚,置於雌性
用树叶筑成的窝内。
若有掠食者或人类靠得太近,守护在一旁的父母就会攻击来访者。
并非所有的眼镜蛇都产卵。
第四名:东部虎蛇
东部虎蛇
学名:Notechis.sp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
栖息于树林、草原,以鸟类、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是世界上蛇类毒性排行榜第四的毒蛇。
季军:太攀蛇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英名:Coastal Taipan
科名:蝙蝠蛇科(Elapidae)
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几内亚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
栖息于树林、林地,以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
生态习性:太攀蛇是行动快速的哺乳动物杀手,日夜均会活动,毒性强烈,每咬一口释出的毒液已足够杀死150人,本种蛇也是新几内亚南部蛇吻致死的主要元凶;卵生,每次产下3~22枚卵。
亚军:棕伊澳蛇
中名:棕伊澳蛇(King Brownsnake、Pseudechis Australis)
分布:澳洲(不含南部)及新几内亚南部。
栖地范围相当广,从热带森林到沙漠均有分布。
资料:体长约两公尺。
栖息于树林、沙漠,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
这是澳洲分部最广的毒蛇。
本种在新几内亚南部也曾有发现纪录,但据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蛇有可能是另一个新品种。
冠军:内陆太攀蛇
内陆太攀蛇以蛙、蟾蜍、小哺乳动物为食。
内陆太攀蛇经常在河滩地上干硬的泥巴裂缝中猎食啮齿类及小型有袋动物。
内陆太攀蛇在捕食或受到惊扰时会将前半身成S形挺立起来,攻击速度极快,几乎快到人眼无法看得见,是世界上攻击速度最快的毒蛇,往往猎物还没来得及反应,已被它的毒牙连续咬了二三下。
当它采取防御姿势时,身体会抬离地面。
内陆太攀蛇为卵生蛇类,每次产约12~20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