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初中历史会考总复习学业考专题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史料分类和价值

1、从形式上,史料可以分为:

(1)实物史料:考古遗迹和遗物,例如甲骨文、彩陶···(一般为一手史料)(2)文献史料:文字记载的,包括铭刻、文书、着述、报纸杂志等,例如司马迁《史记》(一般为二手史料)

(3)口传史料:文字发明以前,人类的历史靠口耳相传的,例如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或者史诗等。

(4)口述史料:一般由当事人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呈现出来的资料,具有比较高的史料价值,但是它也可能经过主观加工,影响了史料的客观性,需要认真甄别。

史学价值(可信度):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口传史料

2、从性质上,史料可以分为:

(1)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未经人为加工修改的当时当事所遗留下原始材料,例如历史遗迹遗物(包括当事人日记、当时的报道等)、档案、图片、影像资料、录音等。

(2)二手史料(转手史料):经过人为加工后形成的史料,例如史学家的着作司马迁《史记》、史学论文、历史教材和各种史学参考书目等。

史学价值:一手史料﹥二手史料

二、史料的辨析和筛选:

(1)考察信息背景:首先要考虑记录者站在什么立场,持哪种观点,在为谁说话,往往第三方的中立立场比较客观;其次,还要看历史事件的参与程度与他本人的利害关系,无利害关系的比较客观;(例如日本侵华,日本帝国主主义者站在侵略

者立场自然百般掩饰和抵赖,美国一度对中日战争持中立立场,作为第三方的美国人对这一事件的记录相对客观,因而是日本侵华的有力证据。)

(2)选择信息的标准:对历史信息的记录,亲历者胜于亲见者,亲见者胜于亲闻着,当时的比后来的更佳,一手史料胜于二手史料。(例如关于南京大屠杀,作为日本士兵的东史郎所做的《东史郎日记》作为当事人在当时的记录,就特别有价值。)

4、关于文学作品、油画、壁画、照片等与历史关系:

(1)文学作品是经过作者艺术加工甚至虚构而成的,因而其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一般不可信,因为它是经过作者的想象、夸张等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它只能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我们难以判断它可靠与否,只有与历史史实相印证才能判断其是否可靠。

(2)油画和壁画:只能反映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看法,是否符合史实需要与历史材料相印证才行。

(3)照片:本身可以当做史料,但并不等于历史真相,需要通过合理的历史解释方能成为可靠的历史证据。

三、史料搜集方法:

(1)图书馆查阅书籍(工具书、史学着作和论文、原始资料汇编着作等),参观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调查访问当事人、网络查询。

(2)历史信息获取途径:书籍、档案、文物、图片、口述史料、影像资料

四、史料提取:

去粗取精:删除无关、无用史料,选择有用、相关的史料;

去伪存真:辨析史料的真假(史学家的“曲笔”记事,文献传抄时产生的谬误、

口耳相传过程中发生的误差,统治者为维护统治而掩盖史实真相)

4、史料整理: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社会等角度对史料进行分类归纳。

五、史学方法:

1、基本方法:

(1)论从史出:任何观点和结论都要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之上才能得出。(2)史论结合:观点和结论必须要有史料做依据。

(3)证史一致:观点和结论要和论证的史料相一致。

(4)孤证不立:不能用一个孤立的证据轻易地做出论断。

中国古代史

一、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一万年前半坡遗址:彩陶

5000年前:炎黄传说

商:汤建商、甲骨文、青铜器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东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孔子、老子、孟子、司南(指南针)

秦:中央集权体制,圆形方孔的秦半两、兵马俑、长城

西汉:司马迁、张骞开通丝绸之路

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东汉:曹操、张衡(地动仪)

北朝(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南朝:祖冲之(圆周率)

隋:京杭大运河、科举制

唐朝:李白、杜甫、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唐朝与吐蕃(现西藏)和亲、唐三彩。

北宋:毕昇(泥活字印刷术)、苏轼、柳永、《清明上河图》

元:忽必烈、行省制、大都(现北京)

明:郑和下西洋、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

清:乾隆金瓶掣签制度

二、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丝绸之路(“一

带一路”特指丝绸之

路经济带和海上丝

绸之路)

1、开通时间:西汉

(汉武帝时期)

开通者:张骞(无心之举)

2、起点:长安终点:罗马

3、自东向西沟通的文明:中亚文明、南亚文明(印度)、西亚文明(波斯、两河流域)、欧洲文明(罗马)

互通商品:

4、由中国外传:丝绸、瓷器、茶叶、冶炼技术、四大发明、建筑技术等;由外传入中国西域各项乐器(琵琶、胡笛)、良马、蔬果(苜蓿、葡萄、石榴、西瓜等),西亚各国货币,印度的佛教。

5、影响:加强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活力。

四、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1、汉朝:通过张骞开通丝绸之路,沟通西域与国外的交流;

2、唐朝:通过唐蕃和亲加强与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

3、宋元:通过发达的海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文明交流;

4、明朝:郑和下西洋沟通中外;

5、清乾隆以后:施行闭关锁国政策,阻断中外交流;

五、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1)经济:统一货币(秦半两)、度(长度)量(体积)衡(重量) (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与联系)

(2)政治: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和长城(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有利于加强思想统一和中央集权)

六、京杭大运河(人类史上的一大奇迹)

1、开凿时间:隋朝,(元朝取直)

2、连接地点:涿郡(今北京)、洛阳(中心)余杭(今杭州)

3、运河河道(自南向北):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

4、沟通的水系(西南向北):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5、影响: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加快隋朝的灭亡;

中国近代史

一、近代中国遭遇的外来入侵及签订的屈辱条约

1、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开放了上海等港口;

2、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0年火烧圆明园,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黄海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岛;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辛丑条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