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推广国内研究概述

合集下载

6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及现状

6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及现状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A:大哥,你从那里来? B:我从高丽王京来。 A:如今那里去? B:我往北京去。 A:你几时离了王京? B:我这月初一日离了王京。 A:既是这月初一日离了王京,到今半个月,怎麽 才到的这里? B:我有一个火伴落后了来,我沿路上慢慢的行着 等候来,因此上来的迟了。 A:那火伴如今赶上来了不曾? B:这个伙伴便是,夜来才到。 A:你这月尽头到的北京麽? ……(《老乞大》节选)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4.天主教传教士与汉语学习 蒙古人的铁骑打通了欧亚大陆的交通,天主教来 到了中国,第一个在元大都任主教的孟高维诺开始教 授拉丁语,办唱诗班。公元1289年,他奉教皇之命 出发前来中国。公元1293年,他从海路来到中国的 首都(今天的北京),受到了忽必烈的接见,并允许 其传教。孟高维诺在中国居住了30多年,翻译了很多 圣经的经文和诗篇。据记载,他在38年中给30,000 多人施洗。他在1305年建立了一座教堂。公元1328 年,孟高维诺在北京去世,享年80岁。 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真正大规模的语言交流——欧 洲人学习汉语则始于葡萄牙人的东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4.教学情况 教学内容:除了语言知识外,主要是文化和宗 教方面。 使用的教材:应该是译成汉语的佛教经典和儒 家经典。 但由于没有完整的教育体制以及译经的译 场体制,这些僧人的汉语水平实际不是很高, 所以往往依赖于中国的弟子们。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历史
(三)隋唐时期——走向正规化 隋唐时期,中国与外域交往增多,除了亚 洲外,与欧洲甚至非洲都有比较频繁的经贸往 来和文化交流。一些国家仰慕中国的高度文明, 并对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物产充满向 往,热衷于到中国出使、经商、学习、传教等 等。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并 得到国内外统治者的重视。为了有效地进行汉 语和文化的教学,唐朝制定了一些制度,成立 了专门的机构。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

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汉语国际教育概论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掌握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必备技能。

同时,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许多国家,汉语已成为第二或第三语言,其国际地位愈加显著。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汉语国际教育简介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在国际间开展汉语教学、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一项教育领域。

其领域范围包括学前、基础、中高级和专业汉语等所有教学内容和形式。

处于不同文化传统和语言环境中的人们通过汉语国际教育互相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促进文化交流、经济发展、政治和平等各方面的合作与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史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已经与西方建立了贸易关系,同时也传播了中国文化和汉字。

之后,在唐朝和宋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语言和文化。

到明朝时期,随着郑和航海等事件的发生,更多外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学习汉语。

近代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使得汉语国际教育不断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中国留学生前往欧美等国,他们也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先驱者。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通过少林寺等传统的文化活动展示给了外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展了许多培训汉语教师和学生的项目,进一步推广了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汉语国际教育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越来越大。

三、汉语国际教育的现状当前,在广大的汉语国际教育市场上,除了中国汉办、孔子学院及其各国分院之外,还有许多本土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汉语教学服务。

其中,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在海外设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汉语文化,促进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汉语国际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

截至2019年底,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00多个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在海外聘请了10000多名外籍汉语教师,每年为数以百万计的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汉语教学服务。

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

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一、本文概述《汉语国际传播发展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演变、现状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国际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包括教育推广、媒体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同时还将对当前的汉语国际传播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汉语国际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增进对汉语国际传播全貌的理解,推动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推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时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伴随着汉语文化的输出。

然而,真正的汉语国际传播大规模发展是在20世纪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汉语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上升。

目前,汉语国际传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

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开设了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亿。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广汉语教育,通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等教育机构,向海外输送汉语教师,提供汉语学习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汉语学习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海外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

