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以《酒鬼父亲》为例
论微电影中的场面调度

论微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作者:焦洁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4期【摘要】本文探讨了微电影中场面调度的重要性。
以微电影《酒鬼父亲》为例,从演员调度、摄像机调度、调度手法、调度风格各方面着手,加以分析。
阐述微电影中场面调度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微电影场面调度的现状与特点。
做好场面调度,就是解决合理化。
但是,解决合理化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法。
要求导演、演员、摄影师深入地理解剧本和人物,经常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积累人物行为的合理素材,从而找出最合理、最生动的场面调度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场面调度;调度手法;调度风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88-02一、《酒鬼父亲》之故事梗概《酒鬼父亲》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养育天生残疾的女儿陆小妮,变卖掉所有家产为女儿治病,妻子忍受不了其生活的艰辛而选择离婚。
为了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无奈丢掉工作,最后不得不从城市回到乡下。
然而,老天爷对这位父亲又是这么的不公平,被检查出癌症晚期的他,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培养自己十二岁的女儿独立生活。
父亲节前夕小妮在作文《我的父亲》中夸奖自己有一个白领父亲,引起了班主任田芳的注意。
决定家访的老师,看到小妮在外面受大孩子欺负,回家还要做饭干家务,误认为陆父虐待自己的女儿,劝说无用而愤然离开。
直到陆父去世,养父母带小妮离开向同学们告别时,班主任田芳才发现自己错怪了陆父。
二、微电影实践中的场面调度(一)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意为“摆在恰当的位置”。
最初这个词仅被舞台剧使用,指导演对演员舞台行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亦是导演依据剧本中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以及节奏等方面,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
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影视形象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是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高度统一。
构思微电影场面调度时,以剧本为依据,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浅谈电影艺术功能r——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浅谈电影艺术功能r——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卢鸿江
【期刊名称】《艺术科技》
【年(卷),期】2017(030)006
【摘要】正在全国院线热映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口碑惊人的好.在豆瓣电影和中国各大电影评分类网站斩获9分以上的高分好评,并在好莱坞电影《银河护卫队2》等排片优势的情况下,用回头式"口碑"杀出了一条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印度电影之路,赢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到目前在中国院线收获10.72亿的高票房.本文就以《摔跤吧!爸爸》为例,浅谈电影艺术功能.
【总页数】1页(P97)
【作者】卢鸿江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影语言视角下现代体育电影艺术表现手法r——以《羞羞的铁拳》《摔跤吧!爸爸》等电影为例 [J], 管筱斐;王志成
2.浅谈女性运动员成长中父亲角色的作用——以《百万美元宝贝》和《摔跤吧!爸爸》为例 [J], 邵鲁阳
3.印度现实题材电影的再解读——以电影《摔跤吧!爸爸》为例 [J], 滕旋
4.试析印度电影中女性的身体和力量——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J], 王佳茵
5.电影媒介对印度女性意识觉醒的影响——以《摔跤吧!爸爸》为例 [J], 王静怡;佟玉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演员调度的七种范例及各调度的目的涵义

M i c r o s o f t [年]演员调度的七种范例及各调度的涵义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起初这个词只适用于舞台剧方面,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导演为了把剧本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环境气氛、以及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语言。
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简介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但其涵义却有很大的变化和区别。
在电影中“场面调度”的涵义是指导演对话框内事物的安排。
因为电视和电影具有相似的性质,所以它也适用于电视剧的创作。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场面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演员调度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摄影机调度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酒鬼老爸作文

