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智能调节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控制设计开题报告3700字》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窗帘控制系统控制设计开题报告3700字》

开题报告(三)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窗帘以及各个环节功能的实现。

(四)拟达到的目的该系统着眼于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电路的简易性来设计。

尽量采用最简单的电路布线和选用价格较为合适的元器件,来进行设计以达到(1)手动控制:当用户需要采光时可自行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按键接通或关闭电源,使步进电机通电打开窗帘或者拉上窗帘。

(2)光照控制:通过不同的光照强度值照射时,经由光照传感器收集信息后,窗帘会主动打开或封闭。

(3)红外控制:当光照强度没有到达预定值,则需要我们手动操纵红外遥控器,由1838红外接收头接收信号后,单片机进一步控制步进电机拉开或者拉上窗帘。

(4)通过按键可以让以上三种模式循环切换。

(五)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末期,一大批网络通信的家用电器、半自动化操作的电子产品等相继面世。

在家用智能冰箱、家用智能电视、家用智能洗衣机和各种家用电气化产品等功能综合为一体之后,诞生了住宅电子化的理念。

从那起,电动窗帘开始慢慢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这些年,经过人们的体验与使用,智能窗帘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14年美国的研发人员Sun T和Li J等人所设计的节能翻转式窗帘系统,利用窗帘叶片接收太阳光照射的方向,从而控制窗帘的升降。

在系统设计上,该系统由上位机完成数据的存储、分析和输出等,由下位机采用感光元件采集光照信息。

它的节能表现在其外层材质采用可收集光能的太阳能板材料,可以通过吸收白天照射在窗帘上产生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锂电池中。

该系统采用的太阳能转化技术可以为系统供电,节约了家庭的能源消耗。

2010年澳洲的科研人员Zhang C和Feng X等人硏制出一款由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B20组成的温度控制智能窗帘系统。

该系统能够将检测到的室外实时温度信息,然后将信息推送至手机App上,让用户选择是否开关窗帘,以实现窗帘的自动控制。

2017年日本的专家Han D和Chen X制作的光控检测节能智能窗帘系统,在窗户的玻璃与室内的窗帘之间安装了一种光线感应器。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可编辑修改word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指导教师院(系、部)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日期教务处印制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空气质量却急剧下降。

人们对各种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室内环境监测设施实时性差、精度低、体积大、功能不齐全等,难以适应人们的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室内环境监控系统,它能实时自动地采集室内的所需数据,并分析数据传输到我们需要的界面。

减轻室外空气污染最早为14 世纪,以英国伦敦的烟雾法为代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最近随着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最多提及的就是保护环境,为我们创造一片蓝天。

生活环境的PM2.5 值的上升,让近几年涌现出一大批的空气净化系统,可见空气质量现在对人们的重要性。

随着不断的研究,人们对空气质量污染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解决空气污染的措施也不断完善。

人们对不同环境下,不同污染物在室内和室外的相互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有了检测系统。

国外对环境改善处理技术研究较早,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我国对于环境监控技术的起步较晚,目前仍有局限性。

国内市场室内环境的监测仪器主要是有害气体检测,功能单一且价格较贵,所以非常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且经济的室内环境监测系统。

二、研究方案及预期结果1.主要设计内容本系统是实现一个具备温湿度、烟雾、甲醛、一氧化碳为一体的多功能监测系统,要求其精度合适,适用于家庭、综合办公楼等室内环境监测,与硬件设计部分配合完成室内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完成系统软件设计部分包括:各个模块软件设计、系统总体软件设计,以及对应的软件代码调试。

各个模块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报警、显示、输出驱动模块、与上位机监控中心的RS-485 通讯模块及上位机的人机交互模块等。

主要完成的内容如下:(1)下位机的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STC89C52;(2)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采用DTH11;(3)烟雾检测传感器采用MQ-2;(4)甲醛检测传感器采用MQ-138;(5)CO 检测传感器采用MQ-7;(6)A/D 转换芯片采用ADC0832;(7)显示数据用4 位数码管;(8)通讯用RS-485 总线通讯;(9)上位机采用Visual Basic 6.0 来编写。

