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是《羊脂球》,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B. 《马说》《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分别是韩愈、柳宗元、苏轼,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C. 谥号,是古代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事迹和品德给予的称号。

如欧阳修被称为“欧阳文忠公”,韩愈被称为“昌黎先生”。

D.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

【答案】 C【解析】【分析】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

韩愈的谥号是“文”,“昌黎先生”是世称。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

请补全下列回目。

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_______②_______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③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_______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答案】 D;A;E【解析】【分析】①“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出自名著《儒林外史》第三回,“胡屠户”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中的人物,“识同科”与“拔真才”不对应。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②“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出自名著《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二十五回:镇元仙赶捉取经僧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都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用设喻阐述道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上下联分居右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如“大兄、子、贤弟、先生”等。

【答案】 C【解析】【分析】C.错误,对联尾字为“仄起平落。

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

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

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

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等。

B. 在我国古代,“始龀”指孩童四五岁,“加冠”指男子十八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C.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对联,亦称“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等特征,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答案】 B【解析】【分析】B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

“始龀”指孩童七八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

故答案为:B。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班级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1)【诗海撷趣】晓文同学从《经典诵读》上抄录了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请简要说说这两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2)【文化探究】“雨水”“白露”“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时节。

请仿照示例,从“白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3)【妙语评析】央视天气预报主播概说天气状况时,这样描述:“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句话妙在何处?请作简要评析。

【答案】(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3)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过去一周以晴好天气为主的特征。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

(1)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诗句分析物候知识的能力。

这两句诗写出了寒冬梅花傲然挺立的形象。

(2)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要选准自己把握准确的节气,二是要结合示例进行解释,即使不能答准节气内容,也要根据示例和节气的字面意义进行解释。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试卷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分类汇编(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 )A.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C. “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是古今异义。

D. “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

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

【答案】 A【解析】【分析】A.错误,“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

故答案为:A【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下列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它率意灵动体式全无定法,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B. 张老师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经霜更知秋水明”,下联是“历劫方显钢骨硬”。

李老师说上下联挂反了。

李老师的判断是对的。

C.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按照传统的习俗人们通常会去登高,然后喝一些雄黄酒,到了晚上还会一起去赏月、猜灯谜,活动丰富多彩。

D. 小明在家不爱学习,妈妈教导他说:“我今年40岁了,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我知道学习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你要改正啊!”【答案】 B【解析】【分析】A项错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项正确。

C项错误,赏月、猜灯谜不是重阳节的习俗。

D项错误,知天命表示年龄“五十岁”。

故答案为B。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错在“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正确的说法是: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阴,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阳。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

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

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

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

2020-2021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B.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D.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答案】 C【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C【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诚子书》《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中的书”“说”“铭”“记”“序”“表”都是古代的文体。

B.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小满之后是芒种,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

C. 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如: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D.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颖的《黄鹤楼》而闻名)、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

【答案】 B【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

B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佛罗伦萨画室的唯一作品是《胜利者》。

B.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英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抒情性散文作品。

C. 《傅雷家书》中,傅雷除了谈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谈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傅聪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 《昆虫记》以人性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重点介绍了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答案】 B【解析】【分析】文学名著题,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

B项,《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

这是一部纪时性作品。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

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出处、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

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2.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过年有“除旧”“守岁”等各种习俗。

然而随着最近几年过洋节风气的盛行,过中国年的“年味”渐淡。

为增加我国传统的“年味”,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下列建议中不是很适合的一项是()A. 写春联贴家门增加过年喜庆气氛。

B. 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以庆贺新年。

C. 全家人驾车出游过有意义的新年。

D. 街坊邻居之间互相道个喜拜个年。

【答案】 C【解析】【分析】写春联,挂灯笼舞狮子放爆竹,街坊道喜拜年这几种都属于传统习俗,有“年味”。

驾车出游属于现代。

故选C。

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平时注意文化常识的积累,考生在做该题时要明确题干的内容和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注意对选项进行仔细的辨析。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及答案)

