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人文关切旨趣

合集下载

“总体性”的实践智慧——卢卡奇从实践维度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新阐释

“总体性”的实践智慧——卢卡奇从实践维度对马克思辩证法的新阐释

“总体性”的实践智慧——卢卡奇从实践维度对马克思辩证
法的新阐释
刘林
【期刊名称】《理论探讨》
【年(卷),期】2018(0)5
【摘要】卢卡奇从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出发,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理解为批判和改造资本主义物化现象和物化意识的社会辩证法或历史辩证法。

他把总体性作为历史辩证法的核心要素,并通过总体性将历史、现实、实践融合于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辩证法中。

这种对辩证法新阐释的重要意义在于:辩证法不再是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成为与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思维方式。

【总页数】6页(P81-86)
【关键词】卢卡奇;辩证法;总体性;历史;实践
【作者】刘林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05
【相关文献】
1.中国改革与“总体性”的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比较 [J], 李聪
2.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双重维度 [J], 高广旭
3.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 [J], 成亚慧
4.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J], 石敏敏
5.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J], 石敏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就是指在对待事物、问题的认识上,强调整体思考、系统思
考和历史思考,旨在深入理解事物和问题的本质。

这种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研究
中形成的一种方法论,也是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继承和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中,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从孤立、单一的角度出发,而
是通过分析事物和问题的各个方面,考量它们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形成一个完整的
系统。

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揭示其内部矛盾和变化
趋势,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除了整体性思考外,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还注重历史思考。

他认为,每一个事物或
问题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全面考虑其历史渊源、
发展过程和现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演变规律,发现其中的客观必然性和主
观因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从而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施策。

总体性辩证法还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即在总体性思考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方法和
实践经验来进行验证和实践。

这种方法可以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逐步深化人们的认识,
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总之,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一种全面、系统、历史地认识科学问题的方法,它强
调整体性思考、历史思考和理论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事物和问题的本质,指导人们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方法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不仅适用于哲学研究,也可
以应用于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实践。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基本原理之一。

卢卡奇在他的《总体辩证法》中提出了关于总体辩证法的观点,由此构建了概念的系统、
有明确的逻辑结构和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卢卡奇强调要以实践为起点,以复杂和不断变化的实践,坚持辩证法原则,即
统一和对立统一相结合。

例如,从实践出发,辩证法必须从“爱因斯坦空间”和“崩溃者
空间”中运用思维,即要准确地把握和分析不同的事态,要发挥其在统一方面的作用,以
此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

同时,要认识到某些事态的不同,从而可以对这些事态的不同寻
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第二,卢卡奇认为,总体辩证法也应该以实践关系为根据,来建立概念的系统,其中
有唯物辩证法、历史辩证法、社会辩证法和伦理辩证法。

卢卡奇指出,唯物辩证法反映了
物质客观存在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历史辩证法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有机共存,
社会辩证法表达了社会联系的多样性与有机一致,伦理辩证法则将系统性抽象出来,探讨
人类关系的多样性与有机统一。

最后,卢卡奇认为,辩证法的运用应当延伸到对其他思想的审视,因此他提出了“思
想的和平”的概念,以充分发挥辩证法的作用,消弭思想之间的矛盾,促进哲学的发展。

总的来说,卢卡奇在《总体辩证法》中提出的辩证法的实践观点,是一种物质、历史、社会和伦理思考方式,消弭了矛盾和偏见,实现思想的和平,并且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想和具体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理论指导。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摘要】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提出了“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对于理解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卢卡奇将“物化”视为将人类关系物化为客观现实的过程,而“总体性”则是将事物融合为整体的方式。

在他的辩证法思考中,通过运用“物化”和“总体性”概念,卢卡奇揭示出社会矛盾的本质,并提出解决之道。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相互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这种思想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并促进社会进步。

