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运动学)3

合集下载

髋关节高清解剖动图,了解髋关节6个运动形式!

髋关节高清解剖动图,了解髋关节6个运动形式!

髋关节高清解剖动图,了解髋关节6个运动形式!髋关节又称髋股关节,它由股骨头和髋臼以及相关的关节囊、韧带所构成,属于球窝关节的类型。

相比复合肩关节来说,髋关节是一个单一结构的关节。

髋关节由于需要支撑身体日常活动及运动需要,其稳定性要比肩关节更好!也正是因为它的稳定性更强,它的活动范围相比肩关节也更为有限。

练习瑜伽的时候你会发现,为了增大髋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多人会用腰椎代偿完成动作,最后导致腰痛的发生!那髋关节有哪些运动方向?看看下面6个动图演示就了解了。

1:屈髋像屈膝向上抬,前屈类的瑜伽动作,就是屈髋!2:伸髋伸髋动作:桥式、战士三抬高腿那侧等。

3:髋内旋像牛面式腿、鸟王式啊!4:髋外旋像鸽子式、束角式等。

5:髋外展大家觉得髋外展动作有哪些?评论区说说!6:髋内收知道的同学请评论区留言哦~动作1:女神式准备呼气,收紧核心右髋内旋吸气,还原重复8-10次,换边动作2:双膝落地右腿向旁边伸直呼气,收紧核心臀部向后吸气,还原重复8-10次,换边动作3:女神式姿势吸气,右腿后撤一步呼气,收紧核心髋部向下沉吸气,还原重复8-10次,换边动作4:双膝落地右腿屈膝横向迈一步呼气,收紧核心身体侧向右侧吸气,还原重复8-10次,换边动作5:保持上一动作姿势呼气,收紧核心右腿屈膝抬起靠近侧腰吸气,右腿落地身体向右侧伸展重复练习8-10次,换边动作6:双膝落地,左腿向旁侧抬高呼气,收紧核心左腿屈膝落向左腿外侧重复练习8-10次,换边动作7:下蹲式准备呼气,收紧核心左右手交替向两侧伸展重复练习15-20次动作8:低弓步准备右腿屈膝向前之后身体转右,进入侧蹲式左右两侧横向移动重复练习8-10次,换边动作9:仰卧,双腿向上伸直呼气,收紧核心双脚跟碰触,向外打开吸气,还原重复练习10-15次动作10:站姿,双手叉腰呼气,收紧核心右腿屈膝向上抬高先内旋、再外旋重复练习10-15次,换边。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六、髋与骨盆)

第二章 第三节 关节运动学(六、髋与骨盆)
范围:髋关节屈0° ~125° ,伸0° ~15° 。 测定方法:平卧位,下肢伸直,此时髋关节处于0° 位。 下肢抬高,大腿紧靠腹部为屈髋,下肢向后提拉为伸髋。
.
四、运动学特征
(2)内收、外展:髋关节在 额状面内绕矢状轴的运动。 范围:内收范围一般只有0° ~45°,外展0°~45°。 测量方法:下肢向躯干正中线 靠拢为内收,远离躯干正中线 为外展。
.
髋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重要关节,也是 全身负荷体重最多、受力最重的关节。在完成站 立和负荷体重的同时,还在走、跑、坐、蹲等大 范围运动中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人体最稳定又 具有很大活动度的关节,并有精确的对合装置和 控制系统。
.
一、骨与韧带
1.髋臼:髋臼由髂骨、坐骨和 耻骨三部分组成。中央为髋臼 窝,内衬半月形软骨,其下缘 由髋臼横韧带连接,周围有关 节唇。髋臼朝前下外方,内下 方软骨缺如,形成髋臼切迹。 髋臼的上1/3是髋关节主要负 重区,厚而坚强;髋臼后1/3 能维持关节稳定,较厚。
.
一、骨与韧带
前倾角: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内外髁的髁间连线 间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为10°~30°(平均12° )锐角。
.
一、骨与韧带
3.大转子:股骨颈与股 骨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 形隆起称之为大转子。 4.小转子:股骨后上内 侧股骨颈内下方的骨性 隆起称为小转子。
.
一、骨与韧带
5.髋关节的韧带
(1)髂股韧带 位于关节前面,是人体强有力的
状肌及缝匠肌。
.
四、运动学特征
1.骶髂关节的运动 运动范围很小,骶骨仅可在髂骨上做上下滑动
和少量前后运动或髂骨在固定的骶骨上做同样的 运动,骶髂关节的平均运动为4° ,其范围为2° ~8°。
四、运动学特征

