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开题分析报告

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开题分析报告
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开题分析报告

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开题报告

————————————————————————————————作者:————————————————————————————————日期:

2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基于四阶段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研究

1.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趋加快,城市人口规模和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直接导致交通出行量大幅增加,由此引发一系列的交通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最为突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除了控制车辆增长速度以外,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重要解决手段。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布局有着重要影响,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预测是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在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交通状况评价过程中都需要进行交通情况调查和交通量预测。因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预测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1.2研究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和站点布局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合理规划和初步运营的前提条件。目前,传统的四阶段客流预测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交通客流量预测,虽然这些实践工作为四阶段法进行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提供了借鉴以及理论实践案例,但是由于轨道交通自身的特点,运用四阶段法预测交通客流时,考虑的因素和预测程序都较为复杂,因此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传统四阶段法还存在不足之处,为了使四阶段法的交通客流预测结果更能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使其更加实用和完善,对其进行改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发现传统四阶段法所存在的缺点,并对其进行改进,为轨道交通量预测提供新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更加合理地规划轨道交通网络和城市空间布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针对交通量预测,HRB和BRP最先运用转移曲线法实现了交通量分配预测,Moore和Schneider等人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全有全无模型进行交通量分配预测,但是预测结果容

易受到道路通行能力的制约和路网容量的限制。

Mclanghlin提出一种多概率路径分配法进行交通量预测,之后Burrell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随机运量加载法进行交通量分配预测。

Wardrop提出用户均衡原理,并将其应用于交通分配预测,后来在用户均衡原理的基础上,Beckmamn运用数学规划法改进用户均衡模型,使其交通预测效果更佳,能够准确地描述和刻画出行者的路线选择状态,至此用户均衡模型被广泛地应用。

Park等人将神经网络和动态线性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的方法组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交通量预测可以有效避免时间滞后的问题。

Jianmin Xu等人突破性地将动态匹配法应用于交通量预测,针对预测所存在到的误差运用模糊控制对其进行修正。

Shuyan Chen等人以混合特性交通为研究对象,采用拓扑空间重构法对交通量进行短期预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的优点,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1.2.2国内研究现状

现在国内进行客流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趋势外延法和吸引范围法。四阶段法以城市居民出行OD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客流量的变化规律,实现轨道交通线上的客流量预测。而后两种方法只考虑轨道沿线和吸引范围内的客流变化趋势的预测。

1987年天津大学根据出行距离分布曲线获取了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分担率,在此基础上获取到不同交通方式预测年限的OD矩阵,结合Wardrop原则,建立了平衡配流的数学模型。

1990年清华大学采用平衡分配的“用户最优”的非线性互补和变分不等式模型实现交通分配,并将其应用到青岛地铁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客流量预测研究中。

同年,南京交通规划研究所提出一种基于全方式OD矩阵的联合方式实现交通分配模型的划分,并将其应用于南京市快速轨道网络规划和建设。

1991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运用带交通阻抗时间指数的交通方式实现重力模型的划分,并将该模型应用到沈阳地铁工程可行性报告的客流量预测研究和规划。

1999年东南大学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四阶段法的客流预测方法和流程,并将其应用于轨道交通线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

2000年,铁道第四勘查设计院提出了“快速轨道客流预测流程”,实现珠江三角区快速

轨道交通线的客流预测。

2. 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主要内容如下:

(1)阐述国内外轨道交通预测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介绍传统四阶段法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指出传统四阶段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3)针对传统四阶段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按出行目的和小区区位建立改进的四阶段法轨道交通预测模型;

(4)以某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四阶段法进行客流预测。

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

国内外轨道交通客

流预测方法研究现

传统四阶段法的轨

道交通客流预测

出行生成预测方法

不足出行分布预测方法

不足

方法划分预测方法

不足

客流分配预测方法

不足

改进四阶段法的轨

道客流预测模型建

实证分析

结论

图1 技术方案图

3. 主要参考文献:

填写说明:要按照参考文献的标准写法列出,即写明作者、论文题目(书名)、杂志名称(出版社)、发表(出版)时间等。

[1] 吴友梅.城市轨道交通与地面常规公交换乘客流预测模型研究.城市公共交通[J].2005,(6):30-33.

[2] 管楚度.运输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 吴祖峰,沈菲君.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研究.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4,16(4):24-28.

[4] 马鹤龄,郭志勇.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非集计模型应用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J].2002,19(1):65-72.

[5] 吕慎,过秀成.轨道线网客流预测方法研究.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J].2001,8(8):106-110.

[6] 刘迁.国内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分析.轨道交通研究[J].2004:35-38.

[7] 陈白磊.杭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总的一些问题及对策.城市轨道交通研究[J].2003,(2):81-84.

[8] 晏克菲,王正,朱晖,徐雅珍.沪嘉轻轨交通模式余客流预测方法的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J].1997:11-13.

