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运用在电影中的作用
论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

论影视作品中色彩的作用摘要无论是拍摄新闻纪实性节目,还是拍摄艺术性画面,我们都必须要有一种色彩构成和色彩表现意识。
因为在有限的影视框架平面之中,色彩的运用具有非凡的作用。
它能深化主题、塑造形象、烘托主体,给观众以鲜明的视觉印象和强烈的感染力。
如果,影视失去了色彩的审美构思和处理,整部作品必将黯然失色。
(特殊内容需要的黑白处理除外)因为,在电影的空间思维中,色彩的敷设,既是物象的原貌再现,更是特定意念情感传达的外化显现。
关键词影视作品色彩色彩审美艺术魅力电影艺术在诞生后的很长时期内,处于一种“色盲”状态,观众只能通过单色调的明暗层次的差异来想象对象固有的色彩。
20世纪30年代彩色片的问世,是电影史上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从此人们可以在银幕上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世界。
开始,电影创作者们只满足于在胶片上还原生活中的色彩,往往迷恋于五光十色的色斑堆砌。
随着彩色电影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在影片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色彩的构成能充分表现电影主题和人物内心世界”,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被电影人所重视,调动和运用各种色彩的感情特征,并巧妙灵活地利用拍摄角度、光线、镜头等多种造型手段,以形成画面框架内各种色彩的和谐配置:特别是在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社会生活中提炼和发现色彩的美感并通过画面中色块的面积差别,主体色和背景色的关系、色别间的明度与饱和度对比等重新组合建立起色彩构图的规律和秩序成了电影人的追求。
这些经过精心构思的不同的色彩基调,提高了电影的欣赏效果。
一、色彩审美个性与色彩魅力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认为:“一般来说。
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
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象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
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
在心灵中引起震动。
”可见,色彩与心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色彩有着自己的性格,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反映。
像蓝色象征着冷静、平和、纯洁、具有高雅、平静深远的浪漫,同时也具有抑郁和忧伤情绪:红色象征着生命、爱情、朝气蓬勃、同时也具有革命、流血、暴力的感受:黄色则明朗、快乐,具有辉煌、灿烂、富丽的感受:绿色象征着生长、生命、青春,同时也显示着平静和稳定:黑色却有着凝重、阴郁、死亡的象征。
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的作用

论色彩在电影中重要性摘要色彩因其鲜明的感性特征而最易为大众所接受,色彩在导演们的手中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通过对环境、服饰色彩的变换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转换,演绎人性的释放。
一部电影的技术高低,主要看它能恰当的综合使用几种色彩。
关键词色彩影视作品环境服饰色彩是一种重要的电影语言要素。
但是,在影视艺术中,色彩发挥本色之外的表意功能却是较晚的事情。
长期以来,色彩在电影中仅仅发挥其再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色彩的造型功能和表意功能才逐渐被挖掘出来,善于利用色彩进行表意和造型的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说过的那样:“在拍摄彩色片时,有必要进行干预,拿走常见的现实,代之以当时的现实。
”鲁道夫曾经指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
”各种不同的色彩唤起不同的情调,甚至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象征意义,是因为色彩具有一定的心里倾向。
影视中的色彩应该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完美,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它连同景物同周围环境的色彩搭配和变化来烘托整部影片的色彩,从而塑造人物,表现人物的性情。
在《非常完美》中,导演通过对画面形象进行色彩的冷暖处理,明暗处理,反差处理等表达方式,达到了影片所要求的不同效果,从而使观众获得与影片故事情节发展相一致或是与角色情感发展相一致的视觉感受,影片中的场景最具有设计感也是色彩运用最精彩的当属苏菲家。
在苏菲家里,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绿色的墙壁和红色的躺椅,还可以看到蓝色系的地砖,黄色系的沙发和紫色系的壁画……多种色彩的大胆运用,浓烈色块的激烈碰撞,不同色块的巧妙组合,使得苏菲家的整体风格色彩绚烂,既有欧洲的复古与奢华,又渗透着当今的时尚感和现代感,既体现课苏菲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家、漫画家所具有的如天马行空般的幻想能力,又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室内不同角度和色彩的迭景反映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例如,在影片的刚开始,表现苏菲失恋后生病卧床,画面最先呈现的是暗红色的墙纸和深色系的卧具,这种暗色调色彩的运用恰如其分地烘托出苏菲失恋时情绪上的低落,同样是苏菲坐在床上的镜头,当苏菲准备反攻的时候,画面中开始有了橘红色的电话和淡色的台灯,卧具也变成了浅蓝色,这种色彩的明显变化反映出主角苏菲状态由一蹶不振到斗志昂扬的转变;而当何润东所饰的常瑞走进苏菲的生活中时,苏菲家更鲜艳的颜色和更跳跃的颜色和更跳跃的色彩组合逐渐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这同时也暗示着苏菲的生活和情感经历都会有不同于从往的变化。
