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汉语语法研究概况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随着20世纪初白话文在文化教育界的普及而迅速兴起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不仅很快成为通行语文形式,也自然成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继早期最有影响的以文言为研究对象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之后,20年代初以《新著国语文法》(黎锦熙1924)为代表的一批以现代汉语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论著相继问世。

80多年来,汉语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法理论,发掘汉语事实,探讨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在汉语的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以及语法表达功能等方面都进行了广泛的探究,研究方法也呈多元化的趋向。

汉语语法范畴的研究汉语语法学者从一开始就关注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词类”问题的广泛讨论和不懈探究就是一部汉语基本语法范畴确立的历史。

和其他语言的研究者一样,汉语语法学者首先准确地辨析出了名词、动词、形容词这样的基本词类范畴,但在分析手续上却遇到了许多西方学者所未曾遇到的难题。

因为汉语几乎没有可供辨识的外在词形标记,在确定词类成员的问题上就很难得出明确的结论。

早期的汉语语法学者看到英语这样形态不太发达的语言仍然可以分清词类,由此得出一种“词类是分别观念自身在言语中的品类和性质”的认识(黎锦熙)。

20年代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论著都是完全从意义的角度确定词类的。

但划分词类的目的毕竟是为了说明语法,由于汉语中的许多实词可以在不改变形式和基本语义的情况下充当不同的语法成分,从而造成了词类虽已确立,而不能服务于句子分析的尴尬局面。

20年代的语法学者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留下了“凡词,依句辨品,离句无品”这样一句引起众多争议的断语。

30年代末期的“中国文法革新讨论”可以说就是出于不满足于根据意义标准区分语法范畴的做法而兴起的。

这次讨论初步得出了区分词类应以句法功能为标准的认识,并触及了词类和句法的关系问题。

40年代中期出版的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942-1944)和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1944)两部著作,虽然都还基本上是从意义角度说明词类,却明确地坚持了“词有定类”的原则,并引进了“词品说”试图解决词类在句法中的不同功能问题。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研究分析方法
如: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 2主谓关系
照片放大了 一点儿。
1-2主谓关系
3-4述补关系
65-6述补关系
3.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如: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父亲的 父亲的 父亲
2—(b)—1
按(a)切分,意思是 祖父的父亲”,即曾祖父;按(b)切分,意思是 父亲的祖父”,也
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划分方法呢?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
能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
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内涵或语义要素。
这里有两层含义:
1.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词的语义特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一一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 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同,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征分析法来解决问题。
如上述: 楼上演着戏。(a)楼上坐着人。(b)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两句都属于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的句式,可是 动词表示的语法意义却不相同:
⑻式:名词[处所]+
动词+着+名词
动词表示活动,表动态
(b)式:名词[处所]+
①: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有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②:现代汉语里不用 被”给”一类字的受事主语句有一个特点,即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 语法研究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语法概述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语言结构、用法、规则等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说。

现代汉语语法是研究汉语语音、语义、语用、句法、语篇等方面的规则性、规律性的工作。

现代汉语语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主要研究汉语语音的规则和现象,如音节、声母、韵母、声调等。

2.语义:主要研究汉语的词汇、词义和语义的规则与现象。

3.语用:主要研究汉语在社会交往中的应用规则,如言语行为、语用关系、交际策略等。

4.句法:主要研究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如成分、句型、主谓结构等。

5.语篇:主要研究汉语的表达方式、逻辑、连贯等,以及汉语篇章结构的规律。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1.字母和音标现代汉语的音标采用的是国际音标,这使得汉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另外,汉语拼音的简单易学、操作方便,也方便了各国人民学习和使用汉语。

2.词性和词序现代汉语的词性非常简洁,多为单音节,较少复杂词缀,常见的词性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另外,汉语的词序比较灵活,常常用动宾结构来表达动作。

3.语态和时态现代汉语的语态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但汉语并没有明确的时态标记,而是通过句子结构和上下文来表达。

4.语音和语调现代汉语的语音较为平板,而且音调的变化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四声和轻声。

