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大主城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汇总表
重庆21个居住区规划

昨日,市规划展览馆,市规划局副局长王岳正给记者们详细讲解“二环时代”21个大型聚居区规划的相关情况。
记者张路桥摄(图片来源:重庆商报)主城区“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轨道线网规划图重庆商报徐侨唯制记者张路桥摄日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主城“二环时代”大型聚居区规划设计》。
昨日,市规划局发布二环区域21个新大型聚居区的具体规划,整体规划到2020年,覆盖人口约六七百万。
这些大型聚居区各有功能特色,交通便利,居住和就业都非常方便。
每个区域都规划有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体系重庆是山水之城,21个大型聚居区也把这一特点运用到规划中。
每个聚居区都依山傍水,规划有大型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健身场馆、超市、养老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体系。
喜欢骑自行车、登山的市民,今后也有好去处。
在龙兴、蔡家、大学城、悦来等地势较为平坦的聚居区,规划有自行车道;在歇马,已自然形成多条登山步道,以后也将利用起来,打造休闲小镇。
大型聚居区蓝图解析(沙坪坝、江北)记者谈露洁制图郑瀚图片由记者钱波翻拍西永综合性城市副中心区域位置:位于中梁山以西、缙云山以东,处于西永综保区、大学城、铁路物流园之间,距解放碑20公里,距观音桥15公里,距沙坪坝中心区10公里,距大学城和西永综保区各7公里。
面积人口:总用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7万人。
区域定位:以高科技信息、高端生产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副中心。
轨道交通:区内规划轨道1、7、17号线通过。
公租房:居住11.2万人规划亮点:核心区为占地24公顷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西永之心,包含商务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休闲娱乐、交通换乘及停车系统等各种城市功能,其大型中心广场为该片区公共活动中心。
聚居区内规划大型综合公园4处,分别为北部的湿地公园、中部的动步休闲公园、南部的寨山坪体育公园、东部的梁滩河滨河公园。
区域内规划14所小学、7所中学、10所医院,以及西永生态商业谷等公共配套设施。
重庆经开区简介新

——要素优势
最优的生产成本
工业用电、用气、用水价格及劳动力成本不到东部的2/3,各种 要素综合成本仅为东部地区的50%—60%; 到2012年,将有1000万吨石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5500万 吨煤炭和1200万千瓦装机电力作保障,将建成国家重要的天然气、 石油、电力、煤炭等能源集运基地。
1.入驻企业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 2.高新技术产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不超过10%。 3.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可按照投入产出强度给与一定年限及比 例的返还。 4.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 录》所列商品外,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5.全额补贴高级管理人员前五年所纳个人所得税区级收入部分。 6.对从事科技开发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可安排房屋租金补贴。 7、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资助。 8、优惠的土地低价、土地使用税、城市建设配套费等规费可根据投入产 出强度给与相应减免。
——招商重点
1
现代信息技术业
重点引进手机整机、零部件生产企业; 重点引进物联网设备研发与生产、软件与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等企业; 引进平板电脑、上网本整机与零部件生产企业; 引进笔记本电脑整机与零部件制造企业。
2
高端装备制造业
重点引进工业电气、家电、新能源汽車整車及关键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 材料和节能环保设备; 重点引进精密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特种船舶制造、环保装备设备等企业。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国家工信部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发改委 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科技部
——产业优势
科研及产业支持平台
区内拥有9家国家、 部级科研机构,其中电 子部24所、26所、44所、 交通部重庆公路科研所 是国家一类科研所。其 中,重庆邮电大学是工 信部与重庆市指定重点 高校,国内通信领域公 认的一流大学之一,参 与系列国际传感网络国 际标准制定。
五大功能区划分材料收集

重庆市科学划分五大功能区相关材料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重庆市委四届三次会议研究通过了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划分的发展规划,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
1.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核心区包括渝中区全域和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5区处于内环以内的区域,约294平方公里,2012年常住人口280万。
目标定位:该区域是重庆大都市区最核心的区域。
要充分体现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金融创新、现代服务业中心功能,集中展现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美丽山水城市、智慧城市和现代大都市风貌,加强中央商务区和重大商务集聚区建设,使之成为高端要素集聚、辐射作用强大、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大都市中心区。
到2020年,GDP达到33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提高近20个百分点。
重点任务: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以服务业经济为主,重点打造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中央商务区,建设总部经济和要素交易集聚区,着力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高端商务、电子商务、精品商贸、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服务全市和西部地区。
二是提升产业能级。
升级改造大坪、观音桥、南坪、三峡广场、杨家坪、九宫庙等商圈,建设商业集聚中心,优化商业环境,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消费时尚中心。
三是提升现代都市形象。
统筹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和风貌改造,加快重钢等老工业区功能与形象再造,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迹,提高社会事业服务质量,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向外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总人口大体保持现在规模约280万。
四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建设智慧城市,推进城市运转更高效、更便捷、更宜人,提高安全和应急保障水平。
五是保护城市生态。
凸显得天独厚的山城、江城、绿城风貌特色,充分利用和保护好鹅岭、中梁山、南山等绿色山脊天然生态屏障及长江、嘉陵江等水域生态廊道,打造两江四岸滨水景观,展现美丽山水城市独特风貌,发展都市旅游业。
重庆各区规划详细图

