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肉鸡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肉鸡在出栏前7到15日龄会出现死亡率高、长势缓慢的现象,且这个阶段的饲料投资都过半,药费、鸡苗等成本相对较高,而真正效益好坏就取决于这段时间,因此降低鸡的死亡率、发病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了重点工作。

根据指导经验结合养殖户市场情况将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1-7日龄),中期(8-28日龄),后期(28日龄到出栏):一、育雏期(1-7日龄)鸡苗进栏后,夏季主要防止脱水,应补充葡萄糖;冬季以增加体热,补充红糖水,如果这7日内鸡群发生大量死亡,在排除煤烟中毒、温度过高、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就是鸡苗本身问题。

在进栏第一日温度在34-35度最为适宜,3日降一度。

育雏室密度要适中,不适过密。

2-4日龄防沙门氏菌病,首选药物为“氟苯尼考”;5日龄首次免疫,新支二联滴鼻、鸡痘刺种,断喙,在季节交换时还应做颈部注射新流二联苗或是H5+9油苗,可有效减少中后期流感、病毒性呼吸道等病的发生,节约药费成本。

二、中期(8-28日龄)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肌腺胃炎病高发,养殖户一直为此病困扰,在病情出现2日左右时出现采食量增长缓慢或不增加,鸡群粪便不成形、过料,或是出现细棍状的硬粪便,此病难治疗、危害大,且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养殖失败,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要将此病作为重点对象,提前做好预防。

15日龄免疫法氏囊,后三天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配合支原体、呼吸道(如“泰乐菌素菌素、多西环素、替米考星等成分)预防用药,缓解应激产生的呼吸道症状,要一星期左右消失,否则以后大群中咳嗽、呼噜等声音将不能停止;18-20日龄,一般过渡料,主要防大肠杆菌、小肠球虫;20-28日龄预防肠炎和抗病毒类药物。

一般夏季20日龄左右应该括鸡至满圈;秋冬季25-28日龄扩至满圈,此季节温度白天不低于28度,晚间30度最为适宜,不宜温度过高,以免通风不够或是通风时易感冒,同时控制好呼吸道,因为中期时间长,采食量不高,在这个阶段注意各种疾病的治疗,投药的费用不大。

肉鸡817的饲养管理方法

肉鸡817的饲养管理方法

用量---- 采食量的二倍饮水量除去药物的标量就是该药物的实际用量。

采食量的计算方法蛋鸡1—20日龄日龄+2g20—50日龄日龄+1g50日龄以上50g+(日龄—50)/2817(肉杂鸡)日龄x只数/200【50日龄以前】双A日龄x只数/100注:药物的实际用量就重不就轻。

817饲养管理一、育雏环境1、温度:进鸡前2天对育雏舍进行预温,舍内温度达到45℃维持30分钟,后降至室温。

育雏第一周温度要控制在35~37℃,以后每周温度递减2~3℃直到23~25℃为止。

育雏舍温度切忌忽高忽低,要适时通风换气,并根据雏鸡分布状态来调整温度。

如雏鸡挤堆,发出尖叫声说明温度过低;雏鸡远离热源或张嘴呼吸说明温度过高;雏鸡安静,均匀分布说明温度适中。

2、湿度一般在10日龄前因舍内温度高、干燥、雏鸡的饮水量及采食量非常小,要适当地往地面洒水或用喷雾器或在火上煮水补湿,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雏鸡日龄增加鸡的饮水量、采食量也相应增加,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

