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合集下载

食药监许[2010]438号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食药监许[2010]438号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编写《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三乙醇胺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1.1 名称三乙醇胺。

1.1.1 INCI名称及其ID号TRIETHANOLAMINE;ID:3256。

1.1.2 INCI标准中文译名三乙醇胺。

1.1.3 IUPAC名称及《中国药典》中名称系统命名法名称:2,2,2″-三羟基三乙胺;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中名称:三乙醇胺。

1.1.4 常见缩写TEA(TRIETHANOLAMINE)。

1.2 登记号1.2.1 CAS登记号102-71-6。

1.2.2 EINECS登记号203-049-8。

1.3 分子式、结构式及分子量分子式:N(CH2CH2OH)3结构式:分子量:149.191.4 性状及理化常数无色至微黄色的粘稠澄清液体;极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二氯甲烷;相对密度:1.120~1.130;折光率:1.482~1.485。

2 技术要求2.1 使用目的及适用范围作为pH调节剂和碱化剂使用;也可与脂肪酸或硫酸酯反应后,分别作为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

广泛用于化妆品中。

2.2 限量要求2.2.1 使用限量要求三乙醇胺在非淋洗类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2.5%;其他产品无要求。

2.2.2 三乙醇胺纯度要求三乙醇胺(%)≥99.0。

2.2.3 三乙醇胺相关组分限量要求三乙醇胺中二乙醇胺(%)≤0.50;三乙醇胺中亚硝胺(μg/kg)≤50。

2.3 其他安全性要求2.3.1 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限制不得与亚硝基化体系一同使用。

2.3.2 储存、包装及运输要求应存放于无亚硝酸盐的容器内,且应密封避光。

3 检验方法本检验方法不是唯一的检验方法,但为该原料的仲裁检验方法。

3.1 鉴别试验方法参见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所载三乙醇胺的鉴别试验方法(见附件1)。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秀的乳化和清洁性能,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医药等领域。

其技术指标对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技术指标的详细介绍:一、外观和颜色三乙醇胺油酸皂的外观应为白色至浅黄色固体,无机械杂质和异物,颗粒均匀。

色泽应均匀一致,并符合生产标准的要求。

二、水分含量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水分含量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水分含量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一般要求水分含量低于3%,并且要求产品的水分含量稳定,避免受潮影响产品品质。

三、PH值三乙醇胺油酸皂的PH值应符合指定范围,通常为8.0-10.0之间。

PH值的控制对产品的稳定性和与其他成分的相容性至关重要。

高或低的PH值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要求严格控制产品的PH值。

四、活性物质含量活性物质含量是评价产品优劣的重要参数之一。

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活性物质含量应在一定的范围内,一般要求为80%以上。

活性物质含量的稳定性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清洁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检测和控制。

五、游离油酸含量游离油酸是三乙醇胺油酸皂的主要杂质之一,其含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应用性能。

一般要求游离油酸含量低于2%,并且对游离油酸的来源和成分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六、固含量三乙醇胺油酸皂的固含量也是其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

固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稠度和泡沫性能,一般要求固含量在 92%以上。

七、泡沫性能泡沫性能是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重要性能之一。

良好的泡沫性能可以提高产品清洁效果和使用体验,一般要求产品的起泡性能和泡持久性良好。

八、溶解性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溶解性是其在不同体系中的适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要求产品在水中的溶解性良好,且对硬水、盐水和酸碱介质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九、稳定性产品的稳定性是其质量的重要保障,包括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三乙醇胺使用限量

三乙醇胺使用限量

附件2: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编制说明一、化妆品用三乙醇胺技术要求说明(一)化妆品中三乙醇胺使用限量要求《要求》中使用限量要求(三乙醇胺在非淋洗类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2.5%)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的规定,即在非淋洗类产品中三乙醇胺的最大使用浓度为2.5%,其他产品中三乙醇胺的使用浓度没有使用限制要求。