此外,汉语也有一些特殊发音方式,如儿化音、兼音等。

三、现代汉语语法常见问题1.汉语的主谓宾语结构常常体现为“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但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和修辞手法的使用,这种顺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2.汉语中有很多动词表达方式的变化,如同时兼有谓语和宾语功能的“会”、“能”、“要”等助动词,以及使用不规则的动词形式表达时态、语态等。

3.句法错误也是汉语学习者经常面临的问题,如词语的搭配、语法错误和语气的表达等。

四、现代汉语语法实践现代汉语语法的学习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一、词法分析方法词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各种词类的构成、意义和用法,以及单词的形态变化规律。

它通过对词类、构词法、词义、词型变化规律等的研究,分析单词的构造和使用规律,从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言表达的方式。

词法分析方法是语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其他语法方法的基础。

二、句法分析方法句法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句子的构成、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句子结构的范式以及句子在语言中的功能等问题。

通过句法分析可以揭示句子的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句子的内部结构和语序的规律。

句法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短语结构语法分析和依存句法分析两种。

三、语义分析方法语义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的词义、句义以及上下文对语义的影响等问题。

通过对词汇的义项、义体系的分类和构建、句子的义理解析等研究,揭示语言表达中的含义和信息传递方式。

语义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句子的意义和人们在交流中的意图。

四、语用分析方法语用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中语言行为和交际行为的规律,包括语言行为的目的、意图、社会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影响,以及话语之间的关系和交际规则等。

通过语用分析可以了解句子的使用背景、语言行为的目的以及说话人的意图等,从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五、文体分析方法文体分析方法主要研究汉语的不同文体在语法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和特点。

它通过对文体的特征、结构和语言风格等的研究,揭示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使用规律。

文体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我们在不同场合中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这五种分析方法可以相互协作,可以全面地揭示汉语语法的各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引言:
一、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概念
二、现代汉语语法的基本原则
三、现代汉语的词法研究
词法研究主要包括词的构成和分类。

词的构成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词的分类研究词的不同类别和特点。

通过对汉语词法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词的构成和分类对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的影响。

四、现代汉语的句法研究
五、现代汉语的语义研究
语义研究主要包括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句子的意义研究句子的语义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构成规则,表达方式研究句子的表达方式和句子的意义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汉语语义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句子的意义和表达方式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的影响。

六、现代汉语语法的应用
结论: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是对汉语语言结构和规则的系统性探索和研究,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规则,提高汉语的教学和翻译水平。

希望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提升对汉语语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是一本深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的教材。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不使用标题,以便更好地组织内容和观点。

以下是一些内容概述,供读者参考:
第一章:汉语语法基础
-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 词类与句法
- 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第二章:句子结构与成分
- 主谓结构
- 宾语与宾语补语
- 状语与状语从句
第三章:动词短语与动词短语的补语
- 动词短语的构成
-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
- 动词短语的补语类型
第四章:名词短语与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的结构和功能
- 名词短语补语的语义角色
- 名词短语中的数量与修饰成分
第五章:形容词短语与副词短语
- 形容词短语的修饰和强调
- 分类与比较级
- 副词短语的功能和修饰
第六章:句法关系与语言样式
- 主谓关系与语序
- 定语与状语的位置
- 被动句和倒装句
第七章:语法规则与语用规则
- 语法规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 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法差异
- 修辞手法与语法用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章节的学习,希望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

关于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的论文现代汉语语法艺术研究综述摘要:近两年来,现代汉语语法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出现的形式学派、功能学派和认知学派的语言理论在国内语法界得到了广发的赞同,逐渐使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

笔者通过自己多年对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经验,概括地论述了现今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语法范畴语法关系语法单位语法观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上个世纪初白话文在教育界的不断普及,并且白话文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八十多年过去了,现代汉语语法学者们仍然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适合于汉语的分析方法,通过借鉴国外的语法理论和依据,来推动语言研究的进程。

从而使现代汉语的语法研究视野广阔,研究理论新颖、研究成果逐渐增多,研究方法呈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1现代汉语语法的样式在现代汉语中,语法一般是按照句子的成分来安排顺序(主语、谓语、宾语),并且规定名词后面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在状语后面,补语则在谓语的后面。

