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的科学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爱拔益加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爱拔益加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公母混养周龄性重(g)1 1652 4053 7354 11505 16256 21457 26758 32159 371010 4180 (g)每周累积1251441442402984413304859264157071633475935256852011863754530138251365401648678449517498533470195910492料肉比每周累积1.15 0.871.24 1.091.47 1.261.70 1.421.97 1.582.28 1.752.61 1.923.05 2.113.53 2.304.17 2.51爱拔益加肉鸡饲养管理手册肉鸡的饲养方式,最普遍的是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少,适合于一般农户。

缺点是单位建筑面积的饲养量较少,此外肉鸡直接接触粪便,容易感染由粪便传播的各种疾病,舍内空气中的尘埃也较多,容易发生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等疾病。

肉鸡的特点1、肉鸡有很高的生产性能,表现为生长迅速,饲料报酬高,周转快。

现以爰拔益加肉鸡为例介绍肉鸡的生产性能见表1。

表1爰拔益加肉鸡生产性能每周增重耗料量(g)1170130148148 1.140.87 2420250306454 1.22 1.08 3775355515969 1.45 1.25 412204457391708 1.66 1.40 517355159992707 1.94 1.56 6231057512903996 2.24 1.73 7289558514755472 2.52 1.89 8349560017987270 3.00 2.08 9405055518839153 3.39 2.26 104580530211411267 3.99 2.46母鸡3695305454883 1.49 1.27 410803856731555 1.75 1.44515154358692424 2.00 1.60 6198046510813505 2.32 1.777245547513074812 2.75 1.968293548014986310 3.12 2.15 9337043516437953 3.78 2.36 10378041017249677 4.20 2.56表2周体重增长倍数(二周间体重比) 与各周平均日增重从表中可知,肉鸡在短短的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 克左右长到3000克以上,八周间增长70多倍,而此时的料肉比仅为2.1:1左右,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这种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其它畜禽不能相比的。

十万肉鸡饲养方案

十万肉鸡饲养方案

十万肉鸡饲养方案1. 引言肉鸡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此,肉鸡养殖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十万肉鸡饲养的方案,包括场地选址、饲养管理、饲料配方等方面的内容。

2. 场地选址在选择饲养肉鸡的场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场地面积:十万只肉鸡的养殖需要相对较大的场地,建议场地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

•地势和水源: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方,同时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供给。

•环境条件:场地周围的环境应优雅,远离噪音和污染源。

3. 饲养管理3.1 养殖设施十万只肉鸡的饲养需要一定的养殖设施,包括:•鸡舍:鸡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遮阳和防雨功能。

鸡舍的规划应充分考虑鸡群的密度和通风要求。

•喂食设施:喂食设施应方便饲养员进行喂养管理,降低饲料浪费。

•饮水设施:饮水设施应保持清洁,并能满足鸡群的饮水需求。

•疫病防控设施:应配备相应的疫苗接种设施和消毒设施,以确保肉鸡养殖的健康和安全。

3.2 饲料管理肉鸡的饲料管理对养殖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为十万肉鸡饲养的饲料管理方案:•饲料种类:根据肉鸡的生长周期,可以分为起始料、生长料和完成料。

选择优质的饲料品牌,并根据肉鸡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饲料。

•饲料投喂量:根据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的营养价值,科学控制每只肉鸡的饲料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饲料配方:可以根据肉鸡的营养需求和市场需求,调整饲料的配方,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3.3 生长管理肉鸡的生长管理是确保肉鸡快速生长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以下为生长管理的主要内容:•温度控制:根据肉鸡的生长阶段,设置适宜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肉鸡的影响。

