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教学》PPT课件
2024版《环境工程学》全套教学课件

环境工程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污染问题的复 杂性、治理技术的局限性、环保法规的不完善等。为了应对这 些挑战,需要不断加强科研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完善环保法 规,推动环境工程学的持续发展。
02
环境污染与防治原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与来源
大气污染
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 生活污染等,包括颗粒物、二氧
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1 2 3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包括矩阵法、网络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应 用等,用于识别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包括数学模型法、类比调查法、专业判断法等, 用于预测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程 度和范围。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与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
采取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空气质量 监测、推广清洁能源等措施,改善大 气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防治
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风险评估,采取 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措施,治理土 壤污染。
水体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生态环境。
噪声污染防治
通过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等手段, 降低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影响。同时, 加强噪声监测和管理,提高公众对噪 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06
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与程序
环境影响评价定义
在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 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审批、公众参与等步骤,确保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 性。
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学课件《细菌》

讨论
从图中所示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能够像植 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吗?说说你的理由。
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 体,所以大多数细菌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 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 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在结构上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细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动、植物细胞和细菌比较
细胞种类 比较项目
将人的胰岛素基因转入大肠 杆菌,培养这种大肠杆菌, 就可以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 物——胰岛素
细菌的利用
有些细菌可以分解有机物, 污水处理厂可以利用细菌净 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
清洁能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甲烷菌可以利用农作 物秸秆、人畜粪便生产沼气。
项目链接 酸奶包装上 通常会标明制作 时使用的乳酸菌 种类。如果要制 作酸奶,你将怎 样获得菌种?
推进新课
知识点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殖 我们已经观察了细菌
的菌落,菌落是细菌群体。 单个的细菌长什么样子?
有什么样的结构?是怎样进 行繁殖的?
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 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 需要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 的形态。
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聚 集成团或连接成长链,但是其中每个细菌都能 独立生活。
德作出假设,并利用鹅颈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鹅颈瓶
长时间 放置
短时间 放置
煮沸肉汤
肉汤始终澄清
打断瓶颈 肉汤变浑浊
请推测,巴斯德作出的假设是什么?这 个实验能够验证他的假设吗?
鹅颈瓶
长时间 放置
短时间 放置
煮沸肉汤
肉汤始终澄清
打断瓶颈 肉汤变浑浊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 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空气中原来已经 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4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全章)》PPT教学课件

2.将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
3.接种: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 养基上的过程。(此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 行)
4.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的培 养箱中,或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培养。
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 必须高温处理?接种时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因为经高温处理后,可以将培养皿上、培 养基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杀死,这样 就排除了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因此,在实 验前不要盲目打开培养皿,以防止细菌或真菌 的孢子等落在培养基上。实验中用无菌棉棒的 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棉棒上的微生物污染培养 基。
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 提示:不是,有些蘑菇可以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会 中毒。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生物·人教版(RJ)
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腐生 思考:食品为什么会腐败?
2.试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 样的?
由于细菌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 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型。
三、细菌的营养方式 异养型(寄生、腐生)
四、细菌的繁殖—— 分裂生殖
电镜下的照片
一个细菌细胞含 有单一的DNA环
细
菌
DNA被复制
的
形成新的细胞
A.菌落比较小
B.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C.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D.菌落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
E.有时呈现红、褐、黑、黄等不同的颜 色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第七章微生物生态revised2p演示教学

