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合集下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语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语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汉语基础(现代汉语语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请小王来”是__________结构。

(暨南大学2017)正确答案:兼语短语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兼语短语的掌握情况。

“请小王来”中,“小王”既是前一动词“请”的宾语,又是后一动作“来”的主语,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和主谓短语的主语套叠,形成一个有宾语兼主语双重身份的“兼语”。

因而“请小王来”是兼语短语结构。

知识模块:现代汉语语法2.“雨正下着。

”句子中的“着”是__________词。

(暨南大学2017)正确答案:动态助词解析:“着”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

在本句中,“着”用在“下”的后面,表示“下”的状态在持续或进行。

知识模块:现代汉语语法3.“想办法通知他”是__________短语。

(中山大学2017)正确答案:动宾短语解析:这个短语属于动宾短语。

“想办法”是动语,是前面起支配作用的部分;后面的“通知他”是被动作支配的部分,表示做什么。

知识模块:现代汉语语法4.“说不清楚”中的补语成分属于__________补语。

(中山大学2017)正确答案:可能补语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补语类别的掌握情况,考生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一定的练习。

“说不清楚”中的补语成分属于可能补语,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中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知识模块:现代汉语语法5.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虚词和__________方式。

(北京大学2016)正确答案:语序解析: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不大用形态。

例如:“不很好”和“很不好”,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在“我和弟弟”与“我的弟弟”中,“和”表示并列关系,“的”表示偏正关系,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知识模块:现代汉语语法6.“要”“肯”“应该”“赶”这一类词应属于__________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读书报告——记《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此书收录了著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说的”,“句法结构”,“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等六篇文章,都是研究汉语语法的经典之作。

薄薄的一本书,却蕴含了深厚的语法知识,而且,讲述条理、清晰,更有助于理解。

下面我将就《汉语语法中的歧义现象》这一小节谈几点看法。

在此节中,朱德熙先生提出了几个公式,来表达歧义现象:①“D² +的+是+M”是多义的,但是又不一定。

例如:“反对的是少数”,“反对的”可以指反对者(施事),也可以指被反对者(受事);“关心的是她的母亲”,“关心的”可以理解为施事,也可以理解为受事。

而“发明是是一个年轻工人”,“发明的”只能理解为施事;“关心的是分数”,“关心的”只能理解为受事。

这些便不是多义句,这是因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问题:“他一天不吃发也不行”教材都认为有两个意思,一、他一天也不能饿着;二、他天天都得吃米饭。

第一个很好理解,可是第二种理解为什么说饭就一定会是米饭呢?像在北方这边,正常的生活中,饭的概念是很广的,在此一定要把它理解为米饭会不会太牵强呢?)②“M1+的+M2”例如:“小白兔的书”,可以理解为关于小白兔的书或者是属于小白兔的书“小熊猫的杯子”,可以理解为画着小熊猫图案的杯子或者属于小熊猫的杯子。

而“木头的房子”,“书的封面”就没有歧义,也同样可以理解为组成这些句子的词意义上的互相制约,消除了句式本身具有的产生歧义的可能性。

因此可见,词汇上的多义与语法的多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上讲不妨举个例子,“张三借李四一本书”,“借”有“借入”“借出”的意思,是属于词义的多义。

从区别上讲,多义词是个别现象,各自为政,彼此间无必然联系,例如:“锯”,可以表示工具也可以做动词,表示动作。

然而,无法据此推断出“铲”、“锄”、“刀”是否也有此义。

另外,朱德熙先生还指出多义句式分化的四点依据:1、组成成分的此类2、层次的构造3、显性语法关系4、隐形语法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试题精华版(含答案解析)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华版1、语法这—术语有哪几种含义?答:语法这一术语有三种含义:(1)语法规律,例如:“汉语语法并不难掌握。

”这里的“语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

(2)语法科学,例如:“语法研究语言结构的规律。

”这里的语法指人对客观语法的认识。

(3)语法教材或语法著作,例如:“这本语法教材写得不错。

”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答:语法分析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是把大类分成小类,例如把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一是把整体切分成部分,例如把句子分成主语、谓语等等。

进一步要寻求分析出来的单位所涉及的种种关系,包括:语法单位与语法单位的关系,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等等;语法单位与客观对象的关系,如施事、受事等等;语法单位与谈话人之间的关系,如陈述、疑问等等3、什么是词类?为什么要给词分类?答:词类指的是词在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类别。

