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2月2日

合集下载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龙抬头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在我国的农历二月二日这一天,人们会向龙神上香拜祭,以祈求来年的平安和顺利。

这一天也被称为“春龙节”、“二龙节”。

对于我们来说,龙抬头既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一种精神的象征。

龙抬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相传农历二月二日,龙神会从海底出来巡游,聆听人们的祈福和祷告。

龙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象征,也是代表力量和权威的代表。

因此,在龙神来临的时候,人们会设祭祀,表达对他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是为了祈求龙神的保佑和护佑。

龙抬头的节日氛围也十分浓厚,在这一天,人们会展开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

比如,打龙舞、吃龙头糖、放烟火等等。

其中,打龙舞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活动,也是大家最为推崇的。

龙舞是由一群人合作完成的,龙头由人扮演,龙身则由多个节拍灵活并具有吉祥象征的色彩飞掠而过,代表着龙神巡游世界的情景。

人们会跟随龙舞表演者一起起舞,为龙舞伴着节奏,向龙神献上最高的敬意。

除了打龙舞,吃龙头糖也是龙抬头节日的习俗之一。

此时,市场上大型的龙头糖就要上架了,各式各样、颜色艳丽的龙头糖,伴随着香气和甜味,是节日中最受欢迎的一种食品。

除了这些活动,龙抬头节日还有着更深刻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文化中,龙不仅代表中国的文化特色,还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一种精神象征。

人们在庆祝龙抬头的时候,也会表达对这种文化传承和自豪感的情感。

从现代的角度看,龙抬头的节日也是一种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素材。

如今,许多城市都会举办龙抬头节日庆祝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比如,在广东省的惠州城市,每年的龙抬头节日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与。

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盛大的龙舞表演、品尝地道的龙头糖、参观相关文化展览等等,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龙抬头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寄托着人们对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意义的追求,也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素材。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龙抬头的庆祝方式也有所改变,但是它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和意义,却从未改变。

2月2日 龙抬头理发 意为时间 2月2日 龙抬头理发

2月2日 龙抬头理发 意为时间 2月2日 龙抬头理发

2月2日龙抬头理发意为时间2月2日龙抬头理发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据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这是中国第一个赋时期。

傅西施“重视农业和桑葚种植”,并于每年二月二日“皇母送饭,王室耕种”,照顾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于霞都效法先王。

在周武王,这一传统做法不仅得到遵循,而且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得到实施。

2月的第二天,举行了一个重大的仪式,来自民事和军事领域的所有官员都耕种一英亩土地。

这就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以下是2月2日龙抬头理发的分享。

供大家参考!2月2日,龙抬头理发。

民间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

据说穿过冬眼的龙,当它到达这里时,被隆隆的春雷惊醒,然后抬起头来。

因此,古人把农历二月初二称为春龙节,又称龙头节或青龙节。

因此,** *人去河边祭拜龙神。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水旁烧香祭龙神。

”一直有一个“去旧剪发”的民俗。

据说在这里理发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

众所周知,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信仰的图腾。

因此,我们自豪地宣布,中国人民的后代是龙的后代。

2月2日的春节有着悠久的历史。

留下许多习俗。

在沈明榜单的《宛署杂记》中,这样写道:“二月,龙引入,百虫熏。

村民用外面的灰进入厨房,在水箱周围打着旋,称之为“引龙归来”。

用面条铺煎饼。

熏炕使所有昆虫远离生活。

”《明宫史》年:“正月初二.家家户户都用小米面和枣糕,用油煎,或用面粉摊薄如煎饼,这叫熏虫。

”《燕京岁时记》年,清朝的夫差郭充也说:“二月二日,今天,人们呼吁龙抬头。

吃太阳饼的叫龙林,吃面的叫龙须面。

别在闺房里缝了,怕伤了龙的眼睛。

”其中之一,这种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80年代中期,豫北地区还保留着吃小米的习俗。

