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

合集下载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介绍

1、听说法的历史背景 2、听说法的主要代表人物
1)弗里斯(C.C Fries) 2)拉多(do) 3、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4、听说法的基本原则 1)听说领先 2)反复实践 形成习惯 3)以句型为中心 4)排斥或限制母语 5)对比语言结构 确定教学难点 6)及时纠正错误 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
日常交际 完整的交际活动 1、理论基础
1)语言习得理论 2)社会建构理念 3)课程理论
2、教学原则与特点 原则: 1)言语、情景真实性 2)形式---功能性 3)任务相依性 4)做中学 5)脚手架
特点: 1)目标 2)教师的输入 3)教学技巧与方式 4)教师角色 5)学生角色 6)评价方式与内容
1、功能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威尔金斯《意念大纲》
( “Notional Syllabuses”,1978 )
2、功能法的理论基础 1)语言学理论基础 2)心理学理论基础
3、功能法的基本原则 1)以单元---学分体系组织语言教学 2)以功能意念为纲 考虑交际要素 3)教学过程交际化 4)基本目的语和专业目的语兼顾
4、对自觉对比法的评价 附:自觉实践法
七、认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 按照认知规律 • 调动学生的智力潜能 • 努力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 • 创造性地活用语言 • 一种外语教学法体系 • 又称为认知——符号学习理论
1、认知法产生的背景 2、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3、认知法的基本原则
语言教学法流派介绍
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一、语法翻译法 二、直接法 三、听说法 四、视听法 五、认知法 六、自觉实践法 七、交际法
(一)全身反应法 (二)咨询法 (三)暗示法 (四)沉默法

简谈外语教学方法(1)

简谈外语教学方法(1)
11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
1)通过任务活动可以同时锻炼几种语言技能,有利于自动性的提高; 2)学生能接触到形式多样的语言,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自己的语言资源,
不但有利于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语用能 力; 3)以学生为中心,交际活动多,语境自然,相关性强,有利于培养交际能 力; 4)活动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激发 动力; 5)活动内容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任务有利于培养想象、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对课堂学 习和终身学习都有益。
由于这些优点,这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受到广泛注意,也被引进我国。2000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 》,首次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 准(实验稿)》再次明确提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
12
其他外语教学法
2)意念和功能并不容易确定,例如标准、数量、顺序等问题 难以掌握;
究。
4)理论上对语言能力的认识还不够清楚,例如理论上是 competence,教学中是 proficiency,没有统一的框架。对 技能和自动性的解释也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
9
在外语课堂上使用任务的做法并不新鲜,因为几百年来各种 教学法都是用任务的方法,类型包括翻译、造句、写作、调 查、复述、故事、标语广告、小册子、口头陈述、广播剧、 录像、网页制作、戏剧表演、讨论、问答等,但过去的任务 只是为了进一步练习和巩固所学的一种一种辅助手段,而现 在的任务则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种关系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平等协作关系,课堂学 习通过互动活动进行。
教学活动包括翻译、小组活动、录音、听写分析、纪录课堂 感想、观察报告、自由交谈等。该教学法可以用于听说读写 等技能教学,但通常用于口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PPT演示课件

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PPT演示课件

② Phase Two :reading/translation/analysis/ask questions
③ Phase three: write answers
8
• Summary and Comments (1)main advantag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abstract words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2)theory of learn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Faculty Psychology.
4
• Basic Principles (1)main features ①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major focus. ②Little or no systematic attention is paid to speaking or listening , because literary language is considered superior to spoken language and is therefore what langua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③The teacher use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emphasizes accuracy rather than fluency.
2
(2)the second impetus for the procedures of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in teaching Latin came from the social needs of European countries. (3)in the 19th century, more experts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grammar rules with translation.