酒鬼老爸作文酒鬼老爸1我爸爸是公司老总,经常在外面应酬吃饭,总是喝的酩酊大醉。
一天晚上,不知都几点了,爸爸才跌跌撞撞回到了家,刚进家门就喊到:“兄弟们,再喝!干!”。
就一声,我和妈妈都被吵醒了,冲出卧室,只见老爸走起路来跟少林寺的和尚一样,还打着醉拳,老爸走着走着,突然他脚底一滑,就摔了个狗吃泥,还躺在了地上,老爸的嘴里吐出了很多恶心的东西,我连忙把爸爸扶起来搀着他进卧室,爸爸一头就栽倒在床上呼噜一下睡着了。
我又赶紧帮妈妈清扫爸爸吐出的赃物,那难闻的气味,熏得我和妈妈直反胃。
那一夜,我和妈妈都没有睡好。
老爸啊,每次看见你喝醉的样子,你知道我有多心疼你吗,我知道你是为了这个家,但是我想你也该爱惜自己的身体,为了我们这个幸福的家,我多么希望你早日改掉这个坏毛病!酒鬼老爸作文2我老爸就是一个“酒鬼”,每次去看病人,就说:“我们喝酒去。
”回到家里,总是醉醺醺的,好像疯子一样。
有一次,我妈妈没在家,别人叫他去喝酒,那时我还没写完作业,我爸就迫不及待的想去喝酒。
我说:“去哪?去喝酒?不行。
”“那你也去吧?”“我还没写完作业。
”“那你写完作业再来吧?”“好吧!”我写完作业,我也去了。
吃过饭我自己先回来啦,我让他少喝点早回家,他回来的时候还让两个人背他回来,你们说我爸爸是不是一个酒鬼机。
我爸爸还是一个“睡觉王”,每次上夜班还是上中班都是在家睡觉,叫也叫不醒,上白班也睡觉。
有一次,我老爸上中班,吃过午饭他就回家睡觉了,快到了三点,我和妈妈去叫我老爸,我老爸叫也叫不醒,我使用大绝了,捏着老爸的鼻子,一小小会儿就醒了,像飞机一样去上班了。
这就是我的老爸。
酒鬼老爸作文3我的老爸特别爱喝酒,巴不得一天三餐都喝,可妈妈不同意。
老爸天天盼着妈妈出去做客,因为那样他就可以一醉方休了。
机会终于来了,妈妈到姨妈家去做客了。
老爸高兴得满脸放光,妈妈出门后,他迫不及待地从酒柜里拿出一整瓶酒和一个酒杯,一边倒酒,一边哼着小曲。
由于过于兴奋,酒从杯里溢了出来,流到了桌面上。
《2024年德·西卡与柴伐梯尼电影的场面调度与诗意结构》范文

《德·西卡与柴伐梯尼电影的场面调度与诗意结构》篇一一、引言在电影艺术中,场面调度与诗意结构是电影导演创作的重要手段。
意大利电影大师德·西卡和柴伐梯尼以其独特的电影语言和表现形式,为世界电影界带来了无尽的视觉与心灵盛宴。
他们的电影往往能够深入人心的同时又保持着细腻的情感流露,其中的场面调度和诗意结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德·西卡与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指通过画面、声音、光线等元素的组合与配合,达到导演预期的叙事和表达效果。
德·西卡导演的电影,在场面调度上独具匠心。
他的镜头往往能以最微妙的视角捕捉人物情感,使得每个场景都饱含着深厚的情感色彩。
德·西卡善于运用特写镜头,捕捉人物的眼神、表情等细节,从而展现人物内心的变化。
例如在《奇迹百货》中,他通过精心的场面调度,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镜头语言呈现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变化。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光影效果,通过光线的明暗变化来营造氛围,使得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丰富。
三、柴伐梯尼的诗意结构与德·西卡不同,柴伐梯尼的电影更注重诗意结构的构建。
他的电影往往以一种诗意的视角来展现生活,使得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诗意之美。
柴伐梯尼的电影往往具有丰富的隐喻和象征元素,使得他的电影充满了深意。
他善于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命运和情感变化,使得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也能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诗意结构的运用,使得柴伐梯尼的电影具有了一种超越叙事本身的深度和内涵。
四、综合分析德·西卡和柴伐梯尼的电影虽然在叙事手法上有所不同,但都注重场面调度与诗意结构的运用。
德·西卡的场面调度使电影更加贴近人物情感,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而柴伐梯尼的诗意结构则让电影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思考空间。
这两位导演的电影都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五、结论综上所述,德·西卡与柴伐梯尼的电影在场面调度与诗意结构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微电影父亲的借口影评

微电影父亲的借口影评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微电影《父亲的借口》
2.阐述影评的主要内容
3.分析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和主题
4.总结影评的观点和推荐
正文
微电影《父亲的借口》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作品,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治疗女儿的病,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
影评人对这部微电影赞誉有加,认为它成功地传递了亲情、爱与责任的主题。
这部微电影的表现手法独特,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父亲对女儿的深厚感情。
导演运用了多种影像技巧,如镜头语言、光影效果等,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此外,演员的表演也相当出色,他们用精湛的演技诠释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对这一家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微电影《父亲的借口》以一个普通的家庭为背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的困境。
影评人认为,这部作品成功地揭示了亲情的力量和家庭的价值。
