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系统策划方案(doc 35页)
农行江苏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

农行江苏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第三章农行江苏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3.1农行江苏省分行主要中间业务产品3.1.1结算类业务结算类中间业务包括人民币支付结算和外汇结算。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9月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人民币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办理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行为,主要方式有汇兑、票据、委托收款、国内信用证等。
国际结算是指资金在国际间从付款方到收款方的转移清算,结算方式主要有汇款、托收、信用证等。
结算类业务属银行最基本的服务功能之一,结算手续费构成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稳定来源。
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具备网点、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江苏省分行通过结算方式的创新,赋予传统的结算业务新的更丰富的内涵,结算业务实现由纸质向电子化的转变,结算方式也由单一功能型向复合功能型转变。
网上银行、电子汇票、现金管理等产品被广泛应用,为包括企业集团在内的各类客户提供功能强大的结算服务。
优良的结算服务不仅有效地锁定合作客户,而且为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带来更加广阔的空间。
(1)人民币结算业务。
2010年江苏农行实现人民币结算业务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增长19.32%。
市场份额为30.65%,居江苏省内工、农、中、建四行第一,但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工、中、建行分别实现收入12.04 亿元、7.45亿元和13.52亿元,同比分别增加2.6亿元、1.67亿元和4.61亿元,建行增量四行第一,主要由于单位人民币结算收入同比增加3.63亿元。
和市场份额仍居第一位。
工行、中行、建行分别实现收入5.66亿元、2.68亿元和3.9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11亿元、0.47亿元和0.5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4.4%、21.0%和17.7%。
工行增量和增长率在四行中排在首位,农行的增长率则处于末位。
2009年农行个人人民币结算收入领先工行1.3亿元,到2010年差距缩小到8600万元,主要原因在于工行借记卡发卡量加大,新增589万张,仅次于农行的669万张,工行仅“灵通卡业务收入”就同比增加5600万元。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方案-23页文档资料

二000年五月目录第一章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和作用 (3)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 (4)第二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要求 (5)2.1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必要性 (5)2.2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要求 (6)第三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总体设计 (6)3.1 中间业务平台的结构概要 (7)3.1.1 中间业务平台的基本结构 (7)3.2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设计方案 (7)3.2.1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实现原理 (7)3.2.2 华融中间业务平台实现的方法 (8)3.2.3 中间业务平台建设规模 (9)第四章银行中间业务详细设计 (9)4.1中间业务平台软、硬件系统配置方案 (9)4.1.1 中间业务平台资源需求分析 (9)4.2.1 硬件设备的配置方案 (10)4.2.2 系统软件配置方案 (11)4.3华融综合中间业务平台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12)4.4 业务处理流程 (13)4.4.1 中间业务平台总受理流程 (13)4.4.2主要中间业务流程 (15)第五章应用软件的开发管理 (16)5.1 全面设计分步实现 (16)5.2 项目开发计划 (16)5.3 开发组织管理 (17)5.3.1 组织机构 (17)5.3.2 运作方式 (18)5.3.3 质量保证措施 (18)5.4 培训 (19)5.4.1 培训内容 (19)5.4.2 培训方式 (20)5.5 验收 (20)5.5.1 功能 (21)5.5.2 技术文档 (21)第六章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 (21)第七章投资概算 (23)第八章结束语 (23)第一章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和作用80年代以来各家专业银行的重点是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子化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而到了90年代末,则转变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扩大金融行业的社会服务面的竞争。
这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结果。
今天的银行业面临着争夺客户的竞争,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竞争,谁能把握客户的需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谁就能取得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中间业务系统方案建议书

中间业务系统方案建议书尊敬的领导:为了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中间业务系统,以满足业务流程的快速响应和业务数据的及时处理。
本文将就中间业务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
基于公司的业务需求和技术实力,采用分布式架构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中间业务系统应该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之间通过消息队列或其他通讯机制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子系统之间应该具备高度的自治性和扩展性,同时要考虑通用性,以方便将来的业务拓展。
