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根茎类中药材鉴别及其彩图汇总- 药材百科
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ppt课件

内皮层明显。
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
异常构造:
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 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 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 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
2. 单子叶植物
根一般均具初生构造。 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
叶柄基部横切面:
① 表皮细胞1列。 ② 厚壁细胞数列。 ③ 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 维管束,外有内皮层。 ④ 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棕色物质。细胞间有间隙腺毛。
【成分】
根茎含多种绵马酸类(filicic acids); 鞣质、挥发油、树脂等。
【理化鉴别】
(1)本品乙醚提取液+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显红棕色, 放置后逐渐沉淀。(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
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
根茎的横断面
首先应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 根茎。
双子叶植物根茎
维管束环状排列, 有髓。
单子叶植物根茎
内皮层环纹, 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 髓部不明显。
二、显微鉴别
1. 双子叶植物根茎
木栓层, 少数有表皮。 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 连等; 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次层。
残基的根茎。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 省。
【性状鉴别】
呈稍弯曲倒圆锥形,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 表面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
须根。 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
小点(分体中柱)5~13个,排列成环。 气特殊,味初微涩,渐苦而辛。
【显微鉴别】
(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 隙腺毛显红色。
中药材鉴别图谱

中药材鉴别图谱
中药材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中药材的入药部分,可以分为12类:根与根茎类、茎木类、皮类、花类、叶类、全草类、果实与种子类、树脂类、菌藻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
这种分类法便于掌握药材的形态特征,有利于同类药物的比较,便于药材经营管理。
根及根茎类中药
1、根与根茎的区别:根无节和节间,无芽和叶。
2、根类中药:包括药用为根或以根为主带有部分根茎的药材。
包含根和块根。
3、根茎类中药:以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入药的药材。
包含根状茎、鳞茎、块茎、球茎。
与地上茎一样有节和节间,节上常有退化的鳞片状或膜质状小叶、叶柄基部残余或有叶痕;有时可见幼芽或芽痕;根茎上面或顶端常残存茎基或茎痕,侧面和下面有细长的不定根或根痕。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

收藏执业药师中药鉴别高清图鉴(一)作为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中药工作者,饮片辩识是相当重要的,本系列根据执业药师考试大纲为依据,整理标注中药材及相应饮片特点,为中医药执业药师考试的应试者提供一点点的便利。
下面就先对根及根茎类中药进行排版,如有不同意见请及时沟通。
根及根茎类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狗脊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狗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绵马贯众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绵马贯众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细辛: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
细辛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掌叶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掌叶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药用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唐古特大黄断面;图片来源:冬凌草5、虎杖:蓼科植物虎杖干燥根茎及根虎杖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6、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何首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何首乌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7、牛膝: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8、川牛膝:苋科植物川牛膝的干燥根川牛膝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9、商陆: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干燥根垂序商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0、银柴胡: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干燥根银柴胡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1、太子参: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根太子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12、威灵仙: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或东北铁线莲的干燥根及根茎威灵仙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3、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川乌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14、草乌: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草乌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5、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黑顺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附片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16、白芍: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芍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17、赤芍: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赤芍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8、黄连: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黄连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19、升麻: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大三叶升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0、防己:防己科植物粉防己的干燥根防己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1、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干燥根茎北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2、延胡索: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延胡索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延胡索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3、板蓝根: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药材;图片来源:承继堂板蓝根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4、地榆: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地榆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25、苦参: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苦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26、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山豆根药材及饮片;图片来源:承继堂27、葛根: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葛根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28、粉葛:豆科植物甘葛藤的干燥根粉葛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29、甘草: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0、黄芪: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芪的干燥根蒙古黄芪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蒙古黄芪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1、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远志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2、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人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人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3、红参: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栽培品经蒸制后的干燥根和根茎红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红参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4、西洋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西洋参药材;图片来源:守一真源西洋参饮片;图片来源:守一真源35、三七: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三七药材;图片来源:本草植物36、白芷: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白芷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白芷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37、当归: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38、羌活: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羌活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39、前胡: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前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0、川芎: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川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川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1、藁本: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根茎及根藁本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藁本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2、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防风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防风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3、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北柴胡)或狭叶柴胡(南柴胡)的干燥根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柴胡饮片;图片来源:冬凌草44、北沙参: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北沙参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45、龙胆: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龙胆药材;图片来源:冬凌草龙胆饮片;图片来源:本草植物后续会继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声明:文中图片仅限于学习交流。
常用中药的鉴别大全带图片

