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音调与响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课件
第三章 第二节第1课时 响度、音调、音色—2020年秋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业课件

学习进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千万人的失败,都有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 不要拿过去的记忆,来折磨现在的自己。 做事情尽量要主动,主动就是没人告诉你,而你在做着恰当的事情。 不要吃着碗里的惦记锅里的,直接抱着锅吃多省心。 美丽的心情永远比美丽的外表重要一千倍。 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出海航行而没有指南针。 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我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第2节《声音的特性》电子教案(课时1)音调和响度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课时1 音调和响度课题音调和响度授课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的特性,即音调、响度和音色.2.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做“音频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热爱生活.重难点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难点音调与响度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示波器或计算机、乐器(有条件的老师或学校).学生准备:钢尺、鼓、音叉(256 Hz和512 Hz)、小锤、系线的乒乓球、铁架台、手机.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我们也都听到过蚊子发出的“嗡嗡”声,可是,在生活中,你听到过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吗?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同学们一定对上面这些问题很感兴趣,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声音的音调和响度.从学生习以为常但又不能科学解释的生活现象入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点活动一:探究新知验过程进行指导,让学生代表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填写记录表格.图2-2.1-1【实验结论】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什么结论?生: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发声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3.频率与音调物理学中把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作频率,用频率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请同学们查阅课本,说说频率的单位是什么?生: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师:一个物体1 min内振动的次数是3 000次,它振动的频率是多少?生:1 min是60 s,1 min内振动了3 000次,则1 s振动50次,所以该物体的振动频率是50 Hz.师:学习了频率的概念,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生: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师:声音的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又与发声体的材料、长短、粗细和松紧程度等有关.吹笛子时,手指不断地改变按住笛孔的位这里没有让学生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而是老师直接给出实验方案,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经验,难以提出猜想,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而直接给出方案,就显得实验简明易操作,使学生很容易将音调的高低与振动的快慢联系在一起,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该实验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看钢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音调的高低.活动一:探究新知置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4.音调的波形图【演示实验】为了很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我们可以将声音的波形在示波器或计算机上展现出来.分别把两个不同的音叉(256Hz、512Hz)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请同学们仔细听两个声音在音调上的差别并观察声音在波形(图2-2.1-2)上的区别.图2-2.1-2师:通过演示,我们可以发现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和波形图的疏密有什么关系?生:频率低,音调低,波形图稀疏;频率高,音调高,波形图密集.学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3,倒数2、3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1.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答:20 Hz到20 000 Hz.2.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答:人们把高于20 000 Hz的声叫作超声波;把低于20 Hz的声叫作次声波.学点3:响度【教师演示】分别轻轻敲击鼓面和用力敲击鼓面.师:同学们发现两次敲击鼓面所发出的声音主要有什么不同?师生问答,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形象,直观,通过观察波形图,易于把频率与音调关系密切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利用的自学辅导的方法,一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通过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活动一:探究新知生:声音的大小不一样.师:对!声音的大小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大小常说成强弱,叫作响度.【探究实验】如图2-2.1-3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图2-2.1-3师: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实验中是如何比较音叉振幅的?生:通过比较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来比较音叉的振幅,乒乓球被弹开得越远,弹开的幅度越大,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师:通过实验观察,同学们可以发现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师:老师讲课的时候,如果声音小了,老师跟前的同学能听清,但是离老师远的同学可能听不清甚至听不见,这说明了什么?生:声音的响度还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大.师:不少老师上课都带有胸麦,这是为了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使每个同学都能清晰地听见老师的声音.师:听诊器大家熟悉不?它的作用是什么?生:增大声音的响度.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加强物理方法的运用与渗透.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中改变谁,控制谁不变.活学活用,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
音调与响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同步作业精品PPT19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5
5.【四川眉山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 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B )
A.敲打D瓶瓶身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仍都直接传入人耳
6.某种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1_0___Hz,产生的 声属于__次__声__波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9
7.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来势汹汹 的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安全防火 墙.医生通过听诊器(如图所示)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_的__分__散__(或__使__声__音__的__传__播__方__向__更__集__中__)_,__增__大__响__度______.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4
2.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 越小,响度越小. (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振幅 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理方法 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 振动幅度的大小不易观察,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 是转换法的思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3-2第1课时音调和响度(习题)—八年级教科版物理上册

