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4月)AC-20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表一6、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二、沥青拌和楼热料仓试验1、5#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804表观相对密度:2.8362、4#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96表观相对密度:2.8353、3#热料仓4、2#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72表观相对密度:2.8204、1#热料仓②表观相对密度:2.768毛体积相对密度:2.6785、矿粉自产。

矿粉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其技术指标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如下表:6、沥青中面层AC-20采用90#A级沥青,其技术指标经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如下:90#A级沥青技术指标7.高模量剂参量为混合料的0.6%三、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合成:沥青拌和楼根据选定的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进行流量测试,待各种集料供求达到平衡后,试验室分别取沥青拌和楼二次筛分后各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根据各热料仓筛分结果,依据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经设计调整后,确定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中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为:5#热料仓:4#热料仓:3#热料仓:2#热料仓:1#热料仓:矿粉:=15::29:19:5:28:4,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计算表如图1:四、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同时,根据最佳油石比4.5%以及生产配合比选定的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分别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案例【题目】试设计某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用沥青混合料。

【原始资料】1.道路等级:高速公路。

2.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3.结构层位: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的上面层.4.气候条件:最低月平均气温为-8˚C。

5.沥青材料:可供应重交通AH-50、AH-70和AH-90,经检测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

6.碎石:石灰石轧制碎石,洛杉矶磨耗率12%,粘附性(水煮法)5级,表现密度2700kg/m3。

7.石屑:洁净,表观密度2650 kg/m3。

8.矿粉:石灰石磨细石粉,粒度范围符合技术要求,无团粒结块,表观密度2580 kg/m3。

【步骤】1.矿料配合比设计(1)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因为道路等级为高速公路、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使上面层具有较好的抗滑性.按表选用细粒式I型(AC-13I)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确定矿料级配范围按表6-3(3)矿料配合比计算①将规定的矿质混合料级配范围中值换算成分计筛余中值计算结果列于上表第6~8栏②计算碎石在矿质混合料中用量X = aM(4.75)/ aA(4.75)×100%= 21.0 / 49.9 ×100%=42.1%③计算矿粉在矿质混合料中用量Z = aM(<0.075)/ aC(<0.075)×100%= 6.0 /85.3 ×100%=7.0%④计算石屑在混合料中用量Y=100-(X+Z )=100-(42.1+7.0)=50.9% ⑤校核:结果列入下表,该合成配合比符合要求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初步确定沥青最佳用量;然后进行水稳性和动稳定度试验校核调整 ①制备试样:当地气候条件最低月平均温度为-8˚C ,属于温区,采用AH-70沥青。

根据表6-3所列的沥青用量范围,AC-13Ⅰ的沥青用量为4.5%~6.5%。

按实践经验,选取沥青用量5.0%~7.0%、0.5%间隔变化,制备5组试件②测定物理指标⏹ 表观密度ρs ⏹ 理论密度ρt⏹ 空隙率VV=(1-ρs/ρt )×100% ⏹ 沥青体积百分率 V A⏹ 矿料间隙率VMA=VV+V A⏹ 沥青饱和度VFA= V A /VMA ×100%③测定力学指标马歇尔试验测定结果汇总如表并在表中列出现行规范要求的高速公路AC-13Ⅰ型沥青④马歇尔试验结果分析—OAC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表观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 根据密度、稳定度和空隙率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1由图可见:表观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1=6.20%;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a 2=6.20%;空隙率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a 3=5.60%,计算 OAC1=(a1+a2+a3)/3=6.0%⏹ 根据符合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2各项指标都符合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 ~OACmax=5.30%~6.45%OAC2=(OACmin+OACmax )/2=5.9%⏹ 根据OAC1和OAC2综合确定沥青最佳用量OAC 检查按OAC1求取的各项指标值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同时检验VMA 是否符合要求,如能符合时⏹ OAC= (OAC1+OAC2)/2=6.0%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特性调整最佳沥青用量 i. 对热区道路以及车辆渠化交通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OAC2~OACmin 范围内决定,但不宜小于OAC2的0.5% ii. 对寒区道路以及一般道路OAC2~OACmax 范围内决定,但不宜大于OAC2的0.3%由于当地属于温区,并考虑高速公路为渠化交通,要防止出现车辙,选择在中限值OAC2与下限值OACmin 之间选取一个最佳用量OAC’=5.6%⑤水稳定性检验 采用沥青用量为6.0%和5.6%制备马歇尔试件,测定标准马歇尔稳定度及浸水48h 后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结果列于表,浸水残留稳定度均大于75%,符合标准要求。

