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学考试必备你懂得

合集下载

枪炮内弹道学-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枪炮内弹道学-武器发射工程教学大纲

《枪炮内弹道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431007课程英文名称:Interior ballistics of guns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适用专业:武器发射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5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武器发射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学位课。

它是研究内弹道问题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武器系统设计者必备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培养学生在武器系统设计过程中具有分析内弹道相关问题和具有解决武器发射中内弹道的安全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掌握枪炮内弹道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分析解法求解枪炮内弹道学的正反两方面设计问题;2. 基本理论、方法:经典内弹道学理论的基本模型,运用模型求解枪炮内弹道解法的方法等;3.能力和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会进行内弹道设计与求解并会分析发射过程中影响内弹道规律的相关问题。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解题思路的进行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等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采用二维CAD和运用C语言等进行枪炮内弹道学的课程设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火炸药理论、武器系统概论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弹药概论试题答案详解

弹药概论试题答案详解

弹药概论试题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 弹药的定义是指()。

A. 仅指枪弹和炮弹B. 包括炸弹、火箭、导弹等C. 包括火药和爆炸物D. 包括所有军事用途的物品答案:B解析:弹药通常指军事上使用的炸弹、火箭、导弹、枪弹、炮弹等爆炸性或非爆炸性的投射物。

选项A仅指枪弹和炮弹,范围过窄;选项C 专指火药和爆炸物,忽略了其他类型的弹药;选项D则过于宽泛,不准确。

2. 弹药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

A. 按用途分类B. 按发射方式分类C. 按制造材料分类D. 按杀伤原理分类答案:C解析:弹药的分类通常根据其用途、发射方式、杀伤原理等因素进行划分。

按制造材料分类并不是弹药分类的常规方式,因此选项C不属于弹药的分类方法。

3. 下列哪种弹药属于穿甲弹?()。

A. 高爆弹B. 破片弹C. 穿甲弹D. 燃烧弹答案:C解析:穿甲弹是专门设计用于穿透装甲目标的弹药,通常具有坚硬的弹头和高密度材料制成。

高爆弹主要用于爆炸杀伤,破片弹通过爆炸产生的碎片杀伤目标,燃烧弹则用于引燃目标。

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4. 弹药的杀伤原理主要包括()。

A. 爆炸B. 穿透C. 燃烧D. 所有以上答案:D解析:弹药的杀伤原理多种多样,包括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碎片、穿透力强的弹头直接杀伤、以及燃烧造成的持续伤害等。

因此,选项D 包含了所有可能的杀伤原理。

5. 弹药的有效射程是指()。

A. 弹药能够达到的最远距离B. 弹药在一定精度内能够命中目标的距离C. 弹药在最大速度下飞行的距离D. 弹药在发射后能够保持稳定飞行的距离答案:B解析:有效射程是指弹药在一定精度内能够命中目标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仅考虑了弹药的飞行距离,还包括了其飞行的稳定性和精度。

选项A、C和D都没有考虑到精度这一关键因素。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弹药的射程?()。

A. 弹药的重量B. 弹药的初速C. 空气阻力D. 发射角度答案:ABCD解析:影响弹药射程的因素包括弹药的重量、初速、空气阻力以及发射角度。

内弹道学第四章 内弹道表解法

内弹道学第四章 内弹道表解法

4.2 AY表编制原理
令 P 即为相对压力 f
则内弹道基本方程中各个量都转换成相对量形式
v 2
根据速度定义 v dl dt
则有 v d dt
式中 t 1 2 f t l0 m
无量纲的相对时间
4.2 AY表编制原理
得到相对量的内弹道方程组
对变量和综合参量的形式不同而构成不同的弹道表。下
面只介绍AY 表编制的原理。
AY 表是建立在计及挤进压力情况下分析解法的内
弹道学基本方程组的基础上。
从内弹道方程组中看出,ψ和Z原来就是相对变量,
只须把P、v、l及t这四个变量转换成相对变量。首先从
的lψ表达式来分析
l


l0
1





t, B,
2f

相对量方程组中变量的形式虽然不同,但仍保持
ψ、Z、П、v、Λ及 t 等六个,此外出现在方程组中
参量数目已由原来的十一个减少为χ、B、θ、Δ、 δ和α六个。无疑,这个变化是重要的,它减少编表 的困难。这虽比绝对量表示的函数关系简单多了,但 编表时,仍嫌参量数目太多。前面已指出代表火药性 质的参量θ、δ和α变化是不大的。因此在指定火药 形状χ,固定火药性质f、α、δ、θ和指定挤进压 力P0下编表,就有下列函数关系式。
在得出这个结论过程中也没有引进各个时期的特
点,所以这一结论不仅适用于第一时期,同样也
适用于第二个时期。如果是弹道特殊点,由于在
方程组中增加了特定条件,从而使得所有变都
仅是参量Δ和B的函数。