14~40日龄是球虫病易发病期,注意舍内卫生防止球虫病发生。

3、密度合理的密度是鸡群发育良好、整齐度高的重要条件。

1周龄时以每平方米50~60只、2~3周龄时30~40只、4~6周龄10~14只最好,在保证密度合理的同时也要保证每只鸡的料位和水位充足。

否则鸡只抢水、抢料、强欺弱造成鸡群整齐度低,严重影响以后生产性能的发挥。

4、光照前三天24小时光照,以后23小时光照;熄灯1小时防突然停电造成炸群。

24小时光照易发猝死症。

5、保持舍内空气清新雏鸡10日龄后随着饮水和采食量的增加,排泄物也随之增多,有害气体如氨气和硫化氢等浓度提高。

如果不及时解决,鸡将发生呼吸道、消化道及眼病等,严重者引起死亡。

所以要注意舍内卫生,粪便要及时清理,并适当地通风换气,以保证雏鸡健康发育。

二、饮水与开食雏鸡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一周内忌用凉水,要求饮用温开水。

根据鸡的数量设置足够的饮水器具,且要分布均匀、以保证鸡只方便地饮到水。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要点817肉杂鸡是AA+、罗斯308、艾维茵等肉鸡父母代公鸡与商品蛋鸡如罗曼、海兰等进行杂交的后代, 由于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等特点,根据多年的售后服务经验,整理本文,供广大饲养场、户参考。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要点一。

观察鸡群1鸡群的冷热表现:热则鸡群远离热源靠墙边扎堆,冷则靠近热源扎堆,最适宜的温度为:始终看见有5%左右的鸡张口呼吸,最多不得超过15-20%鸡只。

在鸡舍内鸡群分布均匀;笼养要注意顶笼与底笼温差在1.5至2度之间.注意:缺氧或煤气含量高时也表现张口呼吸。

解决方法适当通风增加氧气。

2鸡群的精神状态:如在温度适宜的前提下,仍有鸡只站着闭眼睡觉、翅膀下垂,说明鸡群可能有病,需请兽医及时进行诊断;3采食与饮水是否正常:采食量应该是逐渐上升的,一般全群日采食量〔斤=总只数*天数*2.2/500,上下不搓20斤如果采食量没有增长或下降,应及时查找原因;4粪便的观察:正常粪便成小堆、灰褐色或稍偏黑。

便稀、发黄、带料渣都为异常粪便。

5呼吸症状:轻微的呼吸道在晚上才能听到。

建议有轻微呼吸道时,采取保温前提下,加大通风、及时清理粪便、扩群降低密度、加强消毒等管理措施,同时结合强力霉素、泰乐菌素或者泰福乐欣或替米考星等进行治疗。

长时间呼吸道病不愈时,结合治疗大肠杆菌。

2.2提供适宜温度+湿度+密度的条件/配合适当合理的通风/给予人在鸡舍舒服的空气。

是决定养鸡成败的最关键问题,希望大家严格要求.温度:看鸡施温,一般1-3天夏天保持35-36度,冬天保持37-38度,以后大约一星期降1.5-2度湿度:7天内湿度保持65%左右,以防鸡体脱水干爪。

15-25天湿度55%左右。

25天后湿度45-50%左右。

密度:冬天不超过15个/平方米,夏天不超过12个/平方米<绝对密度>,并且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及时扩栏〔相对密度。

笼养冬天10只,夏天8-9只标准肉鸡笼。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

817肉杂鸡饲养管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817肉杂鸡是一种优质的肉用鸡种,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青睐。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

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2011-09-03 10:53:41 作者:fr来源:浏览次数:1148 网友评论 0 条817肉鸡养殖的饲养管理与鸡病防治一:饲养管理(一)鸡苗选择及密度确定1、鸡苗的质量是肉鸡饲养的基础: 对鸡场的鸡群状况(如种鸡日龄、产蛋情况)和免疫情况有所了解。

雏鸡须孵自52克~65克重的种蛋,体重大于35克,同一批雏鸡只应来源于同一父母代鸡群;雏鸡羽毛良好,清洁而有光泽;雏鸡脐部愈合良好,无感染,无肿胀,不残留黑线,肛门周围羽毛干爽;眼睛圆而明亮,站立姿势正常,行动机敏、活泼,握在手中挣扎有力,对拐腿、歪头、眼睛有缺陷或交叉嘴的雏鸡要剔除;鸡爪光洁,不呈干燥脆弱状;雏鸡出壳时间在孵化20.5天~21天之间。

