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新特色
农村电商成功案例

农村电商成功案例篇一:农村电商成功案例模式分析农村电商成功案例模式分析电子商务是一种人类突破现有发展空间的最先进的方式,能够在网上创建、管理并且扩展商务关系,实现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师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网上完成或服务的销售、购买的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这种新的电子模式能推动农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催化剂。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近年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强劲发展态势。
据统计,20xx年,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达3.1万家,农村网民达1.8亿,占据我过网民的30%左右。
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融合度越来越高,互联网向农村延伸速度加快,潜力巨大。
(一)当前农村电子商务运行呈现新特点一是交易活跃,交易额不断放大。
20xx年,国家商务部组织的夏冬两季农产品网上交易会,交易额达839.33亿元。
在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三部门举办的各大交易会中,农产品网上交易额约占总交易额的二分之一。
二是农产品网络零售模式不断创新,生鲜农产品异军突起。
20xx年,生鲜农产品成为我第四大类网上热销产品。
淘宝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达203.9万个,交易额超过500亿元。
按照阿里集团预测,20xx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总量可能突破4600亿元。
生鲜农产品交易前景广阔。
(二)农村电商的目的及意义农村电商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促进农产品网上交易。
第二是农业信息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销售、运输等过程中信息的获取跟全球的市场同步对接,在农业产业中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在农产品包装和运销过程中逐步实现品牌化、国际化,并且有效降低和规避市场风险。
第三是促进农民网上消费。
目前,农村电商的发展态势良好,取决于开展农村电商的积极意义。
开展农村电商打破了市场交易的时空限制,使得生产经营有的放矢,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方便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加速了信息的流通,同时扩展了销售范围,最终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新模式。
毕业论文浅议电子商务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电子商务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随之产生并迅速发展,遍布各行各业,农村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
但由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文化基础偏低、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出滞后现象,影响了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发展对策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交易活动的一种新型商务模式,具有直接、快捷、低成本、打破时间和空间壁垒等特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目前,从对中国互联网认识和使用的群体来看,绝大部分都集中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虽然其中会有分布于农业行业的部分,但从总体看来,所占比率很低。
而且,就真正农业用户而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用户的真实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
正是这种外部环境的局限,使得众多的IT精英们面对农业这个中国最大的产业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不论是从建立商业模式的角度,还是考虑操作规程的实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产业的推广应用难得多。
一、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1.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基本概述(1)中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基本完成框架结构,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电信已建成开通了覆盖全国的数据通信网络。
其中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建成开通,是中国电信最早建成的数据通信网络,网络规模到2007年已经覆盖到4800多个城市,并与世界上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开通以后,到2007年底骨干网已通达所有省会城市,覆盖到县以上城市和2000多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目前已经有20多个省市的接入网建成,网络节点遍布全国200多个城市,并与美国等5个国家的12个运营商有直达路由连接。
关于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趋势探讨

Electronic Bussiness电子商务 | 35关于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趋势探讨刘 朗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四川成都 610103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一)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从CNNIC 最新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占网民整体的28.2%。
农村网民总体数量逐步上升,农民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习惯日渐培养。