简单的 AY 表:
P
f P, B,

v表

远程弹道学基础

远程弹道学基础

ballistics弹道学internal ballistics内弹道学the science of projectile motion within the rifle步枪内弹道科学知识。

external ballistics外弹道学the science of the bullet in flight子弹飞行科学知识。

terminal ballistics终点弹道学《包含创伤学科》the science of the motion and action of the bullet from the instant of initial impact until it stops. 子弹的运动从发射瞬间开始到结束科学知识。

.internal ballistics内弹道学everything that happens within the rifle from the instance the primer is ignited until the bulletleaves the muzzle of the barrel is important in terms of repeatablity;枪射击过程中的内弹道循环包括击发到弹丸射出枪膛所经历的全部过程,击发是内弹道循环的开始。

some components of internal ballistics内弹道的构成部分primer枪弹底火powder火药pressure压力cartridge弹药筒barrel rifling and vibration线膛枪管以及其震动recoil后坐力bullet弹丸action,chamber dimensions动作,枪膛容积and ot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以及其他的机械性能。

.terminal ballistics终点弹道学《创伤弹道学科》the science of terminal ballistics involves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from the moment the bullet impacts the target until it comes to a stop ,when the target is living tissue, terminal ballistics is also referred as wound ballistics终点弹道学科是研究枪炮弹,火箭弹以及导弹战斗部分对目标作用效应的一门学科,弹药设计和目标防护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内弹道性能试验

第一章 内弹道性能试验

v v s/t
(11)
式中 v——弹丸在该区间的平均速度; s——该段弹道长度; t ——弹丸飞行s所花的时间。
实际弹丸的速度变化虽不是线性变化的,但只要截取的 弹道区间不太长,弹丸的速度都近似线性变化,其中点的 瞬时速度都可以用该段的平均速度代替。实践证明,它具 有足够的准确性。电子测时仪测速就是基于这种原理,利 用区截装置来确定弹道段起止位置,利用电子记时仪器记 录该段飞行时间的一种测量弹丸速度的方法。
2、有仰角射击
在有仰角射击时,除计算阻力修正项△vx外,还要对重 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即
v0 =vx vx vg
vg
g sin
v
s
(1 9) (1 10)
式中
g ——重力加速度;
——平均仰角,
1 2
(0
x)

0
v——平均速度,v
1 2
(v0
vx
);
s——炮口到测速点的行程。
图1-6是有仰角射击时的场地布置。由图1-6可知, s=xcosθ0一hsinθ0,h是炮口到地平面的高度,x是两天幕靶中 点到炮口铅直面的水平距离。由于hsinθ0与s相比很小,所以 通常可取s≈xcosθ0,x及θ0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
其工作原理为:信号变换器将来自区截装置的靶信号放 大、整形为触发脉冲,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的启闭, 及时把时基发生器产生的精确时标脉冲送入计数器记录并由 数码管显示出来。
2.测时仪的分类及智能化测时仪的优点 测时仪可分为单通道、双通道和六通道等
智能化测时仪器,如DS-8型、HG202C—Ⅲ型、 DCS—651型及1610型(16通道)。都配有小型微处理机、打 印机等,不仅能实时采集飞行时间,还能装定靶距、仰角等 参数,并直接处理出飞行速度、组平均值、初速v0及初速的 公算偏差等;有的还可对药温、弹丸质量等进行修正,并将 结果打印出来,从而大大改善了靶场测速手段,缩短了试验 周期。

