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白塔寺和南锣鼓巷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

浅谈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它的历史文化的名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历史与现代联系的一个纽带。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传承,对于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叙述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提出关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传承的具体措施。
标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对策一、傳统历史文化街区现状1.浓厚的商业气息,核心内涵不突出我们到达一个地方旅游,最吸引我们的一个地方应该是各色各样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上琳琅满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种各样商业产品。
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还是挺多的。
比如我们熟悉的北京的南锣鼓巷,山西的乔家大院,江西赣州的郁孤,湖南的凤凰古城等等,都是比较有名的文化街区。
但是我相信去过这些景区的朋友们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就是,这些景区表面是在向外宣传当地的特色,但是其实每一个文化街区的特点都是大同小异的,当地的风情文化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而更多的是在展示他们的销售产品以及凸显他们的商业价值。
2.过度发展旅游业,缺乏对其保护和管理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在这几年内也到达了一个腾飞的阶段。
为了赶上这个旅游业发展的大流,很多地方都纷纷改造成人们喜爱游玩的场所,而不惜毁掉不具备这种商业价值的建筑和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业的发展,应该秉承人与自然这样一种具有人文情怀的理念。
但是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人们的做法好像与之背道而驰。
比如有些游客为了拍摄,可能做出一些会损坏历史建筑或者文物的这一举动。
再或者,某些地区为了达到较大的商业利益,从而接受超负荷的游客量,从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例如,国庆假期结束后,热门景点阳朔,其街道的食品袋,包装袋以及残留物到处都是,这些垃圾污染都会对当地的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负担。
这些现象与相关部门对我国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街区进行管理与维护力度具有很大的关系。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你想啊,在成都这个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里,宽窄巷子就像是一本活的历史书。
以前呢,这地方也面临着可能被现代建筑淹没的危险。
但是人家成都人可聪明啦,知道这宽窄巷子就像是自家传了好几代的宝贝,可不能丢。
他们是咋做的呢?首先啊,在改造的时候并没有大拆大建。
要是像有些地方那样直接推平了盖新楼,那可就把历史文化的魂儿都给弄没了。
宽窄巷子呢,那些老房子的基本结构都保留着,像那些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小青瓦的屋顶,还有雕花的门窗,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都被小心翼翼地维护着。
而且啊,这里面的生活气息也没丢。
现在你走进宽窄巷子,能看到传统的茶馆里坐满了人,老成都人坐在竹椅子上,喝着盖碗茶,摆着龙门阵,就跟几十年前甚至几百年前一样。
那些传统的手艺人也还在,像糖画师傅,拿着一勺糖稀,三两下就能画出个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小朋友们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
还有做蜀绣的阿姨,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图案精美得不像话,这可都是快要失传的手艺,在宽窄巷子却能传承下去。
宽窄巷子也不仅仅是保留了老成都的样子,还把它变成了一个对外展示成都文化的大舞台。
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儿,一走进巷子就被浓郁的成都文化给包围了。
他们能品尝到正宗的成都小吃,什么龙抄手、钟水饺、三大炮,一边吃一边感受成都人的热情好客。
这宽窄巷子啊,就像是一个时间胶囊,把老成都的历史文化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还让它在现代社会里继续发光发热,真的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典范呢。
再说说北京的南锣鼓巷吧。
这南锣鼓巷啊,那可是北京胡同文化的代表地儿。
以前,这南锣鼓巷就是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胡同里住着各行各业的人,充满了人间百态。
后来啊,要保护这里的文化,可没少下功夫。
他们保留了胡同的布局,这胡同就像北京城里的毛细血管一样,横平竖直,每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
你在南锣鼓巷走一走,就会发现很多名人故居。
这些故居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胡同里。
比如说齐白石老人的故居,走进去仿佛能看到大师当年挥毫泼墨的场景。
