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中冷凝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空调系统负荷计算方法

Qg—玻璃窗渗入热量
Qs—室外空气渗入热量
Qp—乘员散热量
Qen—发动机室传入热
(1) Qc: 通过车身传入车室的热量(包括顶部、侧围、地板)
Qc=Q 顶+Q 围+Q 底
=Kt(T 顶-T 内)St+ Ks(T 围-T 内)S s+Kf(T 底-T 内)Sf

T 顶、T 围、T 内:车顶、车围、车内的表面综合温度;
Af ,a
=
2 8.110−3
16 10−3
1 1.4 0.001
=
0.1851m2
/m
4) 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 Aa 为
Aa = Ab,a + Af ,a = 3.6 10−2 + 0.1851 = 0.221m2 / m
5) 百叶窗高度 hL 为
hL = 0.5 pL tg L = 0.5 1.1 tg27 = 0.2082mm
4、膨胀阀的选择:
根据蒸发器制冷量要求所需膨胀阀的规格为:Qo/3861 (冷吨)=1.15T 根据安装位置及对系统的感应速度,选用 1.2T H 型膨胀阀。
四、 压缩机的设计
1、确定压缩机的排量,根据公式:
Vc=Qo/(hd-hs) 根据前面蒸发器部分的计算结果和我们的经验,我们估计在压缩机进口处的冷媒温度 为 7℃,冷媒低压侧的压力损失共约 0.03MPa。根据 R134a 在 0℃时的蒸发压力为 0.29269MPa,可以算出在压缩机进口的冷媒压力为 0.26269Mpa。 根据以上分析的数据,可以查出在压缩机进口处 R134a 的比容为 0.076627m3/Kg。于是 可以计算出冷媒的体积流量为: Vs = 0.076627×0.0504 = 3862 cc 同时,Vs 与压缩机理论排量 Ls、压缩机转速 n 和压缩机容积效率 h 之间的关系如下:

空调冷凝器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空调冷凝器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空调冷凝器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背景随着气候变暖和建筑设计的发展,空调系统在现代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冷凝器管是空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直接影响着空调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空调冷凝器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以便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运行效率。

2. 施工方案2.1 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冷凝器管材料是确保系统耐久性和效率的重要步骤。

在选择材料时,建议考虑以下因素:- 耐腐蚀性能:选择具有良好耐腐蚀性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铜管。

- 导热性能:选择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以提高系统热交换效率。

- 维护便利性:选择易于安装和维护的材料,以降低维护成本。

2.2 安装技术冷凝器管的安装技术对系统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安装技术:- 焊接:采用适当的焊接技术将冷凝器管连接到空调系统中。

- 固定支架:安装固定支架以确保冷凝器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密封:确保冷凝器管的连接处进行有效的密封,以防止泄漏。

3. 技术措施3.1 清洁与维护冷凝器管的清洁和维护对于保持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措施:- 定期清洗冷凝器管:定期清洗冷凝器管以去除污垢和杂质,以保持热交换效率。

- 检查密封性能:定期检查冷凝器管的连接处是否有泄漏,并及时修复。

- 维护支架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冷凝器管的支架,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节能措施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节能措施:- 使用绝缘材料:在冷凝器管上使用绝缘材料,减少能量损失。

- 定期清洗和更换过滤器:定期清洗和更换空调系统的过滤器,以提高系统效率。

- 安装调温装置:安装调温装置,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冷凝器管的温度。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份空调冷凝器管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旨在帮助确保施工质量和系统运行效率。

在进行冷凝器管施工时,请根据这些方案和措施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和检查,以确保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源利用效率。

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匹配设计研究

汽车空调冷凝器的匹配设计研究

Ab ta t Th e f r a c f t e c m pe s r f ra t mo i i c n i o ig u d r c a gn 。 m sr c : e p ro m n e o h o r s o o u o b l a r o dt n n n e h n i g n e — i
s se c iy d y tm i a he e . s Ke r s a t mo i i—o d t n n ic n e s r c a g n o d t n Ima c i g d sg y wo d : u o b l 8rc n i o i g e i o d n e h n i gc n i o s th n e i n i
台 /, l- 大 学 学拄 ( e ̄业 自热科 学版 )
第2 5卷
间中处于极不经济 的状态或相当多的时间里无法充分发挥换热器 的换热能力。本文将探讨对直连式汽
车 空调 冷 凝 器 并 结 合 考 虑 变 工 况 性 能 的 匹配 设 计 。
关t 调, 车空谓 I 凝器 I 工况 ・ 设计 汽 狰 变 匹配
中田 分类号 , 43 83 U 6. 5 文 标讯码 l 献 A 文章编 号 l 0・0020 )1 130 356 (020・ 3・ 1 0 0 4
M a c ng de i f t t m o l i — o t hi s gn o he au o bie a r c ndii ni onde e to ng c ns r
维普资讯
第2 卷弟1 5 期
20 0 2年 2月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学 a < 然科学版) t自
J OURNAL OF HE IUNI RS TY FE VE I OF TEC HNOL OGY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设计分析