4讲--空气弹道特性

4讲--空气弹道特性
显然,对于真空弹道有 0 c ,而一般弹道恒有 0 c。 对于一般弹道: c min ,而低伸弹道(如步机枪或者反坦克兵器对 地面目标射击):Vc与Vmin接近。
v =v v >v
dt
v >v
(4)除了上述一般情况,速度沿全弹道变化也可能出现下述种情况
① 对于射程较大的火炮,可能在弹道降弧段出现Vmin后再出现速 度的极大值Vmax。 ② 对于弹道系数大而速度小的物体,如空投炸弹,用降落伞空投 人员或装备,在通过速度最小值点后,由于落下角度θ = π / 2 H(y)≈1,会出现CH(y)F(v)=g的可能性,因而会出现极限速度 Vj的情况。
uu r ur ur (3)过顶点后,θ变为负, s i n θ 指向与a x 相反, s i n θ 的绝对值随时 g g uu u v v dv = 0 ,速度最小Vmin。 间t↑而增大,在某时间达到 ax = g sin θ ,出现 dt u v uu v dv > 0 ,v↑。 g sin θ > ax ,出现 此后,
v = v(C , v0 ,θ 0 , t )
θ = θ (C , v0 ,θ 0 , t )
x = x(C , v0 , θ 0 , t )
y = y (C , v0 , θ 0 , t )
对于高射火炮,可用数值计算编制以C、V0、θ0和t四个变量的x、y、 v的外弹道射表。
对于地炮,常常只需要知道顶点s及落点c诸元即可。对于落点,可 以利用t=T时,y=yc=0的特点,可知:
0


引入西亚切解法——解决小射角的步兵武器和反坦克武器 引入西亚切解法——解决小射角的步兵武器和反坦克武器 —— 等的低伸弹道的问题
§ 2.5.1 用西亚切主要函数计算弹道诸元

外弹道学第七章

外弹道学第七章
2 i 1
2 i1
19
二、作用在弹上的力和力矩 1、空气动力和力矩
阻力、升力、马氏力、俯仰力矩、赤道阻尼力矩、
极阻尼力矩、马氏力矩
2、重力
3、陀螺效应力矩 4、尾翼导转力矩
20
三、弹丸一般运动微分方程组
1、质心运动方程 2 v b v g sin x (1)速度大小变化方程: g cos b v ib y z (2)速度方向变化方程: v 2、围绕质心运动方程 (1)自转运动方程: kxz v (2)摆动运动方程:A M z M zz M y Mt
K xw
s
xw
xw
2C
lm 为斜置角 xw C为极转动惯量,
32
极阻尼力矩 M xz CKxzV
C M xw M xz 转动方程:
C CKxwV 2 CKxzV
d K xzV K xwV 2 dt
d K xz K xwV ds
起始条件:s=0, 0 0

0
v

0
V0 K z
e
bs
sin( K z S )
0
V0 K z
0
V0 K z
ebs sin( K z Vt )
m0 起始最大振幅:
周期:T
2 V Kz
波长: VT
2 Kz
30
by 0 偏角: [1 cos( K s )] z 0 K z V0
5
引入基本假设: (1)弹丸是一个外形及质量分布均为轴对称的刚体;

