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油气田开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内外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就油气田开发的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一、油气田开发的现状1. 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目前,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有限,部分传统油气田储量逐渐枯竭。
新发现的油气田也面临着储量递减和勘探难度增加的问题。
如何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率成为了油气田开发的重要课题。
2. 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挑战随着油气田深水化、低产益田、致密油气田等难开发油气藏的运用,油气田开发技术面临了更大的挑战。
传统的地面采油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的需求,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油气田开发技术。
3. 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随着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和油气资源的枯竭,油气田开发成本逐渐上升。
特别是在特殊油气藏的开发上,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如何降低油气田开发的成本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油气田开发技术发展方向1. 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为了提高勘探的精准度和勘探成功率,必须应用先进的勘探技术。
地震勘探技术、电磁探测技术、重力勘探技术等在勘探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勘探成功率,有效降低勘探成本。
2.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目前,深水海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全球油气行业的热点。
发展深水开采技术,提高深水开采水深、压力、温度等极端环境下的作业技术,是油气田开发技术的重要趋势。
尤其是在深水海域,深水开采技术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3. 推广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随着传统油气田储量的递减,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包括水平井、多级压裂技术等,而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则包括页岩气开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应用将对油气田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4. 加强数字化油田建设数字化油田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油气田的生产管理和运行进行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油田。
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上天然气勘探是指在海洋领域中寻找和开发天然气资源的一项重要活动。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增加和对传统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海上天然气勘探已经成为人们寻找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探讨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海上天然气勘探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首先,海上天然气勘探的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海作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地质结构和技术难题。
其次,自然气枯竭和资源减少加剧了勘探的难度。
此外,海上天然气勘探还涉及到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问题,需要在勘探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然而,海上天然气勘探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逐渐被认识到。
相对于传统的煤炭和石油能源,天然气的燃烧污染更少,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其次,海上天然气勘探可以开发更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全球能源供应提供后备能力。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这将进一步推动勘探活动的发展。
展望未来,海上天然气勘探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勘探区域将逐渐向深海和极地地区扩展。
目前,深海和极地地区被认为是潜在的天然气资源丰富区域,尽管面临着技术和环境挑战,但勘探的前景十分广阔。
其次,海上天然气勘探将实现更加精确的勘探和开发技术。
随着地质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勘探者可以更加精确地确定天然气资源的位置和储量,提高勘探和开发效率。
此外,海上天然气勘探还将与海洋可再生能源勘探相结合,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
为了实现海上天然气勘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共享技术。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促进勘探技术的进步。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海上天然气勘探的研究和开发,为未来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1.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趋势。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实现对油田的实时监测和优化管理,提高采油效率和生产效益。
利用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井下压力、温度和流体流动等参数,从而更好地掌握油田的动态情况。
2. 高效钻井技术的发展:高效钻井是提高石油开采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未来,随着勘探技术的改进和新型钻井设备的开发,钻井速度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利用自动化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自主钻井系统的研发,提高钻井作业的自动化程度和钻井效率。
3.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勘探手段之一,能够获取油气藏的详细地质信息。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和准确性,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更精准的地质信息。
4.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也将逐渐应用新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未来,利用新能源技术进行采油和加热等工艺将逐渐普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EOR技术的发展:增强油藏采收率(EOR)技术是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关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完善,EOR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利用化学驱油技术和燃烧驱油技术,可以提高油井的采收率和油田的开采效益。
未来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化、高效化、精准化和可持续化。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石油勘探开发将能够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并推动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

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油气行业也不断面临新挑战。
为了应对新的能源革命,油气行业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新技术,使其更高效、清洁和可持续。
本文将探讨当前油气行业的新技术与趋势。
