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

高二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1.了解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2.理解水体污染现象。

(重点)3.通过实例学会分析水污染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难点、重点)[课前预习]学请将下面划线部分的关键词语标注在教材上:教材整理1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阅读教材P15,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天然水体的净化作用:(1)净化机理。

(2)自净能力的比较: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水污染自学检测一:正误判断:(1)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 )(2)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的。

( )(3)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 )(4)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 )教材整理2 水体污染现象阅读教材P17~P19,完成下列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氮和磷等营养物质。

(2)危害①藻类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或赤潮。

②藻类残体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导致鱼类死亡。

③湖泊水深变浅并演化为沼泽。

2.海洋石油污染(1)污染源: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运输。

(2)对生物的危害①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②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石油的影响。

③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自学检测二填空(1)因氮和磷等营养物引起的________,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2)藻类聚集在湖泊上层遮蔽阳光、使湖中植物________受阻而死亡。

(3)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________带来灭顶之灾。

[障碍点、麻烦点]讲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课堂练习]练1.水体的自净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些过程实现的( )①物理净化②化学净化③生物净化④水体循环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下列天然水净化作用中,属于化学净化作用的是( )A.混合B.沉淀C.分解、凝聚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70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二章 环境污染与防治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_70

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学习目标] 1.联系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结合实际,理解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

2.理解水污染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天然水的自净作用1.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①消纳、②同化能力,这就是环境的自净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机理:主要包括③物理净化、④化学净化、⑤生物净化等。

3.不同类型水体自净能力的强弱:⑥河流水>⑦湖泊水>⑧地下水。

4.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的意义:掌握不同水体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⑨自净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水污染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⑩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⑪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⑫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1.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答案河流水流动性强,更新速度快,污染物进入河流后稀释快。

流动的河水中含有的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

相比河流,湖泊水流动性弱,更新速度慢,污染物稀释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截至2015年3月底,山东省控河流断面中,还有15个水质劣于五类,占总数的14.0%,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个;劣五类断面主要集中在小清河、海河、半岛流域的东营、滨州、青岛等市。

从水质状况看,今年第一季度,省控重点河流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平均浓度分别为29.4mg/L和1.73mg/L,同比分别上升19.3%和18.3%。

(1)水污染是怎样产生的?(2)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有哪些?(3)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有什么样的关系?(4)为什么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对海洋的污染程度要远远轻于对河流和湖泊的污染程度?答案(1)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排入天然水体的数量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水体污染现象。

(2)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小一是取决于水量;二是取决于水的流速或水体的更新速度。

同样数量的污染物排入水体后,水体的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

从全球角度看水污染产生的原因——高中地理教案

从全球角度看水污染产生的原因——高中地理教案

水是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之一,水的污染不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种群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发展,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重大挑战,而其产生的原因也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探讨。

1.工业排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已经成为了污染水体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料、产品、能源等因素,工厂制造了大量污水和有毒废水,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或海洋中,因此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球约有70%的水体受到工业废水的污染。

2.农业生产全球农业生产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而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被冲刷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导致水体水质严重下降。

同时,养殖业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

养殖鱼类、虾类等水产业的废水排放,长期的水体污染会对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

3.城市污水城市污水是对水资源产生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

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而排污系统的建设和维护不足也加重了污水处理的难度。

城市污水一般回用于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而再次排放则可能会对下游交通、环境和人民生活产生影响。

4.非法倾倒“非法倾倒”指的是通过非法或不负责任的方式将垃圾、废弃物和危险化学品直接倾倒到环境中,污染水源等。

非法倾倒会破坏生态系统,也会增加费用,例如:城市的垃圾处理费用,以及沿海区域或河流岸边的生育成本等。

水质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消除水污染一直是人类共同的努力目标。

综合利用环保技术和重视环保意识,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前提和保障。

外界对此问题提出的决策、技术和政策加以应用则是重要的措施,同时也是全球因应水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水污染及其成因_课件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水污染及其成因_课件1

下 河床底泥和 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
部 微生物
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
对点 演练
1.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 生物净化实现的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 >地下水>湖泊水
课堂 探究
2.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
河道中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如下表所示。
位 置
净化物质
过程
上 层
藻类和其他 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 气,补充水中消耗的氧,又除去过多的 二氧化碳
中 层
河水
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 沉淀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 生变化,浓度降低
(2)由石油供应地A向东经过①处附近的 ________海峡,运送的石油主要供应________。
(3)若石油泄漏事故1月发生在印度半岛南端附近 的海域,在洋流的作用下,水面上的油膜将向偏 ________方向漂流。在泄油区鱼类迅速死亡,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石油污染区域主要集中在 ______和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
探究 1.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 和生物过程所净化,这就是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不同水体 其自净能力是不同的,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
水体类型 自净能力 流动速度
河流水 湖泊水 地下水
最强 居中 最弱
最快 居中 最慢