3.2乐音的三个特征第1课时音调和响度01知识管理)1.音调定义:音调是指声音的__高低__.日常用语中有关声音的“尖”、“细”、“脆”是指音调高;“粗”、“低沉”是指音调低.决定因素:由发声体振动的__频率__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__高__;频率越__低__,音调越低.2.响度定义:响度指声音的__大小__或强弱,也叫__音量__.影响因素:(1)__振幅__的大小,__振幅__越大,响度越大;(2)人到声源的__距离__,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__小__.02基础题)知识点1音调1.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低B.音调指的是声音的大小C.音调越低,人听得越清楚D.超声波的音调比次声波高2.琴弦H比琴弦L每秒内振动次数多,推断此时H比L发出的声音(A)A.音调高B.音调低C.响度大D.响度小3.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所示,改变__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__,用同样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钢尺振动的快慢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知识点2响度4.(无锡中考)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A)A.响度大B.音调高C.频率高D.传播速度快5.如图,在探究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拴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D)A.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的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C.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的关系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6.如图是普通的医学听诊器,它能将声音集中在胶管中传播,这样做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声音的__响度__,这比直接听人的心跳声效果好.【易错点响度和音调的辨析】7.如图所示是蚊子和老牛的一段对话,下列对这段对话的描述正确的是(C)A.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小,牛的叫声音调高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低,牛的叫声响度小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牛的叫声响度大D.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响度大,牛的叫声音调低03中档题)8.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小红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这句时,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声带的振幅逐渐变大B.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C.声音的音量逐渐变大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逐渐变大9.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B)A.甲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B.乙图中声音尖利,音调高C.甲图中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D.乙图中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10.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和欧阳锋听到人的长啸声越来越近,从而猜想发声人距他们越来越近,这是因为(A)A.距发声体越近,人耳听到的声音越响亮B.距发声体越近,音调越高C.距发声体越近,发声体振幅越大D.距发声体越近,发声体频率越高11.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C)A.振幅B.响度C.音调D.以上都有12.(武汉中考)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13.(广州中考)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A)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14.下面四例是形容声音的“高”:①这首歌音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女高音歌唱家;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指音调的有__①③__,指响度的有__②④__.15.悦耳动听的钢琴声在空气中以__疏密__相间的__波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形成声波,距离越远,听到声音的__响度__(填写声音的特征)越小.钢琴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赫兹,D 调“1(do)”的频率是294赫兹,由此可知C调“1”比D调“1”的音调__低__.当声音的频率大于__20_000__赫兹称为超声波,此时人耳就听不到了.16.(青岛中考)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图,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①轻敲256 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振动__产生的.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振幅__有关.③换用512 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频率__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音调》课件

1.(4分)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 它振动,发现伸出越长,刻度尺振动越慢,口琴正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一种乐器,它是靠金属片振动发声的,在演奏“12 34 56”乐曲片段的 过程中( A ) A.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高 B.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长,音调越来越高 C.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低 D.吹奏到的金属片越来越短,音调越来越低 2.(4分)医疗器械“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 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D ) A.超声波无法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声音太弱,人耳感觉不到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5)该实验中用到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2)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
(3)若有同学选择c和d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 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a、c 选填“a”“b”“c ”或“d”),研究“琴弦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 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
3.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 20Hz到20000Hz .高于 声叫做超声波;低于____Hz 的声叫做次声波. 20
20000
Hz的
1.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 均每秒振动440次,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他 能正确辨别的依据是( A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飞行的远近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的高低不同 2.(多选)(2014,青岛)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 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2、2 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音调响度 同步课件 21---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7.上物理课时,老师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 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 声音;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使钢尺 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再次听它振动发出的声 音,这是为了探究__音__调__与__频__率__的__关__系__.两次实验中, 使钢尺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的目的是_控__制__响__度__相__同_;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短,目的是改变发声体振动 的____快__慢_______.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1课时 音调 响度
1.课程标准∶了解乐音的特性—-音调和响度. 2.核心考点︰音调和响度,音调与声源振动频率的联系.
课前预习
1.音调:声音的_______高__低_______叫做音调. 2 . 频 率 : 物 体 __每__秒__振__动__的__次__数__ 叫 做 频 率 , 单 位 是
2.蜜蜂采蜜归来,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原因是负重 增加的情况下,蜜蜂翅膀扇动的频率( B ) A.变高 B.变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3.如图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 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 ) 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 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响度 (1)声音的______强__弱________叫做响度. (2)物理学中用_______振__幅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
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响度 还 跟 距 离 __发__声__体__的__远__近____ 有 关 , 距 发 声 体 _____越__近______,响度___越__大_______.