一、气体化技术的发展气体化技术是目前油气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随着天然气价格的下降,气体化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气体化技术可以将天然气转换为液体燃料,从而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这种转化液化天然气(LNG)的技术有助于消除管道传输中的障碍,因为它可以通过船只来运输天然气。
二、高精度根据床与水力压裂技术现代油气勘探的核心是通过高精度测量技术,查找并掌握地下石油和天然气储藏的准确位置。
传统的地震和钻探技术经常可以为公司提供有用的信息,但其中往往包含误差较大的估算和重要的遗漏情况。
而高精度测量技术可以准确地定位地下资源,是油气行业中的一种新技术。
与此同时,水力压裂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开采技术。
这种技术用水和化学物质将石油或天然气从岩层中释放出来。
在压力的作用下,石油或天然气将进入钻井管,最终被带到地面。
使用水力压裂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增加采集石油和天然气的可能。
这是一个创新性的技术,未来将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三、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除了传统的油气开采技术外,清洁能源技术也是一个新兴的技术领域。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取代传统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生物质能源等。
使用这些清洁能源将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油气行业中的一大趋势。
数字化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数字技术可以帮助企业管控和管理油气生产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并帮助决策者预测市场趋势。
数字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
油气田开发是指通过科技手段从地下油气藏中采集油气资源的过程,是现代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油气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开发难度的逐渐增加。
全球的油气资源正在逐渐枯竭,特别是传统油气田的产量持续下降,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匀,很多油气田位于深海、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中,需要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开发。
油气田开发的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勘探技术精度、加强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等。
在勘探技术方面,要提高地震勘探、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等技术手段,提高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在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方面,要加强油藏工程技术和油气采收率提高技术,通过改进注水、压裂、提高采收率等手段,提高油气田的经济效益。
在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要注重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提高其开采技术和利用效率。
油气田开发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质地下水的变化、土壤的污染等,未来的油气田开发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采用低碳、清洁和高效能源开发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的现状是资源越来越稀缺且开发难度增加,技术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提高勘探技术精度、加强油藏开发及增产技术、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等,并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油气田开发,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2024年石油勘探市场前景分析

石油勘探市场前景分析引言石油勘探是指通过各种地质、地球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潜在的石油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的过程。
石油作为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源之一,在各国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石油勘探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并就最新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进步和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石油勘探技术日益先进,从传统的地质勘探到现代的地震勘探、电磁勘探等多种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
新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石油勘探的精确度和效率。
2.深海勘探: 由于陆地和浅海勘探程度已经相对饱和,深海石油勘探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深海底部蕴藏着巨大的石油资源,但勘探难度极大,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巨大的资金投入。
3.非常规油气勘探: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非常规油气勘探成为热点。
包括页岩油、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勘探和开发非常规油气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
市场前景1.需求增长: 水平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导致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石油仍然是重要的能源选择。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速,石油需求持续走高,为石油勘探市场提供了广阔的机会。
2.资源利用率提升: 随着技术创新的推动,石油勘探和开采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极大提升。
高效勘探技术和先进的开发设备使得原本被认为无法开采的资源得以挖掘,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规模。
3.能源替代需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迅速。
在转型期内,石油仍然是能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石油勘探市场仍然具有支撑和增长的潜力。
挑战与对策1.环境压力: 石油勘探和开采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水土资源的破坏和废水废气的排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环境保护措施,推动勘探和开采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2.技术瓶颈: 深海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都面临着技术难题和高成本的挑战。
投资者和石油公司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合作力度,寻找创新解决方案,以解决采集和加工这些资源的问题。
油气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

油气工程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近年来,油气工程行业一直是全球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油气工程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本报告将从行业现状出发,分析油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并对未来五至十年的行业前景进行预测。
一、油气工程行业现状分析1. 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态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油气仍是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2. 资源压力加大: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油气工程行业面临着快速开发新资源的挑战。
同时,地质条件和环境限制等因素也使得油气勘探更加困难。
3.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于传统能源的依赖度降低。