然而,汉语国际传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汉语本身的复杂性和学习难度,使得一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汉语的传播和推广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汉语国际传播的历史悠久,现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未来,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的国际影响力将会更加显著,汉语国际传播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汉语国际传播的主要领域与特点汉语国际传播是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过程,涉及教育、文化、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

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介绍了本文的主题和要探讨的内容,主要围绕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展开讨论。

汉语国际教育指的是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和教授汉语的教育活动,具有促进文化交流、增进人民友谊、推动经济合作等重要意义。

国际中文教育则是指在国外推广中国文化和汉语教学的活动,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将从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以及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展开深入分析,旨在探讨如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普及,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作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

首先,我们将从引言部分开始,概述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着,我们将在正文部分探讨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和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探讨这些教育形式对未来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将能够全面深入地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了解和思考框架。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分析其意义和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及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教育的作用和影响,探讨相关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未来发展的展望,希望能够为汉语国际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汉语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2.正文2.1 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汉语国际教育是指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汉语教育活动,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承载着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命。

汉语国际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学习汉语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观点 , 语言教学界逐渐走 出了“ 就语言教语言” 的传统教学模式 的藩篱 , 并迅速
在 语言 教学 中必须 进行 文化 教学这 个 问题上 达成共 识 。 ( 二 )文化教 学 的 内容 问题
1 9 8 4 年, 张 占一先生在《 汉语个别 教学及其教材》 中首次提 出了“ 交 际文化” 的概念 , 后 又在 1 9 9 0年发表的《 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 一文 中对 “ 交际文化” 的内涵作 了进一步补充 , 增加了 “ 非 语 言” 的内容 。后 来对 外汉语 教 学界 的一 系列有关 文 化 因素 的定 性 、 定位 、 定量、 分类 以及 文化
语言学、 跨 文化 传 播 。

2 0・
第 1期

军: 汉语 国际推广 中的文化 教学研究
学 中应如 何进行 文化 教学进 行 了热烈 、 持久 而有 意 义 的讨论 。讨 论 的 内容 主要 集 中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一) 语 言教 学与 文化教 学 的关 系
语言教学中要不要渗入文化教学?这在上个世纪 8 O年代以前还是一个有待肯定的问题。但 随着 熊文华 、 朱文 俊 ( 1 9 8 0 ) 、 吕必松 ( 1 9 8 1 ) 、 张 占一 ( 1 9 8 4 ) 等学 者先后 提 出在语 乌鲁 木齐 , 8 3 0 0 1 2 ; 埃尔吉耶斯大学 , 土耳其 开塞利 , 3 8 0 3 9 )

要: 由于受学 习者汉 语水平和培养 目标 的限制 , 不管 是 “ 对外汉语 教学 中的文化 教学 ” 还
是“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 , 任务都不是 任意的 , 范围和深度也 不是随意的 , 而是要在汉 语水平与 培养 目标 相统一的条件下 , 有一套 与之相应 的对外 汉语文 化教学 的等级 大纲 , 能担 负起框范 文化教 学 的任务 , 并使之科学化 、 规范化和 系统 化。国家汉办 、 孔子学 院总部 2 0 1 0年编 写研制 《 国际汉语 教 学通用课程大纲》 , 笔者从 中概 括 出文 化等级 大纲 , 并 积极 探求 制订此 类大 纲应 当具备 的基本 原 则, 希望为汉语 国际推广 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和启 发。 关键词 : 文化教学 , 基本原则 , 等级大纲 中图分类号 : H1 9 5 .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2 2 2 1 - 9 0 5 6 ( 2 0 1 3 ) 0 1 - 0 0 2 0 - 0 8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现状与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现状与发展

