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通达性
穗港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格局分析

aeTae i e) g rvl m T
航空、水路通达性 的研究 ,但研究大部分集 中在对 陆路交通 网络通达性的研究上汉森 ( as )于 15 H ne n 9 9年提出 ,其广 为接受 的定义 是 :相 互作 用机 会 的潜力 大小 …。 人文地理词翅将其解释为 ,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 地方的容易程度 J 。香港学者王辑 宪还 阐释 了 A . c cs b i 概念在城市交通运输 中的 四种 主要用法 es i y il t 和定义 J 。度量 通达 性 的指标 多种 多样 ,主要 有 距离度量法 、拓扑度量法 、重力度量法以及 累积机
标对穗港走廊现状通 达性及其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
对 比,讨论不同指标评价下的走廊通达性及其空间 格局 。穗港走廊包括广州市域十区 、东莞市域 、深 圳市域 、香港 以及增 城的部分 区域[ 。是珠江 三 1
角洲比较成熟的交通运输走廊 ,在珠江三角洲占有
重 要 的交通 地位 。
围内,愈靠 近区域 中心 指标得分 愈低 。具体公 式
维普资讯
第4 5卷
20 0 6年
第 3期
5月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 )
A T S I N I R M N T R LU U I E ST TS S N A S N C A CE TA U A U A I M N V R IA I U Y T E I
会法 等 。
1 指标选取与建模
11 指 标选 取 .
( )最 短 时 间距 离 指标 ( ha s Tm i 1 So e ieDs t . t c) a e ,足指区域 内交通网络 中,某一节点 到其他 n 所有节点最短运行时间的总和。其值越小 ,说明该 节点通达性越好 ,公式为
促进旅游发展的建议

促进旅游发展的建议一、旅游设施完善旅游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建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可停留性和可体验性。
具体包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通达性;完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游客的住宿、餐饮和娱乐等方面的体验;加强旅游安全保障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安全水平。
二、文化资源挖掘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建议加强对当地历史、民俗、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同时,将文化资源融入旅游产品开发中,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旅游产品创新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不断推陈出新可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建议加强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旅游产品。
例如,结合当地资源特色,开发户外探险、主题公园、文化创意等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和消费需求的游客。
四、旅游市场开拓市场开拓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断拓展市场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建议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工作,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曝光度和美誉度。
同时,针对不同市场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市场开拓的针对性和效果。
五、人才培养与引进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建议加强旅游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入到旅游业发展中来。
六、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可以增强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建议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
同时,加强与游客的沟通与互动,及时处理游客的投诉和建议,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口碑效应。
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议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简要分析高速铁路可达性

简要分析高速铁路可达性一、引言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空间尺度大小和评价方法对于可达性的概念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
Hansen在1959年首次提出了可达性的概念,他认为在一个交通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之间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机会的大小就是可达性[1]。
之后人们提出了各种关于可达性的概念,比较典型的可达性概念如下:可达性是在某种特定的交通模式下赋予个人在特定时间内抵达某一地点能够获取机会的能力[2];可达性克服了空间阻隔的难易程度,这种空间阻隔一般用所花费的时间、距离、费用及其他映射阻隔来表示。
如果某一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空间阻隔大,则该地的可达性差,反之则可达性好[3-5];可达性是指在以交通运输网络中,单位之间内某一地区所能到达或者接近的发展机会数量[6]。
可达性是相互作用的潜力,某一地区可达性的好差可以用某地所受的相互作用力大小来衡量的[7-8]。
可达性由出行所产生的效应决定[9]。
文献[10]在总结了大量关于可达性的定义、可达性评价方法和可达性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之后,得出可达性的含义至少应该包含以下3点内容[10]:①交通成本。
不仅包括交通出行时间成本和出行费用成本,并且交通出行产生的风险、出行过程中的舒适度等也包含在内;②节点的区位特征或吸引力。
包括该节点的GDP、人口数等各种社会经济状况;③节点的时空关系。
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
可达性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概念,经过50多年的研究,其内涵仍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但普遍认为可达性的内涵通过某种特定的交通系统连接了其与和个体在空间中的移动能力。
因而一般情况下,可达性是指利用一种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区位到达所需活动地点的便利程度[7]。
二、可达性在高速铁路中的内涵自从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新干线诞生以来,凭借着安全、高速、节能、环保等诸多与时俱进的优势,高速铁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11]。
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交通方式的变革解决了两个可达性的问题。
汉朝的交通运输与驿站建设通达天下的桥梁

