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名校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第5章行为学习理论

一、选择题

1.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答案】A

2.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B

3.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4.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5.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答案】C

6.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班杜拉

【答案】A

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指()。

A.消退

B.刺激比较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答案】C

8.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

B.无条件刺激

C.条件反应

D.无条件反应

【答案】C

9.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10.提出“我们一切的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反射”的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巴甫洛夫

D.托尔曼

【答案】C

11.经典条件反射是指()。

A.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B.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C.个体的自发反应与某一刺激间建立了联系

D.某种刺激与某种情境之间建立了联系

【答案】A

二、概念题

1.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答:斯金纳认为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所有行为都可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有机体被动地对环境刺激做出反应。操作性行为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最初是自发的行为,这些行为由于受到强化而成为在特定情境中随意的或有目的的操作。相应地,他把条件作用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作用(即经典性条件作用)和反应性条件作用(即操作性条件作用)。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刺激(S)—反应(R)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作用则是操作(R)—强化(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即刺激)。

2.华生的行为主义

答:华生在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他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研究者。其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是: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作用的

过程。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建立新的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3.桑代克的学习律

答:桑代克提出,学习要遵循以下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

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且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

练习律是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得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练习律指导人们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

(3)效果律

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效果律指导人们使用一些具体奖励如金星、口头表扬等。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把学习看作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或联想。并且,他们之间存在区别:一种观点是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应的同时出现进行的(巴甫洛夫和华生);另一种观点是学习是通过行为受奖励而进行的(桑代克)。

三、简答题

1.简述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之间的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形成后,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2)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又称试误说;巴甫洛夫的

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简述桑代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

答:(1)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在观念之间的联结,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为“试误说”。

(2)提出三个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和答案 【2021年考研】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历年真题+讲义与视频+课后习题+配套题库+配套视频)【圣才学习包】 目录 本品包括以下内容 ?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7.6小时高清视频】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真题解析班(网授) ?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基础综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

东南大学《709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东南大学《709心理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09心理学综合》考研全套目录 ?全国名校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汇编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普通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发展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教育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心理统计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戴海崎《心理与教育测量》(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心理测量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朱滢《实验心理学》(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第十六章-学习评定一、二节重点内容

第一节 一、学习评定的相关概念 学习评定:主要指教师通过搜集学生在课堂中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判断和决策,并制定出最合适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的过程。 评定是利用各种方法获取与学生学业有关的信息(如纸笔测验、开放性问题以及对真实性问题的操作等),并对学生学业进步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测量的具体目标,建立测量的量度标准,据此对学生现有的行为水平进行量化描述的方法 测验时评价的一种特定形式,是由一组题目组成,并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施测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工具或者系统的方法。 评定过程 二、学习评定的重要性 评定的功能:提供反馈、提供信息、作为诱因、衡量教学。 1、提供反馈 学习评定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了充足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学习评定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学习评定,能明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定信息越明确,越具体(只要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反馈的作用越有效。 2、提供信息 学习评定为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提供信息。 学校通过评定的结果来选拔学生,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并为学生设计出更适应其能力发展的培养计划。评定信息是制定特殊学生的教育方案的重要依据。 3、作为诱因 评定结果作为诱因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要想通过评定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①首先,评定对学生实现有价值的目标要起关键作用或者有影响,否则分数就成不了诱因。②评定要公平、客观。③要有清晰的评估标准④对评估要有合理的解释,根据情景不同而不同。⑤评估应该具有经常性和挑战性。 4、衡量教学