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现状与发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越来也密切,汉语作为对外沟通的桥梁,他的地位逐渐获得国际上的认可,现在已经成为多个国家学术研究与交流学习的工具,汉语的应用研究以及对外推广,也已经成了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国内外也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现状;发展路径引言2013年随着"一带一路"各项外贸优惠政策的正式明确提出,让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国际经贸合作更加的频繁和密切,这必然对语言人才的需求加大了,加快培养合格人才已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也随之被带动起来,为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化在整个世界大范围内的国际影响力,巩固我国文化教育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汉语国际教育的深入推广迫在眉睫,应当对它当前的推广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

1汉语国际教育推广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越来也密切,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汉语在国际上也获得了更多国家的认可,成为多个国家学术研究与交流学习的沟通工具,汉语的应用研究以及对外推广,也已经成了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国内外也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近年来,基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逐渐兴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教师也因此选择走出国门与多个国家的对外汉语言教育爱好者共同承担起了汉语推广的历史重任。

这也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的不足之处,汉语在整个的世界语言文化范围内,影响力有限也是目前存在的事实。

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对外推广过程中,进行逐步优化与不断完善,使我国汉语言的对外推广工作,跃上新台阶。

2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影响为了有效应对新经济时代下的全新教学形式,2005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学院开设立了汉语言独立教学领导小组管理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学院进行汉语独立教学管理。

国际中文教育国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国际中文教育国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国际中文教育国内研究的问题与展望1. 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中文教育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

国际中文教育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是多元化的,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设立了专门的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中心,以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

许多国家还与中国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为海外学生提供了学习汉语的机会。

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师资力量的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但能够熟练掌握汉语并进行有效教学的教师仍然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汉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不平衡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中文教育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汉字教学和语法讲解,缺乏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语言背景的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这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重重,甚至对汉语产生抵触情绪。

国际中文教育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各国对于汉语教学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这使得许多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后,却无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效地运用所学内容。

国际中文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提高师资水平,丰富教材资源,完善评价体系,从而让更多的人受益于国际中文教育。

1.1 国际中文教育的定义与范围国际中文教育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考试、汉语培训、汉语教材编写、汉语教师培训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整体框架。

国际中文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非母语国家的人士,如海外华人、留学生、商务人士、旅游者等。

这些人在不同场合需要使用汉语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对汉语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需求。

关于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初步探讨——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综述

关于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初步探讨——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综述
二 、 于 汉语 国 际 推 广 教 学 资源 建设 的现 状 分 析 关
随着我 国对外交往 的扩大和 国际地位 的提高, 世界各国对汉语学 习的需求急剧增长 , 这种 需求已经从学 术和教学领域走到 民间及政府层面, 扩展 到经济等各个领域 , 已经形成学习汉语和 中华 文化 的热潮 。但与此 不相适应的是 , 自世界各地 的信息表 明, 来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力量弱 、 底子薄 。除 了师资严重缺乏之外 , 教学
是同一版本的翻译版, 针对性不强 。
2形式单调 。 . 现有 的教学资源 以纸质教材为主 , 以视听材料 , 辅 缺乏多媒体和网络产 品, 远远不能满足 汉 语教学的时代需要, 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 能适应远程教学。 不 传统教材的模式固定 , 体例单一 , 灵活性差 , 难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若予汉语 国鼯撒 广教 学 缓活研 宓与开崖的 初 步织 讨
19 4
以适应当前汉语学 习者需求分散 、 个性 化强的形势 。
3 功 能 单 一 。 当 前 出 版 的 教 学 资 源 主 要是 面 向对 外 汉 语 教学 的 , 少 具 有 媒 介 功 能 、 化 交 流 功 能 和激 . 缺 文
推广教学资源建设研讨会 。文学 院汉语 国际教育教学与研 究中心和汉语言文化系 的全体教学科研人员共 聚

