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PPT课件
需要量和比例不同,且相对不足的某种Aa
.
四、鱼虾类对Aa需求
❖ EAA与NEAA比较
▪ 相同:
❖ 构成蛋白质基本单位 ❖ 维持生长、生产必需成分 ❖ 数量须满足蛋白质合成需要量
▪ 不同:
❖ 体内合成速度、数量不同 ❖ 是否必须由饲料供给 ❖ 是否体内含量与饲料Aa含量有关
.
四、鱼虾类对Aa需求
❖ LAA与EAA比较
▪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 物质
.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
❖ 1864年,德国Weende试验站Hameberg提出 ❖ 分为六大类别:
▪ 水分 ▪ 粗灰分 ▪ 粗蛋白 ▪ 粗脂肪 ▪ 粗纤维 ▪ 无氮浸出物
.
水分(Water)
❖ 各种饲料均含5-95% ❖ 动物体内水形态
▪ 游离水:结合不紧密,易挥发 ▪ 结合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挥发
❖ 基本功能
▪ 作为动物体结构物质 ▪ 生存和生产能量来源 ▪ 调节物质 ▪ 形成产品
❖ 表示方法
.
§2.蛋白质营养
.
一、组成
❖ 元素:
▪ C:50-55% ▪ H:6-8% ▪ O:19-24% ▪ N:14-19%,平均16%,特征性元素 ▪ S:0-4%
❖ 化合物:Aa 20种
▪ L型:天然Aa ▪ D型:不被生物利用
.
第一章 水产动物营养原理
.
营养素:能在动物体内消化吸收, 供给能量,构成体质及调节生理机 能的物质 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 物质、水
.
功用
❖ 1.供给能量:体温、作功 -脂肪、糖
❖ 2.构成机体:生长、更新、修补 -蛋白质、矿物质
❖ 3.调节生理机能:调节、控制、平衡 -维生素、矿物质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实验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钙、磷是构成骨骼的主 要成分) 在各种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如铁参与血液对氧的运 送过程),供给不足会出现一系列缺乏症素的营养
含量最多,占机体矿物质总量的70%以上 是骨骼的主要组分.钙还对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 正常凝血过程有重要作用;磷是某些酶的重要组分,在 脂类代谢和运输、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钙、磷缺乏时,生长期动物可形成软骨病,成年动物 则造成骨质疏松。血钙过低,会引起钙痉挛,缺磷时 动物食欲不良,有异食癖 钙过多可引起骨硬化症、软组织钙化并影响其他矿物 元素的吸收。磷过多可使钙不足,引起严重骨重吸收, 发生肋骨软化,影响正常呼吸。既要保证适量的钙磷 数量又要保持两者适宜的比例

动物对水的摄取
饲料中(不推荐用青饲料作为水源, 可能会伴随潜在寄生虫感染) 饮水

蛋白质及其营养功能
粗蛋白: 蛋白质: 由氨基酸组成 非蛋白氮: 未结合成蛋白质分子的个别氨基 酸、植物体中由无机氮合成蛋白质的中间产物 和植物蛋白经酶类和细菌分解后的产物等
蛋白质的作用
构造机体细胞、组织 修补机体组织 代替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产热作用 维持机体正常生化反应及新陈代谢

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 成,称为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对维持细胞及亚细胞结构的功能和完 整性很重要,还参与类脂代谢,在调节胆固醇代谢, 特别是输送、分解和排泄方面有重要意义。亚油酸是 合成前列腺素的原料。

