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分析 王颖
浅谈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的方法

浅谈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的方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其对于城市各个环节的发展需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并且也加大了对低碳生态理念的重视力度,逐渐将该理念引进到了城市建筑中,这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规划现状入手,详细论述了低碳生态城市下进行绿色建筑规划的方式。
标签: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现状;规划方式当前,国外发达国家均实施了低碳化城市的建设工作,在这一现状下,我国也逐渐对其展开了关注,其既对于城市绿色建筑规划工作提出了新型的需求,同时还为城市绿色建筑规划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从现有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情况可以看出,其依旧存在着部分的不足之处,其中主要表现在绿色建筑规划制度不完善,规划编制和实际现状之间相互分离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均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低碳生态城市的运行。
1、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论述1.1概念所谓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城市建设期间,将建筑中的功能、材料以及能源节省等相互结合到一起,在全面探究城市建设以及设计阶段的基础上防止自然环境受到建筑工程建设的干扰,使城市建筑合理的使用资源,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程。
从整体上来探究,绿色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低碳生态,在现有的城市建筑运行期间,绿色建筑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所以,要想达到低碳生态稳定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大力关注绿色建筑,合理的进行规划,确保和实际情况相符合。
1.2在绿色建筑规划期间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①遵循简洁高效性的基本原则;在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工作的时候,需要遵循简洁高效性设基本原则,这样一来,就明确规定在绿色建筑建设期间,需要合理的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应用,尽可能地减少资源输出,做好太阳能以及风能的使用工作。
如此,既能够满足建筑过程中提出的短期需求,同时还能够借助绿色理念建设绿色建筑的发展平台。
②遵循环境性和整体性的基本原则;绿色建筑自身具备极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绿色建筑建设期间,需要合理的展开规划,将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相互结合到一起。
浅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及评价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及评价研究作者:王颖赵鲁冠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5期摘要:文章从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的启示入手,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国外发展绿色建筑经验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下;绿色建筑;策略;评价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foreign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enlightenment proceed with, analysed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in China is facing some problems. Through the foreign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alysis, combine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our country to develop the green buil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your reference.Key words: the new situation; green building; strategy; evaluation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前言:建筑行业给地球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分析研究表明,大约有一半的温室效应气体来自与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建筑的建造以及运行管理有关的能源消耗。
我国的绿色建筑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实施和推广有赖于建立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绿色建筑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生态环保的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需要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定量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
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王颖 贾素静

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王颖贾素静摘要:绿色环保在现代建筑领域当中应用广泛,其不但能够实现节能减排,还有利于经济效益、建筑功能性,因此对于现代民用建筑而言,其绿色环保的水平成为了衡量建筑质量的重要指标。
绿色环保概念具有多维度表现形式,例如能源节省、降低污染等,所以在应用当中,应当通过多种类的绿色施工技术来落实绿色环保。
关键词:民用建筑;原则;绿色施工技术引言近年来,民用建筑工程数量与日俱增,成为城市化规划和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学校及住宅等项目覆盖范围极为广泛,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不可逆的污染,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
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借助自然之势建造房屋,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施工中的普及度并不高,尚未形成完善的施工体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文章将以此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此来推动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
1绿色施工技术的理论概述绿色施工不仅要以建筑安全寿命周期理论为基础,还要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做到节能减排和节约资源。
绿色施工主要指的是在施工中有效采取封闭的模式,以此来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和噪音,并且在施工工程的周围种植一些花草树木等,并定期对其浇水。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在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的基础上,制定一些相关且合理的制度,运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的行为进行管理,以此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绿色施工技术是新时期发展中的一种新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现场环境制定一些相适宜的技术,有效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推动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并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民用建筑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原则2.1全覆盖原则传统民用建筑施工中,几乎所有的施工步骤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污染、高能耗等现象,所以在绿色施工技术概念之下,有必要对所有的施工步骤进行优化,在施工当中不可以针对局部施工采用相关绿色施工技术。