南锣鼓巷

• • •
(三)繁荣阶段(2010 年至今) 经过发展期的积累后,南锣鼓巷的文化创意产业业态已具规模,其影响力不断 提升,成为北京胡同旅游的代表,多数来京游客的必到之处。2012 年末和2013 年末, 北京地铁6 号线和8 号线鼓楼大街- 南锣鼓巷段先后开通,南锣鼓巷成为了连接东西、 南北两条地铁线的换乘点,便利的交通为南锣鼓巷带来了大量的游客增长,自2013 年 6 月后,日均游客数量已达2 万人。近期国家领导人、文体明星的造访,更是大幅度提 高了其知名度,节假日游客数量已经超过10 万人次。
•
人才支撑模式是指靠人才的培养和运用,提高产业自身的发展水平的发展模式。民间、 民俗类产业和创意体验类产业同属于此发展模式。 这里所指的人才主要指两个方 面,一是提供创意思路的人才,一是有手绘等技术的人才(我们的产品都是自己设计, 并培养一批员工进行手绘等纯手工制作——某店铺老板,采访时间:2011年12月)。 这就需要创意型人才发现素材并进行创意设计,还需要技术型人才对创意进行手工加 工。
•
南锣鼓巷的戏剧产业主要依托于中戏和蓬蒿剧场,中戏剧场主要供学生做毕业作业, 上演的剧目为学校投资学生自己演出一些中外的经典剧本,导演和所有制作团队也都 是中戏的学生,偶尔也会承担一些商业性的演出(中戏某学生——采访时间:2012年3 月)。蓬蒿剧场则主要上演一些剧本作者或导演的新作,面对的消费者市场主要由白 领和大学在校生组成。针对观众群的构成,小剧场演出票价维持在80元左右,并推出学生 半价票。
• • •
1.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 要标志 2北京市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未来十到二十年的新兴产业战略 3、南锣鼓巷是文化创意产业兴起和发展的产业集聚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现状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意识不强:一些地区的居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强,
缺乏自觉性和责任感,可能会破坏街区的历史风貌和传统。
2.过度商业化和旅游开发:一些地区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和旅游收
入,会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过度开发和旅游商业化,导致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的破坏。
3.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例如
交通、供水、排水、供电、消防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街区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
4.缺乏保护资金: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
括修缮和维护费用等。
然而,一些地区的政府和居民可能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保护工作难以进行。
5.城市更新和改造:在一些地区,城市更新和改造可能会对历史
文化街区造成威胁,例如拆除传统建筑、改变历史风貌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限制过度开发和商业化、改善基础设施、增加保护资金投入等。
同时,也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和改
造计划,保护传统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南锣鼓巷,一条街道,一段历史,一个城市的繁华!

•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 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
• 北京的地铁线路十分密集,几乎每个重要的地标都被涵盖在内,包 括南锣鼓巷
• 后海酒吧街出来,继续逛街。悠哉悠哉的就来到了南锣鼓巷。 名 声在外,不过感觉跟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街也没啥区别……
·南锣鼓巷列于25片旧城保护 区之中,全长786米,是北京 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 同院落构造、规模最大、品级 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 统民居区。 ·如今这里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 性店铺,各种精巧时尚的私房 小馆,老北京胡同与小资情调 结合,成为北京的时尚地标。 ·如果想安静体会老北京风情, 可以到两侧几条胡同里寻觅一 番,多座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 一定让你不虚所行。
北京的南锣鼓巷,大名鼎鼎, 去过北京那么那么多次,一直都没逛 过, 终于这次住得离南锣鼓巷很近, 早早的,退房,拖着箱子,走一段。 从钟鼓楼拐出来,烟袋斜街的对面, 拐进一条小巷子,瞅着应该还是民居, 这片应该已经属于南锣鼓巷的范围, 因为时间比较早,还没什么人, 安静的街区仍然是清晨懵懂的感觉, 偶尔经过遛狗的大叔大妈, 也都是安宁柔和的市井气息。
• 南锣里的美食探秘 • 晚上的南锣已然人头攒动,玩地铁解谜游戏到了南锣站,忍不住美食的
诱惑,出来先解解馋~进门的第一个打卡文宇奶酪,45元套餐=两份任 意口味的双皮奶+热奶茶一杯,推荐芒果和红豆口味,好吃不腻。往里走 有一个“过客”美食屋,里面有卖各种小吃的,打卡了网红摇滚鸡翅, 胶原蛋白丰富,辣的很爽,旁边还有脏脏茶、玫瑰饼、虾球串烧以及芝 士条等等。再往里是烤鸭店,全聚德的烤鸭卷饼,40一套+冰糖雪梨水 一杯,还有炸酱面、爆肚等等老北京特色小吃。再往里走有一家蟹粉汤 包必打卡,可以喝的包子,蟹粉浓郁,超好吃!25元一个。对面就是榴 莲饼,又香又暖,37元一份,现烤现吃,太过瘾啦!建议在逛南锣前先 去附近的“付小姐在成都”拿个号,逛完南锣一个多小时正好排到,可 以去吃正宗的冰粉、冒鸭血、串串,最后再来一瓶冰凉凉的唯怡豆奶, 完美!