2020-202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练习题(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诗经》是“五经”之一,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按乐曲的性质可以分成风、雅、颂。

“风”是各地民歌民谣,“雅”是正统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B.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折柳”代表“惜别”,“归雁”代表“思乡”,“莲花”代表“高洁”,“菊花”代表“隐逸”。

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位代父从军、勇敢无畏、不慕荣利的女英雄形象。

D. 《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和《桃花源记》中的“晋太元中”是用了皇帝的年号纪年,而《己亥杂诗》中的“己亥”用的是干支纪年。

【答案】 C【解析】【分析】C.“它是汉朝的一首乐府民歌”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

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故答案为: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班级开展了“气象物候”专题学习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1)【诗海撷趣】晓文同学从《经典诵读》上抄录了王安石《梅花》中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请简要说说这两句蕴含的物候现象。

(2)【文化探究】“雨水”“白露”“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时节。

请仿照示例,从“白露”“霜降”中任选一个加以描述。

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水时节,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3)【妙语评析】央视天气预报主播概说天气状况时,这样描述:“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阳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这句话妙在何处?请作简要评析。

【答案】(1)寒冬里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白露时节,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时节,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七年级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题训练含答案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是我国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

C.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在重压下的纯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D.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著名文学家。

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

【答案】 A【解析】【分析】A项,有两处错误一处年代不对《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杰出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极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不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另外一处是描写重点不对,本文重点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反映以及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而不是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故答案为:A【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九年级(1)班开展“气象物候”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看云测天气】云层现象:在夏天,积云迅速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请根据以上云层现象,向小明同学解释该云名称及天气将如何变化。

(2)【参观气象局】九(1)班同学在实践活动中参观了泰兴市气象局,了解了风云2号气象卫星预测天气的原理,临分别时准备送一幅对联给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对他们工作的内容和意义表示赞扬。

下联已经拟好,请你对出上联。

上联是:________下联是:收玉棉金谷。

(3)【解气候现象】夏天,有些人往往喜欢到庐山去旅游避暑,请用所学的物候知识来解释原因。

【答案】(1)小明同学,你看那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有时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

(2)测晴雨天象;看风云变幻;察风云天气(3)这是因为气候与地势高下有关,庐山海拔较高,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

根据题目的要求,首先要理解相关的“物候知识”,然后再解决问题。

第(1)小题考查学生根据云的变化判断天气的能力。

根据对云和天气的关系的了解和给出的天气特点可以知道,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的可能。

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

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③词性相对。

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④结构相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

⑤内容相关。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

根据天气预测和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拟写即可。

第(3)小题考查学生对物候知识的掌握能力。

根据影响物候的几个因素可以知道,庐山海拔较高,在高下差异的作用下,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所以,夏天有些人往往喜欢到庐山去旅游避暑。

故答案为:(1)小明同学,你看那积云向上突起,形成高大的云山,这样的云叫积雨云,积雨云出现,将会有雷雨天气,有时甚至有冰雹或龙卷风。

(2)测晴雨天象;看风云变幻;察风云天气(3)这是因为气候与地势高下有关,庐山海拔较高,夏天温度比平原地区低。

【点评】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

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是指对联写作的一些基本规则和格式,其核心要求是对仗。

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3.“临近毕业,想以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纪念下我的大学生活,也留供大家记忆的过往,同时更多的是感恩母校多年来的培养与教育”某大四学生魏重阳这样说。

爱好画画,擅长摄影的24岁男孩魏重阳,希望在毕业前,用一支笔记录下学习4年的美丽校园,珍藏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1)魏重阳将手绘完毕的学校景观发布到个人微博上,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和评价。

请写出你的赞语。

(2)如果让你收集有关名人是如何度过青春的,你将用哪些方法收集?(至少列举两种)(3)青春易逝,青春美好。

请写一句有关青春的赠言送给你的朋友。

【答案】(1)极具创意的纪念方式,让我们无比怀念。

谢谢你的画让我们又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2)采访、上网查找、查阅书籍等。

(3)请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时节里留下汗水,留下希望,留下拼搏的足迹,让我们高呼:理想万岁,青春无悔。