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则,指明词的用法。

4、汉语划分词类的依据是什么?答: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词的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句法结构成分。

例如名词经常作主宾语,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关系。

例如名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组合后发生偏正关系。

名词的前面不能加“不”。

5、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实词和虚词。

答:根据词能否作句法结构成分,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实词,例如“人、跑、红、马上”。

不能单独充当句法结构成分的是虚词,例如“从、了、吗、和”。

6、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名词、动词、形容词。

答:可以先用“不”测试,不能加“不”的是形容词。

再用“很”测试,能加“很”的是形容词和心理动词;能带宾语的是动词。

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是AA,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是上A或AA的;双音节动词是ABAB,形容词是AABB。

名词主要作主宾语,也可以作定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形容词主要作定语和谓语。

2024年10月福建省自考过程性加分网络助学科目《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介

2024年10月福建省自考过程性加分网络助学科目《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介

2024年10月福建省自考过程性加分网络助学科目《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简介一、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科目概述1.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课程性质&n bsp; &n bsp;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的课程,是向自学者传授和培养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课程。

2.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考试目标&n bsp; &n bsp; 通过自学和考试,使自学者比较全(quan)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从而提高对语言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考核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n bsp; &n bsp;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程考试,应考核应考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考试合格者达到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专业相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考试工作应引导社会助学者全(quan)面系统地进行辅导,引导应考者认真、全(quan)面地学习指(zhi)定教材,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培养和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点与覆盖的关系试题覆盖到各章,重点章节的内容占试卷内容比例为50%-60%。

5.自考《0082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考试内容和考核要求第1章“语法单位”需要掌握: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

第2章“词的构造”需要掌握:句法和词法、重叠、附加、前缀、后缀、复合、复杂的合成词、并立式复合词。

第三章“词类”需要掌握:划分词类的依据、兼类、实词、虚词、体词、谓词。

第四章“体词”需要掌握:名词、处所词、时间词、方位词、数词、概数词、量词、数量词、区别词。

第五章“谓词”需要掌握:动词的分类、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体宾动词和谓宾动词、名动词、助动词、动词重叠式、动词后缀、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名形词。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 汉语词类研究
定义:指同字形、同音且意义上有极为密切关系而词性不同的词
1 总结:a-g(兼类现象) 三、从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出发定义“兼类词” 定义: 指同字形、同音而意义不同或词性不同的词 总结:a-h(兼类现象)
1 现代辅汉音语的发语音法研究
1.8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
1 ① “很”和“极”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又可充当补语(好得很、好极了) ②“一起”和“一块儿” 共识:副词 功能:充当状语(一块儿走),又可充当介词“在”的 宾语 (大家在一块儿)
1 辅汉音语的词发类音研究
2.不同类的词具有部分相同的语法功能,不看作这类兼那类或那
类兼这类的兼类现象。
1
动词后带“了”表变化,带“起来”表开始进行 形容词也有此功能
3.临时借用, 不看作兼类现象
你比秦始皇还秦始皇(后一个秦始皇不看作兼别的词类)
4.意义上毫无关系的同音同形词不看作兼类词 花1的钱 一朵花2
词词词体类类类裁::::711类文现73类类言代文汉语
名名名词称称称类::::名名名9词类词词、、、动处动词所词、词、限、助制方动词位词(词、副、形词时容)间词、词、指、数称区词词别、
(词量名称、词称代数、:词词副名)、词字词、量、、、关词代代代系、词字名词代、词(词连动、介、词字动词动、、词词介静连、、字词词形形、)容容状助语词词字词气、、、词副副介语词词字气、、、
1 汉辅语音词的发类音研究
1.7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不属于词的兼类现象
1
1.同一类词用于不同的句法位置上,而且同类词都能这样用,这种
用法就列入这类词的功能之内,不看作词兼类现象。
(1)他劳动[作谓语] (2)劳动光荣[作主语] (3)他爱劳动[作宾语] (4)要关心劳动人民[作定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doc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现代汉语实体研究第三章几种分析法的运用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是什么?是下面A的意思,还是B的意思?A、现代汉语∕语法研究B、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正确答案是B,因为B的意思是“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即“现代汉语语法之研究”),或者说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这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含义。

A的意思是“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即“现代汉语之语法研究”),这是一个错误的意思,因为现代汉语是一种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包含对其要素的研究。

也就是说,语言包含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却不包含“语音研究”、“词汇研究”、“语法研究”。

