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体会谈课程建设的集成创新模板33页PPT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体会

基本资源的准备 10.教学课件 注意以下几点: 特指教师上课(代板书)用的PPT,与教学录像对应; 以教师和学生为阅读对象; 几个老师同时上课,格式最好相同;
基本资源的准备 11.上传学生作品 注意以下几点: 与教学设计 DOC、PPT、SWF、MP4格式文件;
方便学生、教师学习;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体会
正确理解转型与升级 基本资源的准备 拓展资源的准备
基本资源的准备
课程基本资源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支撑性网络资源,为教师教学和 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 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基本资源是必备资源)
以专家和教师为阅读对象
体现课程特色 DOC文档
基本资源的准备 5.整理知识点、技能点 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整理要简洁、明了,方便每一讲上传资料 时选取; 可以批量上传,也可以逐个上传; 其目的为方便学生有选择的学习
基本资源的准备 6.团队成员信息填写
基本资源的准备 7.搭建课程框架
其他资料准备: 按照知识点重新梳理课程结构,搭建课程结构; 按照课程结构修改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料; . 整理知识点;
基本资源的准备 1.准备课程图片:课程图片主要是用于课程在共享系统中的展示, 反应学科特色及课程特点,建议上传1920*1080大小的图片
基本资源的准备 2.填写课程基本信息
基本资源的准备 12.注意知识产权 注意以下几点: 注明是否原创; 非原创注明作者、出处; 避免今后的产权纠纷;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体会
正确理解转型与升级 基本资源的准备 拓展资源的准备
拓展资源的准备
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 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
从精品课程的建设到共享应用的跨越与发展——“国家精品课程集成项目”介绍

效 应 ,精 品课 程 评审 指 标体 系事 实 上 已成 为 引 导高 校 课
程 建设 的 重要 标 准 。
但是 , 着 “ 品 课程 建 设 ” 作 的开 展 与深 入 , 精 随 精 工 对
品课 程建 设 发 布后 的应用 和 应 用 效果 的关 注不 够 的 问题 显 得 越来 越 突 出 。 出现 了部分 的 “ 评 审 . 共 享 ” “ 重 轻 、重建
设 , 服务 ” 矛盾 。随着 精 品课 程资 源 规模 和 影 响 的不 轻 的 断 扩大 ,对 于 高水 平 的课 程 资源 共 享 服 务 的需 求也 显 得 越 来越 迫 切 ,实现从 课 程 资 源建 设 到 建设 和 共加 工缺 乏 标 准 . 用性 差 . 重 国家 精 品 课程 资 源 建 设 目前 尚缺 乏 全 面 、统 一 的标 准 与 规 范 。 目前 国家 精 品 课程 建 设 的过 程 来看 . 育 部 从 教 公 布 的 《 品 课 程 评 估 指 标 体 系 》 括 教学 队伍 、 精 包 教学 内 容、 教学 条 件 、 教学 方 法与 手 段 、 学 效果 、 程 特 色 等指 教 课
意 见 》教 高[072号 ) 神 , 国家 精 品课 程 集 成 项 目” ( 20 ] 精 “
正式 被 提 出来 , 通过 采 用现 代 信 息 技术 , 立 共享 信 息 技 建
术标 准 与 规 范 . 集成 4 0 0 0门同 家 级 精 品课 程 . 建立 起 周
家 精 品课 程 资 源 中心 , 并建 立 支 持对 其 进 行 存 储 、 索 、 柃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资源共享、知识交流和课程建设的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
在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与准备工作。
要明确资源共享的目的和意义。
资源共享可以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拓宽教学内容和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明确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和意义后,可以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课程建设方向和内容。
要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和机制。
建设一个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基础。
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如建设一个在线教学平台,学校内部的资源库,或者是与其他学校或机构合作的电子资源共享平台。
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确保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要鼓励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
教师是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的主体,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
可以通过编写教学设计、开发教学材料、参与教学研讨等方式来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
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分享和交流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要进行课程建设的实施和评价。
在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时,需要根据教学需要,按照一定的课程设计原则进行课程建设。
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环境。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要实施好这一建设过程,需要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准备工作,包括明确目的和意义、建立平台和机制、鼓励教师参与、进行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发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资料-精品课程建设(PPT课件)

