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

合集下载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初级药士-专业知识-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单选题]1.不适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是A.卡托普利B.米力农C.卡维地洛D.氢氯口塞嗪E.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答案:E(江南博哥)参考解析:ABCD都是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而去甲肾上腺素激动Q受体,收缩血管,但是没有对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不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2.维拉帕米不宜用于治疗A心绞痛B.心力衰竭C.高血压D.室上性心动过速E.心房纤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维拉帕米属于钙通道拮抗剂,没有抗心力衰竭的作用。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3.强心甘中毒特征性的先兆症状是A.QT间期缩短B.头痛C.胃肠道反应D.房室传导阻滞E.视色障碍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黄视症、绿视症等视色障碍为强心甘中毒特有,是中毒的先兆,具有诊断价值。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4.与强心昔药理作用机制有关的酶是A.前列腺素合成酶B.Na+-K-ATP酶C.鸟昔酸环化酶D.磷酸二酯酶E.过氧化物酶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强心甘抑制细胞膜上NaY-ATP酶活性。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5.有关地高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包括:正性肌力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负性频率作用(减慢心率)、负性传导作用(抑制房室传导)、对心电图的影响、扩张外周血管等。

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6.强心甘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选用A.氯化钾B.氯化镁C.肾上腺素D.维生素BE.氯化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强心昔中毒治疗:①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可补钾、选用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②对缓慢型心律失常可选用阿托品;掌握“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知识点。

[单选题]7.强心甘增强心肌收缩性的机制是A.细胞内K 减少B.细胞内N1不变C .心肌细胞内C/增多D .心肌细胞内K+增多E.细胞内Na+减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量,是强心背正性肌力作用的基本机制。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Treatment of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第十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二、强心苷 三、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四、作用于受体药物 五、减负荷药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概述
(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
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又 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种超负荷心脏病,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 在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 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最终致动脉系统供血 不足,静脉系统(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的一种 病理状态,称为CHF。
1、心力衰竭分类
(1).按其发生的急缓:分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以后者居多。 (2).按其发生的部位:分左心衰竭、右 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3).按其性质:分收缩性心力衰竭、舒 张性心力衰竭。
– P-P间期延长,说明心率减慢.
PR J T
QS
对心电图的影响
RR
P P
TT
PP
QQ SS
强心苷对心电图的影响
P TP
P
P
P
P
QRS
二.对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的作用
① 对神经系统作用
– 治疗量:直接/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长期应用降低循环NA,抑制交感活性,改善预后
– 中毒量:增强交感活性(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有助 于心律失常发生。
常用药物有:
洋地黄毒苷 (Digitoxin) • 地高辛 (Digoxin) • 西地兰 (Deolanoside)(毛花苷C,毛花苷丙)
• 毒毛花苷K (Strophanthin K)。

药理学课件第十八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PPT课件

药理学课件第十八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PPT课件
药理学课件第十八章抗慢性心 功能不全药ppt课件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5
CONTENTS
•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概述 •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的分类与
作用特点 •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的合理应
用与注意事项 •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的临床应
用与评价
01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概述
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定义与分类
02
合理使用ACE抑制剂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 肌重塑,延缓病程进展。
03
注意事项:关注患者肾功能和血钾水平,避免出现 高血钾和肾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合理应用与注意事项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是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的辅助药物,可以协同 ACE抑制剂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可以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改 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扩张血 管,降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从而 改善心功能。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是治疗慢性 心功能不全的重要药物之一,尤其适 用于不能耐受ACE抑制剂或对ACE抑 制剂过敏的患者。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主要通过阻 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和减轻心脏负担,从而改善心 功能。常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 药有氯沙坦、缬沙坦和奥美沙坦等。
β受体拮抗药的副作用
心动过缓、低血压、乏力等。
β受体拮抗药的疗效评价
通过观察心功能改善、运动耐量变化和生存率来评估。
ACE抑制剂的临床应用与评价
01 ACE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
02 ACE抑制剂的副作用:咳嗽、皮疹、味觉异常等 。