欧盟对于化妆品用三乙醇胺最大使用浓度要求同非淋洗类产品最大使用浓度为2.5%;美国CIR对化妆品用三乙醇胺最大使用浓度的要求为5%。

现有科学文献资料表明,三乙醇胺有轻微的皮肤刺激性和眼刺激性,长期接触对实验动物的肝、肾等器官有所影响,在指标规定的使用浓度内,可视为安全。

(二)三乙醇胺纯度三乙醇胺纯度指,样品中按无水物计算,含总碱以C6H15NO3计的质量分数。

《要求》中三乙醇胺的纯度(≥99.0%)符合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用三乙醇胺(HG/T 3268-2002)》中Ⅰ型的含量指标要求(≥99.0%),以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的含量要求(99.0%~103.0%);比《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纯度要求(≥99%),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三)三乙醇胺中杂质二乙醇胺残留限量二乙醇胺是合成三乙醇胺的中间产物,急性口服毒性属于中等毒性,急性经皮毒性较低,有严重的眼刺激性,有皮肤刺激性,没有致敏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资料,高剂量接触有潜在的致畸性,长期接触会导致试验动物肝、肾器官的损害,为《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禁用物质。

另外,二乙醇胺可与亚硝基化体系生成亚硝胺类物质。

《要求》中三乙醇胺中杂质二乙醇胺残留限量(≤0.50%)符合化工行业标准《工业用三乙醇胺(HG/T 3268-2002)》中Ⅰ型的二乙醇胺含量指标要求(≤0.50%);比《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仲链烷胺含量要求(≤0.5%),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三乙醇胺中杂质亚硝胺的残留限量亚硝胺为《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禁用组分,由于其潜在的致癌性风险,也是国际上比较关注的安全风险性物质。

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

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

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具有清洁、润泽皮肤的功效。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以及制作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三乙醇胺、油酸、纯净水、热熔硫酸钠、丁二醇、硼酸、纯净丙酮。

制作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一定比例的纯净水倒入容器中,再将适量的热熔硫酸钠溶解其中,搅拌均匀。

这一步是为了保持溶液的稳定性。

第二步,将油酸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

油酸能够有效清洁皮肤,去除污垢和油脂。

第三步,将三乙醇胺加入溶液中,搅拌均匀。

三乙醇胺具有润泽皮肤的功效,能够使皮肤更加柔软,光滑。

第四步,加入适量的丁二醇和硼酸,继续搅拌。

丁二醇能够保持皮肤的湿润度,而硼酸则具有抗菌作用,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细菌感染。

第五步,倒入适量的纯净丙酮,搅拌均匀。

纯净丙酮能够起到稳定溶液的作用,使制作的油酸皂更加均匀、易于使用。

最后,将制作好的三乙醇胺油酸皂倒入适当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使用时,将适量的皂液取出,用温水清洗皮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三乙醇胺油酸皂不仅能够有效清洁皮肤,还能够滋润和保护皮肤。

使用时,注意避免与眼睛接触,如果不慎进入眼睛,请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帮助。

通过本文我们了解到,制作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非常简单,使用方便。

在家里也可以轻松制作,为自己和家人提供高质量的洁肤体验。

同时,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多余的接触,以免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

希望你能通过这篇文章对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美肤提供更多的选择。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清洁剂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清洁和稳定性能,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成分。

在制作关于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的文章时,可以适当介绍它的性质、用途以及制备工艺等方面的内容,下面是一份关于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的样文,供参考: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一、产品概述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个人护理产品和清洁剂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乳化、清洁和稳定性能,可用作洗发水、沐浴露、洗涤剂等产品的成分,能够有效地改善产品的质地和使用感。

三乙醇胺油酸皂还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可用于制备防静电产品。

二、产品性质1. 外观:白色或微黄色固体2. PH值(5%水溶液):8.0-9.53. 水分:≤3.0%4. 活性物含量:≥99%5. 乙醇胺含量:≤0.5%6. 油酸含量:20-40%三、产品用途三乙醇胺油酸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应用于各类个人护理产品和清洁剂中,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洗发水:能够有效清洁头发,并赋予头发顺滑感;2. 沐浴露:能够温和洁净肌肤,保持皮肤水润;3. 洗涤剂:具有较好的去污、乳化性能,可用于洗涤产品。

四、产品制备工艺三乙醇胺油酸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乳化、稀释和中和等步骤。

简要工艺流程如下:1. 乳化:将油酸和三乙醇胺置于反应釜中进行搅拌加热,直至形成均匀的乳化液。

2. 稀释:在乳化液中加入适量水进行稀释,使得乳化液的浓度适宜。

3. 中和:向稀释后的乳化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生成三乙醇胺油酸皂。

五、产品贮存和包装1. 贮存:三乙醇胺油酸皂应贮存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远离火源和阳光直射。

2. 包装:常用的包装方式有塑料桶、纸箱等,包装规格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

六、产品注意事项1. 本品仅供工业用途,不得用于食品或医药领域;2. 在搅拌过程中需避免产生尘雾,以防吸入;3. 本品为易燃固体,避免与火源接触。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本文由南通润丰石油化工提供
三乙醇胺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有机碱,具有胺和醇的性质。