北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何经验

北京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有何经验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承载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在漫长的岁月中,众多历史建筑如繁星般点缀在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它们不仅是北京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建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护北京历史建筑的重要保障。
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明确了历史建筑的认定标准、保护范围以及保护责任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约束,使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保护资金方面,北京采取了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政府设立了专项保护资金,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
通过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缮,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在保护技术上,北京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一方面,传承和发扬传统的建筑修缮工艺,聘请经验丰富的工匠,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地保留历史建筑的原有风貌和结构。
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建模、无损检测等,对历史建筑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
北京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中,还非常重视公众参与。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如志愿者服务、监督举报等,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历史建筑的良好氛围。
在利用方面,北京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将其打造成文化展示场所。
许多历史建筑被改建成博物馆、展览馆等,向公众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技艺,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
此外,北京还将部分历史建筑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特色旅游。
游客可以在游览中亲身感受历史建筑的魅力,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例如,南锣鼓巷、什刹海等地区,凭借着独特的历史建筑风貌,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周边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京味文化的缩影_南锣鼓巷古都风貌保护区(1)

!!!""#$!城市城市%&’(城市文化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全长)*+米,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以南锣鼓巷为主干,向东西伸出对称的胡同各*条,,+条胡同有序排列,呈鱼骨状,俗称蜈蚣街(以前在南锣鼓巷胡同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
又因为该地区中间高南北低,像倒扣的罗锅,所以称罗锅巷,谐音锣鼓巷。
它是典型的元代建筑格局。
虽然历史变迁,但该地区仍然保持了传统胡同结构和大量的传统四合院,是目前北京旧城保存最完整的四合院群和历史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历史遗存、遗址最集中的地区,其鱼骨式格局是元大都遗留至今的城市形态中的活化石,该地区在整个北京旧城保护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将此地区定为古都风貌保护区,使南锣鼓巷四合院的神奇色彩更加瑰丽。
一、保护区可开发旅游资源的统计南锣鼓巷古都风貌保护区历史文物资源丰富,数量较多而且分布较为集中,该地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可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段祺瑞执政府、和敬公主府、孙中山逝世纪念地、婉容故居、茅盾故居、蒋介石行宫、顺天府学、文丞相祠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处(僧王府、拱门砖雕、板厂胡同!)号四合院、黑芝麻胡同,-号四合院、荣禄故宅、帽儿胡同.号四合院、刘塘字碑、欧阳予倩故居、豫园、僧格林沁祠堂、齐白石故居、田汉故居等),还有周边地区各景点,如钟鼓楼、国子监、孔庙、雍和宫、北海、景山、什刹海等旅游景区。
北京市划定的!.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南锣鼓巷四合院平房即为其中的一片。
这一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品级高,在如此小的区域内集中了大量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资源,在北京实属少见,已具备了开发建设旅游经济功能区的条件。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京味文化的缩影:南锣鼓巷古都风貌保护区李锋..!!!""#$!城市城市city城市文化(一)大部分景区都没有完全开放,还存在权属问题现在部分特色四合院、文化遗址被作为民居或办公场所,不能向游人开放。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是 6 条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具体实施方法:
1. 要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保护历史建筑呀!咱就说你看平遥古城,那可是多少代人精心守护下来的。
我们得给每一栋历史建筑都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它的历史、结构、现状等等,这就像给它们办了个专属身份证,谁都不能随便破坏它们,对吧?
2. 把历史文化街区当成一个大舞台呀!比如丽江古城那样,让传统文化在上面尽情展现。
多举办一些民俗活动、传统技艺展示,让大家都能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这样大家自然就会珍惜和保护啦,难道不是吗?
3. 对于那些不合适的现代建筑,咱得果断让它们挪地方!就好像故宫周边那些不和谐的建筑不都慢慢被清理掉了嘛。
不能让这些“不速之客”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氛围呀,得让一切都和谐统一起来才行呢!
4. 发动大家一起参与保护呀!别光是政府和专家在那努力,咱老百姓也得行动起来。
就好像苏州的平江路,大家都把那当成自己家一样爱护,多棒呀!可以组织志愿者,让大家都来监督和保护,这样力量才大嘛!
5. 给历史文化街区来点科技助力吧!学学杭州的河坊街,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来监测和保护。
安装一些智能监控设备,随时掌握街区的情况,一有风吹草动就能马上发现,这多酷呀!
