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岩及其构造组合的研究方法
地质概论任务15-4-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认识

5.地质剖面图——指垂直于区内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 向所切割的地质体剖面,反映地质体深部特征的地质图件。
可在地质图上切割绘制(图切剖面图),也可 以在野外实地测量绘制(实测剖面图)。
4.综合地层柱状图——在地质图的基础上,地区内地层、岩 体及其接触关系,按由老到新的顺序,用线条、符号及颜色 排列绘制在一个呈柱状的剖面图上,两侧标示出地层时代、 岩石、化石、地层厚度及接触关系等的图件。(例:银坑幅)
意义:表明该地区曾经发生过较强烈 的构造运动,使岩浆侵入形成侵入体。
⑤沉积接触 ——地层覆盖在侵入岩之上,分界而为剥蚀面。 意义:表明侵入岩体形成后,地壳上升
遭受风化剥蚀,其上部的围岩及部分侵入 岩体被剥蚀掉了,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 下降,接受沉积,形成新的地层。地层年 龄晚于侵入体,其标志是:具有剥蚀面。
(一)几种常用地质图
1.地质图——将一个地区的地层、地质构 造、岩浆岩体及矿产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 的相互关系,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线 条、符号和颜色表示在平面的图件。
2.地质构造图——在地质图的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分析, 用规定符号标明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的图件。
3、岩浆岩分布图——在地质图的基础上标明各时代岩 浆岩及其特征的图件。
C倒转褶皱是岩层向同一方向倾斜,地பைடு நூலகம் 出现重复。
(3)断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一般用红色线条或粗体黑线表示:
(1)正断层
(2)逆断层
(3)平移断层
(4)地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1.整合接触: 2.假整合接触: 3.角度不整合接触:
(5)侵入岩体的表现特征 A岩基、岩株在图上表现为较 规则浑圆状形态分布,与不同 时代地层呈斜交接触。 B岩脉(岩墙)呈不规则带状、 长条状分布,常穿插不同时代的 地层界线。 C一般以色标加代码表示:酸 性岩体用红色,中性岩体用粉 红色,基性岩体用绿色表示。
岩浆岩岩石学(4)

由于深成岩中石英 和似长石不共生,同 一岩石只能含上述4种 矿物中的3种,所以只 能用双三角图中的一 个三角形区域。投图 前需要将实测的3种矿 物含量总和重新换成 100%,然后按左图所 示的方法投点,根据 投点的位置确定岩石 的基本名称。
对于暗色矿物含量大于90% 超镁铁岩,需要根据左图确 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对于暗色矿物含量小于90%岩石,进一步统计岩石中石英 (Q)、斜长石(P,An>5)、碱性长石(A,包括An<5的斜长石)和 似长石(F) 含量,使用QAPF双三角图进行分类。
定量矿物成分分 类 由于火成岩的 矿物与其化学成分 密切有关,同时又 易于鉴定,因此它 们的种类、组合及 其成分常作为火成 岩命名和分类的标 准。国际上通用的 是国际地科联 (IUGS)火成岩分 类学分委会推荐的 深成岩和火山岩矿 物含量分类。
在南非、澳大利亚西部、芬兰、美国、加拿大的太古代绿 岩中常有科马提岩出露。与科马提岩有关的矿产有各铜、锑、 镍其中镍矿储量尤为丰富。(喷出相)
鬣 刺 结 构
★超基性侵入岩的成因类型
1、阿尔卑斯型:是一种地幔岩,产于造山带内,以纯橄榄岩 和方辉橄榄岩为主,常呈长条状、透镜状产出,多沿深大断 裂带断续分布,长度在数百至数千公里,是“冷”(构造)侵 位于地壳之故。(“热”侵位,岩浆侵位)
SiO2
大类
代表性
名称
岩石
<45%
超基 性岩
苦橄岩 橄榄岩
45-53% 基性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玄武岩 辉长岩
53-66% 中性岩
安山岩 闪长岩
>66% 酸性岩
流纹岩 花岗岩
按暗色矿物(M)和石英(Q)体积分数划分
M和/或Q的含量 大类
(完整版)火山岩区填图的调查内容及工作方法