我们应当重视卢卡奇的思想,从中汲取启示,并为未来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卢卡奇、物化、总体性、辩证法思想、重要性、概念、运用、相互作用、实践意义、现代社会、启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卢卡奇简介卢卡奇(Antonio Gramsci,1891-1937),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巨人。

他生于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岛,曾在都灵大学学习哲学。

在革命活动中,卢卡奇被捕并被判处长期监禁,但他在狱中依然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创作了许多重要著作,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

卢卡奇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机制和阶级斗争的本质,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往往会被物化,失去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成为经济体系的附庸;而“总体性”则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具体应用,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卢卡奇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社会思考和理论指导。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实践意义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对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重要性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现象、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一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对辩证法的理解与发展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提出了“物化”和“总体性”这两个概念,并探讨了它们与辩证思维的关系。

卢卡奇提出的“物化”概念强调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他认为,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将物质与意识割裂开来,将物质视为客观存在,而将意识视为主观心灵的产物。

他认为这种分割是错误的。

卢卡奇提出,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的,物质通过意识表达,意识通过物质来实现。

他强调了身体的存在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

卢卡奇认为,人类的意识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互动和转换而形成的,而不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思维和感受。

而“总体性”概念则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卢卡奇认为,事物的本质在于它们与其他事物的互动和关系。

他反对将事物仅仅看作是孤立的个体,而主张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来理解。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在卢卡奇的辩证法思想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他认为,物化和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概念。

物化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而总体性强调了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

物化使我们意识到了物质世界对于意识的形成和表达的重要性,而总体性则使我们意识到了事物及其相互关系对于事物本身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性。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物化与总体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物化是总体性的基础,总体性又反过来影响物化。

物化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看作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不仅仅是静止的存在。

总体性意味着我们将事物置于更大的环境中,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关联和分析。

通过理解事物的物化过程和总体性本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进程。

卢卡奇的“物化”和“总体性”是他独特的辩证法思想的核心,通过理解物质和意识的互动关系以及事物的整体性质和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这种辩证法思维有助于我们超越表面现象,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来理解和解决问题。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卢卡奇是20世纪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提出了许多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卢卡奇的“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是他的重要思想之一,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卢卡奇的“物化”指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劳动和生产关系被异化,以至于物化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劳动被物化为商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被物化为货币关系,整个社会生活被物化为经济关系。

这种物化导致了人与自己的劳动、与他人、与社会的异化,使人们成为了商品的奴隶,失去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

与“物化”相对应的是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思想。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该摆脱物化的束缚,重新获得对自己的劳动和生活的控制权,实现“总体性”的辩证统一。

这里的“总体性”并不是简单的整体性或全面性,而是指人类对社会的全面认识和改造。

总体性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是一种对社会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对社会的改造和建设的指导原则。

从卢卡奇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认为“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摆脱“物化”而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础。

那么,两者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可以说“物化”和“总体性”都是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使人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只能成为商品经济中的一员。

而“总体性”辩证法思想则是对这种情况的批判,提出了一种重构社会的理论框架,旨在重新塑造人与社会的关系,恢复人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物化”和“总体性”都是卢卡奇对问题的不同观察角度。

在对待问题的方式上,卢卡奇关注的是如何从物质生活和社会关系出发,发现并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而“总体性”辩证法则是更加关注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通过对社会的总体认识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提出对社会进行改造的思想和方向。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

“总体性”视角下卢卡奇物化理论的三重意蕴卢卡奇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文艺批评家,他在文艺领域的物化理论对于社会与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主要是从总体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揭示了其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具有三重意蕴。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社会关系和文化生产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他看来,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仅是产品的生产,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和生产。

卢卡奇认为,文化生产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所决定的,它既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生产受到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制约,同时也为这种经济体系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理化的意识形态。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和塑造。

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和价值体系,它不仅仅是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塑造,也可以是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所塑造。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通过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对人们的意识进行操控,使人们接受和认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视为合理和正常的生活方式。

