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大师作品分析要点
大师作品分析——图根哈特住宅(孙广松、伍鹏程、王英文)

立面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一 楼的玻璃的面积明显 大于二层。这与前面 的平面分析的结果相 符。 一楼面向花园通过落 地窗形成开敞的大空 间。二层由于是用于 居住的私密空间,所 以只用小窗采光。
柱子
柯布西耶惯用的圆 柱暗示了周围空间 无方向地自由流动 伸展, 伸展,而密斯的不 锈钢十字形柱则在 于含蓄地矢量化四 周的“ 周的“空”
大师作品分析
图根哈特别墅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建筑师简介----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现代建筑大师,与赖特, 柯布西耶 格罗皮乌斯齐名, 柯布西耶, 现代建筑大师,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并称二十世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可以说,他的 密斯没有受过正式的建筑学教育可以说, 建筑思想是从实践与体验中产生的。
纪中期现代建筑四大师
密斯在1908-1911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 贝伦斯一起工作, - 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贝伦斯一起工作 密斯在 年间与著名建筑大师彼得 贝伦斯一起工作, 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 并从中学到了相当多的东西。后来,他又采纳了鲍豪斯建筑学派 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格罗皮尤斯 格罗皮尤斯( 的风格,并继承了瓦尔特 格罗皮尤斯(Walter Gropius)遗留 ) 的风格; 的风格; 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 年提出的“ 年提出的 少就是多” 色; 1930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年任包豪斯第三任校长 1937年移民美国,在哪里他发现了让他闻名世界的钢; 年移民美国, 年移民美国 在哪里他发现了让他闻名世界的钢; 1938年被聘为阿莫尔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年被聘为阿莫尔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 1969年去世。 年去世。 年去世
大师作品分析-格罗塔住宅

建筑立面采用了边长约1m的方形钢 板 ,一方面保证了规则性,另一 方面做出各种尺寸的开洞、曲面等 适当的变化。产生了规则性与变化 性 共存的均衡。
在各个立面中均含面积 相同的正方形,运用重 复的手法使相对独立的 各个立面产生了有机的 联系。
作品分析·第二部分
——立体构成分析
从全局上看,大小形状各异的体块元素与 两根轴线形成了的有机整体。 这种恰当的排列使整个构成动感且富有秩 序。
轴线一: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重复使用 基本形:长方体 基本单元:门形框架 处理方法:门形框架分别放在这一列的两边。 左边重复排列具有统一感,右边放置一个,有 象征性结尾作用。总体形成了一个带状的较虚的面。
轴线二: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聚合 基本单元;长方体 基本单元:面 门形框架 处理方法:用基本形的边缘垂直结合,再利用 门形框架达到收尾作用。
体块二: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聚合与消减 基本单元:长方体 处理方法:把基本形恰当的组合到了一起, 高差大小的变化使其主从层次分明。进行 恰当的消减使其左边体块表现虚,中间为实且体现微差, 右边形成对比。总体上虚实对比,统一且富有体积变化。
半圆弧面: 基本构思:基本形的重复 基本单元: 圆柱体 弧线 基本单元:线 处理方法:按照圆弧形状重复排列基本单元, 使其构成完美的半圆弧虚面。具有统一和活泼的美感。
作品分析——格罗塔住宅
Grotta House
任婧
建121-2 张磊 董江涛
2013.3
目录
• 一.平面构成分析 1.总平面及各立面分析 A.总平面图底关系 B.大尺寸比例 C.形式简化与分析 2.平面细部分析 A.立面体块 B.立面开窗手法 C.小尺寸比例 3.平面设计手法归纳
目录
• 二.立体构成分析 1.总体 2.建筑主体 3.轴线 4.局部体块 5.细节 6.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7.手法归纳
大师住宅的解读与分析

萨伏伊别墅
平面——功能——二层平面
带独立卫生间 的儿卧 主卧
花园露台
带独立卫生间 的客卧
厨房食物室
起居室餐厅
水平长窗
阳光照进起居室,显得更加温馨
水平长窗平阔舒展,外墙光洁,无任何装饰,但光影变化 非常丰富
花园露台
萨伏伊别墅
平面——功能——三层平面
有构成形式的屋 顶天窗 从三层看到的二 层花园露台
朗香教堂
拉图莱特修道院
萨伏伊别墅 Villa Savoye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
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 瓦西,由现代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 于1928年设计,1931年建成,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这幢白房子表面 看来平淡无奇,简单的柏拉图形体 和平整的白色粉刷的外墙,简单到 几乎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程度, 萨伏伊别墅是勒· 柯布西耶纯 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 主义作品,甚至是勒· 柯布西耶的 作品中最能体现其建筑观点的作品 之一。它所表现出的现代建筑原则 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建筑走向。
相关理论
现代建筑五要点:
支 柱 低层架空
自由平面 墙从结构中释放出来,可以 自由的划分空间 自由立面 相当于垂直向上的自由平面 横向长窗 自由立面产生的结果 屋顶花园 其意图是恢复被房屋占去的 地面
相关理论
柯布西耶建筑思想的两个阶段: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表现主义 代表作品:朗香教堂、拉图莱特修道院
萨伏伊别墅
平面——过渡
这样的平面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 一层处于完全封闭的室内,但是因 为进到里面之前退后的入口,头上 二层的楼板,不得不让人们在包围 之后又提前的心理准备。
室内坡道又减弱了一层和二层之间 的分割感。 到了二层所不同的是, 你从一个封闭的空间渐渐走向明亮, 到最后感觉到开场,平面又把人们 引到室外,感受阳光空气。 二层并不完美,三层的豁然开朗再 一次把自己释放出来。
大师作品分析——史密斯住宅

