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PPT31页).pptx
合集下载
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

② 调节吸引器负压,不能超过0.02mpa,否则易造成肺泡萎陷。 ③气道内注入湿化液。
④吸痰:痰的位置较高时,从上往下吸,到气管末端时不能形成负压; 较低时从下往上吸,吸痰管插入导管末端后再形成负压,边吸边旋 转边退,禁止上上下下反复抽吸,同时配合体位引流。每次吸痰时 间不能超过15秒,危重病人和痰多的病人,不要一次吸尽,应吸 氧与吸痰交替进行,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14Biblioteka 三、人工气道的护理⑴人工气道的固定:用 胶布固定好导管,并在 胶布上注明插管的深度 或外露部分,根据胶布 污染的程度,随时更换 固定的胶布。
.
15
⑵人工气道的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湿、 加温的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 泄不畅,因此进行呼吸道湿化非常重要。
主要措施:①充足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液体入 量应保持在每日2500~3000ml 。
.
13
3、检查参数
⑴气道压力:气道阻塞、折叠或压力报警上限太低均可 引起气道压力增高;管道衔接不紧、湿化罐盖未拧紧、 气囊漏气或充气不足,可引起气道压力降低。
⑵通气量:气囊漏气、管道衔接不紧、气源不足、人机 对抗等均可引起通气不足;而呼吸频率过快易引起通 气过度。
⑶氧浓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来调节吸 入氧浓度,防止低氧血症。
②加温湿化器:一般送入气体的温度宜控制在 25~32℃ ,不能超过40℃ ,以免造成气道烫伤。
③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以分泌物稀薄适中、能顺利 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 畅为湿化满意。
.
16
: ⑶吸痰:首先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吸痰前让病人吸氧2~6分钟,将吸氧浓度提高到0.8—1.0,防止低 氧血症。
④吸痰:痰的位置较高时,从上往下吸,到气管末端时不能形成负压; 较低时从下往上吸,吸痰管插入导管末端后再形成负压,边吸边旋 转边退,禁止上上下下反复抽吸,同时配合体位引流。每次吸痰时 间不能超过15秒,危重病人和痰多的病人,不要一次吸尽,应吸 氧与吸痰交替进行,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14Biblioteka 三、人工气道的护理⑴人工气道的固定:用 胶布固定好导管,并在 胶布上注明插管的深度 或外露部分,根据胶布 污染的程度,随时更换 固定的胶布。
.
15
⑵人工气道的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湿、 加温的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 泄不畅,因此进行呼吸道湿化非常重要。
主要措施:①充足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液体入 量应保持在每日2500~3000ml 。
.
13
3、检查参数
⑴气道压力:气道阻塞、折叠或压力报警上限太低均可 引起气道压力增高;管道衔接不紧、湿化罐盖未拧紧、 气囊漏气或充气不足,可引起气道压力降低。
⑵通气量:气囊漏气、管道衔接不紧、气源不足、人机 对抗等均可引起通气不足;而呼吸频率过快易引起通 气过度。
⑶氧浓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来调节吸 入氧浓度,防止低氧血症。
②加温湿化器:一般送入气体的温度宜控制在 25~32℃ ,不能超过40℃ ,以免造成气道烫伤。
③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以分泌物稀薄适中、能顺利 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 畅为湿化满意。
.
