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盘点

合集下载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

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

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的“毒狗肉”。

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1.毒立虾(岛城)
• 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剧毒化学品。 添加剂有:焦亚、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苯甲酸钠
用药水泡出来又鲜又亮的立虾
放数小时后 ,一种变黑(左)正常,另一种鲜亮如初。
小贩爆料,药水泡过的虾不仅更 鲜亮 ,外壳也更好剥。右图
2.毒血旺(重庆)
使用:牛血(比猪、鸭血成本更低)+自来水+食盐+福尔马林 添加剂:福尔马林(防腐保鲜)
添加福尔马林鲜嫩的毒血旺
3.染色馒头(温州)
• • 超量、超范围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做成的馒头。 添加剂: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

玉米馒头脱色
玉米味来自玉米香精
• 用柠檬黄泡制的玉米馒头。右图
4.毒生姜(湖北宜昌市)
• • 将不良生姜经清洗再用硫磺熏制,,熏过的“毒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 黄亮,更新鲜。 硫磺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 如今看来央视在2011年3月15日曝光的双汇 “瘦肉精”事件,只是去年中国问题食品 曝光的起点。在几个月里,伴随着全国各 地其他问题食品的曝光,食品安全的底线 屡屡被突破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被发 现的概率低,而收益极高,食品安全是最 基本的民生问题,不能总在媒体曝光之后 才有监管力度。2011年国内发生的食品安 全事件主要有:

经硫磺熏制的毒生姜
5.染色乡吧佬(哈尔滨市呼兰区)
• 未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添加剂进货渠道不明(无相关资质证明及台账)。
6.假猪蹄胖(云阳)
小作坊,无证无照且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 4月26日下午,云阳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发现张某在租赁房内用双氧水、亚硝 酸盐、日落黄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猪皮包裹的冻猪肉里,再通过捆扎棉 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肉制品。 这家小作坊无证无照,执法人员当场对这批“猪蹄膀”进行了快速检测,发 现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停止制作加工,将现场加工的 139公斤“猪蹄膀”、32斤双氧水及相关生产经营工具及原料暂扣,并迅速将样 品送到计量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检测报告发现,送检的两个样品,亚硝酸盐检测值分别超标达48倍和58倍, 超标严重,属严重不合格食品。此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十年食品安全大事件

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十年食品安全大事件

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十年食品安全大事件第十件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 2014年/ 上海第九件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2013年/ 湖南广东第八件硫磺熏制“毒生姜” 2013年/ 山东第七件台湾300多家品牌塑化剂超标2011年/ 台湾第六件瘦肉精2011年/ 全国第五件地沟油2010年/ 全国第四件皮革奶2005年至2011年/ 山东第三件三鹿“三聚氰胺奶粉”2008年/河北第二件苏丹红鸭蛋2006年/ 北京第一件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2005年/ 全国宜宾南溪区马家乡一家三口误食捡来的亚硝酸“盐”夫妻中毒死亡10月22日,宜宾市南溪区马家乡发生一起误食亚硝酸盐中毒的悲剧,当地村民黎开友一家三口在食用从垃圾场捡来的“盐巴”后出现中毒症状,黎开友及妻子张宗会当场死亡,其母亲李长均经抢救生命体征已趋平稳。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1] 。

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选择安全食品的注意事项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广受关注,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观察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上述标志(QS、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留意生产日期,确保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一件接一件的曝光,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切记仔细留意。