白色派建筑
大师 建筑 风格
白色派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1)建筑形式纯净, 局部处理干净利落、整体条理清楚。 2) 在规整的结构体系中, 通过建筑构成的虚实凹凸安排, 以 活泼、跳跃、耐人寻味的姿态突出了空间的多变, 赋予 建筑以明显的雕塑风味。 3) 基地选择强调人工与天然的对比, 一般不顺从地段, 而是 在建筑与环境强烈对比, 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之中寻求 新的协调。 4) 注重功能分区, 特别强调公共空间( Public Spaces) 与私密 空间( Private Spaces) 的严格区分。 迈耶设计的史密斯住宅( Smith House, 1965 年~ 1967 年) 是 白色派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七.体块分析
作品 分析
模型展示
五.丰富的空间
作品 分析
在史密斯住宅中, 有双向分层的概念, 即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的同时, 水平方向上分 层! , 而且是以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区分, 划为两部分。 这样就存在着对立的空间体系, 即私密的小空间是木墙承重, 公共的大 空间由圆钢柱支承, 住宅的结构系统和空间组织系统正好吻合。封闭 的私密空间和开敞的公共空间依靠水平走廊和对角布局的楼梯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交通空间的频繁使用将两部分空间的层次感与通畅感相 互强化。当人在空间运动时, 他的视觉体验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 也就 是说, 当人在水平运动时, 设计者往往使他的视线同时在垂直方向上流 通; 而当人上下运动时, 又使他的视线同时在水平方向上流通。这样, 人的流动和视觉的流通在立体上展开, 相互交叉纠缠, 从而产生了丰富 多彩的密斯住宅中, 整个建筑的序列布局是紧凑而 有机的。从基地外到基地内部时, 首先经狭长的车 道, 然后先看到的仅是房子的一角车库的部分, 之后 才看到房子的全景。而从房屋外部进到房屋内部时, 首先必须通过窄小的坡道之后, 才能进入屋内稍大 的空间, 而后才进入上下两层贯通的大客厅, 看到户 外宽阔的景致, 到达整个序列的高潮, 产生令人满意 的美学快感。
大师住宅作品分析及影响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柯布西耶和理查德迈耶的住宅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简要的归纳出两位大师设计理念的异同点,以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柯布西耶理查德迈耶住宅影响一柯布西耶的住宅理论及代表作1住宅理论柯布西耶丰富多变的作品和充满激情的建筑哲学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城市面貌和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他提出了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其思想于1926年公布于众。
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带形长窗和自由立面。
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避居乡间,后来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战后他的建筑设计风格明显起了变化,从注重功能转向注重形式;从重视现代工业技术转向重视民间建筑经验;从追求平整光洁转向追求粗糙苍老的有时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战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他的设计理念直到去世,都对世界各国的建筑师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他的设计经常引起很大的争议,他设计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异外观,令守旧派异常愤怒,但被革新派奉为经典。
他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的方案引起评审团长时间的争论,最后由政治家裁决否定。
他的马赛公寓,被法国风景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到后来,又成为当地的名胜;他为阿尔及尔市做的规划和建筑设计被市政当局否决,但后来其中的逐层后退设计方法却被许多非洲和中东的沿海国家采纳。
2 马赛公寓设计初衷二战结束以后,柯布西耶接受的第一个项目对他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法国政府要求他设计一种新型的密集型住宅,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马赛公寓的建造恰恰是柯布西耶战前要把住宅群和城市联系一起的想法的实现。
设计情况马赛集合住宅坐落于法国马赛德密歇尔大道的尽头处,1946年开始设计,1952年竣工,它将大多数人们的群居思想予以大规模具体化。
这座建于广阔的公园内公寓,其主要门面朝向东西两方,为遮挡寒冷的北风,北面不设置任何窗户。
大师作品分析卡雷住宅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3.天花板坡度与地形的契 合
R.索瑞亚诺 舒曼住宅
Raphael Soriano Shulman House
R.索瑞亚诺 [1904-1988]
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 生于若德斯[RHODES]的一个西班牙犹太人家庭 使用模数预制的钢或铝作为住宅框架结构的先驱
舒曼 Julius Shulman
平面分析
仆人用房
车库
北面入口设置两个停车位,仆人用房等辅助空间也设置 在北面。
平面分析
卧室 卧室
西面卧室处于斜线走廊的尽头,保证了私密性,落地玻璃 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
平面分析
沿屋顶一圈的挑檐创造了从室外露天到室内围合的一种过 渡空间,同时丰富了立面的层次。
流线分析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主入口 工作用厅
办公
私密性过渡
卧室 仆人用房
车库
卫生间 卧室
厨房
起居室 餐厅
工作用厅
暗房暗房 办公
私密性过渡
私密性增强
暗房
丰富立面
暗房
庭院分析
仆人使用
室外餐厅 女儿活动庭院
室外起 居室
女儿活动庭院
结构分析
屋顶主梁在生活区南北向排列, 在工作区东西向排列。
结构分析
结构部分为钢结构,圆柱与工字钢梁相结合,木制 的次梁支撑着屋顶,内墙也是木制的,屋顶为石膏板。
阿尔瓦·阿尔托的流 动空间在空间上的 划分只是一个象征, 没有任何隔断,用 地面的不同标高或 在同一地坪用不同 的材料或用透空的 长条楼梯栏杆区分 各部分不同的性质。
设计流动感的创造
2.自由曲线的使用
大师作品分析玛利亚别墅