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

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简介影视作品是由影像、音效和情节组成的艺术形式。
其中,影像是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而色彩则是构成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影视作品中,色彩扮演着重要的造型作用,能够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加强画面效果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谈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作用。
色彩传达情感影视作品中常常利用色彩来表达角色的情感。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红色被用来表达主人公阿甘的渴望自由和爱情的情感。
他在监狱中写信给女友时,信纸和信封都是红色的,凸显出了他内心深处对爱情的无限期待和渴求。
在电影《千与千寻》中,黄色和红色被用来表达女主角千寻的不安和担忧。
在她探索神灵世界时,这些颜色经常出现在场景中,因此观众能够感受到千寻内心深处的混乱和不安。
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现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
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黑色被用来表达对于已故角色的悼念和赞颂。
在电影结尾,主角和已故队友的庆功晚宴上,他们都穿着黑色的西装,与其他普通宾客穿着的颜色截然不同。
这种颜色的特殊使用拉近了主角和已故队友之间的距离,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色彩营造氛围影视作品中,色彩不仅能够表现角色情感,还能够帮助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
例如,在电影《盗梦空间》中,影片使用了红色、黄色和蓝色等色彩营造出了不同的梦境场景。
红色被用于表现危险、紧张、警戒的情绪,黄色被用于表现活力、希望和积极的情绪,而蓝色则被用于表现悲伤、孤独和无助的情绪。
这种色彩的运用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梦境场景的氛围,也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各类影视作品还常常利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时代、文化和地区。
例如,在日本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中,影片使用了浪漫而神秘的绿色,带有一种独特的日本文化气息。
这种色彩的使用使观众在浏览影片时更容易被深深吸引。
色彩加强画面效果色彩还可以帮助影片营造独特的画面效果。
影片使用不同的色彩组合,能够增强画面的清晰度和鲜明度。
例如,在电影《黑鹰坠落》中,黑白画面被广泛使用,凸显出凶险和紧张的感觉。
论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与表意功能-文档

论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与表意功能电影诞生并开始成为一种综合艺术的最初阶段,只有黑白无声片,因此,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与表意功能并不突出,也不复杂。
但是随着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
1928 年有声片的出现和1936 年彩色片的出现使得电影艺术的语言更加丰富,也更富有表现力。
西方电影色彩意识的真正觉醒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中国电影也从80 年代开始越来越重视电影色彩语言的个性化追求。
本文主要选取“色彩”这一重要的电影语言,并通过电影实例,论述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功能和表意功能。
色彩是画面图像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一旦进入电影,就不再单纯作为人类具有的一种视觉生理现象存在,而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种符号,具有文化、情感等审美意义和表达,同时也具有象征、隐喻甚至叙事等功能。
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特征与功能色彩与影片的关系是微妙又复杂的,相对于电影造型的其他元素诸如构图、光影、环境等的具体、明确、实在、完整不同,银幕色彩可以是抽象、虚幻、灵活、零散的。
色彩是具有流动性的,并且是视觉艺术中最感情化的因素,具有在瞬间唤醒视觉注意和感情共鸣的效果。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具体而言,色彩在电影中的视觉审美具有以下特征与功能。
(一)构成和强化电影的整体美学风格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进入电影之后,就失去了所谓百分之百的天然色彩。
电影艺术家使银幕色彩具有创造性和虚拟性,成为塑造人物形象、营造影片氛围,构成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艺术语言之一,为构成和强化电影的整体美学风格服务。
安东尼奥尼的《红色沙漠》被称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
在这部影片中安东尼奥尼使用了不同技巧来分离与构成色彩,他对色彩的处理恰如冷抽象画家蒙德里安。