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的三大问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面临以下三大问题:1、研何(研究什么)2、为何研(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怎么研究)第一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第二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目的,第三大问题指的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方法。

下面分别来看一看。

(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的,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语法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语之法”,即语言的法则。

语言的法则,也就是语言的规则。

语言的规则,指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使用规则等。

什么是语言实体?语言实体是语言中的大大小小的音义结合体和音义气(指句子语气)结合体。

语言实体也就是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中的音义结合体主要有:语素、词、短语现代汉语中的音义气结合体主要有:单句、分句、复句现代汉语语法便是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

而这些语言实体的结构规则、变化规则和使用规则等,正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由于语法离不开语言实体,因此,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也算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

于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便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1、就狭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仅限于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2、就广义而言,“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研究对象既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各种规则,也包括现代汉语中的各类语言实体的其他方面的情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硕士)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讲授提纲第一讲结构分析法第二讲变换分析法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第一讲结构分析法一、基本理论方法:1.工作程序:(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3.主要方法: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1.语素的确定: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1)很+;(2)*很++宾语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三、扩展:1.扩展的条件:(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1.分布的含义:(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网上课件)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网上课件)
• 语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 语法结构关系是指诸如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动语与宾语的关系,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等等。 • 语义结构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 联系,诸如施事与动作的关系、动作与受 事的关系等。
• 一是表示程度浅,含有勉强过得去的意 思,大致相当于“尚”,(还2)
2021/3/27
CHENLI
41
• 如:
他家比我家还1干净 相比之下这个房间还2干净 那地方比这里还1脏 *相比之下这个房间还2脏 那孩子比他还1干净 *相比之下那孩子还2难看 他家的山墙比我们家还1厚 这个房间的山墙还2厚
2021/3/27
2021/3/27
CHENLI
16
• Do you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I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I an/one egg every day.
• ——*Yes, eat an/one egg every day.
2021/3/27
CHENLI
22
• (5)同一种语法关系可以隐含较大的语义 容量和复杂的语义关系而没有任何形式标 志。例如:

吃苹果

(这锅饭可以)吃五个人

吃大碗

吃食堂

吃利息

躲高利贷

排电影票
2021/3/27
CHENLI
23
• (6)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 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例如:
(2)语义对语法的影响和制约
• 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有时对语法产生影响
2021/3/27
CHEN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讲授提纲第一讲结构分析法第二讲变换分析法第三讲语义特征分析法第四讲配价分析法第五讲语义指向分析法第六讲句法空位与成分提取第七讲篇章语用与语法研究第八讲认知语法分析法第一讲结构分析法一、基本理论方法:1.工作程序:(1)用国际音标如实记录语言资料;(2)从上述资料中切分出语言的各级单位;(3)列出单位清单,并考察其分布;(4)根据分布,对每层单位进行分类。

2.基本思路:切分→语言单位同一性的认定→分类3.主要方法:替换、对比、分布和直接成分分析。

二、替换:1.语素的确定:蜡烛:a.花烛、香烛、火烛;b.蜡人、蜡纸、蜡笔。

(1)必须同时替换:蝴蝶:粉蝶、彩蝶、蝶泳。

(2)意义基本一致:马虎:a.老虎、猛虎、幼虎;b.马车、马尾、马匹。

(3)剩余语素:不能替换,但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菠菜、荞麦、牦牛;槐树、柏树、苋菜;渤海、泰山、渭河;卡车、啤酒、尼姑(Buddhist nun)。

2.形容词的确定:(1)很+;(2)*很++宾语想、爱、怕、关心、同意、怀疑……:动词三、扩展:1.扩展的条件:(1)扩展式的长度超过原式:买房子→买木头房子。

(2)扩展式与原式分布相同:买房子不容易→买木头房子不容易;买房子的人→买木头房子的人。

(2)原式中被替换的项目在扩展式的相应替代部分中为核心:小丽喜欢干净→*小丽喜欢干净的房子。

2.扩展的类型:(1)替换性扩展:干家务→干完家务;我去→我去韩国;马上说→马上说清楚。

(2)组合性扩展:去→他去/去韩国;吃饱→吃饱肚子、吃饭→*吃饭肚子。

(3)插入性扩展:洗干净→洗得/不干净、洗得干净洗不干净(可能补语)、洗得干净不干净(状态补语)。

四、分布:1.分布的含义:(1)能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副词(只能作状语)、区别词(只能作定语)。