关节运动学髋与骨盆ppt(实用资料)

关节运动学髋与骨盆ppt(实用资料)

一、骨与韧带
3.大转子:股骨颈与股 (4)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韧带和股骨头凹,营养股骨头的血管从此韧带中通过,成年后封闭,对股骨头起固定作
用。 内收肌群:主要为长、短及大收肌,辅以耻骨肌及股薄肌。
骨体连接处上外侧的方 解剖轴:股骨的解剖轴是一条通过股骨干的直线。
动,向前为屈,向后为伸。
一、骨与韧带
颈干角:股骨颈与股 骨干纵轴所形成的角为颈 干角 ,成年平均成125°, 如果大于125°,称为髋外 翻,并伴有下肢长度的增 加;小于125°成髋内翻, 并伴有下肢长度的减少。
一、骨与韧带
前倾角: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内外髁的髁间连线 间有一向前扭转的角度,为10°~30°(平均12°) 锐角。
形隆起称之为大转子。 额状轴:屈伸的轴是水平的额状轴。
小于125°成髋内翻, 耻骨联合 左右两块髋骨的耻骨在骨盆前正中线上以耻骨间盘连接形成。
4.小转子:股骨后上内 并伴有下肢长度的减少。
股骨头:是髋关节球臼结构中的凸出部分,相当于圆球的三分之二,方向朝上、内、前。
侧股骨颈内下方的骨性 在完成站立和负荷体重的同时,还在走、跑、坐、蹲等大范围运动中起关键作用,因而成为人体最稳定又具有很大活动度的关节,并
一、骨与韧带
5.髋关节的韧带
(1)髂股韧带 位于关节前面,是人体强有力的
韧带之一,起于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经
关节囊前方止于转子间线。
加强关节囊
作用
限制大腿过伸(使其只能伸15°左右) 限制大腿内收
限制过伸引起的脱位
一、骨与韧带
(2)耻股韧带 位于髋关节内侧,略作螺旋状, 限制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旋。 (3)坐股韧带 较薄,起自坐骨,位于髋关节后 面,限制髋关节的内旋。 (4)股骨头韧带 位于关节腔内,连接髋臼横韧 带和股骨头凹,营养股骨头的血管从此韧带中通 过,成年后封闭,对股骨头起固定作用。

髋关节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

髋关节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

髋关节组成特点及运动形式
一、结构特点:
1、承重能力强:髋关节的髋臼关节囊为马蹄形,较为坚韧、紧张,在上方附着于髋臼周边的边缘和髋臼横韧带,下方主要附着于股骨、胫骨边缘,可以起到主要承重作用;
2、稳定性好:关节囊周围还围绕有强而有力的韧带,可加强髋关节的稳定性。

前方髂股韧带最为强大,除能够加强关节囊的稳定性外,还可以防止髋关节过伸,对维持人体直立站姿有较大作用。

在髋臼的韧带与股骨头之间还有股骨头韧带,可以防止髋关节脱位;
3、活动范围大:髋关节球臼结构中的凸出部分是股骨头,因其形态特点以及关节囊、韧带加强机制等因素,导致髋关节活动范围较大。

二、运动方式:
髋关节的运动方式包括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内旋、外旋等,可以围绕冠状面进行大腿抬起来或大腿后伸屈曲、伸展运动。

