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初中语文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统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配套课件李白诗专题:李白上线啦!

02 1.通过微博评论的功能,拓展阅读李白与好友交往的诗作,训练分析思维和比较思维,用白 话文再现李白诗中的交友情境,细腻感受有才有情的李白形象。 2.通过文化散文创作,对李白生平经历、交友漫游、诗作风格和思想情怀进行回顾提炼,训 练整合信息、形成观点、表达思想的能力:撰写李白小传。
1.通过为李白运营微博账号的方式,以李白的视角,品味盛唐气象的个人表达,体会李白作为
03 盛唐的青春偶像中的积极人格和生命意义。 2.通过散文创作,用自己的诗意表达为李白作传,建构“我”眼中的李白,传递自我对诗酒青 春的生命品格的理解和关切。
核心任务
学生化身李白的微博自媒体的运营负责人,帮助李白建 立并运营微博账号,从李白的创作背景、创作地图、诗 歌意象、交友谱系、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李白 诗进行理解、赏析、综合应用和二次创作,利用微博的 标签话题、定位功能、图文视频、评论点赞、好友关注 等功能的设计,产出李白日常动态及评论,作为账号运 营的阶段总结,学生创作关于李白的传记性质的文化散 文,进行展评。
羁旅思乡 #旅行# #思乡#
送友人
“游子意”“故人情” 赠友送别 #交友# #思乡#
中
#职场新人/追梦人##思
中后期: 约44-55 岁(745-
755)
晚期:约 55-62岁
(755762)
谪仙人 人生得意须 丛林仙境图这一阶段的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与杜甫等人交友,并开
尽欢,莫使
始热衷于求仙访道。这一阶段诗歌多寄托其愤世嫉俗、向往自由
金樽空对月!
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另有《闻王昌
水,写出许多山水诗,如《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思乡
诗《春夜洛城闻笛》。
长安道 蜀道难于上 繁华长安图这一阶段的李白,在京城入仕。李白得玉真公主、贺知不驯,备受排挤,
1.通过为李白运营微博账号的方式,以李白的视角,品味盛唐气象的个人表达,体会李白作为
03 盛唐的青春偶像中的积极人格和生命意义。 2.通过散文创作,用自己的诗意表达为李白作传,建构“我”眼中的李白,传递自我对诗酒青 春的生命品格的理解和关切。
核心任务
学生化身李白的微博自媒体的运营负责人,帮助李白建 立并运营微博账号,从李白的创作背景、创作地图、诗 歌意象、交友谱系、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李白 诗进行理解、赏析、综合应用和二次创作,利用微博的 标签话题、定位功能、图文视频、评论点赞、好友关注 等功能的设计,产出李白日常动态及评论,作为账号运 营的阶段总结,学生创作关于李白的传记性质的文化散 文,进行展评。
羁旅思乡 #旅行# #思乡#
送友人
“游子意”“故人情” 赠友送别 #交友# #思乡#
中
#职场新人/追梦人##思
中后期: 约44-55 岁(745-
755)
晚期:约 55-62岁
(755762)
谪仙人 人生得意须 丛林仙境图这一阶段的李白,离开长安,再次漫游,与杜甫等人交友,并开
尽欢,莫使
始热衷于求仙访道。这一阶段诗歌多寄托其愤世嫉俗、向往自由
金樽空对月!
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另有《闻王昌
水,写出许多山水诗,如《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思乡
诗《春夜洛城闻笛》。
长安道 蜀道难于上 繁华长安图这一阶段的李白,在京城入仕。李白得玉真公主、贺知不驯,备受排挤,
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课件(共30张PPT)语文九年级下册(1)

Part 04
测试反馈
必做任务
主题 剧本名称 戏剧冲突
剧情简介 角色 性格 台词
选做任务
1.阅读一部课外的戏剧作品,填写阅读卡。
作品名称 作者/国别 剧情简介 人物关系图
课外戏剧作品阅读卡
矛盾冲突 经典台词 故事背景 主题理解 阅读感受
感谢大家 敬请指教
从教材编排衍生,勾连初中统编四个“活 动探究单元”(新闻、演讲、诗歌、戏剧)和 口语交际(讲述、复述、转述、讨论、辩论), 为下一届初三学生设计活动方案,含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
1. 为“校园戏剧金鸡奖典礼”颁发的最佳戏剧、最佳导演、最 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舞台设计奖等奖项撰写具有戏剧 元素的颁奖词。
【学习资源】
1. 课 文 资 源 : 统 编 版 九 年 级 下 册 第 五 单 元 《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 《枣儿》三篇课文相关内容; 2.补充资源:知乎“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中 “戏剧大讲堂”专栏1-7课。
(戏剧大讲堂|戏剧大讲堂. )
知识学习
(一)戏剧
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 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 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戏剧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常 见的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① 。
{思维目标}
1.完成剧本提纲(人物、时间、地点、 情节)的填写,梳理剧本的主要内容;
2.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表情、身份 等方面,对剧本中的人物形成初步感知;
3.关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并通过摘录 分类,阐述舞台说明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提炼文体共性特征,概括文 本个性特点,提升分析、比较和辨别的 思维技能;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ppt教学课件

