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

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评估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肉质特性,制定了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肉牛的生产管理提供依据,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测定目标。
肉牛性能测定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肉牛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肉质特性,为肉牛的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测定肉牛的日均增重、饲料转化率、肌肉率、脂肪率、肉质评分等指标。
二、测定内容。
1.生长性能测定。
通过对肉牛进行定期称重,记录体重变化情况,计算日均增重和生长曲线,评估肉牛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
2.饲料利用率测定。
记录肉牛的饲料消耗量和生长情况,计算饲料转化率,评估肉牛的饲料利用效率。
3.肉质特性测定。
采集肉牛肌肉组织样品,进行肌肉率、脂肪率和肉质评分的测定,评估肉牛的肉质特性和适宜加工程度。
三、测定方法。
1.生长性能测定方法。
每月对肉牛进行一次体重测定,记录体重和日期,计算月均增重和生长曲线,以了解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
2.饲料利用率测定方法。
记录肉牛每日饲料消耗量和体重变化情况,计算饲料转化率,评估饲料利用效率。
3.肉质特性测定方法。
定期采集肉牛的肌肉组织样品,进行肌肉率、脂肪率和肉质评分的测定,以评估肉牛的肉质特性和适宜加工程度。
四、测定时间和频率。
生长性能测定和饲料利用率测定每月进行一次,持续12个月;肉质特性测定每季度进行一次,共4次。
五、测定数据处理和分析。
测定数据需进行统计分析和趋势分析,综合评估肉牛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和肉质特性,为肉牛的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
六、测定结果应用。
根据测定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肉牛选育、饲养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七、测定质量控制。
在测定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测定方法和测定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对测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定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
总之,肉牛性能测定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奶牛生长发育测定操作规范性考核

奶牛生长发育测定操作规范性考核
一、考核内容:
1、考核牛的体重、肤色和体况;
2、考核牛蹄弯曲程度,并记录每侧牛蹄的角度;
3、检查牛的消化系统,特别是胃和十二指肠;
4、检查牛头颈部涎腺和鞍的温湿度,以及牛鞍的程度;
5、考核牛的身体状况,检查背部线和臀部线的状况;
6、考核牛的乳房开口和乳头,以确保乳头状况良好;
7、检查牛的皮毛状况,以及脚爪的状况;
8、如有滋养不良的肉,检查牛的肉质状况;
9、检查牛腿的粗糙度,及牛腿部分的骨骼发育状况;
10、检查牛下颌状况,以及胸部及步态的变化;
11、检查牛的呼吸比率,以及行为反应的变化;
12、检查牛的饲料摄入情况,是否伴有症状,如腹泻、口腔部发炎、瘙痒等;
13、记录牛的健康数据,以及每个月的体重变化。
二、操作规范:
1、在测定之前,要先将牛头部,颈部,背部,前肢,后肢,腹部,尾部和四肢上的毛发梳理整齐,以探查牛身体条件和潜在症状;
2、对体重及尺寸的测定,要正确使用仪器,防止偏差;
3、当测定牛蹄弯曲程度时,要确保牛蹄站立时安全,防止牛蹄受伤;
4、在检查牛胃和十二指肠时,要使用温柔的动作。
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发育性能测定

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发育性能测定祝勤英;杨勇;杨国荣;姚新荣;朱胜全【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2(038)002【摘要】[目的]为了确保美系短角牛选育及推广利用工作顺利进行。
[方法]对云南省种羊场扩繁选育的全日制放牧条件下短角牛进行体重、体尺测定。
采用牛体重、体尺测定的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和成年等不同发育阶段公母牛的体重和体尺。
[结果]短角牛种公牛有两个增重高峰,分别是从初生到6月龄和从36月龄到成年;而短角牛母牛的增重从初生到12月龄增重为最快,以后的增重速度变慢。
成年公牛体重821.56±62.67kg,体高143.44±5.00cm,体斜长172.89±7.85cm,胸围207.50±7.98cm;母牛分别为543.14±45.20kg,135.34±4.56cm,160.59±7.90cm和187.96±7.20cm。
