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兰州中考语文说明

2016年兰州中考语文说明

2016年兰州中考语文说明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Ⅰ.考试依据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渗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

Ⅱ.考试范围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兼顾七、八年级内容。

Ⅲ.考试形式、答卷时间与试卷结构考试形式:闭卷、笔答答卷时间:12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基本题型:选择题约占10%-15%,非选择题约占85%-90%。

试题结构及比例:由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构成。

试题题量25个小题左右,不超过30个小题。

难度结构:试题难易程度低、中、高三档试题比例为7:2:1。

Ⅳ.考试能力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2.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3.分析综合指分析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4.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能做初步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以上五个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Ⅴ.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积累与运用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

识记3500个常用汉字。

重点掌握教材中涉及的生字词的音、形、义;能用规范的正楷或行楷书写汉字。

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3.阅读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默写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

注意积累、感悟和运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数学(A)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 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k的影响,当k 大于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小于0 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本题中k =2 大于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 k 与图象的关系3.已知△∽△,若△与△的相似比为3/4,则△与△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本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中,∠C=90°,=3/5,=6,则=()。

(A)4 (B)6 (C)8 (D)10【答案】D【解析】在△中,=/=6/=3/5,解得=10,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三角函数的运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A)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0, 判断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选B。

兰州中考试题及解析

兰州中考试题及解析

兰州中考试题及解析2016年兰州中考试题及解析中考是高中的升学考试,是决定自己的未来上哪所高中的重要时刻。

同学们应该加以重视,加紧复习。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16年兰州中考试题,希望对你复习有帮助。

2016年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英语(A)注意事项:1.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听力理解(分5小节,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第一节:听句子,选择与所听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个句子读两遍。

A B C D E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4. ___________5. ___________第二节:听句子,选择恰当的应答语。

每个句子读两遍。

6. A. French. B. Red. C. Taxi.7. A. Hold on, please. B. Have a good time! C. What a pity!8. A. About two hours. B. For 5 years. C. Almost twice a week.9. A. Well done! B. No, thanks. C. Sure, my pleasure.[来源:学_科_网]10. A. I really enjoy it. B. Take it easy. C. Go ahead.第三节:听对话及问题,选择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最佳答案。

每段对话读两遍。

11. What did Linda have for breakfast?A. Beef noodles.B. Porridge.C. Bread.12. How does Susan improve her reading?A. By taking notes.B. By studying with a group.C. By reading for fun.13. Why is Mrs. Black so happy?A. Because it’s her birthday.B. Because her son’s coming.C. Because her books sell well.14. Where is the T ower of London?A. Near Big Ben.B. Next to Tower Bridge. C . Across from London Eye.15. What does Tom’s math teacher look like?A. He’s tall and handsome.B. He’s a little bit heavy.C. He’s kind of short.第四节:听长对话,根据其内容选出能回答下列问题的最佳答案。

兰州市 2016 年中考试题

兰州市 2016 年中考试题

兰州市2016 年中考试题数学(A)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的影响,当k 大于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小于0 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本题中k =2 大于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与图象的关系3.已知△ABC ∽△DEF,若△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4,则△ABC与△DEF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本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Rt △ABC中,∠C=90°,sinA=3/5,BC=6,则AB=()。

(A)4 (B)6 (C)8 (D)10【答案】D【解析】在Rt △ABC中,sinA=BC/AB=6/AB=3/5,解得AB=10,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三角函数的运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A)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0, 判断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选B。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2024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24分)班级开展“迷人的想象”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想象•知识】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àn()丽多彩……即使对科学研究还是对艺术创作来说,想象力都是弥足珍贵的。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_________束缚,_________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_________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à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 冲击扩充推行B. 冲破扩充推行C. 冲破扩展推动D. 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想象•文学】2.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

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高度和广度。

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附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一、基础·运用(24分)班级开展主题为“人与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文字与自然】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文字记载()就在甲骨文里:有出虹自北,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_______到黄河里喝水。

