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和平均利润

合集下载

6-1第六章第1节平均利润的形成分析

6-1第六章第1节平均利润的形成分析

例: 预付资本100万元,其中80万c,20万v,20万m,求m′和p′?
100%和20% 理解 : ① 同时转化 ②在现实中,由于m表现为预付资本的产物,因此资本家在 衡量盈利程度大小时,必然拿m同预付资本相比较,这样m′转化为p′ 2019/2/15 7
(三)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联系:p′是m′的转化形式,同一m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比例 ◎表现关系不同 区别:◎量上不同 ◎量上不同 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m′:剥削程度 p′<m′ p′<m′ 遮蔽性 解构性
(一)商品价值构成的本质 W=c+v+m (二)生产费用的双重看法 生产费用:生产商品的真实(实际)耗费 工 人:生产商品的实际劳动耗费 v+m 资本家:生产成本 c+v 商品的实际生产费用是按劳动耗费来计量的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成本价格)K 含义:商品价值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总和的转化形式。 理解1:成本价格是资本家的生产费用,不是生产商品时的实际生产费用 商品价值:W = C + V + m 资本耗费:(C+V) 理解2:成本价格是c和v的转化形式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本质 成本价格是其表现形式 ◎当 C+V→K时, 商品价值由 W=C+V+m → W=k+m
基本内容是四个转化: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现象到现象的转化 本质到现象的转化
第一个转化是难点、二三转化是重点
◎掌握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2019/2/15
2
一、所费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转化为生产成本(成本价格) C+V → K

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与预测

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与预测

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与预测一、市场竞争格局的定义市场竞争格局指的是市场中各个主要竞争者在竞争活动中所形成的结构、关系、行为和规则的总体表现。

正因为市场竞争格局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

二、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因素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与市场环境、市场利润率以及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等有关。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市场环境因素市场环境是指影响市场竞争格局的外部因素,如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等。

政策法规的松紧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多少会对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2.市场利润率因素市场利润率可以用来评估行业的赢利能力,影响市场竞争格局的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如果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很高,那么行业内的竞争者数量就会增加,市场竞争压力会变强,市场竞争格局就会发生变化。

反之,如果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那么市场竞争压力就会相对减小,市场竞争格局也会有所改变。

3.行业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因素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会影响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在同等条件下,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会加剧市场竞争,市场份额更容易受到其他企业的挤压;相反,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减少则会减轻市场竞争,企业更容易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三、市场竞争格局的分类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行业内企业数量庞大,产品区别度很低,都是标准化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很大,行业内企业没有竞争优势,企业只能通过价格来抢夺市场份额。

完全竞争市场的典型案例是农业市场。

2.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都有较高的品质和技术含量,并且具有强大的市场渗透能力,同时这些企业之间有竞争关系。

寡头垄断市场的典型例子是汽车、石油和电信等行业。

3.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企业或者一家集团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没有其他竞争者。

商品混凝土行业平均利润率

商品混凝土行业平均利润率

商品混凝土行业平均利润率一、引言商品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生产和销售也是一个庞大的产业。

在这个产业中,利润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

本文将对商品混凝土行业平均利润率进行分析。

二、商品混凝土行业概述1. 定义:商品混凝土是指按照一定的配合比和生产工艺,由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组成的混合物。

2. 产业链: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和销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再到销售配送,都需要各个环节协同合作。

3.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水泥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商品混凝土累计生产量达到2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市场规模庞大。

三、商品混凝土行业利润率分析1. 利润率定义:利润率是指企业在销售收入中所获得的盈利占比。

2. 影响因素:(1)原材料成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

(2)人工成本: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人工成本占比较高。

(3)市场竞争: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常见,企业利润面临一定压力。

3. 行业平均利润率:根据公开数据和行业分析报告,商品混凝土行业平均利润率在10%~15%之间。

四、影响商品混凝土行业利润率的因素分析1. 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企业盈利能力有较大影响。

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盈利能力下降;当原材料价格下跌时,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盈利能力提高。

因此,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原材料价格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 人工成本商品混凝土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人工成本占比较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企业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压力。

因此,企业应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投入等方式来降低人工成本。

3. 市场竞争商品混凝土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常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利润面临一定压力。

为了提高盈利能力,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资本论》解读(七):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资本论》解读(七):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

《资本论》解读(七):平均利润率与生产价格关键概念:成本——即成本价格,指补偿商品生产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这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成本价格等于商品生产中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利润——剩余价值被认为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即成为利润。

利润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一般利润率——某一个生产部门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形成的相同的利润率。

平均利润率——社会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利润率的平均化之后,形成的在一切生产部门都相同的平均的利润率。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称为生产价格。

一、预付资本转化为成本,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前边说过,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劳动价值论一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正统。

但是因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混同了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以劳动价值论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难以回答的挑战:如果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如果使用同样多的劳动,就应该生产出同样多的新增价值;如果同时支付同样多的报酬,就应该会产生同样多的剩余价值或者利润。

比如,分别投入300单位和600单位资本,如果都使用10个工人每天劳动8小时,那么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应该是一样多的;如果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都是150单位资本,那么工资也是一样多的,虽然300单位资本和600单位资本的数额不等,但是获得的剩余价值应该还是一样多的,也就是利润量相同。

如果劳动数量不同或者劳动报酬不同,那么剩余价值或者利润就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分别投入300单位资本,一个资本使用100单位资本雇佣5个工人,另一个资本使用200单位资本雇佣10个工人,那么按照劳动价值论,这两个资本虽然等额,可是获得的剩余价值也就是利润量应该是不同的。