堂, 围绕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这一主题各抒己见, 献计献策 。 文学院院长兼汉语 国际教育教 学与研究 中心主任赵世 举教授就汉语 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建设 的现状和国
内外 的需 求 进 行 了深 入 的分 析 , 出 了存 在 的 问题 , 出 了面 向 国 内外 新 需 求 , 力 开 展 汉 语 国 际推 广 教学 资 指 提 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 国际广 国内研究概述
陈 莉 ( . 1南京大学 文学院 江苏南京 2 09 ;2扬 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扬 州 25 0 10 3 . 2 02)
水 平考 试情 况 ,分 析 “ 汉语 热 ”产 生 的历 史 背景 和成 因 ,并从 提 升 国家 “ 实力 ”的角度 ,认识 汉语 国 际推广 的 重大 意义 。更 多 软 学者 对 “ 语热 ”进 行 “ 思考 ” ,普遍 认 为汉语 并 没有 成为世 汉 冷 界 强势语 言 ,对 外汉 语教 学 的发 展程 度与 “ 语热 ”不相 匹配 。 汉 关 键 词 :汉 语 ;国 际推 广 ;研 究 ;概 述 总体 来 说 ,学者 们 的研究 内容 没 有离 开许 琳 ( 0 7 《 2 0 ) 汉语 国际 推广 的形 势和 任 务》 中提 出的 “ 大 转变 ” ,做好 “ 项工 作 ” 六 六 郭 熙 先 生 指 出 , “ 言 传 播 有 两 类 , 一类 是语 言 的 自然 传 的大 框 架 。“ 从研 究 角 度和 研 究方 法 对 “ 大转 变 … ‘ 项工 语 但 六 六 播 ,一 类 是 对 某 种 语 言 有 意 识 地 进 行 传 播 。 ”“ 中 国 成 立 之 作 ”进行 了丰 富和深 化 。 ’ 新 前 ,我 国汉语 国际传 播一 直 以 自然 传 播的 形式 进行 。直 到 新 中国 在 推广 政 策和 策 略研 究 中, 既有注 重从 国 家战 略和全 球 视野 成 立 ,才 开始 有 意识 、 有组 织 地海 外 汉语 传 播 。2 0 年 7 ,首 的高度 宏 观把 握 的研 究 ;也有 从文 化学 、经 济 学 、传 播 学等 视角 05 月 届世 界汉 语 大会在 北 京 召开 ,汉语 国际推 广被 正式 纳入 国家战 略 出发 的可 能性 策 略研 究 。张西 平 、柳若 梅 (0 6 20 )提 出: “ 作为 发展 框架 。 “ 这在 我 国对 外汉 语教 学发 展 史上 是一 个历 史 的转 折 母语 国的 汉语 推广 者 …… 制定 出适 合我 国 国情 的语 言推广 方 针政 点 ”。 是从 “ 专业 领 域 ” 向 “ 国家 战 略 ”的 转变 。正如 许 嘉璐 策 ”。 ’ 西 平又 于 2 0年 提 出 “ 尽 快制 定 国家 的全 球 汉语 推 张 08 要 同 志所 说 : “ 外 汉语 教 学 改 称 为 汉 语 国 际推 广 ,名 词 的转 化 广 政 策 ” 。 金立 鑫 ( 0 6 对 2 0 )提 出 了 “ 汉语 国际推 广 的 国家策 略 就标 志着 这 种 关系 ,标 志 着 一个 新 时代 的到 来 。 ”。 ’ 在新 的背 景 和 学 科策 略 ” 。