分为粗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两大类,此处主要为 后者。
反刍动物和马属动物,粗纤维在瘤胃及盲肠中经 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参与 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过三羧酸循环,形成高能磷酸化 合物,产生热能。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件(共30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课件(共30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0-50kg生长猪日粮养分含量(%,MJ/kg)
消化能粗蛋 白质钙 有源自磷 赖氨酸 蛋氨酸+胱氨酸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3、安全性原则
¤ 选用安全的饲料原料; ¤ 严禁使用违禁药品及添加剂; ¤ 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提高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和利用效率; ¤ 减少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 应用生物技术开发绿色饲料及添加剂;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4、可行性原则
¤ 饲料原料种类、质量、价格及数量与企业条件配套; ¤ 产品划分与养殖业的生产要求符合; ¤ 配方设计与饲料加工工艺及设备条件吻合;
3、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
¤ 科学饲料时代,饲料科学技术深入发展; ¤ 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加工技术广泛应用;
4、饲料配方设计技术现状
¤ 知识面要求越来越广,营养、环境、健康----; ¤ 理论基础更深入、计算方法更科学; ¤ 营养素平衡范围要求更宽; ¤ 饲料添加剂倍受重视;
5、配合饲料加工技术现状
三、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 依据饲养标准,根据生产性能和季节等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 熟悉当地饲料资源状况,“就地取材、均衡供应”; ¤ 选择适口性好的原料,决定采食量,进一步影响生产性能; ¤ 注意饲料的体积应与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相适应; ¤ 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 ¤ 正确处理配合饲料配方设计值与配合饲料保证值的关系;
配合饲料的配方设计
目录
CONTENTS
1 影响饲料原料质量的因素 2 饲料原料质量的感官鉴定 3 饲料原料质量的物理鉴定 4 饲料原料质量的化学鉴定 5 饲料原料质量的微生物学鉴定 6 饲料原料质量的动物试验法鉴定 7 饲料原料质量鉴定实例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

降低应激反应,维持动物健康。
营养与动物疾病治疗
03
在疾病治疗期间,提供适宜的营养供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促进动物康复。
05
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
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养殖业对水资源的污染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水体富营 养化,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养殖业对土壤的污染
养殖场废弃物中含有的重金属、抗生素等药物残留物,长期积累在 土壤中,对土壤生态造成破坏。
维生素饲料
如维生素预混料,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维生素。
饲料加工与调制技术
粉碎
将大块的饲料原料粉碎成适当的大小,以便 动物消化。
制粒
将饲料制成颗粒状,以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和 利用率。
混合
将多种饲料原料混合均匀,以保证饲料的质 量和营养的均衡。
干燥
将湿的饲料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霉变和损 失营养。
饲料配方设计与优化
饲养计划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施
确保饲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按照饲养计划 进行定时、定量投喂,并做好饲养记录。
3
饲养计划的调整
根据动物生长状况、生产性能等实际情况,适时 调整饲养计划,以满足动物生产需求。
饲养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
01
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保持适宜的饲养温度,避
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动物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
01
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设计合理的饲料 配方。
02
考虑饲料原料的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优化饲料配 方成本。
03
结合动物的生长表现和健康状况,调整饲料配方, 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和利用率。
03
动物饲养管理
饲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畜禽营养与饲料经典课件