但是经验告诉我们,等额的资本,不论使用多少劳动,在相同的时间里总会生产平均的利润。

在同样的时间里,不论它们使用多少劳动,600单位的资本获得的利润总是300单位资本的2倍,300单位资本获得的利润总是一样多。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四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3、部门内部的竞争和超额利润的形成。
(1)超额利润是超过平均利润的利润,是超额剩余价值 的转化形式,由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 格的差额构成。 (2)超额利润反映的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的关 系。生产价格形成后,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并没有排除 各个部门投资者和同一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利润率的 差别,生产率较高的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成本低于社 会平均成本,仍然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18
二、商业利润 (一)商业利润 1、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 价值,体现的是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和 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 2、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1)单纯的商品买卖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利润的 真正来源是产业资本转让给商业资本的产业工人创造的一 部分剩余价值 。 (2)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是商业资本取得商业利润的途径。 由于商业资本投资于商业,帮助产业资本完成商品的销售 任务,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产业资本不能 像自产自销那样独占产业工人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必须 把其中一部分以商业利润的方式转让给商业资本。
14
(四)部门内部的竞争与超额利润
1、部门内部的竞争,是同一生产部门生产同类商品的不 同企业之间,为获得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 2、部门内部的竞争“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 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1)市场价值是由部门内部竞争而形成的商品的社会价 值,是把价值同市场供求和竞争关系联系起来的范畴, 离开部门内部竞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社会 价值就是一句空话。 (2)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在市场进 行交换的价格。市场价格由市场价值决定,并受市场供 求关系的影响。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市场价格就表现为 社会生产价格的货币表现。 15

政治经济学第7章

政治经济学第7章
条件,而商品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以利润率平均化为 条件的,所以,当时商品是按照其价值出售的,此 时市场价格是市场价值的货币表现。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利润转化为 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所以 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市场价格表现为社会生产价格的货币表 现。
政治经济学第7章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0
政治经济学第7章
*第七章 职能资本与平均利润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掌握:三个转化、两个过程
剩余价值 利润
利润
平均利润
价值
生产价格
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商业利润、银 行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一、利润和平均利润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政治经济学第7章
• 3.商业资本的作用(商业部门的作用)
•A
•A
•A
•A
•B
•B

•B

•C
•B

•C

•D
•D
•C
•E
•C
•E
PPT文档演模板
政治经济学第7章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与实质
1.商业利润的来源 ★形式上:商业利润来自商品的销售价与出厂价的
差额。 ★本质上:商业利润真正源泉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
2.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趋势
★根本原因: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时期 预付资本 C V C:V 剩余价值率 M 平均利润率
t1
400
200 200 1:1 100%
t2
900
600 300 2:1 100%

平均利润的形成

平均利润的形成

均匀收益的形成均匀收益的形成引文:一、均匀收益即等量资本获取等量收益,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论资本家把资本投入重工业仍是投入轻工业,只需他们的投资额相等,便能够获得数目上大概相同的收益。

这类与资本大小成比率的收益,马克思把它叫做均匀收益二、研究均匀收益的意义那么马克思为何研究均匀收益呢?因为均匀收益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经过竞争从头分割节余价值的结果。

他的源泉仍旧是节余价值,只可是是资本家经过收益的详细形式进一步掩饰资本主义盘剥关系的本质的方式。

那么,我们研究均匀收益的形成过程,就会揭露出各个盘剥者公司是如何分割工人阶级所创建的节余价值,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工人阶级与财产阶级、大土地所有者阶级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工人阶级和其余劳感人民要获取解放,一定颠覆整个财产阶级的统治。

那么资本家是如何经过均匀收益的形成奇妙的进一步掩饰他们盘剥的本质的呢?下边让我们看看均匀收益是如何形成的(板书)均匀收益的形成均匀收益的形成有两个过程即节余价值转变为收益和收益转变为均匀收益。

一、节余价值变换成收益m → p (板书)节余价值转变为收益的基本条件是不变为本和可变为本转变为成本价钱。

1.资本和可变资本生产成本——即成本价钱。

是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资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公式: c+v﹦k资本主义公司生产的商品的价值: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节余价值。

(不变为本、可变为本、节余价值)公式 W=c +v+m不变为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适用价值形态发生了变化,而它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可变为本:购置劳动力的成本 (即薪资 )。

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上去,因为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置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之外花费掉了。

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重生产出来的。

可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结果,不单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并且生产出节余价值,所以,转变为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第八章__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八章__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一,生产价格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 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它的变动归根结底要 取决于价值的变动。
第二,从整个社会来看,平均利润总额和 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第三,从全社会看,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 总额是相等的。
2021/4/7
16
❖ (二)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 式和超额利润
❖ 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是市场价格以生产价格为中心上下波动。
第八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第五节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021/4/7
1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一)生产成本
1.生产成本的含义: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生产 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2021/4/7
4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1)剩余价值首先表现为是耗费资本即生产成本 的增加额。
❖ (2)剩余价值还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
资本家投入的资本在物质上全部参加生产过程, 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发挥作用 的结果。当剩余价值被看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时,剩余价值就取得利润的形态,使剩余价值转 化为利润。
❖ 利率的界限:
平均利润>利息率>0
❖ 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 借贷资本供求关系及其习惯;
❖ 作用:调节资本供求,进而调节储蓄和投资
2021/4/7
30
三、资本主义信用
❖ 资本主义信用分为: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 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