[结论]关系短角牛在云南省种羊场生长发育良好,具备了一定的供种能力。
%[Objective]To make sure Shorthorn breeding and promotion, we determined the body weight and body size of Shorthorn grazing condition for reproducing and breeding were measured in Yunnan Sheep Goat Breeding Farm. [Method]Body weight and size of bull and cows were measured by regulation method on new born, 6 months, 12 months, 18 months, 24 months, 36 months and adult, respectively. [Result]Two gain peaks were found for Shorthorn bull. These were from new born to 6 months and from 36 months to adult. While the cow had a fast weight gain from new born to 12 months, then slow downaf ter that. The body weight, body height, body slanting length and chest measurement of adult bull were 821.56±62.67 kg, 143. 44±5.00 cm, 172.89±7.85 cm and 207.50±7.98 cm respectively, and cow re cords were 543.14±45.20 kg, 135.34±4.56 cm,160. 59 ± 7. 90 cm and 187.96±7.20 cm. [Conclusion] The American Shorthorn beef had fin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Yunnan Sheep & Goat Breeding Farm. It had certain ability for breeding.【总页数】3页(P15-17)【作者】祝勤英;杨勇;杨国荣;姚新荣;朱胜全【作者单位】云南省种羊场,云南寻甸655204;云南省富源县畜牧局,云南富源655000;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院,云南昆明650212;云南省种羊场,云南寻甸655204;云南省种羊场,云南寻甸655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3.24【相关文献】1.美系短角肉种牛繁殖性能研究 [J], 杨国荣;王龙;陈松;黄必志;祝勤英;姚新荣;李乔仙;王世雄;杨勇;马家能;朱胜全;赵仕峰2.美系短角肉种牛的选育及生产性能初报 [J], 赵仕峰;陈平;陈松;王龙3.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性能测定 [J], 祝勤英;姚新荣;朱胜全;杨勇;赵仕峰;王龙;陈松;马佳能;杨国荣4.美系短角肉种牛的全日制放牧管理 [J], 赵仕峰;陈松;王龙5.兼用短角牛改良秦川牛及其杂种牛效果的研究——一、杂种一代母牛体型外貌和生长发育研究 [J], 毛玉胜;达珠海;王纪劳;韩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总结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总结
肉牛性能测定项目是对肉牛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进行评价的重要工作,通过对
肉牛的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可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管理肉牛,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肉牛性能测定项目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这项工作的成果和经验。
首先,我们对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测定和评估。
通过对肉牛的体重、体高、胸围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肉牛的生长发育情况,为养殖户提供科学的养殖建议。
在测定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肉牛生长缓慢的问题,并及时采取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对肉牛的肉质品质进行了详细的评价。
通过对肉牛肌肉组织的质地、脂肪含量、肌纤维直径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肉牛的肉质品质,为养殖户提供肉牛肉质改良的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肉质品质较差的肉牛,并通过饲料调整、运动锻炼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