这种意识形态的塑造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渗透到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卢卡奇认为,要实现社会变革和解放,就需要揭示意识形态的虚假和欺骗性,唤醒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和反思。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强调了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过程是一种被动和剥削性的过程,它将人们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压抑和剥夺。

卢卡奇认为,人类社会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通过社会变革和抵抗来摆脱物化的束缚。

他提倡以人的自由和解放为中心的社会变革,通过消除物化的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意志的实现。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在总体性的视角下揭示了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它强调了社会关系和文化生产的相互作用,意识形态对于人们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社会变革和解放的可能性。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

卢卡奇“物化”与“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的关系1. 引言1.1 卢卡奇对物化与总体性的理解卢卡奇是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对于物化与总体性的理解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是一种将人和人的关系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事物的现象,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异化和物化。

而总体性则是指人类社会的整体形态和结构,包含了社会各个方面的统一和整体性。

卢卡奇认为,物化对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人们陷入了对客观事物的唯物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中,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性和自由意志。

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强调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强调了社会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他认为,只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才能够理解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总体性的观念使人们能够超越片面的个人利益和狭隘的立场,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卢卡奇强调了解略总体性对于克服物化现象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思想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包含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方面,其基本思想是对立统一的原理和质量互变的观点。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思想被用来解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

辩证法思想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辩证法思想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是一种认识方法,更是一种改造世界的行为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现实。

通过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赋予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2. 正文2.1 卢卡奇对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探讨卢卡奇在其哲学思想中对物化与总体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辩 证法 是西 方 马克 思主 义理 论框架 的基础 和 出发
题 的 能力 , 再也不 可 能预测 未来 , 也不 可 能看到 历史
的过 去 , 只看到 现在 。而且 , 看待 现在 时再也 没有 在 了总体 性 眼光 , 只能 就事论 事 , 目光拘 囿于狭小 的范
围内, 无法 看 到全局 和总体 。这 样一 来 , 们就 把 唤 他 醒无产 阶 级意识 的主 要 途径 , 结 为 如 何 让 无 产 阶 归
等人 开始 探讨 革命 失败 的原 因。他们 把失 败 的关 键 原 因归结 为无 产 阶 级 的 阶级 意 识 的丧 失 , 这 是 由 而
资本 主义 那种 物性 化 的状 态 中 , 人被 动 的存在 , 掌握
在机 械 自然规 律手 中 , 得越 雷池一 步 , 不 屈从 于物性 化 的现 存社 会 结 构 , 全 失 落 了 “ 在 历 史 中 的命 完 人
论 证 内容 、 马 克 思 主 义辩 证 法 的 相 同点 三 个 方 面剖 析 了其 固有 的 价 值 态 度 和 人 文 关 怀 取 向 。 目的是 在 与
人 们 的人 生 信 念 和 价 值 态度 发 生 戏 剧 性 变 化 的 今 天 , 其 找 到 新 的 价 值 支 点 , 断 推 进 以 人 为 本 的 社 会 为 不 主 义 和谐 社 会 的 建 设 。
关 键 词 : 总 体 性 辩 证 法 ; 化 ; 文 旨趣 物 人 中图 分 类 号 : B 2 0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 -. 4 ( 0 2 O  ̄ 0 6 - 0 0 8- 4 4 2 1 ) 1 0 3 3 - - 4 -
卢卡 奇是 西方 马克 思 主 义 理 论 的先 驱 , 总 体 其
收 稿 日期 : 2 1 一1 O 0 l I— 1
总体性 辩证 法 的最初 诞生 , 是 指 向 “ ” 一 主体 就 人 这
的 , 的出现本 身就 是一 种人 文关 怀的表 征 , 它 总体 性 这一 概念 就是 一个 富有人 道 主义关 切色 彩 的概 念 。
作 者 简 介 : 赵 桂 双 (9 9 ) 女 , 东 济 南 人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2 1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18 一 , 山 南 01
第2 8卷第 1 期