[9] 过秀成,王炜,吕慎.基于合作竞争类OD的轨道客流预测方法研究.公路交通科技[J].2000,17,(4):57-61.

[10] 过秀成,吕慎.基于合作竞争类OD联合方式划分轨道客流分配模型研究.中国公路学报[J].2000,13(4):91-94.

[11] 过秀成,王炜.基于居民出行决策的轻轨客流预测方法的研究.东南大学学报[J].1998,28(4):107-112.

[12] 陈学武,徐吉谦.快速大容量客运系统客流预测模式研究.东南大学学报[J].1997,27:165-169.

[13] 关宏志.非集计模型-交通行为分析的工具[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2.

[14] 何仁斌.轨道交通客流宏观预测模型研究.重庆大学学位论文[J].2002,7.

[15] 重庆软科学课题.轨道交通对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M].2007,12.

[16] 陈义华,黎伟.交通需求预测中交通方式划分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J].交通与计算机[J],2007,3.:32-34.

4. 进度安排:

填写说明: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内容、时间安排等

2014.12.1~2015.1.4确定论文研究题目,指导老师下达任务书。

2015.1.4~2015.3.8 收集资料,熟悉相关领域的一些研究文献。

2015.3.9~2015.3.22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收集数据,完成开题报告,参加开题答辩。

2015.3.23~2015. 4.26 进行毕设研究工作,完成中期报告检查,撰写论文初稿。

2015.4.27~2015.05.18进行毕设研究工作,撰写论文,论文定稿,打印装订,准备答辩。

5. 指导教师意见:

填写说明:查阅资料是否全面,提出的研究方案和计划进度是否可行,还有什么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是否同意按学生提出的计划进行等。

指导教师签字:日期:年月日

6. 系意见:

签字:

系(盖章)

日期:年月日

注:表中所填内容采用5号字,中文采用宋体、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表中段落采用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每一页的外框四周均采用双线条,当底部出现单线条时,应该修正为双线条。

231056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15秋答案全解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 )的基本依据。 . 运行状况 . 使用时间 . 服务质量 . 容量或能力 正确答案: 2.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 . 准时 . 形成网络 . 快捷性 . 延续性 正确答案: 3. 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 . 方向性标识 . 说明性标识 . 宣传性标识 . 警告性标志 正确答案: 4. 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 . 信号系统 . 通信系统 . 运营控制中心 . 环控系统 正确答案: 5. 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 . 单向峰型 . 双向峰型 . 突峰型 . 无峰型 正确答案: 6. 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 . 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 . 月度比例系数法

. 德尔菲法 正确答案: 7. 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 . 服务人员 . 主要设施设备 . 列车 . 车站的容量 正确答案: 8. 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 . 放射状结构 . 放射+环形结构 . 栅格网状结构 . 网格+环线结构 正确答案: 9. 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 . 一次乘客 . 二次乘客 . 三次乘客 . 四次乘客 正确答案: 10. 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 . 发量大而集中 . 多向集散和换乘 . 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 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48 分。) 1.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 )进行综合分析。 .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风险 正确答案:

客流预测模型讲稿19页word

1.4.3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与算法(摘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 究与实践》) 1. 概述 (1) 客流预测的意义和目的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科学预测城市各目标年限轨道交通线路的断面流量、站点乘降量以及站间OD、平均运距等反映轨道交通客流需求特征的指标。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线网时,不同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客流分析结果是进行线网优选的主要内容,如发现有不当之处,要重新调整布线方案,并重作客流分析,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为止;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量是工程修建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主要依据; 在工程设计中,其系统运输能力、车辆选型及编组、设备容量及数量、车站规模以及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都要依据预测客流量的大小来确定。 因此,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应提交以下预测和分析结果: 1) 规划年居民全方式出行OD。 2) 规划年居民全方式出行期望路线图。 3) 规划年居民公交方式出行OD。 4) 规划年居民公交方式出行期望路线图。 5) 规划年各线路全日站点乘降量及断面客流量表。 6) 规划年各线路早晚高峰站点乘降量及断面客流量表。 7) 规划年各线路的全日站间OD表。 8) 规划年换乘站各方向的客流换乘量表。 9) 规划年各线路的平均运距,线路平均负荷强度,直达率与一次换乘率,规划 年各线路客运量占公交客运量比例,各线路客运量的年递增率等分析结果。 (2)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①客流预测年限 预测年限也就是设计年限,是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其合理与否,将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城市轨道交通 也就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客流预测有利于对城市轨道交通进 行更好的建设,以保障其能够尽可能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所以接下 来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分析方法 自1965年我国北京第一条地铁建设至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 半个世纪的历史,当今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在化 的发展,同时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被列入了国民经济的计划发展之中,其有利 于促使我国城市化率不断得到提高,并且为了保障我国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得到 满足,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方式,促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1]。 一、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重要性 所谓客流预测,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交 通需求状态进行一个量化的描述。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之中, 有诸多的问题需要通过对客流预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支持。就目前为止,我们面 临的主要需要通过客流预测进行判断和解决的问题如下:第一,对于城市轨道交 通工程进行建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二,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车辆选型 以及交通制式的选择进行确定;第三,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设计运能、行程密度、行车交路等进行确定;第四,对车站的基本规模以及站台的长度、宽度、出 入口的宽度等进行确定;第五,对机电设备系统进行选择;第六,对售票检票系 统的制式和规模进行选择,并对票价进行拟定;第七,对运营成本以及经济效益 进行核算。 所以说,进行客流预测工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以及各方面的前 期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我们可以说,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客流预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应用,能够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工作以及建设工 作打下重要的基础,所以目前我们已经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 以及轨道交通项目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二、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预测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在对城市总体进行规划和 对轨道交通线网进行规划的前提下,我们对不同的设计年限以及不同的城市轨道 交通进行客流预测的成果主要如下: (一)全网客流 各条线路全日客流总量;各条线路高峰小时客流总量。 (二)全线客流 全日客流量;各小时段的客流量;全日的平均运距;高峰小时的平均运距; 全日各级运距的乘客量。 (三)车站客流 全日各车站的乘降量;早高峰小时各车站的乘降量;晚高峰小时各车站的乘 降量;全日站间断面流量;早高峰小时站间断面流量;晚高峰小时站间断面流量;超高峰系数;突发客流。 (四)OD客流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一、客流预测模式 1、非基于出行分布的客流预测模式。将相关公交线路和自行车出行的现状客流向轨道交通线路转移,得到虚拟的轨道交通基年客流。然后根据相关公交线路的客流增长规律确定轨道交通客流的增长率,并据此推算轨道交通的远期客流。这种客流预测模式又称为趋势外推客流预测模式。 趋势外推客流预测模式能较好地反映近期客流量的增长情况,但由于未考虑土地利用形态等客流影响因素,远期客流预测结果的精度较低,并且在预见未来出行分布变化上可靠性较差。该客流预测模式操作简单,常用于其他模式预测后的比较验证,或作为定性分析的辅助手段。 2、基于出行分布的客流预测模式。以市民出行交通起讫点调查(origin-d estination survey,OD调查)为基础,得到现状全方式出行分布,在此基础上预测规划年度的全方式出行分布,然后通过方式划分得到轨道交通的站间OD客流。这种客流预测模式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与出行分配四个阶段,因此又称为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或方法。 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以现状OD调查为基础,结合未来城市发展及土地利用规划预测,因此客流预测结果的精度较高。该客流预测模式对于基础数据的要求较高、操作复杂。此外,在城市发展未能按规划实现时,预测的客流分布就会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了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各个建设项目在方式划分阶段的位置、预测模型及参数标定,以及交通规划软件选用等方面存在不同的情形。 3、三次吸引客流预测模式。三次吸引客流预测模式认为,可以确定一个轨道交通车站对客流的吸引范围,车站吸引范围是一个以车站为圆心,以合理的到达车站时间或到达车站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在分析车站吸引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性质,以及确定合理步行区与接运交通区的基础上,可以预测通过步行、自行车和常规公交三种方式到站乘车的人次,它们分别称为一次吸引客流、二次吸引客流和三次吸引客流,并在车站客流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算线路的断面客流量。西安市的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项目中采用了此种客流预测模式。 采用该客流预测模式,需要确定轨道交通车站客流吸引范围。根据莫斯科地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20秋在线作业1-001答案

1.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A.发量大而集中 B.多向集散和换乘 C.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D.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答案:D 2.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A.单向峰型 B.双向峰型 C.突峰型 D.无峰型 答案:B 3.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A.准时 B.形成网络 C.快捷性 D.延续性 答案:B 4.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的基本依据。 A.运行状况 B.使用时间 C.服务质量 D.容量或能力 答案:D

5.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A.放射状结构 B.放射环形结构 C.栅格网状结构 D.网格环线结构 答案:A 6.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A.服务人员 B.主要设施设备 C.列车 D.车站的容量 答案:B 7.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A.信号系统 B.通信系统 C.运营控制中心 D.环控系统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月度比例系数法 D.德尔菲法 答案:D

9.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A.一次乘客 B.二次乘客 C.三次乘客 D.四次乘客 答案:C 10.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A.方向性标识 B.说明性标识 C.宣传性标识 D.警告性标志 答案:C 11.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内的设施包括站台、人行道、楼梯、自动扶梯等,其中,站台的基本形式有()。 A.岛式 B.侧式 答案:AB 12.车站客运作业包括()。 A.售票作业 B.检票作业 C.站台服务 答案:ABC 13.从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范围上来说,轨道交通客流主要分为()。 A.直接吸引客流 B.间接吸引客流