最后,我们对肉牛的饲料消耗和生产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对肉牛的饲料
转化率、日增重、屠宰率等指标进行测定,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肉牛的生产性能,为养殖户提供经济效益的提升建议。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饲料消耗较高、生产性能较差的肉牛,并通过改良饲料配方、加强管理等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效果。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不仅为养殖户提供了科学的肉牛管理建议,也为肉牛的生
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同时,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肉牛性能测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努力,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肉牛性能测定

超声波活体测定
超声波活体测定
肌间脂肪含量扫描图
12-13肋间眼肌面积及背膘厚扫描图
臀部脂肪厚扫描图
体型外貌评分
体型外貌评分
评定时间:公牛10-24月龄间,母畜11月龄后到初 产期间进行第一次评分。 评分方法: 标准体型外貌评分法: 客观性差、数量化程度低 线性外貌评定法: 客观性强、数量化程度高,可用BLUP 特殊体型评分法:主要针对商品牛
母亲号
出生地
品种
性别
母牛 号
母牛品 毛色特 种 征
产犊 日期
第一次 配种时 间
胎 次 犊牛 编号
与配 公牛
犊牛 性别
第二次 配种时 间
犊牛 初生 重
与配公 牛
犊牛 毛色
第三次 与配公 配种时 牛 间
产犊难易度
与配 公牛 品种
预产 期
备注
母牛号
母牛品种
顺产 尺(厘米) 胸围
助产
引产
剖腹产
(是否双胎 等) 体尺测量日 期
Grade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特级
BCI+25
0.01 0.06 0.11 0.64 0.67 1.29 1.54 1.70 2.04
腹围:背腰垂直围绕通过腹部的围度,用软尺。
管围:左前肢管部上1/3处的最小围度,用软尺。
十字部高:十字部垂直到地面的高度。用直尺或杖尺。
生长发育性状的测定方法
初生重:犊牛生后吃初乳前的活重。 断奶重:犊牛断奶时的空腹活重。 断奶重=(实际称量重-初生重)/称重日龄 ×断奶日龄+初生重
肉牛性能测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牛研究中心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
美系短角肉种牛生长性能测定

* 通讯作者 祝勤英 , 1 7 年生 , 女, 9 6 本科 , 畜牧师。
养 殖 与饲 料 2 1 0 2年 第 1期
试 验 研 究 . 9. 1
1 7 年 曾多次引入, 93 在改 良蒙古牛的基础 上 , 对育
0 其 6 成中国草原红 牛起过重要 的作用;0年代 中期 , 边 7个州 引进 肉用无 角短 角 牛 18头 , 中公 牛 l 8 为 每头公 牛 1个家 系 )母 牛 9 。为 了做 好短 角 、 2头 提高秦川牛和草原红牛质量又曾引种 ; 但据了解, 头 ( 中
优 良品种是 畜 牧 产业 发 展 的 基础 , 能测 定 则 国一 直没 有 对 引 进 的 短 角 牛 种 群 开 展 持 续 的选 育 性 是提 高种 群选 育水 平 的先 决条 件 。体 重 、 尺 是 肉 工作 。 体 牛生 长性 能 的 重 要 性 状 , 年 来 , 过 对 短 角 牛 体 近 通 云南 地方牛 种体 型较小 、 长速度 慢 、 体产 肉 生 个
.
1 8.试 验 研 究
养 殖 与 饲料 2 1 第 1 0 2年 期
美 系 短 角 肉种 牛 生 长 性 能 测 定
祝 勤英 姚 新 荣 朱胜 全 杨 勇。 赵 仕 峰 王 龙 陈 松 马 佳 能 杨 国荣。
1 云 南省种 羊场 , 南寻 甸 6 5 0 ;2 云南省 富源县 畜牧局 , 南 富源 6 5 0 ; . 云 52 4 . 云 5 0 0 3 云 南省草 地动 物科 学研 究院 , . 昆明 6 0 1 52 2
不同肉牛品种生长发育及育肥效果试验

增长速度差异极显著
( p<00 ) 体 .1 。
重 : 试 验 1组 与 试 验 3 组 之 间 的 增 重
试 验 在 塔 城 地 区 种 牛 场 新 疆 褐 牛
差 异 不 显 著 ( > . ) 试 验 1 与 试 p O 5; 0 组
验 2组 和 试 验 3组 与 试 验 2组 的 增 重
牛 都 具 有 耐 粗 饲 、生 长 速 度 快 、 产 肉
性 能 较 好 的 特 点 问 但 在 牧 区 和 农 区 。
繁 育 中 心 进 行 。体 尺 测 量 从 初 生 开 始
至 21 0 0年 1 2月 1 日至 2 1 0 0 1年 8月
试验前对所 有试验犊牛统 一编号 。
统 一 配 料 ,统 一 驱 虫 ,每 个 月 用 烧 碱 消 毒 一 次 。试 验 日粮 为 混 合 精 料 和 粉
基 金 项 目:现 代 农 业 产 业 技 术 体 系建 设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yyx 3 ) 国 家成 果 转 化 资金 项 目 《 疆 绿 色牛 肉标 准 化 生 产 技 术 推 广 示 范》 ( 理 n ct- 8 ; 新 受
出生 头 3天 更 易 发 生 。 因 此 .饲 养 人
32 适 当通 风 .降低 湿度 .