常用中药的鉴别大全带图片第一节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一、根及根茎类中药狗脊【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绒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性状】表面密被叶柄残基及鳞片,断面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
细辛【来源】马兜铃科。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
【性状】常卷曲成团。
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大黄【性状】髓部可见星点,嚼之黏牙,有沙粒感。
何首乌【性状】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牛膝、川牛膝【来源】苋科,牛膝主产河南,为“四大怀药”之一。
【性状】怀牛膝: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维管束点状,排列成数轮同心环。
商陆【性状】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
银柴胡【来源】石竹科银柴胡的干燥根。
【性状】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称“砂眼”,根头部有密集的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称“珍珠盘”。
太子参【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
川乌、草乌、附子【来源】毛茛科植物乌头干燥母根-川乌北乌头的块根-草乌乌头子根加工品-附子【性状】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白芍【产地】浙江产称为杭白芍,为“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性状】味微苦、酸。
赤芍【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
味微苦、酸涩。
黄连【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味连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云连的根茎--云连【性状鉴别】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节间平滑,称“过桥”,味极苦。
2.雅连:多单枝,“过桥”长。
3.云连:单枝,弯曲呈钩状,细小。
防己【性状】断面富粉性,排列较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延胡索【产地】浙江,为“浙八味”之一。
【采收】沸水中煮至内部无白心。
板蓝根【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菘蓝干燥根。
【产地】河北、江苏、河南、安徽。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
根及根茎类中药演示PPT

蒙
1、圆柱形,极
古
少分枝,上粗下
黄 芪
细。
2、表面灰黄色
或淡褐色,有纵
膜
皱及横向皮孔。
荚
栓皮易剥落,露
黄 芪
出黄白色皮部。
•13
3、质韧不易断, 断面纤维性,显粉 性,皮部黄白色, 木部淡黄色,有菊 花心,显放射状纹 理及裂隙。
4、有豆腥气,味 微甜。
•14
【显微鉴别】 1、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栓内层为厚角细胞,
切线延长。 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
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及管状木栓组 织;韧皮射线外侧弯曲,有裂隙。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有木纤维 束,木射线明显。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15
2、粉末: 淡黄色 ①纤维:韧皮纤维细长,胞腔小;木纤维
壁较厚。 ②石细胞:较少,壁厚,胞腔较大。 ③导管:网纹或具缘纹孔导管。 ④木栓细胞:多角形,棕色。 ⑤淀粉粒:多单粒,偶见2-3分粒组成的复
粒。
•16
【成分】 黄芪含黄酮类、皂苷类;黄芪皂苷甲(Ⅳ)
具有降压、利尿、强心作用。 蒙古黄芪还含黄芪多糖等多种多糖,有些
多糖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理化鉴别】 1、检查氨基酸、多肽: 水浸液1ml(3g→30ml)+0.2%茚三酮2滴,沸
水中加热5分钟 → 冷却后显紫红色。
•17
2、检查糖: 水 浸 液 1ml 于 60℃ 水 浴 中 加 热 10 分 钟 ,
•3
甘草
【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 胀 果 甘草G. inflata、 光 果 甘 草 G. glabra 的 根 及 根 茎。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异常结构与大黄、何首乌、牛膝的鉴定).

云锦纹
三生构造与鉴定(何首乌)
请同学们观察药材
1.何首乌
功效:解毒、消痈、润肠通 便。主治:肠燥便秘,疮痈,高 血脂,淋巴结核。
2.制何首乌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 须发,强筋骨。主治:血虚萎黄 ,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 软,肢体麻木,久疟体虚,高血 脂。
三生构造与鉴定(何首乌)
有没有人形何首乌?
三生构造与鉴定(课堂活动)
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及药材
1 2
何首乌药材断面
牛膝药材断面
三生构造与鉴定(何首乌)
(一)来源 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u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
(二)性状鉴别注意点
1.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 2.表面红棕色,有浅沟。 3.体重,质坚实,断面皮部 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 ,形成云锦样花纹(云锦纹)。 4.气微,味微苦涩。
三生构造与鉴定(学习目标)
• 理解三生构造(异常维管束)的含义 • 掌握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怀牛膝)的
性状特征 • 熟悉大黄的横切面特征
三生构造与鉴定(课堂活动)
指出下列组织结构模式图的维管束的位置
1
2
双子叶植物根
次生结构模式图
1
}2
3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 次生结构模式图
三生构造与鉴定(课堂活动)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 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 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三生构造与鉴定(大黄)
(三)性状鉴定注意点
dmf
a
绳穿孔
1.类圆柱形、马蹄形、或纵剖。 2.表面黄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 纹 理。 3. 质坚实,断面显颗粒性; 4.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粘牙, 有沙粒感,并使唾液染成黄色。
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定(人参、三七、麦冬、当归、丹参)