“ 建勤 ( 0 8 王 2 0 )提 出 “ 制面 向全球 的 汉语 学 研 中 ,国 内学者 在继 续做 好对 外汉 语 教学研 究 的 同时 ,针对 “ 汉语 习教 学与 评估 标 准 ;建 立 标准 的兼容 机 制和 竞 争机 制 ” 。 也 有 国际推广 ”这 一崭 新课题 展 开研 究。 学者 对 汉语 国 际化 问题进 行 研究 。由于汉 语 国际 推广 的复 杂性 , 本文以 “题名= ( 中英 文扩 展 ( 语 国 际推 广 ) 者题 名 = 汉 或 中英 汉语 国际推 广与 文化 学 、经 济学 等学 科 结合起 来进 行 策略研 究 显 文扩 展 ( 语推广 ) ( 汉 ) 精确 匹 配) ”和 “ 关 键 词= ( 中英文 扩 展 ( 语 得更 加紧 密 和 自觉 。从文 化 学视 角 出发 , 《 语 国际推 广 中的文 汉 汉 国际推 广 ) 者 关键 词= 或 中英文 扩 展 ( 语推 广 ) ( 确 匹配 ) 汉 )精 ”作 化 问题 》 ( 朱瑞 平 ,2 0 ) 《 语 国际推 广 与文化 观念 的转 型 》 06 汉 为 检索 内容 条件 ,对 中国学术 期 刊 网络 出版 总库 , 中国博 士学 位 ( 华 ,2 0 ) 《 球汉 语 时代 的文 化 问题和 规 范 问题 》 ( 亓 07 全 戴昭 论 文全 文数 据库 , 中 国优 秀硕 士 学位 论文 全文 数 据库 , 中 国重 要 铭 ,2 0 )等一 系列 文章 都 提 出在汉 语 国际推广 过 程 中,要 采取 07 会议 论文 全文 数 据库 ,进 行跨 库 检索 ,对 两次 检 索进行 分 析 ,最 恰 当 策略 、有 效手 段和 最 佳途 径 ,实现 从语 言 到文化 传 播 的潜在 后检 索到 符合 标 准 的文章 8篇 。并 以这些 成果 为研 究对 象 ,借 以 价 值 ,赢 得理 解 ,排 除误 读 。从语 言经 济 学角度 对汉 语 国际 推广 6 大致 描述 目前 国内 “ 汉语 国 际推广 ”研 究 的概 况及 趋势 和研 究 成 进 行研 究 , 是近两 年 一个 新 的研 究方 向。 宁继 鸣 、王海 兰等 人 的 果。 系 列研 究 《 易成 本视 角下 的汉 语 国 际推广 对我 国经 济 贸易 的意 交 研 究 的现状 及趋 势 义 》 (0 8 《 语 国际推 广 的公共 产 品属 性分 析》 (0 9 20 ) 汉 2 0 )对 按文 章 发 表 年 度看 ,2 0 年 之 前 ,没 有 检 索 到 符 合 条 件 的 汉 语 国际 推 广 的经 济 价 值 进 行 分 析 和探 讨 ,提 出 语 言 是一 种 资 06 文章 。这表 明学者对 “ 汉语 国 际推广 ”产 生 问题 意 识 ,并作 为研 源 ,具有 现 实和长 久 的经济 价值 。 究性课 题 ,始 于首 届汉语 教 学大 会之 后 。按 发表 年度 分析 : 20 06 政 策性 和策 略性 研 究 ,不仅 关系 到如 何 使汉语 国际推广 法 制 年8 ,2 0年 l篇 ,2 0 年2 篇 ,20 年3 篇 ,2 1年 9 ( 篇 07 4 08 5 09 O 0 0 篇 截 化和 本 土化 ,如 何使 各 项推 广工 作体 系化 、 标准 化 ,更关 系到 我 止 本 年8 ) 。越 来越 受 到 学术 界 关注 。我们 可 以预测 ,随着 汉 国对 外 语言 战略 和文 化 战略 。因此 ,加 大加 强政 策及 策略研 究 的 月 语 国 际推广 事业 的发 展 ,此 项研 究将 逐渐 成 为对 外汉 语学 界 一个 力度 和广度 ,是 汉语 国 际推广 研究 十分重 要 的组成 部分 。 新 的研 究热 点 。