不可否认,油气工程行业在开采、运输和燃烧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油气工程需要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4. 技术进步带来新机遇: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油气工程行业在技术方面的进步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例如,水平钻探、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深海开采技术的应用都为油气工程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油气工程未来五至十年发展趋势预测1.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能源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
清洁能源的发展将成为未来油气工程的主要方向之一。
此外,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新兴能源的发展也将有助于减少对传统油气资源的依赖。
2.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未来五至十年,油气工程行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
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技术将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提高效率、安全和环保指标。
3. 多元化开发模式:由于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的限制,未来油气工程行业将采取更加多元化的开发模式。
包括陆地、浅海、深海等不同开采手段将相互结合,以更好地满足能源需求。
4. 国际合作加强:油气工程是全球性的行业,各国在资源开采、技术创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合作。
国际合作将推动全球油气工程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2024年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石油和天然气是现代工业和经济的重要能源来源。
为了满足能源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石油天然气勘探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
然而,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复杂性给勘探公司带来了很多挑战。
本文将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帮助勘探公司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并做出战略性决策。
2. 全球石油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石油和天然气是全球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73万亿桶,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全球石油产量主要由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等国家主导。
而全球天然气储量约为701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等国家。
全球天然气产量主要由美国、俄罗斯和卡塔尔等国家贡献。
3. 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的竞争格局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格局。
勘探公司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地质条件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勘探公司需要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勘探效率和降低勘探成本。
同时,勘探公司还需要与政府、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保持合作,共同应对市场挑战。
4. 石油天然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天然气勘探变得更加精细和高效。
现代勘探技术包括地震勘探、测井技术、岩心分析和地质模型构建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勘探公司准确地找到石油和天然气储藏层,并评估储量和产量。
未来,勘探技术将继续向着高精度、高分辨率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为勘探公司提供更准确的勘探数据和决策支持。
5. 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的风险与挑战石油天然气勘探市场存在着许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地质勘探风险是勘探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勘探成功率相对较低。
其次,市场需求不确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能源需求的波动和能源政策的变化都会对勘探市场产生影响。
此外,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也对勘探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勘探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文/胡文瑞鲍敬伟胡滨近10 年来,国内外油气勘探不断取得突破,2001—2011 年,全球新增石油剩余可采储量614.0×108 t,新增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39.9×1012 m3,其中,中国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2.2×108t,累计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1012 m3,相继探明了姬塬、塔河、蓬莱19-3 等15 个地质储量大于1×108 t 的油田和苏里格、普光、徐深等14 个地质储量大于1 000×108 m3的气田。
在油气资源勘探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油气勘探的理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1 油气勘探新成果21 世纪以来,全球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日益复杂,然而由于认识的深入、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等,发现的油气田储量和数量不断增长,勘探不断取得重大进展。
截至2011 年,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达2 343×108 t,比2001 年增长了35.5%;全球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达208.4×1012 m3,比2001 年增长了23.7%。
一些大型油气田不断被发现,2000—2008 年,全球共发现大油气田(可采储量油大于6 850×104 t、气大于850×108 m3)90 个,主要位于被动陆缘深水、碳酸盐岩、岩性-地层、前陆冲断带、老油气田、新区新盆地等领。
2010 年全球新发现的7个大油气田合计探明可采储量达31.4×108 t 油当量(见表1),占当年全球新增探明可采储量的40.5%,而数量仅占2010 年全球新发现油气田数量的1.4%。
2 全球油气勘探进展与趋势2.1 从储油气层到生油气层以前认为,油气勘探的基本要素是寻找“生、储、盖、圈、运、保”组合,具备此条件就有可能找到油气田,且油气生成后从原生地层(烃源岩)“二次运移”到储油(气)层,原生地层是生油(气)层,但不是储油(气)层。
现在勘探开发的视野已扩展到原生地层,即从原生地层中寻找油气资源。
某种意义上,“回归原生地层找油(气)”是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对传统油气勘探理念和理论的挑战,已成为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美国页岩气和致密油资源的成功勘探开发证明,传统意义上的生油(气)层已成为了勘探开发对象。
美国产页岩气盆地超过30 个,产层包含了北美地台区所有的海相页岩烃源岩地层;致密油产于原生地层或与其互层、紧密相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是继页岩气之后美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又一新热点,2012 年美国致密油产量突破7 000×104 t,预计2020 年全美致密油产量将达1.5×108 t。
