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研究
城市雨水花园的建设指南

城市雨水花园的建设指南雨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而城市中的大量建筑和硬化地表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进地下,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城市洪涝的风险增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雨水花园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城市雨水花园的建设指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
1. 花园设计与规划在建设城市雨水花园之前,一项全面而准确的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需要考虑花园的位置和大小。
最佳的位置是在城市的低洼区域,以便更好地收集雨水。
其次,在确定花园大小时,要根据当地的降雨量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合理安排。
还需要综合考虑公共空间和个人私人花园的需求。
2. 排水系统建设为了确保雨水能够被有效地收集和利用,建设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设置雨水收集设施,例如雨水桶、雨水井或地下蓄水池等。
其次,通过管道将收集到的雨水引导到花园中的植物或湿地,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水质的净化。
同时,还需考虑合理的排水量以防止水患。
3. 植被选择和配置雨水花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植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选择植被时,应优先考虑本地的植物资源,并寻找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
选择能够耐旱、耐寒和耐水淹的植物可以有效改善花园的生态环境。
此外,适当配置植物的种类和密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如花坛、树荫区和湿地。
4. 土壤改良和保水措施城市中大量的建筑和道路所导致的硬化地表往往阻碍了雨水的渗透和土壤的呼吸。
因此,在城市雨水花园的建设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和保水是十分重要的。
采用适合当地的土壤改良方法,如添加腐殖质、石英砂或粘土等,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肥力。
另外,保持土壤的覆盖是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的有效措施。
5. 教育宣传和社区参与建设城市雨水花园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一种社区参与和教育宣传的工作。
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专题讲座和培训课程,向居民普及雨水花园的概念和好处。
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花园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共同关注和保护水资源的共识。
雨水花园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雨水花园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一、老旧小区景观改造现状分析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老旧小区逐渐面临着景观陈旧、环境脏乱等问题,给居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具体表现在绿地稀少、缺乏功能性景观、塑胶跑道破损、水泥地面开裂等等。
而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与老旧小区的整体形象和城市环境融洽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于这一问题,传统的景观改造方式多为绿化、植被更新和场地整治等,虽然有所提升,但缺乏对于雨水的合理利用和处理。
而随着雨水花园理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雨水花园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具有较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二、雨水花园的概念和特点所谓雨水花园,是指将降水自然沉淀在地面上,通过地势和植被的设计引导雨水渗入土壤,形成一个自然的水资源循环过程,并利用自然植被和土壤来净化雨水。
这一设计理念的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提高城市地表的自然渗透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雨水花园与传统的绿化景观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雨水花园强调自然化和生态性,通过合理的地形和植被设计,将雨水自然冲刷至地面,形成一个自然的水系,增加景观的自然韵味。
2. 雨水花园侧重于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利用地势营造出不同水平的水池和水系,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缓解城市雨洪压力。
3. 雨水花园注重生态环保,通过植被的选择和配置,提高景观绿化覆盖率,净化雨水,改善周边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雨水花园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生态特点,成为了老旧小区景观改造的新宠儿,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 提升景观魅力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雨水花园的应用可以提升景观的魅力。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将雨水花园融入小区的绿地中,形成一个自然的水系,搭配适当的植被,形成一道靓丽的景观线,增加了小区的亮点和美感。
2. 解决雨水排放问题老旧小区通常存在着雨水排放不畅的问题,雨水花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通过将地面水系与雨水花园相结合,将降雨所产生的雨水自然沉淀至地下,从而减轻了城市下水道的压力,有效防止了城市内涝的发生。
雨水景观设计要点研究

雨水景观设计要点研究摘要:雨水景观有其艺术性及趣味性,这种景观如得不到公众的认可,在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将变得很困难。
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从艺术性、趣味性、参与性等方面探讨居住小区雨水景观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雨水景观;艺术性;趣味性;要点前言雨水处理景观化是指在满足景观设计各项生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把雨水收纳、传输、存储等一系列功能设施的可视性和艺术性加入到设计考虑范围内。
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不忽视视觉处理艺术化的重要性。
