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开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新时代——访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
智能管理,精益建造,智慧工地新探索与实践

智能管理 ,精益建造,智慧工地新探索与实践摘要:智慧工地,利用射频识读设备、智能终端等管理系统和产品,面向建筑行业建筑工地的现场管理和监管部门的管理需求,通过综合应用无线传感网、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劳务实名制一卡通、高支模监测、塔机防碰撞、材料管理、基坑监测、混凝土无线测温、工地环境监测、临边洞口防护体系检测报警、视频安防监控十大终端感知系统统一接入一个云端管理平台,并将多个终端系统、多个工地的运行情况推送到APP中,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作业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环境各业务环节的一站式管理。
关键词:智慧工地;精益建造;探索与实践1.智慧工地建设思路智慧工地是施工资源在信息系统加载中的大数据分析运算,是企业对工地现场的现代化、信息化、集成化管理手段。
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主线,加载农民工实名制考勤信息、工地视频信息、扬尘及环境监测信息、运渣车监管信息、起重机械监测等信息,构建覆盖“公司、二级单位、项目”三级智慧监管服务体系。
系统功能模块包含实名制考勤、现场监控、环境监测、设备管理、重点车辆等模块。
系统组成分为三级架构,分别为以摄像头、传感器为主的前端感知层;以计算、传输、控制为主的中间层;以平台软件、数据存储、计算分析为主的控制中心。
按照权限设置、分级管理的原则,公司、二级单位、项目经理部等共享资源可以查看自己权限范围内的信息。
系统的建设以“一个平台、N个应用”为原则。
其中“一个平台”是“智慧工地”系统,其目的是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数据的结合,构建一个信息共享、集成、综合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
“N个应用”是基于“一个平台”的数据作为底层支撑进而实现人、材、机、质量、安全环保、成本、辅助决策等场景的应用,并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交换提供管理服务,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避免重复投资,科学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
(1)B/S模块化架构设计。
系统整体采用B/S架构。
这个地铁项目赶超欧美水平,标准化建设值得学习!

这个地铁项目赶超欧美水平,标准化建设值得学习!
5月底,中建总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在参观中建五局土木公司长沙地铁5号线朝阳站说道:“这个地铁项目赶超欧美水平”。
长沙市轨道集团董事长彭旭峰说道:“朝阳站标准化建设值得各参建单位进行学习!”到底这个项目有何魅力,值得如此赞扬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建五局土木公司长沙地铁5号线土建二标二工区项目
1信息标准化
信息标准化是项目运用互联网+理念,将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还有技术管理等核心信息通过整合更新。
同时,项目结合二维码技术,即使不在施工现场也能通过互联网,轻松掌握现场动态,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
视频实时监控,确保对现场生产情况进行动态把控,确保项目生产安全。
项目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中心,让地铁施工进入数字化时代。
信息化管理中心配置2台电视机、连接现场监控,全方位监控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无死角,只需在管理中心,就可以轻松掌握现场施工情况。
在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心,可实时查看项目工程概况、生产进度、党群文化建设等内容。
创新使用二维码交底技术。
通过扫描项目工程动态展板上的二维码,实时掌握项目生产进度、质量控制等信息。
扫描机械设备上的二维码,可获知设备操作责任人、联系方式、使用说明等信息。
通过扫描现场人员头盔上的二维码,确保信息相符合,确保实名制管理。
会议工作实施方案

会议工作实施方案会议工作实施方案一、活动时间:*****二、活动地点:*****三、活动组委会总策划:***总指挥:***总执行:**********四、活动组委会下设小组成员名单邀请组:************文案组:************签到组:***********接待组:**********会务组、晚宴组:******票务组、礼品组:******影视摄像组:******安全保卫组:******车辆服务组:****五、活动具体分工安排表附件:日程安排及会议议程日程安排会议议程会议实施方案2016-12-16 17:18 | #2楼一、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建设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二)支持单位: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学技术部、信-息-产-业-部、国家测绘局(三)协办单位:国际数字地球学会、国家遥感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四)承办单位:深圳市规划局、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建设分会(五)组织委员会主席:汪光焘建设许宗衡深圳市人民政府副主席: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闫小培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王铁宏建设部总工程师委员:徐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赖明建设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唐凯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李东序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杨咸武科学技术部高新司副巡视员陈伟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辛少华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副司长武涌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宋玲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喻永昌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张国成国家遥感中心主任劳应勋广东省建设厅厅长黄锦奎高国辉陈彪刘忠朴乔家华张士明李平王芃许重光蒋尊玉陈威郭雨蓉申庆三张绮文吴子俊毛晓碚王有明罗莉李一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深圳市发展改革局局长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局长深圳市财政局局长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深圳市建设局局长深圳市规划局局长深圳市规划局副局长深圳市水务局局长深圳市文化局局长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局长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深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深圳市外事办公室主任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深圳市接待办主任深圳市应急指挥中心主任许东平深圳市公安交通警察局局长孙文荣深圳市公安消防局局长邹志武深圳海关关长刘胜利深圳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章必功深圳大学校长黄扬略深圳市报业集团社长王茂亮深圳市广电集团总裁秘书长:赖明(兼)副秘书长:黄锦奎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深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芃深圳市规划局局长倪江波建设部科技司综合信息处处长学术指导委员会名誉主席:陈述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干峙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崔俊芝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童庆禧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李德仁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衍达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教授高俊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叶嘉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研究学院院长、教授刘先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授王家耀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郭华东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国际数字地球学会秘书长方裕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杨东援同济大学副校长、教授M.F.Goodchild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Mike