2月2日上午,家家户户都要炒小米年糕,群众称之为年糕。

还有一首流行民谣:“2月2日,炒年糕,小心火,慢慢烧。

不要烧老人的胡子。

”中午大家都吃“老龙布蛋”。

也就是玉米蜕皮,俗称玉米和面。

这种* *发型叫“剃水龙头”或“剃光头”。

2022二月二龙抬头起源与传说简介

2022二月二龙抬头起源与传说简介

2022二月二龙抬头起源与传说简介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抬头”则意味着阳气生发、万物生机盎然。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二月二龙抬头起源与传说,希望大家喜欢!二月二龙抬头起源与传说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

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清时期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

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

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

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

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

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

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

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

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

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

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

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

历史上的2月2日

历史上的2月2日

历史上的2月2日2月2日是公历年的第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2天(闰年是333天),此日在一年四季中属冬季,尚未立春。

重大事件编辑496年——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

506年——西哥特第八任国王亚拉里克二世公布《亚拉里克法律要略》。

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皇帝头衔,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

1032年——勃艮第王国成为康拉德二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1358年——马塞领导巴黎市民起义。

1421年——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1535年——阿根廷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建成。

1848年——美墨战争结束。

墨西哥割让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

1878年——希腊向土耳其宣战。

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

1913年——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

1914年——北洋政府决定开辟山东龙口为对外贸易商埠。

1916年——美参议院投票赞成菲律宾独立,1921年生效。

1919年——葡萄牙宣布成立君主国。

1920年——胡适启用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爱沙尼亚同苏联签订和约并宣布独立。

1922年——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

1923年——英国从爱尔兰撤军,爱尔兰26个郡成立“自由邦”。

1928年——蒋介石再次独揽国民党党政军大权。

1932年——南京政府密令海空军不准配合十九路军对日作战。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1937年——王以哲被杀,东北军分裂。

1937年——范长江赴陕北采访报道中国革命。

1939年——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

1943年——斯大林格勒城里的德军向苏军投降,九万多名纳粹德国士兵成为战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48年——上海发生“申九惨案”。

1949年——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大跃进”的口号。

1960年——国务院要求妥善安置归国华侨。

1960年——威尔顿城土拨鼠节。

1967年——美国篮球协会(ABA)宣布成立。

1968年——威尔特·张伯伦以22分25篮板22助攻创下NBA历史上唯一一个单场三20。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龙抬头日在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九二在临卦互震里,表示龙离开了潜伏的状态,已消逝于地表上,崭露头角,为生发之大象。

2月2日龙抬头的故事传奇,古时候,有一个皇帝由于耽搁了祭天的时辰,这让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之后,人间连续的干旱,田里的庄稼也都快枯死了,河里的水也几乎干枯的可以见底了。

田里面没有了收成,村里面闹起了饥荒。

大家都没有粮食吃了,病的病,倒的倒全部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小儿子青龙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不忍心看着人间的老百姓受灾挨饿。

于是他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地给人间降了一场雨。

其次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他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着: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百姓们看了石碑,再看到青龙受罪,大家的心里都特别着急。

但是大家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让金豆开花的方法。

其次年农历二月初二的这一天,农人们从家里拿出许多的黄豆和玉米种子进行翻晒,预备播种,有个老人突然发觉,这些金灿灿的黄豆和玉米倒是挺像金豆的,于是老人马上跑回家中让他的妻子到锅里去炒一炒,看看这些东西会有什么变化,炒了一会儿,黄豆和玉米里的水分也差不多都被炒干了,都爆了开来,只听到噼噼啪啪的声音从锅里传出。

老人一看,呀!金豆开花啦!金豆开花啦!这个消息立马在村子里传了开来,老人把这个方法告知了全村的百姓。

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纷纷地支起锅灶,炒起了黄豆和玉米。

炒好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摆上了桌子,点上了香炉。

大家把炒熟的黄豆和玉米供了起来。

龙王得知了此事,把玉帝请到南天门观看。

玉帝见人间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供着开花的金豆,只好下令赦免青龙,将他召回凌霄殿。