(完整word版)教案2客流预测

教案头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与分析 任务一城市轨道交通需求的基本特征 客流不仅是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排工程项目建设顺序、设计车站规模和选择车站设备容量的依据,也是轨道交通系统合理安排运力、编制运输计划、组织行车和分析运营效果的基础。 一、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特征 ?普遍存在性 ?复杂多样性 ?时空集散性 ?政策决定性 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运输方式规模与能力 (二)运行速度 (三)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量 断面客流量间P计算见下式: P i+1=P i - P x + P s 式中:P i+1 ——第i+1个断面客流量(人); P i ——第i个断面客流量(人); P x ——在车站下车人数(人); P s ——在车站上车人数(人)。 任务二客流预测 客流预测是一门科学,它是在现在从已知过去发生的事物有关因素基础上和假 定未来的发展基础上进行 推断得到的。 一、客流预测概述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不同阶段,需要开展三次需求分析与预测工作。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阶段 线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线路建设项目总体设计阶段 二、客流预测模式 (一)“四阶段”客流预测模式 交通四阶段段法以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为基础,由交通生成(trip generation/attraction)、交通分布(trip distribution)、交通方式划分(model split)、交通量分配(traffic assignment)四个阶段组成。 (二)趋势外推客流预测模式 趋势外推法(Trend extrapolation)是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发展趋势推断未来的一类方法的总称,用于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测,是情报研究法体系的重要部分。 趋势外推的基本假设是未来系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当预测对象依时间变化呈现某种上升或下降趋势,没有明显的季节波动,且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函数曲线反映这种变化趋势时,就可以用趋势外推法进行预测。 趋势外推法的基本理论是:决定事物过去发展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该事物未来的发展,其变化,不会太大;事物发展过程一般都是渐进式的变化,而不是跳跃式的变化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依据这种规律推导,就可以预测出它的未来趋势和状态。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精心整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目前,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式主要分为3 类:1、非基于现状OD(起点) 客流的预测模式, 将相关的公交线路客流和自行车流量向轨道交通线路转移, 得到轨道交通客流; 2、基于现状OD , ,轨 , 并 考虑到高峰小时与全日出行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建议分别构建全日客流O D 矩阵和高峰小时客流OD 矩阵,然后通过相应的分配过程, 得到轨道交通线路的全日客流指标和高峰小时客流指标 2 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和分布预测

2. 1 各交通小区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预测交通小区的日发生量与人口数相关、吸引量与就业岗位数相关, 并服从指数关系。 其计算式为: i , j=1,2,…,n 式中: G i为交通小区i的发生量; A j为交通小区j的吸引量; P i为交通小区i的人口数; W j为交通小区j的就业岗位数; a i 、b i 、cj 、d j 均为模型参数, 反映了交通小区i的土地利用性质; n为交通小区数。 2. 2全日出行分布预测 全日出行分布预测可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 其中, i , j=1,2,…,n 式中: Q ij 为从交通小区i 到j 的全日出行总量; 、分别为行约束系数和列约束系数; f ( cij )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阻抗函数; cij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出行阻抗。