汉朝的交通运输与驿站建设通达天下的桥梁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对于交通运输和驿站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汉朝承袭了秦朝统一天下的基础,积极推动了交通运输和驿站建设的发展,为统一天下、繁荣社会、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本文将从汉朝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驿站建设的意义两个方面来探讨汉朝在这一领域的贡献。
一、汉朝交通运输的发展汉朝交通运输的发展可以从陆上交通和水上交通两个方面来探讨。
1. 陆上交通汉朝在陆上交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首先,汉朝修筑了大量的道路,将不同地区连接起来,方便了人民的出行。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汉代修建的大宛道和冯唐道,这两条道路贯通了西域和中原,连接了丝绸之路和内地。
其次,汉朝加强了驿站的建设和管理,使得驿站成为交通运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驿站提供了马匹更替、休息和食宿等服务,大大缩短了旅行的时间,并提高了旅行的安全性。
2. 水上交通汉朝在水上交通方面也有一些重要的举措。
首先,汉朝重修了灵渠,使得京杭大运河得以畅通。
大运河的开通对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东西部经济文化的交流。
其次,汉朝大规模修建了一些航道,方便了水上运输。
这些航道的开通,不仅推动了货物的交流,还加快了人员的流动。
二、驿站建设的意义汉朝对于驿站建设的重视,使得驿站成为汉朝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促进统一天下汉朝的驿站建设使得各个地区能够互相快速通信,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度。
驿站不仅提供了人员和信息的传递,还有助于政府了解各地情况、实施统治措施。
这种高效的通信网络,为汉朝统一天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促进社会繁荣驿站的建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它们不仅提供了旅行者的休息场所,还为商贾提供了交易和物流的便利。
商贾可以通过驿站将各地的特产送往其他地区,推动了商品的交流和市场的繁荣。
3. 促进文化交流驿站的存在,使得学者、文人、官员等人士能够快速地到达各地,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城市交通通达度与居住用地价格关系分析

城市交通通达度与居住用地价格关系分析作者:祁建辉来源:《理论与创新》2020年第16期【摘; 要】城市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选取唐山中心区地价样点,对地价样点进行500m、1000m、1500m缓冲性分析,利用不同范围的缓冲区距离和权重值计算样点交通通达度,建立土地价格模型,从地价样点距城市行政中心和城市中心的距离以及样点交通通达度分析对交通通达度与居住用地的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交通通达度;土地;经济效益;地价样点引言交通通达度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受市区交通道路状况和交通量(某一道路断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和人流的总量)制约。
交通通达度对市区繁华度、居民生活和工作方便程度有直接影响,也影响土地价格。
通达度越高,交通越方便。
而土地的价格则会因通达度高而升高,交通通达度和土地价格成正比。
本文试图从地价样点距城市中心和城市行政中心距离,以及地价样点的交通通达度两个方面,通过建立土地价格模型分析交通通达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1研究对象的选取和数据来源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就是唐山市中心区,唐山市中心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快速发展,对唐山市中心区的研究能很好的分析交通通达度对土地价格的影响。
研究选取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为2009年唐山市主城区土地利用数据,属性数据包括地类编码、地类名称、地类性质以及地类面积等,数据经过2009年实地调绘,数据真实可靠。
研究分析的土地价格用楼房价格表示,楼房价格主要由唐山各小区售楼处公布房价为基础,部分房价由所在小区网络公布的房价走势均值所得。
研究区的交通线路主要以道路为主,因此选取道路线路为研究对象,在原有数据库建立道路的单独图层,进行数据的矢量化,并编辑填写道路的名称、道路的长度、道路的面积、道路的等级等属性信息。
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的主要是GIS技術,GIS的核心是一个地理数据库,所以建立GIS的第一步是将地面的实体图形数据和描述它的属性数据输入到数据中,即数据采集,为了消除数据采集的错误,需要对图形及文本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
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通达性: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
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
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费用(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连线;中心地:区域的中心,供给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人口,也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
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
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心。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型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及自身的成长。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Word含答案)