阿尔托主要的创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现代建筑道路。 他认为工业化和标准化必须为人的生活服务,适应人的精神要求。阿 尔托的创作范围广泛,从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到市政中心设计,从民 用建筑到工业建筑,从室内装修到家具和灯具以及日用工艺品的设计, 无所不包。他说:"标准化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样,而主要 是作为一种生产灵活体系的手段,以适应各种家庭对不同房屋的需求, 适应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设计的建筑平面灵 活,使用方便,结构构件巧妙地化为精致的装饰,建筑造型娴雅,空 间处理自由活泼且有动势,使人感到空间不仅是简单地流通,而且在 不断延伸、增长和变化。阿尔托热爱自然,他设计的建筑总是尽量利 用自然地形,融合优美景色,风格纯朴阿尔托在明确地表达他的哲学 观时,指出:“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这一理念会不 断地从每个角落里涌现出来。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的。如果我 们不能始终坚持这一理念,我们的建筑将是简陋且无价值的,但我们 的生活会富裕起来,然而,这种富裕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每件建 筑作品都是一个标志,他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愿意为世界上的所有普 通人建造天堂的志向。
二、周边环境
三、平面功能分区
四、建筑立面分析
五、建筑结构
六、细节设计
大师作品分析拉罗歇让纳雷别墅

大师作品分析:拉罗歇让纳雷别墅引言拉罗歇让纳雷别墅(Villa La Roche-Jeanneret)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创作的一座著名建筑作品。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这座别墅展现了勒·柯布西耶的独特风格和反传统的理念。
本文将对拉罗歇让纳雷别墅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揭示其设计理念以及对建筑界的影响。
设计理念勒·柯布西耶在设计拉罗歇让纳雷别墅时,秉持着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
这座别墅采用了具有简洁几何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强调了功能性和实用性。
勒·柯布西耶将别墅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用作住宅,另一部分用作展示艺术收藏品的画廊。
建筑特点拉罗歇让纳雷别墅的外立面呈现出简约而现代的风格。
建筑外墙主要采用了白色的石灰石,搭配着黑色的金属窗框与白色的玻璃幕墙,展现出鲜明的对比效果。
别墅的平面布局经过精心设计,充分考虑了空间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在别墅的内部,勒·柯布西耶注重了光线与空间的运用。
别墅的大门采用了独特的带有彩色玻璃的窗户设计,使得进入别墅的人们会被美丽的光影所迎接。
室内空间采用了开放式布局,利用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让室内充满自然光线。
设计师还注重了空间的流动性。
拉罗歇让纳雷别墅的楼梯是一种标志性的设计元素,采用了承重结构和自由悬挑的形式,使得楼梯空间更加开阔,增加了空间感。
影响与启示拉罗歇让纳雷别墅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对后来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勒·柯布西耶在设计中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采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为后来的建筑师提供了许多启示。
其简约的几何形态和对光线的运用,启发了许多后来的建筑师在设计中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
开放式布局和空间流动性的概念也被广泛采用,使得建筑空间更加开阔和通透。
此外,拉罗歇让纳雷别墅对于建筑与艺术的结合也具有重要意义。
别墅内的画廊为收藏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展示空间,为后来的建筑与艺术的结合提供了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