景观化雨水处理设施可应用于绿色屋顶、天然池塘、湿地和称为洼地的生物滞留池等。
同时也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透水铺装、水渠、蓄水池等硬质景观设施在工业及商业区的景观设计中。
一、雨水景观设计要点分析(一)艺术性雨水利用的景观措施在实现雨水管理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构思与设计手法,带给人以雨水为主题的美学体验和感官上的愉悦。
雨水利用景观的艺术化设计可以使其在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具有更高观赏价值,也可以更多从美学角度出发,形成优美的雨景意境。
1.视觉方面视觉是人感知周围环境最主要的途径,也是雨水利用景观艺术性体现的最主要途径。
可以通过轴线、阵列、对比等设计手法来提升雨水景观的艺术性。
轴线的运用能够起到强调作用,在雨水利用景观中,中央水系、沟渠、植被浅沟乃至雨水管都可能作为景观轴线出现,结合居住区主要道路或场地的输水明沟若处在中央位置,则相当于中轴线,能够强化场地的对称性。
重复与阵列是创造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方式之一,这一手法最常见于雨水种植池,在居住区主干道道路沿线、建筑周边、场地内部,都可以设置相互连通的一组线性或矩阵式种植池,不仅带来秩序感,串联的种植池与单独设置的种植池相比还具有更大的雨水容纳量和更强的过滤作用。
图1雪松河流域教育中心庭院雨水景观对比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加景观的丰富性和细节感,这种对比包括材料本身性质的对比,如色彩、明暗、质地等;也包括由此产生的雨水水流不同动态的对比。
以美国华盛顿州的雪松河流域教育中心庭院内的雨水景观为例(图1a),对比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雨水花园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

雨水花园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洪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城市建设方式导致大量的雨水无法自然渗透,形成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于是,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雨水花园作为一种新的生态景观空间逐渐被引入。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雨水花园的设计与建设,分析其在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对现有的雨水花园案例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设计和管理策略,为雨水花园未来的发展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雨水花园的概念和类型(2)雨水花园的设计原则和要点(3)雨水花园的运营和管理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结合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研究对象的优缺点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和优化方案。
五、预期成果(1)建立雨水花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规范(2)提出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和场地特点的雨水花园设计方案(3)为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六、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2个月)第二阶段: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3个月)第三阶段:设计原则和要点的提取和总结(1个月)第四阶段:运营和管理策略的制定(1个月)第五阶段:论文撰写和答辩(3个月)七、参考文献(1)赵晨. 雨水花园设计研究[D]. 东北林业大学, 2016.(2)Marrs R H, Smart S M.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low-maintenance, multi-functional ‘rain gardens’ in the UK[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8, 86(4): 356-366.(3)Benedict M A, McMahon E T. Green infrastructure: linking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M]. Island Press, 2006.(4)Wu F C, Moe T L. Rain Garde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2008, 134(5): 681-686.。
雨水花园施工技术2024

引言概述: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是一种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它包括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滋养和灌溉花园以及减少洪水和雨水径流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冲击。
本文将介绍雨水花园施工技术的背景和原理,探讨其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以及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最终总结出如何成功实施雨水花园施工技术的要点。
正文内容:一、背景与原理1. 雨水花园的定义和目的2. 雨水花园的原理和运作机制a. 收集和存储雨水b. 利用雨水进行花园灌溉c. 减少洪水和雨水径流的冲击二、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应用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2. 降低城市热岛效应3. 减少城市洪水和雨水径流的冲击4. 保护水资源三、施工关键点1. 地形和土壤分析a. 了解地形特点和土壤类型b. 确定适合建造雨水花园的区域2. 收集和存储雨水的系统设计a. 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设施b. 设置合理的雨水储存容器3. 花园设计和植物选择a. 考虑雨水利用的花园设计b. 选择适合雨水灌溉的植物4. 灌溉系统的建设a. 选择适合的灌溉方式b. 设计合理的灌溉布局5. 灌溉管理与维护a. 确定合适的灌溉频率和用量b. 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四、可能遇到的挑战1. 城市规划和政策方面的挑战a. 与城市规划和规章制度的整合b. 解决相关法律和政策的限制2. 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挑战a. 技术水平和专业人才的需求b. 雨水花园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3. 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挑战a. 灌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b. 植物生长和景观管理的要求五、成功实施雨水花园施工技术的要点1. 多部门合作和协调2. 采用综合评估和规划方法3. 提供专业培训和技术支持4. 建立合理的管理和运营机制5. 宣传推广和社会参与的重要性总结:雨水花园施工技术是一种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来滋养和灌溉花园,减少洪水和雨水径流的冲击,雨水花园施工技术不仅能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能保护水资源。