3高峰小时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调查结果显示: 在高峰小时时段内, 以工作和上学为主的通勤出行所占比例很大, 一般为80% ~90% 。由于工作、上学是工作日所必须的, 且时间性强。因此, 分别建立工作和上学的出行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并根据这 2 种出行目的, 以及在高峰小时出行中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 从而预测得到高峰小时的出行发生( 吸引) 及分布。 工作出行模型为 i , j=1,2,…,n 上学出行模型为 i , j=1,2,…,n 式中: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到j的工作出行人次数;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到j的上学出行人次数; a w 、b w 、cw 、d w 均为高峰小时工作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参数; a s、b s 、cs 、d s均为高峰小时上学出行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参数。 其中,和有以下关系式 式中: 为高峰小时交通小区i 到j 的总出行人次数; 为高峰小时工作出行所占的比例; 为高峰小时上学出行所占的比例。 4 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 4.1组合出行 组合出行是指居民一次出行, 从起点到终点采用了多种出行方式联合完成。居民由起点到终点的一次组合出行如图所示。 图2组合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试题汇总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集多工种、多专业于一体的复杂系统。那么城市轨道交 通系统是由哪些基础设备和子系统所构成的 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由多个分别完成不同功能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包括线路、车辆、车站三大基础设备和电气、运行和信号等控制系统。 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城市轨道列车运行的道路设施,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 基本组成部分。那么轨道交通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进行分类答:可划分为①正线(用于运营线路,即乘客搭乘的线路)、②辅助线(用于辅助正线运营的线路,如渡线、临时停车线、折返线等)和车场线(主要在车辆段和停车库的线路,如检修线、出入库线、试车线、洗车线等)。 3.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功用在于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前进,承受 车轮的巨大压力,并传递到轨枕上。那么钢轨自身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答:轨道断面形状主要为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 4.城市轨道交通的轨枕置于钢轨之下,是轨道重要的组成部分。轨枕的需要量 较大,因此,原材料应资源丰富,价格适中。那么轨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按制造材料如何分类 / 答:轨枕是轨道的基础部件,其功能是支撑钢轨,保持轨距和方向,并将钢轨对它的各向压力传递到道床上。按制造材料可分为木枕、混凝土枕及钢枕3种。 5. 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轨道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对在轨道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断面尺寸,也有一定规定。为此,制订了限界。那么限界一般分为哪几种根据不同限界的要求,车辆受电弓限界属于哪种限界类型 答:①限界可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②受电弓限界或受流器限界是车辆限界的组成部分,接触轨限界则属于设备限界 的内容。 6. 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电源要求安全可靠,通常由城市电网供给。目前,国内各城市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方式有哪些其特点 答:集中式:城市电网向轨道专用主变电所供电,主变电所再向牵引变电所供电;分散式:城市电网分别向轨道沿线各牵引变电所供电; 混合式:两种供电方式相结合。 7. 地铁区间隧道目前有多种设计方案,每种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设计中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线路埋深和周边环境加以选择。试说明主要有哪几种区间隧道结构 答:①明挖法隧道结构形式(方法简单、施工风险小、工程进度快、浅埋时造价费用低,但对城市地面交通及居民生活有影响、对环境有破坏) ②暗挖法隧道结构形式(即矿山法,适应城市地下复杂环境、对地面交通干扰少,但容易引起地下水流失而地面沉降,容易引起坍塌) ③盾构法隧道结构形式(施工进度快、无噪音、对地面交通影响少、质量容易控

数学建模之火车客流量预测

目录 铁路旅客流量预测客 (1) 摘要 (1) 一.问题重述 (1) 1.1引言 (1) 1.2问题的提出 (2) 二.问题分析 (2) 2.1根据不同的限制条件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分布 (2) 2.2利用问题一中的结论,建立数学模型 (2) 三.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 (2) 3.1.1模型假设 (2) 3.1.2符号说明 (2) 3.2.1模型假设 (3) 3.2.2符号说明 (3)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3) 4.1.1 数据分析处理 (3) 4.1.2利用信息增益的计算公式求出各个特征属性的信息增量 (4) 4.1.3 根据图表分析在不同的特征属性内部客流量的变化规律 (6) 4.1.3.1按车的种类分析 (6) 4.1.3.2按站点分析 (7) 4.1.3.3按时段分析 (8) 4.1.3.4按区间大小分析 (8) 4.2.1灰色预测 (9) 4.2.2问题分析与准备 (10) 4.2.3预测模型的建立 (12) 五.模型的优缺点 (13) 5.1 优点 (13) 5.2 缺点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七. (14) 八.附录 (15)

铁路旅客流量预测客 摘要 铁路客流量预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价格、改善客运站组织方式、优化铁路车辆资源配置、提高客运设备的服务能力提供帮助,对提高铁路客运运输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客流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车次,时间,车站,区间,天气,节假日等。现在我们分析前四个因素对客流量的影响,我们首先引用信息熵概念来计算具体哪个因素对客流量的影响最大,并通过ID3算法生成决策树,根据所得生成树可以快捷方便的分析客流量规律。 在对原始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车站对于客流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于是将车站这个因素选定为了主要变量,然后从这个主要变量着手,核心思想是通过对系统行为特征指标建立一组相互关联的灰色预测模型,预测系统中众多变量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变化,这种模型对于挖掘和利用原始数据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参考了在问题一中所得出的客流量的一般规律,最终采用累减生成的放松得到了一组灰色序列以弱化数据的随机性和预测未来客流量。 关键字:信息熵ID3算法灰色预测模型 一.问题重述 1.1引言 随着《关于改革完善高铁动车组旅客票价政策的通知》的发布,高铁动车票价将根据市场情况自行定价。铁路部门为了保持市场的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需要了解日常铁路客运流量、淡旺季变动指数、冷热门线路的体情况,而其中对客流的预测是准确把握市场的首要条件,因此铁路客流预测的研究也成为铁路客运服务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然而铁路客流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春运”期间铁路客流量骤增,导致铁路运力无法满足客户乘车需求,同时也给铁路客运组织带来巨大压力。在非节假日期间,一些冷门线路区间上座率不足,造成铁路车辆资源的浪费。因此铁路客流量预测,可以为制定合理的价格、改善客运站组织方式、优化铁路车辆资源配置、提高客运设备的服务能力提供帮助,对提高铁路客运运输效率要的意义。 1