2、寒冷季节一般密度确定在15只/米2;炎热季节一般确定在12.5/米2。

(二)育雏准备工作1、制定合理的清洁程序根据上批次疾病发生情况制定下批次的清洁程序2、安装调试设备主要为检查风炉、供料设备、供水设备、及供电设备是否工作正常。

3、试温、试湿在接雏前12小时育雏室点火升温、增加湿度,使育雏室温度控制在25~30℃。

湿度控制在50%。

雏鸡入棚后再缓慢把温度及湿度升至标准水平。

(三)饲养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温度及湿度的要求育雏温度:1-3天34-35摄氏度,4-7天32-33摄氏度,以后每周下降2-3摄氏度。

但夜间要高于白天。

好处:促进卵黄吸收,降低鸡白痢、脐炎等发病率,降低传支的发生率,避免压死。

夏季温度高,每周降3度;冬春季节温度低,每周降2度; 温度计悬挂应相当于雏鸡背的高度。

应该根据雏鸡的动态来判定温度是否合适,尤其是夜间更为重要湿度控制育雏期要防止雏鸡脱水,相对湿度65%~70%为宜。

育成期因排泄量大,要防止高湿,爆发球虫,一般要求55%~60%。

第一周相对湿度过低会影响以后的均匀度和生产成绩。

前3-4日龄的相对湿度应至少控制在70%,即使温度低于要求的标准,也要保持鸡舍最小新鲜空气及湿度以控制呼吸道的发生。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

817肉杂鸡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
3 温度 的 管理
球虫病 ,解决方法 :①搞好饲养环境卫生切断传染 源 。② 药物 防治 。药物可 选用欣 球康( 2 0 0 k g 水/ 瓶) 和肠安欣( 4 0 0 k g水 / 瓶) ,应 用 期 间 停止 应 用 维 生
素 B族类 药 。
8 . 2 支 原体 。如 发 现 鸡 群 眼 睛 有 气 泡 产 生 并 伴 有 呼吸道症 状 就有 可 能感染 支 原体 。解 决方 法 首先 加 强通风 ,药物可 选择替 米考星 溶液 ( 2 0 o k g 水/ 瓶) 和 保 畅宁( 1 0 0 水/ 袋) ,联 合应用 效 果最佳 。
8 1 7 肉 桑 鸡 的 饲 养 管 理 及 疾 病
做 到 认真仔 细 实 时观 察 ,及 时调整 。
5 密度 的 管理

下 降 ,可 能会 使饮 水 免疫 、滴 鼻 、点 眼 免疫 失 败 ,
饲养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大,鸡群采食时互相
拥 挤 ,采食 不 均 ,体重 不匀 ,生长 发育 受 影 响,密 度 大本 身也 是 一种应 激 ,易 引起 互 啄 ,并 且易 感疾 病 包 括( 大 肠杆 菌 、支 原 体 、葡 萄 球 菌) 等 。反之 密 度 低 时 ,房 舍 利用 不经 济 ,每 只鸡 所 需要 的燃 料 费 也高。
4 湿度 的管 理
案 :首 先 降低饲 养 密度 ,加 强通 风 。药 物可 选用 杆
开 始育 雏 时为 防止雏 鸡 在 高温 下发 生脱 水 ,使 雏 鸡从 胚胎 期 高湿度 环 境 中适应 过来 ,湿度 应 定在 7 0 %为宜 。1 0日龄 以后要注 意湿 度过 高 ,较 为 适宜 湿度为 5 5 % ~6 0 %。 当舍 内湿度 过 高 时,极 易 发 生 球 虫病 ,并且 高湿 度也 使病 原微 生 物大 量繁 殖 ,特 别 是霉 菌发 生 ,对鸡 的生长 发育 造 成很 大威 胁 , 当 湿 度低 时 ,易发 生 呼吸 系统 疾病 ,黏膜 免疫 力 明显

山东817杂交肉鸡生产与管理

山东817杂交肉鸡生产与管理

817肉杂鸡饲养与管理1.杂交鸡饲料类型与饲养周期:开食料:1-20日龄中鸡料:21-35日龄大鸡料:35日龄-出栏注意:(1)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换相应的饲料,换料时要有2-3天的适应期,减少换料应激。