【地理素养】2020年高三二轮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微专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及其影响】1.各种交通运输线建设考虑的区位因素2.运河线路的布局(1) 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工程量小;山地——工程量大。
水文:沿途水量多少及变化;尽可能利用原有河流、湖泊、湿地,减少工程量。
生态环境:注意减少沿途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社会经济条件:沿途人口、城市数量,经济发展水平。
3.桥的建设条件分析(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形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影响工程量、技术条件→建设成本。
(2)社会经济条件:修建长度→工程量大小;原有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运输成本;原有运输方式、经济发展水平→需求量大小,收益的大小。
4.隧道的布局地形、地质构造、资金、技术、原有线路状况、人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5.交通运输网的特点主要从线路数量 ( 密度 ) 、线路类型、线路分布与走向、是否形成交通运输网等方面分析。
例题 1: (2019 ·太原市二模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上里程最长 ( 全长 55 千米 ) 、施工难度最大、投资最多、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跨海大桥,于 2009 年 12 月 15 日动工建设, 2018 年 10 月 24 日正式通车,工程项目总投资额达 1269 亿元。
港珠澳大桥将珠海、澳门到香港的陆路交通时间从三小时缩短到四十五分钟。
下图示意港珠澳大桥的地理位置。
(1)推测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
(6 分 )(2)分析港珠澳跨海大桥建设成本高的自然原因。
(4 分)答案: (1) 夏秋季节多台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风雨;珠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基不稳;珠江口外海区,多风浪、潮汐、大雾等。
(2)海域宽,大桥长度 ( 跨度 ) 大,且集桥—岛—隧于一体,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大;海域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人工费用高;设计和施工对环境 ( 生态 ) 保护的要求高;海水腐蚀性强,对材料性能要求高,材料成本高等。
老旧街区设计方案

老旧街区设计方案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老旧的街区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重点。
在设计老旧街区的方案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历史遗产保护、公共空间布局、交通通达性、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老旧街区设计的常见方案和实现方法。
历史遗产保护老旧街区往往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和价值。
因此,在设计老旧街区时,需要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遗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修缮老建筑。
对老建筑进行保养和修缮,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保留历史街景。
通过修建古色古香的灯杆、路牌以及配套环境设施来保留历史街景。
•设计城市展览馆和博物馆。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吸引游客和提升经济效益。
公共空间布局布局公共空间是设计老旧街区的重要部分。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当保证舒适、便利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计方案:•优化小区内部布局。
设置适宜的行人道路、自行车道路以及绿地等,让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增加开放空间。
增加公共广场和公园等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场所。
•设计交通枢纽。
设计交通枢纽可以方便重点地区的居民出行,并且可以与周围区域形成联系。
交通通达性老旧街区的交通路网往往不太便捷,交通流量也很低。
在设计交通方案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考虑公共交通。
在老旧街区内增设公共交通站,提高区域内居民的出行便利度。
•设置自行车道。
可以通过设置自行车道,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出行,同时可以缓解交通拥堵。
•保留步行空间。
在老旧街区内保留行人空间可以增加行人的通行,同时也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环境可持续性在设计老旧街区时,需要考虑环境可持续性。
以下是一些方法:•采用环保材料。
在设计老旧街区建筑和设施时,应采用环保材料,如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
•增加绿化覆盖率。
在老旧街区内增加绿化覆盖率,可以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同时也能美化城市形象。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通过改善交通状况和采用可持续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