药理学课件之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药理学课件之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减慢心率作用(负性频率) 主要针对心功能不全而频率加快的患者 强心苷→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刺激主动脉弓,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迷走N兴奋→心率减慢。 心率减慢而延长舒张期,增加静脉回流,有利于提高 心输出量。
3.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比较复杂
①在心房,强心苷可迷走神经兴奋,促进K+外流,最大舒张 电位负值加大,使传导速度加快;
第二节 其他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一.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发挥正性肌力作用。 二.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三.减负荷药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2.利尿药:适用于前负荷升高且易发生强心苷中毒的患者 3.血管舒张药:辅助治疗药物,用于对正性肌力药和利尿 药治疗无效的难治患者。
②迷走神经兴奋,促进K+外流,可降低窦房结自律性、
减少房室结Ca2+内流而减慢房室传导。 ③中毒量抑制Na+,K+ - ATP酶活性,最大舒张电位减少,自 律性提高, K+外流减少而使ERP缩短,可致室性心动过速等。
[临床应用]
1.慢性心功能不全 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有效,回心血量 增多,缓解静脉淤血症状。 2.某些心律失常 包括:房颤、房扑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有效。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
强心苷类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作用于β受体的药物 减负荷药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2)利尿药 (3)血管舒张药
第一节 强心苷
[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强心苷→选择性作用于心肌细胞→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表现为:直接增强心肌收缩力,缩短衰竭心脏收 缩期,相对延长舒张期,回心血量增加,最终导致心 输出量增加。 作用机制: 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Na+,K+ - ATP酶结合,抑制 Na+,K+ - ATP酶活性阻断其摄K+排Na+的功能细胞 内[Na+]Na+/Ca2+增加 细胞内[Ca2+] 心肌收 缩力↑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药理学》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六、洋地黄中毒的表现和防治 表现: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心脏毒性
11
预防: 1、防止诱发强心苷中毒的各种因素
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心肌 缺血、肝/肾功能不良等 2、警惕中毒的先兆症状 室性早搏、二联律 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 60次/分 色视障碍(黄视、绿视)
处理: 1、停药或减量并补钾 2、快速心律失常用苯妥英钠或利多
利尿药目前仍作为一线药物广泛用于 各种心衰的治疗。对轻度CHF,可单 独应用噻嗪类,对中、重度CHF,可 用呋塞米或噻嗪类 + 留钾利尿药,对 严重CHF、慢性CHF急性发作、急性 肺水肿或全身水肿,噻嗪类常无效, 需用呋塞米静脉给药
因低血钾为CHF引起心律失常的诱发 因素(尤其与强心苷合用),故应用 排钾利尿药应注意补钾或与留钾利尿 药合用
3、增加β受体数目、增加心钠素的 分泌,提高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4、中止、逆转组织重构(remodeling) 对已发生肥大的心肌有逆转作用
ACEI目前已成为治疗CHF的一线药 物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对舒张性心力 衰竭者疗效明显优于地高辛
利尿药 利尿药促进水钠排出,减少血容量, 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降低 静脉压,缓解或消除静脉淤血及其引 发的肺水肿好外周水肿
某些患者在转为房颤后,停用强心苷, 有可能恢复窦性心率。原因:停用强心 苷等于取消其缩短心房不应期的作用, 可使折返冲动落入较长的不应期内而停 止折返,窦性心率恢复
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药依据:兴奋迷走神经,减慢传导
五、相对禁忌症 1、预激综合症伴有房颤或房扑 2、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3、流出道梗阻 4、重度二尖瓣狭窄
地高辛正性肌力作用示意图
正性肌力作用伴有的三个特点: 1、增强心肌收缩效能 2、增加衰竭心脏排出量 3、降低衰竭心脏耗氧量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 以NYHA心功能分类II ~ III 级 CHF为对象,
基础病因为扩张型心肌病者尤为适合。
可阻止临床症状恶化,改善心功能,降低猝死 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患者能很好地耐受。
• CHF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断药,不仅可改善临 床症状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且可
• 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和降 低死亡率
• 1 收缩功能障碍,治疗收缩功能障碍可用正 性肌力作用药,如地高辛等,也可用血管扩 张药减轻负荷以利收缩功能的发挥。
• 2. 舒张功能障碍, 治疗舒张功能障碍可用 β-受体阻断药如美托洛尔,ACEI 等,抑制 心肌肥厚,提高顺应性。
二、结构变化
1.心肌细胞凋亡 2. 心 肌 细 胞 外 基 质 (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变化, ECM由胶原、 纤 维 粘 连 蛋 白 等 所 组 成 。 CHF 时 , ECM各成分增多堆积,胶原量增加, 肌组织纤维化,引起心肌功能障碍。
美托洛尔
• 对扩张型心肌病伴CHF患者。
• 能缓解症状, 上调β1受体,拮抗过高的交 感效应,抑制RAS 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减慢心率和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运动耐
力, 临床应用收到良好效果。
一、β受体阻断药治疗心衰的主要机制
• 1. 抗交感神经作用,上调β受体 • 2.抑制RAS 而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 3. 抗心律失常与抗心肌缺血作用
心肌肥厚与心室重构
(remodeling)
重构,是指各种CHF发病过程中,心 脏形态结构多种病理变化的总和,是 CHF恶化进展的基础, 是一种自身不 断(self-perpetuating) 的进程, 其最 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CHF时神经内分泌变化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ACEI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形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血管阻力,改善心脏的血供。