•光照管理:肉鸡需要一定的光照来促进生长和产蛋。

合理的光照管理可以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产蛋率。

•定时观察:定期观察肉鸡的生长情况、食欲和水源摄入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疫病防控:定期进行肉鸡的疫苗接种和常规消毒,确保肉鸡免受疫病侵害。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肉仔鸡的饲养管理
温度、湿度、通风 光线不宜太强,注意选择光色
减少噪音干扰和应激反应
分群饲养,密度适宜
合理安排光照
药物治疗:
3 %的羽毛粉或啄羽灵,连喂3 d 用啄肛灵按2.7 %拌料,连喂7 d 在饲料中补充硫化钙粉(石膏粉) ,用量为每 只鸡每天补充0.5~3.0 g 。
肉鸡腹水综合征
概 念
• 肉鸡腹水综合征:
添加亚麻油作为能量物质 添加1%的精氨酸 β-肾上腺素阻断剂0.25mg/kg
能量水平及来源对肉鸡 腹水征(AS)的影响
一、腹水征对肉鸡生产性能、能量 及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
应激对肉鸡心脏指数(API)影响
0.4 0.3
API
0.2 0.1 0
0.23 0.16
0.27 0.2
0.31 0.21
49
2.1
2.4
9.5
8.5
12
10
56
2.8
7
9
5、空气质量
• 通风: (1)自然通风 (2)机械通风 • 喷雾消毒
带鸡喷雾消毒以杀死或减少鸡体表和鸡舍内 的病原微生物,降低尘埃,净化空气。 • 空气电净化防病防疫系统 由控制器、主电源、空间电极网络组成。
三、饮水和饲喂技术
• 1、饮水
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
⑤药物预防治疗
根据发生的疾病,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
预防治疗,做到对症下药。rum Disease) 0-2周龄 大肠杆菌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 球虫病 2-4周龄 传染性法氏囊病 鸡新城疫 4-6周龄 传染性鼻炎 慢性呼吸道病 6-9周龄 球虫病 马立克氏病 传染性喉气管炎 慢性呼吸道病 12-15周龄 禽霍乱 (IBD) (ND) (IC) (CRD) (Colibacillosis) (IB)

肉鸡管理技术要点

肉鸡管理技术要点

今日畜牧兽医53肉鸡管理技术要点王金含(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531500)

摘要:饲养肉鸡的效益由鸡群成活率和料肉比决定的,因为成活率越高、料肉比越低,养殖效益越大。而影响成活率和料肉比的主要因素是疾病,在正常情况下鸡群一般很少发病,大多是因为管理不善引起的,因此必须重视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养鸡场的整体效益。关键词:肉鸡;成活率;料肉比;出栏;效益

1 科学饲喂1.1 及早开食开水 育雏早期是肉鸡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呼吸系统等发育的关键时期,为了促使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需要保证雏鸡入舍后就能采食到饲料和饮用到新鲜的饮水。所以说育雏早期首先要做到的工作之一是尽早的开水和开食,饲养人员应在雏鸡到达前0.5~1h,将饲料撒满料盆和垫纸,在饮水器和水线中添加好饮水。这样肉鸡入舍后就可以到达能采食容易消化的雏鸡饲料和获取充足的饮水,不仅能够刺激肉鸡产生良好的食欲,尽量提高肉鸡采食量,还有利于促进肉鸡消化系统的充分发育,尤其是小肠发育最为明显。实验证明:开食开水良好的肉鸡在生长到一周时,小肠绒毛的发育程度相当于刚出壳时的600%,由此可见及早开食和开水对肉鸡提高肉鸡料肉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2 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 育雏前2d可以在垫纸和料盘撒满饲料,帮助雏鸡尽快找到饲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食欲。2d后就可以将垫纸撤换下来,只在料盘或料槽添加饲料,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由最初的自由采食逐渐减少饲喂次数,一般4~22d每天饲喂4次,根据生长发育的需求逐渐增加饲喂量。切忌一次饲喂过多造成饲料浪费和降低料肉比,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影响肉鸡的消化机能,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菌群失去平衡,严重时还因肉鸡体质和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发生[2]。雏鸡采食量过多时往往表现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嗉囊胀满饲料,闭眼打盹,随着时间的延长发生精神不振、并且从口角流出又酸又臭的液体。这样因为饲喂管理不善,就会将一批健壮的肉鸡养成弱雏了。建议从第2~3周适当进行限制饲喂,按照饲养管理指南上面的标准,每只肉鸡每天将正常饲喂量减少3~5g,这样不会影响肉鸡的消化功能,还可以适当减缓肉鸡生长速度,避免发生猝死、腿病和腹水症的现象。因为肉鸡生长速度较快,而骨骼和心肺功能的发育与肌肉的快速生长不匹配,致使腿部病变、猝死和腹水症的发生。为了促使肉鸡尽快达到出栏体重和提高饲养效益,需要在3周末开始恢复正常饲喂量,生长到4周末以后到出栏,需要每天增加5g的饲喂量,这样不仅可以获取较高的料肉比,还能够保证肉鸡适时出栏[3]。2 加强卫生防疫