《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中显示,我国2018年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37万亿元,现如今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数额总量巨大,且还在随着时间的增长在不断增加,同时根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09-2019》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的淘宝村也开始不断普及起来,数量从2009年最开始的3个淘宝村发展到了如今总量为4310个,不管是从已经开始着手发展农村电商的农村数量和整体的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来看,农村电商的近年来发展都是相当迅速,并且发展的前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电商新模式不断出现推进其发展近年来,电子商务各种新的模式不断出现,社交电商、新零售、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逐渐开始变得耳熟能详。
各种各样的新的电商模式不断推动了电商的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各种电子商务新模式的不断出现,农村地区电商的发展也不断受益。
二、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一)农村电商人才缺失我国电商近年来发展迅速,各大高校也都纷纷开展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培养,但是相对于电子商务的普及所带来的就业岗位的增加,电子商务的人才缺口依然还是很大。
同时绝大部分的电商人才都想留在高薪资、高福利的城市,农村所提供的条件显然留不住高素质的营销和管理人才。
农村当地的大部分电商从业人员都是当地的农民,不具备有专业的技能,其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需求,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个行业相关人才的支撑,对于农村电商的发展而言,目前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还是缺口还是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农村电商的发展。
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

农产品电商成功案例篇一: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遂昌成功案例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成功案例:遂昌模式来源:搜物网编辑:may 发布日期:2021/3/18 字体:大中小[文章摘要]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
2021年1月8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
2021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电子商务浪潮没来之前,遂昌偏安浙西一隅,省里领导很少下来。
整个县城的支柱产业有竹炭、造纸、冶金等工业,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业。
有人说遂昌大米好,因为是高山上原生态,没有施化肥;有人说遂昌猪肉、牛肉、鸡肉香甜,因为都是吃自己谷物长大的;还有人从舌尖上的中国了解到遂昌的笋嫩??总之,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物产丰富,丽水人都知道。
后来,古老的农耕文明邂逅了激情的电子商务,“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创意刷墙随处可见。
麻将桌上的大妈大婶在讨论秒杀、包邮、淘金币换购。
从小患有麻痹症的青年在村头与遂昌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潘东明照面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看今年双十一?在遂昌农家菜馆吃饭时,上菜的厨师会冷不丁地谈起自己对BAT大战的看法;一些热爱农业的人自发来到遂昌,推动当地农业电商的线上发展和圈子交流。
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省里领导隔三差五来县里调研。
赶街网点(本地生活电商服务站)的铺开撬动巨大的农村市场。
遂昌火了,荣誉无数,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因为农产品电商,它有了新名片。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
2021年1月8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
2021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2021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
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B2B平台上商户约为1.6万个。
2021年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12.15%。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1],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突破2亿,达到2.01亿人,而2019上半年则达到了2.25亿人。
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9亿。
其中,农村网民2.55亿,占网民总数的28.2%。
得益于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子商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前,各类电商平台的兴起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
在促使电子商务系统走向成熟的同时,农村电商不仅得到快速发展,打破了农村传统的市场交易模式,同时也给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对外销售提供了很多的机遇。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定义农村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的拓展和应用。
[2]其是一种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平台,把农产品以及其他各类商品信息在网上公布,使卖家和买家通过网上交易实现各取所需的新型商业运营模式。
农村电子商务把传统的小范围的交易方式变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刘本强周乐欣摘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振兴事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前,把电子商务这种新兴模式与传统农业发展相结合是一种创新。
