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合集下载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

入侵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环境搭建1安装winpcap按向导提示完成即可(有时会提示重启计算机。

)使网卡处于混杂模式,能够抓取数据包。

2安装snort采用默认安装完成即可安装完成使用下列命令行验证是否成功C:\Snort\bin>snort.exe -W (也可以看到所有网卡的Interface 列表)看到那个狂奔的小猪了吗?看到了,就表示snort 安装成功。

3安装和设置mysql设置数据库实例流程: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snort 库和snort_archive 库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0\bin>mysql -u root -pEnter password: (你安装时设定的密码,这里使用mysql 这个密码)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mysql>create database snort_archive;使用C:\Snort\schemas 目录下的create_mysql 脚本建立Snort 运行必须的数据表snort\schemas\create_mysqlc:\mysql\bin\mysql -D snort_archive -u root -psnort\schemas\create_mysql附:使用mysql -D snort -u root -p命令进入snort数据库后,使用show tables命令可以查看已创建的表。

建立acid和snort用户,在root用户下建立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acid"@"localhost" identified by "acidtest"; mysql> grant usage on *.* to "snor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snorttest"; 为acid用户和snort用户分配相关权限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snort"@"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 .* to"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acid"@"localhost";mysql> grant 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alter on snort_archive "snort"@"localhost";4测试snort启动snor tc:\snort\bin>snort -c "c:\snort\etc\snort.conf" -l "c:\snort\logs" -i 2 -d5安装虚拟机安装成功如下Ping 通表示虚拟机和主机能够正常通信。

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序号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IPv6 路由技术的分析与实现IPv6 与IPv4 的互连技术探讨与实现基于中间件的软件开辟方法探讨基于J2ME 的挪移终端软件开辟技术分析与实现局域网的安全攻防测试与分析无线局域网的攻击工具的比拟与分析主机防火墙软件系统的开辟与设计主机内容过滤系统的开辟与设计基于Socket 的网络聊天系统开辟与设计基于BREW 的挪移终端软件开辟技术分析与实现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无线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虚拟局域网的组建与应用磁盘阵列的安装、设置、技巧Windows Vista 应用体味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探讨计算机病毒的正确谨防探讨网页的设计与应用GIS 中的网络路径分析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根抵与开辟基于Word 的自动出题系统计算机学院就业信息系统开辟社区医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在校大学生贷款管理系统的测试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课件制作C 语言程序设计?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8 ?C 语言程序设计?网上考试系统的论坛实现嵌入式 Internet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研究Microsoft Office 各组件的相互数据交换 ?C++语言程序设计?课件和教学设计与实现 在校大学生贷款管理系统〔学院级〕的设计与 实现软件测试技术理论与方法高效率化探讨 数字逻辑?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实现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展望网络教学资源的开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研究中学新课程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要求研究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及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中小学信息教师的地位危机信息技术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素质和能力、角色与地 位西北地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现状及思量 网络搜索引擎的分析与设计并行环境 MPI 的搭建与应用电脑围棋的研究与开展围棋对弈程序的设计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计与分析正规式与 DFA 变换算法及其实现基于 C/C++的 SLR 分析方法算法及实现基于 C/C++的 C 语言词法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命题演算推理算法及其实现集合运算算法及其实现关系运算算法及其实现 29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Boolean 代数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图的计算算法及实现代数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实现新课程改革下中学信息技术课改情况调查分析 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法比拟分析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现状 与对策提高“多媒体课件〞效果的有效策略研究 一个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个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个小型图书资料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小学课表编排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个小型物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个小型销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个小型酒店〔宾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几种典型的智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研究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 MATLAB 实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小型电子商务规划现代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典型应用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地面等待策略模型与算 法设计图书馆资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教学互动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就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 Web 的图书管理系统基于 Web 的信息发布系统55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智能监控技术的应用与思量数字水印在网络作品保护中的应用数字作品的保护技术图象置乱演示系统设计与实现数字图象加密与实现Authorware 中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标准Authorware 中多种菜单的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开辟中的应用 基于 FLASH 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辟基于 Authorware 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辟 组建基于 Linu*的网格试验平台基于 Web 的 B/S 模式的图书资料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基于 JSP 的图书资料管理系统 〔考试管理系统〕 的设计与实现基于 JSP 的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 ASP 技术的论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inu*操作系统的安装调试基于 Web 的留言板的设计与实现基于 Web 的办公室自动化〔OA 〕系统的设计与 实现基于 JSP 的动态设计与实现基于 ASP 的动态设计与实现基于 Flash 动画的二叉树中序线索化算法思想 实现要求:动画演示过程与算法的执行过程匹配, 并在同页分摆布显示。