肉鸡健康养殖的技术介绍(新)

肉鸡健康养殖的技术介绍(新)

肉鸡健康养殖的技术介绍一、选择优质高产的肉种鸡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长条件的具有高产性能,抗病力强并能生产出优质后代的种鸡品种,净化种鸡,防止疫病垂直传播。

二、严格选雏雏鸡须孵自52~65克重的种蛋,同一批雏鸡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

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

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肛门周围羽毛干爽。

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鸡爪光亮如蜡。

三、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地势高,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和“三废”污染区的地方,同时水源要充足、水质要好,用水须达到居民生活用水的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应达到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食品标准。

周围环境要安静,分散建场,不搞密集小区养殖。

四、规范化饲养饲养者要重视动物的福利,采用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

无公害肉鸡产品的生产以加强饲养管理无主,改善舍内小气候,提供舒适的生产环境,重视疾病预防以及早期检测与治疗工作,减少和杜绝禽病的发生,减少用药。

根据鸡的日龄特点,提供适宜的温湿度。

保障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做好通风管理工作。

根据肉鸡的生物钟、生长规律及发病特点,制订科学光照程序与限饲程序,用不同的配方饲料饲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肉鸡,以使日粮营养成分更接近肉鸡营养需求,并可提高饲料转化率。

五、强化生物安全鸡舍内外、场区周围搞好环境卫生。

舍内垫料不宜过脏、过湿,灰尘不宜过多,用具安置要有序,经常杀灭舍内蚊蝇。

场区内要铲除杂草,不能乱放死鸡和垃圾等,保持经常性良好的卫生状况。

场区门口和鸡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并经常保持烧碱有效浓度。

饲养管理人员要穿工作服,鸡场要限制外人参观,更不准运鸡车进入。

选用的疫苗必须质量可靠。

免疫程序要适合当地疫情和本场实际。

合理使用兽药,严禁使用人类专用抗生素和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

建立兽药使用详细档案。

并在清群后保存2年。

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

拟定科学的给药方案,严格按疗程给药,正确联合用药,防止药物配伍禁忌,并建立药物使用档案,严格用药管理。

选用高效、低廉、使用方便,对人和家禽安全、无残留毒性,并且在禽体内不产生有害物质的消毒剂。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

肉鸡饲养管理-AA+肉种鸡饲养管理的基本要点健康要求影响AA+肉种鸡生产性能的最大因素之一是疾病因素,在AA+肉种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在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作为肉种鸡饲养管理者,应该时刻关注种鸡的健康状况,并努力为种鸡群建立一个生物安全体系,这将是成功饲养AA+肉种鸡的最根本保障。

经过国内外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目前,最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就是:全进全出的生物安全体系。

即在同一个鸡场只饲养同一个日龄的鸡群,从育雏、育成直至产蛋的整个生产周期都能够做到全进全出。

此外,另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对易感鸡群进行预防性保护。

即制定一个符合当地的科学的免疫程序,选择确实可靠的疫苗,实施精确的免疫操作;选择适当的药物,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预防性投药;不断改善饲养环境,精心管理,减少应激。

营养需求饲料营养是AA+肉种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表现的基础。

AA+肉种鸡营养成分的供给是通过饲料的营养成分和喂料量进行控制的。

这两者必须结合起来考虑。

同时,还应考虑到环境温度、操作应激、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饲料营养成分配比不合理(如氮基酸不平衡或钙、磷比例不平衡等),也会影响到鸡只对营养成分的吸收,造成鸡只增重的不平衡。