ξ 、ζ 、η 为弹丸的惯性主轴 弹丸对任一赤道轴的转动惯量相等,为A

熟悉你的弹道变化

熟悉你的弹道变化

感谢前辈高人killer1223,这是他原创的,借来希望大家多学习论坛上很多朋友在讨论归零距离。

但是我看了下大多数都是错误的。

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归零的原理的不了解。

现在我画个示意图来和大家讨论下这个问题。

这幅图就是归零的原理。

我们把瞄准镜的十字点想象成一个像前延伸的直线,就是图中的红线。

弹道是一个抛物线,就是棕色的这个线。

光轴和弹道的相交点就是归零点。

用紫色箭头来表现。

那么除非光瞄的红色光轴和弹道在抛物线切点相交,才会有1个归零点,此外都是自然会形成2个归零点。

归零只是在于一个特点距离上出现的。

别的距离可以正瞄而不用修正。

是因为误差并没有超过目标半径,所以正瞄一样能击中。

那么我就选择最小的鸟类比如麻雀的有效面积半径算做15MM来作为可以正瞄的误差容许!那么用蓝色箭头来表示出来。

最后误差符合可容许的范围越大,那么归零的位置就越合理。

这个范围我用粗的红线表示。

3 天前上传下载附件(41.03 KB)因为归零的具体特点和瞄准基线高初速和弹道系数有关系。

所以我这里选取BEEMAN KODIAK 。

22CAL的初速为950fps 基线秃子设定为76MM 低基线设定为30MM。

实际情况的组合多种多样但是结论是一样的,举一反三罢了!首先看秃子的25米归零的情况。

首先在25米行程第一个归零点然后在约47米处行程第2归零点,注意这个第2归零点是自然会有的。

那么按照可接受的误差范围看就显得很宽是很合理的归零距离。

3 天前上传下载附件(77.24 KB)再看比较流行归零位置35-40米归零。

在弹道切点归零只会有一个归零点。

所以加上两头的可容许误差范围,总体的可以正瞄范围要小于20-25米归零。

3 天前上传下载附件(78.65 KB)最后看一下,让人受不了的远距离归零比如说70米归零。

这个是少数玩家凭借想象发明的归零距离。

我们会发现可以正瞄的距离分段了。

因为第一归零点越近第二点就越远但是弹道高点的误差也就越大,所以弹道高点的误差大于了可容许范围可正瞄距离就会分前后2段,这是非常难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外弹道学可以分为质点弹道学和刚体弹道学两部分。

2、弹丸稳定飞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弹丸攻角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并保证其变化趋势是减小的。

3、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所受的力矩主要有马氏力矩、赤道阻尼力矩、静力矩、极阻尼力矩和导转力矩。

4、表征火药能量性质的主要特征量有:爆热、爆温、火药气体比热容、火药力、比冲量。

5、一定形状尺寸的火药,气体生成速率取决于火药的燃烧面、火药的燃烧速度。

6、攻角是指弹轴和速度矢量的夹角。

7、单体火药的密度越大燃烧速度越小。

8、压力中心是指弹丸在空气中飞行时所受的外力在弹轴上合力的作用点。

9、线膛火炮中,膛线分为两类,分别是渐速膛线和等齐膛线。

10、火药气体在膛内所做的功主要包括弹丸旋转运动功、后座部分的运动功、弹丸沿膛线运动的摩擦功、火药气体的动能、弹丸沿枪管直线运动的动能。

11、推导刚体运动方程时将弹丸所受的力投影到地面坐标系,力矩投影到弹轴坐标系。

12、减免燃烧的火药第一阶段产生的气体量较多。

13、火药通常分为混合火药和溶塑火药。

14、单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双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和硝化甘油概念题:火药的爆温:就是指火药在燃烧瞬间没有任何能消耗的情况下,火药燃气所具有的温度,单位用K表示。

火药燃气的比容:燃烧1kg火药所产生的燃气在0摄氏度和1个大气压下所占有的体积。

爆热:1kg火药在真空定容情况下燃烧并将燃气冷却到15摄氏度时放出的热力量。

弹形系数:该种弹丸与标准弹丸形状近似的程度。

火药的余容:是表示与单位质量气体分子体积有关的修正量。

极阻尼力矩:弹丸在绕其轴线自转时,由于空气的粘性,在弹丸表面的附面层随着弹丸的自转而旋转,消耗着弹丸的自转动能,使其自转角速度逐渐减缓。

这个阻止弹丸自转的力矩叫极阻尼力矩。

火药射击现象的特点:①性能的稳定性②枪炮射击时间短故发射功率大③弹丸发射过程是个瞬态冲击过程。

弹道过程的特点:高温、高压、高速、时间短。

影响燃速的主要因素:火药成分对燃速的影响、火药初温对燃速的影响、火药的密度对燃速的影响、压力对燃速的影响。

影响火药的燃烧的因素:火药成分,火药初温,火药密度,压力火药力的物理意义:1kg火药燃烧后的气体生成物,在一个大气压下,当温度由0升到T时膨胀所做的功。

阻力定律:如果取定了某个标准弹精确地测出攻角 =0的阻力系数曲线,此种标准弹的阻力系数与M数的关系,称为阻力定律。

内弹道计算:根据构造诸元和装填条件,利用内弹道基本方程组,分析膛内火药气体压力变化规律和弹丸的运动规律。

内弹道设计:在已知要求的内弹道性能和火炮的设计指标,利用内弹道基本方程组,确定火炮的构造诸元和弹药的装填条件,我们称之为内弹道设计。

内弹道设计方案评价准则:①火药能量利用效率的评价标准②炮膛工作容积利用效率的评价标准③火药相对燃烧结束位置的特征量④炮口压力⑤武器寿命外弹道计算:已知弹丸参数和空气动力学参数,进行外弹道诸元计算,研究弹丸的射击密集度问题。

外弹道设计:①提出小散布的设计方案:即根据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密集度需要采取什么措施②根据射程及其他要求,选取合理的初速、弹形、弹重等。

弹丸的飞行稳定性:是指弹丸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偶然干扰使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如果干扰消失后,弹丸能在继续飞行中逐渐恢复到扰动前的运动状态。