室内设计 开题报告

室内设计 开题报告

室内设计开题报告室内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室内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创造舒适、美观和实用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室内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篇开题报告将探讨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设计原则以及其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加深对室内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室内设计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增加,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逐渐受到重视。

室内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以及合理的废物处理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其次,人们对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室内设计师需要通过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为其量身定制独一无二的室内设计方案。

此外,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为室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室内场景的模拟和预览,以及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等。

三、设计原则室内设计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室内环境。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

首先,空间布局要合理。

设计师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规划空间,确保空间的通透性和流畅性。

其次,色彩搭配要协调。

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设计师需要根据房间的功能和客户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案。

此外,细节处理也是室内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计师需要注重细节,从家具的选择到装饰品的摆放,都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协调性和美感。

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室内设计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一个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可以让人们感到放松和愉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室内设计还可以改善人们的工作效率。

一个合理布局的办公室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的提升。

此外,室内设计还可以促进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7篇)

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7篇)

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7篇)【导语】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怎么写出亮点?整理了7篇优秀的《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通用版范文,有规范的开头结尾写法和标准的书写格式。

是您写出深受大家欢迎的综合报告抱负参考模板,盼望对您有所关心。

【第1篇】室内设计的开题报告通过对现代人活动行为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从而可以确定室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是很受关注的,这也是这次选题的必要性。

一.选题的依据现代室内设计要求理性、简洁、功能至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现代人觉得现代简约风格的装修更适合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生活.现代简约风格的家居设计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包豪斯学派的现代风格,其核心是有用功能主义风格。

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结构的形式美,其造型简洁,敬重材料本身的性能,自身的质地及颜色配置效果。

现代风格在材料上,首选铁制构件、铝塑板或合金材料;在设计上,会把机构组织暴露在外,注意室内外、整个房间的沟通与搭配;在颜色上,多用白色、灰色作为主基调色,并搭配其他颜色的家具,表现共性及张力。

简约风格多以规章几何,线条为主要元素,突出功能美。

较多采纳黑、白、灰等中间色为基调色,也可适当搭配其他色系,起到跳动眼球的功效,亦能活跃室内气氛,让生活为之更加轻松、和谐。

适合高级白领、单身贵族。

而在此基础上人们对室内家装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理性化,具有人性化功能的室内设计应运而生。

它的新式概念,亲切,自然,广受大众青睐,已成为现今的主流。

二、课题讨论的主要内容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主要内容:1.将120平方的户型设计成现代简约风格的室内空间;客户是一对年轻的新婚夫妇,两人都是高级白领,收入在中等偏上,没有孩子,平常工作劳碌,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打扫房间,所以选择现代简约风格,简洁,有用。

2.现代室内装饰行为中的人性化设计的详细表现;密斯凡得罗提出less is more,并由少即是多衍生出简约主义,提倡简约而不简洁的生活哲学。

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理工类题目: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学院:专业班级:z电子13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教授)2017年 4 月 3 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一、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图形显示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迈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平台的智能化社会,开始出现诸如智能化仪表、智能化机器人、智能化汽车、智能化飞机、智能化高速公路、智能化家庭、智能化小区、智能化大厦、智能化城市等具有不同智能程度的产品、设备、工具,甚至工作环境和生活环竟,并且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伴随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智能化的浪潮席卷了世间的每个角落,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这些现象都反映和体现了国际社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家居智能化也是 21 世纪新概念住宅的必然趋势[1]。

智能家居与普通家居相比,它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20 世纪 80 年代初,随着大量采用电子技术的家用电器面市,开始出现了住宅电子化(HE,Home Electronics)的概念;80 年代中期,将家用电器、通讯设备与安保防灾设备各自独立的功能综合为一体,形成了家居自动化概念(HA,Home Automation)。

80 年代末,由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对住宅中各种通信、家电、安保设备通过总线技术进行监视、控制与管理的商用系统,这在美国称为智慧屋(WH,Wise Home),在欧洲称为时髦屋(SH,Smart Home)。

当时日本正处于房产市场低迷时期,日本建设省在推进智能建筑概念时,抓住用于住宅的总线技术的契机,提出了家庭总线系统概念(HBS,Home Bus System),邮政省与通产省于 1986 年组织日本电子机械工业协会与电波技术协会共同组建 HBS 标准[2]。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还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等。