(2)喂规格鸡出售时可不用大鸡料,喂大鸡出售时大鸡料最多喂7天,不然会影响肉鸡生长、降低饲料报酬、增加饲料成本。

2.肉杂鸡各日龄累计采食量:9日龄0.32-0.35斤14日龄0.56斤18-19日龄1斤27-28日龄2斤35日龄3斤40-41日龄4斤45日龄 4.5斤3.杂交鸡每日采食量计算公式:采食量(斤/天)=天数×只数×2.2/500采食量(斤/天)=天数×只数×4/1000(15天以前)采食量(斤/天)=(天数-2)×只数×5/1000(15天以后)4.饲养管理要点:.(1)进雏前彻底消毒。

最好用熏蒸消毒。

(2)温度:雏鸡在1-3日龄温度应在34-36℃(指雏鸡头水平温度),以后每周降2.5-3.0℃,下至降到25-27℃为止。

(3)通风:鸡舍通风换气非常重要,要做到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

通风前要升高舍温1-2℃后再打开通风口。

(4)湿度:进雏后前3天舍内相对湿度65-68%,以后相对温度降至62%为宜。

(5)密度:养鸡绝对不能太密。

饲养密度以10-15只/平方米(指可使用面积)为宜,夏季要适当减少。

(6)水、料槽:水、料槽以50只一个为好,少了群参差不齐,落窝鸡多,经济效益差。

(7)光照:0-3日龄光照24小时;4-7日龄光照23小时;8-14日光照20小时;15-12日龄光照18小时;22-28日龄光照16小时(即实行照2暗1的间光技术);29日龄-出栏光照20小时。

光线不要经常更换品种。

(8)饲料:根据肉鸡生长的不同阶段更换相应料号的饲料,换料时最好要有2-3天适应期。

(9)疫病防治:第一周,重点防治鸡白痢;第二周,预防鸡瘟、肾传支、法氏囊及大肠杆菌病;第三周,防鸡瘟、大肠杆菌病和球虫病;第四周,防法氏囊、鸡瘟、大肠杆菌病、球虫病及呼吸道病;第五、六周防大肠杆菌病、球虫病和呼吸道病。

817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的饲养管理要点

817的鸡苗来源:肉公鸡为父本,商品蛋鸡为母本,授精后孵化出的鸡为817.一.选择健康雏鸡1.考察种鸡,种蛋的质量,孵化,管理技术。

2.孵化场的信誉,(经销商的信誉)。

3.雏鸡外观: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鸡群整齐度好。

4.体重符合要求,活泼。

叫声响亮清脆,眼大有神。

5.脐部没有血痕,愈合良好。

6.泄殖腔周围干净。

7.将整个雏鸡握在手中,有弹性和较好的挣扎力。

8.腹部吸收良好,脐部大小适中,喙,眼,腿,爪无畸形。

二.饲料选择氨基酸平衡,原料好的饲料,817是杂交鸡,雏鸡约需19个蛋白,现在各饲料厂生产的雏鸡饲料大部分为20个蛋白,蛋白摄入过多会引起肾脏肿大。

三.管理817的饲养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817健康生长和发育的生活环境。

1.温度雏鸡出壳后是39-41℃,前2周雏鸡的自身调节机能较差。

育雏前期温度不足,会影响817的正常生理活动,表现为行动迟缓,食欲不振,卵黄吸收不良等,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增加死亡率,严重时雏鸡挤压窒息死亡。

温度过高也会影响正常代谢,表现为采食量减少,饮水增加,生长迟缓。

中后期环境温度过低,会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可通过观察雏鸡表现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宜。

2.湿度817饲养的前期1-2周应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特别是育雏头2天,因为雏鸡运送至鸡舍之前可能失去了很多水分,环境干燥很容易引起雏鸡脱水。

第一周保持舍内较高湿度能使一周内死亡减少一半,同时可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几率。

前期过于干燥,雏鸡饮水过多,也会影响鸡正常的消化吸收。

817对温度,湿度的要求日龄室温(鸡背高处)相对湿度1-3日龄36-37℃70%4-7日龄33-34 ℃65%-70%2周29℃60%3周26 ℃自然湿度4周25 ℃自然湿度5周24 ℃自然湿度3.通风换气在保持鸡舍适宜温度的同时,良好通风式极为重要的。