这一节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 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此节呼应 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 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继承革命传统,发 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 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 歌唱》《三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 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放歌集》等。
板书设计
回延安
回
忆延安
延
话延安
安
看延安
颂延安
激动
感激
赞
真挚
美
之
喜悦
情
热爱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作业: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
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 的诗人的情感。
1.通过动作描写抒发情感: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中一“抓”一“贴”这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 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 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 情感。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作家作品
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人。1945年,他和丁毅等集体创作了 剧本《白毛女》。他的作品《回延安》《放声 歌唱》《三门峡歌》都是深有影响、脍炙人口 的名篇。著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 《放歌集》等。
板书设计
回延安
回
忆延安
延
话延安
安
看延安
颂延安
激动
感激
赞
真挚
美
之
喜悦
情
热爱
第七节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作业: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
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 的诗人的情感。
1.通过动作描写抒发情感: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中一“抓”一“贴”这
第二节
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及“信天游”的特点,学 习比兴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了解时代背景,深入 理解诗歌内容。
3.感受作者抒发的浓郁的故乡亲情,培养爱家爱国的 情感。
初中语文_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课件设计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 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 出个什么世界。 (《死水》)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我爱中国,固因她是我 的祖国,而尤因她是有那种可 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闻一多
“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 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 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 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 红烛啊,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 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红烛》
诗
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子
独
尽
悲
泪
伤
下
这一段中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句 子让你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印象?
1937年“七七事变”的炮声 摧毁了闻一多清静的学者生活。 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 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 国民政府不仅消极抗日,还派出 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 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这激起 闻一多等人极大愤慨。他走出书 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 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 合作“狮子吼”。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学者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革命家 •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说了就做
说? 做?
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兴趣正浓。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 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发 现》)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 济的文化药方。
“我爱中国,固因她是我 的祖国,而尤因她是有那种可 敬爱的文化的国家。”
——闻一多
“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 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 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 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 红烛啊,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 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红烛》
诗
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子
独
尽
悲
泪
伤
下
这一段中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句 子让你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印象?
1937年“七七事变”的炮声 摧毁了闻一多清静的学者生活。 日本军队攻陷郑州长沙后,继续 攻打贵阳,昆明形势十分危急。 国民政府不仅消极抗日,还派出 军统特务控制昆明,开始迫害要 求民主的进步知名人士,这激起 闻一多等人极大愤慨。他走出书 斋,从一个学者变成了一个激情 喷发的民主斗士,在许多公开场 合作“狮子吼”。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二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 足不下楼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群蚁排衙
学者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 革命家 • 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
说了就做
说? 做?
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兴趣正浓。
•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 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发 现》)
新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我的语文生活》优质教学课件

下课啦
对联二
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
示例:选对联二。爷爷年满六十退休,而对联一中“古 稀”指人七十岁,故不合适。对联二中“诗文”“桃李”都 能体现爷爷“语文老师”的职业特点,送给退休的爷爷赞美 其职业成就最为合适。
【回顾总结】
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归纳总结
1.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本课学习收获。 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知识点,并 总结交流本课学习心得
第6单元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1.在生活中学语文。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养 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重点)
2.规范用字。能敏锐地发现日常生活中不规范的用字现 象,提高规范用字的能力。(重点)
3.本知识,积累并欣赏经典对联, 尝试写对联。(难点)
3. 借书还书彬彬有礼,来馆离馆默默无声。
活动三:寻找“最美对联”
1.漫话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就是写在纸上、布
上或刻在木板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形式短小, 文辞精练,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 优秀的文化遗产。
2.对联的主要种类 (1)春联:春节期间贴于门上的对联。 如: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2)喜联:祝贺结婚、生子等喜事的对联。 如: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3)挽联:悼念死者的对联。 如: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联: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
(4)寺庙联: 寺院柱子上的对联。 如:财神庙联: 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 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
3.最美对联 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下联: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1.【中考·重庆A卷】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你班将开展“我 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是“生活中的广告词” 活动组组长,请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设计】 (1)你们小组需要设计三项活动,请你补充完善。 活动一:___示__例__:__搜__集__广__告__词____________ 活动二:评析广告词 活动三:______撰__写__广__告__词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课件(共28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习子任务二:析论据
认真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找到文章中的论据,思考论 据和观点是怎样建立联系的,可以参考以下句式进行分析:
【参考句式】
________(课文名)__________(论据概述),通过 ______分析(课文如何建立论据与观点的联系),证明了 _______(论据所证明的观点)。
【知识链接与范例】
第二课段 精读课
第三课段 主题阅读课 树少年自强风采
第四课段 唇枪舌剑 展雄辩之光
范文连 读
得阅读 之法
阅读探 究
提升阅 读能力
拓展阅 读,促 阅读能 力提升
读写结 合,活 动育人
单元导读课课段任务
[核心任务]
1.了解议论文的特征。 2.梳理四篇议论文的论点、论 据、论证方法。
议论文
1.明观点
梳理四篇议论文的观 点,总结其特点。
(1)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2)第一要敬业 (3)第二要乐业 (4)敬业即是责任心,乐 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 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短句、陈述句、判断 句 (直接、明了地紧扣 中心论点)
递进式
课文3
课文4
总结
议论性文章的论点常出现在文章_________(位置),文中还会出现多个点题、佐 证中心论点的议论性语句,反复强调,让观点更明确;表达论点的语句通常比较简短、 明确,常以_______(句式)呈现,从论点的呈现方式,我们发现议论性文章的结构常 有递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类型。
学习任务二:写总结
给辩论赛撰写一篇总结陈词。
【知识链接】
总结陈词: 是一种议论性文章,一般用于辩论赛即将结束前的总结性发言。 内容上,应包括己方主要论点、最具说服力的理由等,观点鲜明
突出; 语言上,富有气势和感召力,在情感上能引发听众共鸣;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