AC-13沥青配合比设计(完整版)

AC-13沥青配合比设计(完整版)

检测报告工程名称: /检测项目: AC-13C目标配合比设计委托单位: /发送日期: /检测报告项目负责:报告审批:批准:检测报告附:配合比设计及检测1.送样集料筛分和密度试验结果2.AC-13C沥青混和料目标配合比设计2.1 AC-13C沥青混合料初试级配设计设计成C、M和F三种不同粗细程度的级配结构,具体见附表2,示意图见附图1。

附表2 AC-13C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设计料堆比例,% 通过下列筛孔尺寸(mm)的百分通过率(%)料仓C级配M级配F级配筛孔C级配M级配F级配4#(10~15)30 22 330. 7.3 7.7 6.6 0.15 8.3 8.8 7.43#(5~10)25 28 25 0.3 10.0 10.8 8.9 0.6 13.5 14.9 11.92#(3~5)8 7.5 10 1.18 18.6 20.9 16.32.36 30.5 34.8 26.51#(0~3)35 41 30 4.75 45.3 50.3 42.3 9.5 71.2 78.8 68.4矿粉 2 1.5 2 13.2 97.9 98.5 97.7 合成毛体积γsb2.690 2.668 2.697 16 100 100 100 合成表观γsa2.705 2.702 2.707 19 100 100 100附图1 AC-13C沥青混合料级配结构示意图2.2 矿料级配的确定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确定本配比设计中的初始沥青用量采用4.6(%)(油石比)。

用油量为4.6%时C、M、F三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结果见附表3。

附表3中,三个级配的体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13C,因此,选C级配作为目标级配。

2.3 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附表5 马歇尔混合料设计试验结果与混合料特性试验项目油石比(%)要求/ 4.0 4.3 4.6 4.9 5.2 / 毛体积相对密度 2.344 2.351 2.360 2.368 2.381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2.477 2.474 2.471 2.467 2.461 / 空隙率(%) 5.4 5.0 4.5 4.0 3.2 4~6 矿料间隙率 (%) 16.2 16.2 16.1 16.1 15.8 / 饱和度 (%) 66.7 69.2 72.1 74.9 79.6 65~75 稳定度( kN) 11.01 11.10 11.81 10.66 10.96 ≥8.0流值(mm) 1.5 2.3 3.0 2.8 1.9 1.5~4根据马歇尔的试验结果,所选的沥青用量围,密度没有出现最大值,取目标空隙率4.0%对应的油石比4.88%为OAC1,即OAC1=4.88%,再从图上查得计算得之,即OACmin=4.02%,OACmax=4.88%,即OAC2=(OACmin+OACmax)/2=(4.02+4.88)/2=4.45%。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编号: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SMA-13沥青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检查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同意日期: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旳级配采用SMA-13型级配。

根据委托规定,工程级配范围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旳SMA-13级配范围。

2.SMA-13沥青混合料旳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构成为:(1)粗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玄武岩碎石。

(2)细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石灰石机制砂。

(3)沥青:厦门华特生产旳SBS改性沥青。

(4)矿粉:茫顶石场生产旳石灰石矿粉。

(5)水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

(6)纤维:武汉优尼克工程纤维有限企业生产旳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旳3‰。

3.按规范规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理论计算法。

4.混合料拌和时沥青旳加热温度为180℃,集料旳加热温度为190℃,试件旳击实成型温度为170℃。

5.原材料和混合料旳技术规定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之规定。

6.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措施”中旳程序及公式计算。

7.试验成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有关验证,确定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旳最佳油石比为6.0%,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量与目旳配合比级配曲线靠近。

目旳配合比旳各级集料比例见有关设计图表。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7月15日一.原材料试验1、SBS改性沥青试验成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成果矿料筛分曲线图如下:(2) 粗集料材质试验成果(3) 各级粒径集料旳相对密度试验成果(4)矿粉质量试验成果(5)细集料旳砂当量成果(6)木质素纤维试验成果二. 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SMA-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规定2.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规定三.SMA-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设计矿料级配确实定(1)根据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多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一样粗细旳初试级配,3组级配旳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旳通过率处在级配范围旳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h).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h).