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但农村地区还较为落后,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文章在梳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体系、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积极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等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对策建议DOI:10.16653/ki.32-1034/f.2021.003.003了大范围的多样化的交易方式,既节省了中间费用,也省略了很多中间环节。
其在使交易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为我国农产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因1.有效提升涉农企业管理水平电子商务平台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对涉农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网络销售是一种新兴销售方式,其给传统涉农企业的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农村电子商务试卷

农村电子商务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不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优势?()A 农产品资源丰富B 劳动力成本低C 物流配送便捷D 消费市场潜力大2、农村电子商务中,最常见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是()A B2B B B2C C C2CD O2O3、在农村电商运营中,以下哪个环节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最为关键?()A 产品包装B 物流速度C 售后服务D 产品质量4、以下哪个平台不是农村电商的主要平台?()A 淘宝B 京东C 拼多多D 唯品会5、农村电商发展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A 人才短缺B 资金不足C 网络基础设施差D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6、为了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 提供资金支持B 加强人才培养C 直接参与经营D 完善基础设施7、农村电商中,以下哪种营销方式效果较为显著?()A 电视广告B 社交媒体营销C 户外广告D 报纸广告8、农产品在进行电商销售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 品牌建设B 质量检测C 仓储保鲜D 包装设计9、以下哪个不是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特点?()A 配送成本高B 配送范围广C 配送时效性强D 配送难度大10、农村电商发展的核心动力是()A 技术创新B 政策支持C 市场需求D 农民参与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县、镇、村的_____。
2、农村电商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农产品_____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3、农村电商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农民、_____、电商平台等。
4、目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呈现出_____、多元化的趋势。
5、农产品在进行电商销售时,需要注重产品的_____,以提高竞争力。
6、农村电商的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_____和第三方物流配送。
7、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实践能力和_____的提升。
8、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_____环境,包括政策、法律等方面。
农业现代化农业电商解决方案

农业现代化农业电商解决方案第1章农业电商概述 (4)1.1 农业电商发展背景 (4)1.2 农业电商的意义与价值 (4)1.3 农业电商发展现状与趋势 (4)第2章农业电商平台构建 (5)2.1 平台架构设计 (5)2.1.1 总体架构 (5)2.1.2 前端展示层 (5)2.1.3 业务逻辑层 (5)2.1.4 数据访问层 (6)2.1.5 基础设施层 (6)2.2 技术选型与实现 (6)2.2.1 开发语言与框架 (6)2.2.2 数据库选型 (6)2.2.3 缓存技术 (6)2.2.4 搜索引擎 (6)2.2.5 容器技术 (7)2.3 平台运营策略 (7)2.3.1 市场定位 (7)2.3.2 供应链管理 (7)2.3.3 营销推广 (7)2.3.4 用户体验优化 (7)2.3.5 数据分析与决策 (7)第3章农产品供应链优化 (7)3.1 供应链现状分析 (7)3.1.1 农产品供应链概述 (7)3.1.2 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7)3.2 供应链整合策略 (7)3.2.1 农业电商平台的构建 (8)3.2.2 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 (8)3.2.3 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8)3.3 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8)3.3.1 农产品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8)3.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8)3.3.3 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8)3.3.4 供应链协同管理 (8)第4章农产品标准化与质量追溯 (8)4.1 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 (8)4.1.1 标准化体系概述 (8)4.1.2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原则 (9)4.1.3 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 (9)4.2.1 质量追溯系统概述 (9)4.2.2 质量追溯系统设计原则 (9)4.2.3 质量追溯系统建设内容 (9)4.3 质量监管与保障措施 (10)4.3.1 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10)4.3.2 质量保障措施 (10)第5章农业电商物流解决方案 (10)5.1 物流体系构建 (10)5.1.1 物流网络布局 (10)5.1.2 物流设施与设备 (10)5.1.3 物流信息化建设 (10)5.2 农产品冷链物流 (11)5.2.1 冷链设施建设 (11)5.2.2 冷链运输管理 (11)5.2.3 冷链信息化建设 (11)5.3 