高中地理课件:水污染及其成因

高中地理课件:水污染及其成因

你为何长得这么快?你今天怎么澈?这样的水, 怎能饮用?这种农田,怎能耕种?如今的小河 > 如今的桨 > 如此沉重生命,依然如此顽强生命,也如此脆弱河汤隹木斯市/河源哈尔源市彦木兰污染水带将千12月9白左右到达同江,预计整个污 染水帯离开壽龙江省裾要 25天左右11月24日上午10时30分汚集水带正式进入唸尔滨市 污染水带为135公JE.菽中污決物翅标5倍以上的 ■废污築带达列80公里.n 计4覧左右全部通过呛尔淇俄罗斯"月130T 午[时45 分)中石油吉化公司双 董厂发生埸炸焉・造感 检花江水体汚袋同辽长舂市松原市松环境污染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环境问题分析的思维棋式概念、类型基础回顾因析注区和间> 成分{意域时性某一环境 污染事件 危害分析______ 入 ______直接 间接 危害 危害防治1、定义:指环境本身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自净作用的类型及机理(以天然水为例)生物净化(水生动根物和微生物的I 可化,做化物理净化(跖 稀粹、挥发、扩飙沉淀锋)化学冷化(舗化还凍、酸破反应■分解、凝聚等)净化的天然水干净天然水体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 IT-对污染物起到净化的作用O生物净化3、不同种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1 2 3流动速度 ---►更新周期 ---►溶解氧快短多----- 自净能力强4、自净作用的意义:充分利用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就可以用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5比较河道中不同层面的净化机理程.扌巴复杂匕合却勿转变为简单匕合物.収及CO补H^O等无机物。

其次可育皂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7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

适盪的菲类和其他绿色竝#切通过龙合作用,吸站1UO+ 枚出C>2,吒河床底泥可艰咏附部分污染形八做生污染滋7进入河流后・首先发生混> 合、骸^巴污染物作为彗养游,適过生化过稀條.才军发.扩肯J況淀爭物理作用,图2.2 河道中水的;争化作用1・下列水体中自净能力最强的是(C)A.青海湖B.结冰时的黄河C. 7月份的珠江D.深层地下水2、(2011年北京西城区调研)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衬论,我们身边的水保笛集观哀,你所知遺的韦哪些72、污染物①工业废水:各类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液态废弃物,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的特点。

水污染及其成因高.ppt

水污染及其成因高.ppt
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而且不同种 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2.河道中不同层面的净化机理
适量的藻类和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 O2,既补充了水中由于污染物的氧化所消耗的氧,又可除去过多 的CO2。
河床底部可以吸附部分污染物; 微生物把污染物作为营养源,通过生 化过程,把复杂的化合物转变为简单 的化合物,以及CO2、H2O等无机物。
案例2
思考
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 质是什么?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中的氮、磷 等植物营养素。
思考
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来自太湖流域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 水中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造成了太湖的富营 养化现象。
思考
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 日益简单,并影响了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污染物进入河流后,首先发生混 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物理 作用,其次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污 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
思考
河道中水的净化作用是怎样的?这幅图说明了 什么问题?
河流自净作用发生的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也不 完全相同。
位置 净化物质
过程
上层
藻类和其
他绿色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放出补充水中氧气,除去过多的二 氧化碳。
思考
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防”、 “治理”三者结合起来。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治 理,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1)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 (2)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3)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 规模。 (4)实施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 (5)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望虞河水利工 程等引江济太,改善太湖水质。

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高二地理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6