231057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15秋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 . 放射状结构 . 放射+环形结构 . 栅格网状结构 . 网格+环线结构 正确答案: 2. 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 . 发量大而集中 . 多向集散和换乘 . 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 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正确答案: 3. 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 . 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 . 月度比例系数法 . 德尔菲法 正确答案: 4. 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 . 信号系统 . 通信系统 . 运营控制中心 . 环控系统 正确答案: 5. 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 . 单向峰型 . 双向峰型 . 突峰型 . 无峰型 正确答案: 6. 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 . 方向性标识

. 说明性标识 . 宣传性标识 . 警告性标志 正确答案: 7. 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 )的基本依据。. 运行状况 . 使用时间 . 服务质量 . 容量或能力 正确答案: 8. 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 . 服务人员 . 主要设施设备 . 列车 . 车站的容量 正确答案: 9. 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 . 准时 . 形成网络 . 快捷性 . 延续性 正确答案: 10. 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 . 一次乘客 . 二次乘客 . 三次乘客 . 四次乘客 正确答案: 北交《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调查》在线作业二 二、多选题(共12 道试题,共48 分。) 1. 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 )进行综合分析。 . 优势 . 劣势 . 机会 . 风险 正确答案:

客流预测模型讲稿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与算法(摘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 1. 概述 (1) 客流预测的意义和目的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科学预测城市各目标年限轨道交通线路的断面流量、站点乘降量以及站间0D、平均运距等反映轨道交通客流需求特征的指 标。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规划线网时,不同的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客流分析结果是进行线网优选的主要内容,如发现有不当之处,要重新调整布线方案,并重作客流分析,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为止;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量是工程修建必要性和可行性的主要依据;在工程设计中,其系统运输能力、车辆选型及编组、设备容量及数量、车站规模以及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等,都要依据预测客流量的大小来确定。 因此,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应提交以下预测和分析结果: 1) 规划年居民全方式出行0D。 2) 规划年居民全方式出行期望路线图。 3) 规划年居民公交方式出行0D。 4) 规划年居民公交方式出行期望路线图。 5) 规划年各线路全日站点乘降量及断面客流量表。 6) 规划年各线路早晚高峰站点乘降量及断面客流量表。 7) 规划年各线路的全日站间0D表。 8) 规划年换乘站各方向的客流换乘量表。 9) 规划年各线路的平均运距,线路平均负荷强度,直达率与一次换乘率,规划年各线路客运量 占公交客运量比例,各线路客运量的年递增率等分析结果。

2)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流程 ①客流预测年限预测年限也就是设计年限,是控制工程规模和投资的重要因素,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效率和效益。 按照《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 》的规定,客流预测年限分为初期、近期和远期。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的第3年,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的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的第25年。 ②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方法城市交通需求预测起源于美国,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 发展。60 年代称为“ Chicago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 ”的芝加哥都市圈交通规划开发了包括交通方式划分在内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法,开了城市综合交通需求预测的先河。 四阶段预测法按照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阶段来分析城市现状和未来的交通状况,是目前交通规划领域应用最广的方法。 虽然近几十年来,对四阶段中预测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出现了将两个或几个阶段合并进行预测的方法,但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城市居民的出行特点,然后分阶段预测分析的思路仍是一致的。 国内外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通常采用四阶段法。运用该法进行客流预测时,首先要对研究对象城市划分交通小区,进行城市人口、就业、土地利用等资料的调查和居民出行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居民出行产生预测、出行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和交通分配,以获得所需的轨道交通需求数据。 利用非集计模型( Discrete Choice Model )进行居民出行的分析和预测是继四阶段法后出现的构造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新方法。它以出行者个人而非交通小区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效用理论 ( Random Utility Theory,Manski 1977)、出行效用最大化理论为研究基础,避免了四阶段法数据利用率低、无法探讨众多的影响因素、预测精度差等缺点,曾一度成为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非集计模型的研究和使用还未系统展开。国外的研究始于70年代,此后研究开发了MNL、MNP、HL NL等一系列模型,代表人物有Ben-Akiva Lerman. Man heim等。但非集计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无法使其在工程界完全取代四阶段法,目前非集计 模型多应用于方式划分领域。四阶段法仍是使用最为普遍的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在本节中,结合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技术需求,对四阶段法的各个阶段即交通产生阶段、交通分布阶段的方法和模型作基本介绍,并编写了相应的算法。对技术复杂和现存问题较多的方式划分阶段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 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议 1 前言 客流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各环节的基本依据,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各项设计工作的基础,预测结果的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巨大,客流预测的影响结果也就更为明显。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决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可达80-90%,客流量又是决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的重要参数,在这个阶段中,客流预测工作做得科学细致,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修建方面的许多不合理因素得到控制。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如果预测结果偏大,客流不足,结果将造成运营费用和维修费用的不合理的居高不下,使运营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政府财政巨额的补贴。如果预测的客流偏小,则导致拥挤,服务质量下降。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规模选择、经济效益分析和各项专业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依据,科学的客流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可行性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建设水平等问题的决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进行预测和分析。 2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普遍采用“出行产生、出行分布、交通方式选择、交通分配”的交通规划“四阶段”法。从国内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的确存在较大差异,实际客流量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量,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 例如我们的青岛地铁公司在一期工程[4]可研报告客流预测中预测的初期/ 远期高峰小时单向断面流量为17800 人次(2008 年)/40500 人次(2030 年),但委托一家国外公司对客流进行核算的结果为21300 人次(2010 年)/26100 人次(2030 年)上海地铁1 号线[1](新龙华—纪蕴路)预测近期2000 年全日客运量133.1 万人次,而实际仅有30.06 万人次。地铁 2 号线东延伸段(龙东路~高科路站)初步设计中预测客流量初期2001 年47.0 万人次,实际为23.9 万人次,预测结果大多偏高。另外,上海几条地铁调查数据表明,1998 年的实际客流量是1996 年预测客流量的18%—50%;1999 年的实际客流量是2000 年预测客流量的12%—40% 广州地铁一号线[3]可研报告预测1998 年全日客流为29 万,项目运营自1996 年6 月28 日开始运营后3 年多的日平均客流在17.5-18 万之间(节假日才超过30 万人次),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