甲骨文小景横书古人看见时隐时现的虹桥,于是浮想联piān(),把它看作有灵性的龙蛇类的神物,能够低头喝河水。

有人把它描述成两边各有一个头的神兽。

“虹”字最原始的写法就是对这种神兽形象的描绘。

后来,人们才把它改成了更容易读写的形声字,用“工”旁表音,用“虫”旁表意。

早期古文字里与天象、岁时有关的字身上有很多故事,这些字的形体特征和文化内涵向我们展现了古人对宇宙的观察和认识。

我们不仅能从中_______到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古人探索自然奥秘的恒心,以及_______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的不懈努力(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文字记载.()浮想联piān()(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延续领会寻求B.延续领略寻找C.延伸领会寻找D.延伸领略寻求(3)语段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答案】(1)①.zǎi②.翩(2)D(3)身上有故事【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①空,记载(jìzǎi):把事情写在书册上。

②空,浮想联翩(fúxiǎng lián piān):形容一个又一个想法不断地涌现出来。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①空,“延续”的意思是:持续;继续。

“延伸”的意思是:延长伸展。

结合句子“饮于河这句话说的是有一道彩虹出现在北边的天空中”“一直”“到黄河里喝水”可知,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彩虹”的意义延长伸展到黄河里喝水。

兰州市 2016 年中考试题

兰州市 2016 年中考试题

1兰州市 2016 年中考试题数学(A )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 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 ) (B ) (C ) (D ) 【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 A 。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 )第一、二象限(B )第一、三象限(C )第二、三象限(D )第二、四象限 【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的影响,当 k 大于 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 k 小于 0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本题中 k =2 大于 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 B 。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 k 与图象的关系 3.已知△ABC ∽△ DEF ,若 △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3/4,则△ ABC 与△DEF 对应中线的比为()。

(A )3/4(B )4/3(C )9/16(D )16/9 【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本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 A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Rt △ ABC 中,∠C =90° ,sinA =3/5,BC =6,则 AB =()。

(A )4 (B )6 (C )8 (D )10 【答案】D【解析】在Rt △ABC中,sinA=BC/AB=6/AB=3/5,解得AB=10,所以答案选D。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

2016 年兰州市中考试题数学(A)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如图是由 5 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A)(B)(C)(D)【答案】A【解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

从正面看有两行,上面一行最左边有一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有三个正方形,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在()。

(A)第一、二象限(B)第一、三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B【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受到的影响,当k 大于0 时,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小于0 时,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本题中k =2 大于0,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反比例函数的系数 k 与图象的关系3.已知△∽△,若△与△的相似比为3/4,则△与△对应中线的比为()。

(A)3/4(B)4/3(C)9/16(D)16/9【答案】A【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本题中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3/4,即对应中线的比为3/4,所以答案选 A。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4.在△中,∠C=90°,=3/5,=6,则=()。

(A)4 (B)6 (C)8 (D)10【答案】D【解析】在△中,=/=6/=3/5,解得=10,所以答案选 D。

【考点】三角函数的运用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A)有一个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0, 判断得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答案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5 兰州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积累运用 1.【答案】D 【解析】A项,叱咤(zhà)风云:B项,锃(zèng)亮;C项,招徕(lái),相形见绌(chù)。 【考点】识记字音 2.【答案】B 【解析】B项,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不能用来形容“生活细节”。A项,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C项,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D项,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3.【答案】D 【解析】由“看到的两个场景的描述”判断定,语段一画线语句前后分句应为并列的关系,【甲】处应为“分号”;南“……转换到说……”可断定,语段二画线语句【乙】处应为表示话题的转换的“破折号”。 【考点】标点符号的运用 4.【答案】B 【解析】A项,面对两面,去掉“能否”;C项,搭配不当,将“改善”改为“加快”;D项,语意重复,去掉“大约”或“左右”。 【考点】病句辨析 5.【答案】第一问:阿廖沙。第二问:“我”与继父不和。第三问:一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 【解析】作为自传体的小说,“我”即小说主人公阿廖沙。第二问要联系前面的情节,可回忆对名著的阅读来回答。第三问,一是联系平常的阅读,二是结合文段中外祖父的言行,比如“用手敲着桌子”“让外祖母养你吧”“大叫……声”“完全各过各的”等可以看出外祖父的自私、残暴。 【考点】名著阅读 6.【答案】(1)①兰州太平鼓得名于徐达借鼓攻兰州的历史传说;②兰州太平鼓表演的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③兰州太平鼓广受欢迎;④兰州太平鼓历史悠久。 (2)示例:了解兰州太平鼓的人数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3)示例一:从学校出发,沿南湖路向,至南湖路与和平街十字(交叉口);再沿和平街向北,至和平街与北山路的交叉口;然后向西北,沿北山路走即可到达。 示例二:从学校出发,沿右边的路向前,至第一个十字路口;再右转一直往前至下一个交叉路口:然后向左转,沿北山路向前走即可到达。 2 / 5