在书面语言中,定语的标志是“的”,而状语的标志是“地”,补语的标志是“得”,他们三个都在定、状、补得后面,在口语上三个字的发音没区别。

在现代汉语中,补语与其他语言都不同,它主要是通过对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甚至对句子的主语,宾语等作出进一步的描述,起到核心表述的作用。

这一表现形式被语言学者归纳为现代汉语的“时序性原则”从而解释谓词性定语、谓词性状语、连谓句中谓词的排列顺序。

2语法范畴的研究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学者们一直关注着语法范畴的确立问题,要确立语法范畴就必须对“词类”进行不断的探究。

在五十年代时,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们对词类的区分问题进行了讨论,都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有持意义标准的、持形态标准的、持广义形态标准的以及持功能标准的,但最终以“结构关系”作为主流的认识。

吕叔湘明确提出“结构关系指一个词的全面的、可能有的结构关系, 不是指它进入句子以后实现出来的一种结构关系”,这使随后所产生的“分布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汉语语法第四讲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综述

汉语语法第四讲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综述

第四讲现代汉语语法特点研究综述(一)一、现代汉语语语法特点研究的重要性研究任何事物往往应从其特点和本质入手,只有如此,才能对事物的研究走向深入。

汉语语法特点的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只有找到了汉语语法的特点,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意义的汉语语法系统,否则,就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模仿国外某些语言的语法,削足适履,难以触及根本。

因此,建国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都和汉语语法特点这一问题相联系;每一次有关汉语语法问题的大讨论(如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主宾语问题的讨论等),都和人们对汉语语法特点的不同认识相关;每一种有关汉语语法的新观点、新理论,也都是为了解决与汉语语法特点相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每一位语法学家的成就,每一部语法论著的价值,也都和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和探索相联系。

因此,汉语语法研究要有新的突破,并且深入下去,就必须探讨汉语语法的特点。

二、历史回顾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规律,探求事物的特点。

研究汉语语法的目的,就是要揭示汉语语法的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揭示出汉语语法的特点。

汉语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问世至今百余年来所进行的不倦的探索,都是为了找出汉语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对应规律,揭示出汉语语法的特点。

正如龚千炎在《中国语法学史稿》中指出:“一部中国语法学史,就是不断向汉语特点回归的历史。

”(语文出版社,1987年,356页)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关系到建立什么样的语法体系,怎样理解、解释汉语语法现象,以及使用何种分析方法比较切合汉语语法实际等诸多方面,所以说,正确地认识汉语语法的特点是推动汉语语法研究的关键所在。

事实证明,我们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深入一步,我们的研究就前进一大步;反之,如果我们将一些非本质的特征或似是而非的现象误认为是汉语的特点,我们的研究就停滞不前,甚至会走弯路。

现代意义上的汉语语法学是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开始的,它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汉语语法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⑵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如: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比原来大了一点)
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放得太大了)


17
⑶有助于发现新的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 律。
如:
这场错误避免
这场错误可以避免。
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 一场无谓的争吵避免了。

我避免
我避免跟他接触。
22
1、同一动词和不同名词组合,语义关系可能 不同。
A组: 吃面条;吃大碗;吃食堂;吃大户;吃包月 受事; 工具; 处所; 依据; 方式 B组: 妈妈在包衣服。(施事-动作-受事) 他们在包饺子。(施事-动作-结果) 外头包牛皮纸。(处所-动作-材料) 礼品包小包。 (受事-动作-方式)
运用语义分析这三种方法可以解释多种 语言现象。
21
(一)语义关系
语义关系是指隐藏在句法结构后面由该 词语的语义范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
如: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1、施事:住十个人; 6、处所:住二楼; 2、受事:吃面条; 7、时间: 过春节; 3、结果:打毛衣; 8、目的:考大学; 4、工具:写毛笔; 9、材料:涂油漆; 5、方式:考口试; 10、对象:教育孩子