常用的ACEI药物有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咳嗽等副作用。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达到与ACEI相似的降压效果,但不会引起咳嗽等副作用。

常用的ARB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3.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弱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的兴奋作用,降低心率、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

同时,β受体阻滞剂还可以抑制心肌纤维变形及心肌细胞肥大。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卡维地洛等。

4.利尿剂:利尿剂主要通过增加尿量,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减轻心脏负荷。

常用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功能损害。

5.链脲类药物:链脲类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中磷酸甘油二酯酶的活性,延长磷酸甘油二酯的作用时间,增加肌钙转运蛋白的表达,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常用的链脲类药物有米力农、美托洛尔联合米力农等。

6.心脏糖苷类药物:心脏糖苷类药物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并抑制心肌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加心脏泵血功能。

常用的心脏糖苷类药物有地高辛、洋地黄等。

以上所列举的药物是目前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药物,但并不代表全部的药物种类。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以免引发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过程中,药物治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患者还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体重和体力活动等。

同时,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了解药物疗效,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其他药物(药理学课件)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其他药物(药理学课件)
学习目标
知识 掌握ACEI、ARB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 目标 用。熟悉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及血管扩张药抗慢性心功能不全
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 目标
具备提供ACEI、ARB、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及血管扩 张药用药咨询服务的能力。
素质 目标
1.具有团队合作能力、安全用药意识。 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标扩题张动脉药
C
药理作用
抗交感 神经 作用
五、 β受体阻断药-卡维地洛
1
阻断心脏 β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抑制儿茶酚胺
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心肌
2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心脏的前后 负荷
3
逆转和减缓心肌肥厚、心肌重构和心肌成纤维化
4
上调心肌 β受体的数量,提高 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 敏 感性,改善心肌收缩性能
选用强效利尿 药静脉注射
药理作用
四、扩血管药
扩张 静脉
•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降低肺楔压、左心室舒 张末压,缓解肺部淤血症状
扩张 动脉
• 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输出量,缓解组织缺血 症状
临床应用
四、扩血管药
A
肺静脉压升高、肺淤血 明显的患者
扩张静脉药
B
心 心输出量明显减少而外周阻 力升高者的患者
案例导入
患者,男,60岁,因活动后气促1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个月入院。 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休息后好转,1个月前开始出 现胸闷,伴气促、全身乏力、双下肢水肿。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 竭。予以氢氯噻嗪、福辛普利、 哌唑嗪、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后,症 状缓解。思考:所用的药物通过什么途径发挥作用,应用时要注意哪 些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托普利(captopril) 依钠普利(enalapril) 贝钠普利(benazapril) 培哚普利(perindopril) 雷米普利(ramipril) 福辛普利(fosinopril)
Mechanism of treating CHF
抑制AngI转化酶的活性:
AngII生成减少,醛固酮生成减少 缓激肽(可促NO及PGI2产生)降解减少 降低儿茶酚胺、加压素、ET1的含量等 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心 排出量,降低室壁张力,增加肾血流等;抑制 并逆转心肌及血管的增生、肥厚。