【解析】(1)材料一共两句话:一足介绍徐达借鼓攻兰州的历史传记;二是说明太平鼓的得名。“见其历史悠久。材料二主要介绍表演太平鼓时的场砸。材料三共两句话:一是太平鼓表演在当地深受欢迎,二是游客对太平鼓的喜爱,即太平鼓广受欢迎。 (2)表格包含两项内容,即调查对象和了解太平鼓的人数比。由调查对象可知是对不同年龄段对太平鼓了解情况的凋查,调查了三个年龄段。由调查数据可知年龄越大对太平鼓了解的人越多。注意在表述时,不要出现具体数据。 (3)仔细观察示意图,发现北山广场在学校的西北方向,要经过两个交叉口,要沿着南湖路、和平衡、北山路行走。答题时,需要根据方向标,指明行走方向。表述格式为:沿着……向前(向西)走,走到……位置时向右或向北)拐,然后再向前(或向西北)走……就能走到……。 【考点】材料信息概括,表文转换,图文转换 7.【答案】(1)却话巴山夜雨时 (2)何处望神州 (3)身世浮沉雨打萍 (4)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5)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解析】(1)至(4)题为直接型默写,注意“沉”“萍”“鄙”“谋”等字的正确书写, (5)题为理解性默写。要扣住“旷日持久”“激烈悲壮”填写。 【考点】默写诗文名句 二、古诗文阅读 8.【答案】江面的绿色满城的飞絮 【解析】题干要求写出体现春光明媚的景物。阅读词作,找出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即可,由“江面绿”“满城飞絮”概括。 【考点】词作理解 9.【答案】示例一:春光正好,百花盛开,游人目不暇接。示例二:人们在明媚的春光中,驾着香车,扬起

轻尘,陶醉在美景中。 【解析】描述的对象即看花人。描述情景即游春,游人们的心情应该是欢乐,因赏心悦目的春景,而目不暇接,陶醉其中。由此进行联想,注意语句的简洁流畅。 诗歌鉴赏:词人选取春季景色为代表去着力描绘。采取梦幻的形式,将虚景与实景融合为一,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3 / 5

10.【答案】(1)挟持、控制 (2)物资 (3)代词,这样 【解析】文言文词汇的解释 【考点】解释文言文词汇 11.【答案】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筹划得当。 12.【答案】①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用武之地),而其主不能守。②益州是“天府之土”,自然条件优越,物

产丰饶,形势险固;而治理者刘璋昏庸懦弱(暗弱),且外有强敌。(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要求分别阐述原因,注意分条目作答。首先找到文中对两地的描述。即“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将军岂有意乎”和“益州险塞,沃野……智能之士恩得明君”。诸葛亮具体分析了荆州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重要地位,并抓住其主刘表无能的弱点;对于益州的分析,则分析了益州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位置及民心向背。由此便可进行概括。 【考点】对文意的理解 13.【答案】燕国国相收到信并解说信的意思。 14.【答案】B 【解析】注意“过书‘举烛’”中“书”是“书写”的意思。阅读短文可知,郢人说着“举烛”就在信中错误地多写了“举烛”两个字。第一闯:燕国国相解释郢人信中“举烛”的含义。第二问:批评,讽刺。(意思对即可) 【考点】文意理解 15.【解析】第一问要求指明代词的指代内容,即上文燕相望文生义,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赶治。

作者讽刺当时学者托古改制,虽然提出了种种有道理的主张,但与历史本来事实大相径庭。 【考点】文意理解,把握作者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16.【答案】发展:老葛和妻子拼力拉扯卡在桥洞中的大桃树。高潮:老葛跳到河里,横坐在树上,用锯子

锯卡在桥洞中的大桃树。 【解析】题干明确了情节范围②至⑧段,有关“守桥”的情节。细读文章内容,开端应为第②段内容,结局即为⑦⑧段内容,可知发展和高潮部分应在③至⑥段。发展部分主要抓住第③段“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进行概括,高潮部分主要抓住“毫不犹豫地跳到河里”“双腿死死地夹住树干”“用力地锯着那根最长最粗的树枝”进行概括。概括时,语言要力求简洁精练。 【考点】故事情节 17.【答案】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洪水的来势之猛;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 4 / 5