母 猪 临 产 时 一 定 要 保 持 猪 舍 清 洁
卫 生 、干 燥 、通 风 和 适 宜 温 度 .粪 便
员 要 勤 管 理 ,必 要 时 给 予 帮 助 。 3 环 境 对 提 高仔 猪成 活率 的影 响 环 境 因 素 对 提 高 仔 猪 成 活 率 影 响 很 大 ,适 宜 的 环 境 条 件 ,猪 遗 传 和 营 养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美系短角牛品种鉴定标准

美系短角肉牛品种标准(试行)制定人: 尹忠民、赵仕峰、陈松、王龙、耿文成审核人:陈平、许尚云、文际坤、杨国荣制定单位: 云南省种羊场制定时间: 二00五年十一月执行时间:二00六年一月本标准适用于美系短角肉种牛的品种鉴定、等级评定和良种登记。
1品种形成本品种牛是由美国引入的短角肉牛经过驯化和选育而形成的肉用品种牛。
2体型外貌短角牛体躯宽大,肌肉丰满,皮下结缔组织发达,体躯呈长方形,具有典型的肉用体形。
分有角与无角两种。
头短,额宽,颜面窄,角细而短,淡黄色,向两侧向下呈半圆形弯曲。
颈短多肉,与胸部结合良好,胸深而宽。
鬐甲宽平,背腰和尻部宽而平直,尻部丰满。
四肢结实,蹄质坚实。
乳房大小适中。
毛色多为深红色,少数为沙毛。
3 生产性能3.1 体重犊牛在六月龄时,公犊达到240千克为特级,低于200千克为等外牛;母犊达到230千克为特级,低于200千克为等外牛。
各月龄公、母牛的体重等级标准,见表1。
3.2 体尺成年牛达到的以下体尺标准的为合格个体。
见表2。
3.3 产肉性能产肉性能作为种牛体重鉴定的辅助指标。
日增重:6-18月龄公牛1.0-1.1Kg,母牛0.7-0.8Kg。
经短期育肥后,18月龄公牛屠宰率达50-54%,净肉率达44-46%。
4 外貌评分等级短角肉牛外貌鉴定评分标准5 种公牛后裔测定5.1 公牛后裔测定方案,可按以下路线进行。
公牛的父亲 选最优者↑不良者× 犊公牛 青年公牛 待测定公牛 已证明为优秀的公牛母牛 种子母牛5.2 系谱:公牛必须具有三代及三代以上清楚的系谱,按系谱指数的大小,结合公牛本身条件,选择后裔测定公牛。
5.3 后备牛选择:种子母牛所产的公犊,分三个阶段选择,第一次在6月龄,第二次在12月龄,第三次在18月龄,最后选出1/3公牛,待后裔测定成绩出来后,再从中选出1/3,作为后备的良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6 了云南 生态 气候 环境 。
中国牛业 科学
第 3 8卷
及 时处 理 。牛群 每年 进行 集 中配 种 , 中产犊 , 次 集 一 性 断奶 , 以减少人力 物力浪费 , 同时降低 了饲养 成本 。
1 3 选 育 扩 繁 .
美 系短 角种 牛实行 全 日制放 牧 管理 , 自由采食 , 冬 春枯 草 季 节 每 日适 量 补 给 5 g青 贮 和 1 2 ~8 k ~
蜱、 蚊子等 吸血 生 物 叮 咬 后皮 肤 感 染 等 疾 病 发病 者 也极 少 , 蹄病 、 腐 角膜 炎 、 牛腹 泻 等 其 它 疾 病 发病 犊
也 极 少 , 系 短 角 牛 经 过 几 代 的 扩 繁 选 育 已 经 适 应 美
冻精 液 站用 于采 精 。
1 2 选 育 环 境 及 饲 养 管 理 .
生 长 阶段 的 空腹重 , 定 日连续 2天早 晨称 重 , 平 测 取
初 生 重 : 牛 出生 后 吃 初 乳 前 的 活 重 。 犊
2 5 1 g 其 次 为 3 0 . 6k , 6月 龄 到 成 年 增 重 为 2 1 5 0. 6
k ,4月 龄 到 3 g2 6月 龄 增 重 为 1 0k , 龄 到 1 4 g 6月 2月 龄 增 重 8 . 7k , 2到 1 1 4 g 1 8月 龄 增 重 8 . 5k , 8 6 7 g 1
月份 后才 开始 增重 。
体 高 : 甲中部沿 前股 后缘 垂直 到地 面 的高度 , 髫