学习评定和教学的关系决定了评定—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学习评定与教学的关系越密切,教学过程就越有效。 基本教学模式示意图 教学模式中的四项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成效。其中,教学目标是目的,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后三项是达到目的所需的手段或途径。学习评定的功能非常独特而关键,对另三项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 三、学习评定的模式 在常用的评定中,大致存在着三种模式:传统的评定模式,动态评定模式和课本评定模式。 1、传统模式 传统评定在知道思想上更多地收到了行为主义和早期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它经常使用的测验是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 学校人员根据传统模式的评定结果,可以进行有关的教育决策。 2、动态评定模式 教师使用动态评定的目的是评价学生在教学情境下进行学习的能力水平,而不是确定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 动态评定的目的是确定学生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学的多好,评价学生在师生交互作用的教学条件下的学习情况。 3、课本评定模式 课程本位评定是以课程内容为依据、使用标准参照测验进行的评定,是特殊教育领域里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评定模式。 课程本位评定针对的是学生的掌握情况,而不考虑与常模团体的比较,是传统评定方式的有效补充。它把教学提到最显着的位置,注重课程目标,降低了测验与考试的作用。 它的特征是:①多采用标准参照评定的形式,是传统常模参照测验的有效补充②以学生的学校或班级所教的课程内容为核心③把测验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④与个体教育计划相联系⑤要求对评定结果绘图⑥使用直接的重复性测量来表示学生在某一连续时间段内取得的进步。 四、学习评定的方法 1、诊断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和总结性评定 布鲁姆依据学习评定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把它划分为三类:诊断性评定(又叫配置性或准备性评定)、形成性评定(又称诊断进步评定或进展评定)和总结性评定(又叫终结性评定)。 2、常模参照评定与标准参照评定 根据评定时的比较标准还可以把评定分为常模参照评定和标准(效标)参照评定。常模参照评定是指评定时需要把学生的成绩与其所在团体或常模团体进行比较,根据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学生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 3、正式评定与非正式评定 学习评定按照其严谨程度可以分为正式评定与非正式评定。正式评定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定工具比较客观,如测验、问卷等。非正式评定则是针对个别

2022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复习资料(含历年考试试题)

2022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历年真题与真题答案 《扬州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八册)由鸿知扬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鸿知教学研发团队与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扬州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扬州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本书依据以下参考书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本书结合扬州大学考研专业课的往年真题答案,旨在帮助报考扬州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经典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 新闻传播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社会发展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学位)、小学教育(专业学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

数学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 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 旅游烹饪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医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音乐学院: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科教学-美术(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3教育综合 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真题和答案 2021年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621教育学基础综合》考研全套 目录 ?全国名校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考研真题及详解(含北师、南大等)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部分真题提供了答案详解。 2.教材教辅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十二校联合《教育学基础》(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校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类课程的组织形式如下图所示。这类课程是()。[统考2013研]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域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核心课程是一种课程设计。在此设计中,儿童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学科为核心,即以分科、相关、融合或广域课程为核心;二是以活动为核心,作为联络各种教学内容的手段;三是以社会生活领域或社会问题为核心,上图正是第三种类型的核心课程。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四川师范大学2014研] A.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教育心理学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教育心理学》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11*1) 1.品德的心理结构不包括()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后,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 A.无律阶段 B.独立阶段 C.他律阶段 D. 自律阶段 3.科尔伯格对道德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对偶故事 B.沙盘游戏 C.道德两难 D.守恒实验 4.道德判断处于寻求认可取向阶段表明其道德认识水平是()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5.品德心理的核心成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6.品德是许多心理成分的“有机结合体”,在品德形成过程中被称为 催化剂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激发个体道德的主要内部动力是() A.道德情感 B.道德修养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品德形成的初始阶段是()

A.内化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反应阶段 10.在品德形成的过程中,个体行为开始具有一定自觉性、主动性、 稳定性特点是处于() A.内化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反应阶段 11.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 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A.同感 B.以病人为中心 C.移情 D.自我 二、判断(10*1) 1.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2.品德就是道德。() 3.品德就是个性。() 4.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对社会生活的适应。() 5.品德是个体在道德观念下不自觉进行某种道德行为的活动。() 6.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 7.良心是自我意识在道德方面的体现。() 8.自律阶段的道德认知一般是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 () 9.科尔伯格按照个体道德判断结果的性质,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 为三水平六阶段。() 10.内疚是严厉的超我和附属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它作为一种惩罚 的需要而表现出来。() 三、名词解释(3*4)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1课程与教学论(政治)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1课程与教学论(政治)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1课程与教学论(政治)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九册)》由鸿知华师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结合提供的往年华师考研真题内容及答案解析,帮助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同学通过华师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

地理科学学院:学科教学(地理) 生命科学学院:学科教学(生物) 旅游管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国际商学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33教育综合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 通过总结和梳理《教育学》、《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育心理学》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3 - 教材课后习题与解答 针对《教育学》、《当代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简明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程》教材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华师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