雨水花园: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雨水花园: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雨水花园是一种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独特景观设计。
传统的花园设计主要注重花草的种植和美化,而雨水花园则更加强调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它是现代绿色建筑的一部分,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
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源于古代农耕文化,通过模拟自然的循环过程,将雨水收集并用于花园的灌溉和水景的营造。
这不仅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还可以收集并净化雨水,减少排放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雨水花园还可以改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紧张状况。
在雨水花园的设计中,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完美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方面,设计师可以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花园的整体风格,选择适合的植物和绿化布局,打造出独特而美丽的花园景观。
在雨水花园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苔藓植物和多肉植物,与水景相结合,形成一个自然而有趣的景观。
技术方面,雨水花园需要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系统的设施来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需要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以便将雨水引导到收集设施中。
需要设置相应的过滤和净化设备,以清除雨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需要设置合理的储水设施,以便在需要时将雨水用于灌溉和水景的供水。
除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雨水花园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雨水在地表的滞留和积水,有效地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
在花园中设置雨水收集池和雨水花池,不仅可以增加雨水的吸收和蓄水量,还可以提供一个独特的水景观赏点。
雨水花园是一种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的景观设计,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改善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它不仅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设施,我们可以打造出独特而美丽的花园景观,创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
雨水花园: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雨水花园: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雨水花园是当代城市建设中一种新兴的生态景观设计形式,通过利用雨水资源,结合花园景观设计和技术手段,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利用,以达到节约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雨水花园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一、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与要素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主要围绕节水、绿化、生态和美化展开。
根据城市特点和需求,设计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以满足不同的目标和效果。
1.1节水设计雨水花园的最基本目标就是实现节水,主要靠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和储水池,将雨水收集起来,供灌溉、洗车和冲厕等需要水的地方使用。
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渗透系统,促进雨水的地下渗透,补充地下水资源。
1.2绿化设计雨水花园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绿化,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打造出一个美丽的花园景观。
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不仅可以提供人们的视觉享受,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增加氧气的供应。
1.3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是雨水花园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主要是通过建立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可以通过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适应能力。
还可以设置生态湿地和自然过滤系统,净化雨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美化设计是雨水花园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通过合理布置和选择材料,打造出一个美丽的景观。
除了植物的选择,还可以选择适合的地被植物、石材和水景等,营造出一个和谐、宜人的环境。
通过合理使用颜色、形状和材料,打造出一个具有艺术感的空间。
二、雨水花园的技术应用除了景观设计,雨水花园还需要借助一些技术手段来实现收集、储存和利用雨水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应用。
2.1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是雨水花园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雨水收集设备和管道系统。
通过设置屋顶雨水收集设备,将雨水收集到储水池中。
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收集设备,如雨水桶、雨水收集板和排水管等。