弹丸尾翼稳定飞行原理:由于尾翼弹所受空气阻力的压力中心在质心与尾翼之间,空气动力矩是使攻角减小的稳定力矩,在弹丸飞行过程中,此力矩使弹丸围绕弹速矢量往复摆动。

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的燃烧过程可以认为是按药粒表面平行层或同心层逐层燃烧的,这种燃烧规律称为几何燃烧定律枪用火药特点:①采用短小的弹孔药粒,7孔药粒,球形或异形球形药粒②枪用火药一般都是高氮量的硝化棉③具有较大的相对火药厚度④容易产生初速分散射击过程能量分配:①弹丸直线运动所具有的能量E1,即弹丸动能②弹丸旋转运动所具有的能量E2③弹丸克服摩擦阻力所消耗的能量④火药及火药燃气的运动能量⑤身管和其他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能量⑥弹丸挤进膛线所消耗的能量⑦火药燃气通过炮管,药筒及弹丸向外传递的能量弹丸在膛内运动过程中受力:1弹底燃气压力2弹丸挤进阻力3膛线导转侧作用在弹带上的力,4弹前空气阻力挤进压力:弹带在完全挤进膛线时,阻力最大,此时与之对应的膛内火药压力称为挤进压力,P0表示。

挤进压力:不仅影响武器寿命,而且相同的最大膛压弹道性能有很大影响,挤进压力有利于火药全面燃烧,提高火药利用率几何燃烧定律:火药的燃烧过程可以认为是按药粒表面平行层或同心层逐层燃烧的,这种燃烧规律称为几何燃烧定律。

条件:1装药的所有药粒具有均一的礼花性质,以及完全相同的集合形状和尺寸2所有的药粒表面都同时着火3所有药粒都具有相同的燃烧环境,因此燃烧面各个方向上燃烧进度相同,管状火药虽然也属于见面燃烧形状火药,但是由于他有内控在燃烧过程中,除了从外表面向内见面燃烧的古城外,同时也有从孔内表面逐层向外的增面燃烧过程。

急螺稳定:高速旋转的陀螺能克服重力矩的翻转作用,而稳定的保持其自转轴线的方向不发生改变的特性追随稳定:由于弹道切线不断下降,因此要求在弹道切线不断下降的同时,弹轴也要随切线一起下降保持弹头向前,并使弹轴与切线之间有最小夹角尾翼稳定:由于尾翼弹所收空气阻力的压力中心在质心与尾翼之间,空气动力矩MZ是使攻角较小的稳定力矩,在弹丸飞行过程中,此力矩是弹丸围绕弹速V 矢量往复摆动,这就是尾翼弹不翻转的原理火药分:混合火药,溶塑火药单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双基药:主要成分是硝化棉和硝化甘油爆热Qv:1Kg火药在真空定容情况下燃烧并将燃气冷却到15°时所放出的热力量,称为火药的爆热,单位为J/Kg。