因此,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开发。

二、选题意义本文选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通过对空调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

2.节能减排:空调系统的能耗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空调系统的优化,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空气质量:空调系统可以调节室内空气湿度、净化空气等,通过对其进行研究和开发,可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的健康。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以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空调系统的原理和结构:介绍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装置等。

2.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介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等。

3.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等目标。

4.空调系统的实现:通过对空调系统进行实现,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并进行实际应用。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实验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

其次,通过实验研究,验证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优化设计的效果。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五、预期目标本文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2.通过对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空气质量等目标。

3.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优化设计的效果,并进行实际应用。

4.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六、可行性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实际需求相符,研究方法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开题报告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必备品。

智能家居系统能够通过智能化控制,提升家庭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STM32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易于开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

因此,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设计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以下功能:(1)环境监控: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2)电器控制:实现对家用电器(如空调、灯光、窗帘等)的远程控制;(3)安防监控: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状况,实现入侵报警等功能;(4)语音识别与控制:通过语音指令实现对家居设备的控制。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硬件设计:基于STM32微控制器,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架构,包括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2)软件设计:编写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程序,实现各项功能;(3)系统测试:对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三、预期目标与成果本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设计出一款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系统,实现环境监控、电器控制、安防监控和语音识别与控制等功能;(2)优化系统性能,提高智能家居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用户体验;(3)为智能家居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相关技术的进步。

预期成果包括:智能家居系统样机、相关技术文档和学术论文。

四、研究计划与时间表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调研与方案设计(1-2个月);(2)硬件设计与制作(3-4个月);(3)软件编程与调试(4-5个月);(4)系统测试与优化(5-6个月);(5)总结与成果展示(6-7个月)。

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空调系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调节室内温度,提供舒适的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

二、背景分析目前市场上的空调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耗高、噪音大、空气质量差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设计,以解决这些问题。

本次设计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一种更加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

三、设计目标本次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保持恒定的温度范围;2. 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 提高空气质量,净化室内空气;4. 减少噪音,提供安静的室内环境。

四、设计原理本次设计将采用变频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变频技术可以根据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空调的运行频率,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的工作模式,提供最佳的舒适环境。

五、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以满足大型建筑物的需求。

中央空调系统可以通过管道将冷热空气输送到各个房间,实现整体的温度调节。

同时,我们将采用新型的制冷剂,以提高制冷效果,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设计步骤1. 确定设计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空调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2. 进行系统分析:对现有的空调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进行技术研究:研究先进的空调技术和理论,分析其适用性和可行性。

4. 进行系统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和技术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

5. 进行系统测试:对设计的空调系统进行实验室测试,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6. 进行系统优化: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7. 进行系统集成:将优化后的空调系统进行集成,实现整体的功能和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RH;湿度量程为1~99%RH,工作温度范围为-40℃~100℃;湿度输出受温度
影响极小(温度系数仅为0.04 pF/℃);常温下使用无需温度补偿,无需校准。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 5)亮度检测:

方案一:采用光敏电阻作为亮度检测的传感器,其阻值较大,且随着光照强度增
强阻值减小。

方案二:采用光强传感器TSL2561,一种高速、低功耗、宽量程、可编程灵活配
室内环境智能调节技术的发展迅速,己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建筑业发 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已开始追求充满信息技术、安全技术、高效节能、并具有 丰富人文环境的绿色住宅。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有了掌握海量信息的需求, 急需有一个方便快捷的系统平台,把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作和繁琐的家电操作中解放 出来,并能自动协助人们生活的智能化系统,这就是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是信息 技术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其目标是使人们拥有安全、舒适、便利、节能、娱乐和优美 的生活环境,这是新世纪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
置的光强度数字转换芯片。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显示屏的监控,目的是在多变的 光照条件下,使得显示屏提供最佳的显示亮度并尽可能降低电源功耗;还可以用于街 道光照控制、安全照明等众多场合。
•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 6)显示模块:

方案一:采用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CD)具有功耗小、轻薄短小无辐射
危险,平面直角显示以及影象稳定不闪烁,可视面积大,画面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
等特点。

