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冷凝器系统设计(完全表格)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风冷、水冷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教程风冷、水冷
380 150
10
6 10
40
20 30
8
8 8
建筑物
卫生所、诊所 理发室、美容院 地下 百货 商店 中间层 上层
冷负荷W/m2
显冷负荷
130 110 150 130 110
总冷负荷
200 200 250 225 200
逗留者 m2/人 10 4 1.5 2 3
照明 W/m2 40 50 40 60 40
第二步:水系统水管管径的计算
在空调系统中所有水管管径一般按照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D(m)=
L(m3/h)
0.785x3600xV(m/s) 公式中:L----所求管段的水流量(第一步已计算出) V----所求管段允许的水流速 流速的确定:一般,当管径在DN100到DN250之间时,流速推 荐值为1.5m/s左右,当管径小于DN100时,推荐流速应小于 1.0m/s,管径大于DN250时,流速可再加大。进行计算是应该 注意管径和推荐流速的对应。
三、冷却塔的选择
1、冷却塔的主要形式
圆形逆流冷却塔
方形横流冷却塔
当然冷却塔的分类形式还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冷却塔的结构
3、冷却塔设计选型

1、冷却塔台数与制冷主机的数量一一对应, 可以不考虑备用; • 2、冷却塔的水流量 = 冷却水系统水量×1.2; • • 举例:假设空调系统冷却水量为160m3/h,那 么冷却塔的冷却水量=160 ×1.2=192 m3/h,根 据就近原则,选择冷却塔参数表中冷却水量为 200m3/h 的冷却塔。





空气处理机组主要用于处理室内空气和供新风,一般有空调工况 和新风工况两种工作状态。 空气处理机组的选择一般由三个主要参数决定:风量、表冷器排管数和机 外余压。 先根据系统需要的风量确定空气处理机组的型号,然后根据需要提供的冷 量来决定其排管数,如此便可确定。根据系统需要的余压要求确定余压。 空气处理机组一般有吊顶式和落地式两种。落地式包括立式和卧式两种。 另外机组的送回风方式也有多不同。徐根据建筑情况和建筑业主要求进行最 终的确定。 注意:空调工况的制冷(热)量比新风工况时要小。

风冷模块系统风冷螺杆系统与水冷螺杆机组系统对比表

风冷模块系统风冷螺杆系统与水冷螺杆机组系统对比表

风冷模块系统风冷螺杆系统与水冷螺杆机组系统对比表风冷模块系统风冷螺杆系统与水冷螺杆机组系统对比表在暖通行业,冷却系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比分析三种常见的冷却系统:风冷模块系统、风冷螺杆系统和水冷螺杆机组系统。

通过对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场景的阐述,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对比表格。

一、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1、风冷模块系统风冷模块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压缩机吸入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后排出高压制冷剂蒸气。

高压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

液体经过节流装置,压力降低,变成低压蒸气。

低压蒸气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完成吸热降温过程。

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和停机控制。

2、风冷螺杆系统风冷螺杆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螺杆式制冷机和控制系统组成。

压缩机吸入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后排出高压制冷剂蒸气。

高压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

液体经过节流装置,压力降低,进入螺杆式制冷机。

在制冷机中,液体制冷剂经过膨胀阀节流,进入制冷机中的蒸发器完成吸热降温过程。

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和停机控制。

3、水冷螺杆机组系统水冷螺杆机组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水冷换热器和控制系统组成。

压缩机吸入低压制冷剂蒸气,压缩后排出高压制冷剂蒸气。

高压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

液体经过节流装置,压力降低,进入水冷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液体制冷剂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吸收热量,完成吸热降温过程。