雨水花园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雨水花园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研究一、老旧小区景观改造的背景和意义老旧小区是城市中存在的一个难题,它们通常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环境陈旧等原因,导致居住环境质量低下,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而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前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老旧小区进行景观改造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景观改造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景观品质,还能改善小区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过景观改造还可以增加小区的防洪和排水能力,提高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老旧小区景观改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雨水花园的概念和特点雨水花园是指以雨水为设计出发点和中心思想,将雨水资源纳入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实现雨水的收集、净化、利用和排放。
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是将雨水资源视作一种宝贵的水资源,采用自然的方式进行处理和利用,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
雨水花园的设计要注意充分考虑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同时也要考虑到景观的美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雨水花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雨水资源的利用:雨水花园设计充分考虑到雨水资源的利用,通过设计雨水花园来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资源,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
这不仅能够缓解城市雨洪排放压力,还能够提高雨水的利用效率,保护水资源。
2. 绿化美化:雨水花园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植被的选择和布局,通过绿化植物的种植和景观的布置,使得雨水花园在起到雨水处理作用的也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增加小区的绿化面积,提高小区的景观品质。
3. 生态环境改善:雨水花园设计充分借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机制,通过雨水花园的设计和建设,声称小区的生态环境,增加小区的生态功能。
雨水花园也为小区增加了自然的生态元素,增加了小区的生态氛围。
1. 雨水花园的设计与规划在老旧小区景观改造中应用雨水花园,首先需要进行雨水花园的设计与规划。
在设计与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和雨水情况,合理确定雨水花园的位置、规模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研究李峻峰,李剑松(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 要:雨水花园是低影响开发体系下的一种具有较高景观价值的雨水管理措施。不同地区的雨水花园建造需结合地域性的要素进行相应的设计及改良。为探究雨水花园在合肥市的设计应用要点和方式,文章研究分析了合肥市降雨特征和土壤特性两方面对雨水花园设计有重要影响的地域性自然要素,提出了依据降水总量判断设计目标、依据降水特征关注季节景观表现、依据场地状况明确雨水净化方式及依据土壤特性改良土壤以提升渗透性的四方面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并结合相关优秀雨水花园案例的分析来为雨水花园在合肥市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雨水花园;合肥市;地域性;降水;土壤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382(2017)01-087-07
Study on the Design Points of Rain Garden in Hefei CityLI Junfeng,LI Jiansong(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Art,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efei,230601,China)
Abstract:Rain garden is a low impact development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rain garden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uld be designed and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regional elements.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ain garden design main points in Hefei,this paper analyzed regional rainfall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properties of Hefei and proposed four design points of the rain garden’s application in Hefei. Combined with rain garden case study , this paper provided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rain garden in Hefei.Keywords:Rain garden; Hefei city; Regionality; Rainfall; Soil
近年来,国内城市内涝现象日益严重,暴雨灾害给各级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城市雨水管理的规划与实践亟待开展。在国家倡导建设海绵城市的背景下,雨水花园作为一种能够吸纳雨水径流的“海绵体”,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及植被等地域性因素都将直接影响雨水花园的设计、建造以及后期的
管理维护。因而,在合肥市雨水花园实践研究中,根据合肥市降水特征、土壤特性等自然要素特点,总结分析合肥市雨水花园应用的要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雨水花园概述雨水花园是一种种植灌木、花草以及树木的具有景观效应的浅凹绿地,通过土壤和植物的净化、过滤和下渗等方式来管理雨水径流,最早是
DOI:10.11921/j.issn.2095-8382.20170192016-02-25李峻峰(1972-),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风景与景观规划设计。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0 引 言
第25卷 第1期2017年2月Vol.25 No.1