沥青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SMA-16)一、基本情况该高速公路工程地处华北地区交通干线,拟采用改性沥青SMA作为抗滑表层,按规范规定,首先铺筑长500m的SMA路面试验段,由于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努力,试验路铺筑非常成功,为高速公路正式铺筑SMA路面创造了条件。

试验路铺筑在邻近的二级公路上,路面宽14m,在旧路面上先铺筑了AC-25(F)型沥青混凝土整平层,然后铺筑SMA-16抗滑表层,设计厚度4cm。

二、材料参数与试验1.沥青结合料考虑到高速公路所在地夏天炎热,基质沥青的标号采用与沥青面层原设计相同的进口壳牌沥青AH-70,沥青质量符合“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中的A级标准。

改性剂采用性能较好的SBS,SBS 为北京燕化公司国创一号,星型,经过不同剂量改性效果的比较,选择剂量5%,由北京市国创改性沥青有限公司的LG-8型炼磨式改性沥青制作设备在拌和厂现场加工制作,改性沥青经显微镜观察分散非常均匀,一般小于5μm,试验结果如表1。

2.矿料试验路全部采用高速公路表面层实际使用的材料铺筑。

粗集料采用玄武岩,质地坚硬,表面粗糙,质量指标如表2。

细集料采用人工砂及天然砂,人工砂是玄武岩碎石厂加工的,规格3-5mm,3mn以下的粉尘已经被抽风机吸走,很干净。

由于加工困难,成品率低,所以价格较贵,为碎石价格的两倍,所以使用量不宜太多。

天然砂为河砂,含泥量几乎为零。

矿粉为磨细石灰石粉,细度见配合比设计表,不过由于时处雨季,矿粉不够干燥,使矿粉添加有些困难,需经常由人工帮助敲打。

各种材料的筛分结果见表3,从表中筛分结果可见,材料比较规格,规格筛孔以外的比例极小。

改性沥青材料主要指标表13.纤维使用从美国进口的松散木质素纤维,质量符合有关规定基本要求。

为了提高纤维投放效率及分散效果,纤维由专用的纤维投放设备直接投入拌和机。

掺量比例为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0.3%,密度为0.6g/cm3。

粗集料的主要指标表2矿料密度及筛分结果表35~l0m 3.019 2.959 100 100 100 100 11.6 0.4 0.3 0.3 0.2 0 0 3~5mm人工砂 3.062 3.002 100 100 100 100 98.2 5.0 0.2 0.1 0.1 0 0 天然砂 2.659 2.612 100 100 100 99 95.5 83.7 56.6 42.6 8.8 3.2 1.9 矿粉― 2.676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8 99.6 75.2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确定矿料级配按照SMA-16的标准级配建议,经过配合比设计计算确定3组冷料仓投料比例,使4.75mm的通过率大体上为22%、25%、28%,0.075mm的通过率为10%左右(相当于固定矿粉用量的13%),3组配合比的合成级配曲线如图1,级配计算如表4,材料的配比如下:甲: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52∶28∶4∶3∶13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9∶29∶5∶4∶13丙:10~20:5~10:人工砂:天然砂:矿粉=45∶3l∶6∶5分别按这3组级配测定4.75mm以上粗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及全部矿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如表4所列。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doc10)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doc10)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分项工程:SBS改性沥青下面层级配类型:AC-25I改进型试验日期:二C)C)四年十二月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盐通高速公路YT-YC21标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一、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依据1、盐通YT-YC21标AC-25I改进型SBS改性沥青下面层目标配合比。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o32—94)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o36—98)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O52—20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o58—2000)6、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汇编二、原材料检测与确定1、沥青:采用江阴宝利AH-90*SBS改性沥青,针入度为74(0.Imnl),延度为41cm,软化点为75℃。