《当代教育心理学》名师陈琦刘儒德讲义和习题解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名师陈琦刘儒德讲义笔记 和习题解 第一部分绪论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如图所示: 2.学习与教学因素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和测量 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 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 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以下是教育心理学的书籍推荐,欢迎阅读。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万千心理) “教育心理学国家精品课程”指定外版教材,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anita woolfolk 代表作 本书作者ardivta woolfolk就是美国知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出任美国心理学可以(apa)教育心理学分会主席,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顾问编委。本书从年第一版至现在年的第十版,一直颇受全球读者热烈欢迎,经久不衰。在美国,这部《教育心理学》被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将近所高校使用,也就是美国教师资格证书考试的参照教材。它还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出版发行,其影响力非同一般,在同类教材中独领风骚,可说是第一品牌! 李新旺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体系以“学”与“教”的心理学为主线,兼顾心理学基础知识,系统阐述与学校教育有关的心理学知识。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公共课教材,亦可供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者和心理学爱好者阅读。 教育心理学(本科心理/十二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第11版)(高等院校双语教材·心理学系列)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指导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春促销ow~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 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论文文学创作:方法、规则与课堂教学技巧(21世纪心理学系列教材) 普通心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公共基础课系列规划教材) 发展心理学(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教育学系列)

(含答案)《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导论章节真题演练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导论章节真题演练 1、(统考2010)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学习形式是()。 A.探究学习 B.竞争学习 C.个体学习 D.合作学习 2、(统考2010)学生在已掌握“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括学习 3、(统考2012)教师向学生随机呈现一个词表,并要求学生记住表中的单词。学生学会了按照蔬菜、肉类、水果、饮料等对单词进行归类组织,并能运用该方法记忆其他词表。根据(加涅)的观点,这种学习属于()。 A.言语信息的学习 B.智力技能的学习 C.认知策略的学习 D.语义信息的学习 4、(统考2017)关于学习的含义,错误的表述是()。 A.人与动物都需要学习 B.学习就是有机体的行为改变 C.学习是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 D.学习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5、(统考2018)奥苏贝尔解释有意义学习中的遗忘现象的理论是()。 A.消退说 B.同化说 C.干扰说 D.压抑说 多选 6、(统考2010)下列有关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接受学习是低级的,发现学习是高级的 B.接受学习是高级的,发现学习是低级的 C.接受学习是机械的,发现学习是有意义的 D.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发现学习是机械的

7、(统考2019)下列陈述中,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观的有()。 A.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过程 B.合法的身份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 C.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需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 D.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目的是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性知识 答案解析 1、(统考2010)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同伴关系并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课堂学习形式是()。 A.探究学习 B.竞争学习 C.个体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解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沟通,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最有利于同伴关系和社会化。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竞争学习:是自组织网络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学习策略。 个体学习:是指个体在行为过程中的直接实践和通过行为的结果或他人经验提示获得新的技能和知识,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 【答案出处】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第三版P377 2、(统考2010)学生在已掌握“力”概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重力'的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括学习 【答案解析】 下位学习指新学习的内容属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包容性较广的观念,有两种形式。 (1)派生类属:新内容可由已有内容直接派生,或仅仅是命题的例证; (2)相关类属:新内容扩展或限定已有命题,使其精确化。 【答案出处】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第三版P118-119 3、(统考2012)教师向学生随机呈现一个词表,并要求学生记住表中的单词。学生学会了按照蔬菜、肉类、水果、饮料等对单词进行归类组织,并能运用该方法记忆其他词表。根据(加涅)的观点,这种学习属于()。

东南大学709心理学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1992年,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成立,2002年更名为人文学院。当时下设八个系,分别是哲学与科学系、政治与公共管理系、中文系、法律系、旅游学系、医学人文学系、艺术传播学系、艺术学系(相对独立),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法学、工业艺术设计、美术学、社会学、动画等八个本科专业。 诺登学习网作为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学习网站,给出一些专业的学习建议,以帮助考生顺利上岸。 该专业适用于东南大学以下学院:人文学院 2023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709心理学综合》考研全套(会员免费) 1.考研真题 全国名校普通心理学考研真题汇总 全国名校发展心理学考研真题汇总 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普通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发展心理学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发展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教育心理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5.心理统计学 张厚粲《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心理统计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石家庄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宋体五号加粗行距1.5〕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对“教育〞作此解释的是〔〕 2.“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属于教育的〔〕 3.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内涵是指〔〕 A.德、智、体、美全面开展 C.个人智力与体力尽可能多方面地、充分地、自由地开展,并在此根底上实现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相结合 D.个人的智力充分、自由地开展 5.师生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8.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B.开展学生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与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 9.在课外、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10.“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典范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表达了〔〕的