( 科 版 st t 0 t o sra c n do lc i P w r S c& S i c u l f A hn nt ue fWae C n evn ya d Hv reet e o e( o il ce e N i r r n
点 。总体 性辩 证法 中所 体现 出的对人 的命 运 的关 注
和对 人 的价值 的强 调 , 论是 对 当 时物 化 社 会 中人 无 们解 放 意识 的觉 醒 以 及第 二 国际 实 证 主 义 的抨 击 ,
还是对 现 今建 设 以人 为本 的和谐 的 国际 国 内环 境都 具有 重要 意 义 。深 刻剖 析 其 中 的 人 文 旨趣 , 起 当 引
代人 思考 , 从 中吸 取合理 的成 分 , 断地推 进 以人 并 不 为本 的社 会 主义 和谐社 会 的建设 。 从 总体性 辩证 法 的提 出 目的看 其人 文关 切
级 重新 获得 总体 把 握 问题 的 能力 。因此 , 卡奇 等 卢 人 试 图通 过 恢 复 总 体 性 理 论 来 克 服无 产 阶 级 的异
升人 的生命 质 量 的真 实 力 量 和锐 利武 器 。 即是 说 ,
商 品经济 发 展 所 带 来 的 “ 化 ” 象 和 资产 阶 级 意 物 现 识形 态 的扩展 所 导 致 的。 阶级 意 识 的 丧失 , 阶 级 即
意识 发生 了异化 , 正是 因为这种 异化 , 产 阶级 丢失 无
运 ” 一 至 关 重 要 的 主 题 , 视 了 人 的 主 体 能 动 意 这 忽
识 , 化直 至消 弭 了无 产 阶级 的革命 本 性 。在 此 意 软 义上 , 卢卡 奇 总体性 辩证法 的 提 出 , 最 深层 的动机 其 就在 于拯 救人作 为 历 史 的创 造 者 这 一 特殊 地 位 , 弘 扬 人 的主 体意识 , 以使辩证 法 真正成 为改 造世 界 , 提
卢 卡 奇 总体 性 辩 证 法 的 人 文 关 切 旨趣
赵 桂 双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江 苏 南 京 20 9 ) 南 10 3

要 : 卢 卡 奇 的 总 体 性 辩 证 法 中体 现 了 对 人 的命 运 的 关 注 和 对 人 的 价 值 的 强 调 , 总体 性 辩 证 法 的提 出 目的 、 从
化, 唤醒无 产 阶级 的阶级 意识 , 从而拯 救社 会 。 总体 性 理论 的 出现 , 于抨 击 当时社 会 上 弥 漫 在
的物化 的意识 , 代表 着 卢 卡 奇对 第 二 国际 的 自然 主


义 和科 学 主义 的强 烈 不 满 和不 妥 协 的抗 争 , 对无 产
2 0世纪 初 , 界无 产 阶级 革 命 在 中西 欧 一 些 国 世
阶级遭 遇 悲惨命 运 的 内在根 源 的不懈 探索 。在 当时
家相 继展 开 , 的 还 建立 了苏 维 埃 政 权 。但 是 不 久 有
之后 , 些 革 命 都 陷 于失 败 , 产 阶 级 革 命 进 入 低 这 无 潮 。参加 革命 的一 些 知识 分 子 比如 卢 卡奇 、 尔 施 柯
了原 本具 有 的能够 推 翻资产 阶级 政权 从 而获取 自由 和解 放 的革命 性本 质 , 就认 识 不 到 自己作 为 一 种 也 革命 的政 治 力量 应 具 有 的历 史 使 命 , 以就 导 致 了 所 革命 的最 终 失败 。那 么 , 么 是 无 产 阶级 意 识 的异 什 化 呢? 就是无 产 阶 级 丧失 了总 体 的 、 面 的把 握 问 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