Positive inotropic actions
选择性作用于心肌,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增加动脉供血增多、心脏排空完全心衰症状被 纠正。
特点: 提高心肌收缩最高张力和最大缩短速率,使心肌收缩有 增加心衰患者的心输出量 降低心衰患者的氧耗量
❖ Factors influencing myocardiac contraction
逆转重构的机制
心肌及血管平滑肌都含有原癌基因,他们参与细胞生长、 AngII具有促生长和激活某些原癌基因的作用,通过原癌 ACEI减少了AngII的形成,当可防止和逆转心肌重构肥厚
Clinical uses of ACEI
90年代后的几个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ACEI可消除或缓 广泛用于CHF的治疗,常与利尿药、地高辛合用,作为C
❖ 传统目标:仅限于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 学变化
❖ 现代目标:除上述目标外,还应能防止并逆 转心室肥厚,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 量、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第1节 Pathology of CHF and the clas
功能变化: 收缩性减弱 心率加快 前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增加 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
❖ 心肌肾上腺素β受体信号转导的变化 - 心肌β1 受体下调:保护心脏免受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之害 -β1受体与兴奋性Gs蛋白脱偶联,Gs量减少/活性降 低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GRKs)增加:受体被磷酸 化后再与一抑制蛋白(阻碍素)结合,从而与G蛋白 脱偶联并减敏
Acting points of the drugs
对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活动性心肌炎等引起的 对机械阻塞性心衰,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重度二
地高辛治疗CHF的优缺点
优点:
应用方便,每日口服一次即可。 长期久用疗效不减。 一般有效剂量毒副反应并不严重。
缺点:
没有正性松弛作用,不能纠正舒张功能障碍
Adverse reactions
胃肠道:厌食、恶心、呕吐等。注意与心衰未控制的症状 神经系统: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色视障碍(黄视症 心脏毒性反应:各种心律失常,危险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Treating the arrhythmia
心房颤动:通过抑制房室传导,使较多冲动不能穿透房室
心房扑动:通过缩短不应期,使房扑转为房颤,然后再发
地高辛治疗CHF的特点
各种原因所致CHF都可用,但疗效有很大差别.
对瓣膜病、高血压病、先心等所致CHF疗效较好。 对继发于甲亢、严重贫血、VitB1缺乏等引起的CHF疗效较
- 纠正由于交感支配不均匀造成心室壁局部异常运动,从 - 抑制交感神经介导血管收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 - 降低血中儿茶酚胺,改善由于儿茶酚胺持久增高引起的代 - 降低心肌氧耗、乳酸释放以及心脏作功,并纠正衰竭心
受体阻断药治疗CHF时应注意:
以NYHA心功能分类II-III级的患者为对象,基础病因为扩张型 观察的时间应比较长:3个月,慢性效果显著 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应合并应用其他抗CHF药,如利尿药、地高辛等 严重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低血压、哮喘者慎用或禁用
结构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外基质) ECM各种成分增多 心肌肥厚与重建(remodeling)
神经内分泌变化
-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心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等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血管收
缩、心肌肥厚等
- 精氨酸加压素增多:血管收缩 - 内皮素增多 - 肿瘤坏死因子增多 - 其他:心房钠尿肽(ANF)增加、一氧化氮(NO)减少等
轻度CHF,单用利尿药效果好 中度CHF,口服袢利尿药或噻嗪类与留钾利尿药合用 重度CHF或急症:静脉注射大剂量呋塞米
第5节 其他治疗CHF的药物
一CHF treated with receptor blockers
对CHF的治疗学概念的一大创新性转变。
Mechanisms:
- 促使衰竭心肌细胞的受体密度上调, 恢复心肌对儿茶
Other cardiac glycosides
洋地黄毒苷: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作用时间长(t1/2>7天
去乙酰毛花苷(西地兰):生物利用度低,作用较强
毒毛花苷K:强心作用最强,作用短,不做口服,静脉给
第3节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inhibitors(AC ACEI:
❖ 加强心肌收缩力: 即正性肌力作用药(positive inotropic drugs):强心苷 、非强心苷类的正性肌 力作用药(受体激动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 扩血管及逆转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 制药(ACEI)
❖ 降低前后负荷: 扩血管药、利尿药
Classifications