817的的生理活动需要充足的氧气,充足的氧气能促进鸡的新陈代谢,保持机体健康,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良好的通风可排出舍内水气,氨气,灰尘,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舍内的热量,为鸡群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至关重要,通风不良,氨气浓度大时,会给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7肉鸡饲养管理技术一·817品种的来源和市场817杂交肉鸡的生产极为简单,采用大型肉鸡父母代的公鸡(AA+、罗斯308等)与常规商品代褐羽、粉羽蛋鸡(海兰、罗曼、尼克等)进行人工受精获取的受精蛋即为817杂交种蛋,再进行孵化产出817杂交肉鸡苗,一般饲养5—7周,体重达到1.3—1.8之间即可出栏。

完成整个817杂交肉鸡的生产过程。

这样来说817肉杂鸡算什么?创新还是山寨,它没有稳定的父系和母系来源,但却占全国肉鸡销售市场的18%,凭着其抗逆性强、易饲养、口感好等特性,获得了肉鸡市场的认可。

二·养好817的八大关键措施1.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817的利润较低,每只一般为1-2元,所以要根据场地、资金和经验尽可能规模化养殖。

2.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安排817的饲养量和上市时间。

3.饲养817必须把成活率放在第一位(控制在95%以上)。

4.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养完一批鸡后,必须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和消毒,空舍2周后才能开始饲养下一批肉鸡。

5.完善疾病的控制措施和疫苗的程序是成功饲养817的基本保障,做好消毒、免疫、用药、环境控制、营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治理方针。

6.饲养817要抓紧前期管理,做好育雏的第一步工作。

7.817的后期管理应该以通风换气为重心,由于它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散出的体热、排泄的水分、舍内鸡粪的氨气以及舍内空气浮游的尘埃等,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舍外,不仅会影响生长速度还会增加死亡率。

8.养成肉鸡必须要及时出售。

三·817的饲养管理要点养好817要选择好健康的鸡苗、优质的饲料、科学的饲养管理、合理的免疫程序、合格的硬件条件。

817的养饲管理日程:1.进雏前15天要清理鸡舍,清除舍内粪便、羽毛、灰尘,打扫鸡舍周围环境把清理好的杂物送到离鸡舍2公里外的地方,对清理好鸡舍进行全面消毒,空气中用武敌—800和武敌—1000交替消毒,地面用百分之三的火碱泼洒消毒,将养殖用具搬到舍外进行清洗。

2.进雏前7天再次用武敌—800和武敌—1000交替消毒,然后查补漏缺,确保没有上批鸡留下的灰尘,然后封棚用熏蒸剂进行熏蒸消毒。

3.进雏前3天把鸡棚打开进行通风换气,落实好进雏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设备、设施、饲料、取暖用煤等。

4.进雏前1—2天要进行育雏间预热和升温,检查炉子是否够用和好用,灯光是否够用和好用,要使育雏间的温度比雏鸡要求的35度高出2度,把饮水用的大桶放入育雏舍灌入井水或自来水预温至20度左右可供鸡饮用。

5.进雏1—4日龄:刚进来雏鸡放入育雏舍后先稳定半小时后再进行饮水,用事先准备好的温水加入强力氨基多维和益生素自由饮用,温度要求在35—36度之间,湿度在百分之六十五,在雏鸡进入育雏舍若干个小时后(有三分之一的雏鸡有啄食现象)就开始喂料,在此期间要避免雏鸡洗澡现象,吃饲料24小时后要检查嗉囊有没有饲料,及时挑出残鸡,育雏前四天要24小时光照,适时清洁开食盘和刷洗水壶,喂料要少喂勤添。

6.进雏5—7日龄:817要预防种蛋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和支原体,要选择适合雏鸡用的药物(育雏源净),温度可逐渐减至32—33度左右,饲料中可加入康健来健壮机体抵抗力,光照要逐渐减弱来避免啄架,在通风上要合理的换气,保证雏鸡的氧气供应,做好雏鸡的健康好进行疫苗的免疫工作,免疫之前要挑出残鸡和弱雏。