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设计分析

福 建 建 筑Fujian Architecture & Construction 2021年第04期总第274期No 04 - 2021Vol • 274空调系统冷凝热回收设计分析陈建胜(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361009)摘要:通过对几种常见的冷凝热回收方式及冷水机组温度控制的理论分析,提岀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包括热回收温度的确定,全热回收冷水机组宜设于优先 的位 在 水管上设 的流 流,空 水水源热泵的空 水不宜接至供水管。

关键词:冷凝热回收;部分热回收;全热回收;水热泵;预热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6135 (2021) 04 - 0082 - 05Design analysis of condeesing heat recovery i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CHEN Jiansheeg(Xiamen Hordos Architecture & Enoineegno Design Group Co. , Ltd. , Xiamen 361009)Abstract : Based on the theoreticct analysis o V severct common ways o V condensing hect recevea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o V chglers , some problems thc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design arc put roI•wag,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hect recevea temperature , the totct hect secevero chiges shall be located in the priorite paralleX position and electric valve shall be set on the cooling water pipe to control the tow and direction oV the refrigerant , the chilled water from chilled water source hect pump should not be connected to the chilled supply water pipe.Keywords : Condensing hect secever^ ; Partial hect secever^ ; Totct hect secever^ ; Wates source hect pump ; Preheatingo 引言水机的同时,需将大凝热 【室外,如 将此部分热量回收利用,减 环境的, 节 % 时存在空生活热水的需求,空 的冷凝热可回收用于加热生活热水。

多联机冷凝器结构

多联机冷凝器结构

多联机冷凝器是多联式空调系统中负责制冷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关键部件,其结构通常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 翅片盘管:冷凝器的核心部分是由铜质或铝质制成的盘管,盘管内部流经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

盘管外壁上设置有大量的薄金属翅片(又称散热片),这些翅片可以极大地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与环境空气的接触效率。

2. 风机:在冷凝器外部安装有风扇,用于强制空气流过翅片盘管表面,促进制冷剂与外界空气之间的热量交换,加速制冷剂的冷凝过程。

3. 框架及固定结构:冷凝器由坚固的金属框架支撑并封装,确保整体结构稳定,并且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室外环境中。

4. 电子膨胀阀(相关组件):虽然不是直接构成冷凝器的一部分,但在多联机系统中,电子膨胀阀紧邻冷凝器之后,用于精确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和压力。

5. 连接管路:冷凝器两端通过管道与其他系统部件(如压缩机、干燥过滤器、蒸发器等)相连,形成完整的制冷循环回路。

6. 防护装置:为了防止灰尘和其他杂物进入,以及保护翅片不受损坏,冷凝器可能还会配备防护网罩或滤尘网。

7. 化霜功能相关组件:在具备制热功能的多联机系统中,冷凝器工作时可能会结霜,因此会有相应的化霜控制元件,如化霜感温包,用于监测温度变化并触发化霜程序。

8. 壳体与密封件:整个冷凝器单元采用具有良好耐候性的材料制成外壳,内部设计有必要的密封件以确保系统的气密性,防止制冷剂泄漏。

总结来说,多联机冷凝器是一个精密的换热设备,其设计旨在高效地将制冷剂中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从而完成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动汽车空调水冷式冷凝器设计开发与试验研究

电动汽车空调水冷式冷凝器设计开发与试验研究

电动汽车空调水冷式冷凝器设计开发与试验研究摘要:随着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日益重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正迅速崛起。

电动汽车的普及使得相关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之一是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在电动汽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供乘车者的舒适性,还可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在电动汽车中,空调系统需要更高的效率,以减少电池能量消耗,并确保车内温度舒适度。