另外,霉变的饲料不仅破坏饲料营养成分,而且还会影响鸡只的采食量,甚至损害肝脏、肾脏、肠道等内脏器官,从而使鸡只生长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等。

因此,应尽可能购买高质量的原料,使用科学的配方及先进的加工工艺,配制出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

同时,定期抽检成品料(如代谢能、粗蛋白、钙、磷等),在计算每周的投料量时做到心中有数。

作为AA+种鸡饲养者,应综合考虑饲料成本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以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取最大的生产性能。

体重控制AA+父母代种鸡具有AA+商品代肉鸡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特性。

在AA+肉种鸡的整个生产期,如果体重控制稍有不慎,种鸡就会超重;如果体重控制过严,造成种鸡增重不足或失重,又会影响到种鸡的生长发育,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畜牧兽医XUMUSHOUYI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赵 静肉鸡具有采食量高,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料肉比低等特点。

因此饲养风险低,资金周转快,是很多养殖户首选的致富门路。

本文笔者就如何养好肉鸡,提高生产效益浅谈自己的饲养经验。

1 接雏前准备1.1 鸡舍位置鸡天性胆小,怕受惊吓,突如其来的响声,和天敌的瞬间攻击,都会给鸡群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严重时造成死亡,所以鸡舍应建在远离噪音、地势高、排水好,背风向阳的地方。

1.2 需用设备鸡舍内应准备温度计、垫草、食槽、饮水盘、保温设施等等。

1.3 病菌杀灭接雏前必须对鸡舍病菌进行彻底杀灭,以保证肉鸡良好的生活环境,墙壁先用清水彻底冲刷一遍后,再用2%的火碱或10%的石灰水再次冲刷,饮水器、食槽用2%-3%的来苏尔浸泡消毒,并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15克、福尔马林28-30毫升混合熏蒸,消毒后密封1-2天。

2 接雏及饲养管理2.1 全进全出制一批没出栏又接一批雏鸡,是养鸡业中的大忌,导致疾病交叉感染,给养殖户带来无法想象的财产损失。

因此,应在前一批出栏后,对鸡舍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1周后再进下一批雏鸡,可有效减少疾病循环,大大提高成活率,增加收入。

2.2 雏鸡挑选优质的肉鸡品种,可缩短饲养周期,减少饲料报酬,如爱拔益加肉鸡又称 AA肉鸡,35日龄体重可达1.78公斤。

爱维茵肉鸡7周龄体重可达2.95千克等。

选择健康父母代,无垂直传播疾病(如鸡白痢、伤寒、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和慢性呼吸道病等)非疫区的鸡苗。

鸡苗挑选原则应大小均匀,初生重保持在38-39克,手握鸡苗挣扎有力;羽毛干净、光滑,叫声清脆,眼睛明亮有神,嘴巴四肢有光泽,肚脐干净没有粪便;没有脱水现象等。

2.3 育雏温度雏鸡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差,一般育雏室温度1-5日龄32-33℃,6-10日龄30-31℃,11-15日龄28-29℃,16-20日龄26-27℃,21-30日龄24-25℃,31-40日龄22-23℃,40日龄以后温度19-21℃。