表 2 短 角 牛 公 牛 生 长 性 能 测 定 结 果
第 2 期
祝 勤英 , : 系短角 肉种 牛生 长发 育性 能测定 等 美
4 结 论
美 系 肉用短 角牛 在云南 省 种羊 场 已经过 5个 世
代选 育 , 在选 育过 程 中为避 免近 交 , 云 南省 家畜 冷 从
头, 在我 省 的 肉牛 生产 中发挥 了重要 的作 用 , 值得 是
推广 的一 个优 良肉牛 品种 。
参 考文 献 :
[] 邱 1 怀 . 生 产 学 [ . 京 : 国农 业 出 版 社 ,9 9 牛 M] 北 中 19
冻精 液站 引进 2个 家 系冻精 进行 补充 。经过持 续选 育, 短角 牛 的遗传 稳 定 , 产 性 能稳 步 提 高 , 生 生长 发
育 良好 , 好 的保持 了短 角 牛的 特性 , 较 是一 个选 育成 功 的 引进 牛 品 种 。至 今 已 向社 会 提 供 种 牛 7 0多 0
收 稿 日期 :O 11 -4 修 回 日期 : o 2 O — O 2 l - 1o 2 1一ll 作 者 简 介 : 勤 英 (9 6) 女 , 南 昭通 绥 江人 , 牧 师 , 要 从 事 畜 牧 生 产 工 作 。 祝 1 7一 , 云 畜 主 *通 讯 作 者 : 勇 ( 98) 男 , 南 曲靖 富 源人 , 牧 师 , 要 从 事 畜 牧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杨 1 7一 , 云 畜 主
重 体尺 测定 , 够不 断完 善短 角 牛 的选 育标 准 , 快 能 加 短 角 牛扩 繁选 育 进 程 , 分 发 挥 其 种 用 价值 和 获 得 充 理 想 的社会 效益 和 最佳 的经 济效益 _ 。 】 ]
期 2 0d 土 壤 母 质 为 泥 盆 纪 的石 灰 岩 , 壤 类 型 砖 4 。 土 红 壤 , 层 值 p . ~ 6 02。总 面 积 16 0h , 表 H5 6 . l _ ] 0 m 其
工作 。云南 省“ 五 ” 间从 美 国引 入 肉用 短 角 牛 , 九 期 并进 行 了 5 世 代 的持续 扩繁 选育 。 个
1 引种 及 选 育 情 况
1 1 引 种 .
19 9 6年从 美 国明 尼 苏 达 州 为 中心 的周 边 7个
州 中 选 购 肉用 无 角 短 角 牛 公 牛 1 6头 ( 头 公 牛 一 个 每
摘 要 : 目的] 了确保 美 系短 角牛选 育及 推 广利 用工作 顺 利 进行 。[ 法] 云 南省 种 羊 [ 为 方 对
场 扩繁 选 育的全 日制 放牧 条件 下短 角牛进行 体 重 、 尺测 定 。采用 牛体 重 、 体 体尺 测定 的常规 方法 , 别 测定初 生 、 分 6月龄 、 2月龄 、8月龄 、4月龄 、 6月龄 和成 年 等 不 同发 育 阶段 公母 1 1 2 3
l 0k , 2 龄 到 1 l g 1 月 8月 龄 增 重 8 . 3k ,4到 3 1 3 g 2 6
月龄 体 重 增 重 8 . g 3 4 5 k , 6月 龄 到 成 年 体 重 增 重
7 . k ,8到 2 0 6g 1 4体 重减 少 1 . g 因母 牛 1 7 5k , 8月 龄
断奶 重 : 牛断奶 时 的空腹 重 。 犊
周 岁 重 :2月 龄 空 腹 重 。 1 1 8月 龄 重 :8月 龄 空 腹 重 。 1 2 4月 龄 重 :4月 龄 空 腹 重 。 2
到 2 4月龄 增 重 6 g 短 角 牛母 牛在 初 生 到 6月 龄 5k ; 增重 最快 , 1 6 4 为 7 . 2其 次为 6月龄 到 1 2月 龄 增 重
阶段 的体 尺 , 包括 体 高 、 字 部高 、 斜 长 、 围 、 十 体 胸 腹
围和管 围 。
3 结 果 与 分 析
公 牛 和 母 牛 体 重 及 体 尺 的 测 定 结 果 见 表 2 表 、
2 2 1 体 重的测 定 ..