2.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概括版)全解

2.2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概括版)全解

一、语法翻译法
• 主要特点: • A 以语法为纲,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
• B 课堂教学使用学生的母语,教学法以翻译为主。
• C 注重书面语的教学,轻视口语。
• D 教授所谓的“规范”语言,重视使用所谓经典的“名
著”、“原著”。
一、语法翻译法
• 成就: • 强调母语教学的理论。


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语法知识扎实。
四、功能法

缺点:
• A 如何科学地设定功能、意念项目,如何合理地安排教 学内容,具有一定难度。
• B 如何把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起来,存在实际操作的困 难。 • C 对学生出现的错误采取容忍态度的“度”难以准确把 握。 • D 难以真正达到课堂交际化的程度。 • E 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测试评估还难以适应教学法的 要求。
• A 任务前阶段:让学生了解任务,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 • B 任务中阶段: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任务。 • C 任务后阶段:分析语言重点。
五、任务教学法
• • 优点: 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优化 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 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注重书面语教学,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较高。

对教师本身的口语要求不高,该教学法使用方便。
一、语法翻译法
• 缺点: • 忽视言语交际技能,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 过分依赖学生的母语和翻译的手段,无法培养用目的语
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 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或深奥难懂。
二、直接法(改革法、自然法)
18世纪末
机械语言学 或历史比较语言 奥伦多夫(德) 学(认为所有语 言同出一派) 贝立兹(德) 帕莫· 艾盖尔特 (英) 弗里斯(美) 埃比(美) 语音学 和科学的连贯语 法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概念: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主要特点:强调模仿,主张用教儿童学习本族语言的方法,“通过说话学说 话”的方法来学习外语,不允许使用母语,用动作和图画等直观手段解释词 义和句子,要求外语与思想直接联系。
教学过程: 一句话一句话听,模仿,反复练习,直到养成语言习惯。 【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教学原则: 1.强调口语的重要性,即语言首先是口头语言; 2.强调连贯篇章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3.强调口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优先权;
1. 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2. 直接法(Direct Method) 3. 听说法(Audio-lingual Method) 4. 情景法(Situational Method)
一、语法翻译法(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概念: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 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用母语来教授语法】
教学模式:老师带读单词---老师讲解课文---切合原意的课文翻译---课文句子 结构分析---语法项目练习---翻译练习---学生背诵课文
教学原则: 1. 以语法教学为中心,强调系统语法的学习 2. 语言材料的内容以突出某种语法形式为准 3. 本族语(学生的母语)充当中介 4. 以阅读和书面翻译为主
优点:
1. 视听结合的方式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和储存的语言材料多得 多。情境的创设能够加速外语与事物的联系,有助于理解所学的语言;
2. 重视整体结构的对话教学,使课堂变的生动活泼,学生学的语言自然,表达 准确;
3. 听觉形象有助于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节奏及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惯。
优点: 1. 学生的语法概念清晰 2. 阅读能力强,尤其是遇到长而难的句子时,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便能理解意思; 3. 有助于培养翻译能力和写作能力;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

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

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

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

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

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

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

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

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

3、使用方便。

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

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之简介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之简介

英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及其优缺点一、翻译法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阅读法、古典法,它是中世纪欧洲人教希腊语、拉丁语等死语言的教学法,是一种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方法。

到了十八世纪,欧洲的学校虽开设了现代外语课,但仍沿用翻译法,所以亦成传统法。

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上还是书面语。

人们学习外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古典文献,把它作为一门文化修养课,其核心是掌握语法和足够数量的词汇,德国语言学家奥朗多弗等学者总结了过去运用语法翻译法的实践经验,并在当时的语言学、心理学的影响下,给语言翻译法以理论上的解释,使其成为一种科学的外语教学体系。

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逐句分析句法功能,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再进行练习,主张两种语言的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在教学实践中常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其特点是强调母语,着重解释,强调背诵规则,强调语法作用。