【解析】【分析】(1)注意情形是“魏重阳将手绘完毕的学校景观发布到个人微博上”,让你写出赞语。

要赞赏“手绘的学校景观”的独特之处和对欣赏者的意义。

(2)方法很多,可选其中两种。

此题考查知识积累的途径和手段。

(3)写一句青春的赠言。

首先要考虑好写给谁,在内容上要说些鼓励的话,最好在语言上也用些修辞。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阳光中学开展了“爱护鸟类,呵护自然”的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有同学查阅了《说文解字》,知道了“鸟”的意思是长尾飞禽的总称;还有同学找到了关于汉字“鸟”的字体演变过程的一张图片。

①甲骨文②金文⑥行书⑦草书(1)根据有关“鸟”的解释和古文字的写法来推测,这个字的造字方法是()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2)根据汉字的演变过程,选出③④⑤横线上对应的字体()A. 隶书篆书楷书B. 篆书隶书楷书C. 楷书篆书隶书D. 楷书隶书篆书。

【答案】(1)A(2)B【解析】【分析】第一小题考查造字方法。

第二小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1)本题考查造字方法。

常用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假借。

根据甲骨文的鸟字可知,这种文体是模拟了鸟的形状,所以造字方法是象形。

故选A。

(2)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根据图中各个字体的形状和特点可知,第三种写法为小篆,第四种写法为隶书,第五种写法为楷书,故选B。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5.“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是一位自尊自强的女性,我们在名著阅读也读到了这样的女性,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秋瑾是一位自尊自强的女性,我们在名著阅读也读到了这样的女性,如________笔下的简·爱,施耐庵笔下的________,还有李汝珍笔下的________。

【答案】夏洛蒂·勃朗特;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唐小山(唐闺臣)、孟紫芝【解析】【分析】《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

施耐庵笔下的名著《水浒传》典型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三位女英雄”: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

二类是奸邪女子:潘金莲、王婆、阎婆惜等。

三类是弱势女子:林冲娘子金巧莲、金翠莲等。

李汝珍的《镜花缘》是一部闪耀着女性光辉的长篇小说。

唐小山(即唐闺臣)是作者心中无可争议的女主角,而另一位女子孟紫芝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又一人物,甚至在作品的下半部分风头盖过了唐闺臣成为主角。

故答案为:夏洛蒂·勃朗特;顾大嫂(孙二娘、扈三娘);唐小山(唐闺臣)、孟紫芝【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的积累能力。

阅读文章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记住重点人物及人物的特征等,答题时不能张冠李戴。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

《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

《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例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

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A. 忆江南大江东去酹江月B. 忆江南酹江月大江东去C. 忆秦娥大江东去酹江月D. 忆秦娥酹江月大江东去(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A.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李清照)B.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C.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D.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毛泽东)【答案】(1)A(2)D【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段的阅读理解能力。

题干所给文段主要叙述词牌的缘起,告诉我们词牌是怎么来的。

结合对文章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通过文中所举的一些完整例子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结合文中一些句子使用的关联词起到的引导作用,以及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所以,我们能得出《忆江南》、《大江东去》和《酹江月》的答案。

(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

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来源,通过词牌的来源,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

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

故答案为:(1)A(2)D【点评】把握词牌名即可。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下面是电视剧《三国演义》某一回目的插曲民得平安天下安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百姓何故遭离乱欲渡长河少行船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风飒飒路漫漫抚剑昂首问苍天古来壮士多苦厄鲲鹏何日得高旋臣子不能建基业老去无颜对祖先民相随志愈坚不整乾坤心不甘马迟迟路漫漫暮云苍黄雁声寒汉武秋风辞意健英雄何须叹华年得道多助功成就愿见生民尽欢颜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纵相别挥手去仁爱常存天地间【材料二】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