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概述共25页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PT课件

精选PPT
15
• (三)汉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不存在 一一对应关系
• 1.印欧语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具有一 一对应的关系:
• 名词——主语、宾语
• 动词——谓语
• 形容词——定语
• 副词——状语 精选PPT
16
• 2.汉语则不然。词类的句法功能是多 重的。
• (1)名词主要充当主语和宾语 • 玻璃瓶子 青年公寓 古代文学 • 今天星期三 鲁迅浙江绍兴人 • 电话联系 明天见 屋里坐
精选PPT
43
• 2.中国文法革新运动
• (1)海派:以方光焘和陈望道为代表, 发起中国文法革新的讨论。批评了机
精选PPT
20
• 在一定的条件下,汉语的自由短语加上特 定的语调就可以独立成句,而作为短语的 形式与独立成句的形式完全相同,这与英 语截然不同。
• ——你在干什么?
• ——学习汉语。
• 你学习汉语。
• 我知道你学习汉语。
精选PPT
21
• 2.跟构词法比较
• 汉语复合词很多是从自由短语发展而
来的,因此结构大体一致。
观认识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主观 的认识是一门科学,客观事实必须通 过主观认识而得到提炼、归纳和整理。
精选PPT
10
• 国外有人认为语法(grammar)不但 包括词语的结构规律,而且还包括语 音、语义的规律,这就是广义的语法。 在广义语法中,一般所说的语法,即 狭义的语法被称为句法(syntax)。本 课所讲的语法是狭义语法。
精选PPT
40
• 3.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语法观的差异
• 形式主义把语法看作是完全独立于语 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环境之外的自足 的系统,着眼点是抽象的语言系统。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第14页/共179页
句类(根据句 子的语气分)
句子
句型(根据句 子的结构分)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主谓句
单句
非主谓句
复句
第15页/共179页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形容词谓语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叹词性非主谓句
2.句子成分
句子结构的组成部分,是 按照不同的结构关系定出的。
第45页/共179页
● 对那些用“是”的句子,还可以用改为 否定句的办法来检验,看否定词加在什 么位置上,能加在“是”前,“的”是 结构助词,如上例a就可改为“这本书 不是新出版的。”只能加在“是”后, “的”是语气词。如上例b就可以改为 “他是不会来的。”
第46页/共179页
④区分语气词 “啊”和叹词“啊” 语气词“啊”总是附着在句末
第18页/共179页
☆定语和状语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 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语(动词、形 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如:“他的态度”里,“态度”是中 心语,“他”是定语。“很坚决”里, “坚决”是中心语,“很”是状语。
第19页/共179页
☆补语和中心语
补语是动词、形容词性短 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如: “数不清”里,“数”是中心语, “不清”是补语。“干净得很” 里,“干净”是中心语,“很” 是补语。
第57页/共179页
短语的分析
短语分类(结构层次多少)
简单短语
扩展 复杂短语
简缩
美丽的图画 非常美丽的图画 一张非常美丽的图画
我的一张非常美丽的图画
第58页/共179页
短语的分析 一、进行短语分析的理论依据 一家乡村小饭店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
1
绪论
一、关于语言 二、关于汉语 三、关于语法 四、语法和语音、语义 五、关于语法单位 六、三组重要的概念 七、语法结构中的两种结构关系
2
一、关于语言
1、语言的功用 2、语言的本体 3、语言的表现形式 4、小结
3
1、语言的功用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
4
2、语言的本体
A、所有语言都是有声语言,所有语言 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人有目的的发 出的、而他人能个声音和意义 相结合的符号系统。
5
2、语言的本体
B、语言是一个有规则的结构 何大安(1988)认为,作为一个结构应该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 对一的对应关系。主宾语---名词
谓语---动词 定语----形容词 状语---副词
汉语则不同: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名 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20
名+动 广播新闻 动+动 研究讨论 研究结束 养殖研究
广播事业
打算回家 访问回来
广播赵忠祥
挖掘出来 讽刺说
具备三种性质:整体性、可分割性和内含 规则性。 整体、成分、关系(规则)是结构的三大 要素。
6
2、语言的本体
C、语言是一个变动的结构
7
3、语言的表现形式
语言有口语、书面语、体态语三种形式, 口语是语义最根本的表现形式,书面语是 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而成。每一种语言 都有体态语这种表现形式。
28
1、音节数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我送她一支玫瑰花。(玫瑰) 她很喜欢牡丹花。(牡丹) 那丁香花真醉人。(丁香) 她采了一大把菊花。(菊)* 我喜欢桂花。(桂)* 她摘了一支荷花。(荷)*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课件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课件
• 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 不成。”
• 《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 之宜,異於約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 定俗成謂之實名。”
• 一些学者在给经书作注时,注意一些词的用法。 • 《春秋∙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 • 《春秋∙庄公十年》:三月,宋人迁宿。
二、草创期
• 二、草创期(1898~1936)
• 马建忠(1845~1900)1875年毕业于巴黎大学,摹 仿拉丁语系著《马氏文通》,出版于1898年。这是 中国语法学创立的标志。
• 此后,中国语法著作风起云涌。有五种类型: • 1、验证派。以英语作蓝本,用汉语进行论证。代表:
严复《英文汉语》用汉语解释英语语法。 • 2、摹仿派。以古汉语为研究对象,完全仿照《马氏文
• 2、出版新著作:如陈望道《文法简论》(1978)、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1979)、朱德熙《现 代汉语语法研究》(1980);
• 3、开始研究外国新理论,如转换生产语法,生成语义 学。
• 4、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
• 中国古代的语法研究颇具特色,系统的语法研究虽然迟 迟未至,虚词的研究却十分发达。主要原因有二:
三、革新时期
• 三、革新时期(1936~1949)
• 1936年,王力发表《中国文法学初探》,标志汉语研 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陈望道发起关于文法的讨论《中国文法革新论丛》, 出现了三部专著。
•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0) •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 • 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5年成,1948年上海开明
•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1951) • 吕叔湘《语法学习》(1951) • 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1952)