除此之外,髋关节还可以围绕矢状面进行两条腿往两侧打开的外展运动,以及往内侧收回来的内收运动。

除运动以外,髋关节还可以围绕下肢垂直轴,进行内旋和外旋活动,下肢脚尖朝正中往内就是内旋,往外就是外旋。

髋关节运动ppt课件

髋关节运动ppt课件

参考文献
《高士濂实用解剖学图谱-下肢分册》第二
版 《人工髋关节外科学》毛宾尧主编 《系统解剖学》八年制 第2版
Thank You!
内收
下肢从任一外展位朝向身体正中面的运动
,范围60°-0°,当一侧下肢跨越支持腿 的前方向对侧运动时,则为内收兼并屈曲 联合运动,范围为0°-30° 参与肌:内收肌(包括耻骨肌、长收肌、 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臀大肌、股 方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和腘绳肌也有 内收大腿的作用 内收肌为主要作用肌肉,其中大收肌是最 强大的内收肌
外展
下肢向外离开正中面的运动,范围0°-
60° 参与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为主要外展肌 臀大肌上部纤维和梨状肌起辅助作用 可分为两组:额状面前方的阔筋膜张肌、 臀中肌前纤维、臀小肌,收缩可是大腿外 展-屈曲-内旋;后组包括臀中肌后纤维和臀 大肌浅纤维可使大腿外展-后伸-外旋,两组 作为平衡力偶而活动
耻骨肌 长收肌
内 侧 群
耻骨体 耻骨体和耻骨下支 耻骨体和耻骨下支 耻骨下支、坐骨支和 坐骨结节 长头:坐骨结节
股薄肌 短收肌 深 层
大收肌
股二头肌
后 群
短头:股骨粗线 胫骨粗隆内侧 坐骨结节 胫骨内侧髁
半腱肌 半膜肌
坐骨神 经
髋关节的运动
外展和内收 前屈和后伸 内旋和外旋
环转

髂前上棘
股 四头 肌
股直肌 股中间肌 股外侧肌 股内侧肌
髂前下棘 股骨体前面 股骨粗线外侧唇 股骨粗线内侧唇 耻骨上支

屈、外旋髋 关节屈、内旋膝 关节 止于髌骨上缘和两侧, 屈髋关节, 以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伸膝 伸膝关节, 股直肌还可屈髋 关节。

简述肩关节,髋关节的特点和运动

简述肩关节,髋关节的特点和运动

肩关节和髋关节是人体中两个重要的关节,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动范围。

肩关节(肱骨与肩胛骨之间)的特点和运动:
-结构:肩关节由肱骨头(球状凸起)和肩胛骨上的肩盂(浅杯状凹陷)组成,形成了一个球窝关节。

这种结构使得肩关节拥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和灵活度。

-运动范围:肩关节可以进行多向度的运动,包括前后摇、内外旋、上下拉和圆周运动。

这使得肩关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完成多种动作,如抬举、推拉和旋转等。

髋关节(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特点和运动:
-结构:髋关节由股骨头(球状凸起)和髋臼(深杯状凹陷)组成,形成了一个球窝关节。

这种结构赋予髋关节极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运动范围:髋关节主要进行屈曲和伸展运动,并具有一定的内外旋作用。

这使得髋关节在行走、跑步和下蹲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肩关节和髋关节都是球窝关节,但由于其结构和位置的不同,它们具有不同的运动范围和功能。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更大,适合完成多向度的动作,如打球、举重和做瑜伽;而髋关节主要负责支撑和承受身体重量,适合进行步行、奔跑和跳跃等活动。

无论是肩关节还是髋关节,保持其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都非常重要。

适当的锻炼、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避免过度使用可以有助于维护这些关节的健康和功能。