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

育人为本实践为基创新为魂

第30卷第1期 2011年1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 D EXPLORAT ION I N LABORATORYVo.l 30N o .1Jan .2011育人为本 实践为基 创新为魂吴 军, 胡 平, 杨小健(南京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9)摘 要: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为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

建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于学校开展的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计划。

在讨论了建设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系化实践平台的构建思路,并就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示范中心;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方法创新;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 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11)01-0154-04Taki ng Educating Talents as Orient ation ,Practising as Base,and Innovati on as FirstW U Jun, H U P ing, YANG X i a o jian(E lectronic and I nfor m ation Engineeri n g Co llege ,Nan ji n g Un iversity of Techno l o gy ,Nan ji n g 210009,Ch i n a)Abst ract :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 n novative ab ility ,the nn iversity consructed a prov i n eiallevel de m onsta i o n laboratory teach i n g center ,wh ich serves to carry on exce llen t engineers ta lents tra i n i n g prog ra m .Th is article su mm arized the phase resu lts o f t h e constructi o n ,put for w ard the constucti o n idea o f syste m based practice platfore and d iscussed the i m prove m ent of experi m en tal teach i n g m ethod and t h e constr uction o f experi m ental teachers tea m.K ey w ords :de m onstration center ;syste m constr uction;i n novati o n of experi m en tal teach i n g m ethod ;tea m constrution收稿日期:2010-04-15作者简介:吴 军(1962-),男,江苏南京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网络安全、数据库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式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引言 (4)1.1项目背景 (4)1.2系统介绍 (4)1.3 工作内容 (5)1.4组织结构 (5)第二章系统功能概述 (6)2.1系统工作流程 (7)2.2 系统功能特点 (8)2.3 本章小结 (12)第三章系统体系结构 (13)3.1 系统架构设计 (13)3.2 系统开发环境 (14)3.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14)3.4 公用构件设计 (15)3.5 系统辅助功能模块 (16)3.6 本章小结 (18)第四章系统关键模块设计 (19)4.1 入侵检测引擎 (19)4.2 数据存储模块 (22)4.3 安全通讯 (23)4.4 本章小结 (23)第五章结束语 (24)[致谢] (25)[参考文献] (26)第一章引言1.1项目背景本课题是博华科技有限公司网龙入侵检测系统项目的一部分,该系统的目标是设计一个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目前入侵检测领域中多种先进技术,具有可扩展性、跨平台性、安全性和开放性。

并且可以作为网帅系列芯片级主动式保障系统的一部分来充分保障网络安全。

1.2 系统介绍本系统采用流行的WEB浏览器模式,在专用的安全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上进行项目开发。

分布式IDS通过分布于各个节点的传感器对整个网络和主机环境进行监视,中心监视平台收集来自各个节点的信息监视这个网络流动的数据和入侵企图。

系统属于三层架构,分为前端业务操作控制台,数据处理和后台数据存储。

图1.1 系统架构项目性能指标:●规则库在线升级:支持●自定义规则库:管理员可自定义新的规则●状态检测:支持IP碎片重组和TCP流重组●变形攻击的检测:支持●自动响应方式:阻断特定IP●自定义响应方式:电子邮件通知,实时报警等●事件风暴处理:采用智能算法,可在大量的伪造攻击中检测出真正的攻击●传感器的分组管理:可将传感器分组,统一配置规则,也可单独配置●多用户管理:支持不同权限用户管理●入侵记录方式:实时记录数据库或文件1.3 工作内容该论文是在博华网龙入侵检测系统开发项目的基础上完成的,该系统是在原有老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参照入侵检测的最新技术和公司整体性的功能要求设计的。