注意事项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时间地点涉事企业食品罪魁祸首
2011.03.15河南双汇猪肉瘦肉精
2011.03.25河南南阳韭菜残余农药
2011.04.07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
2011.04.10三黄鸡化学合成色素2011.04.11上海上海盛禄食品馒头防腐剂、甜蜜素2011.04.13安徽猪肉牛肉膏
2011.04.15北京黑芝麻未知
2011.04.15山东青岛小银鱼福尔马林
2011.04.15湖北宜昌姜硫磺
2011.04.17辽宁沈阳豆芽各种添加剂
2011.04.22北京爆米花银光增白剂
2011.04.28重庆花椒罗丹明B 2011.05北京烤鸭北京烤鸭
2011.06.03广东燕窝亚硝酸盐
2011.07.26广东油废油、老油
2011.07.26北京油条洗衣粉2011.08上海味千拉面;肯德基豆浆、骨汤豆浆粉;勾兑液
全年全国油地沟油2011.09北京包子香精
2011.10全国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11.08全国联合利华(中国)立顿铁观音稀土
2011.11.28长春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氨基甲酸酯类2011.11.30南京鸭血消泡王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后果事件
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
10人中毒
39人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
可能致癌猪肉涂抹牛肉膏变牛肉
黑芝麻浸泡出墨汁
消化道灼伤,穿孔,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
致癌
致癌
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
致癌
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以及肠胃道疾病;致癌
引发痴呆
致癌
致癌、肝肾功能衰竭,影响神经系统。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爆 发 时 间 :0 21 1年 8月
爆发源 : 硝酸盐 亚
爆 发 时 间 :0 ] 5月 2 21年 4日
具 体 事 件 :0 21 1年 8 月 , 浙 工 商 在
爆 发源 : 邻苯 二 甲酸 二酯 ( HP DE ) 具 体事件 :0 21 1年 5月 2 4日, 台湾
地 区有 关方 面 向 国家 质检 总 局 通报 , 发
流 通领 域 食 品质 量例 行 抽 检 中发 现 , 血 燕 中亚硝酸 盐的 含量严 重超标 3 0倍 之 5 多。 这些血 燕产 品多从 广东、 门等地进 厦 入, 主要源 自马来 西亚等 国家 。
1 . 件 名 称 : 色馒 头 — — 食 人 多 2事 染 量 危 害 健 康 爆 发 时 间 :0 1 4月 初 21年 爆 发 源 : 精 , 素 香 色
一 健 生 康活
2 年食 品安全事件大 回顾 01 1
1事 件 名 称 : 汇 瘦 肉 精 事 件 . 双 爆 发 时 间 :0 1年 3月 1 日 21 5
爆 发 源 : 肉 精 瘦 文 / 佚 名
5事 件 名 称 : 聚 德 违 规 肉 . 全 爆 发 时 间 :0 21 1年 7月 1 日 8 爆发源 :无证驴 肉” “ 具 体 事 件 :0 21 1年 7月 1 日 , 京 8 北 市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所 曝 光 上 半 年 1 家 违 4
都 存 在 “ 沟 油 ” 工 窝 点 , 加 工 工 艺 地 加 其 科 技 含 量 高 , 产 业 链 庞 大 并 以 小 包 装 的
形 式进入超 市 。 1 . 件 名称 : 江 检 出 2 事 1 浙 0万 克 “ 问
题血 燕”
Hale Waihona Puke 市政 府 公布 调查 结果 , 问题 肉” 中确 有 “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1、瘦肉精事件:
3月,河南“瘦肉精”猪,不但入市销售,且流入双汇肉制品企业。

2、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
4月,各地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击,拉开了全国“围剿”餐饮场所利用添加剂制作鲜榨饮料的违法行动。

3、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4月,上海在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4、净水器“砷超标”致癌事件:
5月,卫生部公告,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存在砷(致癌物)超标。

媒体指出,国内净水器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5、“地沟油”产业链事件:
9月,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地沟油案件,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母乳喂养可改善学龄儿童肺功能
-----英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3日报道]瑞士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改善学龄儿童的肺功能。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屈尼表示:“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我们发现母乳喂养的儿童肺部功能有适度改善,包括母亲患有哮喘病的儿童。

另外,数据显示,母乳喂养能直接促进肺部成长。

因此应强烈建议所有母亲都进行母乳喂养,包括患有哮喘病的母亲。


◆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出事企业:双汇集团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详细]“染色馒头”事件出事企业: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曝光时间:2011.4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2011年4月,《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详细]“地沟油”事件 曝光时间:2011.6味千“猪骨汤精”事件出事企业: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罪魁祸首:地沟油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详细]曝光时间:2011.8罪魁祸首:猪骨汤精2011年8月,味千被爆白汤的制作链条,味千白汤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由山东泰安一家食品企业生产;随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味千各门店用水稀释成白汤,出“血燕”事件曝光时间:2011.8.16罪魁祸首:亚硝酸盐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劣质的白燕窝历经大约十天的熏蒸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热捧的鸟粪制成、含有亚硝酸钠的血燕产品…[详细]“假绿色猪肉”事件出事企业:沃尔玛公司曝光时间:2011.8.24罪魁祸首:普通冷鲜猪肉冒充绿色猪肉2011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