让他做辅佐龙王给人间行云布雨。

从今以后,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

每到一年中的二月初二,大家都炒黄豆,爆玉米花吃。

这寄予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奇妙愿望。

二月二,龙抬头资料

二月二,龙抬头资料

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一说到这个日子,人们想到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理发!《二月二日》唐·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犁破新土,杨柳吐翠,万物复苏。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二月二”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将这一天称为“龙头节”。

又名“春龙节”、“春耕节”、“农事节”,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人们迎龙求雨祈丰收。

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民间传说里,龙会在“二月二”这天苏醒,腾云驾雾,遨游九天,兴风布雨,降下甘霖,滋养世间良田,也护佑着一代代龙的传人。

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

大仓满,小屯流,好年景,春开头。

龙抬头,“剃龙头”。

在这一天龙王爷布下春雨,为大地洗去一冬的积霜与陈旧。

在这万物更新的时候,剃头就是为了迎合这种蓬勃之气,让我们也从头到脚焕然一新。

小孩理发长大出人头地,大人理发新的一年顺顺利利!“二月二”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些什么?二月也是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取龙抬头之吉兆,开学的日子,学童们要拜圣贤,敬老师,开始学习写字,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祝愿每一个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

中华大地,习俗众多。

南北不同,各有特色。

除了龙抬头,剃龙头外,这一天其实还有这一些。

祭祀土地神在南方,人们都会在这天祭祀土地神,虔诚祈祷保佑这一年,春来麦禾茁壮,秋到五谷丰登。

炒金豆龙王违抗玉帝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被玉帝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立下碑文: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2月2是什么日子?历史上2月2日的大事件

2月2是什么日子?历史上2月2日的大事件

2月2是什么日子?历史上2月2日的大事件陈毅元帅说:“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的理想又怎样实现?”是的,理想固然美好,但如果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今天是什么节日为你介绍,历史上的2月2日发生的大事件。

问:2月2日是什么日子?答: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世界湿地日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2月2日历史事件精选962年2月2日,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皇帝头衔,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

1421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

1535年2月2日,阿根廷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建成。

1848年2月2日,美墨战争结束。

墨西哥割让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

1895年2月2日,日军占领威海卫。

1913年2月2日,世界最大的火车站2月2日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

1916年2月2日,美参议院投票赞成菲律宾独立,1921年生效。

1919年2月2日,葡萄牙宣布成立君主国。

1920年2月2日,胡适启用新式标点符号。

1920年2月2日,爱沙尼亚同苏联签订和约并宣布独立。

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21条的要求。

1923年2月2日,英国从爱尔兰撤军,爱尔兰26个郡成立“自由邦”。

1928年2月2日,蒋介石再次独揽国民党党政军大权。

1932年2月2日,南京政府密令海空军不准配合十九路军对日作战。

1937年2月2日,王以哲被杀,东北军分裂。

1937年2月2日,范长江赴陕北采访报道中国革命。

1939年2月2日,陕甘宁边区成立生产委员会。

1943年2月2日,斯大林格勒城里的德军向苏军投降,九万多名纳粹德国士兵成为战俘,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历史上的今天(2月2日)

历史上的今天(2月2日)

历史上的今天(2月2日)2022年2月2日,是历史上的今天。

在这一天,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本文将回顾这些事件,并探讨它们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图卢兹条约签订(1270年)在1270年的2月2日,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与阿拉贡国王雅克一世在法国图卢兹签署了一项重要条约,即图卢兹条约。

该条约是为了结束法国与阿拉贡之间长达十年的战争而达成的协议。

图卢兹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王权的进一步巩固。

根据条约的规定,法国王室将收回法国南部地区的控制权,并获得对主权的确认。

此外,条约还规定了两国的婚姻联姻,进一步巩固了法国与阿拉贡之间的友好关系。

图卢兹条约的签署不仅标志着法国王权的增强,也为欧洲国家间的外交关系树立了新的典范。

它体现了国际合作与和平解决争端的理念,为后来的国际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二、美国国会通过倡议法案(1917年)1917年的2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重要的立法,即倡议法案。

该法案被制定出来的初衷是为了支持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倡议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支持协约国,并为其提供军事、经济以及外交上的援助。