物流配送优化 (11)5.3.1 创新物流配送模式 (11)5.3.2 优化配送路线 (11)5.3.3 提升配送服务质量 (12)第6章农业电商营销策略 (12)6.1 市场分析与定位 (12)6.1.1 市场分析 (12)6.1.2 市场定位 (12)6.2 网络营销推广 (12)6.2.1 搜索引擎优化(SEO) (12)6.2.2 网络广告推广 (12)6.2.3 合作伙伴营销 (12)6.2.4 优惠券和促销活动 (12)6.3 社交媒体营销 (12)6.3.1 内容营销 (13)6.3.2 社交平台推广 (13)6.3.3 网红直播带货 (13)6.3.4 用户互动营销 (13)第7章农业大数据应用 (13)7.1 农业大数据采集与处理 (13)7.1.1 数据来源及类型 (13)7.1.2 数据采集技术 (13)7.1.3 数据处理技术 (13)7.2 数据分析与预测 (13)7.2.1 数据分析方法 (13)7.2.2 数据预测应用 (13)7.3 农业电商决策支持 (14)7.3.1 农业电商运营决策 (14)7.3.3 农业产业链优化 (14)7.3.4 政策建议与支持 (14)第8章农业电商金融支持 (14)8.1 农业电商金融需求分析 (14)8.1.1 农业电商发展现状 (14)8.1.2 农业电商金融需求特点 (14)8.2 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4)8.2.1 传统金融产品创新 (14)8.2.2 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 (15)8.2.3 政策性金融支持 (15)8.3 风险管理与信用评估 (15)8.3.1 风险管理 (15)8.3.2 信用评估 (15)8.3.3 信用担保与保险 (15)第9章农业电商政策与法规 (15)9.1 农业电商政策环境分析 (15)9.1.1 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15)9.1.2 地方政策实践 (15)9.1.3 农业电商政策发展趋势 (15)9.2 政策建议与支持措施 (16)9.2.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6)9.2.2 优化农业电商发展环境 (16)9.2.3 培育农业电商人才 (16)9.3 法律法规体系构建 (16)9.3.1 完善农业电商法律法规 (16)9.3.2 加强农业电商监管 (16)9.3.3 明确农业电商法律责任 (16)第10章农业电商案例分析与发展展望 (16)10.1 国内外农业电商案例解析 (16)10.1.1 国内农业电商案例 (16)10.1.2 国外农业电商案例 (16)10.2 农业电商发展瓶颈与挑战 (17)10.2.1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17)10.2.2 供应链体系不完善 (17)10.2.3 农村电商人才短缺 (17)10.2.4 农业电商政策支持不足 (17)10.3 农业电商未来发展趋势与机遇 (17)10.3.1 数字化与智能化 (17)10.3.2 农产品品牌化与差异化 (17)10.3.3 农业电商产业链整合 (17)10.3.4 跨界融合与创新 (17)10.3.5 国际化发展 (17)第1章农业电商概述1.1 农业电商发展背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电子商务(以下简称“农业电商”)应运而生。
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成就、现状特点、 问题与对策建议

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成就、现状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对全国农村电商发展成就、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发展成就经历20多年的持续创新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村电子商务国,近年来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取得了超出预期的好成效。
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村电商凭借线上化、非接触、供需快速匹配、产销高效衔接等优势,在稳产保供、复工复产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凸显。
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电商在脱贫县持续快速发展,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农村电商成为活跃城乡市场的重要渠道。
2021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7520.5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13.8%,比上年增长了3.8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通过电商更加注重个性化、品牌化、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城镇居民通过电商选择全国各地特色优质农产品,减少交易环节,同时不受地域、时间限制,方便快捷。
2020年,我国电商物流农村业务量指数保持增长态势,全年均高于电商物流指数。
农村电商促进了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乡,开辟出了一条方便、快捷,促进城乡商品“双向流通”的重要渠道。
农村电商成为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突破口。
电子商务从流通端切入,逐步向农业产业链上游延伸,渗透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推进农产品在生产、组织、管理、加工、流通、储运、销售、营销、品牌、服务等环节互联网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节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
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比2019年增加160万人,同比增长19%,是近年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形成了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四支创业队伍;1900多万返乡留乡人员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据统计,返乡入乡创业项目中,55%运用信息技术,开办网店、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打造了“网红产品”;85%以上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类型,广泛涵盖产加销服、农文旅教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新特色春风催绿了杨柳,吹笑了山桃,更吹开了农业电子商务的一池春水。
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呈现了一派喜人景象。