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探讨

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也更加重视低碳生态理念,且在城市建筑中开始普及低碳生态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创新。
而低碳生态符合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强绿色建筑规划能够有效促进当前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规划方法低碳生态理念必须从改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耗等方面出发,科学地结合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进而让自然与人类生存更为和谐。
对于我国城市发展与建设而言,低碳城市是关键目标与方向,既要在宏观上对城市发展加以规划,也应在微观上对其加以改进与创新,恰当地设置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及具体规划内容,从而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
一、绿色建筑规划具有的问题一方面,目前我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仍就存在诸多不足,并没有完善的规划技术体系及技术手段。
绿色建筑规划仅仅是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子系统,其主要构成部分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等技术体系,绿色建筑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目标的明确与执行,应确保与相关低碳内容彼此协调,但依然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怎样确保各个规划子系统间的统一协调。
另一方面,由于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气候资源条件、绿色建筑等级、建筑种类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实际可执行的技术途径具有一定的区别。
再加上当前并没有明确哪些是对绿色建筑等级造成影响的重要要素,也没有有效衔接城市规划控制指标和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更没有集成化的处理方案,使得绿色建筑规划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二、明确绿色建筑规划的主要内容相关人员应全面探究城市规划的有关要素,及城市规划中绿色建筑所带来的影响,以此来保证绿色建筑规划目标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最终对绿色建筑的规划手段进行确定,具体内容有:(1)立足于城市规划,明确绿色建筑的有关指标;(2)结合多种指标的必要性来有效的排序这些指标;(3)按照绿色建筑技术的成熟程度、效益,明确绿色建筑等级的影响判断指标;(4)对于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应借助层次分析法进行恰当的赋值与评分,有效的构建判断体系,借助赋值分析方法来分析各种地块,再根据所得结果来明确绿色建筑星级目标[1]。
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研究

低碳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研究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城市生活,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在以后的城市发展中,绿色环保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如果想要建成这种低碳生态城市,就需要在绿色建筑角度有较为理想的落实。
我们要做到努力为绿色建筑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做出努力,提升建筑本身的应用价值。
这一篇文章围绕着怎样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以及绿色建筑,也提出了一些面临的问题以及改善措施,希望对我们国家的生态城市的绿色建筑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面临问题;解决措施引言: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城市也随之不断的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进而人们为了生活品质也会提出各个方面的要求,而且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现在的城市中难以满足于人们提出的要求,这种情况在建筑行业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从我们现在的城市发展趋势看来,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如果低碳生态城市能够有效的建成,这就需要建筑行业能够做出理想的绿色化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以及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绿色建筑概括绿色建筑总体上来说就是对建筑的功能进行改善,使它的功能更加完善,还有就是建筑能更加的环保,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对其的污染;节约建筑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节约能源和用气等一些资源,从根本上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
所以这就要从建筑的规划上开始入手,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来保证建筑在使用的年限以内都能够对环境形成保护,减少能源的浪费。
我们就拿美国的绿色建筑来说,他们从多个方面对建筑进行改善,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节约资源,实现绿色化建筑,比如从创新和设计方法、建筑的绿色设计与建造、社区模式的改进与设计、还有就是对建筑地理位置的选择等等。
总体上来说,绿色建筑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低碳,在建筑上更加节约,在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当中,绿色建筑现在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单元,它代表着该城市经济水平能力的高低。
基于前馈仿真模拟的绿色建筑运营优化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低

基于前馈仿真模拟的绿色建筑运营优化实践——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发表时间:2018-04-05T15:02:16.32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1期作者:王颖黄雅贤黄瑶陈秀华[导读] 本文以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在项目运营初期,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绿色运营管理策略的节能贡献。
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天津 300467 摘要:建筑的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时限的95%以上,因此运行管理模式和策略关系到绿色建筑建设的成败,是真正实现绿色建筑内涵的关键之一。
本文以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为例,在项目运营初期,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分析绿色运营管理策略的节能贡献,探索适宜的绿色运营模式,进而对实际运营管理提供指导,助力项目能效的进一步提升,使得能效目标能够更快达到。
关键词:前馈模拟运营策略节能Key words:Feedforward simulation;Operation Strategy;Energy saving 1.引言绿色建筑最大特点是将可持续性和全生命周期综合考虑,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考虑和因地制宜地运用技术策略,才能实现建筑的绿色内涵。
而建筑的运行阶段占整个建筑全生命时限的95%以上[1],因此要实现绿色生态目标,不仅要将绿色理念体现在规划、设计和建造阶段,更需要提升和优化运行阶段的管理技术水平和模式,并在建筑运行阶段得到落实。
在我国,建筑领域长期以来过多的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而运行过程的技术管理则有待提高。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只有运用合理、先进的运行管理策略才能赋之以生命。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策略,提高绿色建筑的运行管理技术水平是重中之重。