关键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冷凝器,设计开发电动汽车的兴起是因为它们使用电池来存储能量,这为零排放和低碳交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然而,电动汽车技术的成功也依赖于众多关键组件的性能,其中之一就是空调系统。

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需要更高效、更紧凑的组件,以减少电池的能耗,延长续航里程,并确保乘车者的舒适度。

冷凝器作为空调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

一、电动汽车空调水冷式冷凝器设计开发的重要性1.能源效率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满意度和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

空调系统是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消耗设备之一,因此,冷凝器的设计对能源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开发高效的水冷式冷凝器,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电能消耗,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2.环境的友好性电动汽车的广泛普及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效率,减少制冷循环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可以更好地实现电动汽车的环保目标。

3.乘车者舒适性电动汽车的成功也取决于用户的体验。

舒适的车内环境对于用户的满意度至关重要。

水冷式冷凝器可以更好地控制车内温度,提供更快速、稳定和均匀的冷却效果,增加乘车者的舒适感。

二、电动汽车空调水冷式冷凝器设计的试验研究1.目标明确我们在进行试验研究之前,需要明确实验的具体目标。

这可以包括确定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压降、制冷能力以及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等。

这些目标将有助于确保实验的焦点和有效性。

冷凝器的流路设计浅析

冷凝器的流路设计浅析

研究探讨Re s ea rc h/Dis cu s s io n33美的空调集团有限公司黄勇超侯泽飞冷凝器的流路设计浅析1引言提高空调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是制冷系统高能效设计通常采用的方法。

在空调器的设计制造过程中,为改善换热器的内部换热效果,常常采用高效内螺纹管、提高冷媒流速等方法;为改善换热器的外部换热效果,常常采用冲制的翅片、提高风速等方法。

本文探讨如何布置流路,利用冷凝器管路的逆流换热来提高换热温差从而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果。

文献[1]指出,在一般性的换热器流路设计中,在换热器两侧,冷热流体的相对流向一般有顺流和逆流两种。

顺流时,入口处两冷热流体的温差最大,并沿传热表面逐渐减小,至出口处温差为最小;逆流时,沿传热表面两冷热流体的温差分布较均匀。

在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当两种流体都无相变时,以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顺流的平均温差最小;当两种流体其中一相或两相相变时,逆流与顺流的平均温差一致。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在空调换热器的流路设计中,一般换热器流路设计的理论同样对空调换热器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冷凝器流路的逆流设计,是提高空调能效的重要方法。

文献[2]基于传热单元法,建立了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运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六种不同流程布置的二排管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推荐了“N 型”流路及改进的“Z 字型”流路。

文献[2]还指出,冷凝器流路布置中,重力的影响不可忽略。

因此,在回路中液体(或两相流体)应尽可能地从高处进入低处流出,以减少流动阻力。

文献[2]的这个设计思路,也是冷凝器流路的逆流布置必须考虑到的问题,但文中冷凝器流路的逆流设计思想不够明确。

在本文中,笔者在对冷凝器流路的逆流进行分析的同时,推荐几种逆流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

2冷凝器换热分析目前,空调冷凝器采用内螺纹铜管紧套翅片的结构,从换热方式[1]来看,翅片的表面与风进行热量强制对流交换,铜管作为热源传递热量给翅片。

因此,一张翅片表面有若干热源点,翅片表面就是一个有源温度场。

基于VB的轿车空调制冷系统冷凝器优化设计

基于VB的轿车空调制冷系统冷凝器优化设计

20 0 8年 9月
c S p.2 08 0
Vo . 2 No. 12 9
基于 V B的轿 车 空调 制 冷 系统 冷 凝 器 优 化 设 计
陈尹梅 , , 鄂加 强 杨黔 清 , 一 , , 蒋玉 秀 一 , 2
(. 1湖南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 院 , 长沙 40 8 ; . 102 2 柳州职业技术学 院 机 电工程 系 , 广西 柳州 550 ) 40 6
关 键

