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与心力衰竭

合集下载

舒张性心衰与BNP

舒张性心衰与BNP

临床诊断:1+1+1的诊断模式
临床诊断:E/E’比值
E:指血流多普勒测定 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 峰值,
E’:指经组织多普勒技 术测定的二尖瓣环的运 动速度(m/s),能反 映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容 积的变化。
正常时, E’值较高, 幅度较大。随着左室舒 张功能障碍的加重, E’值呈稳定的进行性下 降,结果E/E’比值随左 室舒张功能的下降呈稳 定性的升高。
临床诊断:第三个1
主要内容
概念 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与BNP的关系
症状与体征:与收缩性心衰几乎相同
舒张性心衰时左室向心性重构的特征是“腔小压高”。所谓“压高” 是指舒 张期,尤其是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进而引起左房和肺静脉压升高, 引起肺淤血,出现与收缩性心衰相同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的 各 种临床表现。临床资料表明,大约25%的急性左心衰竭系舒张性心衰 引起。
正常心肌细胞的Ca2+循环
机制一
舒张期Ca2+疏散的途径: (1)肌浆网耗能摄入 (2)线粒体摄取部分Ca2+,等下次心肌细胞再次除极时 向胞浆内释放 (3)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的Ca2+泵,Na+/ Ca2+交换,将少 量的Ca2+疏散到细胞外
机制一
正常心肌细胞的Ca2+流动:
机制一
心肌细胞的舒张障碍:钙超载 试验与临床资料都已表明,存在舒张功能障碍的 动物和人体都存在心肌细胞的钙超载。
舒张性心衰进一步发展,压力和容积异常加剧时,将引起肺动脉高 压,引起右室舒张期容量和压力关系异常,导致舒张期右室压力升高 ,进而右房和腔静脉压升高,出现体循环淤血及症状。
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

BNP升高与心衰疾病关系及临床诊断治疗注意事项

BNP升高与心衰疾病关系及临床诊断治疗注意事项

BNP升高与心衰疾病关系及临床诊断治疗注意事项1.血压高于 180/120 mmHg 就是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超过 180/120 mmHg,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表现(心、脑、肾、大动脉等)。

血压水平高低和靶器官损害不一定成正比。

血压水平偏高,未达上述标准,但对靶器官功能影响重大,为高血压急症。

若血压升高,没有脏器功能不全表现,不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急症时,静脉降压药物如何选择?仅针对血压:硝酸甘油、硝普钠、乌拉地尔、酚妥拉明;兼顾心率:尼卡地平、地尔硫䓬、艾司洛尔、美托洛尔特殊药物:硫酸镁3.哪些情况 BNP 升高却不考虑心衰?BNP阳性预测值只有0.66,房颤、房扑;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均可引起其非特异性升高。

BNP诊断阈值受年龄、BMI影响。

4.哪些情况肌钙蛋白升高却不是心梗?肌钙蛋白具有器官特异性但不具有疾病特异性,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的疾病均可导致肌钙蛋白升高。

如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肥厚性心肌病、肺栓塞、高血压急症、休克、应激性心肌病、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均可引起肌钙蛋白水平非特异性升高。

5. D-二聚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年龄:小于50岁的患者,D-二聚体常以500ug/L为界值:小于500 ug/L为阴性,大于500 ug/L为阳性;对于50岁以上患者,D-二聚体界值需进行年龄校正:年龄*10 ug/L。

妊娠:妊娠期患者 D-二聚体会有不同程度升高,多在产后4~6周恢复。

50%孕妇20周时 D-二聚体会大于 500 ug/L。

6.治疗慢性心衰,β受体阻滞剂该如何选用?用于慢性心衰治疗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有 3 种: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卡维地洛。

区别如下:美托洛尔药效相对弱,容易耐受。

起始量12.5-25 mg qd;目标量200mgqd;比索洛尔选择性更高,持续时间更长,药效相对强,可 1/4 加量,起始量1.25~2.5mg qd;目标量10mg qd;卡维地洛有α1受体阻断作用。

BNP,诊断心衰的新指标,

BNP,诊断心衰的新指标,

BNP,诊断心衰的新指标,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据估计,有一半的心脏病患者最终死于心衰。

因此,要预防心衰,最好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

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早期心衰无明显临床症状,50%的心衰患者未能及时确诊,等发现患病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

敏感的检测指标长期以来,诊断心衰主要依靠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临床体征,一直缺乏有效评价心脏功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近年来,脑钠肽(BNP)开始被用于心脏病诊断上,这一新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BNP是心脏细胞产生的结构相关的肽类激素家族钠尿肽中的一种,它是调节体液、体内钠平衡、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即可大量分泌。