2.项目绿色亮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探索,天津生态城低碳体验中心借鉴了中国和新加坡的绿色建筑理念、经验,面向公众展示低碳设计特色,以注重降低运营碳,最大化清洁能源为理念,在设计上回归自然,呼应气候、资源与环境,实现了生态科技与社会文脉的完美结合。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王颖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王颖发表时间:2020-04-30T09:42:45.6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作者:王颖闫宏亮[导读]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致使我国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天津 300042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致使我国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是为了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各种能源的使用需求,并进一步的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城市建设。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环节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评价能够科学的对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所有规划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选择进行相应的评估,这样就能够进一步使城市规划的生态化的需求得到相应的满足,并能够不断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与发展。
本篇文章将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进行切入,并对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推动生态城市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城市建设;应用;影响引言在现阶段的经济建设过程之中,生态建设以及环境保护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城市建设不仅仅要注重经济水平的提升,更要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平衡发展以及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为人们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由此诞生。
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效率,只有采取高效率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抓住环境建设的中心,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之中,促进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生态城市建设中使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整体、局部规划以及各类工程项目建设对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
该评价过程可以贯穿到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为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具有监督意义。
很显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使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全面提升城市整体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能帮助建设者有效规避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研究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研究摘要: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损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日益突出,关注低碳生态是我国各行业发展的核心方向,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要求。
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为了提高城市的低碳生态效益,有必要关注城市发展中的诸多因素。
其中,建设项目是一个核心问题,合理规划和建设绿色建筑已成为基本要求。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规划方法1 低碳生态城市概述1.1 低碳生态城市概念所谓低碳生态城市,就是从宏观上、全局上对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旨在建立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收入的城市发展模式。
通过低碳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存还能有效减少城市的碳排放。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解决了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社会、空间等问题和矛盾,满足了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1.2 低碳生态城市的特征1.2.1复合性特征对于低碳生态城市而言,主要表现为低碳和生态两个方面的复合型,低碳城市主要是依靠生态理念,对人、自然以及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三者的互惠共生,创建一个社会和谐、自然依据的城市生态模式。
同时利用低碳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低碳生态城市都具有明显的低碳、生态复合型特征。
1.2.2高效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
他们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生存竞争。
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利用一些低能耗材料,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低碳生态城市本身具有高效的特点。
1.2.3循环特性对于城市系统来说,循环是保证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必要基础,而效率是实现循环的最终目标。
与传统城市相比,低碳生态发电利用先进技术,实现了城市系统物质和能源的多重循环利用,减少了物质和能源循环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减少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下绿色建筑规划方法分析王颖
发表时间:2019-04-02T10:13:03.73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作者:王颖
[导读]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10
摘要: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力不断加大。
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资源浪费问题。
国家制订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目标。
文章立足低碳生态城市的视角,探讨绿色建筑的规划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绿色建筑;规划方法
引言
从我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低碳概念和生态概念在规划中没有体现和整合,导致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传统建筑规划没有本质区别。
其次,低碳生态城市的绿色建筑规划体系缺乏一定的整体性,不减少碳生态城市的建设。
目标与规划内容的整合,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方式,导致规划与实际工作脱节,阻碍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
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
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来看,总体思路是:1)通过低碳的规划设计和先进的低碳技术,使城市在功能设施上实现低碳环保、在生态上实现保护环境,建设具备低碳环保、生态和谐、设施齐全的宜居城市;2)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市区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分级,引导城市建设与市民参与相结合,将生态示范城区逐步推广,从而推动同类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3)充分考虑现有的低碳、生态相关的技术路线和规划理念;(4)建立政府、企业等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机制,并对这一部分进行指导。
企业和公众的利益。
2、对城市绿色建筑规划的概念
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汇总,发现城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绿色化和生态化,绿色建筑逐渐走入城市设计的理念中。