环境保护措施
推广绿色建筑,减少能源消耗 加强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回收率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加强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
Prt 05
重庆市各区规划效果预期
经济效果预期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规划实施,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经 济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规划实施后,居 民收入将得到提高,改善生活质 量
旅游景区规划
重庆洪崖洞:打造世界级旅游 地标,提升旅游品质
重庆磁器口古镇:保护历史文 化遗产,发展特色旅游
重庆南山风景区:优化生态旅 游环境,提升游客体验
重庆长江索道:打造空中观光 线路,提升城市形象
Prt 04
重庆市各区规划实施措施
政策措施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保障城市建设用地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财政投入:加 大财政投入,确保 规划实施的资金需 求
社会资本参与:鼓 励社会资本参与, 拓宽资金来源
创新融资模式:探 索创新融资模式,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优化资金分配:合 理分配资金,确保 规划实施的均衡性 和可持续性
土地利用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 推进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提高土地质量 鼓励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生态规划布局对重庆市发展 的影响
生态规划布局与城市规划的 关系
Prt 03
重庆市各区重点区域规划
中心城区规划
渝中区:重点发展金融、商 贸、文化创意等产业
添加标题
沙坪坝区:重点发展教育、 科研、文化旅游等产业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引言概述: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是指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城市规划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重庆大都市区规划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城市布局规划1.1. 区域划分:重庆大都市区包括主城区和周边的若干县市,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资源分布,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
1.2. 交通规划: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重庆大都市区规划了一套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高速公路、轻轨等,以方便居民出行和促进经济发展。
2. 城市绿化规划2.1. 公园建设:重庆大都市区规划了多个大型公园,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2. 植树造林: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重庆大都市区规划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项目,增加绿化覆盖面积。
2.3. 生态保护: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和修复自然湿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 城市建设规划3.1. 建筑高度限制:为了保护城市形象和历史文化遗产,重庆大都市区规划了建筑高度限制,以确保城市建筑风貌的一致性。
3.2. 城市更新:规划了旧城改造项目,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居住环境。
3.3. 城市设施建设:规划了城市设施建设项目,包括水电供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
4. 经济发展规划4.1. 产业布局:根据区域资源和市场需求,规划了不同产业的布局,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
4.2. 产业升级:规划了产业升级项目,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经济竞争力。
4.3. 人才引进:规划了人才引进和培养项目,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5. 社会事业规划5.1. 教育规划:规划了学校的建设和布局,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
5.2. 医疗规划:规划了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布局,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改善居民的健康水平。
5.3. 社会福利规划:规划了社会福利项目,包括养老院、托儿所等,提供社会保障和福利服务。
【免费下载】重庆产业集群介绍及分布

【免费下载】重庆产业集群介绍及分布一、重庆概况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有19个区(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19个县(自治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
主城区是指以渝中区为中心,包括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区、北碚区、巴南区、渝北区等行政区所辖区域,总面积5,472km2,占全市总面积6.6%。
总人口53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7.4%,其中城市户籍人口297.4万,占主城区人口55%。
二、主城区产业布局重庆主城区产业布局现状巳形成一城九区十四片:一城九区是指重庆主城包括九区:渝中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
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
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
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
、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
重庆市产业规划布局(附图)

目的和背景
重庆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为产业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加大,重庆市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 挑战。
产业规划布局旨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为重庆市经 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业规划布局的意义
协同发展原则
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推动产业 分工与协作,实现产业集聚和链条延 伸。
重点发展产业选择
先进制造业
着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 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A 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 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技术
水平和附加值。
B
C
D
现代农业
01
02
03
交通设施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产业园区与周边地区 及全国的交通通达性。
物流设施
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园区和 物流信息平台,提升产业 园区物流服务水平。
市政设施
完善供水、供电、供气、 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为 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生产 环境。
人才培养与引进
人才培养
加强与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符合产业发 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详细描述
该图将重庆市划分为不同区域,并明确了各区域的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例如,渝北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现代服务业,沙坪坝区则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智能制造产业。通过这张总图,可以全面了解重庆市的产业发 展规划和布局。
重点发展产业分布图
总结词
重点发展产业分布图展示了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在各个区域的分布情况。
人才引进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