一种入侵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入侵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入侵检测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针对专业教学过程中理论内容较难理解和接受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入侵检测的实验系统,实现对网络嗅探和端口扫描两种类型的入侵进行检测。

针对网络中的嗅探攻击,利用WinPcap网络开发包,实现基于ARP报文探测的嗅探攻击的演示。

此外,实验系统还针对网络中的TCP端口扫描攻击,利用Libnids网络开发包,实现了基于统计阈值检测法的TCP端口扫描攻击的演示。

最终通过短消息模块实现相应入侵行为的短信通知。

关键词:入侵检测;实验系统;网络嗅探;端口扫描1背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了。

美国每年平均发生数十万起重大的网络入侵和恶意攻击事件,其中约十分之一的攻击成功地侵入了系统(美联邦调查局统计),因此每年造成平均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事实上,网络入侵己经成为影响网络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困扰着所有网络专家、信息专家和计算机安全专家[1]。

作为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应该对这两项当今网络安全中的热点技术有更好的掌握。

事实上,教科书中只有少量的图片,文字叙述比较多,增加了学习者的负担,同时,理论知识的学习只能得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并不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就需要具备与之配套的实验系统[2]。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安全防护技术,能够同时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提供及时的保护,能够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及时地记录和响应入侵,为系统管理员提供可靠的入侵记录[3-5]。

为了让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入侵检测这门专业课,需要有一套入侵检测实验系统。

通过亲手操作该实验系统,学生能够更直观,更真实的感觉入侵检测系统(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从而更好地学习入侵检测这门课[6]。

我们将本实验系统分成以下三个部分:(1) 实验系统的界面实现。

包括:使用C#语言开发Web应用程序;在入侵检测实验平台主界面中列出各种入侵检测的实验说明及实验原理;将不同入侵检测实验使用不同的选项触发,每开始一项入侵检测后,在网页上显现出入侵检测的结果。

网络攻防实践实训报告(2篇)

网络攻防实践实训报告(2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培养网络安全人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网络安全课程。

本实训报告以网络攻防实践实训为背景,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掌握程度。

二、实训目的1. 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基础知识,了解网络攻击和防御的基本原理;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技能;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三、实训内容1. 网络攻防基本原理(1)网络攻击类型:包括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中间人攻击、欺骗攻击、恶意软件攻击等。

(2)网络防御措施: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安全审计、漏洞扫描等。

2. 网络攻防实战操作(1)搭建实验环境:使用VMware虚拟机搭建实验环境,包括攻击机和防御机。

(2)网络扫描:使用Nmap进行端口扫描,查找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

(3)信息收集:使用工具如WHOIS、DNS查询等收集目标主机的相关信息。

(4)漏洞扫描:使用Nessus、OpenVAS等工具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扫描。

(5)利用漏洞攻击:根据扫描到的漏洞,使用工具如Metasploit、Exploit-DB等进行攻击实验。

(6)防御措施:针对攻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修改防火墙规则、升级系统补丁等。

四、实训过程1. 实验环境搭建首先,使用VMware虚拟机搭建实验环境,包括攻击机和防御机。

攻击机用于模拟攻击行为,防御机用于模拟真实网络环境。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确保攻击机和防御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正常。

2. 网络扫描使用Nmap对防御机进行端口扫描,查找开放端口。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了解防御机的网络服务和潜在的安全风险。

3. 信息收集通过WHOIS、DNS查询等工具,收集防御机的相关信息,如IP地址、域名、注册人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防御机的安全状况。

仪器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仪器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仪器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具体价格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虚拟仪器技术的研究思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测量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子测量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由于其功能单一,体积庞大,己经很难满足实际测量工作中多样性、多功能的需要。

以虚拟仪器为代表的新型测量仪器改变了传统仪器的思想,它们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软硬件功能,把计算机技术和测量技术紧密结合起来,是融合了电子。