此外,各个子系统需要有清晰的职责划分和良好的协作机制,以确保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选择合适的技术框架。
中间业务系统需要支持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以及多样的数据处理需求。
因此,我们建议选择使用开源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框架,例如Hadoop、Spark 等,同时采用微服务架构将各个子系统进行拆分和独立部署。
此外,我们建议使用Java 开发语言,因为Java 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广泛的开发及技术支持社区。
此外,我们需要考虑选择哪些存储方案和数据库技术,根据数据量大小、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等因素进行选择。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和监控管理。
中间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
我们建议采用统一的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同时在系统架构层面进行防火墙和安全策略的设置。
此外,系统的监控和日志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建议使用开源的监控软件和工具,对系统进行实时跟踪和数据分析,并建立良好的日志管理机制,以方便系统进行及时修复和优化。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成本控制。
中间业务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业务拓展,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考虑到成本方面,我们建议采用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进行部署和管理,同时建议采用自动化部署和运维工具,以减少人工成本及时间消耗。
中间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方案

[中间业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方案(1):联银通一、系统综合概述中间业务平台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中间业务开发、调试、维护环境,利用该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各类中间业务的定制和二次开发。
公司针对现有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需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了银行业务的处理特性和交易规则,开发出了新一代的中间业务开发平台。
中间业务平台是集交易定义、流程定义、图形化用户界面、交易控制、通迅定义、报表编辑和后台数据库支持为一体,可为金融业务软件的开发提供全方位、立体化服务的多功能开发平台。
二、系统应用架构三、系统业务功能1.规范不同中间业务的数据通信格式;2.实现分行特色业务;3.提供中间业务(如代收付业务、银证通等)、银联等业务的统一接入管理和应用处理;4.提供连接主机综合业务系统核心的统一接口;5.提供了对外的参数化的通讯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业务单位主机进行连接,从而实现一些实时通讯的业务;6.对银行前端的网点和业务单位主机系统进行登记,实行密钥管理,使得每个业务单位密钥独立并且每天更新。
对于交易数据报文,采用DES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严密的加密处理。
另外,7.系统也有连接硬件加密器的扩充功能;8.根据银行的要求,输出银行主机与业务单位对帐结果及统计报表,作为银行与业务单位之间的对帐和清算参考依据;9.提供集中式的系统管理、业务监控及统计分析;10.子系统有:代收费子系统代付费子系统银证转帐子系统代售业务子系统四、系统优势特点1.中间业务平台提供一个集成化的中间业务开发、调试、维护环境,利用该平台,能够快速实现各类中间业务的定制和二次开发。
2.平台支持的应用协议有ISO8583协议、类8583协议、定长协议、变长协议、定变长结合协议、多包(明细)协议、XML协议,基本涵盖了目前流行的大部分应用协议3.平台还支持多种通讯协议,例如TCP/IP、TUXEDO、CISC、TONG,这些协议在项目中已广泛应用。
4.平台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业务逻辑组件,即业务处理单元,并提供了灵活的业务开发方法。
某银行中间业务方案

某银行中间业务方案1. 简介在银行业务中,中间业务是指银行通过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来获取非传统利润的一项业务。
这些金融服务包括证券承销和交易、理财产品、贷款担保、资产管理等。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某银行的中间业务方案展开阐述。
2. 业务分类某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承销与交易业务、理财产品业务、贷款担保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
2.1 证券承销与交易业务某银行通过积极参与公司债券、股票等证券的承销与交易,为客户提供融资和投资机会。
银行可以借助自身的金融实力和网络优势,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全程承销服务,通过承销费用获取盈利。
同时,银行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股票交易的服务,通过交易佣金获取盈利。
2.2 理财产品业务某银行推出多种理财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多种类型。
银行通过将客户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并按照协议约定的比例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投资收益,同时向客户收取管理费用。
理财产品的风险可控性相对较高,是客户进行资金管理和投资的重要工具。
2.3 贷款担保业务某银行提供企业贷款的担保服务,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提供担保,并且在担保期限内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监控。
银行通过收取一定的担保费用和管理费用获取盈利。
贷款担保业务对于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增加公司业务规模、优化业务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2.4 资产管理业务某银行借助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投资工具,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管理服务。