在这个充满爱与关怀的故事中,观众不仅能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还能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扶持和鼓励。
总的来说,影评人对微电影《父亲的借口》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认为,这部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成功地传递了亲情、爱与责任的主题。
同时,这部微电影也提醒了我们要珍惜家庭,关爱家人,让爱传递。
在此,我们向观众强烈推荐这部微电影。
相信在观看过程中,您会被
这部作品所打动,为这个家庭的故事而感动。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摘要:
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概述
二、场面调度的概念及作用
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场面调度分析
四、场面调度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五、结论
正文:
一、电影《我的父亲母亲》概述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1999)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章子怡、刘烨等人主演的中国爱情电影。
该电影讲述了在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刘青与农村青年牛虻之间的一段纯真爱情故事。
影片以回忆的方式,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他们从相识、相爱到最后生死离别的过程。
二、场面调度的概念及作用
场面调度,是指导演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对摄影机运动、画面构图、演员表演、场景设置等因素进行有机组合,以达到表现故事情节、展示人物性格、渲染情感氛围等目的的电影技巧。
场面调度作为一种电影语言,能够赋予画面以视觉美感和情感力量,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
三、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场面调度分析
1.镜头运动: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导演运用了大量手持摄影、长镜头、跟踪镜头等摄影手法,使画面更具动感,为观众带来更加真实的
观影体验。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

场面调度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摘要:一、引言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简介三、场面调度的定义及作用四、《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场面调度五、场面调度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六、结论正文: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而场面调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场面调度指的是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对场景、角色、摄影机位等因素的综合调度,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以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为例,探讨场面调度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二、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简介《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的电影,导演张艺谋。
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传统家庭中的感人故事,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与父母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三、场面调度的定义及作用场面调度是电影导演在创作过程中对场景、角色、摄影机位、光线等因素的综合调度,旨在通过画面的呈现,表达出故事的情感、气氛和主题。
场面调度在电影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对角色在场景中的位置、动作、表情等进行调度,展现人物的性格、心理和情感变化。
2.推动情节发展:通过场景的转换、角色的行动等方式,引导故事情节向前推进。
3.表现主题:通过场景的设计和调度,传达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基调。
4.增强视觉效果:通过摄影机位、光线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四、《我的父亲母亲》中的场面调度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导演张艺谋充分运用了场面调度这一手法,使得电影的画面表现力十足,情感真挚动人。
例如:1.在电影开头,父亲在雪地上背着儿子回家的场景,通过雪地的广阔和父亲的艰辛,展现了父子间深厚的感情。
2.在母亲去世的场景中,导演通过母亲的房间、床上的被子等元素,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对母亲的怀念。
3.在父亲被打倒的场景中,导演运用了低角度摄影,使观众感受到父亲的无助和悲痛。
五、场面调度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场面调度在电影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电影导演表达故事、塑造人物、传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洁:论微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一以《酒鬼父亲》为例 |88论微电影中的场面调度——以《酒鬼父亲》为例焦洁(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本文探讨了微电影中场面调度的重要性。