举例说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一、概述影视作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色彩作为影视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选择和运用色彩,影视作品可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塑造角色形象,并对观众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探讨其在影视艺术中的重要性。
二、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1. 暖色调与冷色调的搭配在影视作品中,暖色调和冷色调的搭配常常被用来营造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暖色调可以使人产生温暖、舒适的感觉,常用于温馨、浪漫的场景中,而冷色调则给人一种冷静、冷淡的感觉,常用于悬疑、恐怖的场景中。
通过对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巧妙运用,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营造氛围,增强观众的情感共鸣。
2. 色彩与情绪的挂钩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与情绪挂钩。
比如红色常常代表热情、激情,蓝色常常代表冷静、深沉,黄色常常代表活力、温暖。
影视导演通过巧妙运用色彩,可以在观众心中唤起不同的情绪共鸣,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影视作品更加生动鲜活。
三、色彩对角色形象的塑造1. 主角与配角的色彩差异在影视作品中,主角和配角通常会通过色彩差异来展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
主角常常会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从而吸引观众的关注,而配角则倾向于使用暗淡、平淡的色彩,让观众更加关注主角的形象。
通过色彩的差异,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主角的形象,提升观众对主角的认同感。
2. 色彩对反派形象的塑造色彩在影视作品中还常常被用来塑造反派形象。
暗黑、冷酷的色彩常常会与反派形象相通联,使其看起来更加阴险、狡诈。
通过对反派形象的色彩塑造,影视作品能够更好地突出反派的邪恶性格,增强观众对反派的厌恶感。
四、色彩对剧情、氛围的营造1. 色彩与剧情发展的关系色彩在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与剧情发展密切相关。
比如在悬疑、惊悚类影视作品中,常常会运用阴郁、暗淡的色彩来营造紧张的氛围,使得观众更加紧张、充满期待,增强影视作品的悬念。
浅析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

浅析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运用电影作为一个已有百年历史的艺术门类,从最初的默片、黑白片到如今的立体声彩色片,经历了从技术到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完善。
1935年美国彩色故事片《浮华世界》的诞生,标志着电影从黑白片进入彩色片时代,色彩也成为了电影表现的重要元素。
色彩本身能引起情绪反应,在视觉世界中它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是自然美的一种最生动的属性,因此色彩成了艺术表现中的一种传统手段。
专家们对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做了大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红色,代表生命,热情,真诚,兴奋,炽热,积极,吉祥,警示,危险,革命,战争;橙色,代表热情,温和,喜庆,晨光,轻松,嫉妒,权利,诱惑;黄色,代表富贵,荣耀,地位,皇室,光耀,疑惑,轻薄,统治;绿色,代表春季,青春,鲜活,生机,安全,和平,平静,希望,嫉妒,阴冷;青色,代表深远,淡雅,冷漠,独立,沉稳,消极,寒冷;蓝色,代表深邃,太空,无限,幽静,冷静,凄凉,压抑,忧郁;紫色,代表华贵,神秘,严肃,娴静,柔和,庄严,沉稳;黑色,代表沉默,严肃,神秘,悲哀,恐惧,死亡,黑夜,诡异,阴郁,压抑;白色,代表纯洁,淡雅,明快,冷清,寒雪,快乐;灰色:和谐,稳定,静止,忧郁,平和,中性。
这些通用的色彩句法,帮住人们了解了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但在电影中,色彩只有进入到结构层面才具有审美价值。
中外电影大师们对色彩的应用也早已突破了简单对号入座的层面,他们通过艺术地控制光影,选择色彩来构成节奏,运用色彩来营造独特的审美心理,引导观众自然而然进入创作者营造的心理环境。
参与叙事,推动情节发展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是否得当关键在于能否自然地表现出故事情节,能否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心理体验,要用色彩展现一个故事,营造一个好的故事氛围,也为人物的出场奠定合理的基础。
在任何的电影中,色彩不仅仅要传达本身所含有的意义,而且最重要的是推进情节的展开和情节的转折。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系列中的《蓝色》,以忧郁的蓝色为主色调——蓝色的玻璃糖纸,晶莹璀璨的蓝色水晶吊灯,充盈画面的碧蓝色游泳池,以及蓝色的房间不时出现,空灵深邃而略带伤感。
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功用

1935年美国马摩里安执导的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使电影由黑白两色转向了彩色的斑斓。
色彩不但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享受,更为电影艺术增添了新的魅力。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们精心选择场景,准确布置色彩与光线,拍摄出风格迥异的优秀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也许就在此。
一、营造意境与氛围在现在的电影创作中,色彩也开始上升为一种风格化的造型元素,成为一种符号,刻意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