银行通过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需求,帮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和投资决策,并提供定期的产品回报和资产分析报告。
通过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和绩效报酬获取盈利。
3. 竞争优势某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具有以下竞争优势:3.1 专业团队某银行拥有一支专业的中间业务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金融经验和专业背景。
团队成员熟悉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了解各种金融产品的特点和风险。
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学习,保持对金融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并及时调整和优化中间业务方案。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特点,对于优化农业银行收入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产品创新不足,服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研究成果将为农业银行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推动中间业务转型升级,提高农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通过本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方向,为银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对于其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健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2.1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农业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其业务覆盖全国城乡,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
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农业银行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中间业务包括支付结算、代理业务、担保承诺、理财业务等多个领域。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日益丰富,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据统计,截至最近年度,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占全行营业收入比重逐年提升。
特别是电子银行业务、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新兴中间业务发展迅速,有效推动了业务结构的优化和盈利模式的转型。
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间业务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其次,服务模式相对单一,线上线下融合程度不够,客户体验有待提高。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4200字(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研究目录一、中间业务的概念 (1)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 (1)(一)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情况 (1)(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概况 (1)(三)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种类 (2)三、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2)(一)个人中间业务发展艰难 (2)(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有待优化,创新程度不够 (2)(三)缺乏中间业务专业人才 (2)四、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3)(一)重视理财业务发展及创新 (3)(二)完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结构,实现中间业务管理创新 (3)(三)加快中间业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结语 (4)一、中间业务的概念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中间业务性质是非利息性收入,并且按照中间业务的进入模式,将其划分为如下两类,一是实行申请备案制度;二是应用审批制度。
多数银行都认为,中间业务属于低成本或者零成本,银行以顾客付费代理人身份办理业务。
在百度百科看来,其以银行传统业务为依托,发挥银行本身的在资本作用、声誉和其他好处。
以信息与技术优势为依托,为了尽量降低成本。
协助客户解决金融问题,以运作业务,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为客户提供劳务的公司,应当收取部分服务费。
银行作为传统业务的参与者,其作用,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其作用在于经纪人或者代理人。
该定义对银行中间业务发生的标准,内容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描述、表现模式与功能,帮助读者了解中间业务这一概念。
简单地说,该业务就是银行借助其收益与资源,间接参加信贷活动,为双方提供财务信任服务,并收服务费的商业模式。
二、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一)中国农业银行基本情况中国农业银行作为中央管理下的国有银行,始建于1951年的农业合作银行的前身,是新中国组建的首家国有商业银行。
资金实力雄厚,总市值位居国内上市银行第五位,2018年,在福布斯全球2000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五。
中国农业银行在全球拥有24062家分支机构,300089台atm机,外国代理行1171,服务于世界3.5亿人口,260多万家公司。
银行中间业务的工作计划

银行中间业务的工作计划
根据银行中间业务的工作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工作:
1. 分析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相应的业务发展策略和目标。
2. 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潜在客户的需求和偏好,为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新产品和服务,并不断优化现有产品,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4. 建立和维护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包括其他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客户。
5. 制定营销方案,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银行中间业务的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客户。
6. 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业务运作的稳健性和合规性。
7. 规划和管理业务的投资和资金,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和安全运作。
8. 定期评估业务运作的效果,调整和改进工作计划,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银行中间业务系统策划方案(doc 35页)二000年五月第一章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和作用80年代以来各家专业银行的重点是通过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子化建设以提高生产效率,而到了90年代末,则转变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扩大金融行业的社会服务面的竞争。
这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压力与日俱增的结果。
今天的银行业面临着争夺客户的竞争,这是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竞争,谁能把握客户的需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谁就能取得优势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各家银行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正在改变。
以前银行投资IT,主要是练内功,也就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但现在形势是生产过剩、场不足,银行的目标是如何实现更高的增长。
因此银行必须从外部下功夫。
也就是说场营销、客户服务、客户关系等成为银行新的工作重点。
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软件属于客户关系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范畴。
中间业务平台的产生当今,各家银行的销售工作重点是创造多元化的售前服务环境,扩大社会的金融服务层面,售前服务基本决定是否能拉上新用户,金融服务手段的多寡优劣基本决定是否留住老用户以及帮助扩大新用户。
在要求扩大社会服务面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是各项中间业务的蓬勃发展,各种各样的银行代理业务悄然出现,如代发工资、代收电费、代收水费、代收煤气费、代收电话费、代收税款、办理证券转帐等等;银行的服务手段也从传统的柜台发展到ATM、自助终端、电话银行、无人银行等自助式的服务方式。
银行为了适应代理业务的需要,往往基于某一业务系统,推出“一本通”、“一卡通”等新的业务种类,虽暂时满足业务的需要,但却无法适应日益增多的代理业务和客户的要求,且这种局部式的修改不利于银行应用软件的规范统一管理和基层业务的开拓。
因此,华融公司结合多年金融电子化应用系统的开发经验,经过充分的场调研和与银行业务、技术人员的反复协商、论证,提出银行综合中间业务平台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灵活地与银行储蓄、信用卡和会计业务系统结合,同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把银行的各种代理业务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实现各种各样不同方式的中间业务应用,方便客户和中心管理。
华融中间业务平台能充分利用农行计算机资源和网络上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向客户提供各种信息和增值服务,面对异常激烈的场竞争使银行的网点优势进一步转化成竞争优势。
由先进计算机系统集成的“中间业务平台”可以改善与客户接触方式,成为客户服务的一种有效手段,华融的中间业务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各家银行,并为这些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华融中间业务平台的目标是:快速有效地向越来越多的对要求服务满意的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产品,为银行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改善银行的存款结构,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总之,中间业务平台是由新型的客户关系需求和信息技术革命共同推动的。
第二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要求2.1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必要性1.参与同业的竞争,增强竞争力银行业竞争激烈,为参与同业的竞争,增强竞争力,应尽一步采用高科技手段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2.同业的服务手段不断提高的推动在同行业里很多银行已建立或正在建立中间业务平台,客户对服务手段产生攀比,“满意无止境,服务有新高”。
3.加强营销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子化建设的加快,各种新的金融产品一推出,必须尽快推向场,中间业务平台既是一种服务手段,也是一种促销手段。
2.2 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要求中间业务系统应既能兼容银行原有已开办的中间业务,又能满足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具体地,系统实现应基于以下原则:1、银行营业网点可办理代理业务,与储蓄柜台业务并存,且操作方便。
2、能满足各种不同中间业务的需要。
无论是代理现金或代理转帐均能方便处理。
3、提供多种形式的接口数据。
如手工输入的清单、磁盘文本及联网数据等。
4、方便客户查询及打印凭证。
5、方便统计各种交易数据及客户信息。
6、保证系统的灵活性,方便挂接其他子系统,如电话查询系统、自助终端系统、网上缴费系统等等。
7、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保障客户和银行资金、数据的安全性。