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2、集料:采用镇江茅迪公司生产的石灰岩碎石,经过二次筛分,1仓(0-3mm)2仓(3-6mm)3仓(6-1Imm)4仓(ll-24mm)5仓(24-34mm)共计5仓。

5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87,表观相对密度为2.721。

4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90,表观相对密度为2.722。

3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91,表观相对密度为2.727。

2仓表观相对密度为2.714。

1仓表观相对密度为2.718。

3、填料:采用大丰市腾龙建材厂生产的石灰岩矿粉,矿粉表观相对密度为2.711,含水量为0.39%,亲水系数为0.74。

三、沥青混合料试验1、混合料级配试验:5仓:4仓:3仓:2仓:1仓:矿粉二8:28:22:16:22.5:3.5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在确定目标配合比为4.2%基础上分别配制了3.6%,3.9%,4.2%,4.5%,4.8%五组油石比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

3、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选定:分别测定了五组试件的密度,稳定度,流值。

并计算空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粒料间隙率,饱和度。

试验结果整理如下:a1=4.4%2=4.4%aa3=3.8%OACl=(al+a2+a3)∕3=4.2%OACmaX=4.6%OAC=4.0%minOAC2=(0ACmaX+OACmin)/2=4.3%且OACminVOACI<OACmaXOAC=(OAC1+OAC)∕2=4.2%2因为本标段地处热区,多雨潮湿,同时考虑到高速公路渠化交通,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AC-25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沥青砼面层AC-25C型目标配合比设计一、前言由我项目部承担的市天目湖宾馆道路广场工程沥青砼下面层AC-25C型(粗粒式)最大公称粒径26.5mm,矿料级配如下:AC-25C型沥青砼矿料级配围表一试验室根据有关的技术规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现将各项试验及目标配合比情况汇报如下:二、原材料1、沥青:采用了国70#沥青。

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及其他各项物理指标达到施工规的要求,现将沥青的试验结果列表如下: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试验结果2、矿料施工中采取的1#料(碎石)、2#料(瓜子片)是石灰岩,3#料(米砂)、4#料(石屑)是玄武岩,填料(石灰岩矿粉)均产自。

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施工规的要求,试验结果表三、表四、表五。

AC-25C型沥青砼面层粗集料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石屑试验结果AC-25C型沥青砼面层矿粉试验结果三、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配合比计算根据各种矿料筛分结果,经反复计算,得出各种矿料用量为1#料:2#料:3#料:4#料:填料=35:27:8:28:2,混合料筛分计算结果均在级配围,计算见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

AC-25C型矿料混合料级配计算表2、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成型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的要求,参照以往施工经验初定最佳油石比4.0%,并按照0.5%的间隔变化,分别取3.0%、3.5%、4.0%、4.5%、5.0%五个不同的油石比,按照JTJ052-2000《沥青混合料试验规》严格控制好拌和温度及时间,并按《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因AC-25C型是密级配,试件吸水率很小,故采用《规》中规定的表干法测定试件的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3、马歇尔试验测定马歇尔稳定度及流值等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汇总如表六:马歇尔击实试验汇总表4、绘图法确定油石比以沥青油石比为横坐标,各项技术指标为纵坐标,分别将试验结果点入图中(见附图)由图可得相应于密度最大值油石比a1=4.4%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油石比a2=3.6%相应于空隙率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3=3.91%,相应于饱和度围中值最大值油石比为a4=4.26%对应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的共同油石比围为:OAC min=3.95%,OAC max=4.66%所以OAC1=(a1+a2+a3+a4)/4=4.04%OAC2=(OAC min+OAC max)/2=4.30%OAC=( OAC1+ OAC2)/2=4.17%鉴于本地区气候分区处于热区,根据沥青路面施工规及参照以往经验确定最佳油石比:4.2%综上所述:AC-25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1#料:2#料:3#料:4#料:矿粉=35:27:8:28:2油石比:4.2%四、水稳定性检验按最佳油石比4.2%制作马歇尔试件,进行浸水半小时及48小时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列表如下:从上表可以明显的看出,水稳定性指标(残留稳定度≥80%)满足规要求,其它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要求,所以通过验证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共63页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共63页