摘要 客流预测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础之一,影响整个规划过程,既是前期轨道交通投资决策的基础,又是轨道交通网络规模拟定的依据,也是网络客流预测的直接工具,还是多方案评选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普遍存在着规划阶段的预测结果,与运营之后的实际客流有较大差异、实际客流远小于远期预测客流、不同机构预测的客流量离散性较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形成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政策协调和控制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共同发展、尽快建立我国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完整体系、加强城市交通基础数据调查等改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议

Keywords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is the ba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planning, affecting the entire planning process, is a basic pre rail transportation investment decisions, is rai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ize according to a set of tools is also the network passenger flow prediction, direct, or selection process of multi scheme of important factors. At present,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of our country exists widely in the planning stage of the prediction results, 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with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assenger flow, later than the real value. The long term prediction of passenger flow, passenger flow of the different mechanism of the large dispersion problems, this paper based of these problems in the analysis, proposed the use of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contr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and common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 city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complete system, strengthen the basic traffic data investigation to improve urban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forecast an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problem suggested to predict city rail transit passenger flow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

ICS03.220.20 R 85 DB11 备案号:30562-20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86—2011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 786—2011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 (1) 4 一般规定 (2) 5 客流预测依据 (3) 6 客流预测方法 (4) 7 客流预测内容 (4) 8 敏感性分析 (4) 9 报告编制要求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客流指标表现形式示例 (6)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客流预测报告编制大纲示例 (11) 参考文献 (13)

DB11/T 786—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继孚、孙壮志、温慧敏、刘剑锋、孙福亮、刘新华、陈锋、王静

DB11/T 786—201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的依据、预测方法、预测内容、敏感性分析及报告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可行性研究、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工作,线网规划、技术改造、重大活动等专项客流预测工作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 3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客流预测 passenger flow forecasting 在一定的经济社会、人口、土地使用以及交通发展等条件下,利用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等技术手段,预测各目标年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断面客流量、站点客流量、站间OD、平均运距等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的过程。 3.2 线路客流量 line passenger flow 单位时间内,线路的总乘车人次,由本线进站量和换乘进站量两部分组成,包括线路小时客流量、日客流量、年客流量等。 3.3 线网客流量 network passenger flow 单位时间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各线客流量之和,包括小时线网客流量、日线网客流量、年线网客流量等。 3.4 线路客流强度 line passenger flow intensity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 目前,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式主要分为3 类:1、非基于现状OD(起点) 客流的预测模式, 将相关的公交线路客流和自行车流量向轨道交通线路转移, 得到轨道交通客流; 2、基于现状OD客流的预测模式, 以经典的“四阶段”法为基础, 结合城市规划推算未来轨道交通的客流;3、基于非集聚模型的预测模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在“四阶段”法基础上进行轨道交通线路客流的预测。过秀成等提出在全方式OD矩阵基础上, 用分层次策略性交通方式划分, 得到合作竞争类的OD矩阵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分析吴祥云等建立了轨道交通的阻抗函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量均衡分配模型,并采用Frank-Wolf e算法求解了该模型。目前,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模型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预测方法和计算模型体系,但实际运用中仍难以达到较高的可信度。为此, 本文基于“四阶段”法提出客流预测体系, 并建立方式划分与分配组合模型, 以期进一步提高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准确性。 1 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总体框架 “四阶段”法的大框架, 部分吸收非集聚模型的优点,如图1 所示。 图1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总体技术路线