题目:基于多电平逆变的电性源发射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思路:瞬变电磁法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其仪器装备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瞬变电磁探测仪器的发射系统,结合当前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多电平逆变,通过基于二极管钳位的多电平逆变技术代替常规H 桥逆变构成的系统,探索一种新型提高瞬变电磁发射系统电压等级并且降低发射系统的功率损耗的方法。

本文以基于多电平逆变器。

题目: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业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思路: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基于B/S构架的开发技术趋于成熟,面向Web的开放式应用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本文从开放式业务处理模型出发,结合云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的实际,分别对业务处理模型、信息即时互动和智能化推荐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出了基于Web的开放式业务处理模型,构建了面向Web的。

题目:基于东北大型科学仪器共用网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思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应用中,网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网站开发与网络安全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因此,网站的开发和网络安全对于网站的整体架构来说是同等的重要。

入侵检测技术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经有许多技术用到该领域。

如基于专家系统的入侵检测技术、基于。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实践教程教学设计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实践教程教学设计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实践教程教学设计网络安全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危害日益加剧。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于培养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提高国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概述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实践教程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技术,以及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威胁时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并在实践环节中体验和掌握相关技术与应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全面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技术;2.掌握当前网络威胁的类型以及应对措施;3.能够使用工具和技术发现网络安全漏洞,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4.增强学生对网络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认识;5.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理论部分1.网络安全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网络概述、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2.网络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与控制等;3.通信安全,包括公钥基础设施、数字证书、数据加密和解密等;4.网络攻击与防御,包括黑客攻击、病毒攻击、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5.移动互联网安全,包括无线网络安全、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安全等。

实践部分1.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工具的使用;2.网络安全漏洞挖掘技术;3.网络安全实验,包括漏洞利用和修复、攻击与防御等。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教师通过讲授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并结合网络安全相关案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网络安全问题,掌握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应用方法。

教学过程中将采取一下教学方法:线上教学1.视频讲解,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技术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2.PPT展示,可以在网络安全理论部分采用PPT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呈现;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通过线上讨论,交流和分享学习中的问题和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目前,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已有相当的数量。

特别是近一、二年,国内出版了近10本有关信息安全实验教程。

但是,入侵检测实验内容所占篇幅很小,而且均是关于一些常见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

这些内容对于“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等综合课程中一个章节来说,应该说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入侵检测技术”这门独立课程来说,远不能满足其要求。

从国内外的有关论文来看,大多是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研究的,比如,信息安全专门实验室的建立并在其中分组进行攻防实验;通过入侵、入侵分析和入侵检测实验项目将信息安全的研究和教育相结合的,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设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课程实验,并通过不同途径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建立远程在线实验系统,允许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安全的相关实验。

这些内容对入侵检测的实验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照搬过来。

其原因如下:(1) 教学对象不同。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一般面向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四学生。

(2) 实验条件不同。

不同的学校在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方面差异很大。

(3) 教学目标不同。

在设置信息安全专业时,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各自的侧重点。

(4) 课程特点不同。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在技术性、综合性、专业性方面特点显著。

我校第一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入校时间是2004年。

“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在2007年作为大四学生必修课,共56学时,其中16学时是实验课。

2008年作为大四的选修课,共40学时,其中8学时的实验课。

“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不仅对我校,对国内其它各相关院校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在实验教学的形式、内容、资料等方面不像其它经典课程那样有较多的选择和较成熟的模式。

2008年本人申请的校级入侵检测技术实验教学的教改立项获得批准,对“入侵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

本文重点讨论“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本身对实验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入侵检测实验教学的设计、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完善机制、最后提出入侵检测实验教学应当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2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到的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方法与手段、入侵检测系统数据源、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引擎、告警与响应、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等。

其中原理性、理论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入侵检测的原理、检测算法、评估的指标体系等。

而其它更多的内容都体现在技术性、实践性和工程性方面。

从入侵检测技术的“十五”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的具体内容来看,对于高年级的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理解相关原理并不难,甚至通过自学也可以基本掌握。