控制系统负责整个系统的启动、运行和停机控制。

二、性能比较1、制冷量风冷模块系统的制冷量通常在数千瓦到数百千瓦之间,适用于中小型空调系统。

风冷螺杆系统的制冷量较大,可达数百千瓦到数兆瓦,适用于大型工业制冷和商业制冷领域。

水冷螺杆机组系统的制冷量也较大,可覆盖数十千瓦到数百千瓦的范围,适用于中大型空调和工业制冷领域。

2、能耗风冷模块系统和风冷螺杆系统的能效较高,能达到较高的COP(能效比)值。

空调器制冷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图文解析(简单易懂值得收藏)

空调器制冷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图文解析(简单易懂值得收藏)

空调器制冷系统原理及常见故障图⽂解析(简单易懂值得收藏)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基本原理空调器的制冷零部件介绍制冷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制冷系统案例分析与讨论家⽤空调⽅案设计及常⽤专业术语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基本原理⼏个重要概念:焓:⽤于流体,指特定温度作为起点时物质所含的热量。

1标准⼤⽓压,0℃的焓值为0.焓随流体的状态、温度和压⼒等参数变化,当对流体加热或加给外功时,焓就增⼤;反之,流体被冷却或蒸汽膨胀向外作功,焓就减少。

熵:是⼀个导出的热⼒状态参数,当制冷剂吸收热量时,熵值必须增加,反之放热时,熵值减少;熵值的变化,可以判断制冷剂与外界之间热流的变化。

节流:指流体通过狭⼩截⾯时压⼒降低,不作外功,⽽且节流前后⼀定距离处的速度不变的过程。

如果制冷剂通过的电⼦膨胀阀,由于冷媒流速较⼤,通过阀门截⾯的时间短,冷媒基本来不及与外界进⾏热交换,这种情况当作绝热节流处理。

临界状态:在饱和状态中,液态和⽓态两相共存。

但当饱和温度继续升⾼,到达某⼀温度时,物质的液相和⽓相的区别就会消失,这时液相不再存在,此时对应状态点为临界点。

显热和潜热:显热是指物体被加热或冷却时只有温度变化⽽⽆相变(或形态变化)时所得到或放出的热量;潜热是指物体相变⽽温度不变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空调器的制冷循环流程进⾏制冷运⾏时,来⾃室内机蒸发器的低压低温制冷剂⽓体被压缩机吸⼊压缩成⾼压⾼温⽓体,排⼊室外机冷凝器,通过轴流风扇的作⽤,与室外的空⽓进⾏热交换⽽成为中温⾼压的制冷剂液体,经过⽑细管的节流降压、降温后进⼊蒸发器,在室内机的风扇作⽤下,与室内需调节的空⽓进⾏热交换⽽成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体,如此周⽽复始地循环⽽达到制冷的⽬的。

空调器的⼯作原理流程图(制冷)单级压缩蒸⽓制冷循环空调器的制热循环当进⾏制热运⾏时,电磁四通换向阀动作,使制冷剂按照制冷过程的逆过程进⾏循环。

制冷剂在室内机换热器中放出热量,在室外机换热器中吸收热量,进⾏热泵制热循环,从⽽达到制热的⽬的。

多联机冷凝器结构

多联机冷凝器结构

多联机冷凝器是多联式空调系统中负责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部件,其结构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 翅片盘管:冷凝器的核心部分是由铜质或铝质制成的盘管,盘管内部流经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盘管外壁上设置有大量的薄金属翅片(又称散热片),这些翅片可以极大地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与环境空气的接触效率。

2. 风机:在冷凝器外部安装有风扇,用于强制空气流过翅片盘管表面,促进制冷剂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加速制冷剂的冷凝过程。

3. 框架及固定结构:冷凝器由坚固的金属框架支撑并封装,确保整体结构稳定,并且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室外环境中。

4. 电子膨胀阀(相关组件):虽然不是直接构成冷凝器的一部分,但在多联机系统中,电子膨胀阀紧邻冷凝器之后,用于精确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和压力。