由于心脏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加,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会使血中BNP的指标浓度增高,而这恰恰是诊断心衰较为敏感的指标。

经数个跨国性研究证实,BNP应用于心脏病诊断有效、准确,并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监测的新一代标准。

可用于诊治与预后BNP可用于心衰患者的诊断,监测治疗的有效性,提示预后,BNP的检测为传统的心衰诊治增加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一,BNP可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在心衰各期,患者严重程度不同,利用BNP 检测可以更好地对心衰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第二,可预测心源性猝死。

早期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可不明显,常能自由活动,坚持工作,如不详细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容易漏诊。

传统的检测方法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在早期对心衰患者作出诊断。

而BNP通过定量检测,用量化的标准,使得临床医师能够及早地发现和诊断心力衰竭病人,特别是用于与早期心力衰竭临床症状相似的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时效果较好。

第三,有助对急性呼吸困难患者进行鉴别诊断。

在急诊的ICU病人当中,往往很难区分到底是由肺部原因还是心脏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通过测定BNP则可以区分。

另外,约20%肺部疾病的患者BNP水平升高,提示同时存在心力衰竭,或其呼吸困难的真正病因是心力衰竭,而在以往,这些患者可能常被误诊为肺部疾病。

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的影响

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的影响

高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子宫复旧良好率的可喜结果6并深受产妇的认可R试验组产妇干预后'超示子宫复旧良好率、宫腔积血率以及自然恶露净率优于对照组(!<0.05),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o综上所述6在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复旧中采用康复地点过渡 期延续性专项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子宫复旧率,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1]冼靖•产后康复治疗对剖宫产后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的护理效果分析口哈尔滨医药,2016,36(zl):74.[2]陈兰,•中医综护理干预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103-104.[3]•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及抑郁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284-285.[4]周广菊•生化汤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在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125-126.[5]6陈66.用护理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4):356-357.[6].产后产妇分子宫复旧的果[J].代诊断与治疗,2016,24(1^:3503-3505.⑺.用护理对产后子宫复旧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5,28(41):348-349.[8]高.康复在产后子宫复旧中果[J].医学,2013,19(2):41-42.[9].院产妇延续家庭健康管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16-17.[10]•妇产康复对促进子宫复旧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12):16,(收稿日期:2021-03-09)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的影响陈娜(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陕西渭南714000)【摘要】目的分析诺欣妥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一2020年12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目的探讨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关系。

并根据BNP水平分为>400pg/mL组和≤400pg/mL组,比较两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以及死亡率。

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水平显著升高,LVEF水平显著下降,LVEDD显著增加(P<0.01)。

BNP与心功能分级和LVEDD呈正相关(r=0.921,0.9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60,P<0.01)。

BNP水平>400pg/mL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梗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更高(P<0.05或400pg/mL组和≤400pg/mL组,比较两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比例以及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正态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F检验和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心功能分级血浆BNP、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水平比较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BNP水平显著升高,LVEF水平显著下降,LVEDD 显著增加(P<0.01)。

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LVEF及LVED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NP与心功能分级和LVEDD呈正相关(r=0.921,0.9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960,P<0.01)。

见表1。

2.2 不同BNP浓度患者房颤、陈旧性心梗、死亡率比较BNP水平>400pg/mL的患者房颤、陈旧性心梗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更高(P<0.05或400pg/mL时提示患者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达高95%。

在本次研究中有34例患者BNP水平>400pg/mL。

钠尿肽(BNP)在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钠尿肽(BNP)在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1.双侧踝部水肿 2.夜间咳嗽 3.劳累性呼吸困难 4.肝肿大 5.胸腔积液 6.肺活量下降1/3 7.心率大于120次/分
目前最常采用的心衰诊断标准
——Framingham标准
名称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率
Framingham 标准
85%
58%
心超(EF)
70%
77%
55%
Framingham critorial:两个主要标准或一个 主要标准和两个次要标准
(Circulation. 2002;106:416-422.)
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BNP国际多中心研究
ROC
(Circulation. 2002;106:416-422.)
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BNP国际多中心研究 BNP与急诊临床诊断
名称 敏感性 特异性 96% 阳/阴性预测值 91% / 68% 阳性似然比 11.5 ROC 0.86
170
30 确诊心衰 (误诊非心衰) 111
92
45 确诊非心衰(ED) 31
BNP<100pg/ml
12
182
(Circulation. 2002;106:416-422.)
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BNP与心超(EF)诊断的关系
图 是 非 慢 性 心 衰 的 患 nvest, 2005 a b
BNP
两者结合 综合临床 心超、BNP
89%
73%
67%
82% 97.3%
3.29/0.15
0.89
Framingham critorial:两个主要标准或一个 主要标准和两个次要标准
CHEST invest, 2005
BNP测定的临床意义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血浆脑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类激素,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反应性的从心室分泌,若发生急性心力衰竭,BNP水平会升高[1]。