Feb.2017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由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县的环境资源署在20世纪90年代将其作为一种传统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的替代措施而提出的[1]。雨水花园运作过程中通过收集场地雨水,结合自身的土壤、植被及相关设施来处理雨水。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 净化雨水,雨水花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径流中的固体颗粒物、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等。2) 滞蓄雨水,雨水花园可以滞留存蓄一定的雨水径流,滞蓄的雨水在雨水花园中可以下渗补充地下水,也可以被收集、净化再利用,从而达到削减径流量,缓解城市灰色基础设施排水压力的功能。3) 改善环境,雨水的蒸发吸热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起到调节场地微环境,改善小气候环境的作用。4) 营造生态环境,雨水花园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为鸟类及昆虫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依据雨水管理的目标的角度来分,雨水花园主要分为两类:以控制径流污染为目的和以控制径流量为目的两种类型[2]。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视场地周边环境以及场地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状况决定雨水花园的设计目标。雨水花园的结构依据其雨水管理功能的不同而有着的不同的构造组成,常见的雨水花园的核心构造层通常由5个部分组成(图1):蓄水层、覆盖层、种植土层、填料层、砾石层。蓄水层常配合设计溢流设施,溢流设施的高度需依据园中植物的耐涝特性以及雨水花园规模等要素来确定,超出雨水管理量的雨水可从溢流设施排入城市排水系统中。通常情况下会在填料层和砾石层之间铺一层土工布以防止土壤等颗粒物进入砾石层,也可铺设一层约150 mm 厚的砂层,防止土壤颗粒堵塞穿孔管[3]。各层主要构成成分、厚度及功能
见表1。
图1 雨水花园结构示意图表1 雨水花园的构造组成及功能
过滤雨水径流,去除污染物。保持土壤湿度,避免表层土壤板结降低土壤渗透性能。能助于营造微生物环境,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并减少雨水径流对填料层的侵蚀。
雨水径流的短时存储及沉淀的空间。 100~250 mm
50~80 mm
200~300 mm
构造层蓄水层所涵蓄的雨水资源一般采用树皮进行覆盖覆盖层
种植土层由植物特性决定填料层砾石层厚度主要填料功能根据地区的降雨特性及雨水花园服务面积确定,一般为0.5~1.2 m。
渗透性较强的天然或人工材料,如炉渣、砾石等。一些情况下可与种植土成分一致,则两层可合为一层。
维持植物生长,为植物根系吸附以及微生物降解碳氢化合物、金属离子、营养物和其他污染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有较好的过滤和吸附作用。
一般选用渗透性能较强的砂质土壤,如“雨水花园混合土”。
直径不超过50mm的砾石组成。促进径流的快速下渗,可在砾石层中埋设穿孔管,收
集径流输送至相关排水系统。
88安徽建筑大学学报第25卷2 合肥市相关自然条件分析2.1 合肥市降水特点概述2.1.1 合肥市降雨量年分布状况及趋势相关文献对合肥市1954~2013年之间近60年的降雨特性的研究显示,近60年来合肥市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 mm,合肥市降雨量季节性较为明显,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度,11月~次年2月降雨量较少,未超过全年降雨量的20%,降雨最多的月份为7月,6~8月份为合肥市降雨高峰期,占全年降雨量的44.5%。在降雨特征的变化趋势方面,研究发现近60年来合肥市春季降雨呈下降趋势,夏季和冬季呈明显上升趋势[4]。基于安徽地区的
合肥气象站自1953年至2007 年气象资料进行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合肥市春秋两季降雨量呈现下降趋势,夏冬两季降雨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预测未来合肥降水变化将维持这一发展趋势[5]。
2.1.2 合肥市降雨径流水质特征降雨径流水质方面,相关文献对合肥市草地、屋面、校内道路、校外道路4种不同类型下垫面27场降雨径流和自然降雨水样中SS(固态颗粒物)、COD(化学需氧量)、TN(总氮)和TP(总磷)水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显示,不同下垫面条件对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有直接影响。草地对SS、COD、TN和TP有消减作用,校外道路因受汽车和行人等的行为活动干扰大,造成大量污染物堆积在道路上,降雨时形成径流污染,其降雨径流中SS、COD、TN和TP明显高于草地、屋面和校内道路[6]。
通过对合肥市长江西路段路面、草坪地和灌丛绿化地径流进行的取样研究显示,城区降雨径流中污染物浓度初期明显高于后期。不同下垫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表现为道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在初期很高且下降幅度很大,末期则较低且并趋于稳定;草坪地和灌丛绿地径流污染物从初期到末期下降趋势基本呈平稳态势。城区路面与绿化地下垫面比例很大,产生的径流量较大,径流中不仅会携带一定的固体颗粒物,且径流中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7]。
对合肥市典型城区内的商业区、居民区、交通干线的非渗透性铺面的地表径流污染情况的研
究显示城区初期雨水地表径流污染显著,其中COD与SS最为突出[8],说明城区径流中携带固体颗粒
物及有机物污染较为严重。COD、SS的污染程度上呈现出商业区最高、交通干线次之,生活区最小的现象。2.2 合肥市土壤特性合肥市地面广泛粘土覆盖,土壤类型多为黄棕壤,土层厚,土壤渗透性能较差。针对合肥市居民区、公园、市政绿地、校园等四种不同类型绿地的土壤入渗特征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合肥市不同绿地0~20 cm土层主要为黏粒含量较高的粘质土壤。四种类型绿地中居民小区(44.7%)和校园绿地(44.2%)的土壤平均黏粒含量比公园绿地(37.6%)和市政绿地(39.0%)要高,粘粒含量越高,单位梯度下水分通量越小。研究中显示土壤水分平均入渗率呈现:公园绿地(2.42×10-5
m/s)>市政绿地(2.10×10-5 m/s)>小区绿地(0.62×10-5 m/s)>校园绿地(0.56×10-5 m/s)
的规律[9]。入渗率的时间上变化规律方面,合肥
市不同功能区绿地土壤入渗速率在0~40 min内下降较快,90~100 min后趋于平缓。
3 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3.1 依据降水总量判断设计目标地区降雨量的相关研究统计可以为雨水花园的可管理雨水资源量有一个总体把握。在雨水花园的规划设计之初,可以根据地区年降雨量利用相应计算方法对花园的整体雨水资源管理量进行估算。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的计算可采用公式(1)[10]:
W=αψHA (1)
式中W——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m³;
H——多年平均降雨量,m;
A——汇水面积,㎡;
ψ——综合径流系数;
α——季节折减系数,研究中建议合肥市的
折减系数α取0.98。
雨水资源量的估算可以为雨水花园雨水管理目标的设计确定提供一定的参照,落实到具体的雨水花园设计上还是需要对与之关联的场地特征进行充分分析,通常情况下雨水花园是一定区域
89李峻峰,等:合肥市雨水花园设计要点研究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