重庆大都市区规划重庆大都市区规划是指对重庆市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综合规划,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繁荣。
本文将从规划目标、规划范围、规划原则、规划内容等方面详细介绍重庆大都市区规划。
一、规划目标重庆大都市区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大都市区,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便利性;保护自然环境,提高生态质量;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居住品质。
二、规划范围重庆大都市区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辖区及其周边的若干县市区域,涵盖了重庆市主城区、主要发展区、重点产业园区等。
具体范围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规划要求进行调整和划定。
三、规划原则1. 综合协调: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实现城市发展的综合协调。
2. 可持续发展:规划要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人本导向:规划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 空间优化:规划要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扩张对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公平公正:规划要注重社会公平和公正,合理分配城市资源,提供公共服务。
四、规划内容1. 城市空间布局优化:通过调整土地用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可达性和便利性。
2.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强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能力,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灾能力。
4. 城市功能提升:提升城市功能,加强产业布局优化,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5. 居民生活改善: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提高住房质量,完善社会服务设施,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
6. 城市景观塑造:通过城市景观规划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吸引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三:文化休闲区——以生态和滨水环境为依托的大型休闲、游乐、运动和教育设施
功能四:生态宜居区——主城区以中高档住宅为主的房地产
支柱产业:重钢集团非钢产业,玻璃纤维制造产业,先进机械制造产业,百亿楼宇工业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建桥工业园
现代物流园:在重庆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物流园区
沙坪坝区
“一区三高地”
国家创新型城区
新兴优势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业。
传统优势产业:汽摩及装备制造产业、商贸流通业。
后发优势产业:旅游产业、商务服务业、健康产业、创意产业。
渝北区
重庆商贸大区、西部美食名区
重庆开放高地
国家中心城市展示区
重庆现代服务业基地
重庆先进制造业基地
商贸业:龙溪商圈、两路商圈、“一线”黄金消费走廊。
传统优势产业:通机气缸头生产基地、渝能泰山100亿产业基地。
房地产业
会展业:重庆悦来国际博览中心、会展城星级酒店群、会展城商务总部。
总部经济:空港新城总部大楼、渝鲁总部研发基地、中渝国际都会、海航西南总部。
总部经济:空港新城总部大楼、渝鲁总部研发基地、中渝国际都会、海航西南总部。
物流业:重庆航空物流基地、重庆印刷物流中心、重庆邮政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庆荣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移动通信物流基地、重庆嘉里物流中心、重庆中百仓储农产品加工及配送中心。
三大功能定位:
1、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2、西部领先工业强区
3、现代服务经济强区
“一区带多园”产业布局
1、三大产业集群:中国铝加工之都,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大基地,七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两大商圈(杨家坪、石桥铺),三大基地(物流产业、文创产业、休闲旅游)
风电配套装备
环保设备产业
环保机械装备
2、电子信息产业:
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生产基地
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物联网示范基地
电子产品制造业
3、现代服务业:
新兴商贸中心
重庆南部区域物流中心
金融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4、都市旅游业:
生态旅游休闲产业
历史文化旅游产业
都市乡村旅游产业
5、现代都市农业
九龙坡区
总体定位:高新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示范窗口。
重庆市中心城区
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产业、中介服务业
南岸区
“开放高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弹子石中央商务区、茶园新区
五大支柱产业:
1、现代装备制造业:
机电装备制造业基地
交通设备制造业
特种汽车生产基地
摩托车整车及汽摩零部件生产基地
船舶及重型装备制造业
东港船舶产业园
特种船舶生产线
新能源装备产业
核电辅助配套装备产业基地
重庆市九大主城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汇总表
主城区名称
城区功能定位
主导产业布局
江北区
总体:重庆城市核心区与高端时尚消费区
五大功能区“三中心、两基地”:重庆新兴金融中心、重庆新兴商贸中心、重庆最大的物流中心、重庆集约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总部企业的区域基地。
总体布局:形成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现代服务业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新格局。
支撑产业:
1、房地产
2、专业服务业:以科技研发、工业设计、软件开发、营销策划等领域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以法律诉讼、财务审计、规划设计、文化创意和教育培训等领域为支撑的智慧型专业服务业集群。
3、休闲健康产业:以大型医疗服务机构为核心,以专科保健疗养服务为辅助的先进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渝中区
行政、商贸、金融、信息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三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细化工及化工、金属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新型工业园区体系:花溪工业集中区鹿角—界石工业集中区、界石公平工业集中区、鱼洞工业集中区、麻柳工业集中区、木洞工业集中区。
现代物流业:重庆公路物流基地、产业项目。
旅游业:中国温泉之乡
大渡口区
功能一:新型工业区——以循环经济为主要特色的绿色工业
旅游业:统景温泉度假区、森林公园保护性开发项目、张关白岩溶洞群风景区深度开发项目。
巴南区
重庆南部地区的集聚和辐射:总部基地、商务中心、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公路物流枢纽等方面的集聚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
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长极、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
现代制造业三大产业: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产业、轻工产业。
大渡口商圈:独具现代购物公园特色的区域性商圈
北碚区
两江新区北碚片区核心功能区(蔡家、水土两大团以及北碚新城、温泉城、农业园区和台农园)
“两高一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品质生态商住产业及特色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