随着各种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BNP检测可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2]。

本文对近几年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有待解决的问题及前景作一综述。

1 血浆脑钠肽(BNP)生物学功效血浆脑钠肽(BNP)是从猪脑中分离出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心肌组织中存在大量BNP,主要存在心房中,以右房含量最高。

证据表明[3],外周血中60%的BNP是由心室分泌的。

BNP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的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动静脉降低血压、心脏前负荷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增生、抗冠脉痉挛阻断交感神经系统等生物学功能。

近年发现BNP具有阻抑心肌纤维化、抑制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心脏组织细胞构成,减缓或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的作用[4]。

2 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2.1 BNP在诊断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急性心力衰竭(AHF)时压力负荷或容量负荷增加,室壁张力增高,心肌受到牵张,血浆中BNP浓度会升高。

Makoyama等 [5]报道AHF患者血浆BNP较正常高,且与AHF严重程度呈正比。

Mottram 等[6]的研究证实了血浆 BNP对诊断舒张性急性心衰的价值。

2008年中国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血浆脑钠肽(BNP)的测定有助于急性心衰诊断和预后;血浆高水平BNP预示严重心血管事件,大多数急性心衰呼吸困难的患者血浆BNP在400pg/ml以上;BNP<100pg/ml时不支持急性心衰的诊断,BNP在100~400pg/ml之间还应考虑其他原因,如肺栓塞、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心衰代偿期等。

因此,BNP在AHF的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2 BNP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血浆脑钠肽(BNP)可以指导临床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

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

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

文章首先介绍了舒适护理干预的理论基础,接着分析了舒适护理干预对心功能和BNP水平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降低BNP水平。

结论部分讨论了舒适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本研究为舒适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舒适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BNP水平、研究、影响、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重要性、临床应用、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舒适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方式,旨在通过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环境,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有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目前对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

具体包括通过舒适护理干预对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同时对BNP水平进行监测,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BNP水平的影响程度。

通过研究,旨在揭示舒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效保障。

通过本研究的探索,也能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供指导,为舒适护理干预在临床应用中的推广奠定基础。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舒适护理干预有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减轻症状。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和关怀,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脚 BNP 与心力衰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马涵英

今天讲的是BNP与心力衰竭的关系。 那我们可以看到心功能它的标志物可以来参考,那么在临床当中经常是以病人有或没有症状来评估病人有没有心力衰竭存在。可以看到,早期的时候或者是轻度心衰病人往往没有心室结构的改变,因此症状也不明显。这也导致我们在临床上诊断心力衰竭存在一些问题,25% — 50%的失代偿的心力衰竭病人往往被误诊。因为早期的一些检查,包括心脏超声检查往往并不能发现一些早期的心室改变,所以这部分患者并不能够得到及时诊断。 心力衰竭在每5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心力衰竭1年的死亡率达到17%,而且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它的花费也是巨大的。 刚才已经提到,心力衰竭的误诊率可以达到20% — 50%,那我们可以看看如果病人一旦被误诊,那么这些病人的预后是什么样子?可以看到一些轻中度病人他5年的生存率是在50%,而一些严重心功能不全病人1年的死亡率也达到50%。那么欧美的统计和咱们国家是基本相似。 那么这些心力衰竭的病人之所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病人没有或者症状轻微。并且心衰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功能。而且心衰通常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心脏的代偿功能有时可以暂时避免一些症状出现。而且仅仅从症状是无法鉴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病因。 其实我们临床大夫可以知道,任何一项功能它都有一些生化标记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转氨酶是肝功能的一个标记物,而肌酐是肾功能的标记,还有包括一些甲胎蛋白或者是