如吴贻弓的《城南旧事》,与婉丽的抒情风格相协调,电影画面则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晨雾般迷蒙的色调,出色地传达出海外游子怀恋童年故土的那种“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
李安的《卧虎藏龙》,整体的画面是一种象征中国古代文人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
因是具有东方传统色彩的武侠片,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传达给观众有如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
竹林里两个白衣人飞跃打斗,长镜头所呈现出的竹林背景,大量的翠绿让人记忆深刻。
在中国,竹林长久以来被士大夫赋予君子的象征,如宋画家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所以在此绿色的竹子具有君子与文人的道德象征意义。
在色彩学的感性语汇中,白色象征着和平,纯洁,善良,虚无。
绿色象征生命,活力,仁慈,再生,希望等内涵。
由色彩的语汇联想,也隐喻出本片追求儒家思想的虚无与和平的境界。
再如,影片《芙蓉镇》那条石块铺就的路,道两旁有破旧木屋的街道,在漆黑的夜晚,在浓雾的早晨,门缝里挤出的一丝橙黄油灯的光线,梅雨染湿了的大地……暗淡的青紫色调,在银幕上托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但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人性压抑的江南水镇。
这样一个典型的环境造型同男女主人公当时的悲惨境遇完全相合,让人觉得和谐而统一。
芙蓉镇的街道设计,从人物复杂的心态来看,便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夜晚街道的气氛多悲,早晨街道的气氛多喜,白天的街道氛围热闹中多阴谋,雨中的街道氛围中又多悲愤……这样,镇街上的一切便具有脉脉的人情味了。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

从《影》看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特点和作用《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通过创新的视觉语言和独特的叙事方式,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色彩在《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表现手法,也是情感载体。
下面从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色彩在《影》中有着鲜明的特点。
电影整体以黑白为基调,这种抽象的表现方式使得影片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现代感。
黑白色调给人一种压抑和冷静的感觉,与影片中演员们的动作呼应,更加突出了他们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偶尔会出现红色的元素,如雪花、火焰和嘴唇等,这种局部的红色在黑白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增加了观众对画面的关注和视觉冲击力。
红色也有象征性的意义,代表了情感的激烈和欲望的燃烧。
色彩的饱和度和明暗度在电影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例如高饱和度和明亮的色彩能够使人感到温暖和充满希望,而低饱和度和阴暗的色彩则更容易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
色彩在《影》中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色彩能够增加电影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观赏性。
黑白色调使得电影更加具有纪实性和艺术性,红色的出现则增加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电影的画面更加鲜明生动,令人难以忘怀。
色彩能够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冲突。
在电影中,女主角杨幂饰演的双胞胎姐妹一人爱国一人奉献,她们之间的内心战争和痛苦,通过色彩的对比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黑白和红色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共鸣她们的内心世界。
色彩还能够创造出特定的时空背景和情绪氛围。
电影中的黑白色调和红色元素,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古代东方世界的厚重和神秘感,也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和冲突感。
色彩在电影《影》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黑白和红色的运用,电影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和艺术表达方式,使得观众更容易投入到故事中去。
色彩也能够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使得角色更加立体和丰满。