Batty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高级空间分析中心教授委员(排名不分先后):郝力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田国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教授方天培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丹建设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毅建设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林东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罗洪元国家电子计算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王要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陈向东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毛志兵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部总经理刘叶冰沈阳西东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信才中国地质大学教授钟耳顺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长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邬伦北京大学遥感所教授张智慧清华大学管理系教授周静海沈阳建筑大学教授王笑京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隽志才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李满春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所长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院长教授谢维信深圳大学教授李霞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基宏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郭仁忠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副局长教授王钦敏福州大学副校长潘利华华旭金卡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周春山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詹庆明武汉大学教授林峰田台湾大学城乡规划研究所所长教授林珲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与太空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史文中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村井俊治日本东京大学教授Alan Kell 欧洲智能建筑联盟前主席Jack Dangermond 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所长二、会议主题活动(一)研讨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加快数字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中建集团召开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会

龙源期刊网
中建集团召开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评审会作者:
来源:《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8年第10期
9月13日,2018年度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评审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出席会议并担任评委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可明、肖绪文、聂建国、岳清瑞等15名业内知名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通过现场答辩、审议及投票,最终评出45项成果拟授予科学技术奖,本年度获评科技成果专业分布更加均衡,除房屋建筑领域成果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外,基础设施、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及建筑工业化等领域成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技术成果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领域差异化技术优势不断显现;科技创新支撑重大工程顺利实施效果显著。
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在业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由中建集团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推薦的8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2项。
(来源:中建集团)。
数智精益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创新发展——记中国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张亚伟

数智精益建造推动建筑产业创新发展——记中国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张亚伟近年来,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这当中不得不提到代表着我国建筑业最高技术水平的张亚伟先生。
作为一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他传承着“工匠精神”,用智慧、心血与汗水,创造了一项项代表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科研成果,使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产业不断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
高耸入云的城市大厦、超大型跨海大桥、四通八达的地铁线路……一次次验证了张亚伟先生利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创造力。
他围绕着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方向,努力推动着建筑产业创新发展。
数智建造顶层创新体系设计张亚伟先生是我国建筑行业著名企业河南城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兼任着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会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业协会会员等多个社会职务,是中国建筑工程领域资深的技术专家。
拥有丰富行业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的张亚伟先生,从建筑工程的全局发展角度、走在行业创新最前端、站在建筑创新科技的这座金字塔塔尖,对建筑工程各组织层次、各资源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引领着新一轮的建造业革命。
张亚伟先生指出,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面向未来,更要激发数字经济潜能,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进入数字化时代,建筑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加快提升智能建造水平。
为此,张亚伟先生立足于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实现行业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自主创新研发了多项应用在建筑行业中、使工程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成果。