16
: ⑶吸痰:首先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吸痰前让病人吸氧2~6分钟,将吸氧浓度提高到0.8—1.0,防止低 氧血症。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ppt课件

4. 通过改变肺内压来维持患者的 有效呼吸功能,改善呼吸困难。
5. 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治疗方法,通过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能够改善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机械通气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 能。同时,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肺功能。此外,机械通气还可以 促进肺泡氧合,改善组织供氧,减轻肺损伤和改善氧弥散功能。
2. 气道管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湿化、吸痰等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 畅、给氧、湿化、吸痰等。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 本的需求,包括使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等措施;给氧是提 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关键步骤,一般采用高流量氧气吸入 或高压氧舱等方法;湿化则是防止呼吸道干燥、维持呼吸 道通畅的重要手段;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必要措施, 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保证机械通气效果的发挥。
5. 气道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护人员 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气道管理的基本概念包 括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气道内压力、防止气体 陷闭和防止误吸。保持气道通畅需要掌握吸痰技术、 使用气道湿化装置等技能;维持适当的气道内压力需 要掌握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技能;防止气体陷闭需要 掌握正确的呼吸机管道连接方法;防止误吸需要掌握 正确的进食和排痰方法。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 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才能做好气道管理工作。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预防 呼吸道的感染和并发症。首先,正确的气道管理 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堵塞,减少细菌 在呼吸道内的定植,从而预防呼吸道感染。其次, 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通 过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传播到下 呼吸道。此外,合理的气道管理还可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呼吸道问题,如喉头水肿、支气管 痉挛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气道管理对 于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和治疗效果。
5. 机械通气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
机械通气是一种通过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治疗方法,通过维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氧合,能够改善 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预后。机械通气可以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功 能。同时,机械通气还可以减少呼吸做功,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肺功能。此外,机械通气还可以 促进肺泡氧合,改善组织供氧,减轻肺损伤和改善氧弥散功能。
2. 气道管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湿化、吸痰等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 畅、给氧、湿化、吸痰等。其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 本的需求,包括使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等措施;给氧是提 高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关键步骤,一般采用高流量氧气吸入 或高压氧舱等方法;湿化则是防止呼吸道干燥、维持呼吸 道通畅的重要手段;吸痰是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必要措施, 防止分泌物阻塞呼吸道,保证机械通气效果的发挥。
5. 气道管理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医护人员 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气道管理的基本概念包 括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适当的气道内压力、防止气体 陷闭和防止误吸。保持气道通畅需要掌握吸痰技术、 使用气道湿化装置等技能;维持适当的气道内压力需 要掌握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技能;防止气体陷闭需要 掌握正确的呼吸机管道连接方法;防止误吸需要掌握 正确的进食和排痰方法。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 业的技能和管理知识才能做好气道管理工作。
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预防 呼吸道的感染和并发症。首先,正确的气道管理 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痰液堵塞,减少细菌 在呼吸道内的定植,从而预防呼吸道感染。其次, 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通 过保持呼吸机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传播到下 呼吸道。此外,合理的气道管理还可以及时发现 并处理潜在的呼吸道问题,如喉头水肿、支气管 痉挛等,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气道管理对 于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 度和治疗效果。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4、气管导管脱出的处理