肉鸡的饲养管理口诀

肉鸡的饲养管理口诀

总结出以下的管理口诀:肉鸡饲养效益高,饲养管理最重要,饲养肉鸡短而快1,科学养鸡不失败.饲养肉鸡讲技术,进雏之前先消毒,提前升温三十度,肉鸡进舍成健雏。

肉鸡进舍先饮水,电解多维防应激,饮水开食在当天,千万把好温度关。

温度控制非绝对,鸡雏不能乱扎堆,预防用药雏宝宝,清理肠道防感染。

进鸡一周须首免,新支2二联滴鼻眼,免疫应激须预防,氨基维肽增加量。

保证温度再通风,防止鸡得腹水症,两周之内防沙肠3,白痢糊肛鸡尖腔。

通风选择午两点4,温度易控鸡健康,温度随日要下降,周降两度不能忘。

平养棚养都一样,两种管理需牢记,平养肉鸡高垫料,鸡只卖完清除掉5。

棚养肉鸡卫生好,少得球虫效益高,囊病免疫在两周,囊病提前难应付。

三天始得法氏囊,囊病早得早预防6,囊病免疫需饮水,免疫适时选择对。

囊病免疫先断水,两到六时按常规。

免疫效果须提高,用上辅免肯定好。

免疫质量要想好,免疫前后毒莫消。

日龄增加鸡渐长,霉形大肠常侵袭7,两病易诊难治疗,饲养管理须加强。

氨味过浓鸡流泪,肿头肿脸呼不畅,呼吸困难是症状,引起症状病多样。

霉形用药有天敌,福多泰乐治顽疾,大肠杆菌包心肝,敏感药物抗细菌。

规模养鸡大群控,早诊用药需主动,误诊延时病程长,药物无效鸡死亡,疾病早诊选医院,控制疾病不犯难。

三周肉鸡体重增,夏季管理不能松,肉鸡生理无汗腺,怕热降温真困难。

鸡至三周盲肠长,预防球虫肠兴旺。

球虫生长易耐药,肉鸡专用球安宝。

新支三周要二免,需用药物防继染。

肉鸡三周病易感,霉肠新囊8并感染。

鸡用维免体质强,病鸡用药少死亡。

病鸡管理别疏忽,轻视治疗死亡多。

针对用药量倍增,最佳疗量死亡轻。

大鸡管理须加强,四周防疫法氏囊,囊病四周加强免,防疫程序进行完。

后期肉鸡生长快,不用维免不能卖,七周售鸡最划算,一次售鸡要卖完,售完肉鸡清鸡棚,做好准备养下批。

养鸡周期要抓紧,一年五批才算稳。

饲养管理技术高,全面掌握效益好。

注解: 1 短而快;肉鸡饲养周期短,见效快;2 新支;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弱毒苗;3 沙肠;沙门氏菌、大肠杆菌;4 午两点;冬季通风选择在下午两点;5 清除掉;冬季高垫料地面平养清除掉垫料;6 早预防;用植物血凝素预防;7 霉形大肠;霉形体、大肠杆菌;8 霉肠新囊;霉形体、大肠杆菌、新城疫、法氏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的科学饲养管理 概述:肉鸡具有家禽的共同生物学特性。近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良种选育、科学配料、营养调控、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能大大提高。

肉鸡具有家禽的共同生物学特性。近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良种选育、科学配料、营养调控、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能大大提高。

熟悉肉鸡的生物学特性,可以帮助养殖场(户)为肉鸡提供更好的饲养管理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肉鸡的生产潜力,提高饲养效益。

一、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 肉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生产周期较短,一般成年鸡的体温可达41.5℃,脉搏可达 200~350次/min。 因此,肉鸡的基础代谢高于其它

动物,生长发育迅速、成熟较早、生产周期较短。

肉用仔鸡公母混群饲养,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出壳体重 40g 左右,一般2周龄可达0.5kg,4周龄可达1.65kg,6周龄可达2.88kg,7~8 周龄达到3.2~3.6kg,约为出壳体重的70~85 倍,料重比仅为2.1∶1左右。 6周龄体重世界最高记录达 3000g以上,大群测试世界记录为2960g。公母鸡分群一条龙大群饲养,公鸡一般2周龄体重可达0.65kg,4周龄可达 1.85kg,6周龄可达3.45kg,最高记录为3.65kg。 生长速度之快,饲料报酬之高,其他畜禽无法比拟。一般2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具有饲养周期短,资金周转快等优点。

二、性情温驯,饲养方式多样 肉鸡性情温驯,目前饲养方式大多采用规模平养、合群笼养、生态放养等方式。

1、规模平养

厚垫料平养 在经严格消毒的鸡舍地面上,铺设 5 ~ 10 cm 厚垫料,出栏后一次清除垫草和粪污,肉鸡的整个生长期全在垫料上活动的饲养方式。采用厚垫料平养方式,要求垫料柔软、干燥、吸水性强、不易板结、不发霉、无污染。 饲养过程中,应视具体情况随时松动板结垫料,清除湿垫料,补充新垫料。