考虑到高峰小时与全日出行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建议分别构建全日客流O D 矩阵和高峰小时客流OD 矩阵,然后通过相应的分配过程, 得到轨道交通线路的全日客流指标和高峰小时客流指标 2 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和分布预测 2. 1 各交通小区全日出行的发生( 吸引) 预测交通小区的日发生量与人口数相关、吸引量与就业岗位数相关, 并服从指数关系。 其计算式为: i , j=1,2,…,n 式中: G i为交通小区i的发生量; A j为交通小区j的吸引量; P i为交通小区i的人口数; W j为交通小区j的就业岗位数; a i 、b i 、cj 、d j 均为模型参数, 反映了交通小区i的土地利用性质; n 为交通小区数。 2. 2全日出行分布预测 全日出行分布预测可采用双约束重力模型 其中, i , j=1,2,…,n 式中: Q ij 为从交通小区i 到j 的全日出行总量; 、分别为行约束系数和列约束系数; f ( cij )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阻抗函数; cij 为交通小区i 到j 的出行阻抗。 3高峰小时的生成-分布共生模型

游乐园客流分析概要模型

游乐园客流疏导方案模型结构 问题一:在给定游客达到(游乐园入口)流的前提下,针对游乐园固定游乐设施与游玩路线,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实施动态游客调配引导,实现设施/游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最短、游乐设施负载均衡、游客等待时间尽可能的均匀,从而在保证游乐设施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游客满意度最大化。 1.游客智能引导系统模型 1.1 游客到达流与游园时间建模 1.1.1 游客到达流建模 在每天总人流10000的前提下,构建游乐场开放时间内的人流到达模型 1.1.2 游客游园时间建模 游客游园时间是指游客从进入游乐园到离开游乐园的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是个随机变量,但与游乐园的所有游乐设施总的开放时间、游览线路步行时间、游客总的等待时间有关。1.2 游客智能引导系统建模 1.2.1 系统对象 1.2.1.1 游乐设施 属性描述:容量、开放时刻表、状态 1.2.1.2 道路 属性描述:承载力、通行状态 1.2.1.3 游客 属性描述:所在游乐设施,所在道路,步行速度,下一个目标游乐设施,当前状态 1.2.2 游客下一目标游乐设施决策算法 这部分为仿真系统的核心内容,算法设计应遵循的目标是使:游乐设施/游客的平均等待时间最短、游乐设施负载均衡、游客等待时间尽可能的均匀。 1.2.3 仿真实验 1.2.3.1 参数设定 对之前构建的游客到达流模型、游园时间模型、系统对象属性设定相应参数 1.2.3.2 结果验证与分析 (1) 游客等待时间 (2) 游乐设施负载情况 (3) 游乐设施平均等待时间 问题二,即利用附件2数据构建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进行未来预订情况预测 2.酒店房间预订情况预测模型 2.1数据概要分析 2.2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周期项确定 2.3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趋势项确定 2.4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随机项确定 2.5 酒店房间预订情况预测 3.问题1、2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分析》20秋在线作业2-001答案

1.路网由若干直径线组成,所有的线路都经过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换乘站一般都位于市中心的客流集散中心的结构为()。 A.放射状结构 B.放射环形结构 C.栅格网状结构 D.网格环线结构 答案:A 2.城市轨道交通发挥效益的关键在于()。 A.准时 B.形成网络 C.快捷性 D.延续性 答案:B 3.车站中对车站客流的通过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的是()。 A.服务人员 B.主要设施设备 C.列车 D.车站的容量 答案:B 4.信息诱导设施不包括()。 A.方向性标识 B.说明性标识 C.宣传性标识 D.警告性标志 答案:C

5.下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换乘站点的客流特征的是()。 A.发量大而集中 B.多向集散和换乘 C.各小时段客流不均衡性 D.各小时段客流变化不大 答案:D 6.车站位于综合功能用地区位时,客流分布与其它交通方式的客流分布一致,有两个配对的早晚上下车高峰属于哪类客流时间分布类型?() A.单向峰型 B.双向峰型 C.突峰型 D.无峰型 答案:B 7.车站高峰小时客流是确定车站设备()的基本依据。 A.运行状况 B.使用时间 C.服务质量 D.容量或能力 答案:D 8.坐常规公共电、汽车到站换乘的乘客称为()。 A.一次乘客 B.二次乘客 C.三次乘客 D.四次乘客 答案:C

9.通信枢纽与信息交换处理中心称为()。 A.信号系统 B.通信系统 C.运营控制中心 D.环控系统 答案:C 10.下列不属于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的是()。 A.移动平均法 B.指数平滑法 C.月度比例系数法 D.德尔菲法 答案:D 11.新建轨道交通的客流包括()。 A.转移客流量 B.诱增客流量 答案:AB 12.通信系统设置的主要原则是()。 A.业务综合 B.功能完善 C.迅速便捷 D.安全可靠 答案:ABCD 13.SWOT分析是一种对企业的()进行综合分析。 A.优势 B.劣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