功能性添加剂
包括益生菌、酶制剂、有机酸等,用 于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高饲料利用 率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中药添加剂
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成分可以作 为饲料添加剂,用于提高畜禽免疫力 、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等。
PART 02
饲料配方设计与优化
配方设计原则与方法
营养平衡原则
经济性原则
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和比例符合 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需求。
PART 04
饲料质量评价与安全管理
饲料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饲料质量标准
包括感官指标、营养指标、卫生 指标等,用于评价饲料的品质和 安全性。
检测方法
包括感官检验、化学分析、仪器 检测等,用于准确测定饲料中的 各种成分和污染物含量。
霉变、污染等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防霉措施
控制饲料水分、降低温度、使用防霉 剂等,防止饲料霉变产生有毒物质。
低蛋白日粮
通过研发新型低蛋白日粮技术,减少畜禽养殖过 程中的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生物饲料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新型生物饲料,提高 饲料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环保型添加剂
研发环保型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益生菌等, 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率,降低环境污染。
畜禽养殖业转型升级对饲料产业影响
1 2 3
雏禽和幼禽
需要高蛋白质、高能量以及易 消化的饲料,同时要保证充足
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生长阶段
需要平衡蛋白质、能量、氨基 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 养素,以促进快速生长和骨骼 发育。
繁殖阶段
需要增加维生素E、硒、钙、磷 等营养素的摄入,提高繁殖性 能和孵化率。
产蛋和产奶阶段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
脂肪:含C、H、O, C、H对O比例高于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C、H、O、N 其他:维生素、水
2、饲料养分
2.1 饲料
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 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 物质。
2.2 饲料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 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 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
5.3 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影响类型
①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变 ② 营养物质间直接发生物化作用 ③ 相互对机体的吸收和排泄产生影响 ④ 一些营养物质参与影响另一种营养物质代谢系统
5、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5.1 蛋白质与氨基酸 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
养。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 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 成蛋白质。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 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蛋白质合成也不能 正常进行。
5.2 氨基酸相互之间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 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 系。
根茎、瓜果 ③ 青贮饲料:45-55%青贮料+糠麸 ④ 能量饲料:CP<20%、CF<18%,谷实、
麸皮、淀粉根茎
⑤ 蛋白质饲料:CP>20%、CF<18%,动物 饲料、豆、粕
⑥ 矿物质饲料:
⑦ 维生素饲料:工业合成或提取
⑧ 添加剂:助消化、刺激生长、保护饲料品 质
种类
优 植物性蛋白
三、蛋白原料种类与优劣
非必需Aa(NEAA):体能能够合成 半必需Aa: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条件性必需Aa:特定条件必须由食物供给的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PPT课件
氨基酸间的拮抗作用发生在结构相似的 氨基酸间, 因为它们在吸收过程中共用同一 转移系统, 存在相互竞争。
5.3 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影响类型
① 营养物质间的相互转变 ② 营养物质间直接发生物化作用 ③ 相互对机体的吸收和排泄产生影响 ④ 一些营养物质参与影响另一种营养物质代谢系统
5、蛋白质、氨基酸与其他营养物质关系
5.1 蛋白质与氨基酸 动物蛋白质的营养实质上是氨基酸的营
养。当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同时存在 且按需求比例供给时,动物才能有效地合 成蛋白质。缺乏任何一种氨基酸,即使其 他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 蛋白质合成也不能 正常进行。
5.2 氨基酸相互之间关系
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在机体代谢过 程中, 亦存在协同、转化、替代和拮抗等关 系。
无机物(粗灰分或矿物质) 含氮化合物
有机物 无氮化合物
乙 醚
碳 水
粗纤维
浸化
出合
物 物 无氮浸出物(糖类)
粗 脂 肪
(
)
3.蛋白质营养
3.1 蛋白质组成
元素:
C:50-55% H:6-8% O:19-24% N:14-19%,平均16%,特征性元素 S:0-4% 其他微量元素:P、Fe、Cu、Mn、Zn等
Aa 限制性Aa(LAA):饲料蛋白中必需Aa含量
和机体的需要量和比例不同,且相对不足的某 种Aa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Aa的利 用。
3.4 理想蛋白质
是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 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 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以及必需氨 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 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
4、蛋白质消化过程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演示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件演示课件
原生动物,106个/ml,吞噬食物和细胞颗粒, 并可利用纤维素
细菌作用 > 原生动物
28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6
3)反刍动物微生物消化的重要性: 消化饲料中70-85%DM
和50%以上的CF
30
(4)化学性消化与微生物消化的异同
相同 化学性消化 酶 微生物消化 酶
不同 酶来源于动物 酶来源于微生物
腺胃
蛋白质

小肠 CP、NFE、EE 强
23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氨基酸 、小肽
脂肪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24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部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大肠 粗纤维