厚垫料平养方式的主要优点:一是简便易行,设备投资少,利于农作物废弃物再利用和粪污资源化利用。 二是垫料吸潮、消纳粪便等污染物,有利于改善鸡舍环境。 三是垫料松软,可减少肉鸡腿病和胸囊肿等疾病发生,提高产品质量。 其主要缺点:一是优质垫料如稻壳、锯末等需求量大,成本较高,且不同地区的供应状况不同,很难在全国普遍推广。 二 是虽然垫料对废弃物有一定的消纳能力,但鸡群与垫料、粪便等直接接触,如果操作管理不当,容易发生球虫病等疾病。 离地网上平养 网床由网底、网架、网围组成,网高 80~100cm,网底可用塑料制成,要求平整光滑,有弹性,耐腐蚀。 网架要求坚固,耐腐蚀;网围要求与网床垂直,高 50~60cm。

离地网上平养方式的主要优点:一是网床饲养为自动清粪提供了条件,减少了鸡粪在舍内发酵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从根本上改善了鸡舍环境条件。 二是网上平养使肉鸡离开地面,减少了与粪污的接触,降低了球虫病等疫病的发生几率,有助于减少药物投放,提高产品安全水平。 其主要缺点:相比地面厚垫料饲养模式,尽管节省了购置垫料的费用,但需购置网床设备,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

2、合群笼养

现代化养鸡 (规模化标准化饲养),鸡的群居性较强,在高密度的笼养条件下仍能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 另外,鸡的粪便、尿液比较浓稠,饮水少而又不渗漏,给机械化饲养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鸡的体型较小,每 m2 笼底面积可养肉鸡25只左右。 所以在畜禽养

殖业中,工厂化饲养程度最高的是养鸡业。

高密度笼养 肉鸡从育雏到出栏一直在笼内高密度饲养。 肉鸡笼养本身有增加饲养密度,减少球虫病发生,提高劳动效率,便于公母分群饲养等优点。 便于实施喂料、饮水、清粪等自动化操作,劳动效率提高。 尤其是层叠式笼养还能实现肉鸡出栏的自动化操作。 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解决肉鸡生产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还可降低工作人员进出鸡舍带来的生物安全风险,对提高养殖水平和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化笼养 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笼养肉鸡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养鸡业,以现代科技武装养鸡业,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养鸡业。 其基本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市场化;基本特点是高产、优质、

低耗、高效;基本要求是专业化、一体化、现代化。 目前,我国养鸡业正向着这方面努力,有许多养殖企业创出了经验,做出了巨大贡献。

肉鸡笼养方式的主要优点:一是饲养密度较大,节约土地资源。 二是饲养密度的增加,可以充分利用鸡群自身产热维持鸡舍温度,环境控制所需的能源等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三是便于提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实现“人管设备、设备养鸡”,饲养管理人员只需管理设备的正常运

行,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其主要缺点:一是一次性设备投资较大。 二是饲养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3、生态放养

散放饲养 果园或丰产林下放养肉鸡模式是比较粗放的一种养殖方式,是将鸡群放养到放牧场地内,鸡群可以自由觅食。 一般适用于饲养规模较小、放牧场地内野生饲料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地区。适用于果园、丰产林下养殖。

分区轮放 这是鸡群放牧饲养中管理比较规范的一种模式。 是在放牧养鸡区域内将放牧场地划分为4~7个小区,每个小区之间用尼龙网隔开,先在第一个小区放牧鸡群,一段时间后转入第二个小区放养,依此类推。这种模式可以让每个放养小区的植被有一定的恢复期,能够保证鸡群经常有一定数量的野生饲料资源提供。