《影》的成功得益于色彩在视听语言中的独特魅力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及作用学校:辽宁大学专业:广告学姓名:***学号:*********目录中文摘要----------------------------------------------------------3 关键词----------------------------------------------------------3 序言----------------------------------------------------------4一、彩色电影的产生及发展-------------------------------------4二、电影色彩的表达----------------------------------------------4三、电影中的色彩风格-------------------------------------------5(一)纪实风格------------------------------------------------5 (二)浪漫、夸张风格---------------------------------------6 (三)商业片---------------------------------------------------6四、电影色彩与文化的关系--------------------------------------6五、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6(一)增强电影的形式美------------------------------------6 (二)表意-------------------------------------------------------7 注释---------------------------------------------------------------------8 参考文献---------------------------------------------------------------8中文摘要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电影的长期发展中以其独特的形式美和表意性得到众多导演和观众的青睐。
为了解色彩在电影中如何被运用以及怎样发挥其作用,对中西多部电影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彩色电影的发展轨迹,论证了电影中色彩的表达方式和电影中色彩的不同风格,得出了色彩具有增强电影的感官美和表意的重要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电影色彩形式表意序言色彩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不同的色彩可以引起跟自己生活体验相关的不同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或者说色彩能够表现感情。
正因为如此,色彩在荧幕上如同在画布上一样,不仅仅是一种表现现象和实物外貌的手段,而且在揭示角色的内心面貌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越来越成为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一、彩色电影的产生及发展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在电影成长的最初岁月中,由于技术的原因,色彩曾长期徘徊在黑白世界中。
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直到20世纪30年代方才问世,到了49年代才逐渐普及。
虽然如此,在整个50、60年代的大量优秀作品中,依然是沉浸在黑白的世界之中。
直至1964年,由安东尼奥导演的《红色沙漠》,由于在色彩运用上的独特创新,被誉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
在此之后对色彩的发掘层出不穷。
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张艺谋的《红高粱》等许许多多的优秀彩色电影不断问世。
彩色电影的出现为影片更真实,更客观地反映物质现实提供可能。
随着时代和电影观念的发展,色彩已不再仅仅是增加影片现实感的因素,它更多的被创作者当作一种语言形式来有意识的加以运用,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色彩功能。
二、电影色彩的表达色彩意义的表达在电影中存在很多的形式,可以是整部电影的基本色调,也可以是部分画面的场景,也可以是环境或服装的色块,但所有的表现手法必须要与电影中的形象,主题,内容及其文化背景等相结合。
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导演运用黑白作为整部电影的基本色调,既还原了历史的真实感,同时也表现出了当时的压抑、阴沉。
在电影中,他又让一个小女孩穿上鲜艳的红裙子,蹦蹦跳跳地从一片黑白中走过,给画面带来唯一的生气和活力。
然而这一点红色的再次出现,却是在后来的焚尸炉中—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践踏。
黑白的整体色调的应用以及点缀着的部分鲜艳色块的应用很好的表现出了在当时那个时代环境下犹太人的悲惨和历史沉重感。
“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
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①例如,基耶斯洛夫斯基三色系列片《蓝色》《白色》和《红色》的色彩含义来自法国国旗,其中红色代表博爱、蓝色象征自由、白色象征平等。
而在安东尼奥的《红色沙漠》里,红色却象征着激情,蓝色代表了冷酷无情、白色表示极度空虚,还有黄色意味着衰败、绿色象征着生命、黑色暗示死亡色彩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被电影导演们拿来作为自己表达主观感情直抒胸臆的工具,导演对色彩有意识的处理和运用体现了高度的个性化和主观倾向。
比如同样是红色在不同导演的不同作品中可以完全表达不同的意思,在《红色沙漠》中,导演把红色阐释为阴森恐怖,影片表现了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人的心灵的变态、孤独、无所归宿。
红色作为影片的核心色彩,标志着压抑的、病态的情欲,标志着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恐惧幽闭,触目惊心,像血一般刺目的现实。
安东尼奥用红色表达了他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斥责,他用红色写出了对现代文明扭曲人的灵魂的愤恨。
在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中,红色代表的是主人公生命活力的张扬,活泼而热烈。
生命如火焰,迸发出耀眼的光彩。
三、电影中的色彩风格(一)纪实风格使用该种风格的影片,总的色调、和被摄物的局部色相,与生活中的自然形态一致;不需要滥用艳丽的色彩来达到刺激观众的视觉,从而留下人为的痕迹。
巴赞认为,纪实性是电影的基本特性,这种风格的电影中,长镜头的运用较多。
色彩较为贴近生活。