规律。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开展的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 11.将传统的他控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以自我管理为中心进展管理的理论是〔〕 12.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 A. 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配 13.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 14..以下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B.吃酸的东西会流唾液 1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教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 16.“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与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17.高智商及高创造性的关系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 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 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 D.创造性及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线性关系

学前教育学311统考资料

学前教育学311统考资料 第一部分、考研历年真题汇编 1-1、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2007-2021年考研真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考研首选资料,分析真题可以把握出题脉络,了解考题难度、风格等,为考研复习指明方向。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高分复习笔记 2-1、2022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2、2022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高分复习笔记 2-3、2022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高分复习笔记 2-4、2022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高分复习笔记 2-5、2022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高分复习笔记 说明:本书重点复习笔记,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提高复习效率,基础强化阶段首选资料。 第三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3-1、2023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3-2、2023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考

研核心题库 3-3、2023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3-4、2023年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考研核心题库 说明:专业课强化辅导班使用。最新最全考研复习题库,均含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首选。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4-1、2023年教育学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三套模拟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说明:精心整理编写,共三套模拟试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检验复习效果,冲刺首选。 第五部分、考研复习笔记及配套习题集 5-1、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袁振国版《当代教育学》复习笔记及配套习题集 5-2、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十二校联合版《教育学基础》复习笔记及配套习题集 5-3、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孙培青版《中国教育史》复习笔记及配套习题集 5-4、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复习笔记及配套习题集 5-5、全国统考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王道俊版《教育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0-12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10.2课后思老题详解 一、选处聽 1.卜死对技能描述止硝的是()° A.技能就是活动程存 B・找能就是潜能 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岛的 D・技施一、•子就能学公 [??«] C 【解方订技能固R经过练习而获彻的合乎池則的认知涵动或射休活动的动仆方式-它足在片尺的学习过耳中.

2.慄作技能按照慄作的违续性的不同分为(>. A.時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 B.连贲技能和不连贡技能 C.封丙技能和开放件技能 D.器城世技能用开成羽技能 【拎知» tm】连赏技能是描以止续.不何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不逐穴技能是指对特定的忙帑刺激做出的将定的运动’这是粮据慄作的连续性的不同而划分的。 3.卜死風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枝汽车 B.洗衣眼 C.解两步应用功 D・听鹑声咅 【轩案】C 【昭】心钞技施忌一件凋节和左別心智沼功先形成的舍?法则的心削沾功方式.阅汝技能、写作技能、运□技施、解理技能咎那足常见的心咎技能, 4・下列不屈「右特技能的待点的是()• A.内潜性 B.客观性 C.倚堀性 D.观念性 【林】B 【解折】心出技能与樣作技黴HI匕具有以个特点:①动作対皱的卫念性;②动作执行的内濟性;③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5.卜列"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络习说法不正備的是<>. A.练习包拈有意义的虫寂和&锻 B.练习緩足不断的皿奴 C.练刃中存在禹贩底乂 I).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右快.快慢变化不犬二种形式 【答知B tm】体刃是描以电成某种技能为p的的学刃加J・杲以京押一宜的幼作方式为u标血进行的反7槪作过理・练另包拈虫父和反35・不足单•纯的反取操作或机城虫口・而足以滋提・定的活动力式为II标的反父.学生的动件技能的练习戌绩谨步捉為上婴R现E动什速喪机快和砒规性捉尚i..其&现形弍冇•种:①练习进步先快片慢.②练习遊少先慢月快・③纵习迓少先圻比较徴.庄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淀阶段往IE出现进步曾呵停顿境娥・称之为BilSfM・ 一、处存題 1 •番込技能和习旳的区别和联系. 存:煦缄的技確和习愷两丹之间是3K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具体O护如2 (1>联系 习悄和熟练的技能都差门动化r的动件系统.任何习惯我开了门动化的汕幼动忙系统恋无法龙瓦 (2>区别 ①习很足实现导町功的需蚊已成为一种实现英种IT动化动仆系绞的心埋倾向.当人适时地将於种另燈实现时.该人號获紂了满足.产生裔快的心佈:反Z,就却;I起不愉快的俗绪.血魁练技曉则仅仅足•种白动化的动作方式.不•定与人的需要联纟在•起.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3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