1.强心苷类:地高辛等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 3.利尿药: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4.其他治疗CHF的药物:
是一类有强心作用的苷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植物;药物有 一级强心苷:含于植物中的天然成分; 二级强心苷:一级心苷加碱水解分出乙酸并由酶水解出葡萄
地高辛( digoxin ) harmacological actions
1.对心脏的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2)减慢窦性心律 (3)对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4) 对心电图的影响 2.其它 对神经-激素的作用 对肾脏及对CNS的作用 利尿
(1)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卡维洛尔等 (2)钙拮抗药:氨氯地平等 (3)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物:米力农等 (4)其他抑肾素 ❖ 血管扩张β阻断,上述药物常配伍 ❖ 作用环节八方面,卡維地洛近推出
第2节 增强心肌收缩力药
一强心苷 cardiac glycosides
AngII受体(AT1)拮抗药抗CHF特点
不仅拮抗ACE途径产生的AngII,同样拮抗非ACE途径( 不良反应较少,不易引起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抗CHF作用类似ACEI,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和病死率
药物有:氯沙坦(losartar), 维沙坦(又称缬沙坦,valsa
第4节 Diuretics
Actions:促进水钠排泄,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消 Uses:
❖ 右心室的前负荷常用右心室舒张末期压或右房压来 表示。前负荷与静脉回流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 静脉回流量增加,则前负荷增加。
❖ 后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后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 又称压力负荷。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就是左、右心 室的后负荷。
Purpose of treating CHF
以病人的临床表现为依据,将心功能状态分为四级: 一级:体力活动不受限制,日常活动不引起心功能不全 二级(即心衰Ⅰ度):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一般活动可 三级(即心衰Ⅱ度):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轻度活动即 四级(即心衰Ⅲ度):体力活动重度受限制,病人不能从
肾脏: 对心衰患者利尿明显:增加肾血流 对正常人或非心性水肿患者有轻度利尿作用:抑制肾小管
神经系统:中毒量 兴奋 CTZ引起呕吐 增强交感神经活性致心律失常 中枢神经兴奋症状:行为失常、谵妄等
Clinical uses
Treatment of cardiac dysfunction Some arrhythmias
肼屈嗪:主要舒张小动脉,降低后负荷。久用可激活RAAS。
硝普钠:舒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作用强而迅速,用于危 哌唑嗪:舒张动、静脉,降低前、后负荷,久用效果差。
Acting on the nerves and hormones
治疗量地高辛: 直接/反射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增强迷走神经活性:敏化窦弓及心内压力感受器、兴奋迷走中枢
中毒量地高辛: 增强交感神经活性(通过中枢和外周作用),有助于心律失常的
Acting on the kidney and CNS
❖ 收缩蛋白及其调节蛋白:肌动蛋白(actin)、肌凝蛋 白(myosin)、Ca2+调蛋白(troponin)等 物质代谢与 能量供应:O2 、三羧酸循环、ATP等 Ca2+:强心苷 对前二者无直接影响,只能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 Ca2+
Mechanism of action
增加兴奋时心肌细胞内Ca2+量 治疗量强心苷适度抑制心肌细胞Na+、K+-ATP酶(强 中毒量强心苷强烈抑制Na+、K+-ATP酶 胞内Na+
多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指在有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
Causes of developing CHF
心肌病: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等;
高血压、瓣膜病变、肥厚型心肌病、肺动脉高压或缩窄性心 心肌收缩力 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淤血前后负
❖ 前负荷:是指心肌收缩之前所遇到的阻力或负荷 ,即在舒张末期,心室所承受的容量负荷或压力就 是前负荷。
过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三联律、阵发性心动 过缓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60bpm)、房室传导阻
Prophylaxe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根据患者年龄、肾功能、心脏状况等制订用药方案,并根据 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电解质紊乱:低K+、低血镁、高Ca2+等。K+可与强心苷竞争心 疾病因素:甲低、严重心衰、严重心肌损害等易引起中毒。 肝、肾功能不全、老年人等也易中毒。 警惕中毒先兆症状:如一定次数的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少于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