岩浆岩-构造组合与板块构造的时空关系
洋中脊岩浆岩组合的主要特征
• 主要岩石类型: N(亏或标准)-MORB(midocean ridge basalts), T-MORB
• 横跨岩浆弧方向显示成分极性。 • 岩浆弧类型的多样性:岛弧-陆缘弧;大洋岛
弧-大陆岛弧;成熟岛弧-不成熟岛弧;压型岛 弧-张性岛弧;滞后弧岩浆岩。
俯冲带中常见岩浆混合花岗岩
碰撞带岩浆岩组合 碰撞造山带及有关岩浆活动
陆壳
碰撞带岩浆岩组合的主要特征
• 特征岩石:高Al2O3、 高SiO2、 高K2O 酸性火山岩。高铝花岗岩,尤其是含白 云母花岗岩;高87Sr/86Sr初始值,低 Nd值,表明陆壳组分的显著贡献。
(3). 火山物质的喷出、堆积和破坏的速度 快,几万年内可形成高大的层火山, 几年内可形成复杂的岩穹,几个小时 或几天内可堆积相当厚的火山灰层;
(4). 火山物质搬运条件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受到火山喷发方式、喷发能量、喷发物性质、 大气和水的影响; (5). 有外来物质的加入,包括陆源物质和深源 物质、化学物质、有机物质; (6). 冷却和固结的速度快,而且水热蚀变 广泛,例如在喷气活动区的岩钟附近,凝 灰岩可全部形成膨润土。 这些差异决定了火山岩填图的特殊性 • 火山岩填图的野外调查内容与要求
• 很低K2O、TiO2 • 亏损特征明显:
—很低87Sr/86Sr初始值(0.7035) —(La/Yb)Nb比低, REE为平坦型 —亏损不相容元素(Nb、Zr、Y) • 来源于亏损型地幔
洋岛岩浆岩组合的主要特征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蚀变带油藏地质特征

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蚀变带油藏地质特征姚洪生;张勇;蒋永平;赵梓平【摘要】The time and spac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enozoic intrusive rock distributions and metamorphic zone reservoirs in the Qintong Sag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Basin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and patterns were discussed. The rock intrusions started during the Sanduo Movement of Eocene. Vertically,there were bedding intrusions and cutting-bedding intrusions. The intrusive rocks distributed like bead strings on plane map. Magma intrusions accelerated the thermal evolution of source rocks, and metamorphisms formed favorable reservoir spaces. Affected by up-arch stress and upper sediments, a series of related hydrocar-bon traps was formed. The evolution of magma intrus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n the Qintong Sag.%通过对苏北盆地溱潼凹陷新生代侵入岩展布、蚀变带储层以及时空配置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其成藏机理和模式。
张栓宏_4.13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下的火成岩组合

Convergent
island arcs
Divergent
mid-oceanic ridges,
Intra-oceanic
oceanic islands
Intracontinental
continental rift zones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Characteri tholeiitic stic magma calc-alkaline series alkaline SiO2 range basalts and differentiates
back-arc spreading centers
tholeiitic tholeiitic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provinces
tholeiitic
alkaline basalts
alkaline
basalts and basalts and differentiates differentiates
1. 显著的地壳混染(厚的硅铝壳); 2. 岩浆分异更强,岩浆岩成分更复杂 (岩浆上升慢); 3. 显著的地壳熔融,产生大量地壳重熔 型岩浆岩组合。
北美西海岸中生代-古 新世弧型侵入岩基
• mostly granodiorite, but diorite to granite present • distinctive chemical and isotope signatures reflect different crust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OIB Chemistry
Depletion in HREE indicating relatively deep melting depths (>80 km)
构造地质学09节理

3、常形成共轭剪节理
4、雁行状排列张节理
剪节理
脉充填的共轭剪节理
共轭剪节理
张节理
火炬状排列
疏密相间 雁行状排列
剪节理
未端变化
张节理
未端变化 树枝状 马尾状
(杏仁状)
杏仁状或 不规则状
共轭剪节理显示的未端变化
剪节理
张节理
•与主应力轴或应变 轴关系
褶皱与断层的关系
响。发育一种规模明显大于该区节理平均规模的节理 的大型节理,称为主节理。特点: (1)主节理延伸可达数十米,数百米甚至数千米,但 两臂位移相对很小,有时几乎没有错位。 (2)不受局部构造的控制,大规模稳定地贯穿不同地 质体。无论是盖层还是基底都可以受到同一组节理的切 穿。 主节理常常是区域构造活动的产物,在节理的产状、方 位、组合、排列、间距等方面具有规律性,通常也称系 统节理,
小与岩石的粒度有关。
人字形花纹尖端指向裂纹源
羽 饰 扩 展 方 向
羽饰构造
缝合线构造
与节理相似的小型构造,常见于不纯灰岩中。其形成 是压溶作用的结果,一般在构造作用下先形成裂缝, 进而在压溶作用下易溶成分流失,难溶成分聚积发育 成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的缝合面凹 凸不平,呈锥状突 起,称为缝合线, 锥轴指的方向代表 最大主应力轴的方 向。
(二)、裂开—愈合作用
节理充填脉的矿物沉淀、结晶,往往沿一定方 向生长,从而成为纤维状晶体,称为矿物生长 纤维。纤维方向代表两臂张开的方向(拉伸方 向)。一个脉中的矿物随着裂隙扩张的进程逐 渐生长,因而又称为同构造脉。其具体的形成 机制,称为裂开—愈合作用。
先存的窄裂隙(缝) 1.第一次在张开的空间被矿物质充填--愈合; 2.第二次在已愈合裂缝的边界再裂开、再愈合,如 此反复继续作用,脉体不断增生,直至作用终止。
4-第二章 岩浆岩的分类