人参
(五)化学成分 含多种人参皂苷, 主要为四环三萜类皂苷,如人参皂苷Ra、Rb、 Rc、Rd、 Re、Rf、Rg等。
(六)功效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 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 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不宜与 藜芦同用。
第三章 根类药材西洋参
药典品-西洋参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 folium L.的干燥根。又 称“花旗参”,“洋参”。主产于美国北部及加拿大,我国已有大 量栽培并供国内市场销售。芦头大多除去,为生晒品。如图3-42所 示。
本品性偏凉,功效补气养 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 内热,肺虚咳血,潮热及肺胃 津亏,烦渴等。
丹参
实例解析 实例:某药厂购进一批丹参,质检人员按照现行版《中国药典》规
定分别进行丹参酮ⅡA、丹酚酸B检验,均符合规定。在仓储过程中, 发现部分生霉,便用水浸泡半小时后再淘洗,然后置日光下爆晒至干。 质检人员重新实施检验,结果以上两个指标均远低于现行版《中国药 典》规定。
解析:丹参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均为丹参的有效成分,产地 加工、炮制、提取、制剂等过程中应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在丹参清 洗过程中,应注意抢水洗。丹参酮ⅡA是丹参中主要的脂溶性有效成 分,不仅具有天然抗氧化活性、天然心血管药理作用以及抗菌消炎作 用,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丹参酮ⅡA性质不稳定,在光照条件 下易分解。丹酚酸类化合物的酚羟基在高温下极易氧化。因此,在丹 参干燥过程中应采取阴干法。该批药材,在去霉过程中,未实施抢水 洗而造成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大量损失,又由于在干燥过程置日光下 爆晒,致使丹参酮ⅡA分解和丹酚酸B氧化,故出现两指标均远低于现 行版《中国药典》规定。
3常用中药饮片辨识-根茎类

鉴别要点:
药材
1.椭圆形或长条形,
略扁,皱缩而稍弯
曲。
肚脐眼
2.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有纵皱纹,有
时可见多轮由点状退化根痕组成的横环纹。顶端有
红棕色至深棕色鹦鹉嘴状的芽或残留芽基。另一端
有圆脐形疤痕。
3.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浅棕
色,角质样。气微,味甘,口嚼有粘性。
天麻
4. 质坚实,不易折断。气 香,味辛辣。
灰棕色波状环节 外表棕红色
纤维性
姜味!
中柱小
香附——理气药
来源:莎草科植物莎草
香附
纺锤形,有毛须,可见环节
药用部位:根茎 鉴别要点: 1. 药材呈纺锤形。“毛香附”,
在环节上常有棕色的毛须和 须根断痕;“光香附”,较光 滑,环节不明显。饮片为不 规则的碎块或薄片。 2. 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 3. 切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 样(蒸煮者);或切面黄白 色,粉性(直接晒干)。内 皮层环纹明显,中部色较深, 可见点状散在的维管束。 4. 质坚实,气香,味微苦。
法半夏: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时,加入甘草、石灰 液浸泡,每日搅拌1~2次,PH保持12以上,至口尝微 有麻辣感,切面黄色,取出。
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质较松脆,气微,味淡略 甘,微有麻舌感。
天南星——化痰药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东北天南星
天南星
异叶天南星
东北天南星
天南星
药用部位:块茎 鉴别要点: 1. 呈扁球形。 2. 外表面类白色或淡棕色,较
鉴别要点:
1. 为不规则类圆形厚片或 条状片。
2. 表面有紧密排列的环节,
节上密生黄棕色的纤维
状残存叶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根茎类中药材鉴别及其彩图汇总- 药材百科
2015年,中药鉴定的考试内容所占分值达到34分。
2016年,中药专业知识(一)中药鉴定内容占考试分值或将继续提高,其中课本附录《常用中药彩图》数量增加,共有203味常用中药。
据药师帮教研团队专家预计,看图认药将考到10分以上。
以下是《2016常用中药彩图》完整图片版,希望广大考生用手机随时查看记忆!另外,还整理了部分中药鉴定的内容,以及将一些彩图中的中药的突出特点标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大家可以对应着课本,在书里划下图片下方的文字,这些文字都是这些中药的突出特点,有利于鉴别和记忆。
)
图鉴与汇总
一、根及根茎类
根茎类中药是指入药部分是根茎或带有少量根部或肉质鳞
叶的地下茎类药材。
根茎类是一类变态茎,为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
根状茎:形状不一,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
鳞茎:呈扁平血状,节间极短,称鳞茎盘,上面有肉质肥厚的鳞叶,如百合、川贝母等。
块茎常呈不规则块状或类球形,如天麻、半夏等。
蕨类植物的根茎表面常有鳞片或鳞毛,有的根茎上密布叶柄残基。
双子叶植物根茎外常有的木栓层;横切面有放射状结构,木部尤为明显;中央有明显的髓部;形成层环明显。
单子叶植物根茎外表无木栓层或仅具较薄的栓化组织;横切面不呈放射状结构,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小点散布;无髓部;通常可见内皮层环纹。
还要注意根茎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组织散布,如川芎、白术的油点等。
还应注意少数双子叶植物根茎的异常结构,如大黄的“星点”等。
大黄: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散在。
何首乌:皮部有4~11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
牛膝:其外周散有多数黄白色点状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
川牛膝:断面浅黄色或棕黄色,维管束点状,排列成轮同心环。
白芍: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
黄连:味连,形如鸡爪,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板蓝根: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支根痕。
甘草:显“菊花心”
人参: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
三七:主根习称“三七”,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川芎: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形成层)及错综纹理。
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
玄参:断面黑色,微有光泽。
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
白术: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
苍术:茅苍术,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
半夏: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
白及:药材,呈不规则扁球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
让资讯找到知音你所关心的,才是我们所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