按学 科类 别 将论 文进 行分 组 , 中国语 言文 字类 6 8 ( )应用 性研 究 二 篇 ,约 占总 数的 7% ;高等教 育类 6 ,文 化类4 ,新 闻与传 媒 9 篇 篇 服 务 于 汉语 国 际推 广 的 “ 教 ”问题 ,依 然 是 研 究重 点 。 三 类2 ,外 国语 言文 字类 2 ,计 算机 软件 及计 算机 应用 类2 篇 , 针 对 教师 问题 , 有各层 次 对外 汉语 师 资培养 研 究 ,也有 在调 查汉 篇 篇 教 育 理 论 与 教 育 管 理 类 l 。从 分 组 中发 现 ,汉 语 国 际 推 广 研 语 教 师与 汉语 志愿 者在 海 外教 学 实践和 中文 教 学实 际需 求基 础上 篇 究 ,无论 研 究力 量 、研究 内容和研 究 视角 都主 要集 中在 语 言文 字 提 出解 决对策 的研 究 。还 有从 立法 角度 和制 度层 面 进行 的研 究 , 学领 域 。其 它学 科也 出现 了汉 语 国际 推广 的专题 研 究 ,但 仍处 于 如 :陈 惠 ( 0 9 的 《 语 国 际推 广 教 师权 利 内容 及 其 实现 途 20 ) 汉 学科 交叉 研 究的初 级 阶段 ,有 深入 研 究的 必要 。从 研 究成 果来源 径 研 究 》 李 祥 ( 0 9 2 0 )的 《 语 国际 推 广 教师 资 格 证 书制 度 研 汉 看 ,期刊 论 文 占大多 数 ,博 、硕 士学位 论 文很 少 。可见 , “ 语 究 》 。教 材 的产 业化 、本土 化 是教 材研 究 重 点 。叶子 ( 0 6 汉 20 ) 国际推广 ”还 没 有成 为 “ 对外 汉语 ”专 业 学生研 究 重 点的热 点课 提 出 改变 教材 编写 的传 统模 式 与思 路 ,用产 业化 的 运作 思路 整合 题 。2 0 年 开始有 增 多趋 势 。随着 汉语 国 际推广 工 作继 续深 入 , 资 源 。尹海 良 (0 8 09 2 0 )提 出 国际教 材编 写 出版 ,选择 语 言材料 时 专业研 究生 也会 更多关 注这 个现 实课题 。 要 注意 话语 叙述 视 角 的转换 ,强调 教材 与使 用者 之 间的 交流和 亲 近 感 。还有 很 多学 者对 美 国 、韩 国、泰 国等 国家 的汉 语 教材进 行 二、研究成果 从 现有 研 究成 果看 , 国 内学 者对 汉 语 国际推 广 问题研 究 , 总 跟 踪调 查 ,提 出开 发具 有本 土化 的 汉语 教材 。教 学 方面 ,除教 学 体可 以分 为两类 :基础 性研 究和 应 用性 研究 。基 础性 研 究一 方面 法 、教 学 内容 的研 究更 加贴 近 国际化 教 学外 , 以网络 、 多媒体 为 围绕推 广 背景 与现 状展 开 ,分 析推 广 的形势 、任 务 以及 推广 中存 手 段 的现代 教育 技 术 以及各 种语 言 资源 信息 库 的建 设成 为研 究重 在的 问题 并提 出对 策 ;另 一方 面 围绕推 广政 策和 策 略展 开研 究 。 点 。陈 小盟 ( 0 6 2 0 )建 设 中 国汉 语 网 全新 的系 统 设 计 ;丁 俊 玲 应用 性研 究 :包括 在汉 语 国 际推 广背 景 下 的师 资 、教 材 、教 学研 ( 09 20 )建立 商务 汉语 信息 库 ;李 华 ( 00 2 1 )对 外汉 语教 学 与测 试 电子 题库 建 设 的构想 ;孟 繁杰 ( 0 0 2 1 )利 用 网络 开展远 程汉 语 究 、推 广基 地及 孔子 学院研 究 以及推广 中的 国别 研究 。 教 学 ;刘 向红 ( 0 0 2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