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活动工作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社会活动工作计划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把社会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把社会领域教育作为幼儿园课程。

(一)人的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人类(尤其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又是其发展的内容。人的发展,不仅是指知识技能的增长,也指他的社会性的发展,包括掌握所属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习惯;学会与他人积极交往、友好相处;学会按照社会群体的期望和要求调节自己的行为;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个人和群体的关系,等等。这种社会性,是在幼儿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在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社会也应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幼儿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是指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因此,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教育,也必然成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建立和完善幼儿园社会教育提供了法规,政策及理论的空间

在1996年国家致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四大目标,其中涉及到幼儿社会教育。如“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通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这一目标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础和方向。它不仅涉及社会环境认知,还涉及幼儿的个性、品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此次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不再规定幼儿园教育的科目或领域,就意味着一切有利于促进幼儿德、智、体、美方面发展的课程组织类型都是可以采用的。这为社会作为一个专门的幼儿园教育领域提供了法规依据。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不同子以往的常识教育,也不等同子品德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常识教育。这是因为,以往常识教育中的社会常识,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内容中的知识层面,且更多地局限于社会环境中的社会机构、社会成员等方面。因此,它不能完整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更不能全面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不只是对以往常识教育的取代,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观念的革新和变化。

幼儿园社会教育也不等同于幼儿品德教育。这是因为,幼儿园社会教育是以幼儿情感——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而社会性是指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

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与社会道德密切相连的,是社会道德在人身上的具体化。由此可见,品德不能代表社会性,只是社会性中与社会道德相关的部分。它不可能泛指或涉及所有个人生活的社会属性,只能包含在社会性之中。社会性比品德有更宽泛的内涵。

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个体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三个方面。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认知,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幼儿在进行社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依恋感、自尊感、同情心、羞愧感、是非感、爱憎感等;社会行为技能主要是指交往、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方面的技能。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是相对独立的,在不同的教育活动中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活动目的主要在于增长幼儿的社会知识,有的活动重点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还有的活动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如小班活动“红灯停、绿灯行”,就侧重社会认知;大班活动“高兴的事儿大家听”则侧重社会情感的培养。但这三个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它们彼此之间互相渗透。可以说,在任何一个社会教育活动中,都存在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的整体影响或相互渗透,只是三者中有的明显突出,有的潜在不明显。第二节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一)目标制定的依据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在自身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即生命个体从呱呱附地的那一刻起,社会就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对其施加影响,期待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同时,幼儿为了自己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也总是在积极地适应社会,逐渐接受与内化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行为方式,并在自己的个性中显现出来。这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由此可见,确立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社会的要求、幼儿的发展及学科本身等几个方面。

1: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幼儿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幼儿社会教育必须注重幼儿的发展,虽然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因而至关重要。幼儿的发展,尤其是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确定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所要求的社会成员应具备的许多重要品质,都与情感——社会性的发展有关。尤其是幼儿健康人格的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塑造,都与幼儿情感——社会性的培养紧密相关。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表现出大致的规律和特点,这些反映了某个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制定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必须依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大致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学科本身

幼儿社会教育涉及的学科众多,如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

人类学、经济学等等。每一个学科中的基本目标或启蒙性目标,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如社会学中关于了解和理解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社会交往等目标,都将以最基本、最启蒙的形式影响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确定。又如人类学中关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应理解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并学会尊重他人的文化,这也会以最基本、最启蒙的形式体现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体系中。

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是指幼儿园社会领域所包含的特定现象、事实、规则及问题等基本的组成部分。它们依照一定的原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实现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一)对社会教育内容的分析

在教材附录中,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人际关系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家长、老师、小朋友等)的交往过程形成的相互关系。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规则、交往技能,以及交往中形成的自我意识、他人意识和相互关系。这些教育内容主要存在于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中。如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同伴间的交往,与教师的师生交往,以及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间的交往所提供的榜样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幼儿园与家庭相比,有着进行人际交往教育的诸多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帮助幼儿从小学习如何积极地对待别人、认识自己,如何与人和睦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