均重。
体 重用 电子 地秤 称量 , 称得 各
3 。短 角 牛 种 公 牛 在 初 生 到 6月 龄 增 重 最 快 , 为
2 7 5 土 7 9 m; 牛 分 别 为 5 3 1 士 4 . 0k ,3 . 4 . 6c ,6 . 9 7 9 m 和 0 . 0 . 8c 母 4 . 4 5 2 g 1 5 3 ±4 5 m 1 0 5 ± . 0c
1 7 9 ±7 2 m。[ 8 . 6 . 0c 结论] 系短 角牛在 云 南省种 羊场 生 长发 育 良好 , 关 具备 了一 定的供 种 能
离 , 测杖 测量 。 用
测 定 牛 群 为 从 美 国 引 进 的 纯 种 短 角 牛 的 纯 繁 后
体斜 长 : 肩端前 沿 到坐骨 后缘 的直 线长 度 , 用测
杖 测定 。
代 ( 0 9 0 1年 ) 测 定 体 重 和 体 尺 , 得 不 同 年 2 0 ~2 1 , 获
龄 段 的短 角 牛 体 重 体 尺 数 据 资 料 。
发病 率极 高 的焦 虫 病 、 肤 感 染 、 蹄 病 、 膜 炎 等 皮 腐 角
疾病 得到很 好 控 制 , 牛 群 已获 得 焦 虫 病 带 虫 免疫 现 力, 近几 年 都 无 发 病 个 体 。随 着 适 应 性 的 增 强 , 牛
家 系) 母 牛 8 、 2头 , 中 8头 公 牛 、 2头 母 牛 到 云南 其 8 省种 羊场 饲养 驯 化 、 纯繁 ; 8头公 牛到 云 南省 家 畜 冷
力。
关 健 词 : 角 牛 ; 重 ; 尺 ; 定 短 体 体 测
中 图 分 类 号 :8 3 2 ¥ 1.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9 1 ( 0 2 0 — 0 50 1 0 — 1 1 2 1 ) 20 1 - 3
优 良 品 种 是 肉 牛 产 业 发 展 的 基 础 , 能 测 定 则 性 是 提 高 种 群 选 育 水 平 的 先 决 条 件 , 重 体 尺 是 肉 牛 体 生 长 发 育 和 生 产 性 能 的重 要 指 标 。 通 过 对 短 角 牛 体
美 系 短 角 牛 饲 养 在 云 南 省 种 羊 场 , 处 东 经 地 1 31 4 , 纬 2 。O4 ”年 均 气 温 1 . ℃ , 降 0 。12 北 54 4 , 35 年
雨 10 4mm, 发 量 2 0 4mm, 3 蒸 3 日照 18 6 h, 霜 4 无
牛 的体 重和 体尺 。[ 结果] 角牛种 公 牛有 两个增 重 高峰 , 短 分别是 从初 生到 6月龄 和从 3 6月 龄 到成年 ; 而短 角牛母 牛 的增 重从初 生 到 1 2月龄 增 重 为最 快 , 以后 的增 重速 度 变慢 。成年
公 牛体 重 8 1 5 2 . 6±6 . 7 k , 高 1 3 4 2 6 g 体 4 . 4土 5 0 m, 斜 长 1 2 8 ± 7 8 m, 围 . 0c 体 7.9 . 5c 胸
中人 工 草地 8 0h , 0 m 地形平 坦 , 平均 海拔 20 0m。 4 放 牧短 角牛 的草 库 伦 总 面积 为 2 3 7h 其 中放 0 . m ,
牧 型 人 工 草 地 1 5 7h 刈 割 草 地 为 1 . m 饲 7 . m , 2 0h , 料 地 1 . m。 6 0h 。
中 国 牛 业 科 学 2 1 ,8 2 :51 0 2 3 ( ) 1 —7 C iaC t eS ine h n at ce c l
科学 试验
美 系 短 角 肉种 牛 生 长 发 育 性 能 测 定
祝 勤 英 杨 勇 一 , 国荣。 姚 新 荣 朱胜 全 , 杨 , ,
(. 南 省 种 羊 场 , 南 寻 甸 65 0 ;. 1云 云 5 2 4 2 云南 省 富 源 县 畜 牧 局 , 云南 富 源 6 5 0 50 0 3 云南 省 草 地 动 物科 学 院 , 南 昆 明 6 0 1 ) . 云 5 2 2
在选 育过 程 中 , 对 原 选 短 角牛 基 本 没 有 抗 蜱 针 虫 、 焦虫 病 能力 , 抗 制定 了间期 注射 药 物来 预 防焦 虫 病, 以及对 焦 虫病早 发现 早治疗 措 施 , 其 逐 步产 生 使 带虫 免疫 的功 能 。对 于饲 草饲 料差 异 大及 与 引种地 环境 差异 大 ( 地潮 湿 , 吸血 病 ) 本 多 的生 活 环 境 等 因 素, 给予合 理 的放 牧 补 饲 , 期 灭 蜱 驱 虫 , 种 牛原 定 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