如果出现关节疼痛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

髋关节的6个活动方向

髋关节的6个活动方向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髋关节的6个活动方向
一、髋关节的6个活动方向分别是:
1. 屈:这就像是我们在做高抬腿动作时髋关节的运动,大腿向着腹部靠近,感觉就像在和自己的肚子打招呼呢。

这个动作在我们日常走路、跑步,尤其是上楼梯的时候经常会用到。

2. 伸:和屈是相反的方向啦,就像是把腿向后伸出去,想象自己是个芭蕾舞演员在做向后伸展腿部的动作,在我们向后踢腿或者从坐姿到站姿的时候会有这个动作。

3. 内收:这个动作就是把腿向身体的中线方向靠拢,就像小螃蟹把腿往中间收一样,我们在做夹腿动作或者侧着身子走路时,会有髋关节内收的情况。

4. 外展:和内收相反,是把腿向远离身体中线的方向打开,像跳芭蕾舞的小天鹅展开翅膀那样,在做侧抬腿或者劈叉的时候髋关节就在做外展运动。

5. 内旋:就是大腿在髋关节处向内旋转,想象自己的脚尖在向内画圈,在我们做一些需要扭转身体的动作,比如转身拿东西时,髋关节会有内旋的动作。

6. 外旋:和内旋相反啦,脚尖向外画圈,像是跳拉丁舞时的一些脚步动作,当我们外八字走路或者做某些瑜伽动作时,髋关节就在做外旋运动。

第 1 页共 1 页。

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

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

骨盆与髋关节运动学骨盆和髋关节是人体运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们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支持身体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姿势的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骨盆和髋关节的运动学,以及它们在身体运动中的重要性。

骨盆运动学骨盆是人体的核心部分之一,它负责支撑躯干并连接下肢。

骨盆由骨盆骨、尾骨和髋骨等骨头组成,这些骨头之间通过关节相连,形成了一个复杂的骨架结构。

骨盆的运动涉及到三个平面,包括冠状面、矢状面和横断面。

在冠状面上,骨盆向左右移动,使得一只脚在地面上受力时,另一只脚可以自由地摆动。

在矢状面上,骨盆向前后旋转,使得身体的重心可以随着身体的运动而移动。

在横断面上,骨盆会倾斜,使得身体的重心可以沿着两腿之间的轴线上下移动。

骨盆的运动对人体的身材和姿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例如,如果骨盆倾斜过度或者向后旋转过度,会导致腰部弯曲过度和腰肌过度拉伸,从而引起腰痛和不良的身体姿势。

髋关节运动学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负责连接骨盆和大腿骨,控制人体在行走、跑步、跳跃和其他活动中的运动和稳定性。

髋关节的主要部分包括髋臼和股骨头,它们之间是一个含有关节液的关节腔。

髋关节的运动包括屈曲、伸展、外旋和内旋。

这些运动都与股骨头和髋臼的形状有关,它们的运动范围受到肌肉和韧带的限制。

例如,股四头肌可以通过屈曲膝盖的同时屈曲髋关节向前运动,而臀部肌肉则可以通过外旋髋关节来使腿向外旋转。

髋关节的功能可以通过一些常见的测试来评估,例如屈曲测试、伸展测试和破坏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检测出髋关节疾病和不良姿势,并为康复计划提供有用的信息。

骨盆和髋关节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骨盆和髋关节的运动对全身的运动和姿势控制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进行力量训练、有氧运动还是进行日常活动,骨盆和髋关节都是重要的动力传递和稳定装置。