“一种建筑施工保护用除尘装置”、“土木工程施工用的基钎”、“一种防飞尘防堵塞的混凝土储存仓”、“一种可调式建筑用砖搬运装置”、“智能化建筑施工控制系统V1.0”、“智能化建筑施工设备信息管理系统V1.0”、“智能化施工建筑质量验收系统V1.0”、“智能化施工进度精确监控系统V1.0”、“智能化施工建筑设备安装调试控制系统V1.0”等一项项前沿技术成果,都是以精益技术为建造方式、以智能化推动产业全面转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突飞猛进的强大引擎。
BIM技术助力智慧建造发展——第六届BIM技术国际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__---=*-二—•亠自7^-/.-*b*•a,
心•
01.中国图学学会副理事长韩宝玲
04.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
07.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娜大学教授Ziga Turk 10•香港理工大学教授李恒
13.光明食品集团上海置地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庞学雷16.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广斌0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淸勤
05.加拿大IBI Group全球技术总监Brent Mauti
08.韩国庆熙大学教授Kim Inhan
11.美国斯坦福大学综合设施工程中心兼职教授Calvin Kam
14.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纯洁
17.淸华大学教授马智亮
03.上海建筑业协会荣誉会长黄健之
06.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Daniel Castro
09.台湾朝阳大学教授余文徳
12.徳国普瑞集团(中国区)总经理Armin Kompatscher
15.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承勇
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张金月。
浅谈智慧工地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智慧工地的现状与发展作者:倪萍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7期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智慧工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简要介绍了智慧工地在国内的研究和各地的应用现状,在建设各过程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智慧工地目前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可为类似智慧工地的建立与推广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工地;现状;应用;不足前言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体现。
智慧工地是借助信息化技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施工因素,融合传统施工工艺流程,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逐步实现智能建造。
1 智慧工地的应用现状(1)智慧工地在国内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智慧工地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已经有接近100亿的智慧工地市场规模,相较于之前传统的施工管理有了很大的提升,国内也有不少专家对于智慧工地进行了理论推广到实践的探索,毛志兵[1]以郑州奥体中心为例,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指出,建筑业信息技术管理必须与传统的管理相结合,吕豪[2]通过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智慧工地应用,总结出BIM技术对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张艳超[3]指出智慧工地的信息化平台应轻量化,要能接入各类终端增加实用性。
(2)智慧工地在各地的推广应用。
智慧工地的内容和模式具有多样性。
全国各地、各部门对于智慧工地涉及的领域及操作模式各不相同,形成自己的特色作法。
例如:①海南省:打造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系统。
系统采用“闭环、溯源”的管理思想,重点监控取样、检测过程中时间、地点、人物、设备等关键要素,以解决行业取样与检测面临的问题。
如应用图像识别技术对取样时见证取样人员照片、样品成型照片、样品送检照片、样品试验照片与破坏照片进行识别对比,自动识别可疑人员、可疑试样,确保人员、样品不可调换;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检测设备、检测取样与软件系统互联、样品二维码唯一性标识、温湿度传感、检测数据采集、检测报告防伪与溯源等。
智慧建造综述

智慧建造综述一、“智慧建造”的来历国内关于“智慧建造”,较早地可追溯到2010年杨宝明博士于《中国信息化》上发表的“走向低碳时代的智慧建造”[1]一文,但是由于当时互联网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有限,工程建造行业对“智慧建造”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2010年前后的数年里,众多研究者对于“智慧建造”的探究多处于摸索阶段,对于“智慧建造”的认知和界定更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智慧建造”作为一个核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被国家、政府、工程行业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则主要归功于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战略[2]和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战略[3]。
其中,德国“工业 4.0”尤为关键,它推动了《中国制造2025》[4]这一战略行动纲领的实施。
德国工业4.0是指利用物联信息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简称CPS)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最后达到快速,有效,个人化的产品供应。
所以工业4.0也被认为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即智能化时代。
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工业智能化,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2]。
建筑工业的本质就是工业。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推动了工程行业引入“智能建造”、“智慧建造”的发展理念,逐渐明确了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方向。
不过,在德国工业4.0出现之前,智能化发展理念已经逐渐被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关注。
随着IBM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提出了“智慧地球”[5]概念和“智慧的城市”[6]愿景,智慧理念开始走向世界,走进中国。
2012年,“互联网+”[7]理念的提出更是为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机遇,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工程建设行业。
“互联网+”模式的进入让工程建造的信息化进程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业 运 营 乃 至 行业 管 理 。
201 9 年 第 2 期 ' I 程a 设 标准 化 1 7
人物访 谈
E xc
l
us v i
e I
nt e r v i e w
记 者 您 能 大 致展 望 一 下 智 慧 建 造 发 展 的 阶 段 吗 ? :
毛 志 兵 我 认 为 智 慧 建 造 的 发 展 可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即 “ 感 知 阶 段 、 替 代 阶段 、 智 慧 阶 段 ” 。 感 知 阶段 就 是 借
,
,
大数 据 、 物 联 网 、
人 工智 能 等数 字化和信息 技 术 ,
将 极 大 解放 人 的 脑 力 ,
拓展人的 智慧 。
工 程 建 造 将 迎 来 又 一 次 颠
覆性 变 革 ,
必 然从 工 业化 、 信 息化 ,
融 合发 展 为 更 高形态 的 智 慧 化。
我认为 ,
智 慧 建造 是在 设计 和施工 建造 过程 中 ,
造 技 术 、 工 程 管 理 与 信 息 化 等 领 域 的 工 程 实 践 与 研
究 , 兼 任 中 国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化 协会 副 理 事 长 等 职 务 。
1 6
工 程 建 设 标准 化 _ 2 0 1 9 年 第 2 期
人 物 访 谈
Exc
,
记
者 :
您 在 颁奖 典礼 上 发 表 了
《 智 慧 建造开 启 工 程建设行业 发展新 时代 》
的 演讲 ,
您 能 谈 一下 对 智 慧 建 造 的 理
解 吗?