此外,根据该法案,美国国民也被鼓励参与战争努力,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倡议法案的通过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使美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全球政治力量。

此外,倡议法案也为后来的国际合作及多边外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美国航天局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1959年)1959年的2月2日,美国航天局(NASA)成功地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名为"Luna 1"。

Luna 1是继苏联的"勇气一号"之后,世界上第二颗进入外层空间的人造卫星。

Luna 1的成功发射标志着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重大突破。

它为后来的太空探索奠定了基础,并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Luna 1的发射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太空竞赛的热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今天——2月2日QUOTE:496年2月2日北魏改拓跋姓为元氏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为了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实行了改革。

496年2月2日(沈太和二十年正月初三)孝文帝命鲜卑贵族改用汉姓。

他说:魏的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

“夫上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姓元。

1421年2月2日,明朝正式迁都北京1368年,明军进占元大都,改大都为北平。

为了便于防守,又在北面城墙以南约2.5公里处另筑一道新墙,从而奠定了明代北京城的北界。

与此同时,为了消灭元朝的“王气”,拆除了大都所有的宫殿。

1402年12月18日,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平。

从1407年5月开始,征集工匠、军工、民工约30多万人,在北京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改造城池,历时14年,整个改建工作到1420年初才完工。

1421年2月2日,朱棣正式下诏迁都。

当时的北京城从内到外分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四重;一条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纵贯南北,各种建筑物对称地排列在两侧布局非常严谨完整。

从此,北京城的平面呈“凸”字型。

明代的北京不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1535年2月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建成布宜诺斯艾利斯是阿根廷的首都,南半球最大的城市。

被称为“南美的巴黎”。

位于拉普拉塔河西岸。

城市全名为“圣迪西玛特立尼达德圣玛丽亚港德布宜诺斯艾利斯”,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地名。

‘布宜诺斯艾利斯”西班牙语意为“好天气”。

1535年2月2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建成。

1536年西班牙殖民者就在这里建立了殖民点。

1541年当地印第安人向殖民点发起进攻时城被焚毁。

1580年西班牙重建城市。

沿着当年西班牙船员登上南美大陆的地方跨上岸,就是布市的博卡区。

这个老城区的美丽表现在当年海员们用铁皮建造的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房子和欧洲古城一样碎石铺就的街巷以及墙上的石刻和壁画。