流动放牧 这种放养鸡群的方式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个较大的场地中或不连续的多个场地中放牧鸡群。 在某个区域内放牧若干天,将该区域内的野生饲料采食完后,把鸡群驱赶到相邻的另一个区域内,依次进行放牧。 这种放养方式通常使用帐篷作为鸡群临时休息场所。 每次更换放牧区域都要把帐篷移动到新的场地并进行固定。

室外圈养 在缺少放养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养鸡可以采用带室外运动场的圈养方式。 这种方式是在划定的范围内按照规划原则建造鸡舍,在鸡舍一侧,划出面积为鸡舍5倍的场地作为室外运动场。运动场内可

栽植乔木或高产优质牧草。

肉鸡生态放养方式的主要优点:一是鸡舍可因陋就简,投资小,见效快。 二是放养活动面积大,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鸡体健壮,肉质良好,风味增加。其主要缺点:一是消毒难度大,感染疫病机会增多。二是受天气变化影响较大,不能四季均衡生产。

三、科学选址,精心饲养管理 肉鸡的视觉十分灵敏,一切进入视野的不正常因素,如光照、异常颜色等均可引起警觉信号,严重时可能发生“惊群”;鸡的听觉则不如哺乳

动物,但突如其来的噪声也可引起鸡群惊恐不安;此外鸡体水分的蒸发与热能的调节主要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对外界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所以科学选址一是鸡场应选择在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干燥、无污染的地方。要求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电源充足,离公路、河流、村镇(居民区)、工厂、学校和其他畜禽场500m以外,距畜禽屠宰场、

畜产品加工厂1500m以上。

二是种鸡场、孵化场和商品(肉、蛋)鸡场及育雏、育成车间(场)必须严格分开,相距500m以上。各类鸡场的鸡舍间距应在50m以上。

三是鸡场应远离铁路、交通要道、车辆来往频繁的地方,距离500m以上,与主要交通干线最好相距5km以上,与次级公路相距100-200m。

四是鸡场应远离重工业工厂和化工厂,以免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危害鸡群健康和产品质量。五是鸡场场地要科学规划。 污水处理最好能结合农田灌溉和养殖业的综合利用,进行生物循环,以免造成公害。

环境控制 肉鸡生产的基础是稳定的生产环境。肉鸡虽然生长很快,但比较娇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弱。因此,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适宜环境为中心,采取必要的环境控制措施。

一是温度。肉雏鸡所需的适宜温度要比蛋雏鸡高1~2℃,肉雏鸡达到正常体温的时间也比蛋雏鸡晚1周左右。肉鸡不耐热,尤其是夏季高温时节容易中暑死亡。雏鸡扎堆,严重时易引起挤压窒息,这是育雏温度偏低的重要信号;雏鸡远离热源,饮水增加,则是育雏温度过高的信号。 二是湿度。肉雏饲养的前1~2周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雏鸡脱水则多表现为身体干瘪,饮水量增加,死亡率较高,这是育雏环境干燥的重要信号。育雏前期过于干燥,雏鸡饮水过多,也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饲养后期则应保持较低的湿度。一般10日龄前因舍温较高、

干燥,雏鸡饮水量及采食量很小,故应适当进行地面洒水或用加湿器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饮水量、采食

量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 ~ 60%。 14~40日龄是球虫病多发期,所以应注意保持舍内干燥,防止球虫病发生.

三是通风。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的通风极为重要。肉鸡生长迅速,需氧量较高。如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良,就可能增加腹水症的发病率。良好的通风管理可以排出舍内水气、氨气及多余的热量,为鸡群提供新鲜空气。

四是光照。 光照对肉鸡的生长和健康影响很大,目的是方便采食和休息。 一般1~3日龄雏鸡应每日光照23h,4~5日龄为20h,6~7日

龄为15~16h,随后每周光照时间减少20~30min,直至最后每日维持光照时间8~9h。

五是密度。 饲养密度是否适宜,主要看能否始终维持鸡舍内适宜的生活环境。 一般应按季节和体重来增减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则会影响肉鸡休息和采食,导致环境恶化,生长缓慢,疾病增多,死亡率增加。 尤其是冬季地面平养,易多发呼吸道疾病,一般情况下不宜增加饲养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