方案二:采用四位七段数码显示管分别显示光照的有无、温度的百、十、个位。
数码管具有:低能耗、低损耗、低压、寿命长、耐老化,对外界环境要求较低。同时 数码管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程序编译容易,资源占用较少。

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方案一。
• 7)键盘模块

键盘采用4*4矩阵键盘,键值读取方法采用扫描法,端口使用P2口,其中P2.0~
P2.3做行线,P2.4~P2.7做列线,在对行、列扫描之前,先会扫描整个P2口,当读到
有键按下才,会去具体扫描行与列。
• 8)执行模块:

方案:当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主控器控制报警模块工作;当湿度和CO2浓度高
较大,而且不是线性变化,检测输出量为模拟量,须经AD转换之后才能由单片机处

方案二:HS1101是基于独特工艺设计的固态聚合物结构,在电路中等效于一
个电容器,其电容随所测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具有极好的线性输出,在相
对湿度为0~100%RH的范围内,电容的容量由163 pF变化到202 pF,其误差不大于
于设定值时,主控器自动启动风扇电机,打开通风口降低湿度和CO2浓度高于设定湿度 和CO2浓度时,自动关闭通风口;当光照达不到设定值时,主控器启动光照模块
系统框图
• 系统框图如下图所示
电源模块 键盘模块
显示模块
主控模块
温度 检测 模块
湿度 检测 模块
亮度 检测 模块
CO2 检测 模块
执行模块
图1—1 系统框图
设计方案论证
• 设计方案论证
• 1)主控制器模块

方案一:采用英飞凌xc866单片机控制系统。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
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并且有
设计任务与要求
• 基本要求 • 该系统能够对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亮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进行检测
并显示当前的温度、湿度、亮度、及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在其超过所设定的 值时可以自动进行控制。 • 扩展部分 • 基于物联网技术,把节点数据自动上传,只要上网就可实现对监测节点的实 时监控。 • 设计分析 • 本系统是由主控模块、检测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及电源模块组成的 室内环境检测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以及CO2浓度, 在其超过设定值时,通过控制装置将其浓度降低。
功耗低、体积小、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能满足题目要求。

方案二:采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
由于FPGA具有强大的资源,使用方便灵活,易于进行功能扩展,并且可应
用EDA软件仿真、调试,易于进行功能扩展。但其成本偏高,引脚较多,硬
件电路布线复杂。

根据以上具体分析选择方案一。
• 当室内的某一项指标超过设定值时,该系统就会自动开窗或排气、开灯,从 而有效地控制室内的环境。
• 本系统分为室内环境数据采集系统、系统数据处理及控制部分、后级调控部 分(包括各种环境调节装置)和人机界面四部分。
• 同时方案具有一定可扩展性,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把节点数据自动上传, 只要上网就可实现对监测节点的实时监控。
• 2)电源模块
• 方案一:采用稳压管稳压,可以稳定5V电压,但是稳压效果不稳定。
• 方案二:采用变压器降压,7805作稳压管,稳压性能稳定。
• 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 3)温度检测模块:

方案一:采用热敏电阻,此元件虽然价格便宜,但是其非线性特性会影响系
统精度。

方案二:选用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的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
• 传统的家居环境在满足人们最基本的需要的同时,也逐渐凸显了局限性。比如:传统 的家居没有室内灯光的统一管理,进出房间开灯不方便,不能够方便的做到人走灯灭、 节约能源;传统家居环境的安全性能差,不能够做到对于各种危险情况如煤气泄露、 入室抢劫等的敏感反应;不能满足远程对家居的智能监控、实时监控、集中监控。
DS18B20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无需其他外加电路,直接输出数字量。可直接与单
片机通信,读取测温数据,电路简单。此器件具有体积小、抗干扰强、价格便宜、
性能稳定等优点其各方面特性都满足此系统的设计要求

根据以上分析选择方案二。
• 4)湿度检测:

方案一:采用HR202湿敏电阻作为湿度检测传感器,其电阻随着湿度变化范围
•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在国外常用Smart Home表示。它一般是以住宅为基础平台, 综合建筑装潢、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等技术,将系统、结构、服务、管 理集成为一体的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
课题简述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本课题结合居 室生活环境要求,一常用微处理器为核心,实现对室内的空气质量、温度、 湿度、光线强度的监控和智能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