(2)能出现在什么位置、不能出现在什么位置:连词(句首、主语后)、篇章连接成分。

(3)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不能与什么样的词结合:很~、不~、~了、~着、~过。

2.分布的作用:(1)作为分类的依据:如词类划分。

自主动词:别~、别~了;非自主动词:*别~、别~了。

(2)作为确定语言单位同一性的根据:a.五、语法描写的两种模型:1.项目和排列(IA):一个语言形式或者是一个只包含一个语素的简单形式,或者是一个复合形式。

后者是由一定数量的、在语法上相互关联的、语素通过彼此相关的配列而构成的。

如:The boys kicked the foot-ball.问题:动词的不规则变化。

如walk-walked、cut-cut、take-took。

2.项目和过程(IP):语言里任何一个形式或者是只包含一个语素的基本形式,或者是由基本形式而来的派生形式。

如:现在时是基本形式、过去时是派生形式。

问题:派生蕴含着先后。

参考:Charles F. Hockett《语法描写的两种模型》(范继淹译),见《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六、层次分析法:1.分析内容:(1)层次切分;(2)句法关系。

2.表示方法:(1)切分(听):大→小;(2)组合(说):小→大。

3.层次划分:(1)二分;(2)多分:并列结构、连词结构(我和你)、双宾结构(给我书)、了|不|起、乱七八糟;(3)跨层:如想不起(想…起|不)、听不懂、他所反对的。

的=者(施事)+所(受事)。

如:食者、所食、吃的(人、食物);今天演的(人、节目)≠今天所演的(节目)。

4.注意问题:(1)不能根据语音停顿。

如:插入语、我认为,语言学不能领先的科学。

(2)不能改变意义:①直接成分本身必须有意义:*火红[的太阳]。

②直接成分在意义上能搭配:*[一片大好]形势。

③直接成分在意义的组合与原结构的意义相同:*[大红]花。

(3)切分所得的合成形式必须能在其他结构中再现。

如:[很[有办法]]~*[很有][办法]。

(4)直接成分的组合规则要有普遍性和类推性。

如:NP1+所+VP+的+NP2。

①NP1与NP2有领属关系。

如:[他[所写的报告]、[[他所写的]报告]。

②NP1与NP2没有领属关系。

如:[[他所审查的]报告]、*[他[所审查的报告]]。

2500个动词中能进入此式的有784,其中只有30%有领属关系,70%没有领属关系。

5.解决两难的办法:(1)从相关和类似结构进行类推:如“像X似的”与“跟X一样”。

跟X一样:a.表示比较,强调相同。

如屋里跟屋外一样;(2)分析所属句法结构的内部规律。

6.作用和局限:(1)作用:体现了语法结构的层次性;能够分化由结构层次和句法关系造成的歧义。

V A了:放大了、挖深了、染红了。

别去|了、别说|了;别|忘了、别|病了;别喝|了(太多)/别|喝了(别人的)参考:王红旗《动词的特征与“别V了1”的歧义指数》,《语文研究》1999年第3期。

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下雨天,留客天。

留人不?留。

(2)局限:不能揭示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关系,不能分化由此造成的歧义结构。

(3)疑难切分:他生我的气≠他生他的气、我干我的活;将他的军;昨天进的城、我开的灯;去打球去;我认为会解决≠我看会解决。

参考:范继淹《谈谈层次分析法》,见《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七、层次划分的标准:1.语感:不同人(是否学过语言学)切分不同。

如:兼语式。

2.意义:可行:层次不同,意义不同。

如:咬死猎人的狗。

问题:层次不同,意义相同。

如:一朵红的花、叫他来。

3.停顿:可能性:停顿经常或可能出现在两个直接成分交接的地方。

如:这个人|老实、跟老张|好好谈谈。

问题:①停顿与语法层次没有直接联系,二者常常不一致。

如:我喜欢|勤奋、聪明、听话的学生。

②直接成分较长时中间往往停顿。

4.语法:①结构交接点:向心结构在中心语与附加语之间(年轻漂亮的|姑娘)、离心结构在两个基本成分之间(美国总统|是个无赖)、复句在主句和从句之间(等他来了我就走)。

问题:向心离心需先确定直接成分,循环论证。

②替代法:用简单形式替代复杂形式,且整体功能不变。

开满了|紫红色的花朵。

问题:a.能替代只说明分布相同:手风琴|伴奏歌曲(曲);b.同时能替代:打一场球(打一场、一场球)。

③扩展法:中心词分析法原理。

中国语言学会召开成立大会→学会召开。

问题:a.长串名词、动词组合:南开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学生、连动式;b.状动宾:先喝酒;c.助动宾:会开车;d.主谓结构作主宾谓语:你去我不同意。