页脚 前列腺素。或者一些甲胎蛋白可以是一些肿瘤的一个标记物,那么我们心脏方面,肌钙蛋白是心肌坏死的标志物,那么心功能它的标志物是什么? 可以看到,无论是把BNP检测还是NT-Pro-BNP检测应用于临床,这是对于医学界或者是对于临床来说都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那么BNP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1982年的时候发现了一种叫心房利钠肽的一种物质,这样的物质它的简称叫ANP,ANP存在于成人的心房当中,及胚胎和新生儿的心室当中。在什么情况下它容易出现增加的情况?也就是说是在慢性心力衰竭,心房压力增加的时候,心房对这种压力的扩作出反应,从而分泌出一种心房利钠肽。 那么我们刚才提到的BNP,它是在1988年发现,这样一种物质它首先是在脑中被发现,最后发现主要是存在于心脏中。心房、包括心室都是它的一个主要来源。那么最近的一些研究也发现,在心脏的成纤维细胞当中也可以产生BNP这样一个物质。 那么利钠肽系统除了刚才提到的ANP、BNP,还包括以下两个成员,也就是C型的利钠肽,叫CNP。那么CNP这主要在神经系统当中,而在心脏当中是几乎没有CNP。 另外还有一个成员是DNP,那么D型利钠肽。它是在1992年到1999年由两个学者发现的。 那么下面对利钠肽家族咱们做一个简单一个概述,也就是说它包括了ANP、BNP、CNP和DNP四种。那我们可以看到,在和心脏的关系方面主要是ANP以及BNP,它们和心脏有明显的关系。主要呢是由,分别由心房分泌和心室分泌。它对于一些心脏相关的功能是包括调节水、盐的一些排泄和血压的平衡,包括尿钠的排泄、血管舒,以及对肾素-醛固酮的抑制性质。 那么下面咱们主要来探讨一下BNP和心力衰竭的关系,可以看到BNP是人体自身分泌的一种源性活性因子,它具有两个天下的作用:一种就是说天然的抗神经分泌的拮抗因

页脚 子,另外也是一个抗心脏重塑因子。那么在身体的心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出现受损的情况下,它就会分泌增加,从而起到一个代偿性的心脏保护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BNP具体的作用包括:它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素-醛固酮的分泌,从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起到利钠和利尿的作用。同时可以舒血管平滑肌、扩动静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前负荷。还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化、抗冠脉痉挛。也可以阻断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此外还可以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从达到抗血栓形成的作用。那么这些作用都是对心血管有益的保护作用。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刚才提到的BNP与NT-Pro-BNP两者有哪些区别以及有哪些活性?我们可以看到,心肌细胞合成的BNP是由132个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它经过两次裂变,第一次是分裂为一个含有108个氨基酸的BNP,第二次分裂呢是分裂成为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没有活性的NT-proBNP以及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有活性的BNP。 那我们可以看到,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室壁力增加的情况下,可以导致这种BNP、NT-proBNP的合成与分泌。 那么刚才也知道了,BNP是有功能的、有活性的,而这种NT-Pro-BNP是没有功能的,也没有生物活性。那么在2005年ESC/AHC的心衰防治指南当中推荐把这两者作为心衰的一个诊断指标,这两者都可以作为一个心衰的诊断指标,但是两者结果是不能互换的,那么这一点在后边会有详细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到两者是有区别的,不光在有没有活性方面,而且两者半衰期也是不一样,BNP的半衰期是20分钟左右,而NT-Pro-BNP的半衰期120分钟。 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一个生物学特性的一个具体的比较,那么可以看到除了半衰期之外,它们在稳定性方面也存在差异,NT-Pro-BNP在常温下有72小时可以稳定,那么相较BNP而言,它的血样送到实验室的时间上就更加充分。另外在清除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页脚 刚才提到BNP和NT-Pro-BNP两者的区别,那么也要提出一点,就是说如果我们临床看到BNP的一个结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一下病人的性别、年龄、种族以及肥胖或者活动状态,尤其是否应用了一些合并的药物,包括 β 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也就是说,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到BNP的一个介质。 那么除了一些生理因素之外,影响BNP还存在以下一些病理因素。比如说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或者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合并房颤、瓣膜病,或者心肌病,这些心血管疾病都会影响BNP的一些结果。那么一些非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以及肺栓塞、肾功能不全、感染或者肝硬化,也会影响BNP的。 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我们来看一下BNP以及NT-Pro-BNP和我们现在临床所常用的一些心衰的分级的一些相关的关系。那我们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纽约的心功能分级I-IV级过程当中可以看到,病人所合并的NT-Pro-BNP的一个平均值是呈一个明显增加的一个趋势。也就是说,病人的心功能如果是纽约心功能I级,它的NT-Pro-BNP的平均值仅仅在200以下,而如果病人的心功能是恶化的,是到IV级,可以看到它的NT-Pro-BNP的个平均值是在1000以上。 同样我们看一下生存率方面的关系,因为刚才提到心衰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疾病。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以73pq/ml为一个界值,可以看到BNP如果是<73pq/ml的病人,那么他的一个生存率基本是在80 — 90%之间,而如果的BNP水平是>73pq/ml,我们可以看到病人的累积的一个存活率仅仅是在40%左右。 同样我们可以看一下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以BNP的水平来做一个四分位的一个,切割的时候可以看到病人的一个病死率情况。那么我们可以看到,Q1代表病人的BNP水平是最低的,小于41,而Q4代表病人的BNP水平是最高的,是大于等于238。那我们可