8、保证系统的完整性、规范性,易于总行统一版本和软件升级。
银行现行的销售与服务体系是多年银行的工作积累,中间业务平台的建设将适应这一优良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和改进,随着可能的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技术革新,要充分保护现有投资。
第三章银行中间业务平台总体设计根据银行建设中间业务平台的要求,本章提出了银行中间业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描述了中间业务平台的整体概貌和服务管理流程。
3.1 中间业务平台的结构概要3.1.1 中间业务平台的基本结构中间业务平台的典型构成3.2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设计方案银行中间业务平台系统分成两大部分:后台系统(Back office)和前台系统(Frot office)。
其中后台系统实现各种基本数据的收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等功能,前台系统直接在农行的营业网点向客户提供多种不同种类的服务。
C loudServer1Server2D isk storage 农行业务系统机群Sw itch/H ubR out er X 25/PSTN /D DN 农行网点R out er R out erI BM R S/6000P C SE R VE R 华融中间业务系统总体拓扑图 (1-1)委托方A 委托方BR out er中间业务前置机H ubX 25/PSTN /D DNR out er 县支行前置机3.2.1 银行中间业务平台实现原理以往中间业务处理基本上紧密地依附于银行某一业务系统,因而显得比较狭隘。
为了实现前述系统目标,综合中间业务系统应设计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介于银行会计、储蓄和信用卡业务系统与中间业务单位和客户三者之间起着链桥作用,如图所示:客户通过网点、电话银行、自助终端或代理业务端柜台中间业中间业中间业综合中间客银行业会储信发起交易请求,数据传送到综合中间业务系统,系统判断是否联网实时处理,若是则向代理业务单位取数据,否则判断系统中有否该客户未处理信息,条件满足根据客户档案帐号向银行相对应后台业务系统发送数据,请求处理,结果通过中间业务系统返回给客户。
以上是单笔实时处理的实现方法,对后台批量实时处理,则由中间业务系统端输入单位编号,预收笔数,核对其合法性,然后逐笔读取客户的转帐帐号,上送数据给后台业务系统处理。
3.2.2 华融中间业务平台实现的方法为最大程度上实现平台化的设计思路,华融中间业务平台在设计时采用蓝本描述的设计方法,在蓝本文件中可以实现系统配置的参数化。
蓝本文件的配置在华融中间业务平台的所有业务流程的方向上都已实现,包括1、柜面操作提示2、数据流的传递、打包、解析3、数据显示4、票据打印5、数据库操作等等几个方面,由于实现了系统参数的外挂设置,在增加新代理单位时,可以在不涉及修改系统平台程序的基础上,农行的技术人员在经过系统培训后,通过增加配置蓝本文件,即可增加新的代理业务。
而且在调试新的代理单位的接口时,也不影响正常的其他代收付业务的进行。
由于华融中间业务系统平台通过蓝本设计,保证了系统核心程序不被修改,从而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3 中间业务平台建设规模本方案主要针对农行地级支行的规模,由于各地行所在地业务量有所不同,方案的设计将要考虑不同的硬件配置方案,大业务量的地行采用服务器作前置机的方案,中小业务量的地行可以采用高档PC机作前置机方案。
第四章银行中间业务详细设计银行的中间业务平台是银行电脑网络和委托单位内部网相结合而形成的。
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信息反馈准确及时,不受时间与场所限制等特点。
客户可以通过农行的任意一个已允许交易的行所,随时进行代理收付业务,从而使委托单位的服务范围大大扩展,农行业务网的覆盖范围就是中间业务平台的服务范围,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农行网点都可以是代理单位对客户的服务窗口,这样,提高了代理单位的服务质量,也扩大了农行的社会服务面,从而为农行塑造了“服务先行,客户至上”的光辉形象,让农行和委托单位共同达到“双赢”。
4.1中间业务平台软、硬件系统配置方案4.1.1 中间业务平台资源需求分析中间业务平台是由计算机、网络设备、电信线路、系统软件、功能支撑软件、应用软件以及其他相关设备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网络系统。
我们在关注线路资源、软件等重要内容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组成部分,增加系统的完备性,确保系统可靠、安全地运行。
因此,我们在系统选型时,应充分考虑系统集成的系统完备性、可靠性、安全性、实时性的要求,集成后的系统应能很好地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大工作流量环境的要求。
4.2.1 硬件设备的配置方案对硬件的选型,我们主要对硬件产家的生产线的系列,以及多年的系统集成的硬件产品使用的经验,籍此保证硬件产品在集成中的可靠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前置机设备的可靠性根据总体方案的建议,选择服务器作前置机具有较好的扩充性。
我们建议选用服务器优秀生产厂家HP的服务器产品,配置硬盘阵列,提供数据备份系统,如磁带机或可擦写光盘机。
网络设备的可靠性网络设备在本系统中仅占很少的投资,但没有网络设备的可靠,就没有中间业务平台的正常运行。
我们建议选用CISCO、3COM等网络厂家的网络产品。
电信线路的保证考虑到与委托方可能的业务通信量,建议与委托方的通信线路带宽应大于64Kb。
在我们长期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的线路的通信质量的考量,并建议使用DDN。
可靠的后备供电系统建议每一台设备均配备不间断电源,网络服务器配置长延时,以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确何数据安全,并在为用户服务过程中不出现交流中断的局面。
安全性的考虑若中间业务平台与外联网(如Internet)相连,则应设置防火墙。
4.2.2 系统软件配置方案操作系统考虑到地行的中间业务平台使用中对系统稳定性和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考虑到银行后台主机也是unix系统,所以,前置机上采用unix系统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因此,建议使用SCO OpenServer Enterprise System 5.0.5 版本能达到以上要求。
数据库在中间业务的前置机上工作时存在多线程,多任务的情况,因此在处理复杂程度很高的数据库操作时,大型数据库产品具有很高的优越性,所以建议使用Sybase SQL Server 11.0.3 以上版本,可以适应这种复杂的数据库操作环境。
程序开发包操作系统选择SCO OpenServer Enterprise System 5.0.5版本,程序开发包建议使用SCO OpenServer Development System 5.1.1 版本,由于是同一公司出品,在兼容性方面原则上应具有最好的兼容特性。
另外,此程序开发包也是C语言程序开发包,众所周知,C语言处理系统的底层应用时具有很好的时效性能,因此选用此程序开发包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