7.在进鸡8—10日龄之间817要进行断喙处理(上断2/3、下断1/3)以防止鸡后期的打架和啄肛,在进雏的第二周里要在饲料中加人康健和精制加强型益生素来使鸡体的健壮和肠道的吸收,此时也可在饲料中加入鱼肝油以减少瘸腿的发生,温度可在31度左右,以后每周可降两度至到26度为止,要适时扩群减少密度,利于鸡群健壮和生长,饲喂的次数可逐渐减至每天四次,不用断料。

8.在进鸡的第三周和第四周里要适时扩群减少密度,扩大通风量但温度不可忽高忽低,湿度逐渐下降至55%,此时要注意大肠杆菌和球虫的发生,可在饲料中加入康健和精制加强型益生素来减少发生,此阶段也应减少换料带来的应激,在保证机体健康的情况下要做到新城疫的基础免疫工作来保障小鸡的抵抗力。

9.817在30日龄以后要停止抗菌药物和其他药物的使用防止药物残留,但为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要在饲料中拌入康健、强力氨基多维和精制加强型益生素,在管理上要注意温度不要忽高忽低、湿度不要太大、通风要加强、注意采食量和粪便的变化。

10.做好养殖记录,适时出栏以利于下一批817的进雏。

四·817常规生产性能标准日龄周末体重g 周体重g 周耗料g 累计耗料g 周料肉比累计料比7 110 72 97.9 97.9 1.35 0.8914 260 150 193.3 291.2 1.28 1.1221 440 180 285.2 576.4 1.58 1.3128 670 230 408.5 984.9 1.77 1.4735 920 250 523.9 1508.8 2.09 1.6442 1180 260 615.2 2124 2.36 1.849 1440 260 756 2880 2.9 256 1700 270 860 3740 3.18 2.2五·817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1.鸡雏的好坏认识不清,健雏的特征: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叫声响亮、脐部愈合良好、无脐血、无毛区较少、喙、眼、腿、翅无畸形、腹部柔软、体重大小均匀(45克左右),凡是站立不稳、精神迟钝、绒毛不整、头部及背部有蛋壳、腹部坚硬、蛋黄吸收不良视为弱雏,要及时淘汰。

2.鸡舍内的温度不应低温,应在进雏头三天温度控在35度以上,后四天在32—35度之间,这样利于雏鸡卵黄的尽快吸收使成活率更高,机体抗体提高少发病。

3.育雏时不要只顾保温而忽视通风。

4.很多养殖户习惯用温开水育雏,这样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正确的是把井水或自来水放入大桶在育雏室自然预温至20度左右即可。

5.育雏空间选择过大或过小,具体是在第一周每平方50只鸡,第二周每平方35只鸡,第三周每平方25只鸡,第四周每平方20只鸡,第五周以后每平方在12—15只鸡,后期根据季节不同来改变饲养量。

6.乱用通肾药物,一般机体肾脏功能会自己调节,不需要通肾药来通肾,只要机体健康,营养吸收良好就无需通肾。

7.乱用抗病毒药物,病毒药物使用过多或疗程过长会使肉鸡减少采食量,从而导致机体营养吸收不够,生长速度过慢。

8.饲养管理不认真,掌握不好通风量,特别是25日龄以后,817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需要大量氧气来健康生长,往往养殖户只重视温度而忘记通风,使鸡在后期生长速度上提高不上。

9.存在侥幸心理,不注意天气变化,不听天气预报,不知道总结和日常的养殖记录。

10.盲目使用催肥药物,817的生长速度取决于品种、肠道的吸收能力和健康的体魄。

小结:其实817肉鸡饲养很简单,控制好温度,及时淘汰弱雏,饮疫苗控水时间不要过长,限制光照的强度和亮度,调节好温度与通风的关系,调整好水线的高度,加强水线的清洗,掌握好后期的湿度和密度,预防好应激,做好记录和总结。