但是对于这门技术的应用和实现,却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需要有经验的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因此,对于“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师的教学效果方面来说,入侵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实现涉及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之前所学的若干门课程的内容,如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密码学基础、网络编程、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网络安全等。

加强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之前所学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以及在信息安全专业领域内的综合应用。

从学生方面来说,对于高年级的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要修计算机方面基础课程,同时还要修信息安全方面的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业负担比其它专业学生相对要重一些。

一般到了大四阶段,学生对于理论性的、原理性的内容有一种疲劳感、排斥感,这时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

此外,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上,学生很快要面临毕业设计和求职就业,学生更愿意通过一系列实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能力,以便更容易、更自然地过渡到毕业设计和实际工作阶段。

因而学生从心理上更愿意接受和完成实验教学所设计的内容。

从未来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来看,对一名工科毕业生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充分体现在三个方面:(1) 具有工程实践所需的综合知识;(2) 具有工程实践所需的能力;(3) 具有工程实践所需的人文素养。

这种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应该落实到整个专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而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对上述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入侵检测技术实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在专业领域内进行综合应用、通过一系列实验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战能力、通过实验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增强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设计和实施3.1知识点构成图1可以清晰地表明入侵检测技术的重要知识点的构成。

该图表达的含义如下:(1) 入侵检测的概念。

入侵检测是对入侵前、入侵中和入侵后三个阶段发生的入侵进行识别的过程。

(2) 入侵检测的数据源。

主要包括主机数据(系统日志、审计数据、应用日志等)、网络数据(网络数据包)、其它数据(网络设备及其它安全产品的信息等)(3)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包括误用检测、异常检测和其它检测方法。

(4) 入侵检测系统。

三维坐标系中的交点、及部分交点集合构成了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

如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5) 检测功能。

三维坐标系中的交点、及部分交点集合还反映出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功能:针对入侵征兆(入侵前)的检测、针对正在进行中的入侵(入侵中)的检测、针对入侵结果(入侵后)的检测。

理清这些重要的知识点,并让学生牢记图1以及其所表达的含义,可以对实验教学效果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会帮助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3.2实验内容选择和设计为了兼顾对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平衡实验深度和广度的关系,加大对重要知识点的覆盖范围,同时还考虑实验许可条件,共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实验: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

所有实验均在Linux操作系统下进行,硬件环境为个人计算机或简单的局域网。

(1) 验证型实验验证型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现有的软件工具,下载、安装、配置和使用,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下与入侵检测相关的应用软件的安装配置,了解和掌握相关应用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验证型实验对入侵检测主要知识点的覆盖面要更广一些。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攻击实验。

学生利用一些攻击类工具完成一些可能的攻击。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攻击的原理、攻击过程和方式,加深对入侵检测的必要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为以后进行综合实验时建立攻击环境打下基础。

学生可以分组分别实现不同类的攻击:漏洞扫描、口令破解、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SQL Injection攻击等等。

[2] Lindskog, Stefan, Lindqvist, et al. IT Security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Synergy[C]. In Proceedings of the 1st World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Education, Stockholm, Sweden, 1999.[3] Wenliang Du, Zhouxuan Teng, Ronghua Wang. SEED: a suite of instructional laboratories for computer security education [J]. SIGCSE 2007: 486-490.[4] Hu J., Meinel C., Schmitt M. Tele-Lab IT Security: An Architecture for Interactive Lessons for Security Education [J]. SIGCSE 2004: 412-416.[5] 陈华,章启成,周玉霞,等. 工科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培养与素质拓展[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技版,2008,8(1):36-40.[6] 薛静锋,祝烈煌,阎慧. 入侵检测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Design and Research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urses Experiment TeachingLIU Kai(Colleg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Beijing Information Sci. &Tech. University, Beijing 100101,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practice, summary and study of experiment teaching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courses, and from the courses’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udents’deman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choice of a series of laboratoryexercise including three different types: validation , design and comprehensive type .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process that makes students master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knowledg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hances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Key words: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experim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practice abi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