现在,只要你打开互联网,农产品网站,比比皆是,一大批天下俏货,云集入网:一大批农产品,进入了跨国企业采购清单; 一批具有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电商网站,开始成长起来;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农产品网上电子交易市场已经培育起来;一批中国的农民网商,已经开始站立和成长起来。
到2010年底,我国农村网民已经达到1.15亿。
成立于2000年9月的中农网:历经十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可追溯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该网开创了“实体市场+网上商店”的电子商务新模式,不仅引领和推动传统农产品网上热销,而且提供网上招标、拍卖的“阳光采购服务计划”,他们还搭建了白糖等农产品大宗商品网上电子交易系统,形成了全国性农产品价格指数。
客户覆盖全国21个省,终端用户数20多万个,累计发卡20多万张。
网上平台累计完成交易额逾20亿元。
更令人高兴的是: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进程的加快和整体战略的提升,农业电子商务不仅迎来发展良机。
而且实现了从2007年至2009年,农村网民年均增长71.6%,远高于城镇网民年均增长34.6%的速度。
进入2000年以来,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整体环境的推动下,在无数农民靠网致富的鲜活案例的昭示下,农业电子商务不仅加快了发展进程,而且开始发生了五大明显变化。
这就是:架子网站开始向应用网站转化;形象网站开始向商务网站转化;个人网站开始向合作创新网站转化;信息平台服务网站开始向综合交易网站转化;资源开发网站开始向品牌农业网站转化。
农业电子商务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商务价值和对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巨大作用。
福建安溪是铁观音茶的产地,以往运茶下山寻买家,非常艰难。
被喻为:“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愁知音”。
现在,通过电子商务把小企业和大市场连接起来,利用网络进行远程茶叶交易。
使大山深处的茶叶企业“活”了起来。
湖北龙门县的果农刘家锋,种了三千亩橘子,40%的买卖靠坐在炕头上用互联网卖出。
不仅不在为”丰收后卖不出果”犯难,而且极大地降低了销售成本。
许多农民生动地述说农业电子商务的作用。
他们说:这网真是神了!“他能使滞销的产品找到了销路”,“它打开了农产品快速进入市场的通路”,“它提供了开辟国际市场的近路”;“它使我们找到了快速致富的门路”。
当前,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呢?1、探索和创新了两大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近两年,中国农业电子商务有了很大的创新发展。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开始出现了两大创新模式。
其一为:沙集模式沙集模式起源于江苏省睢宁县沙集镇东风村。
全村1180户,人均土地不足一亩。
村里的2000多年轻人,选择了远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孩子耕种。
自2006年起,村里的年轻人孙寒从县移动公司辞职,开起了第一家网店。
从事拼装家具的网络销售及加工。
这个网店像一个火炬,一下子点燃了全村的创业激情。
网店模式被成功复制。
网店生意蓬勃扩展,短短四年,目前全沙集镇已拥有600户网商和1000余家网店。
这些迅即崛起的电子商务创业群,带动了沙集镇整体经济的发展,迅速构建和形成了板材生产加工、五金配件、物流、快递等家具产业链。
到2010年年底,沙集共有板材加工厂6家,五金配件2家,物流快递15家、电脑专卖店7家。
沙集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了3亿元。
东风村的家具已远销北京、上海并出口韩国、日本、香港。
农民靠一根网线,靠开一个网店,发展电子商务,很快提高了收入,解决了就业难题。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基本都已返乡,而且村里还出现上千人的劳力缺口。
由于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里没闲人,全村几乎没有出现过治安问题。
为此,沙集模式已经引起了中国社科院及全国电子商务界的重视。
在2010年9月举行的第七届全球网商大会上,沙集镇获得唯一的“最佳网商沃土奖”。
其二为:清河淘宝村模式清河淘宝村是一个具有和沙集镇东风村相同生态特征的小村。
位于河北省清河县的东高庄。
仅有400余户村民。
但,清河人有着开放的头脑和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敏锐目光。
特别是由于清河的羊绒产业正在崛起,其无毛绒产量约占全国的70%,占世界产量的40%。
产品畅销国内及日本、美国、西欧等25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吸引了海内外客商的目光,而且开始引领行业的走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高庄以刘玉国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看到了商机,他们不满足于传统销售模式,在网络上做起了销售纱线等羊绒制品的生意。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生意越来越好,规模越来越大,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这个不到2000人的小村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竟然多达1200多人,注册品牌400余个,淘宝商店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已达20多家。
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淘宝村。
该村河北宇联公司与“凡客诚品”这一知名网络品牌合作,实行贴牌销售,去年初试两个月,就售出羊绒衫7000余件。
今年在北京专设了电子商务运营部,预计全年羊绒衫网销量将达到5万多件。
该村河北巨丰橡胶密封条公司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还创办了中、日、英三语网站,并聘请了10多名专业人才,面向全世界开展网上营销,创出了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的业绩,现在,全公司总销量的80% 依靠电子商务实现。
两个不同的案例生动地表明: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不仅一般地提升了农业的产销对接能力;市场导向能力;获得成本比较优势的能力;寻找新商机的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电子商务在农业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引领和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带动和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延伸和扩展了现代农业产业链,将开拓出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2、推动和加快了品牌农业崛起的进程近来,农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实践表明:农业电子商务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还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