这就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对当前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突破,让更多优秀的科技成果在建筑使用中得到推广,多开发那些具有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在融入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技术进行创新,并应用那些具有生态价值的研究成果,也需要对施工设备进行创新,才能保证在城市建设和规划过程中更合理地消耗能源,提升资源整体的利用率。
这样不仅可以让城市规划过程中更加体现出生态的价值,也能为城市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创建提供更多的推动力,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化的城市建设与发展。
3、绿色建筑规划原则
3.1遵循简洁高效的原则
绿色建筑理念在应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简单、高效的原则,这样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就有必要增加可再生资源和环境保护资源的利用,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既能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要求,又能实现长期的环境保护规划,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构建绿色建筑和社会发展的平台。
3.2遵循健康舒适原则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舒适已成为人们对生活理念的追求,许多建筑师也在遵循这一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同时结合绿色环保理念来满足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绿色建筑规划过程中,建筑师应考虑照明、通风、温湿度等因素,然后对建筑进行总体规划,以提高绿色建筑的健康舒适度。
3.3遵循整体性与环境性原则
绿色建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应遵循绿色建筑的本质,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绿色建筑工程中,还应合理利用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在绿色建筑规划中,设计人员应遵循建筑整体性和环境性的原则,合理利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环境保护效果,实现建筑的有机结合。
以及环境保护。
4、低碳生态城市理念下绿色建筑规划的主要内容
4.1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建设独具特色的绿色建筑
任何建筑都不能是独立的个体,尤其是绿色建筑,在规划绿色建筑时应根据建筑的地方特点进行设计和规划,并与建筑相结合。
同时,要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发展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习惯,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
建设以满足当地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
4.2做好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的结合
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有多种发展方式,主要集中在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上。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规划应将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有机结合,确保绿色建筑的完整性。
生态建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实现建筑内外的信息交流,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4.3实现资源节约型发展
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真正实行绿色建筑,必须以节约资源、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为重点。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低排放、低污染的目标,确保项目各方面达到环保标准。
只有从源头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实现自然环境的保障,实现城市建筑的绿色规划目标。
5、低碳生态城市视角下绿色建筑的规划路径
5.1节能规划与技术规划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能耗较大,建筑行业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
因此在开展绿色设计时,应该秉持节能理念,将节能环保作为绿色建筑规划的基础性原则。
建筑工程需要应用的材料种类比较多,应该避免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对新型能源进行研究,如风能、太
阳能等。
太阳能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新型能源,也是绿色建筑材料的一种。
太阳能具有无污染、环保的特点,因此应该充分利用新型能源的优势。
为了提高新能源开发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需要采用现代节能技术。
必要时可以从国外引进新型节能技术,发挥技术的实用功效。
同时,要综合考量自然采光通风需求,降低电气设备的使用率。
5.2因地制宜规划
每个城市的发展特征不同,绿色建筑规划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规划时,应该综合考量城市的发展特点,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不同。
北方建筑风格相对粗犷,南方建筑风格相对精巧,设计者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时,应该深入了解居民的居住特点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确定绿色建筑的风格,彰显不同城市的形象。
同时,设计者应该对绿色建筑进行优化配置和排列,呈现出错落有致的风貌,体现建筑的美感。
建筑物的朝向应该顺风、顺光,内部空间照明应该达到最优状态,空调能耗需要降低。
同时,空间布局要符合民众需要,与当地人的生活标准相适应。
5.3环境规划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样会对绿色建筑产生影响,很多城市的文物建筑较多,采用扁平化的建筑设计方案会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在开展绿色建筑规划时,应该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对外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
城市内的文物建筑、千年古树等不可拆除。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繁荣,生态保护问题、资源节约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态理念被提出,各个城市设定了低碳生态环保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低碳生态城市的构建过程中,必须明确城市发展方向,规划建筑发展。
建筑行业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需要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秉持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原则。
绿色建筑迎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建筑行业需要掌握绿色建筑的规划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洁,石磊,武诗然,等.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管理新模式分析 [J].建筑技艺,2018(6):38-43.[2]张东峰.研究建筑规划设计怎样做到绿色、生态、环保的有机统一[J].中国住宅设施,2018(5):20+79.
[2]王磊,孙汉松,武海滨.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探讨[C].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2017.
[4]李爱民,于立,谢鹏飞.绿色建筑:让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第七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7, (07):7-12.
[3]陈韶龄,郑晓华,陶承洁.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中指标体系的若干思考——以南京河西低碳生态城为例[C].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7.
[4]赵维良,荆涛,李金龙.新时期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7(6).
[5]李冰.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趋势[J].城市发展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