可与脂肪酸反应,如和硬脂酸反应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可与各种硫酸酯中和而成各种阴离子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常作为化妆品中pH调节剂使用,也常在反应后作为乳化剂使用。

使用限量要求:三乙醇胺在非淋洗类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2.5%。

纯度要求:三乙醇胺最低纯度99.0%。

《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化妆品禁用组分:三乙醇胺中二乙醇胺最大含量0.50%;亚硝胺最大含量50μg/kg。

化妆品配方中该原料使用限制要求:三乙醇胺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同使用。

原料储存、包装及运输要求:三乙醇胺存放于钢桶或内有防护层的钢桶内。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清洁用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它具有出色的乳化、清洁和稳定性能,因此备受青睐。

在制备三乙醇胺油酸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其技术指标,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技术指标,以便加深对该产品的了解。

一、外观三乙醇胺油酸皂的外观通常呈现为白色或微黄色固体,无明显异物,成型均匀。

二、表面活性剂含量表面活性剂含量是评价三乙醇胺油酸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其表面活性剂含量应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产品的乳化、清洁等基本性能要求。

三、酸值三乙醇胺油酸皂的酸值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中和的碱量,直接反映了产品的酸碱度。

合格的三乙醇胺油酸皂应保持较低的酸值,以确保其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

四、PH值PH值是指溶液的酸碱度,对三乙醇胺油酸皂来说,PH值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对皮肤的温和性,避免引起不适反应。

五、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影响三乙醇胺油酸皂稳定性和保存期限的关键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需控制产品的水分含量,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六、溶解度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溶解度是指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溶解度直接影响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进行测试和控制。

七、泡沫高度泡沫高度是评价三乙醇胺油酸皂清洁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测定其泡沫高度可以判断产品的清洁效果和稳定性。

八、透明度透明度是指产品透明程度的指标,对于某些化妆品和清洁用品来说,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外观指标。

透明度也是评价三乙醇胺油酸皂产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三乙醇胺油酸皂的技术指标涵盖了外观、表面活性剂含量、酸值、PH值、水分含量、溶解度、泡沫高度和透明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精准的检测和控制这些技术指标,能够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性能优越的三乙醇胺油酸皂产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

三乙醇胺油酸皂技术指标三乙醇胺油酸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洗涤剂、润滑剂和化妆品等产品中。

三乙醇胺油酸皂具有良好的清洗能力、泡沫稳定性和润湿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活性剂。

首先,三乙醇胺油酸皂的外观为白色固体,具有无臭或淡淡的特殊气味。

其化学式为C6H5CH=CH(CH2)7COOCH2CH2N(CH2CH2OH)3。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65.56。

三乙醇胺油酸皂熔点一般为65-70℃,且溶于水。

其次,三乙醇胺油酸皂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和乳化能力,能够将油脂和污垢分散在水中,从而起到清洁的作用。

其清洗能力较强,可去除各种污渍,如油污、汗渍和尘埃等。

同时,三乙醇胺油酸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够使水能够更好地渗透到织物纤维中,提高洗涤效果。

此外,三乙醇胺油酸皂具有较好的泡沫稳定性。

在洗涤剂中,泡沫是必要的,它可以增加洗涤剂的使用体验和清洁效果。

三乙醇胺油酸皂能够产生稳定的泡沫,并且在洗涤过程中不易消泡,可以持久地保持洗衣水中的泡沫,提高了洗衣效果。

三乙醇胺油酸皂还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

在化妆品中,它可以将活性成分有效地渗入皮肤表面,起到滋润和保湿的作用。

同时,三乙醇胺油酸皂也可以作为润滑剂,在机械设备的运行中减少摩擦,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然而,三乙醇胺油酸皂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其溶解能力较强,容易带走一些皮肤的天然油分,导致皮肤过干。

其次,三乙醇胺油酸皂在高浓度下具有刺激性,不宜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此外,由于其分子结构较大,容易在水中沉淀,需要适当的分散剂配合使用。

综上所述,三乙醇胺油酸皂作为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在洗涤剂、润滑剂和化妆品等产品中具有广泛应用。

其清洗能力强、泡沫稳定性好、润湿能力强,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需求和使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配方和使用方法,以充分发挥其优点并避免其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化妆品原料技术要求,提高化妆品卫生质量安全,根据化妆品监管相关规定,编写《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以下称《要求》),本《要求》针对性地规定了三乙醇胺的安全性要求及检验方法,其他相关要求及检验方法按相应规定执行。