四、岩浆岩的矿物学分类
矿物学分类有很多种
Q
Pla g
90 1a 90
90
1b
1
90
斜长岩 (浅 色 )
60
60
65
65 4
2
2 3a 3b 4 5
3
(中 色 )
35
35
20 6* 5 10 7* 7 7 35 8* 8 8 65 90 9* 9 9 20 10* 5 6 6 10 10 10 10
• 因此国际地科联专门成立 了火成岩分类学 分委会, • 并从1970年3月开始直到 1989年2月完成了火成岩分 类的一个方案,同时出版 《A Classification of Igneous Rocks and Glossary of Terms》(火成岩分类及 术语词典)一书,我们国 家1991出版该书。
• 对于超基性岩,是据SiO2和(K2O+Na2O)总量来 划分碱度。 • (K2O+Na2O)>3.5%为过碱性类型,如霓霞石、 霞石岩、碳酸岩等; • (K2O+Na2O)<3.5%为钙碱性和碱性 • 金伯利岩习惯上称偏碱性超基性岩
• 3. 根据Al2O3/(K2O+Na2O+CaO)比值 划分为下述2种岩石: • 过铝质岩石和偏铝质岩石(含亚铝质和过 碱质)
深成侵入岩的矿物分类(M<90)
1.富石英花岗岩;2.碱性长石花岗岩; 3.花岗岩;3a.正长花岗岩或普通花岗岩; 3b.二长花岗岩;4.花岗闪长岩;5.英 云闪长岩;6.石英碱性长石正长岩; 7.正长岩;8.二长岩;9.二长闪长岩/ 二长辉长岩;10.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 6*.石英碱性长石正长岩;7*.石英正长岩; 8*.石英二长岩;9*.二长闪长岩/二长辉长 岩;10*.石英闪长岩/石英辉长岩/石英斜长 岩;6ˊ.含似长石碱性长石正长岩;7ˊ. 含似长石正长岩;8ˊ.含似长石二长岩; 9ˊ.含似长石二长岩/二长辉长岩;10ˊ.含 似长石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11。似长 石正长岩;12.似长二长正长岩;13.似长 二长闪长岩;14.似长石辉长岩; 15.似长辉 长岩
岩石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

岩⽯学(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定第三篇岩浆岩岩⽯学实验指导⼀、岩浆岩⼿标本描述的容和⼀般程序⼿标本描述容及程序如下:1、颜⾊及⾊率;2、岩⽯结构的综合描述和命名,根据结晶程度、⾃形程度、相对粒度和绝对粒度等⽅⾯的性质加以综合命名;3、岩⽯构造命名及其特征简述(对较特殊的构造要详细描述其特征);4、岩⽯的矿物成分特点及其百分含量:包括矿物学特证,矿物的外部结构特点,如⾃形程度,粒度⼤⼩等;似斑状结构者,分斑晶和基质描述;5、次⽣变化及其它;6、正确定名。
下⾯详细论述如何观察、描述以上各⽅⾯的岩⽯属性:⾸先要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期、,对每⼀块标本要写上标本编号及产地,然后再详细地逐次系统观察。
(⼀)颜⾊及⾊率观察岩⽯标本时,第⼀眼的印象便是颜⾊。
岩⽯的颜⾊是指标本所呈现的总体⾊调。
观察颜⾊时,易远观其整体,看其总体⾊调,忌近观其局部,颜⾊的描述包括颜⾊本⾝及其⾊调的深浅。
描述颜⾊有三种⽅法:(1)标准⾊谱法,⼜称单⾊描述法;(2)⽤复合⾊描述,如浅褐⿊⾊、灰绿⾊、黄绿⾊等,后者为主⾊调;(3)形象化描述:如⾁红⾊,砖红⾊等。
三种描述法前均可加“深”、“浅”等形容词。
岩⽯的颜⾊受以下⼏个因素影响:(1)暗⾊矿物含量,暗⾊矿物含量多则颜⾊深;(2)组成岩⽯的矿物晶体的粒度,粒度越细则颜⾊较深(注:在相同暗⾊矿物含量的基础上⽐较)。
⾊率,⼜称颜⾊指数,是指暗⾊矿物(铁镁矿物)在岩⽯中所占的体积百分⽐。
⾊率是显晶质岩⽯(尤其是具有等粒结构的深成岩)的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因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的岩⽯的颜⾊并不能真正客观地反映暗⾊矿物的含量,故只能⽤于显晶质岩⽯。
根据⾊率,可以⼤致划分岩浆岩⼤类,反映基性或酸性程度。
超基性岩(超铁镁岩)⾊率 >90基性岩⾊率 40~90(常为50±)中性岩⾊率 15~40(常为25±)酸性岩⾊率 <15(常<10)注意:岩⽯的颜⾊要以新鲜的、⼲燥的断⾯的颜⾊为主,因为蚀变和风化都可改变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