(2)微生物营养:土壤和地下水中,尤其是地下 水中,氮、磷都是限制微生物活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保持一定的C:N:P比值,一般以土壤微 生物碳氮比25:1,污水好氧生物处理BOD5:N: P= 100:5:1作为参考值。
(二)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 污水长期灌溉会引起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
区系和数量改变。 ① 产生可分解各种污染物的微生物种类。 ② 重金属的作用。
四、土壤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
(一)土壤的污染及其不良后果 来源:废水(农田灌溉和土地处理)、固体废弃物
、油库泄漏或农药的过度使用等。 污染物质:农药、石油类、氨、重金属等。 易降解的污染物在土壤中会被逐渐分解,而难降解
➢ 生态系统的平衡的破坏与建立,是自然界发展的 普遍规律。生态系统总是在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的 发展过程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推动着自 身的变化和发展。
9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生态
10
土著微生物:authochthonous microorganism 在一定给定的生境中生存、生长和进行活跃代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
1
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 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微生物 空气生态系统及其微生物 水体生态系统及其微生物
2
第一节 生态系统
3
一、 生态学的定义
不同学者对生态学的定义不同,其中比较经典的 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 科学“(Haeckel,1986)。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将生态学定义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生物群落与环 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马世骏,1990)。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讲义大纲第一章绪论前言1.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推测时期●观察时期●培养时期巴斯德、科赫等的奉献简介●生理学研究时期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与进展第一节、微生物的特点一、个体小、种类多、分布广、代谢类型多样二、繁殖快三、代谢强度大:四、数量多五、易变异第二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一、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三、废水、废物的生物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与方法研究四、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微生物方法与原理研究第三节、学习环境微生物的意义21世纪环境微生物学展望重点: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环境微生物学的要紧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第二章、环境中微生物的要紧类群前言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性状等特征,要紧归纳如下: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要紧区别第一节、细菌细菌是一大群单细胞原核微生物,是微生物学的要紧研究对象,也是环境微生物学的讨论重点。
一、细菌的形状与大小1、细菌的个体形态(三种要紧形态)2、菌落的形态(colony)固体培养基(1)细菌在固体琼脂(1.5~2.0%)平板上的菌落特征(2)在半固体琼脂(0.3~0.5%)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3)在明胶试管培养基中穿刺接种所形成的培养特征二、细菌细胞的结构细菌细胞结构模式图1、细胞壁(1)功能:(2)结构:(3)细胞壁与革兰氏染色染色的历史进展与染色原理染色方法可分为简单染色法与复染色法之分。
步骤与原理。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2、细胞膜(1)细胞膜的结构(2)功能:3、细胞核: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与核仁,没有固定形态,结构简单。
细菌质粒(plasmid),降解质粒。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1)细胞质:(2)细胞质内含物:5、荚膜(1)类型:大荚膜、微荚膜、粘液层、粘接物、菌胶团(2)化学构成(3)功能及意义6、鞭毛:运动器细菌的趋光性、趋化性等7、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的一定阶段,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环境微生物》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组学研究进展
宏基因组学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功能及动态变化。
元转录组学和元蛋白质组学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解析环境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情况。
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揭示单个环境微生物细胞的基因组成、表达及代谢特征。
如基于纳米技术的生物修复、基于人工智 能的生物修复等,为环境微生物修复技术 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THANKS
03
环境微生物生态学
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与多样性
01
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 等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特点
02
不同生境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及其影响因素
03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 性的研究方法
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参与的污染物降解 与转化机制
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物分解 与矿化过程
微生物在碳、氮、磷等元 素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大气污染生物治理技术
生物过滤
利用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降解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 物、硫化氢等。
生物洗涤
将污染空气通入含有微生物和营养液的洗涤塔中,通过微生物的吸 附和降解作用去除污染物。
植物修复
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转化作用,减少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如吸收二氧 化碳、释放氧气等。
06
环境微生物学研究前沿与 展望
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
营养类型
阐述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包括光能自养 、化能自养、异养等类型。
生长繁殖
阐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包括二分 裂、孢子形成等。
代谢途径
详细介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精品教学课件

17.(2019湖北武汉中考,1,★☆☆)武汉市具有多处湿地生态公园,湿地能
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答案 A 湿地中的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
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8.(2021辽宁抚顺新宾期中)请你仔细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生活在椿树上的一种小昆虫——椿象,它在受到惊吓时,会突然 装死,一动不动。过一段时间后则会恢复原态,以此来迷惑敌人,保护自 己。 材料二 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吸入的冷空气。北欧 天气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鼻子又高又大。 材料三 在自然界中,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动物遗体产生,但是我们却没有 看到尸横遍野,这是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的缘故。
④ 26只 ③1分钟 ⑤ 0只
解析 根据实验完成表格,见上表。(1)昆虫学家以背景颜色为变量设计 了一组对照实验,来验证生物的体色对生物生存的作用。(2)鸡吃蝗虫,因 此鸡与蝗虫之间是捕食关系。(3)通过实验可知,体色与环境相适应的生 物更容易生存下去。
课后思 考
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点评 反思
12.(2021辽宁辽阳期末,6,★☆☆)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 ()
A.莲的地下茎和叶柄都是中空的 B.山上多种树,强似修水库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 答案 A 莲的地下茎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 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物氮肥,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属于 ( )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2.5.2 微生物和人类的关系(27张PPT) 课件 2024-2025学年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成员
1
2
3
4
5
6
任务
3.制订调查计划,至少调查三种食用菌,设计记录表格,记录调查内容(如食
用菌的种类、食用价值等)。
4各小组分别整理和记录调查到的资料。表格设计片或绘图
营养价值
新知学习
1.食品生产
常见食品的生产与哪些微生物有关?
利用霉菌制作腐乳和酱油;
新知学习
利用酵母菌酿酒;
4.夏天,常常把做好的菜肴用保鲜膜盖好,放在冰箱中冷藏,这样做的目 的主要( A ) A.抑制细菌繁殖 B.不让营养流失 C.防止水分蒸发 D.保持菜肴的形状和颜色
课堂检测
5.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生物 主要是( A ) A.乳酸菌 B.醋酸菌 C.酵母菌 D.米曲霉
新知学习
利用细菌生产细菌肥料和杀虫剂,利用昆虫病毒防治有害昆虫,减少了 化学肥料和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新知学习
微生物对我们只有好处吗?
1.食用菌 2.食品生产 3.医药工业 4.科学研究 5.环境保护
新知学习
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
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人的足癣是由某些真菌引起的
2.下列常见疾病不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是( D ) A.扁桃体炎 B.猩红热 C.丹毒 D.疟疾
课堂检测
3.苏云金杆菌制剂可以用来杀灭100多种农业害虫,这种治虫的方法的 好处是( D ) A.苏云金杆菌毒杀作用的成分是伴胞晶体 B.以菌攻毒,可以灭绝一切害虫 C.可以切断食物链,使害虫因缺乏食物而死亡 D.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967年美国学者索尔·克鲁曼以一定 温度加热一名乙肝患者稀释的血清,一段时 间后发现乙肝病毒被灭活了,但表面抗原的 活性却依然存在,即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