1. 基本信息
1.1 原料名称
三乙醇胺。

1.1.1 原料INCI名称及其ID号
TRIETHANOLAMINE(ID:3256)。

1.1.2 原料INCI标准中文译名
三乙醇胺。

1.1.3 化学系统命名法名称或《中国药典》中名称
系统命名法:2,2′,2″-三羟基三乙胺;
《中国药典》中名称:三乙醇胺。

1.1.4 常见俗名或缩写
TEA。

1.2 登记号
1.2.1 CAS登记号
102-71-6。

1.2.2 EINECS/ELINCS登记号
2
203-049-8(EINECS )。

1.3 原料结构式
分子式:N (CH 2CH 2OH )3
结构式:
分子量:149.19
1.4 在化妆品中的使用目的 三乙醇胺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有机碱,具有胺和醇的性质。

可与脂肪酸反应,如和硬脂酸反应生成硬脂酸三乙醇胺皂;可与各种硫酸酯中和而成各种阴离子铵盐类表面活性剂。

常作为化妆品中pH 调节剂使用,也常在反应后作为乳化剂使用。

2. 技术要求
2.1 适用产品范围
可作为化妆品的pH 调节剂、乳化剂、稳定剂等使用。

2.2 使用限量要求
三乙醇胺在非淋洗类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2.5%。

2.3 安全性限制要求
2.3.1 纯度要求
三乙醇胺最低纯度99.0%。

2.3.2《化妆品卫生规范》规定的化妆品禁用组分
三乙醇胺中二乙醇胺最大含量0.50%;
亚硝胺最大含量50μg/kg。

2.3.3 化妆品配方中该原料使用限制要求
三乙醇胺不和亚硝基化体系一同使用。

2.3.4 原料储存、包装及运输要求
三乙醇胺存放于钢桶或内有防护层的钢桶内。

3. 检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不是唯一的检验方法,但为该原料的仲裁检验方法。

3.1 鉴别试验方法
三乙醇胺鉴别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

色谱条件
以(5%)二苯基-(95%)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起始温度为60℃,以每分钟30℃的速度升温至230℃,维持10分钟;进样口温度为260℃,检测器温度为290℃。

单乙醇胺峰与内标峰分离度应大于2.0。

溶液制备
供试品溶液Ⅰ:取本品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1ml,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供试品溶液Ⅱ:取供试品溶液Ⅰ1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Ⅰ:取三乙醇胺约1.0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对照品溶液Ⅱ:取对照品溶液Ⅰ1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
3
刻度,摇匀。

内标溶液的制备:取3-氨基丙醇约5g,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

鉴别方法
在规定的气相色谱条件下,供试品溶液Ⅱ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溶液Ⅱ峰保留时间一致。

3.2 纯度测定方法
取三乙醇胺样品约11.2g,精密称定2,置250ml锥形瓶中,加新沸的冷水75ml,加甲基红指示液0.3ml,用盐酸滴定液(1mol/L)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不褪色。

每1ml盐酸滴定液(1mol/L)相当于149.2mg的C6H15NO3。

由于杂质影响,按无水物计算,含总碱以C6H15NO3计应为99.0%~103.0%。

3.3 与安全性相关杂质的测定方法
使用气相色谱分离,按内标法以峰面积比值计算三乙醇胺中安全风险杂质含量。

色谱条件
同三乙醇胺鉴别试验。

样品制备
对照品溶液Ⅲ的制备:取单乙醇胺约1.0g、二乙醇胺5.0g与三乙醇胺约1.0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
1约: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下文同。

2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下文同。

4
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1ml,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其他所需样品制备方法同三乙醇胺鉴别试验。

检验方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Ⅰ溶液与对照品溶液Ⅲ各1μl,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按内标法以峰面积比值计算。

安全风险杂质含量要求
供试品溶液Ⅰ中二乙醇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Ⅲ中二乙醇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0.5%);
供试品溶液Ⅰ中其他杂质峰面积的总和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不得大于对照品溶液Ⅲ中主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10倍(1.0%)。

必要情况下可以根据供试品溶液Ⅰ中单乙醇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和照品溶液Ⅲ中单乙醇胺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求算单乙醇胺的含量。

供试品溶液Ⅰ色谱图中任何小于对照品溶液Ⅲ中三乙醇胺主峰面积0.5倍的杂质峰可忽略不计。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