比容w:燃烧1Kg火药所产生的燃气在0°和1个大气压下所占有的体积爆温T1:火药在燃烧瞬间没有任何消耗情况下,所具有的温度弹道过程描述:点火过程,挤进膛线过程,最大膛压,炮口速度,最大速度,终点效应,特点:高温高压,高速,时间短内弹道学:是研究弹丸在膛内运动规律及其伴随的射击现象的科学,研究内弹道学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并描述出火炮系统与内弹道过程的规律性关系内弹道计算:已知枪炮内膛结构诸元和装填条件计算膛内火药燃气压力变化规律和弹丸运动规律内弹道设计:在已知口径,弹重,炮口速度,火药品种及最大压力Pm的条件下,计算满足上述条件的装填条件和膛内构造诸元内弹道装药设计:在内弹道设计的基础上,为保证内弹道性能的稳定和射击安全必须对选定的发射药,点火系统及装药辅助元件进行合理匹配和装药元件空间配置的结构设计,并通过物理手段使装药系统获得一个良好的弹道性能外弹道计算:已知弹丸参数和空气动力学参数,进行外弹道诸元计算,研究弹丸的射击密码度问题外弹道设计:两个任务1,开始设计时,提出减小散布的设计方案2根据射程及其他要求选取合理的初速,弹形,弹重等影响火药的燃烧的因素:成分,初温,密度,压力评价尾翼弹飞行稳定性:1应该具有足够的稳定储备量2应该具有适当的摆动波长提高尾翼弹飞行稳定性和设计密集度:1合理的气动外形2合理的质量分布散布规律:1具有一定范围2对称性3不均匀的枪用火药特点:①采用短小的弹孔药粒,7孔药粒,球形或异形球形药粒②枪用火药一般都是高氮量的硝化棉③具有较大的相对火药厚度④容易产生初速分散在选着△1和△2时,应注意到低装填密度1△1不能选择的过低,因为装填密度越低,相对热损失愈大,由此造成的f和x误差越大2△2也不能过高3△1和△2不能太接近L0=V0/S称为药室容积缩颈长,V0药室容积,S炮膛横断面面积射击过程能量分配1弹丸直线运动所具有的能量E1,即弹丸动能2弹丸旋转运动所具有的能量E23弹丸克服摩擦阻力所消耗的能量4火药及火药燃气的运动能量5身管和其他后坐部分的后坐运动能量6弹丸挤进膛线所消耗的能量7火药燃气通过炮管,药筒及弹丸向外传递的能量由于弹丸直线运动的功能E1最大,称为主要功,其余都为次要功膛内火药气体压力变化规律1前期(击发底火到弹带全部挤入膛线)2第一时期(弹带全部挤进膛线导火药燃烧结束)3第二(火药燃烧结束到弹底通过炮口端面)4后效作用时期装填条件:火药的形状,装药量,火药力,火药的压力全冲凉,弹丸质量,药室容积,挤进压力,拔弹力,和点火药量提高初速的措施:1提高火药量2减小弹丸质量3提高膛压和加长身管4控制火药燃烧规律,增大燃烧增面性,提高膛内工作容积的利用率设计方案评价标准:1火药能量利用率2炮膛工作容积利用率3火药相对燃烧结束位置的特征量4炮口压力5武器寿命最大压力Pm的选择:考虑对弹道性能的影响,炮身材料,单体强度,引信的作用及炸药应力理想弹道性质:1理想弹道是一条升弧和降弧堆成的抛物线,弹道的最高点在弹道的中央2与弹道最高点想对应的两点高度相同倾角相等曲率相等弹道的落角等于射角3弹道上对应点的速度相等,落速等于初速,弹道在最高点S是最小的速度点,也是最大曲率点4理想弹道仅决定于初速V0和射角迫击炮弹的摆动:炮弹在稳定力偶的作用下将在空气中绕其重心摆动的某瞬时,弹轴与切线夹有章动角δ1在稳定力偶作用下,炮弹摆动使其轴线向切线靠拢,当弹轴摆动与切线重合时,由于具有一定摆动角速度和动能,炮弹将继续向同方向摆动,使弹轴与切线在另一侧出现夹角,此时空气阻力力偶的作用方向与摆动方向相反,因而摆动角速度渐渐减小,直至把摆动的动能完全消耗,而后炮弹在稳定力偶作用下反方向摆回,所以迫击炮弹就好像普通的摆一样,来回摆动着,因为摆动的能量消耗于克服空气阻力,故多次摆动后振幅逐渐减小,炮弹在小范围内摆动,保持弹头部基本还是朝向运动方向的,从而实现稳定飞行。

燃烧速率的三种表达式:二项式01u u u p=+指数式:1nu u p=正比式:1u u p=论述题:1、简述炮弹膛内运动作用过程及其特点:(对内弹道过程的描述)①前期:击发时,击针撞击底火,使底火点燃底火药。

点火药产生的气体和火焰,通过传火孔进入弹壳,引燃发射药。

随着火药继续燃烧,压力继续升高,以致能克服弹丸和弹壳之间的结合力,使弹丸向前运动,直到弹丸或弹带圆柱部全部挤入膛线,在这段时间内,膛内压力由大气压力升高到点火压力B p ,再升高到挤进压力o p 。

②第一时期:一方面在火药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使膛压增高;另一方面弹丸不断向前运动,使弹丸后部空间容积增大,降低了膛压。

随着射击过程的进行,在压力增长的作用下,弹丸速度不断增加,以致弹后空间也不断地增加,这就使火药气体的密度下降,总有某一瞬间,这两种相反的因素正好抵消而得到相对平衡点,此时压力得到最大值m p ③第二时期:虽没有新的气体生成,但原有的气体压力还很高,仍能继续膨胀做功,使膛压降低,弹丸速度增加。

在此期间,压力由k p 下降到g p ,而弹丸速度由k v 增加到炮口速度g v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