垫;③烘托人物紧张担心的心情,使老葛的性格更加鲜明。 【解析】画线句是描写洪永来时的情景,即环境描写,“汹涌”“怒吼着”“冲下来”“咆哮如雷地奔腾着”“吼一声”“狂奔”等词意在渲染紧张气氛,表现洪水的迅猛。再通过对第⑤⑥段内容的分析可知,这段环境描写为下文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做铺垫。老葛冒着生命危险守桥,对洪水来势之猛的描写,使老葛萌于牺牲、热爱教育事业的形象更为鲜明。 【考点】品析语句作用 18.【答案】(1)心理描写。写出了老葛看到桃树堵住桥洞后的震惊,表现出老葛对桃树堵住桥洞会导致石

桥垮塌的紧张和担忧。 (2)校长先是感到意外,没想到老葛会提上课的要求;随之理解了老葛的心情,被老葛的举动深深打动;最后对老葛充满敬意,毕竟像老葛这样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人太少了。 【解析】(1)“轰的一声大响”是对老葛的心理描写,大桃树堵住桥洞,来势凶猛的洪水会把桥冲垮,“桥垮了,孩子们上学咋办?”这是老葛首先担忧的。 (2)括号中的词语都是对校长的描写。校长听到老葛要给孩子上课的要求之后,“愣”体现校长的意外;“紧紧地拉住老葛的手”,写出校长因老葛的用心而感动;“慢慢”和“湿润”,表现校长对老葛自我牺牲、全心全意为教育的举动充满敬意。 【考点】品味语句 19.【答案】①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或概括了老葛平日守桥、洪水中护桥、洪水后修桥的主要内容);②

具有深层含义,暗含老葛守护孩子、守护自己心中的教育信念;③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突出人物性格;④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寄寓了作者的情感。 【解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们有的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品析标题要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守桥”即文章的主要内容,且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同时“守桥”与“老葛守护孩子、守护教育”又有相同之处。守桥是文章的主要情节,对守桥情节的着墨突出老葛的性格,也寄寓了作者对老葛这一人物形象的赞美。 【考点】分析文本标题妙处 20.【答案】①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②怎样养成良好的习惯。 【解析】通读全文,文章①②段阐释了什么是良好习惯,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原因。第③段“良好的习惯怎样养成呢?”一句承上启下,第④~⑦段阐释了养成好习惯的“勤”“谨”“和”“缓”四个方面。 【考点】文章有关信息的提取 21.【答案】提到“专注重文字教育”,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对比,突出了专注重文字教育(治学方法)

的弊端,证明了中学生时期养成良好习惯(注意品性教育或人格陶冶)的重要性。 【解析】细看此段,作者对以前专注重文字的读书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说那时的“读书人”没有养成良好 5 / 5

的习惯,与第①段形成对比,以此突出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考点】文意理解 22.【答案】不能删去。这句话总结全文,强调了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处于定型期的中学生的重要性,照应了

文章第③段结尾处的内容。 【解析】此句位于全文的最后,有着总结的意味。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相关内容,在第③段结尾处出现过,结尾再次提及,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同时前呼后应,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故不可删去。 【考点】语句作用理解 23.【答案】示例一:学习语文不能急躁,以为语文学习可以一蹴而就。语文的学习要多读多写,使自己慢

慢学会“透彻”地读书,“通顺”地写文章,才能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示例二:学习语文不能心存成见,认为语文不重要。语文的学习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未来从事的工作,而且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解析】题目中有两则链接材料,可以从材料中找出与“要以心平气和的态度来学语文”相关联的内容,联系上下文淡自己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思想深刻,表述鲜明即可。 【考点】阅读感悟 四、写作 24.【答案】略 【解析】审题指导: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我”点出了写作主体,写作时要选择第人称,表述自己的经历或感悟。“相信”应理解为“信念”“信心”,“相信”的内容为“你一定来临”。即“我”对“你一定来临”信心满满。而“你”可以揩人,比如父母、老师、同学等等,也可以虚指,比如“成功”“快乐”“幸福”等等。“来临”应要考虑未曾来之前,写出未来到来临之间的过程,有什么变化?经历什么?感受又是怎样?此文适合写成记叙文,叙事要注重细节的处理,抒发真情实感。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要有文采,自己表达的观点要明确、积极向上,如相信痛苦之后欢乐一定会到来。风雨过后一定是阳光满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