优点:(1)在外语教学中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

(2)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

(3)着重阅读,着重学习原文或原文文学名著,这种思想现在仍左右着一些人对外语的看法。

(4)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

(5)重视理性和磨练学生意志。

缺点:1) 忽视口语教学。

在教学中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

2) 忽视语音和语调的教学。

3) 夸大翻译和母语的作用,重视理论,轻时间,过分强调知识的培养,忽视技能。

单纯通过翻译手段教外语,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4) 过分强调语法在教学中作用,而语法的讲解又是从定义出发,根据给例句,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语言水平,课堂上忽视培养语言习惯。

5) 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直接法直接法也叫自然法,心理法,口语法,改良法。

它就是直接教英语的方法。

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

第八章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这一部分的重点是要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如某个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和特点、基本的教学过程等。

要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某个教学法的优缺点作出适当的评论。

1. 语法一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语法一翻译法又称" 传统法", 它是使用学生的母语来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并以系统地教授语法知识为教学基础的一种第二语言/ 外语教学法。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并用, 通过翻译和系统的语法知识的讲授学习第二语言。

语法一翻译法是最古老的教学法, 最初用来学习古希腊文和拉丁文这类死的语言, 帮助人们学习古代" 经典", 增长知识和智慧。

后来用它来学习活的语言,经过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成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

它盛行于18世纪末,代表人物是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H.G.OllendOrff )。

语法一翻译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或历史比较语言学, 认为所有语言同出一源, 语言和思维也是同一的。

既然人类有共同的思维规律, 其语言规律( 语法) 也是共同的, 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词的搭配也是一样的。

各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只是发音和书写形式的不同而己, 这就是翻译的基础所在。

因为人类的思维规律相同, 所以不同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翻译。

另外, 传统语言学重视语言规范, 注重定出各种语言规则, 并要求人们按照这些规则来使用语言, 这也为语法一翻译法系统地讲授语法知识奠定了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联想心理学。

联想心理学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看成是各种感觉或观念的集合, 而这种集合则主要是依靠联想的力量来实现的。

比如, 记识一个外语单词就是把它跟母语的单词联系起来。

语法一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 语法是教授第二语言/ 外语的基础。

语法一翻译法主张, 学习第二语言首先要背熟语法规则和例句, 然后通过翻译练习巩固语法规则, 只有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才能阅读、翻译目的语原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Exemplification
The main procedures for a typical lesson with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① Phase One : Read and explai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first language . Teach the new grammar with deductive method.
(2)theory of learn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Faculty Psychology.
• Basic Principles
(1)main features
①Reading and writing are the major focus.
three impetus: (1)the modern languages provided one of the
conditions for grammar analysi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grammatical rules in translation exercises in teaching Latin.
Three Methods
1204 021202005
陈笑The Grammar源自translation Method
• Backgrou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began to be the basic proced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rom the 16th century.
foster students ’ ability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grammatical production.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are well trained.
make few demands on teachers.
(2)the second impetus for the procedures of grammar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in teaching Latin came from the social needs of European countries.
(3)in the 19th century, more experts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dopted the strategy of combining grammar rules with translation.
(2)Disadvantages
never emancipate the learners from dependence on the first language.
cannot not sure that students can use them appropriately in real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③The teacher uses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students as the main medium of instruction. The teacher emphasizes accuracy rather than
(2)Objectives
①to enable the learners to read and translate its literature.
often doesn’t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learners.
②Little or no systematic attention is paid to speaking or listening , because literary language is considered superior to spoken language and is therefore what language students should learn.
• Theoretical Basis (1)theory of language The theory of language underlying 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was derived from Comparative Historical Linguistics.
②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good mental exercise that helps develop their minds.
③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rst language.
(3)Techniques ①reading ②translation ③deductive teaching of grammar ④analysis and comparison ⑤memorization ⑥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⑦written work
② Phase Two :reading/translation/analysis/ask
• Summary and Comments
(1)main advantage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of abstract words and complicated sentenc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