中国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渤海湾、松辽等盆地广泛发育富有机质的海相或陆相页岩、泥岩等烃源岩,页岩气和致密油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已在四川、云南、重庆、四川、湖北、陕西延安等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建立了两个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已有多口井获得高产页岩气流。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中国在松辽、渤海湾、柴达木、吐哈、酒西、江汉、南襄、苏北及四川盆地均发现了致密油,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准噶尔盆地二叠系芦草沟组、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泉头组、四川盆地中—下侏罗统和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等致密油层系已开展工业化生产,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取得突破,初步取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2.2 从局部圈闭评估到大面积储集层以前油气勘探评价的对象一般是局部圈闭,即“生储盖圈运保”有利区。
中国近年来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有些已发现并开发的低渗透气藏具有以下显著特征:无“圈闭构造”;无明显油气边界,多由岩性“致密带”阻隔,呈现大面积连续分布。
目前,对此类岩性地层油气藏形成的机理尚不清楚,但该类资源丰富,中国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松辽、吐哈等盆地均有此类油气储集层存在。
对大面积岩性地层油气成藏的认识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大规模低—特低渗透油气藏的发现,目前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矿权范围内已形成了姬塬、华庆、松辽3 个5×108~10×108 t 级大油区,以及苏里格、川中2 个1 000×108 m3以上的大气区,其中苏里格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基本探明储量达34 943×108m3,姬塬地区石油探明储量达9.09×108 t,华庆地区石油探明储量达5.26×108 t,大庆地区(岩性地层油气藏)探明石油储量近5×108 t,四川盆地川中须家河组探明天然气储量8 782×108 m3(以上数据统计时间截至2012 年底)。
2.3 从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到“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聚集传统油气勘探理论是寻找构造油气藏(即通常所说的常规油气藏),近年来,油气勘探已从寻找构造油气藏发展到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即通常所说的“隐蔽型”低渗透油气藏),其特点是受“岩性圈闭”或“滞留带”阻隔。
现在,勘探理论又出现了新的认识上的飞跃,即寻找“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聚集(指大范围非常规储集体系中油气连续分布)。
“连续型”非常规油气聚集的主要地质特征是:在盆地中心或斜坡等部位大面积连续分布,且局部富集;无明显的圈闭界限或盖层;储集层多为低孔渗或特低孔渗(致密);无运移或短距离一次运移,属于源内或近源成藏;油气水分布复杂;储量丰度低等。
据Brown 统计,全球“连续型”天然气资源量约为800×1012~4 000×1012 m3,约为常规天然气资源量(436×1012m3)的2~10 倍。
世界主要产气国的“连续型”天然气占有相当比例,目前美国43%的天然气产量来自“连续型”天然气资源。
中国“连续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油层、松辽盆地深层扶杨油层、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气、塔里木盆地连通孔缝洞碳酸盐岩油气、松辽和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油气、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等“连续型”油气资源目前正成为中国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
中国连续型天然气产量已占总产气量的30%以上,且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
2.4 从高点找油气到下凹(洼)、下坡找油气传统的油气勘探理论和方法首先是找含油气构造的高点,然后再分析其生储盖条件的匹配关系。
20 世纪末,赵文智提出了“下凹找油”和“定岸下湖,下湖找坡”的勘探理念,改变了传统的“高点找油”理论认识,形成了“满凹含油”和“满凹勘探”的新局面。
这一认识的提出,彻底改变了以往基于“二级构造带”勘探的理念,把勘探领域从局部有限范围扩大到了以富油气凹陷为中心的全盆地,使找油目标由以构造油气藏为主转变为以岩性地层油气藏为主,其已成为近10 年来油气储量持续规模增长的主体资源。
辽河油田在辽河外围盆地勘探过程中,根据外围盆地地质特征和前期勘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下洼找油气”的勘探思路,在奈曼凹陷中央洼陷带、元宝山凹陷中央洼陷带、陆家堡凹陷五十家子庙洼陷及交力格洼陷获得了较大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 822×104 t,天然气地质储量3.26×108 m3,获得了勘探新突破。
近年来,在高勘探程度的老区坳陷或凹陷内,陆续发现了新的规模油气储量,新增储量占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年新增探明储量的30%~40%。
发现3个亿吨级油区:①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2.0×108 t,冀中坳陷潜山勘探获多项进展;②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5 000×104 t;③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精细勘探获得突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2.0×108 t。
2.5 从常规油气资源到非常规油气资源所谓非常规油气资源,是指尚未充分认识、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技术和经验进行规模开发利用的一类油气资源的统称,主要包括:致密油、气(如致密砂岩油气、致密火山岩油气、致密碳酸盐岩油气);煤层气;页岩油、气;超重(稠)油;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生物气;其他如溶解气、深盆气等。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有学者根据地质成藏理论预测得出,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量是常规油气资源量的5~8 倍;还有学者按照世界公布的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的资源量进行统计,认为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量之比为2∶8。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美国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和大量的勘探开发工作,先后成功开发了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和页岩油,加拿大成功实现了油砂的商业化开采,委内瑞拉的稠油/超稠油实现了商业化开发,有力地带动了世界非常规油气的发展。
中国的非常规油气资源也很丰富,中国工程院评价后认为中国非常规天然气(仅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的技术可采资源量达34×1012 m3,是常规天然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的1.8 倍,初步评价中国9 大盆地典型储集层致密油资源量达113×108~135×108 t,勘探开发潜力巨大。
2.6 从中、深储集层到深层、超深层最先勘探开发的油气资源是浅层甚至出露地表的石油(俗称“油苗”),随着勘探开发活动的深入,勘探开发目的层深度不断增加,目前生产的油气主要集中在中深层。
随着认识深入、理论突破和技术进步,深层或超深层(见表2)的油气资源(包括非常规油气)勘探已成为了重要趋势。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深层、超深层发现的油气田和油气储量越来越多。
据IHS 统计,1972—2008 年,全球发现深度大于6 000 m 的油气藏共156 个,其中2000—2008 年共发现了105 个,占总发现数的66.5%。
2012 年,中国在深层、超深层(4 500 m 以深)领域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的15%、37%。
中国陆上油气井的深度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气井的平均深度已接近深层。
中国西部地区探井相对较深,探井平均深度已跨入深层,塔里木油田2008年探井平均深度达6222m,是中国陆上油气探勘最深的油田;其中最深的克深7井完钻深度8 023 m,已突破8 000 m 深度关口;东部地区油田的探井完钻深度也呈上升趋势,2011 年4 月华北油田完钻的牛东1 井,完钻深度达到6 027 m,使东部地区钻井突破了6 000 m关口;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所钻井平均垂深达6 900 m,是目前国内最深的海相天然气田。
2.7 从中浅海到深海、超深海截至2006 年1 月1 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 757×108 t,天然气探明储量173×1012 m3。
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为1 350×108t,2006 年初探明储量约380×108 t;全球海洋天然气资源量约140×1012 m3,2006年初探明储量约40×1012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