我们砍光了树木再休息。
第四,指向“把”的宾语。

砍树把刀都砍钝了。
27
2、状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后指中心语。

血压急剧下降。
第二,前指主语。

祥子青筋蹦跳地坐下。
第三,后指宾语。
花也很多,圆圆地排成一个圈,不 很精神,倒也整齐。
第四,前指借此“把” 的宾语。

我把王群满意地打发走了。
我们‖〔必须〕研究语法。
8
二、层次分析法:
1、什么是层次分析法:
所谓的层次分析法,实际上就是顺次逐层 地找出一个语言结构体的直接组成成分的方法。
我喜欢看彩色电视。
9
2、层次分析法的依据:
(1)从结构上看,切分出来的每一个直 接成 分,应成为结构体,有意义,能自立。 如:
三婶精致的手提包
10
⑵从功能上看,切分出来的两个(或几 个)直接成分应能相互组合,即为语法 规则所允许。 如:
25
(二)语义指向:
语义指向: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跟 其他哪个成分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26
语义指向的类型:
1、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一,指向动词。

你砍快了,慢一点!
第二,指向主语。

我砍累了。
第三,指向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法综述
1
一、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 例句1: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2
1、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⒈采用图解和线条符号分析句子,简 明清晰、形象直观。
⒉有利于确定句型。 ⒊有利于识别病句。
3
例句2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 要素,是研究词语的构成、意义、用法 的学问。
他们非常重视文明礼貌
11
⑶从意义上看,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相 互配合后构成的意义跟原语段的意义相 符,即不歪曲或改变原义。
如:
大红花
大红绸子
我最好的朋友
12
3、运用层次分析法应该注意的几 个问题
(1)切分不能根据语感; 鲁迅写的一篇文章
(2)切分不能根据语音停顿; 我昨天买了一件新大衣。
13
(3)每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 分,其中一个如果是合成句法形式,即 不是词,那么这个合成句法形式不能是 该句式中独有的,必须能在别的句法结 构中再现。 很有办法 他开了一辆新车。
14
(4)每个层面上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 分,其组合所依据的规则在该语言中必 须具有普遍性,解释力最广泛。 张三喝啤酒。 在墙上写字 牢牢记住这个教训
19
层次分析法练习
他老人家也来了。 人民政府爱人民。 说出来也不要紧。 叫他来行不行? 颜色淡一点更好。 你叫他先到外头等等。 我进去换换衣裳。 他托我劝你不是一回了。
20
三、句法分析中的语义分析法
句法分析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 、 语义指向和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6
⑶有些句子分析的结果与原意不符,甚 至相反。
如: 我‖从前不喜欢喝酒。 ≠我喜欢
王冕‖七岁上死了父亲。 ≠王冕死 无原则的团结‖对革命事业有害。
≠团结有害 老妈妈‖哭瞎了眼睛。
7
(4)同一句法结构析句时作不同处理, 缺乏一贯性。
如: 研究语法是很有价值的。
他想研究语法。
﹙研究语法﹚的学者很清贫。
23
2、同一名词和不同动词组合,语义关系也 可能不同。
A组: 买毛衣; 织毛衣。 动作-受事;动作-结果。 B组: 打人; 来人。 动作-受事;动作-施事。
24
练习:
分析语义关系: 考大学; 考研究生; 考笔试; 考五分; 考数学。
目的 结果; 方式; 结果; 对象。
他们避免
他们避免了一场事故。
18
2、层次分析的局限
(1)它只能揭示构造层次和显性的(overt)的 语法关系(亦称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 法结构内部隐性的(covert) 语义结构关系。 咬死了猎人的狗 咬死了猎人的鸡 (2)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有些现 象解释不了。 木头桌子质量 羊皮领子大衣 北大数学老师 土壤钾盐含量
15
4、层次分析法的优点与局限
1、层次分析法的优点
⑴、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句子分析法只适用于单句的句子成 分分析,这些就把自己限定在很狭窄的适用范 围之内。
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用于句法结构的层次 构造分析,而且可以用于音节、合成词、单复 句、句群乃至篇章的构造层次。
另外,对于一些句子成分分析法对付不了 的句法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 则游刃有余。
词汇是材料,是要素,是学问。
4
2、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
(1)不能显示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这项﹚﹙工人﹚的建议‖是可行的。
﹙这位﹚﹙工人﹚的建议‖是可行的。
5
(2)无法揭示句子的内在规律
例如: 她的头发剪短了。
⑴.她的头发剪了以后比以前短了。(理想结果的实现)
⑵.她的头发剪得太短了。
(理想结果的偏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