1 Hz~20 000 Hz
C.猫
D.大象
5.如图所示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 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音量比乙的音量大
初二物理上学期《音调、响度、音色》说课课件-旧人教版

八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第1课时音调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要点导航 ◆范例剖析 ( ◎基础过关 ◎综合应用 ◎能力拓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2.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 m/s的声音 B.超声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 C.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 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2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银 色 修 饰 了 同一 个对象 ,同时 五句话 也表达 了一个 共同的 主题,肯 定了生 命的价 值,春 天必然 会来临 ,谁也 无法阻 挡生命 的冲动 ,显示 了生命 本生的 一种张 力。在 西方社 会中, 银色有 其代表 的含义 ,即银 色是纯 洁、博 爱、美 德和富 裕的象 征。 2.生 命 和 死 亡 全不 相容, 我们是 为着生 的,或 者是为 着死的 ,非此 即彼, 在本质 上不可 兼得; 同时, 他也肯 定了生 命的价 值,春 天必然 会来临 ,谁也 无法阻 挡生命 的冲动 ,无法 阻挡我 们对于 新生命 、新世 界的渴 望与追 求 3.散 文 阅 读 中 ,重 点要注 意引导 学生树 立几种 意识: 首先是 整体意 识,要 尽可能 地细读 全文, 充分感 知全文 ,了解 文本的 内容和 情感基 调,把 握文章 主旨; 其次是 题干意 识,要 明确题 目问的 是什么 ,是怎 么问的 ,也即 命题指 向哪里 4.有 人 把 散 文 阅读 的基本 步骤归 纳为八 句话: 先读原 文晓大 意,再 审题目 作标记 ,文题 对照定 范围, 抓住关 键再提 取,提 取之后 需整合 ,经过 验证再 确立, 语言转 换不可 少,答 案简洁 又明晰 。 5.每 个 人 都 有 理想 和追求 ,不断 地追求 却始终 实现不 了,所 以只能 不断地 往前走 ,永远 在路上 流浪, 永远处 于一种 寻觅的 过程之 中。所 以,从 这个角 度来讲 人始终 都是在 路上 6.作 者 将 此 处 坐车 的困难 抽象为 人生旅 途的苦 难,但 从本质 上讲他 们同样 是想达 到目的 地而不 能达到 ,想实 现理想 而不能 实现自 己所有 的理想 ,实质 上还是 一场苦 旅。所 以“实 质上” 不能去 掉。 7.课 堂 活 动 是 为了 课堂教 学目标 而开展 的,如果 课堂活 动与学 生动脑 脱节,活 动与学 生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培 养脱节 ,没有学 生真实 的体验 与反思 ,那么 这种课 堂活动 只能说 是一种 教学资 源的浪 费. 8.边 塞 诗 是 以 边疆 地区汉 族军民 生活和 自然风 光为题 材的诗 ,是唐 代汉族 诗歌的 主要题 材之一 ,是唐 诗当中 思想性 最深刻 ,想象 力最丰 富,艺 术性最 强的一 部分。
6.某种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1_0___Hz,产生的 声属于__次__声__波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可听声”).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9
7.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面对来势汹汹 的疫情,一线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起安全防火 墙.医生通过听诊器(如图所示)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 理是___减__少__声__音__的__分__散__(或__使__声__音__的__传__播__方__向__更__集__中__)_,__增__大__响__度______.
B.发声体的音调越来越高
C.汽车加大了油门
D.距离发声体越来越近,响度越来越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6
3.【江苏常州中考】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 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B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一课时 音调与响度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2
夯实基础 及时巩固 名师点睛
1.音调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2)频率: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其单位是赫兹, 简称赫,符号为Hz. (3)音调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3
(4)超声波和次声波 ①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范围,在20 Hz~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声 叫做超声波,低于20 Hz的声叫做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②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一样. 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伴随有次声波产生.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 等.通常次声波对人体有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5
基础训练
1.某市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出声音的高
低辨别方向,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B )
A.速度
B.音调
C.振幅
D.响度
2.汽车从远处开来,声音越来越大,是因为( D )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大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8
5. 【 安 徽 中 考 改 编 】 在 音 乐 中 , 中 音 C 调 “ 1(do)” 的 频 率 是 262 Hz , D 调 “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___音__调___(选填“音调” 或“响度”)高.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0
8.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 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 力再拨动钢尺,并观察__钢__尺__振__动__的__快__慢____,耳朵听到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 逐渐变___高___,这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频__率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有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9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③___、___⑤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④____、__⑤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 据应为___2_0__.
4.【山东聊城中考】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如图甲).该实验说明发声的 物体在振动 B.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如图乙).该实验 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如图丙).该 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如图丁).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 要介质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6
6.如图所示是用一个纸盒、两支笔和四根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作的“橡皮筋 吉他”.拨动四根橡皮筋,___a__的音调最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 筋,橡皮筋发声的___响__度___不同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1
一课一练 综合提升
能力提升
1.【广西桂林中考改编】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 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D.声源振动的振幅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5
5.【四川眉山中考改编】如图所示,在A、B、C、D 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 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B )
A.敲打D瓶瓶身发出的声音传播得最快 B.用嘴依次吹瓶口,A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B的音调最高 D.瓶周围有没有空气,瓶发出的声音仍都直接传入人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4
2.响度 (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 越小,响度越小. (3)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和声音的传播方向.振幅 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传播方向越集中,则声音的响度越大. 物理方法 转换法: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易观察的现象体现出来.发声的音叉 振动幅度的大小不易观察,可以通过细线悬挂的泡沫小球被弹开的幅度来体现,这 是转换法的思想.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8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所示: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琴弦的材料 钢 钢 钢
尼龙丝 尼龙丝
琴弦的长度/cm 20
40 30 40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0.3 0.5 0.5 0.5 0.5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7
易错点 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4.在音乐会上,男低音放声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种声音的 描述正确的是( C )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物理·八年级(上)·配人教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