5. 连接管路:冷凝器两端通过管道与其他系统部件(如压缩机、干燥过滤器、蒸发器等)相连,形成完整的制冷循环回路。

6. 防护装置:为了防止灰尘和其他杂物进入,以及保护翅片不受损坏,冷凝器可能还会配备防护网罩或滤尘网。

7. 化霜功能相关组件:在具备制热功能的多联机系统中,冷凝器工作时可能会结霜,因此会有相应的化霜控制元件,如化霜感温包,用于监测温度变化并触发化霜程序。

8. 壳体与密封件:整个冷凝器单元采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材料制成外壳,内部设计有必要的密封件以确保系统的气密性,防止制冷剂泄漏。

总结来说,多联机冷凝器是一个精密的换热设备,其设计旨在高效地将制冷剂中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从而完成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暖通空调制冷原理主要部件及水系统设计

暖通空调制冷原理主要部件及水系统设计

暖通空调制冷原理主要部件及水系统设计暖通空调是指通过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和压力等参数,以提供一个适宜舒适的室内环境为目的的系统。

而制冷则是暖通空调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空气温度以达到室内的舒适度要求。

主要部件及其功能:1.蒸发器:将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并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

2.压缩机:通过机械方式将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

3.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冷凝为高压液态冷媒,并释放热量到室外环境。

4.节流阀:用于控制压力降低,将高压液态冷媒调节为低压液态冷媒,同时使冷媒的温度下降。

水系统设计是暖通空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是通过水来传递和调节热量,以实现室内环境的调节。

水系统设计包括供水和回水系统,主要包括供水管道、水泵、水箱、冷却塔、冷却水管道等部件。

供水系统负责向各个冷却设备提供冷却水;回水系统则负责将冷却设备中的冷却水回收并送回水箱循环使用。

水系统中的水泵主要用于水的输送,通过增加水流速度提高水的输送能力。

水箱则负责储存冷却水,以满足不同需求下的供水量。

冷却塔则是将热水冷却的设备,通过将热水与冷气进行对流传热,使冷却水的温度下降。

在水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供水和回水的水路设计、水压的调节、水温的控制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

总结起来,暖通空调制冷原理主要是通过冷媒的蒸发和冷凝过程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其主要部件包括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节流阀等。

水系统设计则是通过水来传递和调节热量,以实现室内环境的调节,其主要部件包括供水和回水系统、水泵、水箱、冷却塔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能够实现暖通空调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运行。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内部设计人员--柳汽设计规范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内部设计人员--柳汽设计规范

Q/LQB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QB C-230—2014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s of condensers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2014-10-16发布2014-10-25实施前言本标准规范汽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与贮存要求。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中心电子电器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俊、刘晓宇、彭田生、李雁、姚帅、杨文虎、胡明贵。

本标准首次发布。

空调冷凝器总成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空调冷凝器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东风牌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QC/T 238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LQB C-139 汽车部件可回收利用性标识(乘用车)Q/LQB C-140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乘用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凝器 condenser将气态制冷剂冷却并冷凝为液体的热交换器。

3.2制冷剂 refrigerant在制冷系统中传热用的介质。

4 技术要求4.1 一般要求4.1.1 冷凝器总成及内部相关的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和安装,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1.2 冷凝器总成的外表面应光洁、无堆积焊渣、无伤痕锈迹及其他有害缺陷,冷凝器芯体翅片焊合率应大于98%;翅片倒伏不应超过2处,且每处不应大于1 cm2;不应存在表面碰伤、擦伤、油漆剥落等损外观的缺陷。

空调冷凝器除水设计规范

空调冷凝器除水设计规范

空调冷凝器除水设计规范
在中央空调的冷冻水、冷却水、冷凝水三个水系统中,一般设计对冷冻水及冷却水系统相当重视,施工时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及试压等环节也做的比较周到,运行一段时间后所出的问题较少,而对冷凝水系统的关注则相对差一些,酒店类建筑大部分空调末端安装在天花板上,由于冷凝水排放所出问题的滞后性,往往在打湿天花板造成损失后才能发现问题,因而对冷凝水的排放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冷凝水管水平安装确保1/100的倾斜度(管道不能弯曲),水平排水管吊支架间隔为0.8-1m,如果间隔过大冷凝水管会产生下垂弯曲,形成气袋而无法顺利排水。