以微电影《酒鬼父亲》为例,从演员调度、摄像机调度、调度手法、调度风格各方面着手,加以分析。
阐述微电影中场面调度的作用,分析大学生微电影场面调度的现状 与特点。
做好场面调度,就是解决合理化。
但是,解决合理化没有一个标准的方法。
要求导演、演员、摄影师深 入地理解剧本和人物,经常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积累人物行为的合理素材,从而找出最合理、最生动的场面 调度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场面调度;调度手法;调度风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4-0088-02_、《酒鬼父亲》之故事梗概《酒鬼父亲》讲述的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为了养育天生残疾 的女儿陆小妮,变卖掉所有家产为女儿治病,妻子忍受不了其 生活的艰辛而选择离婚。
为了照顾女儿的生活起居,无奈丢掉 工作,最后不得不从城市回到乡下。
然而,老天爷对这位父亲 又是这么的不公平,被检查出癌症晚期的他,一边与病魔做斗 争,一边培养自己十二岁的女儿独立生活。
父亲节前夕小妮在 作文《我的父亲》中夸奖自己有一个白领父亲,引起了班主任 田芳的注意。
决定家访的老师,看到小妮在外面受大孩子欺负,回家还要做饭干家务,误认为陆父虐待自己的女儿,劝说无用 而愤然离开。
直到陆父去世,养父母带小妮离开向同学们告别 时,班主任田芳才发现自己错怪了陆父。
二、微电影实践中的场面调度(一)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意为“摆在恰当的位置”。
最初这个词仅被 舞台剧使用,指导演对演员舞台行动的位置变化所做的处 理,是舞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亦是导演依据剧本 中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环境、以及节奏等方面,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方法,传达给观众的一 种独特的语言。
场面调度是在银幕上创造影视形象的一种特 殊表现手段,是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高度统一。
构思微电影场面调度时,以剧本为依据,结合实际拍摄 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合理使用场面调度,能够突出 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展示人物关系,渲 染场景氛围,交代时空关系。
(二) 微电影(酒鬼父亲》中的演员调度微电影《酒鬼父亲》中演员运用了多种调度方法。
影片 开头田芳从镜头画面的左方作横向运动走上讲台,运用了横 向调度,田芳去医院的那场戏中,背向镜头走进医院走廊,使用了背向调度;田芳走进办公室坐下批阅作业时,从镜头 画面上方向下方运动,使用了向下调度,体育老师点完名解 散自由活动的戏中,学生们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运用了 无定形调度。
总之,导演选用演员调度的目的,不仅在于处理演员与 所处环境之间的完美构图,最主要在于体现人物性格,遵循 人物身处于此情景时必须行使的动作逻辑。
(三)微电影 <酒鬼父亲》中的摄像机调度摄像机主要的调度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不同的拍摄角度与位置有不同的分类。
影片《酒鬼父亲》中摄影机调度大量运用了推、拉、摇、跟、移、升、降;正拍、反拍、侧拍的形式。
一般情况下,多组镜头之间,使同一个 拍摄形式,会带给观众顺畅的感觉,用截然相反形式拍摄,会带给观众强烈的反差感。
(四)微电影〈酒鬼父亲》中的调度手法在处理影片《酒鬼父亲》的场面调度时,以剧情的需要 出发,灵活运用了纵深、重复、对比三种调度手法。
利用场面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演员走位或镜头位置 作纵深方向(推或拉)的运动称作纵深调度。
比如《酒鬼父 亲》小妮被大孩子欺负的戏中,摄影机摆在小巷子中间,拍 田芳从巷子口由远而近向镜头跑来,蹲下扶小妮。
纵深调度 利用三维空间感,将人物和环境之间的透视关系更加具有表 现力。
重复调度顾名思义就是相同或相近的场面调度多次出 现。
在一部影片中,使用重复调度,会激发观众的无限遐想,对比之下,领悟导演的用意与影片的内涵。
比如《酒鬼父 亲》中,一场戏是满脸胡子的父亲一边喝酒一边喊小妮做饭, 另一场戏是几年前,父亲穿着西装革履的带小妮在公园里玩 耍。
这两场戏用相同场面调度的手法进行拍摄,当观众观看 第二个镜头时,必然会联想到第一个镜头,从而对这一对 父女前后两次天壤之别的差距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对比调度在《酒鬼父亲》中,体现在场面调度具体处理 上运用各种对比形式。
最突出的是父亲带小妮在公园玩耍 时温馨的画面和欢快的音乐,与父亲去世后伤心的氛围和悲 伤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五)微电影《酒鬼父亲》中场面调度的风格场面调度的风格分为开放形式和封闭形式两种。
我们不假思索地认为影视是“故意为之”,新闻则是“真实记录”。
换句话说,前者是“表演”,后者是“纪实”;前者是“虚 构”的,后者是“真实”的。
《酒鬼父亲》作为封闭形式注 重表演和形式,影片中的因素也都经过精心设计,而视觉效 果也都经过仔细安排,人与事物关系在事先决定的镜位里,每个镜头里的信息都仔细安排于景框中,有如一片完整的小 天地。
但是,如果使用不恰当,尽管每个镜头都精心设计,也会变得僵化不顺畅。
三、场面调度在微场面电影中的体现(一)微电影中场面调度的作用作者筒介:焦洁(1992-),女,甘肃平凉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专业硕士研究生。
影视观察89《戏剧之家》2018年第24期 总第288期合理运用场面调度手法,突破人物动作和相互关系在时 空上的表现,揭示出人物情感的变化,刻画出人物性格的特 征。
除此之外,场面调度还具有描绘社会场景、渲染环境气 氛、推进情节节奏的作用。
影片《酒鬼父亲》中正因为一系 列场面调度的运用,才使观众能够清楚地了解剧情。