6. 保护要注重整体性呀!不能这里保护一块,那里又不管了。
要像保护一幅完整的画卷一样,把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
想想南京的夫子庙,那就是一个整体保护得非常好的例子呀,我们也得这样做,才能真正让历史文化街区持续焕发光彩!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有我们用心去做这些具体实施方法,历史文化街区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北京白塔寺和南锣鼓巷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作者:益西曲珍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旧建筑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这在全国一些古城和风景城市的建设中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如何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有效保护,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街区的几大功能等方面探讨怎样处理历史文化街区内潜在的问题。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白塔寺;南锣鼓巷;保护
一、白塔寺和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比性概述
在城市化建设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历史文物建筑被作为保护单位加以保护之外,旧城中大量的井市住宅、街道胡同等正经历着更新改造。
由于旧城更新导致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遭到毁灭性破坏,这也促使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公众关注。
关于“旧城改造与利用” “城市翻修”、“社区再生”等也成了热门话题,白塔寺和南锣鼓巷地段是北京市第一批颁布的25片历史街区之一,也是北京旧城中最具特色“胡同风貌”街区,两者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重点保护区,曾多次对这两个地区进行修缮与保护,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两者兼具历史文化功能:白塔寺地区是元大都的初始时期的重要城市地段,元世祖忽必烈把诸多的寺院和社稷坛建在此地;而南锣鼓巷历史地段也是与元大都同时建成,是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市格局中“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因元代曾汇集着许多经营锣鼓的商人而得名,是繁华的商业街,史称“昭回靖恭坊”,这两处文化街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及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都为北京市第一批颁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其内的胡同风貌各具特色。
其次在保护方面有相当多的可比性,第一两者的社会功能不一样,其保护的侧重点也不一样,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主要为民居性功能的街区,相比于南锣鼓巷其商业性功能低,而南锣古巷的商业性功能大于其他社会功能,对于白塔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侧重点在于对街道系统的调整与“胡同风貌”的保护等;而南锣鼓巷作为北京著名的历史街区,它具有双重的历史文化功能和商业功能,由于商业区的过度开发与繁荣,其商业功能越发凸显,历史文化功能被淡化,过度开发导致两种功能性质的不平衡发展,怎样健全道路系统与减少人口密度、如何权衡该街区的历史文化功能与商业功能是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点。
(二)保护与规划
第一、首先在改建规划中对新建筑形式和风格的设计应尽量使用旧城区中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大量运用传统建筑形制或构件,使改建的建筑在风格上对原有建筑有一个承接和延续的功能。
为保留原有胡同的风貌,必须降低沿街的建筑高度,在视觉上保留传统胡同的整体风貌。
第二、对现有的胡同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保留原来主要胡同的位置及方向,可以使城市文脉获得最基本的延续。
并进行适当的交通管制,将对在街道上非法占地的建筑进行拆迁,从而在保护胡同风貌的同时确保地区内的交通也能顺畅,加强整体风貌保护,优化街区环境品质。
第三、四合院体系是北京旧城的基本肌理,这种肌理目前在白塔寺地区和南锣鼓巷地区仍得到基本保持。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白塔寺及南锣鼓巷周围现有的四合院大都质量较差,大多需要拆除重建。
对此,权威专家指出城市规划中对重建的内容可以考虑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公共建筑,这些新建建筑必须遵循不向高层发展的要求,而是以“院落式”的方式给组织起来,且建造风格与材料的使用应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传统建筑的建筑相协调。
第四、适度开发,减少过度商业开发带来的破环,提升街区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特色街的发展,加强文化主题活动和商业街区结合,实现由特色商业街向文化休闲街区的转变,形成集民俗文化体验、创意设计、文化演艺、旅游休闲等多项业务于一体的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笔者将以上观点进行归纳: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首先要具有针对性和创造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遵循了改建的原则。
(2)改建后的新建设,应该充分烘托原有地段的环境美。
所以城市规划者不仅不能破坏原有的景观,还应当利用改建来改善环境,增加和创造新的景观,为环境增色。
(3)应通过改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之间的联系,保持旧城历史风貌的整体性。
历史文化街区的整治与改建,必须考虑到沿街的所有标志性景观,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性。
(4)应尽可能保留旧城原有的小而多样化的城市绿地、开敞空间和步行道路等系统。
如要增加新的建筑,在确定规模时应当考虑交通要求,舒缓道路系统。
(5)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设计,说到底仍然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谋发展,而不是相反。
(6)限制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过于自发性的商业行为,商业开发不能损毁历史街区的风貌,不能妨碍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功能的发挥,要帮助历史街区更好地实现其旅游功能和商业功能为前提。
参考文献
[1]汤志平,董鉴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01:90.
[2]王玲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发展与演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6.
[3]吴大维.古建筑周边的现代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吴良镛,方可,张悦.从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用城市设计的手段看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白塔寺街区的整治与改建为例[J].华中建筑,1998,03:94-99.
[5]吕斌.南锣鼓巷基于社区的可持续再生实践——一种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模式[J].北京规划建设,2012,No.14706:14-20.
作者简介
益西曲珍(1996—),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中央民族大学2013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