sup25 Limits
- 100 90 - 100
19 - 45 1-7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设计步骤
1、材料选择 2、设计集料结构选择 3、设计沥青胶结料含量选择 4、设计混合料水敏感性评估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设计集料结构选择
2.1选择粗中细三种级配,以级配关键筛孔为 基准,三种级配应至少有3%通过率的差距。 2.2三种级配并不一定是基本平行的级配。 2.3除了控制4.75mm、2.36mm、0.075mm 关键筛孔通过率外,20和25型级配还需在 4.75或2.36与最大粒径之间增加控制筛孔。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二0一一年七月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案例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二、Superpave与AC配合比设计介 绍、比较与设计要点分析
➢Sup设计主要特点
1、采用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直径150mm
2、空隙率采用4%控制
3、没有固定级配范围,更注重级配优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模板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
分项工程: SBS改性沥青下面层级配类型: AC—25Ⅰ改进型
试验日期: 二〇〇四年十二月
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
盐通高速公路YT—YC21标
生产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依据
1、盐通YT-YC21标AC-25I改进型SBS改性沥青下面层目标配合比。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2—94)
3、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036—98)
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052— )
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J058— )
6、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导意见汇编
二、原材料检测与确定
1、沥青: 采用江阴宝利AH-90#SBS改性沥青, 针入度为74( 0.1mm) , 延
度为41cm, 软化点为75℃。

检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2、集料: 采用镇江茅迪公司生产的石灰岩碎石, 经过二次筛分, 1仓( 0-
3mm) 2仓( 3-6mm) 3仓( 6-11mm) 4仓( 11-24mm) 5仓( 24-34mm) 共计5仓。

5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2.687, 表观相对密度为2.721。

4仓毛体
积相对密度为2.690, 表观相对密度为2.722。

3仓毛体积相对密度为
2.691, 表观相对密度为2.727。

2仓表观相对密度为2.714。

1仓表观
相对密度为2.718。

3、填料: 采用大丰市腾龙建材厂生产的石灰岩矿粉, 矿粉表观相对密度为
2.711, 含水量为0.39%, 亲水系数为0.74。

三、沥青混合料试验
1、混合料级配试验: 5仓: 4仓: 3仓: 2仓: 1仓: 矿粉=8: 28: 22: 16: 22.5: 3.5
2、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在确定目标配合比为4.2%基础上分别配制了
3.6%, 3.9%,
4.2%, 4.5%, 4.8%五组油石比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

3、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选定: 分别测定了五组试件的密度, 稳定度, 流
值。

并计算空隙率, 沥青体积百分率, 粒料间隙率, 饱和度。

试验结
果整理如下:
a1=4.4%
a2=4.4%
a3=3.8%
OAC1=(a1+a2+a3)/3=4.2%
OAC max=4.6%
OAC min=4.0%
OAC2=(OAC max+OAC min)/2=4.3%
且OAC min<OAC1<OAC max
OAC=(OAC1+OAC2)/2=4.2%
因为本标段地处热区, 多雨潮湿, 同时考虑到高速公路渠化交通, 最终确定最佳油石比为4.2%。

4、由最佳油石比配制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 同时做48h残留稳定
度试验, 残留稳定度92.8%。

四、本次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的马歇尔试验中, 沥青加热温度为165℃, 矿
料( 包括矿粉) 加热温度为178℃, 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165℃, 试模预热温度165℃, 开始击实温度158℃, 试件成型终了温度不低于145℃。

五、本次目标配合比组成设计采用油石比表示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试验数据汇总表
工程名称: 盐通高速公路盐城段合同号: YT-YC21 编号:
沥青混凝土理论密度计算表
工程名称: 盐通高速公路盐城段合同号: YT-YC21 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