3、在冷凝水主管道的末端或中间部位设置排气管以利于排水流畅,排气管口的位置要高于排水系统中最高室内机的水位,防止水从排气孔溢出,同时排气口的开口需朝下,以防止灰尘或垃圾进入排水管内。

4、冷凝水支管汇流到横管时尽量从上部连接,如从水平方向连接冷凝水容易回流;同样冷凝水支管也不能水平接入竖管,应采用斜三通或落水弯头与竖管连接;在两支管合流处,应避免用三通直接把左右两侧的冷凝水管对接而造成对冲,应该用错位的方法连接。

5、对于有提升泵的室内机,可以通过提高排水的水位来达到更理想的排水效果。

6、高静压型室内机冷凝水出水口为负压,安装是必须采用存水
弯头,以防止排气受气流的阻力导致排水不畅,甚至室内机出风口水飞溅。

7、冷凝水满水试验:排水管配管完成后向整个冷凝水管道注满水,检查管道连接部分有无渗漏水现象。

(满水试验前,排水管连接部位
不保温,待满水试验后再修补)。

8、冷凝水排水试验:在冷凝水管系统内注入一定量水,必须保证排出的水至少占注入量的70%以上才合格。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的构造一、压缩机汽车空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胀阀、节流管(用于孔管系统结构)、蒸发器、导管与软管、观察窗等组成。

1)压缩机压缩机俗称空调泵,其作用是使制冷剂保持循环。

压缩机的吸气侧抽吸制冷剂蒸气,制冷剂流过压缩机的出口或排放侧时加压( 温度也随之升高),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被压出压缩机而流入冷凝器。

功能:压缩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使系统内建立低压区,二是使制冷剂和冷冻油循环,把制冷蒸气从低压压缩至高压,两种功能同时完成。

①低压条件压缩机入口处的制冷剂处在低压状态,可使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流出,使节流装置中适量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空调系统中膨胀阀出口到压缩机入口之间是低压状态。

②压缩制冷剂压力的上升会使制冷剂所含热量增加,这对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放热是必要的。

高压状态存在于压缩机出口到膨胀阀入口之间。

分类:目前使用的压缩机根据工作方式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两种,应用最多是往复式。

压缩机实物图工作原理:(1)定排式往复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的每个活塞均配备有一组吸气阀和排气阀及阀片。

当一只活塞处于进气行程时,则另一只活塞处于压缩行程。

通过吸气阀,活塞将制冷剂吸入气缸,然后在活塞的作用下,制冷剂经过排气阀排出去。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处于进气行程时,由于活塞的吸力作用和排气阀上方的较高压力作用,排气阀保持关闭。

同时,吸气舌簧阀开启,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

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即处于压缩行程时,制冷剂经过排气阀排出,而吸气阀在相同的压力作用下保持关闭。