提到“博卡”,球迷们肯定先想到的是马拉多纳和博卡青年队。

其实,除了足球,博卡还有另一样足部“特产”——探戈。

传说当年水手们出海归来,深夜路灯下浓妆艳抹的女郎总是试探着向他们伸出手去……,那就是探戈的第一个动作。

现在,穿过博卡的大街小巷,就能看见一对对舞蹈着的街头探戈。

穿着钩花丝袜的美丽女郎和衣着笔挺的长发英俊小伙,和着奔放的音乐节拍,跳着足部技巧繁杂的探戈,让观赏者如痴如醉。

而夜灯下的女郎或水手则成为活灵活现的工艺品摆在街头。

博卡往北,便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市中心。

梅内姆总统的办公室玫瑰宫就坐落在此。

它的名称因墙为粉色而来。

19世纪70年代,总统沙缅多为避嫌,选执政党(红党)和另一党(白党)的蹭色沿袭至今。

玫瑰宫正对着的是五月广场,见证了多年的风风雨雨,它被认为是这个国家的心脏。

广场中央高耸着一尊白的女神,象征着自由与和平。

邻近五月广场的佛罗里达步行街,是布市的商业中心,名店云集,品种繁多。

向西走出步行街,一条16个车道的大路,是7月9号大街。

大道中心,70米高的白色纪念碑首先映入眼帘,它建于1936年,是这座城市中心的标志。

离它不远,有南美最大的科隆(Colon)剧院,以它的黄金吊顶、水晶灯和彩壁闻名于世。

游布宜诺斯艾利斯,不可错过的是乐蔻勒塔。

近午时到一家各具特色、各有风格的咖啡馆和餐馆前散步,欣赏每一家别具一格的装饰和布置。

先在市中心地带游,然后,选一家中意的露天座坐下,点一杯卡布西诺咖啡(决不在意大利喝的差)、一片面包和奶酪,慢慢地享用“早”餐。

阳光照在精致的桌布和餐具上,也照在座台下青青的法国公园的草地上。

逛乐蔻勒塔的人从草地中的小径慢慢走来,美丽的姑娘身着短腰小褂,下穿系胯长裙,露出肚脐和腰部,袅袅婷婷,多姿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阿根廷出口美女(女模特),他们有着欧美人的高鼻凹眼,却没有欧美人的臃肿肥胖。

当地朋友说,这儿男女比例为1:3,美女多多。

吃过早餐,进入旁边的大教堂,一曲弥撒做完出来,再拐进教堂旁的大门。

眼前是一道道七拐八弯、比北京的胡同稍宽的水泥路,路边每“家”都有一小门,被各式各样的石雕包围:有人、有物,个个巧夺天工。

走近雕花栅栏铁门,望进去,里面竟是棺材!这是阿根廷的国家公墓,只有有名有望、有钱有势的家族,才能将先人葬于此地。

如今,成为旅行者的必访之地。

离开墓地,去参观国家艺术博物馆。

里面收藏了从古到今的各类绘画,还不时有现代画展在其二层举行。

从博物馆出来,法国公园的小径已摆满了一个个卖手工制品的小摊,从银托上的马黛茶杯到牛仔们的皮质压花包,都让人爱不释手。

乐蔻勒塔西北,是帕乐摩区。

有全市最大的公园,包括动物园、东方式的玫瑰园、跑马场、湖泊等等。

没喝过马黛茶,没吃过阿莎多(烤肉),就不算来过阿根廷。

帕乐摩区的拉普拉塔河畔,有许多著名的烤肉馆。

这些饭馆和商店一样,有一个大玻璃橱窗。

橱窗里展示着它们的烤炉。

中间是红红燃烧着的碳火,所有的烤肉,或牛排、或牛肉,或乳猪都被插在扦子上围着火炉立成一圈。

为备晚餐,下午3点左右烤肉店就开始烤了。

夜晚食客们走过橱窗,看见恰到火候、香喷喷的烤肉,会被牵了魂似地进去享用。

在市效的牧场,南美能歌善舞的牛仔,脚登高腰靴,腰系穿了铜板叮当作响的牛皮带,用地道的烤肉和民间歌舞欢迎游客。

与北美不同,这儿的印地安人与白人自古友好相处,甚至通婚,人们把他们的混血儿后代称为Gaucho1885年2月2日苏联杰出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伏龙芝诞辰伏龙芝伏龙芝是苏维埃国家的一位杰出红军统帅和军事理论家,他生于1885年2月2日。

伏龙芝1904年在彼得堡工学院上学时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党,逐渐地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工人运动组织者,在说到他的志愿时,1905年参加彼得堡10万工人请愿游行受伤后给他妈妈的信中,就说得很清楚,他“已把自己的一切献给革命”,革命的需要,就是他可选择的一条不平坦的道路。

在他生命中,有一件永远使他无法忘怀的事,那就是他第一次和列宁交谈。

1906年4月,他作为伊万诺夫——沃兹涅先斯克布尔什维克的代表,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次代表大会。

在会议休息时间,列宁很有兴趣地和他谈起了关于军事斗争问题。

列宁当时曾对他说,莫斯科起义说明革命需要自己的军事家、布尔什维克要比沙皇军官更好地懂得军事。

列宁的这次谈话给了他极大的鼓舞,使他开始了对军事的研究,并在革命斗争中开始注意了对工农群众的武装训练。

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时,他正在舒雅县任苏维埃主席,当听到武装起义胜利的消息后,他就立即率领一支由2000多名工人和士兵组成的武装队伍赶到莫斯科支援。

伏龙芝在早期的武装斗争已经充分地表明他的军事才能,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苏维埃政权遭到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后,真正地走上军事的岗位。