(二) 微电影场面调度现状与特点现状:发于萌芽,渐呈百态大学生对微电影创作狂热 追求,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场面调度的方法传达 自己的语言,记录精彩的大学生活,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大 学生的价值取向。
尽管如此,大学生微电影的主要创作群体 是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师生群体,也是大学生微电影的中坚 力量,这些群体也是对场面调度进行过专业的训练。
但是,也有一部分非影视专业的微电影爱好者,根据自己的艺术构 思,独自创作奇特的场面调度,使大学生微电影的场面调度 向多元化发展。
特点:超越影视画面空间和屏幕的限制在场面调度的 合理运用下,影视艺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时空艺术,使观众 能够在在自由的影视时空内自由地运动和观察。
就微电影后 期特效而言,场面调度赋予虚拟摄像机独特的表现力,使画 面更具多样性,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更能满足观众的审美 需求。
(三)如何做好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无论是舞台还是电影,无论是纵深处理还是行 动处理,首先要求合理化。
场面调度的合理化就是要求人物 的行为服从生活逻辑的发展,生活逻辑包括进行行为活动的 任务的性格、人物对行动对象的态度、行动中有关人物对象的关系、人物行动的规定情境。
只有仔细分析有关行动的这些因素,才能找出最真实、最准确的调度处理,从而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并且逐步展示导演的思想感情。
如何更好地使用场面调度,是没有标准的方法的。
只有导演、演员、摄影师深入地理解剧本和体会人物,善于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积累人物行为的合理素材,并加以实践,才能找出最合理、最生动的场面调度的处理方法。
四'结语合理运用场面调度,是电影作为空间艺术具有强烈叙事效果的基础。
各种场面调度组合成的镜头,使电影具有了其他几门艺术所现实生活和艺术感染力,使观众能够在影视时空内自由地运动和观察,画面也因此显示出视觉上的多样性,可以创造出更富有表现力的视觉形象,形成更丰富、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能既深刻、鲜明地表达微电影创作者的意图和风格,又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参考文献:[1] 陈明辉.中国微电影研究[D].吉林大学,2015.[2] 陈亭,李燕临.谈电视场面调度的运用技巧[J].电影 评介,2011(14).[3] 史蒂文卡茨,陈阳.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J].世界电影,2011(02).[4] 秦盼盼.试论场景调度在电影中长镜头的运用[D].上海戏剧学院,2014.[5] 刘璐.影视对手戏场面调度的分类分析[fl.北方文学 (下半月),2011.(上接第87页)对于工业文明社会批判的隐性主题。
为了探测地球上的绿色 植物,新型机器人伊娃这才来到了地球与瓦力相遇,展开了 爱情故事。
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用机器人 改变、取代了人类原有生活,直至最原始质朴的本能和情感 消失殆尽。
因为瓦力和伊娃两名机器人的介入,改变了飞船 原有的格局,致使在工业文明垃圾下长大的飞船人类开始回 归地球,找寻最初的本能情感。
影片中,两名原本沉溺于电 子垃圾当中的青年男女因为伊娃和瓦力触碰到了彼此,产生 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爱情。
至此,影片的隐性主题对工 业文明的批判又回归关照了故事的显性主题——爱情母题,形成了一个圆满的闭环。
(二)成人化视角主题的隐性表达。
皮克斯动画电影一 直被外界誉为献给成人的成年礼物。
究其原因在于皮克斯动 画电影的隐性主题通常是站在成人化视角下进行表达,即成 人化视角主题的隐性表达。
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与皮克 斯2015年出品的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在北美定档皆为 儿童须在成年人陪同下观看的PG级别。
成人化视角下的隐 性主题须在家长的解读下才能更为客观地传达给青少年观 众。
《寻梦环游记》关于生死观的隐性主题对于青少年而言 过于陌生和遥远,对于成年观众而言却是一个教育孩子的良 好事例。
《头脑特工队》的显性主题是对于情绪的自我管理,隐性主题则是纾解悲伤情绪的重要性,每一种情感都有其存 在的必要性。
对于青少年而言,生活之中并不会刻意压抑自 己悲伤情感的表达。
因此,青少年群体对于这一隐性主题的 触动和关联性并不强。
但是对于成年人而言,生活压力和家庭责任迫使自己克制悲伤等负面情绪,使得内心背负了沉重的枷锁。
《头脑特工队》的隐性主题则恰好击中了成年人的内心,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由此可以看出,皮克斯动画电影的显性主题往往是为青少年观众群体准备,而隐性主题则是针对成年人观众群体设立的。
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主题皆在传递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对于青少年受众群体人生观的塑造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伴随着动画产业日益成熟,动画长片电影渐渐区别于过往单一主题的直白呈现方式,选择用更多维的方式展现多元化的主题意味,带给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更多现实关照与思考,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当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
反观国内动画长片电影,大多仍旧停留在向古典神话故亊中寻找素材与主题的阶段,忽略了对当下现实性主题的反思和创新。
除此之外,国内动画长片电影往往主题单一且为个人英雄主义,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脱离青少年群众的真实生活,娱乐消遣意义大于现实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