现代汉语语法简介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简介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词语的用法、句子的结 构等方面。
详细描述
古代汉语语法较为复杂,词语的词性、时态等变化较多,句子结构也较为多样; 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较为简单,词语的用法和句子结构也更加规范和统一。此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现代汉语语法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02
现代汉语的词类
名词
总结词
表示事物名称的词
详细描述
名词用来表示人、事物、地点、抽象概念等名称的词,如“人”、“书”、“学校”、“思想”等。名词可以根 据其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分类,如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抽象名词等。
动词
总结词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详细描述
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如“吃”、“跑”、“是”、“有”等。动词可以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 动词,还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
形容词
总结词
表示事物性质或状态的词
详细描述
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பைடு நூலகம்质或状态,如“美丽的”、“高大 的”、“有趣的”等。形容词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 容词,还可以根据其功能分为定语形容词和谓语形容词。
副词
总结词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时间、方式等的词
详细描述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程度、时间、方式等,如“ 非常”、“刚刚”、“慢慢地”等。副词可以分为程度副词、时间副词、方式副词等。
现代汉语语法与地域文化的联系
地域文化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方言和语言习惯对现代汉语语法产生了影响,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风格。例如,南方地区的语 言较为婉转、细腻,北方地区的语言则更加直白、简洁。
现代汉语语法对地域文化的传播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白话文在文化教育界的普及而迅速兴起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不仅很快成为通行语文形式,也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继早期最有影响的以文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之后,20年代初以《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为代表的一批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论著相继问世。

80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研究方法也呈多元化的趋向。

汉语语法范畴的研究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确立的历史。

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

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不太发达的语言仍然可以分清词类,由此得出一种“词类是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中的品类和性质”的认识(黎锦熙)。

20年代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论著都是完全从意义的角度确定词类的。

但划分词类的目的毕竟是为了说明语法,由于汉语中的许多实词可以在不改变形式和基本语义的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语法成分,从而造成了词类虽已确立,而不能服务于句子分析的尴尬局面。