就建设品牌农业而言,农业电子商务的价值和作用,表现在:1)农业电子商务:带动了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云集入网。
品牌农业是以品牌产品为基础的。
近年来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疆特产开心果、塞外蔚州特产——糊糊面、浙江绿色农产品山核桃、铜鸟牌龙游白莲、中华老字号鲁西远香斋魏氏熏鸡、竹乡安吉的土鸡蛋、温州特色烤虾王、普洱茶七子饼、赣南特产辣椒等一大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云集入网。
这些不同地域、不同品牌、不同文化特色的品牌农产品的集聚,形成了一种品牌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赋予了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一种“品牌集群效应”。
产生了极大的网上昭示力和网民吸引力。
提升了民族品牌的创新活力和增值价值。
2)农业电子商务:推动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品牌农业快速发展。
中国的很多农产品具有地域生态特征。
早在2007年在农业部就以第11号令明确指出:“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应添加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西“南丰蜜桔”进行地理标志注册后,从几毛钱一斤提升到2.4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福建“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在相关国家注册后,出口单价比全国茶叶平均价格高出80%。
对于这样一条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农产品无形资产含量,进行产品增值的“增收渠道” ,很多地方,没有看到或没有抓住。
因此,到十一五末,农业部对外公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606个。
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辣椒交易网,中华枣网、中国茶网、国际大蒜贸易网,吊瓜子产业网、海鲜网等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商网站得到快速发展。
这些网站,把标有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作为“香饽饽”加以推广。
其“安溪铁观音”、“绍兴黄酒”、“盘锦大米”、“泰和乌鸡”等带有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产品纷纷入网。
得到有大力宣传和有效推广。
极大地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闪光点,扩展了知名度。
显示出品牌农业的价值和作用。
真的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据悉“十二五”期末,我国还将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000件,必将进一步促进农业电子商务的创效增收。
3)农业电子商务:促进了涉农网络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广西荔浦县盛产沙糖桔、橙子、马水桔、南风蜜桔等产品。
每年有数千吨的水果外销。
为加强果商与果农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荔浦县富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成立了。
成为果农连接市场的渠道和桥梁。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这种类似《荔浦县富邦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网》的一大批涉农网站,如:“中国农产品行业网”,“海南农产品交易网”、“阿里巴巴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必将在快速发展中,进一步提高知名度,锻造闪光点。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品牌,丰富和壮大中国品牌农业的品牌体系。
3、发展和完善了为农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服务链的完善,离不开多维服务资源的集聚发力和多维支撑。
正是在这一点上,最近两年有了明显进展和突破。
1)为三农服务的搜索门户诞生为适应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搜索网站------《三农搜索网》(3NSS. COM )诞生了。
该搜索,不仅可以提供三农产品、农资辅料、农业技术、致富经验的查询,还可以进行户籍、集贸市场价格行情、经纪人对接的查询。
这种为农服务的专业搜索,必将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2)服务理念得到创新随着农产品在网上的热销,不仅名、特、新、奇、产品正在成为团购俏货,而且许多大众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也已经成为网上旺销商品。
涉农产品大量进入网上销售市场,推动和促进了网络服务理念的改革和创新。
“白菜网上买、净菜送上门,调料随意配,海鲜送到家”正在成为为新的网购服务规则。
不仅如此,香油,酱油、腐乳等一些瓶装快销农产品的网上热销,需要对现有包装进行改革,为此,很多网站探索了防雨包装,柔性包装。
保温包装等新型包装材料。
正是这种服务的创新,配货理念的创新,包装材料的创新,送货速度的提升,打开了农产品进入平民百姓家的热销渠道。
3)服务方式更加灵活为了更好地方便农民上网,许多网站利用手机短信、语音通讯,光盘查询、视频讲解等便民手段,网上交易知识咨询、信息代发以及病虫害预警等便捷的信息服务,帮助农民进行网上展示产品、寻找客户。
得到了农民欢迎。
太湖新仓镇惠民村养猪协会会长王结松以前卖猪,主要靠打电话。
自打运用了网络营销,使他摆脱了常年犯愁的“卖猪难”。
去年和今年在网上实现销售收入1800多万元。
4)农民开始推开了标准化建设的大门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标准支撑和引领。
农民上网以后,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前景。
按照标准规范生产,依靠标准进行品质衡量。
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和新章法。
由此,参与标准化建设的意识得到提升。
于是他们开始和大型网站攀亲,探索和学习涉农产品标准制定的做法。
目前,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正在和中农网合作,着手联合制定香菇、木耳的网上销售等级标准,为农产品在电子商务销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成为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