• 气管插管
脱出10cm以内时,吸净患者口鼻和气囊 上的滞留物后,放出气囊内气体,插回原深 度。 脱出超出10cm时,放开气囊,拔出气管 插管,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密切观察 SpO2及氧分压变化,必要时重新插管,约50 %需重新插管。
• 气管切开管:伤口未形成窦道前即术后 48小时内,套管脱出不可擅自插回, 请医生处理。窦道形成后,吸痰后,放 气囊,插回套管,重新固定。
治疗室
•
•
库房
•
库房
•
护 理 站
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3、气管插管的固定
• 胶布固定法 • 绳带固定法
(除妥善固定外,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 对神志清楚者讲明插管的意义 及需要患者注意的事项,防止自行 拔管。)
• 导管向上移位易导致声带损伤、意外脱管、 通气障碍。 • 导管向下移位易导致单肺通气。 • 对神志清楚的患者讲明气管插管的意义及需 患者注意的事项,防止患者自行拔管。 • 对神志不清、躁动者给予适当肢体约束或应 用镇静剂,防止套管脱出。。 • 给患者变换体位时注意调节呼吸机管路。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对保持呼
吸道通畅,改善通气都是极为重要的。
吸痰时机:吸痰是一种具有潜在损害的
操作,应掌握吸痰的时机,而不应该把吸
引作为一个常规,同时尽量鼓励患者自己
把分泌物咳出。临床常规每1—2小时吸痰
一次,经验证明更易误伤气管。现在认为 只有在病人有吸痰的必要时再操作。
吸痰的指征:呼吸机显示气道压升高。
5、气囊的管理
• 1)气囊的作用:造成导管外气管封闭 状态,固定在相应部位,避免机械通 气时出现漏气,同时防止呕吐物、血 液或分泌物流入肺内,是实施机械通 气的必要条件。
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共56张PPT】

*
肝治 调整参数,保证肝脏有效灌注 纠正严重缺氧 必要时使用护肝药物
*
肾功能损害
原因 腔静脉淤血,肾灌注下降 严重缺氧 防治 调整参数,保证肾脏有效灌注 纠正严重缺氧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必要时使用人工肾
*
水钠潴留
原因 湿化过度 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低蛋白血症 心功能不全 防治 控制湿化量 纠正低蛋白血症 控制心力衰竭
*
机械通气的报警及其处理
*
压力报警
气道压上限<40cmH2O,超过易导致气压伤,下限>2cmH2O 报警类型 气道压力过高 气道压力过低
*
气道压过高原因
气道阻塞:分泌物最常见 人工气道脱出 支气管痉挛 气胸 肺顺应性降低 人机对抗 气管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 呼吸机参数设定不当
*
气道压过低原因
人工气道脱落 管道漏气 呼吸机供气系统压力不足 呼吸机故障或传感器异常
呼吸系统并发症
过度通气 通气不足 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 氧中毒 呼吸机依赖 上呼吸道堵塞 肺不张
过度通气
诱发因素 病人因素:缺氧、疼痛、精神紧张 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 诊断依据 血气分析→ PaCO2↓ 处理 分析原因 去除诱因 调节呼吸机参数:TV、MT、I:E
*
针对不同形成原因采用不同方法 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查各种传感器有无异常 高浓度氧损伤生物膜磷脂 较为困难,尚无特殊办法 合理调节呼吸模式和参数 呼吸机引起 皮下或纵膈气肿 对策:适当活动,必要时使用肝素 病人是否具有能引起气胸的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 提高脑灌注压:稳定血压,控制气道压 原因:人工气道障碍、呼吸机管道系统故障、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诊断:X线造影,纤支镜+临床表现 病因:气管切开直接损伤和气囊压迫 气道阻塞:气管痉挛,导管扭曲,气囊移位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困难,严重者可因喉痉挛或喉堵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 导管、套管或气囊因素:立即更换
肝治 调整参数,保证肝脏有效灌注 纠正严重缺氧 必要时使用护肝药物
*
肾功能损害
原因 腔静脉淤血,肾灌注下降 严重缺氧 防治 调整参数,保证肾脏有效灌注 纠正严重缺氧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必要时使用人工肾
*
水钠潴留
原因 湿化过度 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 低蛋白血症 心功能不全 防治 控制湿化量 纠正低蛋白血症 控制心力衰竭
*
机械通气的报警及其处理
*
压力报警
气道压上限<40cmH2O,超过易导致气压伤,下限>2cmH2O 报警类型 气道压力过高 气道压力过低
*
气道压过高原因
气道阻塞:分泌物最常见 人工气道脱出 支气管痉挛 气胸 肺顺应性降低 人机对抗 气管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 呼吸机参数设定不当
*
气道压过低原因
人工气道脱落 管道漏气 呼吸机供气系统压力不足 呼吸机故障或传感器异常
呼吸系统并发症
过度通气 通气不足 肺部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 氧中毒 呼吸机依赖 上呼吸道堵塞 肺不张
过度通气
诱发因素 病人因素:缺氧、疼痛、精神紧张 机械通气参数设置不合理 诊断依据 血气分析→ PaCO2↓ 处理 分析原因 去除诱因 调节呼吸机参数:TV、MT、I:E
*
针对不同形成原因采用不同方法 必要时请专业人员检查各种传感器有无异常 高浓度氧损伤生物膜磷脂 较为困难,尚无特殊办法 合理调节呼吸模式和参数 呼吸机引起 皮下或纵膈气肿 对策:适当活动,必要时使用肝素 病人是否具有能引起气胸的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 提高脑灌注压:稳定血压,控制气道压 原因:人工气道障碍、呼吸机管道系统故障、呼吸机故障、气源和电源故障 诊断:X线造影,纤支镜+临床表现 病因:气管切开直接损伤和气囊压迫 气道阻塞:气管痉挛,导管扭曲,气囊移位 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困难,严重者可因喉痉挛或喉堵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和缺氧 导管、套管或气囊因素:立即更换
机械通气PPT课件

机械呼吸直接引起的并发症
1、通气不足 2、通气过度或呼吸性碱中毒 3、气压伤 4、低血压、休克、心输出量减少 5、心律不齐 6、胃肠充气膨胀 7、肺不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8、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9、上消化道出血 10、水潴留
患者 患者 患者
限制 机器
机器 机器 患者
切换 机器
机器 患者 患者
什么是常用的通气模式?