页脚 以看到,随着BNP水平的增高,这些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他的长期的一个存活率是明显下降的。 同样看到,在2006年这个研究当中也提示,以NT-Pro-BNP>986pq/ml为界点,那么可以看到病人的一个死亡率和一个风险比是相当高。 这是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个BNP研究,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它选取的是1586例因急性呼吸困难到急诊室的病人,那么这些病人当中排除的一些年龄较小的病人、急性心梗及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心力衰竭的诊断是由两名心脏病专家独立诊断,采用床旁及时测量BNP的方法。结果发现:如果以100pq/ml作为一个界点的时候,发现诊断心衰的敏感性达到了90%,那么如果BNP 50pq/ml作为一个界点的时候,它的阴性预测值是96%。也就是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这个病人BNP是<50pq/ml的时候,那么这个病人是认为他排除了心脏衰竭的一个诊断。 同样我们可以看到有三组病人在急诊室测定了BNP的一个水平,可以看到,如果病人是没有心力衰竭的,那么它的一个BNP水平是在110左右,而如果病人有呼吸困难但是是非心脏原因导致的,那么它的一个BNP是在346左右,而如果病人的呼吸困难确确实实是由心力衰竭所导致的,可以看到它的BNP水平是在675左右。 刚才已经提到了根据不同的纽约心脏功能的一个分级,可以看到BNP的水平是呈一个上升的状态。 那么这是一个荟萃分析,它汇总了多家医院的这些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如果以NT-Pro-BNP的一个中位数的一个水平可以看到,在心衰的别人当中是明显增高的,达到了4639pq/ml,而如果病人是没有心衰的,它的中位数水平仅仅是108pq/ml。 所以这也提示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如果病人是以呼吸困难这样的一个症状来就诊,BNP是一个很好的一个,BNP是一个很好的一个诊断指标,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病人的心衰,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病人的一个呼吸困难是心力衰竭引起还是非心力衰竭引起。那么前

页脚 面我们也提到了,如果临床看到一个BNP的值,我们一定要根据病人的年龄来划分,那么这表大家相信可以清晰地看到,也就是说随着病人的年龄增加,它的BNP的一个切点是增加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病人的年龄<50岁,那么它的切点是在450左右,而如果病人年龄>75岁,而它的切点已经升高到1800pq/ml。所以在临床当中如果我们看到一个病人的BNP水平是1800pq/ml,不要一下简单的认为病人肯定存在心衰,一定要考虑一下病人的年龄因素。 那么前面也提到了BNP和心衰关系密切,而且可以预示病人的一些心衰的一些原因是由心力衰竭引起的。刚才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BNP和心力衰竭的关系密切,那我们可以看看它和病人的死亡率之间一个关系。那么可以看到,如果病人的BNP水平是相对低的,他的存活率是相对高,而如果病人之前的BNP水平相对比较高,那他的存活率可能是低的。 同样可以看到,如果NT-Pro-BNP是以5180pq/ml为界点的时候,如果是高于这个界点那么病人的存活率是相当低的,也就只有不到85%左右,而如果病人的NT-Pro-BNP水平是<5180pq/ml这样的界点,它的存活率在 90%以上 。 这也是同样的一个数据,就是短期的一个存活率。 可以看到有显著差异。那么在2004年ACC达成了一个关于BNP的共识,这个指南主要介绍了BNP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预备的评估,以及筛选、治疗的监测,以及作为治疗药物在治疗上的一个应用。下面我们会简单的一一阐述。 临床上是建议,可以采用就是说把血液标本送到中心去检测,也可以作为床旁检测。那么它认为一个检测时间是包括一个就是送标本的时间是不应该超过60分钟的。BNP的水平刚才已经提到了,有助于我们在急诊室当中来鉴别一个呼吸困难的病人的一个病因。 同样呢在2005年和2008年的欧洲ESC以及2009年的美国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当中也开始关注了急性心力衰竭,它提出了NT-Pro-BNP新的分类方法。也就是说强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