位置 上 层
净化物质
藻类和其他 绿色 植物
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 化碳,放出补充水中氧气, 除去过多的二氧化碳。
中 层
河水
发生物理作用;发生化学反 应,使污染物的形态发生变 化,浓度降低。
下 层
河床底泥、 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
微生物
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将污
染物吸收转化。
思考讨论:
• 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是否意味着水体不存
手脚麻木,哆嗦,头疼,耳鸣,视力减退,听力困难,言语 表达不清,动作迟缓,失去味觉嗅觉,健忘……
3、水体污染表现:
A、重金属污染
B、水体富营养化
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氮、磷)在水体中富集 导致水质变坏的过程。
水花(水华) 湖泊
赤潮
海洋
(N、P)等营养物质 进入 缓流水体
藻类大量繁殖
爆发
水华(水花) 消遮 耗蔽 氧阳 气光
• 4.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补
充)
• 点拨: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
防”“治理”三者结合起来。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 治理,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修复。
• ⑴采取太湖“零点”行动,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
排放”。
• ⑵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 ⑶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 • ⑷实施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 • ⑸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望虞河水利工程等引
② 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
石油污染海洋给海洋生物带来巨大危害,对海洋和 海岸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污染物质及过程 油污染
危害
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保温性能; 或因堵塞呼吸道和感觉器官而死亡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水污染及其成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案-水污染及其成因

第二章:環境污染與防治第一節水污染及其成因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目的:1.通過案例學習,分析造成水體污染的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明確水污染成因。

2.聯繫當地實際,學習分析有關水污染現象的污染過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淨化為例,理解環境自淨能力和環境容量對環境污染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分析有關水污染現象的污染過程及其危害教具準備:多媒體圖片教學方法:比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學法等教學過程:地理環境對人類的發展具有雙重保障作用,一方面提供資源、能源滿足人類生活、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環境具有容納、清除和改變人類代謝產物的能力,即自淨能力。

一、地理環境的自淨能力(以天然水的自淨作用為例)1.概念:指環境對外來物質具有一定的消納、同化能力。

2.作用:人類自古以來,就把廢棄物排放到自然環境中,但是並未對環境造成明顯的危害。

3.自淨過程中的幾種機理(以天然水為例)污染物進入天然水體後,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所淨化(圖2.1)。

4.不同水體的自淨規律——流動性強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淨化能力強。

原因:因為河水不停地流動,若干天就可更新,污染物進入河流後稀釋快,流動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快(圖2.2)。

湖泊水流動性小,更新週期長,以年或月計,污染物常只與局部湖水混合,稀釋慢,污染後自淨較難。

在地下土層中或岩石空隙裡滲流的地下水,自淨能力更差。

說明:1.自然界廣泛存在淨化作用。

這裡以了天然水的自淨作用為例重點說明。

此外地理環境對大氣污染物、固體廢棄物也具有淨化作用,它們的淨化機理具有相似性。

2.不論何種水體,其自淨能力都是有限度的。

5.自淨作用的意義:掌握不同水體的自淨規律,充分利用水體的自淨能力,指導人類的活動。

例如,合理安排生產佈局,減少人工處理污染物的費用等。

以最經濟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二、水污染1.概念:在一定的時間、空間範圍內,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體,並超過其自淨能力,就會改變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質,改變水中生物群落組成,造成水質惡化、水體利用價值降低甚至喪失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成因
学习目标:
1、 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
2、 学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3、 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难点:
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
2、 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
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学习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看漫画思考:

(1)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
(2)这种现象和问题哪里最突出?我们生活在农村,这种问题农
村有吗?
(3)除此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
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 ,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
程。
学生讨论思考:
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
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
近?
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
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

阅读图2.2思考:
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归纳水污染的概念
水污染:
二、水体污染现象
利用教材的案例1、案例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
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过程及其危害。
案例1震惊世界的水俣病

1. 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阅读图2.6分析湖泊是如何演变成沼泽原理

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思考:
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

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4.太湖流域污染区域防治的治理措施
从控制废水的排放人手,将“监管”“预防”“治理”三者结合起
来。一要对污染源进行控制与治理,二要对已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
修复。

2.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
⑵常发区域:
⑶原因:
⑷危害:
案例3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思考:

1.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
2.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三、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学生自由讨论,引导学生出水污染的成因入手进行分析。然后把
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
[经典例题]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苏州河附近
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
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揖 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
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
浅了,河道变狭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 位
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
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
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 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
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地。试列举该
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
外)。
(2)苏州河附近的工厂向河中排入废水,污染了河水。请列举苏州
河河水中所含有害人体健康的3种重金属元素。
(3)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
复.,清简述其主要原因。
(4)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解析】本题以苏州河为例,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治理。涉及地
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综合性很强,第(1)(3)(4)题 是
地理学科知识,考查水污染原因、来源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知识。本
题难度不大,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包含了地
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方面的 知识,实用性较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
习地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
于开展热爱家乡的素质教育,体现了高考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