ICU中的机械通气 脱离呼吸机的模式
模式 PSV SIMV SIMV+PSV 间断T管 每日T管 其他
使用比例 36% 5%
28% 17% 4% 9%
医生的喜好 22% 7%
29% 34% 7%
--
小结
对机械通气模式来说,临床上最常应 用的仍然是A/C、SIMV和PSV。
减速气流波形,肺泡在吸气早期即充盈, 肺泡在吸气中后期才完全开放 有利肺内气体分布均匀,改善 V/Q 比值
小结:
选择压力预设通气还是容积预设通 气取决于医生对其优缺点的取舍。
什么是通气模式?
通气模式就是通气的方式,实际上就 是控制、辅助、支持和自主呼吸的理 想结合和不同组合。
通气模式可以理解为呼吸机如何对呼 吸进行控制和辅助,也就是呼吸机何 时开始送气、如何进行送气、何时停 止送气。
禁忌症
自发性气胸未建立胸腔引流前或合并纵隔 气肿者;肺大泡病人呼吸衰竭者。
出血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前。 大咯血或严重活动性肺结核。 多发性肋骨骨折,断端未确实固定者。
小结:丰富的通气经验和实践已打破多项所谓的禁 忌症,禁忌只是相对的。
定压通气和定容通气的比较与选择
正压通气的两大基本类型 ‣‣定压型 ‣‣定容型
机械通气能解决什么问题?
机械通气是支持呼吸的一种手段,能 缓解严重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 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 病人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机械通气 PPT课件

呼吸模式介绍
如何开始吸气 吸气如何进行 如何结束吸气 优点 缺点
Volume Control Ventilation (VCV)
容 量 控 制 通 气
容量控制通气
其他名称 容量控制(VC, volume control) 辅助/控制(A/C, assist/control) 间歇正压通气(IPPV, 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MV (control mandatory ventilation) ACMV (assist/control mandatory ventilation)
压力触发
压力触发灵敏度的设置 指气道压力较PEEP下降的水平 0 – 20 cmH2O 例如 PEEP = 0 (10) Trigger sensitivity = -2 即气道压力为-2 (8) cmH2O时呼吸机开始送气
三、流量触发(flow t的呼吸动作能影响 到呼吸机管路内的气流。当 呼吸机感知到管路内气体流 量的变化并启动送气时。
2.患者触发-A/C中 的A
Assisted vs Controlled
Assisted Controlled
Pressure (cmH20)
Time (sec)
吸气的进行
Vt = flow x Tinsp
容量控制通气:吸气的进行
Tinsp Tinsp Ttot x Insp% Vt / flow
容量控制通气:吸气的开始
两种方式: 1.呼吸机触发的吸气-呼吸根据预设的 呼吸频率开始 2.患者触发-A/C中的A
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的开始
1 t
1. 吸气相根据预置 的呼吸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