压缩机将系统的低压侧与高压侧分割开来。

进入压缩机的是一种低压并略微过热的制冷剂蒸气。

当制冷剂离开压缩机时,它是一种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气。

冷冻润滑油存放在压缩机的油底壳内,以便保持曲轴连杆和其他内部零件的润滑。

(2) 往复式变容量压缩机(分压力调节式,电磁阀调节式两种)①压力调节式变排量压缩机原理:压力调节式变排量压缩机的旋转运动由输入轴传递给驱动连杆机构,驱动连杆机构通过斜盘将旋转运动转换成5 个连杆的轴向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3 8.8
局部阻力修正系数
k
0.5
修正长度
Lcc
m
13.2
分液毛细管压降/冷 凝器压降
1
分液毛细管内径
din
mm
3
分液毛细管长度
Lcap
mm
79
(需查找一般取值范 围)
K
Vy=2.5~3.5
35
m=
vy=
K=
1.5
23.97207715
0.546
(取0.2~0.5m/s)
5
10
12
2
迎风面积
Fy=W*H
迎面风速
Vy=Vf/Fy
回路设计
冷凝器出口体积流量
Veo=G*v4
冷凝器出口液体流速
uco
铜管通流面积
f=PI*(D-2δ)2/4
单管体积流量
Vep
回路数
Nc=Veo/Vep
回路数取整
Nc
每路铜管数
实际铜管分布
n1/n2/n3…
每路铜管数
Npc=Ns/Nc
每个流程长度
Sc=Npc*W
1
1
1
2
3
4
5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10/12
6
7
8
9
1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11
12
13
14
15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16
17
18
19
2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21
22
23
24
25
10
9.53 0.35 25.4 19.05 1.4 0.15 0.57388 0.02868 0.60256 30 13.46 12.13 20.14
冷凝器结构确定
根据外形确定的长度
W
铜管总根数 冷凝器排数
每排根数
实际铜管总根数 冷凝器高度
Ns=Ls/W Np Ng
Ng(取整) Ns=Ng*Np H=s1*Ng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26
27
28
29
3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31
32
33
34
35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36
37
38
39
40
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41
42
43
44
45
10
10
10
10
10
12
0.03883 414.4
t2s 2s
p2
h2s
P2 2
t2
v2
h2
t3 3
p3
h3 4
h4
p4
t4
v4
v5
5
h5
性能指标
项目 制冷量
单位质量制冷量
计算公式 Q0 q
oC KPa kJ/kg KPa oC m3/kg kJ/kg oC KPa kJ/kg kJ/kg KPa oC m3/kg m3/kg KJ/kg
mm m
mm m m2 m/s m3/s m/s mm2 m3/s
m
分液毛细管确定
换热管内径
Din=D-2δ
mm
单个流程长度
Lc
m
800 0.8 25.2 1 25.2 22 22 558.8 0.559 0.447 1.17
0.00002050 0.25
61.237 0.0000153
1.3 2 11 10/12 11 8.8
12
12
12
12
464748源自495010
10
10
10
10
12
12
12
12
12
确认换热量
Qkf
进风状态
t1
ts1
ρ1
冷风比
风量
Vf
进出风温差 出风状态
冷凝器结构参数 铜管规格
纵向间距 横向间距 翅片间距 翅片厚度 翅片面积/m 基管面积 单位管长面积 取经验换热系数 对数平均温差 所需换热面积 所需铜管总长
dt=Qkf/V/p/cp t2=t1+dt
D δ s1 s2 Sf δf Af Ap A=Af+Ap K DTm F=Qk/K/DTm Ls=F/A
单位 W
KJ/kg
80 2077 445 2077
86 0.01362
455.2 53
2077 267.2 251.62 2077 41.5 0.0009349 0.011111 251.62
R134a 3570 162.78
冷凝器计算
设计条件
冷凝温度
tk
oC
53
流量
G
制冷量
Q0
换热量
Qk
换热量/制冷量
kg/s W W
W/W W oC oC
kg/m3 (m3/h)/W
m3/h m3/s
oC oC
mm mm mm mm mm mm m2/m m2/m m2/m W/m2.oC oC m2 m
0.0219 3570 4465 1.25 4900.00
35 24 1.13 0.42 1875 0.521 8.2 43.2
冷凝器计算
4
3
5
2s
0
1
5.压缩机指示效率为 0.75
项目信息
型号
Delta9
状态点
参数
P0 0
t0
h0
v0
P1
1
t1
v1
h1
ηi=
0.75
COP3.05
单位 KPa oC kJ/kg m3/kg KPa oC m3/kg kJ/kg
R134a 636 7.8 408.1
0.03712 636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