20年代的语法学者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留下了“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这样一句引起众多争议的断语。

30年代末期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可以说就是出于不满足于根据意义标准区分语法范畴的做法而兴起的。

这次讨论初步得出了区分词类应以句法功能为标准的认识,并触及了词类和句法的关系问题。

40年代中期出版的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和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1944)两部著作,虽然都还基本上是从意义角度说明词类,却明确地坚持了“词有定类”的原则,并引进了“词品说”试图解决词类在句法中的不同功能问题。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变换分析法分析

第三讲变换分析法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类似下列的歧义句:(1)嘎子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层次分析法虽然很有用,但是也有局限。

那就是它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而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于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

可以抽象为:(2)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以上分析的语感对不对?怎样从形式上来加以验证?怎样有效地来分化这种歧义句式。

语言学界找到的新的思路、新的对策、新的方法就是变换分析法。

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事物的特性将会在内外两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内部来看,一个事物的特定,一定会在其构成成分上,或构成成分的配置上,或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或在其他某个方面表现或反映出来。

从外部来说,一个事物的特性,一定会在跟其他事物的联系接触上表现或反映出来。

所以对于诸如“我在屋顶上发现了敌人”这样的歧义句,当我们无法从内部找到化解的方法时,那我们就应该从外部去寻找出路。

下列句子的词类序列相同,但所表示的意思却正好相对于a、 b两种类型的句子:(3)a. 嘎子在树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嘎子在车顶上发现了藏在树林里的敌人。

嘎子在河里发现了敌人的车队。

b. 嘎子在抽屉里发现了一把手枪。

嘎子在枪栓上发现了一个记号。

嘎子在煎锅里发现了一块烧饼。

(3)a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4)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在+名词[处所]而(3)b可以跟下列词类序列发生联系:(5)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例(3)a的词类序列(设为[A]式)可以变换为(4)词类序列(设为[C]式),即(6)[A]式→[C]式例(3)b的词类序列(设为[B]式)可以变换为(5)词类序列(设为[D]式),即(7)[B]式→[D]式注意:[A]式只能变换为[C]式,不能变换为[D]式,即(8)[A]式→[C]式[A]式→*[D]式反之,[B]式只能变换为[D]式,不能变换为[C]式,即(9)[B]式→[D]式[B]式→*[C]式实际上,(2)的词类序列表示的语义关系相当复杂。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资料PPT课件

新编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资料PPT课件
22
(一)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该 词语的语义范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如: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1、施事:住十个人; 6、处所:住二楼; 2、受事:吃面条; 7、时间: 过春节; 3、结果:打毛衣; 8、目的:考大学; 4、工具:写毛笔; 9、材料:涂油漆; 5、方式:考口试; 10、对象:教育孩子
24
2、同一名词和不同动词组合,语义关系也 可能不同。
A组: 买毛衣; 织毛衣。 动作-受事;动作-结果。 B组: 打人; 来人。 动作-受事;动作-施事。
25
练习:
分析语义关系: 考大学; 考研究生; 考笔试; 考五分; 考数学。
目的 结果; 方式; 结果; 对象。
20
层次分析法练习
他老人家也来了。 人民政府爱人民。 说出来也不要紧。 叫他来行不行? 颜色淡一点更好。 你叫他先到外头等等。 我进去换换衣裳。 他托我劝你不是一回了。
21
三、句法分析中的语义分析法
句法分析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 、 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运用语义分析这三种方法可以解释多种 语言现象。
15
(4)每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 分,其组合所依据的规则在该语言中必 须具有普遍性,解释力最广泛。 张三喝啤酒。 在墙上写字 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16
4、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局限
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⑴、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句子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 分分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 围之内。
﹙这位﹚﹙工人﹚的建议‖是可行的。
6
(2)无法揭示句子的内在规律
例如: 她的头发剪短了。
⑴.她的头发剪了以后比以前短了。(理想结果的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