1.2课后思割窗洋辑 •、选劣題 1.学与教的过秆从宏规1・说包括五个发黃.Hfil选项屮不.«7X屮的是(>< A.学生与教师 »-教有fj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孕坏境 【善幻B 【解匸】在宏观1.・学':;教过翟定•个东线过减该杀统包菇学生、教瞅教学虫容、教学媒久印教学环境五网凶索,由学习过程.教学过洱和评价反思过理这三种过理交編在 2.教号心理学中各家冬派学习理论乙争;2带集中佻现左对()的不同解尿上. A.学习过稅 8.教学过思 C.评价过榨 ».反思过程 【答幻A 1^1学习过程是戟仔心理学來门进扌.层早也是煤#的一顶両尤内*这纫的t成果构成/学习和功机凤论.灵家冬该学习理论Z争佈处中盜规任对学生学习过思的不;・ 3.1903佯・芙疋心理学家< }出版了 <&(?心理学〉.这足西方并一冬以教仔心埋学俗名的号艺. A.tl® ».加涅 C.码申斯丛 D.彙代克 【芥案】D 【解1903年.爻国心理学农•锻代克「版了otm心理学人这是四方第木以救金心理学侖名的专片・1913〜1911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右心却.学玄细篦 1・ < )以实用卞义为廉鈕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攻乂教学的实践必动•対敦代产牛了桐勺宋远的 形响. A.彩态斯 B.鲁宾IW坦 C.11咸 D.布件納 rn*) c 【解柄】札喊以实用上义为丛昭的“从做屮学“为仁条・进f;•改节枚孚的买践活动•対教E产工了HI为深远的妙叫•成为滋刃工义教宵的密珞人。 3.按财•定的II的和计划•何接堆显集研咒対0存关的现状史材料.从WW1PJ?・通过分折.斫等方法.笈现何趣.探索教n规休的轩允方法趁< >. A.实脸法 B.调仪法 C.观察法 D.教金经脸总结法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

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心理学导论)模拟试卷7 (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称为( )。 (分数:2.00) A.逆行性遗忘√ B.顺行性遗忘 C.不完全遗忘 D.临时l生遗忘 解析:解析:顺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近期事件记忆差,不能保留新近获得的信息,而远期记忆尚保存。逆行性遗忘:回忆不起在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过去的信息丢失,但能形成新的记忆。不完全遗忘是能再认,不能回忆。临时性遗忘是指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 3.记忆过程包括下列基本环节( )。 (分数:2.00) A.保持和遗忘 B.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解析:解析:记忆包括三个过程:识记、保持、再现。再现的方式又分为再认和回忆。 4.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是( )。 (分数:2.00) A.形象记忆 B.语义记忆 C.情景记忆 D.动作记忆√ 解析:解析:梁宁建《心理学导论》:动作记忆与其他记忆类型相比,其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一般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动作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久。 5.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 )。 (分数:2.00)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语义记忆 解析:解析:学习某种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记忆是陈述性记忆,而经过练习把知识变成运动技能的记忆是程序性记忆。 6.记忆的SPI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它是由( )提出来的。 (分数:2.00) A.拉什利 B.布洛卡 C.图尔文√ D.艾克尔斯 解析:解析:图尔文1995年提出记忆的SPI理论。该理论试图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统一到一个更综合的框架中。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

《当代教育心理学》笔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3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3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4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4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4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P12)4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4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 一、研究的方法★ 4 二、研究的步骤 4 三、研究的有效性 5 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 5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5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5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 5 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5 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 5 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 6 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 6 一、个体的智力差异 6 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 6 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 6 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7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7 一、教师的角色★P77 7 二、教师的特征7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7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7 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7 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7 第三节师生互动7 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7 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7 三、师生的相互作用7 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7 一、教师的专业发展7 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8 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8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8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 8 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8 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8

一、学习的界定8 二、学习的作用8 三、学习的分类8 四、学习的相关概念9 第二节学习与脑(略)9 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9 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9 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9 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 9 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9 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9 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9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9 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9 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9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9 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9 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9 二、桑代克的学习律9 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9 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9 二、强化理论9 三、行为的学习9 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9 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9 二、观察学习9 三、行为主义新进展9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9 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9 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9 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 9 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 10 一、认知表征理论10 二、认知结构理论10 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10 四、发现学习10 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 10 一、有意义学习10 二、认知同化过程10 三、接受学习10 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10 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10 二、学习的条件10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章节总结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章节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室内容、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 2、学习与教学因素 教学五要素:a..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b.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c.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d.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过程:a.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b.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c.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通过学习过程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学习和教学因素的共同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a. 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b. 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育实践意义:a. 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b. 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