1918年8月,他正式被任命雅罗斯拉夫军区的军事委员,同时12月,又被任命为第四军司令员。

1919年春,盘距在西伯利亚的沙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以20万兵力越过乌拉尔山向莫斯科推进时,他以东方战线南方集团军的身份组织起对高尔察克的反攻。

1919年8月,他又改任土耳克斯坦战线司令部,肃清了当时的反革命武装。

以后,他又转战于南方战线,一次又一次地击溃了协级国的武装干涉军。

其中最著名的一仗,就是克里木战役。

弗兰格尔线部凭借彼列科普地峡的天然形势,请法国军事专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吹嘘这里是第二个凡尔登,是不可攻破的。

但是,战斗中,伏龙芝奇兵突起,强渡锡瓦什海峡成功,一切神话都破灭了。

列宁对这次战役评价很高,认为“这次胜利是红军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苏维埃政府授予他荣誉革命武装——一把带有“人民英雄”题词的军刀。

自此以后,伏龙芝历任军职。

1924年3月被任命为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陆海军副人民委员,并兼工农红军总参谋长,军事学院院长。

1925年1月,任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军、海军人民委员。

他一生在军事理论上也有很多贡献,写下了很多著作,为苏联武装力量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伏龙芝于1925年10月31日病逝。

1895年2月2日威海卫被日军占领威海卫1895年2月2日,威海卫陷落。

1月20日,日军分两路包抄威海卫背部。

李鸿章严令提督丁汝昌不许出战,坐失战机。

22日,清军营官孙万龄率部于桥头集多次进犯日军,终因兵少而败。

30日,日军占领南岸炮台。

本日,日军又占北岸炮台,威海卫位于烟台、成山之间,遥对旅顺,与旅顺同为拱卫渤海的门户,是北洋海军的基地之一。

威海卫之战,清军又遭失败,甲午战争形势日益险恶。

1907年2月2日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逝世俄国化学家德米特利·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1907年2月2日,俄国化学家德米特利-伊凡诺维奇-门捷列夫(1834-1907)逝世。

他对化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建立了元素周期分类法。

门捷列夫在1869年至1871年间,写成《化学原理》一书。

同时深入探索了元素性质间的关系,对所有已知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成表。

这个周期表逐渐成为大部分化学理论的骨架。

1887年他提出溶液水化理论,是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门捷列夫还研究了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

1913年2月2日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启用纽约中央火车站1913年2月2日,世界最大的火车站--纽约中央火车站开始启用。

它的门厅给人深刻的印象。

1920年2月2日胡适启用新式标点符号胡适著名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所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我国最早用新式标点的书。

胡在书出版时,特送了一本给章太炎,上写“太炎先生指谬”,下署“胡适敬赠”,在两人名旁,各加了一条黑杠符号。

章因弄不清这个符号的作用,他看到自己名旁加了黑杠,不禁大骂:“何物胡适!竟在我名下胡抹乱画!”及至看胡的名旁也有黑杠,才消了气说:“他的名旁也有一杠,就算互相抵消了罢!”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拒绝中国要求废除21条的要求1922年2月2日,华盛顿会议第三十次全体委员会开会,讨论关于中国要求废除“二十一条”问题。

日本代表币原喜重郎声称,“二十一条”系两国之正式条约,反对会议“重新研究及审查”,仅表示日本同意放弃满蒙筑路借款、聘请顾问、教官等项的优先权,撤回1915年签约时日本政府对第5项之保留。

次日,第三十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即末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声明:中国对于“二十一条”始终视为事实上之压迫,不承认有法律效力,必须废止全约。

美国代表声明:注重门户开放,要求利益均沾。

关于“二十一条”之讨论以无结果告终,仅将3国声明载入会议记录。

中国代表要求终成泡影。

1923年2月2日英国军队撤出,爱尔兰26个郡成立“自由邦爱尔兰共和军和新芬党领袖进入唐宁10号谈判1923年2月2日,成千上万的英国军人撤出爱尔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

英国被迫在1921年12月同爱尔兰签定条约,允许爱尔兰南部26个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