④概率计算法:可能出现的语素类最多的地方就是切分点。

⑤并立扩展法:某两个相邻成分能扩展为并立结构,则为同一个直接成分。

如:他很高很瘦、红的白的花。

参考:范继淹《汉语语法结构的层次分析问题》,见《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年。

八、几种特殊结构的划分:1.副词+动+宾:①否定副词:不/没否定副词动|宾(别说别想这种事);②一般副词:一般副词|动宾(先调查研究)。

2.副词+动+了:①否定副词:否定副词动|了(别哭别闹了);②一般副词:一般副词|动了(都看见了听见了)。

3.别V了:①自主动词:别扔|了、别喝|了、别|喝了;②非自主动词:别|丢了。

九、阅读书目: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

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80年。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见《吕叔湘文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0年。

吴竞存、梁伯枢《现代汉语句法结构与分析》,语文出版社1992年R. S. Wells《直接成分》,见《语言学资料》1963年第6期。

Z. S. Harris:Structural Linguistic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

第二讲变换分析法一、变换的两种类型:1.句式变换:变换分析指句式(格式)之间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句子之间的变换2.语义解释型变换:具体词语之间在语义上的变换。

如表示能力的“能VP”可以变换为“有VP的能力”。

二、句式变换的依据:句法结构的相关性。

1.同义格式:同一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句法格式表达。

如受事主语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等。

2.歧义格式:意义无限而格式有限,因此同一句法格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关系。

如:对NP的NP/VP(对张三的/意见批评)。

3.包含相同语义关系的不同句法格式之间存在某种结构联系。

三、平行性原则:变换矩阵1.原式词类序列相同,语法意义一致。

2.变换式词类序列相同,语法意义一致。

3.原式与变换式的共现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必须一致;4.原式与变换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差别一致。

例一:A式→C式B式→D式台上坐着老张→老张坐在台上台上演着戏→台上正在演着戏门口站着人→人站在门口门外敲着锣→门外正在敲着锣床上躺着病人→病人躺在床上外面下着大雨→外面正在下着大雨墙上挂着画→画挂在墙上教室里上着课→教室里正在上着课门上贴着春联→春联贴在门上操场上放映着电影→操场上正在放映着电影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锅里傲着粥→锅里正在熬着粥A式≠D式B式≠C式台上坐着老张→*台上正在坐在老张台上演着戏→*戏演在台上门口站着人→*门口正在站着人门外敲着锣→*锣敲在门外着床上躺着病人→*床上正在躺着病人外面下着大雨→*大雨下在外面墙上挂着画→*墙上正在挂着画教室里上着课→*课上在教室里门上贴着春联→*门上正在贴着春联操场上放映着电影→*电影放映在操场上黑板上写着字→*黑板上正在写着字锅里傲着粥→*粥熬在锅里结论:A式表示静态的存在,B式表示动态的进行。

歧义:山上架着炮→炮架在山上(静态存在)、山上正在架着炮(动态进行)例二:A.L+V+着+N→B.N+L+V+着→C.N+V+在+L(1)银行里存着钱→钱存在银行里→钱在银行里存着(2)黑板上写着字→字写在黑板上→字在黑板上写着(3)房间里开着灯→灯开在房间里→灯在房间里开着四、分析实例:1.双宾结构的特点:(1)远宾语通常要带数量成分,除非近宾语为人称代词。

如:送你一本书/?送你书。

(2)远宾语不能是表示领属的偏正结构。

如:把我的书给你→*给你我的书。

2.无标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1)主语必须是有定的。

如:书卖了/*一本书卖了。

(2)谓语不能是光杆动词,必须是复杂的。

如:饭吃了/*饭吃。

(3)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如:把你批评了、你挨批评了≠你批评了。

3.总括副词“都”的意义:集合中的成员无一例外。

能变换为并列复句。

我和他都是南方人=我是南方人,他也是南方人。

*我和他都是同学≠*我是同学,他也是同学。

五、作用和局限:(一)作用:(1)划分句式和词类。

(2)分化歧义句。

反对的是张三→张三反对/→反对张三。

(3)建立句式之间的同义联系。

A.L+V+着+N→B.N+L+V+着→C.N+V+在+L(4)分析特殊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