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农村教育的现状,表现在贫穷的农村地区教育存在的令人关注的问题。
电影选拔的是非专业演员,他们从来没有经过训练,用真诚朴实表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完全采用纪录片风格,真实的将农村的现状展现在观众面前。
(二)浪漫、夸张风格:这类电影在色彩上运用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与电影的体风格,主题以及文化相协调,任何色彩,任何形式都可以。
灵活性较强。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通篇采用近红的暖色调来表达它的喜剧特性,给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以快乐。
(三)商业片商业片中的色彩通常很艳丽,要具有强烈的、形式上的视觉美感,使人赏心悦目。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张艺谋推出的一部商业片。
片中从整体布景和人物服装上都大量的运用黄色,颜色艳丽,体现出古代宫廷的气势恢宏,是富贵和权力的象征。
在最后的战争中,以大量的黄色菊花作为背景,体现出气势的宏大,战争的壮烈,给观众视觉上的美感和冲击。
四、电影色彩与文化的关系电影中色彩的使用往往会遵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观念,是这个地方文化的反映。
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所以在电影中,尤其是古代表现宫廷皇权的电影中,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往往都是黄色,很少能够看到用其他颜色来表现皇权的尊贵的情况。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从皇帝到皇后再到皇子所有的装扮都是以黄色为主,体现出他们的贵气,是封建皇权的象征。
五、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一)增强电影的形式美“设色不以深浅为难,难于彩色相合,和则生气生动,否则行迹宛然,画无生气”④,色彩是构成影视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色彩组合产生不同的美感,富有艺术感染力。
在艺术表现中,人们往往会追求色彩的鲜明、和谐以及丰富美。
电影中的色彩即要体现主题思想,又必须体现出艺术的形式美。
色彩的运用能够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造就一个视觉盛宴。
例如,在很多电影中呈现四季交替的场景中,往往就运用几个简单的镜头,表现出春夏秋冬的不同颜色,简明却不失美感的将时空进行了转化。
色彩的变化也能够表达没有颜色的面部表情所能表达的情绪和感情。
(二)表意色彩作为一个当代电影的主要因素,在电影中极其重要。
色彩运用在当代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极致,起着重要的表意作用。
“所有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实验都证明,我们更多感受的是色彩的价值,而不是色彩的本身”②“色彩的价值”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色彩的物理属性基础上,根据观众的视觉心理,生理特点和生活经验,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思想,有意识地运用色彩去表情达意,帮助剧情发展、刻画人物等。
也就是说色彩具有表意的作用。
(1)真实的再现环境的氛围色彩具有纪实的功能,他能够通过摄影机纪录下符合现实的,被观众所熟知的真实的环境,再现环境的氛围,《黄土地》展现出大面积的黄土,沟壑连绵不绝,山形地貌经岁月的侵蚀,高原一片荒凉,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让观众感受到了黄土高坡的厚重和荒凉。
《辛德勒的名单》以黑白再现了当时犹太人遭屠杀的悲惨氛围。
与黑白电影相比,彩色的更能真实的表现环境氛围,黑白电影需要观众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还原现实,而彩色能够将真实的世界直接呈现出来。
(2)助于表现外部特征和心理活动康定斯基说:“一般来说,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钢琴的心,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之中激起震动”③色彩的运用越来越摆脱简单的外部描摹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它可以作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视觉语言。
《简爱》中,当简爱感受到罗彻斯特对她的爱,她改变过去深色的装束,换上了淡色的碎花裙、爱的幸福让她看上去年轻漂亮;当她看到罗切斯特和年轻漂亮的女孩在一起时,她又穿上蓝黑色的衣服。
这一亮一暗的衣服颜色表现她由幸福到失落的痛苦的心理活动过程。
(3)运用特定色彩的象征意义隐喻某种观念或态度不同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导演们通常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现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主题,或表现作者的诗意和浪漫,形成影片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在维斯康蒂的《被诅咒的人》中,红色是罪恶的颜色。
影片描写了一个在希特勒政权时期一个德国工业世家这个家庭内部的野心、纵欲、骄奢、四分五裂。
红色是纳粹党徽、党旗的颜色;片中的男人涂上口红,穿上女人的衣服来模拟女人,表现出性变态的倾向。
红色使人联想到地狱和毁灭。
维斯康蒂用红色表现丑恶的世界、丑恶的内心。
不同的导演根据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而赋予颜色各部相同的特殊意义,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倾向。
色彩在这些影片里不仅是现实层面的色彩,它已成为精神层面的象征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