蛋白质

牛、羊 瘤胃 NFE、CP、CF 大
Decomposers
Food Processing
Fertilizer Plant
P Deposit
People
图1Fi-gu2re(2Ba动sRedem植oondLe物alendyo相Fno,o1d互99C6h)关ain 系图
二、动物对饲料消化吸 收特点
(一)、消化方式
1.消化的概念
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 (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31
(二)、吸收
1、主要吸收部位:小肠、瘤胃 2、主要吸收方式:
(1)被动吸收——被动转运,由高浓度梯度 低浓度,主要养分如短链脂肪酸、水溶性维生 素、各种离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单一饲料,混合饲料配合饲料和预 混料
二、原理
索氏脂肪提取器中用乙醚提取试样,称提取物的重 量,除脂肪外还有有机酸,磷脂、脂溶性Vit,叶绿素 等,因而测定结果称粗脂肪或乙醚提取物。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5
三、试剂
无水乙醚
四、仪器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电 热恒温水浴锅 5、恒温烘箱 6、索氏脂肪提取器 7、索氏脂肪提取仪 8、滤纸 9、干燥器
20
四、测定
将干净坩锅放入高温炉,在550±20℃下灼烧30min取 出,在空气中冷却约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再重复灼热,冷却、称重,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 于0.0005g为恒重。
在已恒重的坩锅中称取2g试样,准确至0.0002g,在 电炉上小心炭化,在炭化过程中,应将试料在较低温状 态加热灼烧至无烟,尔后升温灼烧至样品无炭粒,再放 入高温炉于550±20℃一灼烧3h,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 1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30min,称取质量,再同 样灼烧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质量之差小于0.001g为
取出试样,仍用原提取器回收乙醚直至抽提瓶全部吸完,擦净瓶 外壁,将抽提瓶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120min,干燥器冷 却30min的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 小于0.001g为恒重。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7
实验五 饲料粗灰分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各种单一饲料中 粗灰分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6
五、分析步骤
抽提瓶在105℃±2℃烘箱中烘干60min,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再烘干30min,同样冷却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小于 0.0008g为恒重。
称取试样1g于滤纸筒中,或用滤纸包好,放入105℃烘箱中, 烘干120min(或称测水分后的干试样)滤纸包长度应以可全部 浸泡于乙醚中为准,将滤纸包放入抽提管,在抽提瓶中加入无水 乙醚60-100℃在60-75℃的水浴上加热,使乙醚回流,控制乙 醚回流次数为每小时约10次,共回流约50次,或检查抽提管流 出的乙醚挥发后不留下油迹为抽提终点。
二、原理
饲料样品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 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水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7
三、仪器设备
粉碎机、分样筛、分析天平、烘箱、称样器、干燥器。
四、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饲料样品。 2、用四分法将原始样品缩至30g,粉碎过40目筛。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23
三、试剂
1、HCl 1:3 2、H2SO4 1:3 3、氨水 1:1 4、草酸铵水溶液 42g/l 5、KMnO4标准溶液 6、甲基红指示剂
四、仪器和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高温炉 5、坩锅 6、容量瓶 7、滴定管 8、玻璃漏斗 9、定量滤纸
10、移液管 11、烧杯 12、凯式烧瓶
二、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N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 H2SO4破坏有机物,使含N物转化成(NH4)2SO4,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 滴定,测出N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 出CP含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1
三、试剂
1、H2SO4 2、混合催化剂 3、NaOH 4、硼酸 5、混 合指示剂 6、HCl标准液 7、蔗糖 8、硫酸铵 9、硼 酸吸收液
4
三、方法步骤 :
(一)样本的采集 : 四分法 (二)化验样本的制备 : (三)样本的登记与保存: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5
实验二 饲料水分的测定 (GB6435-86)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配合饲料和单一饲料中水分含 量,但用作饲料的奶制品,动物和植物油脂,矿物质 除外。
二、原理
试样在550℃灼烧后所得残渣,用质量百分率来表示, 残渣中主要是氯化物、无机盐类等矿物质也包括混入 饲料中的砂石、土等、故称粗灰分。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9
三、仪器与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茂福炉 5、坩锅 6、干燥器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24
五、测定步骤
1、试样的分解 2、试样的测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25
实验七 饲料中总P的测定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钼黄显色光度法测定饲料中总P量的 方法
恒重。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21
实验六 饲料中Ca含量的测定
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Ca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单一饲料和浓缩饲料。
二、原理
将试样中有机物破坏,Ca变成溶于水的离子,用草 酸铵定量沉淀,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Ca含量。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验 教学
2021/3/7
1
实验一 饲料样本的采集、制备 及保存
一、目的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掌握各种饲料样本的采集, 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3
二、仪器与用具
饲料样品、分样板、粉碎机、标准筛、瓷盘、 塑料布、粗天平、恒温干燥箱等。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8
五、测定步骤
洁净称样皿,在105℃±2℃烘箱中烘1h(以 温度到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样皿 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
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 重量差小于0.002g。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9
实验三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四、仪器设备
1、粉碎机 2、分样筛 3、分析天平 4、消煮炉
5、滴定管 6、凯式定N仪 7、锥形瓶 9、容量瓶 10、消煮管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2
五、分析步骤
1、试样的消煮 2、NH3的蒸馏 3、滴定
动物营养与饲料20理21论/3教/7学课件
13
实验四 饲料粗脂肪的测定
一、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