例如,当我们在进行深蹲或者举重等重量训练时,髋关节是我们主要的动力发起点之一。

髋关节伸展和内旋运动可以提供足够的推力来举起重物,而髋关节外旋则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衡和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下肢
第一节 髋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髋关节由球形股骨头与深的髋臼
窝组成,最典型的球-窝关节,大量的韧 带与肌肉使股骨头完全的保持在髋臼内。
股骨近端厚厚的关节软骨、肌肉和 骨小梁结构有助于缓冲髋部受力。
图(图4-2-2) (图4-2-3)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股骨近端 1.股骨头 近似于2/3球形结构,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髋臼力线
中心边缘角(CE角)35-40° 冠状面 上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程度。
髋臼前倾角 20° 水平面面上髋臼对 股骨头的覆盖程度。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髋臼力线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关节囊和韧带
髂股韧带、耻股韧带和坐股韧带。 髂股韧带人体最厚最坚韧韧带,伸髋 站立时,股骨头对其产生抵压,截瘫患 者通过其被动张力维持站立。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关节囊和韧带
髋关节完全伸直(伸20°),稍外展、 内旋时,大部分韧带拉长,髋关节的锁 定位。
髋关节屈曲90°,中度外展、外旋时, 大部分韧带松弛,髋关节的解锁位。解锁位 股骨头髋臼对合关系最好。
骨与关节运动学
股骨-骨盆骨运动学
1.股骨在矢状位的旋转(转动、滚动) 屈曲 120°(完全屈膝)80° (伸直膝) 伸展 20°
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髋内旋肌
主要肌:臀小肌、臀中肌的前部、阔筋膜 张肌、长收肌、短收肌、耻骨肌、半腱肌、 半膜肌。
屈髋90°时,内旋潜力最大。
臀中肌的前部屈髋90°时力矩时0°是的8倍。
梨状肌 屈髋90°也有内旋作用。
故脑瘫患儿髋内旋通过提高伸髋肌力及外旋 肌力改善。
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伸髋肌
2.股骨在冠状位的旋转(转动、滚动) 外展40° 内收25°
3.股骨在水平位的旋转(转动、滚动) 内旋35° 外旋45°
骨与关节运动学
骨盆-股骨骨运动学(腰骨盆节律)
骨盆相对于股骨运动影响腰椎的外形,称 腰骨盆节律。 1.同向性腰骨盆节律 2.反向性腰骨盆节律 图4-1-7
骨与关节运动学
骨盆-股骨骨运动学
次要肌:臀中肌后部、臀小肌、闭孔外肌、 股二头肌长头。
谢谢!
主要肌:臀大肌、腘绳肌和大收肌的后侧 头。
次要肌:臀中肌后部。 内收肌在屈髋过100°时也有伸髋作用。
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髋外展肌
主要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
次要肌:梨状肌、缝匠肌。
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髋外旋肌
主要肌:臀大肌、短外旋肌肉(梨状肌、 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股方肌、闭孔 外肌)腘绳肌和大收肌的后侧头。
位于腹股沟中下1/3处,两个股骨 头间约17.5cm。
2.颈干角 图4-1-1 125° 3.前倾角 图4-1-2 15°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图4-1-2
髋关节的基本结构特征
髋臼
较深的呈半杯状的臼窝,容纳股骨头。 髋臼唇是纤维软骨,与髋臼横韧带融合, 加深髋臼。
摆动期髋关节呈重为体重的13% 站立期髋关节呈重为体重的300%以上
1.矢状位的骨盆-股骨旋转(骨盆前、后倾) 前倾30°(屈髋90°) 后倾 10-20°
2.冠状位的骨盆-股骨旋转(骨盆左、右倾) 支撑髋外展(提高未支撑髋)30° 支撑髋内收(降低未支撑髋)25°
3.水平位的骨盆-股骨旋转(髋内、外旋) 支撑髋内旋(向前旋转)15° 支撑髋外旋(向后旋转)15°
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屈髋肌
主要肌:髂腰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 股直肌、耻骨肌和长收肌。
次要肌:短收肌、股薄肌和臀小肌。 髂腰肌:屈髋;髋外展时有髋外旋作用。 阔筋膜张肌:屈髋、外展髋;内旋髋;屈
膝。 股直Leabharlann :屈髋;伸膝。肌肉和关节的相互作用
髋内收肌
主要肌: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 肌、大收肌。
次要肌:股二头肌、臀大肌下部和股方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