。
1995年,我校开展了“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讨论,讨 论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人才培养模 式及其培养方案、如何培养创造性、提高学生素 质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1996年对“一类 课程”的评价标准进行了修改。
取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并
。
1、 覆盖面大的公共课和必修课:使大部分学生受益 如:基础理论课;基础实践类课程;素质教育基础课 程(人文、社科、外语、计算机等);
2、 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并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如:项目训练型课程;案例教学类课程;
随着我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单纯传授知识更 为重要,为此,我们将深化教学观念、 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作为 促进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工作。要实现 这种转化,其重要途径是建一批能够体 现这种理念的课程和能够内化这种理念 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提出对原有
★ 提升 大的课程
,即建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
★ 带动
,即大范围推进我校本科课
程建设,提升本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 营造 教学氛围
,即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
★ 培养“一支队伍”,要通过每个精品课 程教学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尽快完成 本科教学中坚力量的新老交替。
精品课程应该定位于“高水 平”。如果水平不高,就谈不上是 精品。硬要说是精品,就难以服人。 清华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精品课 程不仅要在校内是优秀课程,在全 国同类课程中也应是佼佼者,应具 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应是国 内同类课程建设方向的引领者;甚 至在国际同行中也应为人所知,有 一席之地。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建设一、精品课程的提出我国教育部自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各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精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年,国家教育部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
二、精品课程的概念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
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38页PPT

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Hale Waihona Puke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探讨及实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传统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
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推动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课程资源库。
这个资源库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优质课程,如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教案、电子教材等。
这些资源应该是高质量、可靠的,并能够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
建立这样一个资源库需要教育机构间的合作,各个机构可以共同参与资源的录制、整理和评审工作。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需要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程的可视化和互动性。
互联网、移动终端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在线播放、学习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教学资源的在线共享。
还可以结合虚拟实验室、在线讨论和个性化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需要培养教师的共享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重要主体,他们的共享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质量和传播效果。
教师需要加强对教育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积极参与资源的录制和整理工作,并借助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等工具,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共享经验。
教师还需要持续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开放、共享的教育资源库,培养教师的共享意识和能力,才能够推动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国家精品课程的创建与申报黄春波.ppt

1、课程特色
国家精品课程特色是核心,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占权重比10分(本科20分),多年的成 功实践注重积累,虽然示范强调是颠覆性的改革,但我认为更应该注重在继承中发展,提炼 特色。
(1)课程特色
■居室空间设计——“理论实训创作一体化”课程特色
■成衣设计——“四个对接一个转化”课程特色 ■室内装饰构造——“三过程三强化”课程特色 ■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创新五同步”课程特色
1、结构合理
(1)职称结构(高、中、低) (2)年龄结构(老、中、青) (3双师型”教师队伍
(1)以在编专业带头人、专任骨干教师为主体;聘请有行业影响力的教师担任 实训课、实践课程指导教师
(2)“双师型” 教授——高级工程师 讲师——工程师、工艺师 助教——助理工程师、获相应行业证书专用113、教学团队
(1)实现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企业单位、科研院所、行业学会、协会、教指委 教学资源整合 (2)深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 新体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 (3)把教学团队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实体 (4)结合专业建设,开展地域性民族建筑装饰的研究与应用,服务东盟、服 务广西,服务企业,提供工程项目管理及技术服务。
3、要鼓励探索,支持创新,营造团队敢想、敢闯、敢干的齐心合力兼结合,教学团队
我们通过与广西建工集团桂港建筑装饰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培 训学习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建筑装饰知名企业顶 岗实践,丰富青年教师工程设计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培养 “双师型”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资深室内建筑师、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等工程 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充实专业师资队伍,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 构的优质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