词 : 车 空 调 ; 冷 系统 ; 凝 器 ; 化设 计 轿 制 冷 优
中图 分 类 号 :438 +1T 1 ;B5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6 1 94 20 )9 o5 0 16 . 3 5 ;K 7 T67 2 A 17 —02 (08 0 一o 1 5
Opt a sg n Co d n e fCa r c n ii nng i lDe in o n e s r o r Ai- o d to i m
Re rg r to S s e s d n f i e a i n y t m Ba e o VB c n l g Te h o o y
C E i。 i ,EJ —in A G Qa.ig',J N ux H NYnme , i qag,Y N i q I GY .i , a n n 2 A u2
( . o eeoMehncl n uo ov ni en ,H nnU i rt, hn 1408 , l ; . eatet f 1 Clg f cai dA t te g er g ua nv sy C a a 1 2 C i 2 D pr n o l aa m i E n i ei 系统冷凝器优化 匹配及工作 效率 的提 高 , 采用 V B技术 对轿车 空调 制冷系统冷凝器进行 了优化设计 . 结果表 明 , 基于 V B的轿车空 调制冷 系统冷凝 器优 化设计对 轿 车空调制冷系统冷凝器优化 匹配 , 节约轿 车空调制 冷 系统 冷凝 器设计成 本 , 缩短研 发 时间 , 以及 提高产品工作效率等均具有 现实 意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凝器形式 冷却介质温升/ 冷却介质温升/oC 对数平均温差/ 对数平均温差/oC 氟利昂壳管冷凝器 3-5 6-7 氟利昂套管冷凝器 5-8 6-8
污垢的影响
污垢的影响
污垢的抑止
套管冷凝器
套管冷凝器
套管冷凝器
传热效果好,结构紧凑。 α≤1100w/m2 换热能力≤180kw 换热能力≤
壳管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立式
占地面积小,无冻结危险。不易结垢,对水质要求低。冷 水用量大。
壳管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卧式
水用量相对立式小,水质要求高。
壳管式冷凝器壳管式冷凝器-卧式
卧式壳管式中的传热管
低翅 片管 锯齿 管
翅片管的结构参数
翅片管
冷却水设计流速
冷却介质温升及对数平均温差范围
Ri ) + (
Aof Am

1 δ ) +( ) λf αko
= q / θm
K —基于外表面面积Aof 的总传热系数 Aof Ai − 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比
Ri − 水侧污垢热阻
δ −管壁厚度 λf − 管材导热系数
Am − 金属管壁平均传热系数
αko − 肋管表面的总换热系数
传热方程
形式变换为
空调系统中冷凝器和蒸发 器的设计、应用
过热蒸汽在冷凝器的放热过程
过热蒸汽冷却为干蒸汽 干蒸汽冷凝为饱和液体 饱和液体进一步冷却为过冷蒸汽
冷凝器的类型
空冷式 用于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 自然对流空冷冷凝器 强迫对流空冷冷凝器
冷凝器的类型
水冷式冷凝器 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清洗不便。 壳管冷凝器、壳壳管冷凝器、壳-盘管冷凝器、套管冷凝器、 板式冷凝器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管排修正系数计算
管排修正系数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卧壳式冷凝器软件计算流程
冷凝器的热负荷
小型全封闭压缩机 Qo=Qi+Qw-Ql Qw-电动机功耗,Ql-传到周围介质热量 电动机功耗,Q Qo=Qi(A+Btc) 28℃≤t 54℃ 28℃≤tc≤54℃, R12,A=0.9,B=0.0052 R22,A=0.86,B=0.0042 A=0.86,
冷却剂质量流量
Q L= Cp (tw2 − tw1) tw1、tw2 —冷凝器进出口温度(oC) Cp —冷凝剂比热(J / kg.K)
壳-盘管式
管内水,管外制冷剂。 换热能力≤ 换热能力≤50kw
空冷式冷凝器
强迫对流 自然对流
空冷式冷凝器
空冷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的并联
冷凝器的热负荷
热负荷 Qo=Qi+Qw=φQi Qi-蒸发器负荷 Qw-压缩机功耗 φ-系数 适合于开启式和制 冷量大于1.28kw 冷量大于1.28kw 的全封闭压缩机。
制冷剂和冷却剂间的对数平均温差
θo = tk − two
tw2 − tw1 θm = tk − tw1 ln tk − tw2 qo = K0θm = αkoθo
θo − 冷凝温度与管外壁面温度之差 θm −管内外介质的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系数
Ko = ( 1 Aof Ai )⋅ 1
αwi
+(
Aof Ai
q=
θm −θ0
1 aof δ aof α + ri a + λ a m wi i
q = αkoθo am − 低翅片管每米长翅根管面平均面积 am =
π (di + db )
2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冷凝器的设计计算
冷凝器的热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