河南领先科技药业1988 年8 月17 日山东省育种专家完成肉杂鸡品种的育种工作,命名为“817”小型优质肉鸡。

“817”扒鸡专用鸡种的育成,使扒鸡加工实现了现代化、标准化生产。

随着817肉杂鸡在养殖生产中所体现出的价值,以山东聊城、德州等地区成为817肉杂鸡重要养殖区域。

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一.种源混乱1)“817”肉鸡是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父母代父系公鸡与商品代褐壳蛋鸡杂交,生产小型肉鸡的制种模式。

但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快大型白羽肉鸡的祖代依赖进口,由于AB 系公鸡数量较少,不能满足“817”肉鸡的制种需要。

因此有采用父母代母系公鸡做父本,甚至有的采用商品代公鸡做父本,造成商品代雏鸡质量差,群体均匀度降低等问题。

从遗传上讲,父本和母本如果体重差距较大,后代就会出现分离,对生产性能影响则较大。

2)染性垂直传播疾病的净化问题:对白血病、REV、传贫血、支原体、沙门氏菌等疾病均不进行净化。

造成蛋传疾病及免疫抑制疾病的存在,也给817肉鸡饲养增加不可预知的风险。

3)进行“817”制种的主体主要是商品代蛋鸡场,一般没有按照种鸡的要求进行免疫和饲养,从而造成母源抗体过低而导致一些疾病过早发生,如法氏囊等。

二.饲料营养等配套技术不完善1.无有效地“817”肉鸡营养标准:“817”肉鸡推向市场时,根据我国1986 年颁发的《鸡营养标准》,结合本地饲料资源和“817”肉鸡的生产实际研究制定了的营养标准。

但经过20 多年的发展,“817”肉鸡的生产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目前市场上多采用快大型白羽肉鸡标准配制饲料,只是在使用阶段上稍有调整。

2.小作坊式饲料厂控制“817”肉鸡的饲料源:由于特殊的养殖结构和饲养方式,现在饲养“817”肉鸡的主体主要是农民,他们在选择饲料源过多依赖服务商或过分看重价格,对饲料品质无科学意识,造成规模较大、质量可靠、信誉比较好的大型饲料品牌公司无竞争优势,在“817”肉鸡饲养区域无市场。

而小作坊式企业存在着本地化、灵活、价格低、送货及时等优势,在“817”肉鸡饲养区域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小作坊式企业由于技术、意识、管理等方面因素产品品质难以保证,造成生产中问题较多。

三.养殖结构、方式落后1.现在在817肉杂鸡饲养比较密集的地区从事饲养的主要是一些农民,他们主要的工作仍然是农业粮食生产,而养鸡作为改善生活水平而从事的一种非主要职业,养殖户往往是受兽药经营者或饲料经销商而控制,他们多是粗放式饲养,无科学管理理念,不注重日常的饲养管理,有病乱吃药,造成饲养成绩差,环境污染严重。

2.饲养条件简陋:许多农民饲养“817”肉鸡鸡舍主要为“大棚式”或“简易房式”,此种鸡舍保温和通风难以解决,饲养难度加大,易发生疾病。

四.“817”肉鸡品牌化生产不突出1.虽然在“817”肉鸡区域屠宰场非常多,但规模、品牌都比较小,没有有影响力的品牌公司,公司抗风险能力差,容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

2.没有自己的养殖基地,难以保证肉鸡来源和品质。

3.对“817”肉鸡养殖户技术支持不够,现在许多“817”肉鸡屠宰公司对养殖户基本无任何技术支持力度,完全是市场自由化选择,肉鸡的收买完全依赖贩鸡商,造成生产和市场的脱节,养殖户利润降低。

五.主要疾病的威胁“817”肉鸡疾病较多,但主要是低致病性禽流感(H9N2)、新城疫和肌胃炎三种疾病困扰广大养殖户,现就这三种疾病的防制重点做一介绍。

1.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侵害20天以上的鸡群,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噜、甩头,个别张口伸颈呼吸;死亡快,剖检主要为气管充血、出血严重,气管和支气管有干酪样物。

针对此病预防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做好H9疫苗的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