毛 志兵 : 当 前 第 四 次 产 业革 命 大 潮 已 汹 涌 而至 席卷 众 多 领 域 。 不 同 于 以 往 的 是 这 次工 业 革命 主 要 基 于 互 联 网 、
,
,
表 彰 通过 科 技 创 新 推 动 工 程 建设 业 转 型 的 行 业 领 军 人 士 您最 终获 奖 向 您 祝 贺 请您 具体谈 一 下在 您 看 来 获得 这
,
,
!
个 奖励 的 价 值体 现在 哪 里?
毛 志 兵 全 球 程 建 设 业 卓 越 大 赛 美 国 欧 特 克 20 1 8 :
工
M B I
由
A C D C (
ut od e sk ) 、
o
ns
tr
u
ct i
o n
v e i
、
S mart
e t i
i
s
联 D e v i
和惠普
HP
(
)
合举 办 ,
涵盖 了 工程 建 设的 各 个 领域 ,
由 全球 1 5 位独 立 评 委组 成 的 评 委会 评审 保 障 了 独 立 性 ,
l
us
ve i
n I
e v t
r
i
e w
记 者 近 期 喜 闻 您获 得 了 20 1 8 全 球 工 程 建设 业 卓 越 B M 大 赛 年度 创 新 者 奖 该 奖 项 旨 在 推 动 工 程 建设 行 业 的
:
I ,
科 技创 新 与信息 化应 用 水平 被誉 为 国 际 建设 行 业 “ 奥 斯卡 ” 奖 。 “年度 创新 者 奖” 是该大 赛开展 六 年 来设 立 的 新 奖项
建 设 行业 持 续推 动 科 技 创新 和 工程 信息 化 取得 的 成 就 。
在本 次 全球 工 程 建设 业
BM I
大赛上 共有 27 个项 目 进入决赛
,
中 国 的 8 个项 目 最 终 入 围 ,
占 比近 三 分 之一 ,
并 有 两个 项 目 获得 大赛一等奖 ,
成绩 斐然 。 此外 ,
为 嘉 奖 中 国 企 业 对
全球
BM I
技术 推 广 应用
的 贡献
会议 主 办 方特 别 设 立 中 国 区参 赛作 品 表彰 奖
中 建 集 团 有 8 个 施 工 项 目 获 奖 。 这 表
,
,
明 中 建集 团 等我 国 建筑业领 先 企业 大 力 实 施创 新 驱动
在
BM I
技 术创 新谈
E
xc
u
l
s ve i
n I
v e e t r
i
w
DOI :10. 13924/ j .cnki . cecs . 2019. 02 .003
智 慧 建造开启 工程建设行业 发展新 时代 访 — 中 国 建筑股份有 限公 司 总 工 程师 毛志 兵
本刊 编 辑 部
,
,
进一 步 提 升人 的 创 造 力 和 科 学 决 策 能 力 实 现 更 高 效 率 、 更 优 品 质 。 从 外 延 范 围 看 智 慧 建造 覆 盖 建 筑 、 基 础 设 施
,
,
等土 木 工 程各 个 领 域 既 影 响 施 工 又作 用 于 规 划 、 设计 、 运 维 等其 他 各 个 环 节 不 仅 变 革 建 造 模 式 还 将 改 变 企
和 权 威 性 。 我 有 幸 从 来 自 全 球 40 个 国 家 的 6 0 位 竞 争 者 中 胜 出 , 成 为 全 球首 位 获 得 年 度 创 新 者 大 奖 的 个 人 。 该 奖 项
虽 然 名 义 上 奖 励 的 是 我 个 人 , 但 实 质 上 更 体 现 了 我所 在 的 中 国 建筑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 简 称 , 中 建 集 团 ) 以 及 中 国 工 程
人 物简 介 毛志兵
【
】
,
中 国 建 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总工 程师 ,
教授 级高级 工 程师 ,
中 组部 直接联 系 的
专 家 享 受 国 务 院 政 府 特 殊津 贴 英 国 皇 家 特 许 建
,
,
造 师 学 会 资 深 会 员 、 中 国 区 主席 。 长 期 从 事 工 程 建
:
,
,
助 信 息 技 术 扩 大 人 的 视 野 、 拓 展 人 的 感 知 能 力 以 及 增 强 人 的 部 分 技 能 。 比 如 现在 智 慧 工 地 就 大 体 处 于 这 个 阶段 。 ,
采 用 现代 先 进技 术 手段 与 装 备 ,
通过 人机 交 互 、
感知、
决策、
执行和反馈 ,
提高 效 率 和 品 质 的 工 程活动 。
从本 质特 征 看 ,
智慧 建 造 是通 过应 用 先进 技 术 与 装备 实现更 大 范 围 、 更 深层次 对人 的替 代 , 并从 体力 替代逐步发 展到 脑力 增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